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www.xyschoolife.com/resWeb/images/common/lp_logo.png 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2015 www.xyscho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_cn Thu, 24 Mar 2022 00:49:16 +0800 独家对话安世亚太田锋:国产工业软件不需要「反垄断」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drydhvZwfcdRFroN.html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工业软件中心主任田锋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王德清

“工业软件具有杠杆作用和支点作用,它能把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撬起来。”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工业软件中心主任田锋这样评价工业软件。 

如今,在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转型等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工业软件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1720亿元,2020年进一步增长,达到1974亿元,同比增长11.2%,据预测,2021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可以看出,国内在工业软件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放眼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发展情况,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左右,国外软件企业在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占有率在90%以上。

“国外垄断严重、自主研发困难”也就成为了业界老生常谈的话题。 

中国工业软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如何应对国外长期的垄断?怎样消除国内企业“拿来”的思想?这些成为了业界关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借此契机,雷锋网与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工业软件中心主任田锋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试图通过此次对话,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工业标准化软件市场小,定制化软件市场大

以仿真软件为例,其作为工程类软件,是标准软件的一个门类。据数据显示,国外仿真软件在国内软件市场占有率达到95%,国内企业仅占5%左右。这与当前“中国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的发展态势吻合。

按工业软件门类来说,由于管理软件门槛低,是中国企业最容易做的。相比于国外,中国管理类软件更不容易标准化,因为管理学跟国家的文化、管理体系相关,所以说需要贴身服务,所谓贴身服务就是根据客户要求修改软件,做二次开发,这是导致管理软件不标准的原因。

鉴于中国和西方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外管理软件到中国往往有很大的落差,所以说,中国的管理软件市场很大。

在田锋看来,相对于管理类软件,工程软件更容易标准化,因为它是爱因斯坦说了算、牛顿说了算,不是企业家说了算,它是自然科学的事、力学的事、化学的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据《2020-2021工业软件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我国细分的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来看,信息管理类软件占比最大;生产控制类次之;研发设计类最少。可见,在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业软件方面,我国份额依旧很小。

纵观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发展情况,田锋告诉雷锋网,虽然,国外软件在标准化市场上占比较大。但是以仿真软件市场为例,国内存在一个隐形市场即定制化软件,这是一般机构注意不到的。

据雷锋网了解,定制化软件是每个行业的必需品,定制软件与标准软件不同,是不可复制的。目前,工业软件市场上标准软件中99%来自国外公司,定制软件99%是中国自己开发。但是从利润的角度讲,标准通用软件的利润最高,定制软件需要工程师一个个的定制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可以说,在定制化软件市场,国内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田锋进一步解释道,“定制化市场实际上是借助国外软件做二次开发,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这是标准软件所不能满足的。定制软件是先有用户再做产品,标准软件是先做产品再找用户。”

谈到安世亚太在工业软件的研究,田锋告诉雷锋网,安世主要做自主研发软件、标准软件,目前已成功研发了一套自主仿真软件体系——PERA SIM,选择做工业软件自主研发是一个战略选择,发展到现在也是战略坚守的结果。

国外垄断严重,国内没有商品迭代市场

田锋表示,工业软件具有杠杆作用和支点作用,它能把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撬起来,打击软件就是釜底抽薪,相当于把一个杠杆的支点拿掉,整个杠杆就撬不起来了。工业软件的GDP不大,但它的支点作用非常明显。

综合2019年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发展以及专业机构对30余家知名工业软件供给侧企业和28家头部工业软件需求侧企业的调研结果得出,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国产可用的研发设计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机理简单、系统功能单一、行业复杂度低的领域;从龙头企业的数量来看,研发设计类各细分领域的前十大供应商中,国内企业数量处于明显劣势。

田锋认为,国外垄断是一个必然结果。任何一个国家,工业愈发强大,企业对工业软件的需求越高。在这个时候国外厂商看到中国工业体量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现象后,一定会采取措施打压,通过垄断工业软件市场,制约工业发展从而打击中国经济。 

国外厂商以美国为例,其打击中国有两套组合拳,即贸易战和科技战,贸易战打的是工业,就让你的产品卖不出去,科技战打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东西,工业软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据了解,目前,国内企业大多使用的是盗版软件,并且来自国外。 

