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www.xyschoolife.com/resWeb/images/common/lp_logo.png 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2015 www.xyscho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_cn Thu, 24 Mar 2022 00:49:20 +0800 B轮融资数亿元后,伽奈维医疗要做什么样的「肿瘤微创机器人」?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8dA3Ha6VLKS4agcx.html 在微创肿瘤医疗器械的赛道上,浙江伽奈维医疗还是个新名字。但从创业到现在,公司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布局了八年。

凭借一批成熟的介入耗材产品,伽奈维医疗顺利拿证并上市销售。后来,从研发和生产肿瘤微创耗材产品,到逐渐走上微创机器人的道路

2月14日,伽奈维医疗宣布完成B轮融资,获得杭实资管、海尔资本、老股东海邦沣华的数亿元投资。本次融资后,伽奈维医疗将进一步推进临床验证和新产品研发。

在2022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大会上,雷峰网&医健AI掘金志,与伽奈维医疗副总裁、技术总负责人陈强,以及智能医疗事业部研发总监斯辉健,从器械生产商的角度,剖析微创肿瘤行业的临床需求、伽奈维医疗在行业风口中的立足点,以及创业八载以来的技术和产品筹划。

做一家微创肿瘤平台化公司

2014年,伽奈维医疗成立。

截止目前,伽奈维医疗研发中心分三个独立事业部运营:设备事业部、耗材事业部、智能医疗事业部。

陈强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斯辉健担任智能医疗板块负责人,领导算法开发团队和机器人团队,负责CT引导穿刺介入手术导航系统的开发。

成立之初,伽奈维医疗专注在微创耗材领域,搭建了自身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线,并同步对接临床资源和耗材加工产业链。

有了耗材领域的积淀后,伽奈维医疗在2016年投身微创机器人赛道。

据雷峰网《医健AI掘金志》了解,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分别为2020年12月A轮融资、以及2022年1月的B轮融资。

目前,公司已经开发出肿瘤微创、外周介入、精细外科、智能医疗四个领域的产品线。

在能量消融方面,为了应对不同的肿瘤适应症,伽奈维医疗布局了四种产品:

• 肿瘤射频消融:主要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局部治疗,比如早期肿瘤的根治性治疗和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射频消融产品配备大功率能够快速消融,针对大体积不规则肿瘤进行适形高能消融。目前,伽奈维医疗已设计出一系列一次性使用射频消融电极针,如双极射频消融电极针、冷循环尖端可调单针、冷循环尖端固定电极针。

• 陡脉冲电场(纳米刀):陡脉冲电场治疗方式是微创介入类肿瘤治疗最新技术,通过纳米脉冲电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适用于肝肺等危险部位消融以及前列腺、胰腺等实体肿瘤。

• 微波消融:适用于肝肿瘤等实体肿瘤的消融,可同时双源双通道消融,消融时间短,消融区域呈现球形、消融效果可预测。

• 静脉腔内射频消融:适用于慢性静脉疾病的治疗,疗效可靠、创伤小、疼痛轻并且术后恢复快。

值得注意的是,伽奈维医疗在射频消融技术中加入了名为“呼吸漂移”的公司专利,能够自动跟踪人体呼吸运动,当显示波形锁定时表示处于最佳穿刺时隙,保证穿刺时呼吸位置与CT扫描时状态一致,避免呼吸位移,从而实现高精度空间定位。

其次,在术前活检和切除手术上,伽奈维医疗搭建了针对不同病变部位的一次性经皮穿刺活检针,可用于甲状腺,肺部,肝脏,肾脏,乳腺,前列腺、骨髓等组织病变诊断中,尤其是在妇科常见的良性乳腺肿瘤上,伽奈维医疗研发转化了活检和旋切的产品线。

伽奈维医疗在当前最复杂的软组织机器人领域做了长期研发积累,通过高频手术设备发展了精细手术,适用于皮肤外科、整型美容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科、肛肠科、骨科等领域。

此外,伽奈维医疗还在加速智慧医疗机器人的布局,引入了牵星® GNV-F1  CT引导穿刺介入手术导航系统。该机器人导航系统为智能化穿刺介入手术提供了新标准,具有操作稳定、精准和灵活等特点,在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操作难度、缩短培养周期等方面优势明显。

对于以上产品线的设计,陈强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说,无论是射频、微波、激光、纳米刀还是冷冻消融,没有一种产品是通吃的,病人会有各种各样的适应症。在外科医生看来,它们组合起来才是一套手术刀。”

去年年底,针对肿瘤、肝癌和静脉曲张的多通道射频消融系统都已经进入注册和临床阶段。经皮活检针系列、肿瘤射频消融针系列产品已上市销售。

微创肿瘤背后的行业难点

目前,随着影像学等科学技术的成熟,治疗肿瘤的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技术的成熟为肿瘤治疗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作为介入治疗的一种,肿瘤微创消融治疗技术包括热消融和冷消融,如微波、射频和冷冻消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国内市场,并迅速兴起,目前已经成熟应用于肝、肺、肾等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当中,适用癌种超过 80%。

这种无需开刀的介入性治疗方案,可以实现在小创口下完成肿瘤治疗,患者痛感减轻,无需全身麻醉,恢复时间也将大大缩减,对于高龄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也同样适用。

其中,针对软组织的微创机器人,正在吸引着一大批从业者的加入。

2000年至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几乎垄断这一市场达二十多年,也验证着软组织手术机器人是当下商业化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领域。目前,软组织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都拥有较好的应用,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80亿美元。

尽管前景向好,但是微创机器人仍然面临一些落地上的难题:

量产难。微创医疗器械属于动态的动力结构,需要配合医生穿刺率、手感取样、超声显影等诸多问题,当所有的性能都集中在一个极小的硬件上,复杂度高、产能低。

关键性能迭代与标准化。换用微创机器人做手术,很多医生强调触觉反馈,但不同的医生感受不同,对器械的品质和标准化都是考验。

难以找到适用于智能介入穿刺医疗的机械臂。通用机械臂虽然很容易买到,但难以适应微创介入手术的要求,比如在安全性、承载的力矩、力反馈精度方面,通用机械臂无法达到临床设计要求。

陈强表示,“精准、微创、智能是我们的研发方向。精准是微创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智能化是方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临床标准化,不可能短期内建立,需要很多企业都来做,问题暴露出来才能对症下药。另外,我希望医生用户们降低对微创智能机器人的过高预期,看到它好的一面,这样才容易落地。”

2025年,等风来

2022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大会上,浩悦资本合伙人杨振军也提到,国内正向着“机器人公司收购耗材公司”的方向发展,并体现出微创化、精准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技术趋势。

机器人公司输出可视化、导航定位和操作能力,提高手术效率;耗材公司输出多品类的高精度产品,产品生产线以及临床资源,或许能够打破耗材行业整体的小散乱、行业集中度尚低的困境,打造手术机器人上下游市场壁垒。

总体而言,中国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与国际相比仍然很低。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截至2020年底,中国仅安装189台,手术渗透率仅0.5%。

而美国同期已安装3727台,手术渗透率达到13.3%。这也给国内手术机器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从2018年开始,由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第一批专利保护陆续到期,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史赛克等医械巨头开始入场。

2025年,随着达芬奇机器人专利的陆续失效,国产机器人企业迎来新一轮的产业机会,他们能否抓住这次机遇?

雷峰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8dA3Ha6VLKS4agcx.html#comments Thu, 03 Mar 2022 18:13:00 +0800
以疾病模型平台+AI赋能创新靶向药研发,希格生科再获近千万美金天使+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iFBxPZwqbcZzcWo.html 雷锋网消息,今日,基于疾病模型的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Signet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希格生科”)宣布完成天使+轮近千万美金融资,本轮投资由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领投,雅亿资本和蓝海资本跟投,老股东天图投资和云九资本等继续加注。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在研的两条创新靶向药研发管线向临床试验推进,同时推进疾病模型平台的扩展及应用。结合今年三月份该公司宣布完成的约6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希格生科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已获超亿元人民币投资。

希格生科成立于2020年底,创始团队来自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后者是一家集“基础转化研究-临床试验-癌症治疗”为一体的全球顶尖研究型医院,拥有约1100项在研临床试验。

基于癌症病人的基因组学特征,希格生科团队建立起独有的疾病模型,并与AI制药公司晶泰科技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将两条靶向治疗的研发管线向临床阶段快速推进;同时拓展希格生科的疾病模型平台至更多新药发现的应用场景,在药效学评价及新靶点发现等领域,赋能更多创新药企。

创始团队发现胃癌新靶标、以疾病模型赋能靶向药研发

在成立希格生科前,张海生博士在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导师Adam Bass领导的胃癌TCGA(癌症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将胃癌这种全球致死率第三的癌症划分为四种差异显著的分子分型,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成为胃癌分子分型的里程碑式的成果。

其中,弥漫性胃癌属于基因组稳定型癌症,意味着传统的靶向HER2、EGFR等常见靶点的药物并不适宜用于弥漫性胃癌的治疗。同时,弥漫性胃癌患者对于化疗、放疗等传统疗法也往往不敏感,临床上迫切需要针对弥漫性胃癌的有效靶向药物。

张海生博士及其团队深耕该领域多年,在建立的类器官模型以及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发现了此类癌症强有力的靶标,相关研究发表在癌症研究顶级杂志Cancer Discovery(IF:39.4)上,该研究发现也迅速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也鼓舞了更多学者和专家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希格生科在专注胃癌研究的同时,还为癌症药研发打造了独有的疾病模型平台,解决新药研发中药效评估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赋能和加速靶点发现与靶向药的研发转化。

药效评估是药物分子筛选与优化的关键依据。传统药物研发在体外实验中使用细胞系模拟分子在人体内的反应,其与真实人体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这可能直接导致临床试验的失败。

希格生科团队基于其在癌症生物学、功能生物学与基因组学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和独到见解,通过使用癌症病人真实的基因组学数据,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癌症疾病模型平台,可以在药物发现中及早获得更接近于病人体内真实药物反应的数据,为药物筛选、评价以及优化提供及时可靠的关键研发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临床实验的成功率。 

希格生科的疾病模型已在胃癌靶向药物研发中初见成效。所以团队将把这项技术扩展到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癌种的疾病模型的建立,为药效学评价带来革新性的提升,并赋能药企发现真实而有开发潜力的全新靶点,催生更多靶向药物进入研发管线。

AI+疾病模型快速精准赋能新药研发

2020年,希格生科与AI制药领域头部企业晶泰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晶泰在AI制药与药物化学领域的优势,迅速设计合成一批具有很强活性的候选分子。

希格生科利用其疾病模型的研发平台对分子进行筛选评价,并与晶泰基于“酶活-疾病模型的功能-酶活”的研发模式进行优化迭代,仅用半年多时间即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这款药将有机会填补弥漫性胃癌靶向药市场的空白,有望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并可延伸到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癌症的靶向治疗。在此基础上,将积极联合化疗药物以及免疫治疗药物,将可能大大改善病人的生存期。

基于这一管线项目所积累的有效经验,希格生科与晶泰科技继续深化合作,将“AI药物研发+疾病模型平台”的研发模式用于又一新靶点的全新新药管线开发。

资本不断加持,推动新药研发创新发展

希格生科创始人兼CEO张海生博士表示:“希格生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两轮融资与研发的快速进展,团队迅速发展壮大,这离不开投资人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希望拓展我们的技术平台与经验,让更多癌症领域的新发现快速转化为弥补治疗空白的靶向药物。公司在美国波士顿设立创新中心,专注癌症研究的源头创新与突破;其深圳总部作为新药研发中心,扎根行业,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推动公司新药研发以及平台赋能。公司的目标在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努力从一个小而美的Biotech公司向Biopharma公司过渡。“

五源资本董事总经理井绪天表示:“希格团队的目前在研的两条first-in-class的管线均是从海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其研发成果不仅将推动整个中国的医药创新发展,而且给目前无药可用的癌症病人带来新的希望。除了非常认可希格团队在癌症研究领域尤其是胃癌研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我们也很看好公司的基于疾病模型的平台对新药研发赋能的革新性作用。我们认为希格基于疾病模型平台的差异化优势是能将传统药物开发在临床阶段遇到的问题提前到临床前阶段去解决,相信这将成为新药研发不可逆转的趋势。”

雅亿资本合伙人岳鑫也对希格团队表示充分认可,对于此次天使加轮融资她表示:“希格生科充分发挥自身在biology和疾病领域的深刻见解,与行业领先的AI药物发现技术强强连接,从而推动管线研发的快速进展,让我们对其未来管线开发与临床表现充满期待。希格的疾病模型平台能提高药物在临床的真实反应率,改善影响药企研发风险的核心问题,在赋能大药企新药研发以及精准用药方面,前景不可限量。“ 

蓝海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杨锋先生表示:“希格生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于药物研发模式创新带来的效率的显著提升,更在于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独创性跳出传统药物研发模式的价值。通过AI+疾病模型的双向验证,摆脱传统化合物库的限制,并让药物筛选过程更接近病人的真实反应,从而获得具有高创新性和成药性的理想分子。张博士是国内弥漫性胃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其麾下聚合了业内最前沿的团队,希格管线和疾病模型平台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看到它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创新医药公司的巨大潜力。”

天图投资合伙人魏国兴表示:“自上轮投资公司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公司的研发进展在快速推进,公司团队也在快速扩充。研发管线由一条扩展到了两条,并且第二条研发管线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疾病模型的平台也在积极完善中,相信此平台将在不久的将来为大药企赋能新药研发发挥积极的革新性作用。我们将持续的支持公司和团队,帮助公司加快产品的研发步伐,填补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深圳效率助力中国医药创新发展。“

云九资本创始合伙人曹大容表示:“我们非常看好张海生博士团队扎实的技术背景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希格生科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不仅在研发上取得快速进展,使管线得到扩充,也得到了新一轮投资人的认可和加入。云九资本从天使轮开始就持续加注,希望不遗余力地支持公司加快产品研发、满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贡献自身的力量。”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iFBxPZwqbcZzcWo.html#comments Tue, 26 Oct 2021 18:00:00 +0800
推想医疗完成D2轮融资,D轮融资总金额近9亿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1LBQB3D7QsXc53Ml.html 雷锋网消息,7月23日,推想医疗完成D2轮融资,D轮融资总金额近9亿元。投资方包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高盛资管、建行建信信托、启峰资本、深圳投控东海投资、橡栎资本、中关村科学城、深圳一村同盛、上海联一、老股东等其他投资人。

从2016年天使轮融资之后,五年时间内,推想已经完成了7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14亿。