盗版软件的流入主要是基于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保护不足,田锋向雷锋网举例道,软件跟硬件的不同在于软件可以通过解密免费拿到,但硬件不可以。比如,苹果手机没法解密,所以说必须买苹果手机或者仿制机,这也是国内“重硬轻软”思想导致的。

国外垄断不是别人从国内市场拿走了多少钱,得到了多少收益,而是垄断了整个工业软件市场,让国内软件没办法生存,田锋进一步解释道。

众所周知,由于管理类软件门槛低,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是以管理类软件起家,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经调研发现,国内有些企业在创建初期使用国产ERP软件,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因国产软件功能难以支撑业务需求,企业将国产ERP软件替换成国外软件,出现了逆国产化现象。

对此,田锋解释道,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不是因为技术水平差,而是中国没有商品迭代的市场,无论是商品迭代还是技术迭代都在与国外厂商合作。另一方面,由于投入成本大,担心收不回成本,国内企业不敢做,总之就是因为国内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小。

田锋谈到,目前,入局工业软件的企业很多,一是跟风做工业软件的企业,二是有代码基础的企业,三是想要拿到国家资金支持,投机倒把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盲目入局对工业软件的良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谈及安世亚太的入局,他表示,安世亚太以卖国外软件起家,卖到一定程度后具备了自主开发能力,开始做定制化软件的开发。然后通过商业判断,开始进行标准化软件的研发。这是一个业务自然发展的过程,并非灵机一动就要做自主仿真软件。

四大“新赛道”出现,反垄断并不存在

“在中国,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认为用别人的软件是占便宜。现在才意识到偷别人的东西,杀死的是自己。”

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处于较多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由引进应用向自主研发转换、技术迭代能力建立的关键阶段。

如今,国内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国外垄断的严峻性,国人对国产工业软件的态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田锋看来,虽然国外垄断现象仍旧严重,但并不存在反垄断的说法,主要在于国内出现了4个新赛道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国外的垄断。

他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一、军品企业,美国政府不允许美国企业向中国军品行业售卖仿真软件。目前,这个赛道不需要企业去反垄断。
二、像华为这样被列入实体名单的企业,这些被卡脖子的企业自然不能用国外软件,所以说这属于一个新的民品赛道。

三、国家开始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新的一个空间被释放出来。

四、因为性价比不高,国外厂商很少触碰中小企业,这也是一个新赛道。

也就是说至少三年之内是不需要去跟别人竞争的,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做备胎计划、替代计划。以仿真软件为例,3~5年的时间,国产仿真软件的技术水平应该能达到了国际水平的百分之七八十。

田锋坦言,当然也有一些企业需要反垄断,针对这些企业,安世亚太提出了一套企业赋能体系,它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咨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软件带进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对国外软件的替换。

写在最后 

要想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必须摆脱国外的长期垄断,摒弃“拿来”主义,实现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 

访谈最后,田锋表述道,工业软件属于奢侈品。实际上目前中国工业的水平并不高,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不高。国外软件固然非常好,但百分之七八十的功能中国公司是用不上的,就像我们不会用到Word 80%的功能一样,工业软件也是如此。

企业理解刚需的重要性,仔细审查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软件而不是最贵的软件。不要只买国外最好的软件,因为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你的需求。

国家给予正确的引导,相应调整工业软件采购体系和审批机制,剔除奢侈品制度,让企业不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买奢侈品。

]]>
工业软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drydhvZwfcdRFroN.html#comments Thu, 02 Sep 2021 20:57:00 +0800
「造不如买」的工业软件,「拐点」在哪?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B4NQKWCBwyMtuu0h.html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王德清

“工业的大脑、产业升级的钥匙、智能制造的底座、大国崛起的核心”是业界对工业软件的评价。

而“卡脖子、拿来主义、重硬轻软”是业界给中国工业软件产业贴上的特有标签。

目前,我国工业体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并呈现逐年扩张之势。此外,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中国市场的工业软件企业共计841家,其中国内厂商709家,国际厂商132家。

一般来说,无论是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还是国内软件企业数量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均会刺激国产工业软件市场的发展,为国产工业软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喘息空间。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人们常常会用两个数据说明国内工业软件的发展情况——“90% :10%” ,90%代表国外厂商占据国内工业软件90%以上的市场,10%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只有10%,甚至更少。

可以说,目前,国外巨头占领了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

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工业软件中心主任田锋表示,“之所以长期被国外垄断,主要是国内企业‘重硬轻软’的观念一直存在,一直被这种思想所支配。”

工业软件作为中国与西方差距最大的一个行业,既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短板,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最大短板,呈现出“技不如人、受制于人”的特点。

换言之,在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领域,中国坐上了“冷板凳”。

工业软件鱼龙混杂,国外厂商趁虚而入

田锋告诉雷锋网,“在中国,再难再复杂的硬件都能发展起来,再软再简单的软件想发展起来却很难,这个现象在工业软件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工业软件贯穿于产品规划、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全流程,实质是将制造经验、制造工艺等融合到软件系统内,从而赋能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起到降本增效提质的效果,其也被誉为智能制造的核心。

毫无疑问,工业软件肩负着其他软件无可完成的使命。

人们往往把国产工业软件自主研发不足归结于起步时间晚,实际上,中国工业软件起步时间与国外几乎同步,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只不过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其实,国产工业软件也经历过黄金时代,1986年,工业软件发展进入国家“863”计划;1996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首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熊猫系统,市场反应强烈,甚至一些美国芯片厂商也选择使用熊猫系统...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产工业软件平均市场占有率在25%左右,其中个别专项领域曾达到45%左右,数千家各类各样的国产工业软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以CAD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全国从事CAD研究与开发的机构已达到300余家。

但是,工业软件市场的繁荣非但没有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市场的崛起,反而将许多先行企业推向了万丈深渊。

20世纪90年代,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对企业运营的认知还处于原始阶段,市场需求看似旺盛,但真正买单企业不多,这就导致头部软件企业盈利状况不乐观,甚至连年亏损。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全国上千家企业的入局,导致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各自为战、恶性竞争”的发展局面下出现的产品重复、恶性压价、利润微薄成为了国产软件产业的内忧。

而就在这个时候,国外工业软件企业强势入侵,让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国外工业软件厂商采取了“从大学与科研机构开始,从源头上垄断市场、放任盗版抢占市场,挤压国产软件市场”的打法,给了中国工业软件一拳重击。虽然想着还击,但是因为国内各家产品雷同、利益交叉、约束力太低、规范不明而无法拧成一股绳,最终沦为了别人的奴隶,扮演着二次开发,代理国外软件的角色。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通病并延续至今。

在田锋看来,其实,国外企业入侵是中国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保护不足,导致大量盗版软件涌入中国市场,盗版软件使用的稳定性成了国内企业当之无愧的选择。

一位相关从业者告诉雷锋网,“目前,我们用到的所有工业设计软件诸如CAD都是盗版的,使用起来比较稳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多条腿走路的工业软件,人才+技术风采尽失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这样说道,“一个国家的工业强不强,要看工业总量大不大、制造能力强不强,更要看工业软件强不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而这一阶段必须要强芯振魂,芯是芯片,魂则是软件”。

近几年,伴随着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波热浪。之后“中国制造2025”口号打响,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成共识,也正在这时国人重新认识到,工业软件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在智能制造大势和国产化浪潮的刺激下,中国在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领域逐渐“上道”了。

用友数智研发产品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光锐举例道,近两年,在这个领域多年耕耘的一些公司如:中望、数码大方等工业软件企业现倍受关注,并取得到一系列成就。另一方面,诸如像华为这样的一些企业也在寻求自主可控,在做一些电子设计类软件的研发尝试。

但相对于国外工业软件而言,中国还在狭窄的道路上徘徊,而西方国家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

按工业软件分类来说,管理类软件包括ERP、SCM等,控制类软件包括MES、DCS等,研发设计类软件包括CAD、CAE、EDA等,这一类软件被誉为高端工业软件。

通过走访国内多家专注于工业软件研发的企业,雷锋网发现,近两年来,我国工业软件企业大多聚焦在管理类、控制类软件,研发设计类软件比重小之又小。产品类别齐全但发展不均衡,造成了我国工业软件整体竞争力不足。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CAE市场被国外前三大供应商西门子、ANSYS和达索主导,市占率共计47%;研发设计软件中CAE占比9.57%,主要厂商为ANSYS、达索、西门子、 安世亚太、中望和安怀信等,国内三家公司市占比均不足5%,总占比仅6%。