近日,推想医疗的AI产品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医药设备采购名录(以下简称“GDF”),这是我国高科技企业首次入选联合国GDF,也是全球首批次入选的AI产品,标志着我国医疗科技和AI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据雷锋网了解,GDF是由联合国项目事务署(UNOPS)作为组织方牵头,向全球范围内发起的公开招标,招标人会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产品质量、全球布局和售后运维保障能力等综合实力进行全方位评估,

3个月前,欧盟政府也刚刚决定第二次从推想集中采购新冠肺炎AI方案。

推想医疗创始人兼董事长陈宽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一路见证并深度参与到整个AI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当中,推想在过去五年,扎扎实实深耕医疗行业,把AI实实在在落地到具体医疗场景中,帮助医生,造福患者,节约成本,我相信这也是推想医疗持续受到政府、行业、市场、投资人及整个生态圈关注和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我们会继续坚守创新精神,保持初心,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积极心态持续深度参与到智慧医疗一体化进程的建设中来,让优质医疗资源,在最需要的时候,走进全世界的千家万户。”

推想医疗成立于2016年,采取“一横一纵”和“国际化”战略布局打造立体化产品线,覆盖重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多个平台,为客户提供“筛、诊、治、管、研”医疗全流程智慧解决方案,包含AI辅助预防筛查、AI辅助诊断、AI辅助治疗、AI辅助随访、AI质控和AI科研六大服务板块。

推想医疗拥有美国FDA、欧盟CE、日本PMDA及中国NMPA四大市场准入,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的400多家医疗机构,为政府、医疗机构、医生、患者提供智慧医疗一体化服务。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1LBQB3D7QsXc53Ml.html#comments Fri, 23 Jul 2021 10:52:00 +0800
6位巨头论道「医疗大变局」:AI收费模式、国家集采、药企数字化营销...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MWtBeZyZ236udAHY.html 近日,首届云锋未来医疗论坛在无锡举行。本次论坛由云锋基金与无锡市政府共同举办。

大会以“Into the Future”为主题,聚焦全球携手科技抗疫、数字化健康生活、创新引导未来三大议题。

在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的主持下,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徐晶、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万里云CEO黄家祥、恒生芸泰创始人黄正威、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赵璐几位嘉宾,以《数字医疗的破局与机会》为题,展开了一场圆桌访谈。

谈及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趋势,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赵璐表示:过去,医药行业的数字化,首先想到就是工具,在局部提升运营效率。未来,数字化会从工具转变为模式本身。

“当所有工作在线上化开展,当数字化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逐渐把跨角色、跨组织之间壁垒打破,实现横向流转、将所有配合和协作都实现线上化管理,整个行业的操作模式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徐晶也表示:“在医药行业中,带量采购带来的不仅仅是院内市场,在医保支付之外,衍生出的自费,商保结合等市场都在持续放大,为多个医疗环节的数字化提供着新机会。”

对于医学影像的数字化趋势,万里云CEO黄家祥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三年之前,AI像锤子一样,看什么都是钉子,但现在AI像特别专业的工具箱,可以拿到更多医疗问题中修修补补。但距离真正普及,还急需解决付费环节问题,未来三年AI怎样收费,怎样进医保都将是发展的关键。”

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数字化应用,恒生芸泰创始人黄正威则认为,“从2014年开始,正好赶上国内医院接触互联网诊疗元年,那时候非常热,但行业很快迎来三年的资本寒冬,死掉99%的选手。”

如今,医药零加成政策和处方外流,导致患者购药渠道从院内转向院外,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使互联网诊疗的热度直线上升,并在医+药+险等多个互联网诊疗环节,创造数字化应用合理商业模式和变现机会。

阿里健康CEO朱顺炎也表示:“未来的医药营销,第一选择或许不在是医院,新的药品首先可以就通过互联网和院外手段,做好第一波用户教育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拓展院内市场。”

作为体检行业的第一梯队企业,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也对体检数字化概念进行了阐述。

在爱康的体检业务中,80%收入都来自于toB企业员工体检。过去几年,这些用户中大约会有10%的员工自愿增加项目,现在这个比例已经提升至40%。

张黎刚表示:“在这些体检ToB到ToC的业务进化中,最主要的趋势就是数字化赋能,当患者不知道有什么隐患,自然就不会买更多服务,也不知道风险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怎么办。”

以下为圆桌论坛的全部内容,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和编辑:

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主持人):非常感谢各位在最美四月天莅临无锡。首先问各位一个问题,过去三年各位企业家所在领域中的重要标志性和驱动性事件是什么?未来三年中,您所在行业的发展格局有哪些大趋势?

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很惭愧我在阿里健康才工作一年,说到过去三年,我没什么概念,因为我工作这一年就赶上新冠疫情。

我是湖北人,家里有亲戚、朋友在武汉,自己家里也是疫区,感受到很无能为力,社会大灾难,家庭很恐慌,过年没回家等。

我发现一些院外检测服务和OTC药物都需要和消费者去沟通,但现在处方药企业很缺乏手段。

我认为,医疗需要一个属性单一的医疗用户平台,使各个机构、各个处方药企业,可以和各生态企业一起为用户服务,而不是在其他类型平台浪费时间。

在非专业平台,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人士需要和段子手、娱乐明星来争夺用户流量,被迫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发言,用户也很难分辨出好坏。

这也导致监管方觉得大家都在乱搞,要求大家都下线,最终出现互联网+对医疗健康贡献度很低的局面。

阿里有非常大决心和信心把平台做好,把支付宝医疗频道做好,和各位企业家一起在这些平台把医疗服务做好,这在未来三年内一定能够实现。

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中国医疗服务驱动力,最根本在于老百姓温饱后,对生命质量的追求,高质量保障医疗服务追求,这与稀缺的医疗资源非常矛盾。

这样就逼着我们依靠科技手段弥补稀缺医疗资源依赖性,这是行业内最大的驱动力,也是为什么要追求科技手段的原因。

万里云CEO黄家祥:万里云是做医学影像领域的,刚才两位老总多次提到人工智能。

从影像AI角度,三年之前的AI像锤子一样,看什么都是钉子,但现在像特别专业工具箱。

在这三年里,AI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眼底、肺结节、结肠癌筛查,其实在设备领域也都在用到AI技术,应用面非常广。

这一点在2020年的抗疫过程中就有体现,NMPA注册证放开也是积极信号,从三年前到今天,医学影像AI大有可期。

此外,中国医疗机构还面临着一轮机会。很多院长考虑药占比、耗占比,同时还要解决民生公益性问题,从医院角度,很多医疗服务内容属性要发生变化。

最后,对于患者而言,全民健康意识、服务意识已经得到普遍性教育。

例如,过去很多患者对云胶片应用比较排斥,但经过这一两年推广,已经有大范围的医院从传统塑料胶片进化到电子云胶片阶段,如今只有不到20%的医院还在用传统胶片。

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赵璐:太美是一个服务于生物医药研发、市场营销的科技公司,感受最大的影响事件就是国家医保局集采,这对整个行业影响和冲击都非常大。

一方面使大家见识了支付方威力,以前对支付方没有这么深刻感受,现在知道支付会在未来整个生物医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以此带来整个药品营销模式的转变。

而且,集采对研发也有同样重要影响,以前大家经常讲“专利悬崖”,药到专利期以后销售就下降。

例如PD-1就很典型,头部公司还好,后面公司非常难,在集采加码下利润会进一步降低。

这种情况下,生物医药企业药物研发就要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更快拿出产品,而且要比同类产品更早进入市场。一旦集采轮到这个品类,这些年所有储备可能顷刻间化为乌有。

恒生芸泰创始人黄正威:恒生芸泰是做患者To C服务,通过公立医院SaaS化赋能以及互联网化改造,运营医院供应链解决患者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认为,医疗作为一个低频服务,建立自己的流量平台非常困难,像阿里健康也需要依托支付宝、淘宝的流量。

恒生芸泰作为一个新创业公司,没有这样流量平台,主要依托医院,特别是大中型公立医院的线下流量来运营。

我们在全国近千家医院建立他们自己的流量平台,然后我们运营。

过去三年,恒生芸泰做这件事的时候有多种感觉:

一方面,从2014年开始,赶上了国内医院接触互联网诊疗元年,那时候非常热,但很快迎来三年资本寒冬,死掉99%的选手。

但互联网诊疗在2018年发生了变化,其中主要就是政策支持。

2018年之后,国家开始颁布线上问诊合规法案,以及零售药品零加成政策。

医院逐渐不卖药,出现处方外流,最终在网络实现处方药销售,对整个行业都是极大利好。

因为医疗是高监管行业,2018年之前国家不允许做,三年资本寒冬主要就是企业没有商业模式。

第二个变化是疫情黑天鹅事件,对主管部门和院长思想,以及患者消费习惯都带来非常大变化。

芸泰坚信两点:第一,公立医院会继续加强互联网端新基建,第二,医院的供应链运营也会持续深入推进。

例如,医院处方外流、传统胶片转化,互联网医疗企业会出现更大变现通道。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徐晶:除了国家政策,疫情中看到医生和患者行为都发生非常大变化:

首先,医生开始真正接触互联网,包括在线上开学术会议,线上服务患者。以前医生都是在医院管患者,如今除了线下管理,也开始借助线上手段。

其次,患者行为改变,患者越来越愿意接受线上诊疗行为,但这种行为目前还主要是慢性疾病复诊方面,老百姓开始信任线上信息来源,让他们更容易获得药物。

而且,这些数字化互联网行为如今已经被固化下来,成为后疫情时代最大的推手。

未来三年,最大突破应该是严肃医疗的互联网化,消费医疗已经在互联网开始做了很多尝试。未来,严肃医学的专科化、专业化,围绕患者进行更多医疗服务将是未来三年互联网医疗出现的一次机会。

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主持人):我提炼一下刚才几个关键词:1.集采和医保谈判;2.严肃医疗开始互联网化;3.处方药院外销售。就这个话题,请教几位对处方药院外销售和严肃医疗互联网化有什么行动计划?

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阿里健康在2020年初开始网上销售处方药,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如今有几倍的增长。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用户久病成医,对自己要吃什么药、怎么吃很了解,逐渐追求便利性和实惠,这些在电商平台都比较容易解决。

此外,和很多药企交流来看,大家普遍认为将来医药销售的第一选择应该不是医院,首先就是互联网手段、通过院外手段,做好第一波用户教育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拓展院内市场。

所以根据这个趋势,阿里健康也会布局新产品和模式,为大家提供助力。

万里云CEO黄家祥:处方药我涉及太少,还是聊聊医学影像。

提到集采,像医疗器械板块的高值耗材已经大幅折扣。

从厂商角度,行业发生非常大的变局,就像胶片替代,本质上不是用一种产品或服务形式去替代另外一种,简单替代没有意义。

从国家医保政策角度,需要我们在医疗服务上实现消费升级,像电子云胶片替代,本质是信息载体替换,可以在C端触达更多医疗机会,解决更多信息不对称问题。

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主持人):除了做临床试验以外,赵总也做药企营销,可以讲讲。

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赵璐:我们的营销是为药品营销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并不直接涉及营销。

从趋势角度,现在药厂营销正在多元化,包括从上端支付,到寻找更多支付解决方案,下端渠道对互联网依赖也比以前更强。

我觉得这件事的长期趋势还不太确定,到底走到哪一步不完全由市场决定,中国的情况始终不是完全由市场化驱动。

例如医保费用,如果未来支付越来越多元化,最后控制在什么程度,有多少自费解决,多少商保,多少社会化筹资等还都不确定。

国家也没有一个明确态度,对于今天的这些创新是否可持续也在犹豫,像处方药外流到底是长期趋势,还是阶段性趋势?我认为还不确定。

恒生芸泰创始人黄正威:恒生芸泰主要是为公立医院做SaaS化改造,我们过去主要变现模式就是供应链运营,其中的决定因素就是处方药外流。

从2017年开始,我们结合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趋势尝试处方药外流,所以更多是站在B端医院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早在2017年,广东和国药就已经开始尝试处方外流和送药到家,但2017到2018的两年时间里,平台没有什么任何流量。

这个平台,最终也是在药品零加成落地后,才真正出现处方外流趋势,并在2019年开始真正增量,进入2020年的增长速度就非常快。

处方外流这件事情上,国家在局部地区已经实现,去年更是达到20倍增长速度。

一些头部医院也开始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开方、审方和卖药,一个月卖到5000万~6000万人民币的收入。

如今,已有头部Top10医院与我们签署几十亿的院外处方合作。

我认为未来处方药外流、医药分家、医院和医生依靠专业和服务获取收入应该是大趋势。

而药品供应链的院外社会化解决,主要有两个挑战:

首先,医疗、医药属于专业范畴,虽然处方外流,医院不卖药,但处方绝大部分由公立医院开具,那公立医院如何将处方安全传递给患者,将是很大的挑战。

其次,患者缺乏足够专业知识,应该用哪个厂家品种,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也缺乏对称信息

这种情况下,依托公立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就成为天然处方中转站,以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通道,医院做供应链服务就成为必然选择。

所以,我特别认可万里云黄总的处方药外流概念。供应链只是起步,依托处方可以提供更多基于药师和医师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某个Top10医院已经返聘了近百位药师,帮助医院做学科建设,这些药师依托互联网医院,后续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相关服务,同时依托我们平台参与数字化营销。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徐晶:阿斯利康一直与业内头部或创新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从最开始好大夫、微医、春雨医生,到现在阿里健康和京东,一直在探索不同模式。

带量采购所带来改变,简单角度是从药品方面切入,但实际对整个医药市场都带来巨大变化;

集采在医保支付为主体药物市场之外,在老百姓自身支付能力下,衍生出来的自费,以及商保结合等市场都在放大。

公立医院为主的医院互联网最大挑战在于互联网医院运营环节,包括医生排班制度、医生激励制度,这些都是围墙里面临的挑战。

在围墙之内,大家都在谈处方外流,但作为普通百姓,尤其是慢病患者,他们的诊疗路径究竟是怎样。

目前,中国慢病患者最大痛点就是疾病期间和自己熟知医生之间的联系。

例如糖尿病患者,他们第一次确诊往往发生在线下,在之后随访中,这种线下关系如何转移到线上,并建立起两者之间的粘性都是最实际的痛点。

未来医疗再往后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线下和线上的结合,怎样解决患者的真正痛点。

互联网诊疗在疾病就诊全链条中,如何抓住患者内心最大诉求,建立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长期信任关系,才是自费市场真正发展方向。

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主持人):爱康作为一个头部连锁体检机构,对医保敏感度是很低的,自费比例很高,刚才您讲到体检数字化、数字化运营、ToC触达的努力,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

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中国体检市场大多以福利体检为主,只要有一份体面工作、体面公司,绝大多数公司都会给员工提供健康体检,爱康80%收入都来自于toB环节。

过去to B体检中大约会有10%的员工会在套餐以外自愿增加项目,如今这个比例已经提升至40%。

爱康从ToB到ToC的发展中,最主要就是数字化赋能,当患者不知道有什么隐患自然就不会买更多服务,也不知道风险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怎么办。

爱康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更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因为死于心脑血管比例远超过癌症。

过去,绝大多数体检当中都没有脑部体检,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检查手段问题,脑部体检要么需要使用磁共振,要么需要使用CT,一个磁共振检查就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很难在体检大规模使用。

而心脏体检,过去都是以简单静态心态图为主,像更有效的CTA检查,因为担心过敏问题也一直没有大范围普及。

所以爱康在体检的数字化中,大量引进人工智能的项目和手段,来提升心脑体检的数字化,实现心脏或大脑出现问题的及早预警。

云锋基金执行董事黄潇(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聚焦在各自企业身上,未来一到三年定位规划是什么?未来一到三年当中又会有哪些重要里程碑事件发生?

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做医疗之后,我也开始逐渐习惯做三年规划,曾经做UC浏览器这些完全都没有。

那么,阿里健康三年规划主要就是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有好药、有名医、有保障。

这和今天所有企业都高度相关,我们希望和大家合作,把医疗服务体系搭建起来,把诊断和治疗,从原来公立医院扩展到院外,实现互联网诊疗的多场景化。

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未来三年,爱康首先会进一步引进算法医学,降低对稀缺医生的依赖性,实现医疗服务行业突破。

其次,医疗的联结用户。医疗行业中很少听到互联网的联结用户概念,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医疗行业信息化太差。

爱康建立医疗云的初衷,就是希望建立联结基础。例如体检时超声医生告诉用户乳腺上有结节,过去用户就会很担心。

建立医疗云之后,发现结节就会马上告诉用户,所有体检女性当中20%都有结节,在这个年龄组的实际风险情况。

如果一旦得乳腺癌,I期、II期、III期、IV期的生命预期什么样子,有什么治疗方案,让他们对自己处于怎样状态非常了解。

如果没有体检云,信息就是割裂的,用户做完超声即使知道这种状况,也会很快忘记,错过健康追踪时机,所以我们要做联结用户。

联结用户的终极目标,还是实现所有用户的数据链接,例如用户去协和医院做体检,医生可以根据爱康的检查状况,提示用户接下来的随访计划,这样医疗品质就可以真正达到大家的信赖。

万里云CEO黄家祥:万里云现在已连接5000多家医院,这些医院产生的线上影像数据也非常多。

我认为未来三年,医疗信息化建设会产生很大变革,从单一医院软件产品走向云端SaaS化服务。

从万里云角度,未来三年我们非常关注AI付费能否纳入到医保,影像医生诊断是否单列,这对未来的医学影像AI将是里程碑式变化。

太美医疗科技董事长赵璐:对医药研发行业而言,数字化将对行业产生非常重要变化和跃升。

过去医药行业数字化,首先想到就是工具,在局部提升运营效率,未来数字化会从工具转变为模式本身。

当所有工作在线上化开展,当数字化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逐渐把跨角色、跨组织之间壁垒打破,实现横向流转、将所有配合和协作都实现线上化管理,整个行业操作模式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今天的医疗行业数字化中,我们仅能想到几家CRO公司,相信未来会出现新类型数字化公司,在病种模式上创造出新模式,同样辅助药厂做好研发工作。

这些新CRO公司未来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在市值、销售额或特定指标,超越传统公司,就像当初电商瞬间超越传统线下商场一样。

此外,数字化对传统的改善绝对不只停留在工具层面,就像从来没有人把阿里看成一个线上SaaS一样。

恒生芸泰创始人黄正威:我们认为监管会更加Open,监管会更加常态化,互联网医院新基建持续推进,同时处方院外市场会起量,提供规模化营收和利润。

公司应对这个变化会继续夯实基于公立医院的互联网新基建;其次持续投入并且打造基于互联网医院的供应链;最后基于供应链运营发展出上下游药厂和保险增值价值。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徐晶:未来基本沿着医生to医生、医生to患者、患者to患者三个领域继续精耕。

在医生to医生之间,把更多像查房、手术直播、病例分享的场景上线。

在医生to患者、患者to患者端,我们从去年年底,就把电商和互联网医院作为单独渠道剥离出来,在公司所有业务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当然,最终还要看患者需要什么。一方面早期疾病早筛早诊,通过五病五癌整合在疾病早筛当中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是慢病管理,在家庭就医场景中找到循证医学规律,对病人实行监控管理。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MWtBeZyZ236udAHY.html#comments Fri, 30 Apr 2021 15:03:00 +0800
云锋基金虞锋:一家头部PE的「医疗十年」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115GekGncmwSiok0.html

4月23日,首届云锋未来医疗论坛在无锡举行,该论坛由云锋基金与无锡市政府共同举办,大会以“Into the Future”为主题,聚焦全球携手科技抗疫、数字化健康生活、创新引导未来三大议题,进行分享。

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云锋在医疗、健康大数据等多个领域都做了深度布局,在医疗领域的首个标志动作就是2014年对阿里健康的投资。

截至当前,在团队关注的互联网及新消费、创新科技、医疗健康三大领域布局中,医疗项目占比超过30%,相继助推和孵化了爱康集团、阿里健康,美年大健康等多个医疗龙头企业。

云锋基金主席虞锋表示:“在这些年的投资变化中,云锋始终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医疗有机生态,将创业者、企业家、创新模式和产业资源都链接在一起。”

虞锋认为,过去,所有行业都在强调传统流程的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梳理,而医疗健康的数字化改造才刚刚开始。

虞锋判断,数字化带给医疗健康产业的变化才刚刚开始。过往10年,中国企业追赶上互联网科技创新的浪潮,涌现了一批上千亿市值的优秀公司。

“从全球范围看,上千亿规模的医疗健康公司非常多。随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加速拥抱数字化创新,整个产业的大爆发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坚定地认为,下一个10年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上千亿市值的医疗健康企业。”

以下是虞锋演讲的全部内容,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和编辑:

各位来宾,云锋生态的各位伙伴们,大家早上好!云锋所投资的企业和相关企业、生态系企业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

云锋基金成立刚刚十年时间,这十年投资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互联网及新消费、创新科技、健康医疗。

过往十年,中国企业发展最快的就是互联网科技创新浪潮,已经相继出现多个千亿市值互联网企业。

同时,虽然医疗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但放眼全球,则要更慢一些。

例如,美国在医疗健康领域有非常多的几千亿级别公司,达到十几家,此外几百亿公司也非常多。

但在中国,这一类企业规模比较少,最大也就千亿人民币级别。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趋势,或许未来几十年之后,其他肿瘤基本都变成了慢性病,人类有可能高质量活到120岁,医疗产业也将迎来大爆发。

所以我们坚定认为,下一个10年,将是属于医疗健康企业的十年。

基于这个想法,云锋基金从创立之初,就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广泛布局,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所以今天在这,我想重点聊聊数字化与医疗产业未来融合发展的趋势。

 一、 未来数字化会围绕to C用户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展开。

以前说有病一定要去医院,但今天因为数字化、互联网化让To C端的医疗服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预防、诊疗到治疗,乃至随访都可以在线上进行。

此外,从更大角度来看,美国医疗费达到GDP的18%,中国只有6%,中间有大量的增长空间,这其中最重要的切入点就是预防。

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投资了爱康集团,爱康是国内领先的高端体检入口平台,每年有上千万的体检量,这些体检会筛出大量的病例。

除了体检,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像检测,基因测序等一系列严肃医学,乃至医美、五官、脱发这一系列手段也在快速爆发。在这方面,全球最大的C端用户平台就是阿里健康。

数字化未来将对ToC管理带来巨大变化,首先就是使个人更早发现疾病,以前医生、药厂、器械厂和病人之间经常没有联系。

但因为有了数字化的平台,使C端用户可以和他们联系在一起:

让医生及早知道好药在什么地方;

让病人及早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

让药厂及早知道患者需要什么样的药物。

这是围绕C端数字化带来的最本质变化,也是我们的强项。

未来,在企业的努力和我们的加持下,把这个领域做深、做透就一定能够帮到用户,同时把大数据推到医疗企业面前,有针对性地研发和发展。

第二,数字化带来医疗产业效率的提升。

过去所有行业都在强调传统流程的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梳理,而医疗健康的数字化改造才刚刚开始。

这给大家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主要包含几个方向,:

首先随着AI技术发展,新药研发开始模块化,我们投的冰洲石就是通过AI做研发,这是巨大的趋势,未来三年在药物研发占百分比会显著提高;

此外,我们投资的太美医疗科技在临床CRO端,也可以通过数字提升效率,将原来纯粹人工的部门,完全用数字解决。

最后,医疗器械也是同样道理,我们投的索林心脏起搏监测,通过数据可以分析任何24小时的突发数据,并与8~10年的积累数据进行比较。

这一类数字化对整个医疗行业生产、产业链结构重构都将造成巨大变化。

第三,数字化对保险模式的改变。

医疗服务体系里,除了体检和医院,商业保险也会真正发展起来。

例如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扩宽保险销售渠道,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可以对全量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加速保险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出更符合市场的保险产品。

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云锋已经在医疗、健康大数据领域有了深度布局,未来也将结合医疗大数据优势在保险创新方面有更多作为。

在不断变化中,云锋始终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医疗有机生态?有效连接创业者、企业家、创新模式和产业资源。

我觉得上面几个领域里,恰恰就是大家创新融合最重要的蓝图。

这在两天时间里,我见到不少企业家,在平台上探讨各种各样合作机会,例如产品在爱康体检后的转化。

此外像阿里这样上千亿GMV流水平台,也在打造从轻问诊、治疗、到送药一体化的生态服务,给各个企业创造新发展机会。雷锋网雷锋网

接下来,我们希望和生态伙伴、以及发展企业一起互相交流、互相碰撞,推动更多领域的生态协同。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115GekGncmwSiok0.html#comments Mon, 26 Apr 2021 10:18:00 +0800
35起融资,总额超60亿元,AI药物研发成新投资风口丨医疗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bDi7qQkyBhKV7scO.html 2021年伊始,大规模的融资和IPO事件,正在创造新的医疗格局。截至1月17日,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项目已超过60个,其中39个项目超过1亿元,涵盖医药电商、创新药、基因检测、医疗机器人、医疗AI等多条赛道。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趋势热度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1年2月第一周(2月1日-2月7日)期间监测到的35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1-02-01

嘉晨西海完成亿元融资

嘉晨西海是一家基于自复制mRNA平台技术,进行mRNA肿瘤疫苗开发和生产的公司。近日完成过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华创资本、浙商创投、凯风创投。

瑞思普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瑞思普利是一家呼吸系统吸入给药配方技术及装置研发商,专注于呼吸系统吸入给药配方技术及装置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涉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治疗领域。近日完成总金额近2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科投资领投,元生创投、同创伟业、前海母基金、天峰资本、倚锋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跟投。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充公司现有GMP产线,开展高端吸入制剂和吸入创新药等管线布局。

乐准智芯完成3500万元Pre-A轮融资

乐准智芯是一家医疗检测设备及试剂研发商,主要从事医疗检验设备及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智能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芯片、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以及配套的检测试等。近日宣布完成3500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诺生物领投,深圳瑞享源跟投,北拓资本担任本次交易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建设生产车间和开发新产品,并推动公司化学发光生物芯片、仪器和降钙素原化学发光试剂盒等产品的市场销售工作。

益超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益超医疗致力于为微创手术提供具有全球创新,国内领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沿着微创外科经腹腔、经皮肤、经自然腔道这三大人体通路,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获得的首款产品NMPA认证,本轮融资则由中信医疗基金领投,科沃斯机器人股份公司、星允资本跟投,投资基金将用于公司能量外科产品的临床转化和市场推广,加速多模态混合能量外科产品。

2021-02-02

星亢原neoX Biotech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

星亢原neoX Biotech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将人工智能(AI)与生物物理学相结合,用于药物研发。neoX专注于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在免疫肿瘤学领域。它已经通过表征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为早期发现治疗药物开发了一个复杂的平台。近日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云九资本和五源资本联合领投,BAI资本、祥峰投资跟投,现有投资方元璟资本、红杉中国持续加码。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人才团队的扩建、加速推进创新药物管线的临床前开发,以及拓展与国际药企的合作。

艾米森完成亿元B轮融资

艾米森专注于高发恶性肿瘤早期无创筛查产品与服务,结合表观遗传学、纳米材料学、生物信息学、临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近日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金阖资本领投,长江证券创新投资跟投,老股东凯普生物本轮继续跟投。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武汉艾米森早筛产品的注册报批、研发管线的扩充,并重点推进肿瘤早期检测产品的市场和商业化进程。

诺博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诺博医疗是一家医护药物管理服务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向医院提供移动医护及智能药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移动工作站S系列、智能药物及耗材管理系统。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领投,深圳高新投、嘉铭浩春、玖菲特跟投。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诺博医疗的独家财务顾问。

Exegenesis Bio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Exegenesis Bio是一家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企业。针对中国及全球市场,研发及生产基因治疗的创新药物。Exegenesis的定位是面向不同市场开发Best in class及First in class基因治疗药物,重点针对孤儿药和重大疾病——拥有独特的基因治疗平台适用于多种重大难治疾病。近日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济峰资本)领投,高瓴创投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险峰旗云、博远资本、凯泰资本持续加注,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Dominion Aesthetic Technologies完成2370万美元B轮融资

Dominion Aesthetic Technologies是一家美国激光医疗设备研发商,Dominion Aesthetic Technologies正在推进EON,EON是FDA批准的1064 nm机械手激光设备,用于非接触式,外部非侵入性腹部脂肪分解。近日完成237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Cooper Collins领投,MagnaSci Ventures、McNair Interests Ltd、Morton Cohn Investments跟投。

花沐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花沐医疗是一家用全球创新技术治疗颈椎疾病的医疗器械公司,主要研发生产新型自锁定可吸收颈椎融合器产品。近日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菏泽市兖矿金谷文景基金投资。本次融资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持续推进可降解生物材料的注册上市计划。

Cellino Biotech完成1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Cellino Biotech是一家美国个性化再生医学研究商,开发了一种AI引导的激光编辑平台用于自体细胞疗法,该平台使用图像引导的机器学习,单细胞激光处理和机器人技术自动执行干细胞生产。近日完成1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The Engine、Khosla Ventures领投,Humboldt Fund、8VC跟投。

璎黎药业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璎黎药业是一家科技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2017年公司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公司致力于临床未满足药物的研发并专注于研发用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治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小分子创新药物。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南弘远、上海张江科技投资、Hongsen Investment Fund。