针对这一现象,鼎捷软件工业APP事业部总经理陈杰弘做出了解释,相对于研发设计类软件来说,管理类生产控制类软件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入手,因为技术要求较弱,易于开发。目前,中国管理类软件在工业软件市场所占比重整体要高很多。

归纳起来说,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现状是: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的严重失衡,主要是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厂商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于国产工业软件来说,归根结底,其是一场人才的较量,尤其是在高端软件方面。如果说,技术是制约工业软件自主研发进程的一大痛点,那么人才就是制约技术发展的核心因素。

工业软件即“工业+软件”,其所需的必然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工业也要技术。由于现有的学历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无法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导致这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缺口,这也是工业软件自主研发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有关权威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软件开发人员缺口为30~40万,未来的5~10年,其缺口会更大。

在人才方面,李光锐告诉雷锋网,经过相关数据调查,目前,国内从事工业软件研发的人员不超过5%,更多人选择到国外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因为国外产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所带来的职业前景以及很高的工资待遇。总之,不是国内没有工业软件人才,只是在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领域,国家难以留住这个领域的高端人才。

还有业内人士对雷锋网表示到:无论是技术的差距还是人才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其实,近两年来,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国产工业软件逐渐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据业内相关投资人表示,在投资工业软件企业时也有一个衡量标准,只投技术好、既懂用户需求又懂市场发展的工业软件企业。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则表示,虽然资本加持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持续地研发上带来长期的保障。但资本一窝蜂涌入,也会带来的潜在风险。工业软件专业性很强,对于行业know-how要求非常高,对于创业团队来讲,并不是单靠拿投资人的钱就能做出来的行业。

在工业软件自主研发领域,资金固然重要,但是国产工业软件壮大的前提是人才的充足和技术的娴熟。显然,目前这两大必要因素我国都不具备。

李光锐告诉雷锋网,技术的不足,在短时间能难以弥补上来,因为它需要长期的工程实践和知识沉淀,以及完整产业生态体系的完善才能实现。

垄断+拿来,国产软件市场小之又小

“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都有‘有现成的软件为什么不用’的思想,国人一直觉得用了别人便宜的软件是占了多大的便宜,”田锋如是说。

谈到国产工业软件,更多人想到的是垄断国内工业软件市场的“大魔头”。

据业内分析师表示,国外垄断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中国是工业体量最大的国家,在智能制造浪潮下,工业良性发展对工业软件需求必定激增,这时候国外采取垄断措施可以更好的占领中国工业软件的市场,对其经济形成一定的打压。

国外厂商不仅在全球工业软件市场中占领了巨大的份额,还严重垄断着中国大份额的工业软件市场。

据《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从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国外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比例达90%以上,国内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比仅有7%左右;从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国外工业软件规模占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90%以上,留给国内工业软件市场发挥空间仅有10%左右。

对此,田锋对雷锋网表示,国外垄断只是一方面,在国内工业软件领域没有商品迭代的市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工业软件由于自身特性研发投入成本大,加之国内企业不买账,导致市场小。最重要的是国内的商品迭代一般都在和国外企业合作,借着国外软件的外衣做二次开发,久而久之,企业对国产工业软件需求就越来越低。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告诉雷锋网,工业软件比拼的不单单是技术和产品,还有生态的壁垒。在没有政策的推动,很多客户也不会使用国产工业软件,那么产品就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改进,同时,行业也很难吸引顶尖人才投身。 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客户开始主动使用国产工业软件,工业软件企业获得了更多与客户打磨产品的机会,生态逐渐建立成型,加上政策的红利和资本的注入,行业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写在最后

业界看来,失去工业软件市场主导权不可怕,重要的是掌握工业软件市场,因为其将极大地增加工业体系的韧性和抗打击性,为工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从国内工业软件发展情况来看,国家逐渐认识到了工业软件对于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正视了国产工业软件自主研发的各种弊病。