Lyra完成1.87亿美元E轮融资

Lyra 2015年成立于美国,是一家利用数据分析,从病人行为中挖掘其行为和心理健康风险的公司。近日完成1.87亿美元E轮融资,投资方为Addition领投,Baillie Gifford、Durable Capital Partners、Fidelity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Company跟投。

Enthera Pharmaceuticals完成700万欧元A+轮融资

Enthera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意大利糖尿病及相关肠道疾病生物药剂开发商,正在开发可缓解疾病的生物制剂,通过重新改造特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范式以非传统方式建立干细胞能力。近日完成700万欧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Roche Venture Fund。

Valo Health完成1.9亿美元B轮融资

Valo Health是一个美国药物发现平台,利用机器学习、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药物发现。致力于改变药物的开发方式,达到更快更有效治疗疾病的目的,主要关注的领域有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领域等。近日完成1.9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PSP Investments领投,Flagship Pioneering、Invus Public Equity、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Atinum Investment、Mirae Asset Capital跟投。

2021-02-03

磅策完成两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磅策是一家医疗穿刺机器人研发商,专注研发与规划设计穿刺介入医疗机器人产品系列,旨在解决介入穿刺精准不足、反复穿刺导致各类并发症、医生射线下工作患病、医生工作强度大、术前术中术后规范性、MDT团队合作记录、影像数据金标准等问题。近日宣布完成两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联想创投领投,金沙江联合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穿刺机器人技术研发、临床、推广和AI+超声+机器人技术平台的建设等。

HealthTensor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HealthTensor是一家美国AI自动诊断技术研发商,正在开发可帮助增强医疗决策能力的软件,使用高级算法进行支持AI的诊断。近日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Calibrate Ventures、TenOneTen Ventures、Susa Ventures领投。

Alma Health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

Alma Health是一家美国心理咨询共享空间,是一家专门为心理咨询师与保健专家提供服务的平台。该平台能够完成客户预约、线上收款、自动生成扣除保险后的账单等服务。近日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Insight Partners领投,Optum Ventures、Tusk Venture Partners、Primary Ventures、Sound Ventures、BoxGroup、Rainfall Ventures跟投。

Plume完成1400万美元A轮融资

Plume是一家美国跨性别者社区服务提供商,为跨性别者社区而建,致力于为跨性别者社区提供更多的医疗,药物和产品。近日完成14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Craft Ventures领投,General Catalyst、Town Hall Ventures、Slow Ventures跟投。

Bot M.D.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

Bot M.D.是一款面向医生的智能手机AI临床助手,可向其询问关于药物、 疾病及病情案例等信息,降低医生检索医学资料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医生提供临床问题的即时响应,并自动转录他们的口述案例说明,为医生推出AI聊天机器人。近日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Monk‘s Hill Venture领投,SeaX、XA Network、SG Innovate、Yoh-Chie Lu、Jean-Luc Butel、Steve Blank跟投。

2021-02-04

颐圣智能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

颐圣智能是一家以医疗健康、保险体检为主的新兴人工智能企业,致力于为医疗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咨询服务,专注于医疗行业,以自身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坚实的技术背景,为客户寻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近日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老股东远毅资本继续跟投,北拓资本是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颐圣智能AI病案质控产品的持续升级和市场推广。

微远基因完成2亿元C轮融资

微远基因是一家感染病原基因诊断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方向。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为人类健康服务,打造全球领先的检测技术平台。公司拥有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快速诊断平台与二代高通量测序(NGS)平台。近日宣布完成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中金资本、鼎晖投资、国科嘉和等现有股东共同参与。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万乘基因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万乘基因是一家单细胞基因检测平台,主要业务是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服务于科研、临床以及工业市场。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独家投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今年3月「万乘基因」“液滴微流控单细胞测序平台”硬件的推出,多组学试剂的产品化及现有服务的市场拓展。

汇先医药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汇先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微流控系统开发的国际领先公司。致力于运用微流控平台,快速筛选血液中的稀有物质(稀有细胞、稀有蛋白质),关键技术之一是微阵列滤膜抗体捕获筛,可用于多种细胞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筛选。目前主要提供体外诊断领域的微流控系统开发与生产以及微流控类技术顾问服务。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

2021-02-05

东方启音完成C1轮2300万美金融资

东方启音是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习障碍,提供专业儿童言语发展及早期筛查、临床诊疗与干预服务的专业机构,近日完成C1轮2300万美金融资。该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老股东北极光创投、长岭资本等持续加码,泰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直营中心扩张、基于循证医学的系统产品开发与临床研究、线上服务体系建设、康复治疗师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英飞智药完成Pre-A轮融资

英飞智药是一家以创新药物为目标,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初创公司。英飞智药在新药研发中充分利用并持续发展先进的AI药物发现技术,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AI+新药研发平台——智药大脑TM。智药大脑是集顶级专家人才、一流AI+新药研发平台、前沿药物设计方法一体的药物发现系统,致力于高效批量开发自主创新药物品种,同时也为医药企业的新药研发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丽珠医药。

Novaremed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Novaremed是一家瑞士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于2008年在以色列成立,2017年11月公司总部转移至瑞士,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口服非阿片类小分子药物NRD.E1,具有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疼痛(DNP)的作用机制。近日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GEM Global Yield LLC SCS。

Reverie Labs完成2500万美元A轮融资

Reverie Labs是一家美国AI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开发商,公司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开发下一代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开发中,是一家利用机器学习,基于物理的建模和大规模计算基础架构来开发新药物的制药公司。该技术包括预测工具,用于聚焦分子生成的新方法以及可扩展的云框架,该框架允许对化学空间进行无阻碍的探索。近日完成2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Ridgeback Capital领投,NEO、First Round Capital、Y Combinator跟投。

原能细胞生物完成3.4亿元战略融资

原能细胞生物是一家细胞生物医学装备产销商,产品为全自动超低温细胞生物存储设备与细胞银行(大型细胞生物样本库)。近日宣布完成3.4亿元战略融资。融资将用于深低温存储设备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迭代升级、全球化销售渠道及服务网络建设等。本轮融资由清松资本领投,浦东科创、久有基金、华丽家族、开能健康及高森资产等跟投。

褀氏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褀氏生物是一家全自动分子免疫学体外诊断公司,为全球市场提供医疗器械产品及服务,公司日前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景泽资本投资,所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及全球市场营销渠道建设。

2021-02-07

深至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深至科技针对声学影像AI,非标准化、相对模糊、动态实时的超声影像,攻克设备操作、图像诊断、机器识别上都存在较大开发难度和技术壁垒,致力于乳腺、内分泌、腹部三大领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超声影像人工智能AI。近日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投资,距离B轮融资仅不到一个月。据悉,本轮融得资金将用于新研发管线的开拓。

德益阳光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德益阳光是一家从事蛋白质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的生物医药公司,专注于研发创新的蛋白质药物来满足危及生命的罕见病的医疗需求。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隆门资本。

普方生物完成逾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普方生物旨在通过开发具有治疗潜力的新型靶向疗法来帮助癌症患者。对于免疫系统不足以引发抗癌反应的患者,普方生物还开发了可将小分子有效载荷专门递送至肿瘤细胞的治疗剂。 近日宣布完成逾千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险峰旗云领投,高榕资本、长安资本跟投,融资主要用于推进公司ADC抗肿瘤新药产品管线的开发。

强联智创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强联智创作为中国首家从脑血管病治疗痛点切入的高科技公司,产品研发已历经四年多的积累,全面领跑中国脑血管病智能诊疗的垂直领域。 近期完成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远资本、元生创投和联想创投联合领投,探针资本继续担任财务顾问。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bDi7qQkyBhKV7scO.html#comments Mon, 08 Feb 2021 18:16:00 +0800
20家企业融资,总额26亿元,三成集中于生物医药丨医疗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mwK8HjEuCuNFXhs.html 2021年伊始,大规模的融资和IPO事件,正在创造新的医疗格局。截至1月17日,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项目已超过60个,其中39个项目超过1亿元,涵盖医药电商、创新药、基因检测、医疗机器人、医疗AI等多条赛道。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趋势热度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1年1月第四周(1月25日-1月31日)期间监测到的20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1-01-25

理湃光晶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理湃光晶是一个致力于生物医疗光学检测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公司,通过创新、高效、医疗健康三大核心技术在智能医疗领域开发适用于医疗领域的可穿戴、手持显示设备和智镜系统,目前自研发的超薄波导AR眼镜主要应用于医疗行业。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云晖资本领投,凯风创投、天邑股份跟投。FA为多维海拓。

汇医慧影获得战略投资

汇医慧影是一个独立第三方的医学影像咨询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算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影像学的辅助诊断和阅片服务, 服务对象是构建“医联体”体系的基层私立医院和普通医院。近日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英特尔。

2021-01-26

博安生物获得1.95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博安生物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研发商,专注于肿瘤科、自身免疫、疼痛和内分泌疾病。该公司的抗体发现活动围绕四大平台展开,即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噬菌体展示技术、双特异 T-cell Engager 技术平台、抗体偶联(ADC)技术平台、纳米抗体平台。博安生物拥有完整的从抗体生成及先导优化物、细胞系建立及工艺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生产及商业化生产的全整合型产业链。除了在中国,该公司也在美国及欧盟市场从事生物产品开发。近日获得1.95亿人民币战略投资,投资方为建银国际,史带集团等。

艾迪康完成8800万美元战略融资

艾迪康是一个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机构,采用欧美独立实验室的先进管理体系,引进国际高端质量标准,与全球顶尖医学检验同行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卓越的医学检验、药物临床、科研服务、健康管理及病理会诊服务。隶属于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近日完成8800万美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OrbiMed Advisors、千骥资本、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未来资产、清池资本。

勤浩医药完成战略融资

勤浩医药是一家抗肿瘤药物研发商,通过大分子和小分子联合制药,研发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同时开发针对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检测方法,目标客户为三甲医院和大中型药企。近日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恒博国际。

2021-1-27   

劲方医药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劲方医药是一家致力于“全球新”药物开发的创业公司,劲方医药以免疫学为核心,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目前自主开发的新药品种均为原创型“全球新”产品,针对中国及全球病患的重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充分的技术优势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近日宣布完成由北极光创投领投的数亿元B+轮融资,跟投方包括惠每资本、领道资本、善金资本,以及原有股东鼎晖投资、磐霖资本等机构,行远致同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

FemDx Medsystems完成350万美元A轮融资

FemDx Medsystems是一家专注于卵巢癌早期筛查及多方面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公司。FemDx通过无创技术对卵巢癌进行早期筛查与检测。该平台将运用AI技术对医学影像分析处理,从而精确诊断目标及优化诊断结果。近日完成35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Shangbay Capital、WSGR、SVTech、AethanCapital。

2021-1-28

Broncus堃博生物完成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

Broncus堃博生物是一家肺部疾病精准介入治疗技术公司。公司的使命是提供导航、诊断和治疗技术来治疗肺部疾病患者。公司聚焦肺癌、慢阻肺等肺部疾病精准微创介入诊疗产品,对肺部疾病诊疗模式进行颠覆性变革,提高肺疾患者生存率,缩短诊疗周期,节省医疗资源。日前宣布,已完成数千万美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方源资本(FountainVest Partners)领投,Exome Asset Management、夏焱资本(Summer Capital)、璞林资本(Valliance Capital)等跟投。

TimelyMD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TimelyMD是一家美国高校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为高校提供全方位远程医疗服务,包括按需医疗、即时和定期心理健康咨询、精神病学和健康指导服务。所有这些服务都是专门为学生设计的,并且免费提供,不涉及传统健康保险。近日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JMI Equity领投。

Parse Biosciences完成700万美元A轮融资

Parse Biosciences是一家美国单细胞测序解决方案提供商,推进全转录组试剂盒开发,该工具包使研究人员能够在多达48个样本中并行分析多达100,000个细胞。除了增加可扩展性之外,该技术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高的数据质量,并使他们能够增加单个细胞中的基因检测,同时减少单细胞测序实验中常见的混淆伪像。近日完成7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ioeconomy Capital。

2021-01-29

图湃影像完成A+轮融资

图湃影像致力于超高速、低成本、便携式扫频OCT视网膜诊断系统的研发制造,研发了ToPI-Σ高速扫频桌面级OCT视网膜诊断系统,应用于眼科视网膜疾病诊断。近日完成A+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1.5亿元人民币,融资均由清控金信资本领投,老股东水木创投、清控银杏、启迪之星持续加码,中关村前沿基金跟投。

联亚药业完成近4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联亚药业是一家跨国药物研发生产商,专注于药物传递系统和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及产品开发。面向欧美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非专利药研发和生产企业,通过和美国渠道商及原研企业的合作,研发并生产带有缓释控制和其他剂型附加值的仿制药,销往美国医药市场。近日宣布完成近4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这是继上一轮融资不到一年的时间。本轮融资由弘晖资本领投,拾玉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优化股东和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成功回A股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Phable完成600万美元A轮融资

Phable是一家印度医疗科技服务提供商,目标是通过将大量医疗设备整合到其应用程序中,创建一个医疗物联网。这些设备包括健身可穿戴设备、血压监测仪和血糖仪等。目前,该公司已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以向患者、医生和医院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近日完成6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Manipal Health Enterprises,SOSV。

Concert Health完成1400万美元A轮融资

Concert Health是一家美国行为健康系统研发商,通过协作护理管理(Collaborative Care Management),一种用于在初级保健环境中治疗抑郁和焦虑的循证模型,Concert可以使初级保健医生提供行为保健并改善临床结果。通过与医疗团体和卫生系统的合作,可以提供Concert的行为健康服务,其中包括专业的临床团队和技术平台。近日完成14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Vertical Venture Partners领投,Town Hall Ventures、Silicon Valley Bank、ClearVision Equity Partners、Healthy Ventures跟投。

Nuvalent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

Nuvalent是一家美国激酶靶点精准靶向疗法开发商,致力于开发针对癌症的临床证明激酶靶点的靶向疗法。Nuvalent可以开发出具有出色目标选择性的创新小分子,以克服抗性,大程度地减少不良事件并推动更持久的响应。近日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Deerfield Management。

福际生物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福际生物是一家生物技术研发商,基于“DNA-Only 硅胶膜技术”开发的核酸纯化系列试剂盒,高效特异吸附所需核酸物质,不吸附其他杂质,所有核酸纯化试剂盒均不需添加RNA酶或DNA酶,即可获得高纯度的DNA或RNA。专注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相关技术、产品、服务的开发工作。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尚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派科技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中派科技已攻克全数字化PET的全部核心技术,并成功研发了包括人体医检和体检TOF-PET/CT系统、全球首台孔径和视野自动适配的宠物PET/CT系统、全球首台高分辨率连续晶体环小动物PET系统、及全球首台全穿戴脑部PET系统等在内的等一系列全球领先的高端正电子发射成像系统。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澳银资本、分享投资。