今年两会强调了工业软件的重要性和发展建设,十四五期间,工信化部组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将工业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基础软件与传统“四基”(即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 先进基础工艺以及产业技术基础)合并为新“五基”。

目前,我国工业软件已经逐渐走出了长达30年的工业软件落寞期,但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工业软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B4NQKWCBwyMtuu0h.html#comments Tue, 24 Aug 2021 17:47:00 +0800
独家对话用友:如何啃下工业软件研发的“硬骨头”?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O73ItuUgYnlK1eGq.html 图为: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 叶秀林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王刚 王德清

很多人认为,工业软件和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联并不大。

其实不然,在软件行业,工业软件是一个小众产业,但在工业领域,却被誉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高端工业软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正是这样的忽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出现了技术能力薄弱、自主研发实力差、国外核心技术垄断严重、拿来主义愈演愈烈的发展局面。 

基于目前工业软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雷锋网与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叶秀林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尝试通过这次对话,探寻国内软件企业背后的发展故事以及困境之下企业的破局之道。

在此访谈中,针对“工业软件卡脖子,国外垄断”等问题,叶秀林为我们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工业软件企业及从业者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工业软件:适应时代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

简单来说,工业软件是软件化的工业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一般分为信息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类。ERP、MES、PLM 分别是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研发设计三类工业软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据《2020-2021工业软件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我国细分软件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信息管理类软件占比17%;生产控制类占比17%;研发设计类占比9%。 

在叶秀林看来,这样的比例完全在意料之中,相比于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类软件,研发设计类软件一直是我国最难啃的硬骨头。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历程:

1、在信息化、数字化概念还未诞生的电算化时代,国家倡导财务标准化,解决财务人员信息化成了当时企业的首要问题,工业软件研发是从财务管理类软件开始;

2、改革开放后,大量民营企业涌现,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企业首要目的,这时以ERP为主的管理类软件被提上日程; 

3、信息化时代,数据的价值逐渐显现,企业运营好否主要通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相互协同来实现。基于此,包括MES在内的生产控制类软件成了企业运营数据最重要的监管平台;

4、如今,数字化、智能化已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研发设计类诸如CAD、CAE、PLM软件成为刚需。 

目前,工业软件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各类软件之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诸如ERP、MES、PLM等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构成计划、控制、反馈、调整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时数据信息的接收,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时数据信息在整个系统中透明、及时、顺畅的交互传递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益生产,迈向智能制造。 

聚焦到用友,叶秀林表示,用友最开始做的ERP管理类软件,然后是MES生产控制类软件,再到现在的PLM研发设计类软件。 

被问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叶秀林谈到,“用友工业软件的研发方向是按照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做的。对于我国而言,工业软件研发与中国信息化是一个同步的发展过程。” 

面对国外垄断:找到核心点进行突破 

如今,工业软件这个小众技术作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脑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业软件虽重要,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工业软件研发力度方面仍然非常薄弱。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1974亿元,只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左右。 

对此,叶秀林解释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所致。尤其在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大部分已被国外垄断。” 

据走向智能研究院的研究评估,在我国CAD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 PTC 以及美国 Autodesk 公司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CAE 仿真软件市场,美国 ANSYS、ALTAIR、 NASTRAN 等公司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其实,中国在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起步并不晚。叶秀林坦言,现在的情况和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系,一方面,我国在技术、人才及产业生态等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目前工业软件盗版太多,盗版用起来既便宜又稳定,导致企业不想投入大量金钱。

叶秀林乐观地谈到,“前两年,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处于比较悲观的状态,但近两年来看到了希望,因为我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服务商,市场份额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工业软件方面,国家逐渐认识到了国外垄断的严峻性,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企业要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 

自此,我国各企业也加大了工业软件的研发力度,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目前,我国管理类软件、生产控制类软件居多,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类软件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得不说,国产软件自主研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 

对于用友ERP、MES、PLM三大类软件市场应用情况,叶秀林介绍,从每年用友工业软件的签约额来看,从大到小分别是ERP、MES和PLM。

面对国外垄断困境,叶秀林回答道,从历史来看,用友是以ERP为主,未来会以用友BIP(用友商业创新平台)为主,融合MES、PLM等,并提高其比重,争取在制造企业的ERP、MES和PLM的研发比例达到1:1:1的水平。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各类工业软件的研发应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拿来”主义盛行:完全照搬照抄不可行 