中科光谷完成1065万人民币战略融资

中科光谷是中国科学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生物技术工程化中心的运行管理主体,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技术资源,以离子束生物技术、微生物育种、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新产品研发、技术工程化、技术验证和推广等服务。近日完成1065万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嘉必优。

2021-01-30

萱嘉生物完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萱嘉生物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多元化高科技生物开发企业,建立了一条生物医药级别的GMP生产车间,致力于天然保养品、健康食品等领域。近日完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国华投资。

Moray Medical完成3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Moray Medical是一家介入式医疗机器人研发商,Moray正在开发Coral TM系统,是由微流体和增强现实(AR)数字用户界面提供支持的新型介入式机器人平台。近日完成3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415 Capita领投。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mwK8HjEuCuNFXhs.html#comments Tue, 02 Feb 2021 17:21:00 +0800
26家企业获融资,总额超110亿元,创新药、基因检测成新年投资风口丨医疗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msmCzeL7U3BIGEtU.html 2021年伊始,大规模的融资和IPO事件,正在创造新的医疗格局。截至1月17日,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项目已超过60个,其中39个项目超过1亿元,涵盖医药电商、创新药、基因检测、医疗机器人、医疗AI等多条赛道。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趋势热度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1年1月第二周(1月11日-1月17日)期间监测到的26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1-01-11

心擎医疗获得超亿元B轮融资

心擎医疗基于机电一体化、磁悬浮以及计算流体力学等核心平台技术,目前正致力打造中国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未来将开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辅助需求、不同临床场景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平台型解决方案。近日宣布获得超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苏高新创投跟投,老股东国仟创投、泰煜投资、安吉云朔继续支持。

睿心智能医疗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

睿心智能医疗是一家实时监测设备研发商,基于人工智能、模拟仿真、云计算的智能医学平台,通过可穿戴人体心血管实时监测设备,实现对突发恶性心脏病、脑梗的早期预警与抢救,遏制心源性猝死;为用户提供评估病情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等服务;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北京阜外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等各大研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近日正式对外宣布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跟投,华兴资本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阅尔基因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

阅尔基因是一家基因筛查和诊断服务商,专注于将新基因科技和国际顶尖大数据算法应用于基因筛查和诊断,为中国家庭及患者提供遗传数据分析和健康管理建议。团队核心平均拥有20 年以上的学术研究、客户支持、实验室质量管理等丰富经验。近日宣布完成超额认购总值4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远资本和涌铧资本领投,泰福资本、磐霖资本、聚明投资、拓邦资本跟投。此外,阅尔基因此前的投资者红杉资本中国、若沐资本以及思嘉建信资本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2021-01-12

NuProbe完成4200万美元B轮融资

NuProbe是一家美国癌症早期分子诊断技术研发商,业务涉及癌症诊断、NIPT和传染病筛查等领域,采用多平台方法,专注于分子诊断技术的研发、革新,以及为用户提供非侵入性罕见遗传变异患者的早期筛查服务,产品涵盖用于无创核酸分析和诊断的试剂等。近日完成42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BioTrack Capital、Yonghua Capital领投,Panlin Capital、Juming Capital、Tuobang Capital、Ruomu Capital、红杉资本中国、Serica Partners跟投。

Spyglass Ophthalmics完成2750万美元B轮融资

Spyglass Ophthalmics是一家美国眼科治疗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慢性眼科疾病的新型疗法。近日完成275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Vensana Capital领投,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跟投。

Atalanta Therapeutics完成1.1亿美元A轮融资

Atalanta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神经退行性疾病新治疗方法研发商,Atalanta将开发针对多种靶标的RNAi治疗剂,包括用于治疗亨廷顿氏病的HTT以及其他未命名的CNS靶标。近日完成1.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F-Prime Capital。

精锋医疗获得数亿元B轮投资

精锋医疗是一家智能手术系统研发商,专注于新一代智能手术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设备集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视化技术、多维传感技术及复杂机械结构设计技术于一体,致力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公司日前获得数亿元B轮投资,投资方包括济峰资本、康基医疗等,其中康基医疗投资人民币8000万元、认购精锋医疗经扩大注册股本约2.03%,以此计算公司估值达到39.4亿元。

友哲科技获得2200万元A轮投资

友哲科技是以国防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和超算博士团队为骨干的高科技军民融合企业,企业将AI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军事目标识别技术、超算技术应用于医学显微检验,并首先以妇科白带常规检验、微生态检验、宫颈癌筛查为具体研究对象,集聚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丰富研发经验的专业人才研制妇科分泌物综合检验仪、宫颈癌定量定性智能筛查及相关试剂耗材等世界先进产品。公司日前获得2200万元A轮投资,投资方为凯普生物,持股20%,以此计算估值达到1.1亿元。

2021-01-13

药极客完成10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药极客是一家医药零售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致力于通过服务医药零售产业链上中下游,搭建面向终端的业务中台,提供“医+药+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购药服务。近日完成1000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Earli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

Earli是一家美国癌症标记技术平台开发商,平台可让临床医生准确定位早期癌症以便进行治疗。专注于搜索天然生物标记物的癌症治疗设备的开发,致力于通过其新颖的“合成活检组织”来发现可早期发现,可定位并因此可治疗的癌症。通过迫使癌细胞产生不属于人体的合成生物标志物,它们可以在PET扫描仪中被高度检测和定位,因此可以在早期对其进行治疗,这时存活率要高出好几倍。近日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Khosla Ventures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Perceptive Advisors、Jim Breyer、Shlomo Ben-Haim、Martin Chavez、Rahul Mehta、Sands Capital Ventures、Casdin Capital跟投。

诺令生物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诺令生物是一家以“一氧化氮(NO)产业化”为基石的研发公司,致力于应用NO相关的突破性技术来帮助患有肺动脉高压和受感染困扰的患者。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由新进投资机构北极光创投领投,原有投资方南京鹰盟跟投。融资所得主要用于推进公司旗下一氧化氮(NO)相关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临床试验。此前,诺令生物曾在2019年年底完成了由南京鹰盟参与的天使轮融资。

Blacksmith Medicines完成种子轮融资

Blacksmith Medicines是一家美国免疫肿瘤学及炎性疾病新药研发商,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金属酶化学平台,以创建新的免疫肿瘤学和炎症药物。近日完成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Evotec AG,MP Healthcare Partners,MagnaSci Venture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

Impulse Dynamics完成6000万美元D+轮融资

Impulse Dynamics致力于研发新型医疗设备,用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其设备研发主要基于心脏收缩能力调节(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技术,其主要产品Optimizer治疗仪可以向心脏发出非刺激性的电子脉冲,引起心肌多种生化和神经激素的变化,锻炼心脏肌肉,使心脏肌肉在不增加耗氧量的情况下,能够适当收缩并有效工作。近日完成60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Redmile Group,Perceptive Advisors等。

Tessera Therapeutics完成2.3亿美元B轮融资

Tessera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早期生命科学技术开发商,专注于收购和开发特定治疗领域的特种药品。公司率先开发了Gene Writing,这项新的生物技术旨在为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将大大小小的治疗信息写入基因组的能力,从而治愈疾病。它们的来源可用于心血管,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传染病。近日完成2.3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Alaska Permanent Fund Corporation、Altitude Life Science Ventures、SoftBank Vision Fund领投,QIA跟投。

EQRx完成5亿美元B轮融资

EQRx是一家美国生物医药研发商,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生物制品或抗体类药物的开发,重点将放在癌症,免疫炎症性疾病,以及非罕见遗传病的治疗。近日完成5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GV,Nextech Venture,Casdin Capital,Arboretum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Arch Venture Partners。

2021-01-14

术锐获得近3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

北京术锐是一家由活跃于中国医疗装备的业界精英创立的科技公司。依托新一代柔性连续体机械臂核心技术,纵贯多类临床微创外科的实施范式,驾驭强大的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近日宣布获得近3亿元人民币的B轮投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辰德资本、顺为资本、天峰资本和汇鼎基石跟投。

Elucida Oncology完成4400万美元A轮融资

Elucida Oncology是一家美国靶向癌症治疗药物研发商,其超小型C'Dot药物递送平台开创了靶向癌症治疗的下一个前沿领域。该公司的C'Dot-Drug-Conjugates(CDC)是新颖的治疗剂,其独特的Target或Clear™特性使其能够以最小的全身暴露量显着提高难以治疗的肿瘤中高效药物的浓度。近日完成44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Bryte完成2400万美元A轮融资

Bryte是一家美国AI修复睡眠技术开发商,创建了一个先进的AI连接和机器人驱动的床。床内技术通过实时控制温度,压力点和房间环境来测量、学习、测试和应用每个睡眠者所需的东西,以优化其恢复性睡眠。该床具有内置传感器和100个计算机控制的气动线圈,可学习每个睡眠者,跟踪单个睡眠伙伴的睡眠质量,感应压力点和温度,并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最佳舒适度。近日完成24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ARCHina Capital领投,John Warnock、Dave Mooring跟投。

Immunocore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

Immunocore是一家基于TCP的靶向系统研发商,专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T细胞,旗下核心技术为ImmTAC,是一种双特异性生物大分子,由工程化改造的T细胞受体以及抗CD3的scFv组成,具备肿瘤靶向特异性。近日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BlackRock等。

Promaxo获得417万美元战略投资

Promaxo是一家美国医学影像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医学影像,机器人和AI技术,拥有60多项专利支持的医疗技术,凭借紧凑且适应性强的MRI,该公司正在提高患者筛查和干预措施的质量和速度。Promaxo在准备进入美国市场时已与投资者团体建立了许多长期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近日获得417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Huami Corp。

Gynesonics完成5000万美元债权融资融资

Gynesonics是一家专注于子宫肌瘤消融仪发展的公司。专注于研究子宫疾病的治疗方案,致力于为女性提供安全有效的无切口替代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侵入性手术技术,这种侵入性手术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Gynesonics已经成功研发了一种名为Sonata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消融装置。近日完成5000万美元债权融资融资,投资方为Runway Growth Capital。

Delfi Diagnostics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Delfi Diagnostics是一家美国液体活检方法开发商,专注于用于早期癌症检测的液体活检方法,Delfi开发了一项技术,该技术利用了机器学习的进展以及无细胞DNA的全基因组片段化特征的最新发现,从而创造了一种从血液样本中检测肿瘤证据的新颖方法,同时还指出了肿瘤在体内的位置。近日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OrbiMed领投,Menlo Ventures、Samsara Biocapital、Illumina Ventures、AV8 Ventures、Windham Venture Partners、Foresite Capital、Northpond Ventures、Cowen Healthcare Investments、Rock Springs Capital、T. Rowe Price Associates跟投。

IO Biotech完成1.27亿欧元B轮融资

IO Biotech是一家丹麦新型免疫调节抗癌疗法开发商,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一流的免疫调节抗癌疗法的流水线是由技术平台T-win®开发的,该平台可激活针对免疫抑制分子的T细胞。靶向IDO和PD-L1的两种先导化合物正在临床开发中,几种管线用化合物处于临床前阶段。近日完成1.27亿欧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领投,Vivo Capital、Kurma Partners、Avoro Capital、RA Capital Management、Samsara Biocapital、IDInvest Partners、PFM Health Sciences、Soleuus Capital、Eir Ventures、Serrado Capital、Novo Seeds、Lundbeckfonden Emerge、Sunstone Life Science Ventures跟投。

2021-01-15

橄榄枝健康获得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

橄榄枝健康是一家一站式互联网海外医疗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境内用户提供境外医疗服务。橄榄枝健康旗下为用户提供 4大服务体系,包括海外疫苗接种、辅助生殖重症转诊癌药物等大服务体系,包括海外疫苗接种、辅助生殖重症转诊癌药物等。近日获得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由IDG资本领投,嘉程资本跟投。据悉,此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加速疫苗行业数字化,同时大力加强服务用户的多维度需求,通过在线科普、在线咨询、在线预约等解决接种疫苗难题。

Paige.AI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

Paige.AI是一家癌症智能诊断技术研发商,致力于研发病理学AI指导引擎,在临床成像数据的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对癌症进行诊断对抗,该公司将先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主要癌症领域进行诊断实验。近日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Casdin Capital、JJDC领投。

NewAmsterdam Pharma完成1.96亿美元A轮融资

NewAmsterdam Pharma是一家荷兰心血管疾病转化疗法研发商,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用于心脏代谢疾病的转化疗法。正在开发其ApoB和LDL-c降低小分子药物obicetrapib,该药物是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近日完成1.96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Forbion、Morningside Ventures、Ascendant BioCapital领投,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BVF Partners L.P.、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LSP Dementia Fund、Peter Thiel、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Medpace、GL Capital、JVC Investment Partners、Presight Capital跟投。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msmCzeL7U3BIGEtU.html#comments Mon, 18 Jan 2021 19:08:00 +0800
睿心医疗完成3亿元B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GZ5YY3vvc8Hcwqwb.html 近日,睿心医疗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近3亿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跟投。

据了解,本轮融资后公司将致力于睿心医疗“功能学+形态学”一体化平台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携手合作伙伴推进产品入院,助力医疗工作者优化诊疗流程,同步加强心脑血管智能平台从大规模筛查、精准诊断、术前术中指导、以及术后慢病管理的闭环布局。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患病死亡率依然高居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一系列流程有着诸多不确定性。以冠心病的诊断治疗为例,临床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植入支架,是基于影像显示的狭窄程度,然而该结果并不能真实评估病变血管是否能提供充足血液。大数据临床研究表明,在中度狭窄病变(定义为50%~70%狭窄度,临床指南通常不建议放支架)中,心肌缺血的比例达到了35%;而在重度狭窄病变(定义为70%~90%狭窄度,临床指南通常建议支架治疗)中,心肌供血正常的比例达到了20%。

FFR(血流储备分数)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式,能够从供血功能方面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是否引起心肌缺血病变。

有创FFR导丝测量被专家共识是诊断稳定性冠心病最精准的金标准,在指南推荐等级为最高(I,A)。而基于无创CTA影像的睿心分数,不需要额外介入手术即可计算整个冠脉系统的供血功能指标FFR,在完全无创的前提下结合了影像学和功能学检查。

睿心分数(Ruixin-FFR)产品填补了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的空白,解决了诊疗流程中的两大关键痛点:首先,临床中急需一款产品可以实现无创、简单、精准诊断,睿心分数满足这一刚需。此外,目前临床产品只能提供形态学信息。