“目前,工业软件‘卡脖子’远比芯片严重得多,”叶秀林如是说。 

卡脖子现象的加剧及国内企业认知的不足,导致“拿来”主义越来越严重。 

现阶段之所以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并致力于解决软件“卡脖子”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先进的海外产品占据。

从国内情况来看,很多工业制造企业认为国际工业软件产品已经非常成熟,直接采购远比自己研发更能在当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软件对进口依赖严重,CAD、CAE等细分领域,国外软件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大多数人认为,拿来主义不利于国产自主软件的发展,叶秀林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诠释,他表示,“拿来”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东西,而是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最终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包括用友PLM也学习了国外数据模型和先进的理念。

在叶秀林看来,企业要想实现国有软件自主化研发,以完全纯商业的模式去做一款产品来普世是很难的,因为中国缺乏硬核技术,一旦被国外卡住,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来说,叶秀林提出了两条可行道路:一是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与达索、西门子这样的巨头企业合作,学习经验,壮大自身的实力。

面对拿来主义,用友在做些什么? 

叶秀林坦言,“用友将继续发力于用友BIP,除了做好MES(智能工厂),还致力于打造一个设计制造协同一体化的创新管理平台,它既是业务管理平台,也是工具提升平台。通过平台和软件工具的协同来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更好的工具,同时也能弥补核心技术方面的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用友做的是整体厨房的搭建工作。” 

写在最后

说到底,工业软件的发展要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拥有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且工业体量长期稳居全球第一。 

从工业互联网发展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工业软件提供了新的平台,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这为工业软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将成为工业软件的第二次历史机遇。 

无论从工业门类,工业体量还是创新技术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访谈最后,叶秀林谈到,“我国工业基础如此雄厚,但工业软件研发力量却薄弱,这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我们相信:工业软件的难关一定会被攻克,国产化的春满园一定会到来。”(雷锋网 雷锋网)

]]>
工业软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O73ItuUgYnlK1eGq.html#comments Tue, 03 Aug 2021 10:11:00 +0800
工业软件:强国「短板」的艰难「蜕变」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5j6wRSWm3cUrvTr4.html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企业运营的“大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是支撑制造强国发展和创新的隐形“国之重器”——其本质,是将特定工业场景下的经验知识,以数字化模型或专业化软件工具的形式积累沉淀下来。

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各个要素和环节之中,与业务流程、工业产品、工业装备密切结合,全面支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

在推进 “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工业发展转型等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工业软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工业软件 ≠ 工业 + 软件

工业软件按照应用可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业务管理类三大领域,具有分析、计划、配置、分工等功能,能够从机器、车间、工厂层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升生产线协同水平,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融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业软件分类

有人认为,工业软件就是 “工业”+“软件”,其实不然。

实际上,“工业”和“软件”如同一对孪生兄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工业软件不仅仅是从工业或者软件的单向角度去理解,而是应该从这两个要素双向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来理解。工业化先进程度决定了工业软件的先进程度,工业软件的先进程度决定了工业的效率——有什么样发展程度的工艺流程,就有什么样的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的意义在于连接设计与制造,在实际产品制造之前,用可视化的方式规划和优化全生命周期的制造过程。工业软件用“结构化”、“可视化”“虚拟验证设计”等方式解决“产品试制周期长”、“制造工艺不稳定”等现实问题。

工业软件是工业物联网数据利用的关键,可以帮助工业互联网兑现价值。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通用工业服务,如资产服务、数据服务、分析服务、供应链管理、智能诊断、设备检测;

  • 垂直服务,凝聚不同行业的工业知识,解决特定场景下的智能化需求,提升生产效率。

工业互联网应用还可以通过工业 APP、API、数据平台、微服务等多种方式呈现。

工业软件——工业的“大脑”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自 2015 年国家提出制造业长期发展规划以来,我国加速了工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在这一环境的影响下,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对工业软件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陆续出台了多项工业软件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软件本身的发展阶段,在纯软件阶段,国外企业称霸市场;

  • 第二,软件协同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业务流程进行串通和优化。国内厂商开始加快发展步伐,逐步追赶国外厂商;