而睿心医疗提供“形态学+功能学”的一体化平台,比单纯基于影像的形态学诊断,增加了功能维度,而使结果更加全面、精准。同时,还围绕心脑血管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平台化产品管线研发,涵盖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周边血管领域,完成了从筛查、精准检测、术前术中指导、到术后慢病管理的闭环布局。

国外同类产品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已经通过医保实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国内该领域已经兴起,且按例收费的收费目录已经陆续在国内省市实现,临床需求明确、商业场景清晰、市场潜力巨大。

2020年3月,睿心分数(Ruixin-FFR)产品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的批准,成为进入AI三类证创新审批通道的智能医疗影像产品;2020年5月已经完成330例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验证,比全球范围内最大数量的试验多近100例。

目前,睿心已与阜外、安贞、复旦中山等心脑血管领域顶级医疗机构达成了临床、科研合作,睿心分数已经落地进入近200家医院。

据悉,除睿心分数外,公司已经完成了多款产品的研发以及临床验证,初步实现平台化布局:心脑血管影像智能分析报告系统、脑卒中预警系统、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瘤手术方案规划系统、基于介入冠脉造影评估供血功能产品、基于介入血管内超声IVUS的智能分析、血管斑块风险性评估、以及冠脉支架、搭桥手术方案规划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站式的全功能智能解决方案。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GZ5YY3vvc8Hcwqwb.html#comments Mon, 11 Jan 2021 19:57:00 +0800
人工心肺企业心擎医疗获超亿元融资,对标美股器械巨头ABIOMED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2PIzMPewa9D2kYf.html

雷锋网消息,1月11日,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擎医疗”)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苏高新创投跟投,老股东国仟创投、安吉云朔、泰煜投资继续支持。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现有多个产品线的研发、临床试验及生产扩张投入。

心擎医疗于2017年5月在苏州高新区成立,主要研发针对急性心源性休克、心脏术中循环保护、急重症器官衰竭患者等临床场景下的体外生命支持设备。

公司现阶段主产品线包括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体外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新一代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等。

心擎医疗分别于2018、2019年完成天使轮与A轮融资。天使轮由国仟创投领投、泰煜投资跟投。A轮由幂方资本领投、华泰大健康基金与国仟创投跟投。

心擎医疗CEO徐博翎博士有近14年人工心脏研发经验,是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青年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同时是有近30年历史的人工心脏权威组织——国际机械循环辅助协会(ISMCS)的首位华人委员(Board Member)。

心擎医疗把自己的对标目标定为市值147亿美金独角兽Abiomed,其拥有目前全球唯一获得FDA认证的介入式人工心脏——Impella系列产品平台。

Impella不需要外科开刀植入,经导管就可进行短期循环支持。Impella技术源于德国亚琛工大研究所,被Abiomed收购后在美国FDA先后拓展适应症:高危PCI术中保护(<6小时)、EF降低或不降低的高危PCI患者保护,到最新的高危PCI长时间保护(6-12小时)。

自2015年产品美国上市以来,每年销量增速超30%,2019年植入量超3万例。Abiomed年收入近8亿美金,其中绝大部分由impella单品销售为主。

公司于2015年被雅培收购,可独立作为体外人工心脏用于患者的全流量支持或与体外膜肺组合提供心肺联合支持(ECMO),2018年美国销售上万例。

ECMO因此次疫情受到广泛关注,受限于技术难度,目前国内为进口产品垄断,其中市场占有率70%以上为Maquet,其余市场份额为美敦力、索林占据。2018年全球市场空间约为3亿美元,国内潜在市场达18亿元人民币。 

心擎医疗从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技术出发,全面布局新一代ECMO、介入式人工心脏等产品线,从不同的操作便利性、循环支持流量、支持时间等多维度需求提供全场景的平台型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疾病阶段、不同临床科室的细分需求。

花费三年,心擎医疗将全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推向临床,并在2019年于意大利举行的国际机械循环辅助协会(ISMCS)上发布了其优异的性能及血液相容性,获得国际专家肯定。

目前体外人工心脏30天动物实验显示血液相容性指标数据优秀,无溶血或血栓发生,性能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介入式人工心脏、体外膜肺氧合(ECMO)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预计自2023年起,心擎医疗每年将至少有一款高壁垒三类产品推向临床。

心擎医疗创始人徐博翎博士表示:“我们将由心肺支持出发,布局多器官支持平台,打造急重症器官衰竭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本轮领投方,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先生表示:“心衰是心血管板块少有的超百亿市场空间的广阔赛道,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心血管基础疾病病程的延长,我们认为中国心衰器械治疗市场的拐点临近。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量属于创新与技术驱动型的器械赛道。心擎的战略布局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与预防性使用方面想象空间巨大。”

老股东国仟创投创始合伙人张旭表示:“国仟创投作为心擎医疗的天使投资人伴随其成长了三年的时间,看好其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刚性的临床需求、有规模的市场体积的特点。”

安吉云朔董事总经理赵欣先生表示:“心擎医疗研制的体外人工心脏是全球人工心脏领域的蓝海市场,我们相信心擎医疗所采用的完全磁悬浮驱动结合最新的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不仅可以带来与国际金标准比美的血液相容性,而且能为急性心脏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患者带来高性价比、选择弹性、稳定性更高的过渡性机械循环辅助。”

泰煜投资总经理纪添荣博士表示:“心脏领域医疗器械风险高、难度大、标准及要求严格,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高难度的创新。心擎研发的产品包括体外人工心脏magAssist(对标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CentriMag)、微创介入式人工心脏(对标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Impella)等。”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2PIzMPewa9D2kYf.html#comments Mon, 11 Jan 2021 19:55:00 +0800
32笔融资、总额110亿元,最高纪录超10亿元丨医疗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q0hKP5DESjD8A3I.html 过去的2020年,医疗产业经历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1年1月第一周(1月4日-1月10日)期间监测到的32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1-01-04

再极医药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再极医药是一家开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医药公司,专注于以高死亡率、高发病率为特征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领域,产品研发领域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肿瘤免疫药物。近期成功完成C轮融资,本轮金额近2亿元人民币,由优选资本领投;德屹资本、百富健康跟投,原有股东龙磐投资继续加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管线在研产品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团队扩充。

影诺医疗完成Pre-A轮融资

影诺医疗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智能医学影像医疗辅助诊断系统、人工智能医疗服务应用平台,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应用于消化系统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并向全流程、多部位、多课室辅助诊断覆盖,消化内镜辅诊系统已落地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已嵌入临床工作流程,深入疾病预防、检查、诊断、治疗、科研等各个环节,打造闭环解决方案。近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国宏嘉信资本领投,老股东德屹资本跟投。本轮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产品三期临床试验研究及市场推广。

卓道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卓道医疗是国内从事高端康复机器人和智能康复软硬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临床康复提供全球领先的机器人辅助技术和智能康复解决方案。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张江高科领投,联想之星跟投。据了解,本轮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创新康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注册、加速丰富康复智能硬件产品矩阵和市场开拓、品牌建设。

EyePoint Pharmaceuticals完成1570万美元战略投资

EyePoint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眼科生物制药公司。EyePoint专注于开发持续释放药物,以治疗眼部衰弱性疾病和其他局部慢性疾病。目前,该公司有两项专利性技术平台:Durasert TM和Verisome TM技术。近日完成1570万美元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欧康维视生物。投后估值9458万美元,占比16.6%。

青元気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青元気是一家氢健康领域研发商。氢健康领域或将成为大健康领域的新热点,公司已与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氢科学中心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HydroMg优质产品的研发与落地,形成研究、应用和创新相结合的产学研模式深度合作关系。近日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紫竹小苗基金。

2021-01-05

天辰生物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

天辰生物是一家新一代大分子抗体研发商,致力于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研发具有差异化的新一代大分子抗体。公司研发管线聚焦自身免疫领域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有多个品种正在稳步推进。利用公司的技术平台:抗体发现平台、抗体工程平台和工艺开发平台,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和丰富研发管线,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近日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东方富海领投,仙瞳资本、常熟创投、永石资本、新华创跟投。

Color Genomics完成1.67亿美元D轮融资

Color Genomics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基因测试初创企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利、平价的基因测试服务。近日完成1.67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General Catalyst领投,T. Rowe Price、Viking Global Investors跟投。

Metcela完成1270万美元B+轮融资

Metcela是一家日本临床阶段生物制药研发商,专门从事基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治疗,提供再生药物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公司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基于成纤维细胞的慢性疾病疗法,目前该疗法的治疗选择有限。Metcela的主要资产MTC001是一种基于VCAM-1阳性心脏成纤维细胞(VCF)的细胞疗法,可在临床前研究中重建良好的微环境并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近日完成127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UTEC领投,Alfresa Corporation、MAKOTO Capita、KSP、Japan Lifeline、Sony Innovation Fund、Tsukuba Exceed Fund跟投。

兰州惠仁堂完成2.39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兰州惠仁堂是一家药品销售商,是集批发、零售、电商于一体的医药连锁企业。近日完成2.39亿人民币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老百姓大药房。投后估值6.84亿人民币,占比35%。

2021-01-06

Canary Medical获得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Canary Medical是一家加拿大医疗数据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其专有的智能医疗设备改善医疗保健效果,公司通过不断收集,分析和货币化自专有智能医疗设备衍生的数据来改善医疗效果,这些智能医疗设备会自动报告功能,诊断信息,患者活动,副作用和治疗失败。近日获得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Horizon Technology Finance,Silicon Valley Bank。

Aro Biotherapeutics完成8800万美元A轮融资

Aro Biotherapeutics是美国一家靶向基因药物研发商,拥有Centyrin蛋白疗法的研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许可。正在开发独特的一类与Centyrin偶联的RNA疗法,以将RNA药物有效和选择性地靶向疾病的特定部位。近日完成88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Northpond Ventures、Cowen Healthcare Investments领投,HealthCap、BVF Partners LP、Ridgeback Capital、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BioMotiv、Ionis Pharmaceuticals,Inc.跟投。

Emboline完成1000万美元C轮融资

Emboline是一家美国心脏导管医疗器械研发商,致力于研发经导管心脏手术医疗器械,已经开发了Emboliner™完全栓塞保护导管,该栓塞保护装置旨在通过捕获和清除经导管操作过程中所有可能进入大脑,肾脏和其他关键器官的碎屑来提供全面栓塞保护,并减少中风,脑缺血,认知能力下降和与手术相关栓塞相关的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近日完成1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Volta Medical获得2800万美元战略投资

Volta Medical是一家法国医疗AI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研究治疗心律失常的新型人工智能算法,以帮助手术室的心脏电生理学家。它的第一款产品VX1可帮助心脏病专家实时识别特定的异常电描记图,称为分散电描记图。它是经过FDA批准并具有CE标志的医疗设备。近日获得28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Gilde Healthcare领投,Groupe Pasteur Mutualité跟投。

Corinth MedTech完成500万美元债权融资融资

Corinth MedTech是一家医疗器械研发商,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双极经尿道和经宫颈切除系统(Veloxion),可在内镜下控制设备切除组织,用于治疗BPH的男性患者,和需要宫腔镜组织切除的异常子宫出血(AUB)女性患者的手术当中,推进医疗切割器械Veloxion系统的商业化。近日完成500万美元债权融资融资,投资方为Horizon Technology Finance。

拓臻生物完成8700万美元C轮融资

拓臻生物是一家抗癌新药研发商,致力于肝脏疾病和癌症领域新型药物的研发。我们的宗旨是致力于新药创新,中国临床研发,优化协同组合,服务全球病患。通过借助于我们在疾病生物学、药物化学的深入知识和专注于中国临床开发的专业能力,来发掘用于治疗肝脏疾病和癌症的新型药物,并在中国市场快速开发这些药物,以最终满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的巨大需求。近日完成87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Deerfield Management领投,Eli Lilly 、OrbiMed Advisors、礼来亚洲基金、Vivo Capital、Samsara Capital、Suvretta Capital Management等跟投。

2021-01-07

脑科学公司「优脑银河」完成上亿元Pre-A轮融资

优脑银河的使命是帮助解决大脑疾病和实现更强智能。着眼全球视野,基于突破性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利用新型软硬件技术,优脑银河帮助人类深度认识我们的大脑,理解高层次的智能,解决大脑疾病这一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近日宣布完成上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峰瑞资本、薄荷天使基金、本草资本、清源资本和Ray Stata 跟投。

CorWave完成3500万欧元C轮融资

CorWave是一家利用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开发创新左心辅助装置的医疗科技公司,植入左心辅助装置能帮助血液流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缓解心脏衰竭的主要相关症状。近日完成3500万欧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EIC Fun领投,Novo Seeds、Bpifrance、Seventure、Sofinnova Partners、Ysios Capital跟投。

恒升医疗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

恒升医疗专业从事介入医学领域的生产、研发、销售与投资。目前所投资的高技术医用制品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目前已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设计开发出多款医疗器械耗材及大型医用设备,成功填补了行业的技术空白。近日宣布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医疗领域知名机构招银国际、中信医疗基金联合投资,旭医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融资所得将用于药物洗脱支架扩大生产,自灌注药物球囊的注册以及第二代99μm自灌注完全可降解支架的研发和临床试验。

燃点生物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燃点生物是一家专门从事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拥有3000 m2的药学研究实验室,自建有成熟的预BE临床试验基地及固定的国内知名的正式BE临床试验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多个合作关系密切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场地。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华大共赢、扬子国投、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南京市产业发展基金。

Revelation Biosciences完成910万美元A轮融资

Revelation Biosciences是一家美国免疫疗法和诊断方法开发商,致力于开发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于免疫学的疗法。该公司正在开发几种候选产品:REVTx-99是主要的治疗候选药物,是鼻内免疫调节剂,可用于早期治疗SARS-CoV-2感染。近日完成91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Global Health Investment。

Monument完成1030万美元A轮融资

Monument是一家美国在线酒瘾患者治疗平台,平台面向希望改变与酒精关系的人们。它将成员连接到一个免费的匿名社区,由治疗师主持的小组以及一组资源,以提供他们应得的支持和信息。向寻求治疗的会员介绍一位持牌医师和专业治疗师,以制定针对其目标的个性化治疗计划。近日完成103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VMG Partners领投。

Liva Healthcare获得2450万欧元战略投资

Liva Healthcare是一家数字化疾病管理平台,以网络方式连接患者和专业医疗人员,以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从而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近日获得2450万欧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Verlinvest。

Myeloid Therapeutics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Myeloid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细胞免疫癌症疗法研发商,公司利用髓细胞进行重编程并对其进行重新编程以治疗癌症,随着广泛的临床应用,该公司正在开发其ATAK TM平台技术衍生的细胞疗法产品,并将其最初应用在T细胞淋巴瘤和初免单核细胞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中。ATAK平台可协作扩展到多种治疗方式和其他疾病领域。近日获得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Newpath Partners牵头,8VC、Hatteras Venture Partner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跟投。