  • 第三,"工业云"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不再是单一的软件,而是集成多种软件,并提供"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工业软件从无到有,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国产工业软件产品体系,覆盖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家电、国防军工、装备行业等多个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支持能力。

此外,还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工业软件研发企业。在研发设计类软件中,神舟航天软件、金航数码等在军工航天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其中,数码大方、英特仿真等企业在研发投入占比方面领先其他企业;在生产控制软件中,南瑞、宝信、石化盈科等企业,在电力、钢铁冶金和石化行业深耕多年,客户数量多且关系稳定。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 1720 亿元,同比增长 14.6%;2020 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达到 1974 亿元,同比增长 11.2%;2020 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81616 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占比为 2.42%。

同时,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占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市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

工业软件——强国“短板”

众所周知,工业软件强调的是技术。

我国在多个关键技术方面一直被国外卡脖子,其中在工业软件领域也不例外。究其原因,首先因为国外企业在工业技术上面拥有着强大的优势,其次是它们在工业软件的进军时间上具有先发优势。

近些年,诸如达索、西门子、Altair、ES 等公司纷纷通过收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产品来进行工业软件的研发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从目前国内外企业工业软件的研发力度和成果来看,国外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与国外工业软件相比,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差距甚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 3893 亿美元,其中北美占 38.8%,欧洲占 32.4%,亚太占 23.8%,其他占 5%。而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 1678.4 亿人民币,只占全球总量的 6% 左右。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各类别分配比例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金智创新行业研究中心整理)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制造业约占全球总份额的 30%,但是在工业软件方面占比相对较低,说明了我国工业软件的薄弱;并且在这仅有的 6% 全球市场份额中,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市场极小——也就是说,该领域被国外垄断现象严重。

例如,CAD 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 PTC 以及美国 Autodesk 公司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 90% 以上,国内数码大方、中望软件、山大华天等只占不到 10% 的市场;CAE 仿真软件市场领域,美国 ANSYS、ALTAIR、NASTRAN 等公司占据了 95% 以上的市场份额。

有专家也曾表示,从工业软件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仍处于工业软件协同应用末期-"工业云"前期之间,国内厂商整体尚未能在技术与服务水平上超越国际巨头。

换言之,我国工业软件行业仍处于 “管理软件强,工程软件弱,低端软件多,高端软件少” 的状况。

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在生产管理、客户服务和综合管理等运营管理领域发展较好,在工程研制领域发展较差;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工业软件在低端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高,高端领域还有很多空白。

与国外相比,我国工业软件的短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制造业对国外工业软件形成长期依赖,关键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数据缺乏长期研发积累,制造业在一些领域呈现技术空心化。

  • 软件业和制造业融合程度低,大型制造企业缺乏主动布局,纯软件企业向工业软件企业转型难度大。

  •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国产工业软件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生态基础还很薄弱。

  • 工业软件国内标准缺失,综合集成应用程度不高,工业软件作用发挥有限。

  • 受制于工业软件短板,工业软件对制造业模式的变革创新作用尚未发挥。

短板变长板——任重道远

如今,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正因为它的重要,才会吸引国内外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在工业软件领域仍在诸多问题,为了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发展差距,壮大工业软件软实力,根据工业软件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主要针对政策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

  •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工业软件深入发展。工信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国际合作、重点领域和技术突破、垂直行业应用试点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将工业软件作为一个重点产业发展,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此外,还要加大工业软件人才引培力度,既包括软件人才,也包括行业专家。

  • 加速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企业数字化覆盖。企业要用数字化车间构建一个横向全面覆盖各种管理流程、纵向不同层次搭配直通底层数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网络,为生产和管理信息的一体化打下基础,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智能应用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功能。

  • 加强行业深度研究,打造垂直领域智能应用。行业方面,加强行业深度研究,将行业积累的工业、管理规律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整合行业数据和企业数据,尝试开发工业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建立在对特定领域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的智能应用同样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研究基础。 

目前,工业软件在全球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日益凸显,对于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中国来说,工业软件技术水平仍需不断提高。(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网)

]]>
工业软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gysoftware/5j6wRSWm3cUrvTr4.html#comments Sat, 19 Jun 2021 16:17:00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