Senti Biosciences完成1.05亿美元B轮融资

Senti Biosciences是一家合成生物学研发商,专注于基因和细胞疗法,基于专有的合成生物学平台,能够通过基因回路对细胞进行编程、实现基因修饰细胞疗法的临床验收,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完成1.05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拜耳领投,Ridgeback Capital、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Mirae Asset、Amgen Ventures、Matrix Partners China、Intel Capital、 8VC、Lux Capital跟投。

Eleva获得6000万欧元战略投资

Eleva是一家德国高级生物制剂制造商,Eleva利用其基于苔藓的生产平台来生产最高生物制剂,例如抗体,替代酶或融合毒素。近日获得6000万欧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Zukunftsfonds Heilbronn。

2021-01-08

新羿生物完成1.5亿B轮融资

新羿生物一家微液滴技术研究机构,专注于微液滴技术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微液滴数字PCR系统和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为精准医学、健康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科技造福人类作出卓越贡献。近日宣布完成1.5亿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华创资本、高瓴创投及老股东青岛禹峰、重远汇晨跟投,取势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SeekGene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

SeekGene是一家单细胞分选检测技术开发商,专注于单细胞分选检测技术的开发及临床转化应用,从单细胞视角探查人体免疫系统。公司自主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试剂盒,可加速推动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近日宣布完成逾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博远资本和辰德资本。本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公司单细胞测序平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转化,推进单细胞测序技术及数据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并加速自主开发产品的国内商业化布局。

Theolytics完成680万美元A轮融资

Theolytics是一家英国溶瘤病毒疗法研发商,致力于通过其表型筛选平台发现和开发高效,针对性强的候选药物,适用于静脉内递送并针对选定的癌症患者进行优化,从而致力于在溶瘤病毒治疗领域创造一个新的台阶。近日完成68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Epidarex Capital、Taiho Ventures LLC领投,Oxford Sciences Innovation跟投。

和誉生物完成1.23亿美元D轮融资

和誉生物是一家小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商,主要研究用于治疗肿瘤、感染、肝病及中枢神经类等多种疾病的创新型药物,同时为制药企业进行药物研发提供CRO和临床研究外包等服务。近日完成1.23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华平投资、凯雷投资集团、奥博资本、清池资本等领投。

科越医药完成5350万美元B+轮融资

科越医药是一家抗体药物研发商,专注于免疫抗体疗法的科研、开发,以及生物抗体医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在研项目包括单克隆抗体实验样品,同时面向用户提供药理分析、技术转让等服务。近日完成535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RA Capital Management,维梧资本,Foresite Capital,绅湾资本,泉创资本,启明创投。

Abcuro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

Abcuro是一家免疫调节生物疗法研发商,专注于抗体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研发针对T细胞的抗体用于免疫疾病及癌症的治疗。近日完成42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凯泰资本,Mass General Brigham Ventures,Sanofi Ventures,Pontifax Venture Capital,Hongsen Investment Group,RA Capital Management,Samsara BioCapital等。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q0hKP5DESjD8A3I.html#comments Mon, 11 Jan 2021 19:55:00 +0800
「医健大数据服务平台」火石创造,完成A轮近亿元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J0j0lqrStfbdU12U.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火石创造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领投,老股东望美等继续加持。

这是继2017年Pre-A轮融资后,火石创造完成的新一轮融资。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公司进一步加大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加速市场布局。

火石创造成立于2015年8月,总部位于杭州。

作为数据驱动产业治理解决方案的厂商,火石创造为政府、园区提供数据驱动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产业顶层设计、产业大脑系统、智能招商系统和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及产业资源专业服务。

走过五年产业数字化的历程,火石构建了新型产业数字化设施——产业大脑,即产业治理基础设施以及产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创新服务设施。

产业大脑打造了产业链的数字底座,是充分发挥“链长”指挥决策作用的工具和抓手。通过对产业链进行实时动态的全面监测,结合产业链的分析把握产业瓶颈与发展机遇,为“建集群、强链条”和产业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火石创造同时也在打造基于产业互联网(前期是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的创新基础设施。

这就是产业新基建的另一个层次,通过构建数字化的平台抓手,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生物医药创新服务生态、虚拟产业集群,从降低成本、加速供需匹配、提升品质控制赋能生物医药价值链,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服务需求,让创新更加容易,从而提升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效率与安全性。

雷锋网了解到,目前,火石创造已在北京、成都、长春、上海等地开展实践。

火石创造创始人、董事长金霞拥有IT、金融、生物技术背景,其个人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主导制定《生物经济产业分类目录》企业标准。

2016年入选“5050”海外高层次人才,带领的“产业大脑”团队获2018年杭州市唯一的领军型青年创业团队,还入选了科技部“2019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金霞表示:我们清晰地感受到,自2020年后,世界已完全不同;同时我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拓展出各个产业领域的无限想象空间。

她表示,可以看到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正在打破传统工业时代的线性模式。在5G和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建设现代化产业链体系成为举国大事,国内国际双循环成为国家战略之大势下,火石和火石人迎来新的征程。

金霞介绍,“未来火石将通过产业大脑及产业互联网服务到国内100个城市、1000个园区、100000家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闭环落地,以解决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加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让数字化持续赋能产业。”

普华医疗基金创始合伙人汪军,非常看好火石的产业大脑是新一代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是助推产业进步的新引擎。产业服务一直是普华资本重点看好的领域;相信火石将发展成产业大脑生态级公司,能取得很好的资本市场表现。

据雷锋网了解,产业大脑技术平台——火石产业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在产业互联网上聚集,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数据实现更高价值,以及区块链保证数字资产运营安全,为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网络提供工程化的技术保障,支撑产业大脑从生物医药向高端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新材料等多产业延伸。

截至当前,火石的产业大脑已服务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核心城市,以及100多个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和数万家企业。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J0j0lqrStfbdU12U.html#comments Thu, 07 Jan 2021 20:02:00 +0800
33笔融资、总额超90亿元,最高纪录超30亿元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CuaTdMamf3D7nss.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2月第四周(12月28日-12月31日)期间监测到的33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2-28

丁香园宣布完成5亿美元融资

丁香园是中国领先的医疗领域连接者以及数字化领域专业服务提供商。成立 19 年以来,丁香园打造了国内领先的医疗学术论坛及一系列移动产品,并全资筹建了线下诊所。今日宣布完成5亿美元融资,本次融资由挚信领投,腾讯、高瓴创投两家机构跟投。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表示,将继续专注医-众两端“双核驱动”战略,强化与专业医生和企业的协同,共同发挥专业优势,做健康生活的向导。

数坤科技完成5.9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数坤科技由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和资深医疗专家团队联合创建,依托自主原创的 AI 神经网络,全球首推涵盖心脏、神经、肿瘤的多病种 AI 影像诊断平台,提供包括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等危重症疾病的智能诊疗方案。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5.9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中再保险、中金浦成跟投,老股东华盖资本、五源资本、创世伙伴CCV、启明创投、远毅资本继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独家财务顾问。今年以来数坤科技累计融资金额达近10亿元。

焕一生物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焕一生物(AliveX Biotech)专注免疫细胞检测、细胞免疫治疗的研发平台,依托国际细胞免疫学、再生医学、功能性医学、抗衰老科研数据库,增强免疫系统健康,预防疾病,致力于延长高质量的人类生命。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五源资本领投,心元资本跟投。

博安生物获得战略投资

博安生物是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研发商,专注于肿瘤科、自身免疫、疼痛和内分泌疾病。该公司的抗体发现活动围绕四大平台展开,即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噬菌体展示技术、双特异 T-cell Engager 技术平台、抗体偶联(ADC)技术平台、纳米抗体平台。近日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元生创投、蓝海资本、烟台财金,此次投资按山东博安的融资前估值约人民币48.50亿元为基础得出。

Manteia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Manteia主要围绕深度学习、数据技术及传统算法研究, 主要产品为自适应放疗治疗(ART: 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系统及相关产品模块、放疗常用算法组件库、插件, 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分析及训练系统,提高放疗精度与临床效率。近日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本轮由医疗领域知名机构丹麓资本和德屹资本联合投资。

2020-12-29

英姿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英姿医疗于2015年11月在杭州创立,在滨江区设有1700平米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公司的创始人包括了中国医疗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国内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合伙人、和国际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公司致力于以不断的创新,来推动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并立志成为一家可持续发展和令人尊敬的科技型医疗企业。公司已获得三项专利,入选了杭州市高新区5050项目企业,被评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并完成了A轮融资。公司正在开发的核心妇科微创产品组合预计在2021年上市销售。近日宣布已完成近亿元的 B 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原股东斯道资本跟投。本轮所筹资金将用于公司进一步加强研发力量、业务拓展、医学教育、营销推广和人才发展。

百奥智汇完成A+轮融资

百奥智汇是一家单细胞基因组研发商,旨在创建和应用人类疾病的精准图谱。通过与来自医学研究机构,医院以及制药公司合作,致力于挖掘单细胞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在人类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疾病单细胞图谱,开展大数据智能挖掘,助力广泛的合作伙伴发现新的治疗靶标、制定新型治疗策略。近日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中国资本领投,同时IDG资本,杏泽资本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腾复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腾复医疗是一家肺栓塞介入治疗医疗器械研发商,专注于肺栓塞介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填补我国介入手术治疗肺栓塞医疗器械领域的空白。公司布局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两大疾病领域,在研的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已完成注册检验及动物实验,即将进行人体临床。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合创资本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推进公司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的临床研究工作。

星药科技完成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

星药科技是一个AI医药研发平台,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药学、化学、生物学等技术相结合,搭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降低科学家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开发周期和成本,从而推动新药研发各个流程。目前,星药科技已经完成了包括逆合成反应预测、药物筛选、分子设计等多个药物研发模块的搭建。近日已完成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点中国、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领投,源码资本、BAI资本、高榕资本、DCM跟投,明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赛赋医药完成B+轮融资

赛赋医药是一家临床前CRO服务商,致力于药物和新化合物毒理检测及安全性评价,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实验仪器、试剂、模型动物等产品,业务涉及药物、食品、化妆品、农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专注于构建一站式检验与新药研发外包服务平台。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昌发展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和探针资本追加投资。此次融资主要用于持续搭建创新药行业研发人才的创业平台,不断完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兴前沿药物服务能力建设。

润佳医药完成4亿人民币B轮融资

润佳医药是一家以1.1类小分子药物研发为主的高科技医药企业,公司重点研发退行性疾病及抗肿瘤治疗领域的1类小分子药物,产品管线覆盖超过10种候选药物,涵盖骨退行性疾病、神经性退性疾病、恶性肿瘤、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等多个疾病领域。近日完成4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君实生物、瑞华控股、潇湘资本。

2020-12-30

泰莱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泰莱生物是一家新一代活检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提供基于专有的生物多组学技术的新一代活检产品和服务,旗下拥有基于多种生物组学技术的产品和技术管线,包括高通量泛肿瘤普筛技术产品、单病种精准筛查技术以及单病种的临床高精度诊断技术产品等,且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泰煜投资、为来资本跟投,探针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以心医疗完成7000万美元B轮融资

以心医疗是全球第一批二尖瓣介入置换系统研发的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心血管综合类平台公司。产品线覆盖瓣膜(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心衰,冠脉等。拥有以色列研发中心和上海总部,具备完整的研发。今日宣布,公司完成总金额为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大钲资本领投,中金资本旗下的中金启德基金及关联基金联合领投,中信证券和通和毓承跟投。

汇先医药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

汇先医药是一家专注于体外诊断微流控系统开发的国际领先公司。致力于运用微流控平台,快速筛选血液中的稀有物质(稀有细胞、稀有蛋白质),关键技术之一是微阵列滤膜抗体捕获筛,可用于多种细胞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筛选。目前主要提供体外诊断领域的微流控系统开发与生产以及微流控类技术顾问服务。近日完成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百度风投领投,昆山科创基金、苏州高新创投、紫牛基金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微流控快速体外诊断平台一系列创新产品的研发、注册以及营销推广,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快速检测系统。

德品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德品医疗是一家从事医用家具及设备行业的生产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自动化护理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产品有智能移动安全给药系统及德品移动综合医疗车。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徽省中安旅游大健康产业基金领投,达晨财智、苏州永鑫融慧创投、苏高新投资、苏州科技城创投跟投。通过本轮融资,德品医疗得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自身发展速度。

阅微基因完成C轮融资

阅微基因是一家基因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基因分型和基因检测技术研究,为科研用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同时,生产了若干优秀的分子生物学产品,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工具。近日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盈科资本。

正序生物完成4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正序生物是一家遗传性疾病免疫治疗平台,以碱基编辑为基础开发突破性疗法,致力于为点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或癌症的免疫治疗提供治疗方案。近日完成4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万物资本、联新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泰福资本跟投。

23andMe完成8250万美元F轮融资

23andMe是一个基因组测序服务提供商,通过采取邮寄 DNA 检测包给用户,再由用户完成唾液样本采集的方式,让用户足不出户就查询到自己的基因状况以及组新鲜的分析报告。近日完成8250万美元F轮融资,投资方为Sequoia Capital、NewView Capital领投,Pegasus Tech Ventures跟投。

多宁生物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多宁生物是一家无血清培养基及技术研发商,基于国际动物细胞培养理念和工艺开发经验,致力于新型动物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开发和生产,同时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配方生产、技术支持与配套服务,产品包括S1、S2、S3、S3-CD和S4等基础培养基,以及2×103补料和基于2×103补料的其他补料培养基;并提供定制化服务。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药明生物产业基金,济峰资本,清池资本。

飞朔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

飞朔生物是厦门市“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落户企业,集研发、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致力于为肿瘤个体化精准医学检测提供具有创新性的服务,包括早期筛查、疾病诊断、个体化用药选择和疗效监测等整体解决方案。近日完成近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德屹资本、福建金骏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乔景资本、景旭创投。

岚煜生物完成D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

岚煜生物是一家致力于体外诊断试剂、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公司,建立了基于主动式微流控技术和智能化仪器平台开发的免疫、分子、细胞学等多种方法学平台集成一体化检验系统的精准医疗体系。现已构建好国际领先水平的主动式微流控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激光诱导的荧光检测、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分子诊断等产品线。近日宣布完成D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老股东经纬中国继续加码,由华兴医疗产业基金领投。

诺尔医疗完成3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诺尔医疗由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功能神外临床专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引领性专业人才,及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丰富管理经验的运营专家构成。核心产品由深部脑电极(硬件产品)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软件产品)构成。近日完成3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澳银资本、元生创投联合投资,老股东跟投。

美诺微创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美诺微创是一家新型微创介入技术研发商,拥有治疗脑溢血、脑中风、脑肿瘤、脑梗等高端新型介入技术,在美国已完成6个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中国已拿到5个产品专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近日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创瑞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其脑血管支架和取栓器的研发。

2020-12-31

“迈迪顶峰”宣布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迈迪顶峰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医疗器械及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的创新企业。公司致力于提供心血管疾病治疗专业解决方案,成为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领先技术服务供应商。“迈迪顶峰”宣布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由清松资本和兰馨亚洲共同领投,盈睿资本、越秀产业基金和惟精资本等机构跟投。三江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该次交易是本年度医疗器械领域交易金额最大的案例之一。

科睿驰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科睿驰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销售III类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微创医疗介入治疗设备、器械领域,致力于链接医学与工程技术,以提升治疗效率,降低费用,缓解病痛为己任。近日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元生创投共同领投,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肿瘤介入产品的临床推进,多个在研产品的注册以及后续管线项目的研发,品牌营销与渠道建设等。

北芯生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北芯生命是一家介入和植物类医疗器械研发商,主要从事介入类和植入类的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心脏介入诊断领域。于日前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老股东国投创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泰煜投资继续加持,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赛诺威盛获得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赛诺威盛将始终秉承以创新为先导,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一方面保持以CT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影像设备研发优势,同时, 着眼于网络功能及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 专注于专业化、智能化、网络化的产品研发,在质量,应用和服务上坚持做加法,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高端影像设备,云服务平台和远程诊断技术相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近日宣布已获得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由扬州龙投厚德新兴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深创投联合领投。

科亚方舟医疗完成3亿人民币D轮融资

科亚方舟医疗(前身科亚医疗)专注于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商和服务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智慧医疗落地。将世界最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医学影像分析算法等核心技术与当前最先进的医疗理念相结合,为医院、体检中心、第三方影像中心等医疗机构提供精准诊疗方案;同时与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厂家和医疗服务提供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精准医疗产品,让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普惠医疗领域。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导管室、影像科等科室。近日完成3亿人民币D轮融资,投资方为中金资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高足资产,约印医疗基金等。

信诺维完成数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信诺维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信诺维借鉴卓越的全球标准,对中国市场的深刻了解及持续的投资,致力于将最先进的药物以更快的速度推向市场、提供给更多患者,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目前,信诺维拥有12个在研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抗感染、代谢等多个治疗领域。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Pre-IPO融资,由海松资本领投,中华开发资本、久友资本、峰毅远达资本、农银国际、德观资本等跟投,行远致同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华银健康完成1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华银健康是以检测诊断技术服务为核心,专业从事医疗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综合性健康医疗集团企业,总部设于中国广州。集团拥有涵盖病理诊断、医学检验、精准医学、远程诊断、遗传咨询、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的临床诊断与医学高新技术平台,可服务检测项目已逾2200项。实验室通过了CNAS ISO15189认可、美国CAP实验室认可,其中华银病理诊断中心是国内颇具规模的第三方病理诊断中心 。近日完成1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由高特佳投资领投,广发乾和等跟投。

AiVita Biomedical完成2500万美元B2轮融资

AiVita Biomedical是一家美国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技术研发商,通过其在干细胞生长和定向、高纯度分化方面的独特专长,来开发安全、高效、经济的治疗性生产工艺制造,并为其商业护肤产品和治疗性药物在研产品线提供支持。目前,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治疗特殊类型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药物。AiVita Biomedical还同时拥有一款消费者护肤系列产品ROOT OF SKIN™,是世界上首款模仿皮肤发育环境的护肤产品。近日完成2500万美元B2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BoostBiomes完成200万美元A+轮融资

BoostBiomes正在利用微生物之间强大的社交网络提供新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以供养和治愈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的技术优势在于对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解足够强大,可以合理地构建设计师的功能联盟。近日完成2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Yara International领投,Viking Global Investors、Y Combinator、Universal Materials Incubator跟投。

凌科药业完成近2千万美元A+轮融资

凌科药业是一家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商,专注于研发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小分子药物及建设新药筛选平台,主要从事新药早期研究、药物销售、专利授权及转让等业务,产品涉及小分子抗癌药等。近日完成君联资本发起的近2千万美元A+轮融资。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CuaTdMamf3D7nss.html#comments Fri, 01 Jan 2021 16:38:00 +0800
首发 | 2020年医疗AI收尾重磅,科亚医疗宣布完成超3亿元D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ouyrpcpr1UaOWRj6.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国内AI医疗行业头部企业「科亚医疗」(北京科亚方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超3亿元D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高足资产、约印医疗基金等新老股东联合投资,将用于支持科亚医疗在AI医疗领域的一系列产品研发和业务扩张。

作为医疗AI的首证企业,过去近一年,科亚获得了资本的高度青睐。

2月,科亚医疗获得由昆仑万维、IDG资本领投,上海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等联合跟投的过亿元B轮(战略融资);

8月,获得由GGV纪源资本领投,昆仑互联网智能基金、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联合跟投的1.5亿元B+轮融资;

11月,获得IDG资本领投,源码资本、天士力等联合投资,原有股东雅惠资本继续跟投的超2亿元C轮融资。

至此,科亚医疗在2020年就实现B轮到D轮的多轮大规模融资,无论融资速度还是融资规模,均在国内医疗AI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这与科亚医疗凭借研发视角获得中国首张人工智能NMPA三类证后,快速推进产品商业化营销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CT-FFR创新产品深脉分数®成功获证后,科亚医疗陆续推出了包括出血性脑卒中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CuraRad-ICH”在内的四大系列十余款产品。

其中,出血性脑卒中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 、CuraRad肺炎筛查智能分诊系统、也先后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允许,可以进入美国相关临床使用并进行商业销售。

医疗AI并不是一个“快投入、速产出”的行业,产品商业化落地难也被众所周知,这些都需要过硬的产品、精细化的管理和完整的商业链条支持才能实现。

对此,科亚医疗CEO宋麒博士表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业的商业化落地,主要的难点来自‘标准认可和价值认同’两个方面。”

首先,从“标准认可”角度,科亚医疗在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每一步决策都保持着深思熟虑,以此来保证能够清楚的分析产品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这也让主管部门在了解产品技术实力的同时,看到产品对应用性的理解及产品后续的收益价值。

科亚医疗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完善产品的合规化建设,并以此收获了中国首张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三类证,顺利实现了产品“标准认同”。

而“价值认同”则体现在AI医疗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市场收益上。

科亚医疗将“对产品的临床应用价值的不断打磨与深耕”作为研发的首要原则,以“立足临床真实需求 提升医疗智慧应用”为研发核心理念。

为确保这一原则理念,搭建了从需求分析、数据收集、算法设计到验证确认的完整AI医疗产品研发线。

这也是科亚医疗在产品研发初期,面对国内大部分医疗AI企业扎堆布局肺结节和眼底筛查时,并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从临床需求、实际应用出发,选择了同类企业鲜少涉足的CT-FFR产品的研发。

以深度学习技术去完善优化现有CT-FFR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医学检测手段而研发出行业首证产品“深脉分数”,并被临床及市场认可的原因。

“行业首证”的标签也为科亚医疗的市场推广节奏按下“快进键”。

雷锋网了解到,随着多轮融资的顺利完成,科亚医疗的全国商业化布局也得以快速推进,原本的150人团队已经扩充了近一倍,其中65%的增量来源于销售团队。

科亚医疗市场规模也从年初近120家合作医院、共建中心70余家,达到了目前全国30多个省份的产品应用落地,其中更是已经完成了多个省市的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申请工作,实现合作医院500+、共建人工智能诊断中心300+,覆盖患者2200余万。

如今,科亚医疗更是将自身“研(研发领先技术)——产(生产合规产品)——用(契合临床应用)”的核心优势形成有效闭环。

同时,前瞻性地打造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平台,通过与医疗机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协同发展,陆续推出“血管疾病精准诊疗产品系、肿瘤疾病精准诊疗产品系、影像科智慧诊疗产品系”三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实现了单病种从早筛、诊断、治疗的全流程覆盖。

谈起明年的建设,宋麒博士仍然将“踏实”作为科亚医疗发展的原则。

对于已经获批的产品,科亚医疗将继续努力在更多城市的医疗机构进入价格目录,并同期对其进行更广泛的技术应用拓展,以保证产品的技术应用性和领先性。

“此外,在心血管、影像科、肿瘤外科,我们在新的一年还会为这些领域带来更多惊喜。”

据悉,科亚医疗三大系列的多项产品已经打磨成熟,产品合规化建设也在快速稳步获取推进之中。

拥有CE、FDA、NMPA三证经验,科亚医疗或能在新的一年之中再获新的产品认证,进一步加速全球市场的布局,更有望凭借其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产生更多的商业价值,率先登陆资本市场。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ouyrpcpr1UaOWRj6.html#comments Thu, 31 Dec 2020 09:02:00 +0800
创新工场加码新赛道:进军医疗,重仓IVD、高值耗材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6BFuraphTWz0IExG.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28日,创新工场举办“预见·2021”趋势分享会。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表示,新冠疫情触发了全社会的线上化、数字化、AI化。而在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下,更掀起了硬科技自主创新、企业降本提效的自动化需求、线上化加速消费结构变化、逆周期行业整合等六大结构性变化。

李开复分析,所有产业中,医疗及生命科学有着最大的发展机会。目前中国医疗行业虽然目前仍落后于欧美,但仍然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医改之后,中国医疗行业大数据逐步到位,也开始出现结合人工智能的新药研发技术,精准医疗和多样化支付都陆续成为可能。

据雷锋网了解,从2019年起,创新工场以医疗市场化、数字化及AI应用等方向为切入口,目前已经投资镁信健康、艾登科技、英科智能、沃比医疗、予果生物等近20个项目,涵盖数据AI、服务、器械、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

未来一年,创新工场将正式进入医疗领域,由杨小龙和武凯两位合伙人负责。

杨小龙在会上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生活压力和食品安全挑战、医疗报销压力渐增等背景下,中国医疗市场迎来历史性变革:

一、市场混合所有制化,中国医疗支付能力和用户行为从公立体系导向转为私立体系导向;医疗服务的“市场机制”影响提升,数据和AI驱动的商业信息开始影响医疗机构运营行为;

二、供应链企业降本增效,药械企业内部业务的效率提升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

三、产品原创与差异化,老百姓可负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科学与工程等底层突破,会形成新产品和服务。

在这样的投资逻辑下,创新工场的医疗布局将聚焦三大方向:

一、关注数据和AI驱动、对医疗行业产生宏观影响的平台型科技企业;二、关注市场机制下分类人群的垂直服务升级机会;三、聚焦医疗产品和服务升级和突破等。

武凯曾任软银中国合伙人,主导或参与了对诺辉健康,安翰科技,普门医疗等公司的投资。

他曾任职于GE医疗的生命科学事业部,在医疗大健康行业有超过10年的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等经历。

按照原有Tech VC 基因结合度,创新工场搭建了医疗生物领域专业化团队,逐步建立在数字医疗/医疗AI、药械企生态圈、医疗技术(IVD,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管线各自领域的投资能力。

武凯表示:“接下来的一到两年,医疗技术领域的投资将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会把火力集中在IVD和高值耗材两个大赛道。”

IVD赛道

武凯分析,中国IVD市场规模达到800亿人民币,占到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11%;且中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9%,远快于全球市场的5.3%。

在过去两年时间,海内外资本市场增加了近20家中国IVD上市公司。而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IVD的行业热度进一步提升。

武凯认为,创新工场认为中国IVD市场将呈现四大趋势:普检中心化及自动化改造;快速便捷的去中心化检测;公立二级医院快速崛起;技术发展带来多样化特检项目。

此外,传统的生化和免疫检验市场,也在发生产业重构整合,有望冲出新一波公司。

在生化和免疫检验市场,创新工场的投资布局将围绕两种类型企业:

其一,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早筛、单细胞测序、质谱检测等细分赛道企业;其二,由大经销商转身产品研发的强势渠道转型自主产品开发公司。

高值耗材赛道

创新工场关注的第二个重点医疗领域——中国高值耗材的市场规模则达到千亿人民币。

武凯表示:“带量采购和DRG试点会加速高耗企业的创新投入。这两件事背后的主要逻辑就是控费,也是国家中长期重要的政策导向。”

第一导向就是政府招标,通过带量采购、线上阳光采购平台、省级联盟、国家谈判等措施,政府主导的集中采购正导致价格大幅降低,定价透明度更高,数据整合更完善。

第二导向就是院级支出控制。

武凯指出,“政府已采取组合措施控制医院支出,包括疾病诊断相关组(DRG)试点; 理顺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限制基本医疗保险年支出总额的增幅,以及控制耗占比等。这次高值耗材集采价格降的幅度超出了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期,但如此高的降价幅度对于整个医疗生态的影响还需拭目以待;医院,厂商,代理商包括病患这些群体都会受到集采的深度冲击。”

所以,创新工场未来的高值耗材投资布局,将重点关注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神经介入三大领域。

在血管介入领域,尽管现阶段国产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占比不高,但在政策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企业日益重视产品创新研发的背景下,国产心血管介入器械将加速进口替代。武凯指出,这个领域未来投资的机会有结构性心脏病(二尖瓣反流的治疗)、外周药物球囊、电生理等。

在骨科植入领域,髋关节和创伤领域的国产替代已经较为成熟,未来的增长将集中在膝关节和脊柱领域。武凯认为,带量采购VBP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成长性,运动医学赛道和骨科机器人是未来投资的机会,成长性较好,也暂时不会受到带量采购冲击。

在神经介入领域,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目前不到30亿,尚处起步初期未来投资的机会。目前市场复合增速达16.7%,增速较快,预计2030年潜在市场规模为277.5元。出血类产品,缺血类产品和通路类产品都会有投资机会。

分享会的最后,武凯表示,虽然创新工场是医疗投资行业的新兵,但会充分利用之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口碑及技术能力,融合医疗领域的人才和知识体系,打造一支具备专业化医疗投资体系和国际化视野的团队,“一起发掘中国医疗产业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宝贵机会。”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6BFuraphTWz0IExG.html#comments Wed, 30 Dec 2020 20:57:00 +0800
单细胞测序企业百奥智汇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IDG资本持续加注。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0gqMkW4AvlXMpfV.html 2020年12月29日,百奥智汇(Analytical Biosciences)顺利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中国资本领投,杏泽资本、IDG资本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本轮融资为百奥智汇继2019年获得IDG资本A轮投资后的又一轮融资。

融资将助力百奥智汇进一步系统性地扩大和加速单细胞大数据及单细胞数据分析平台,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转化应用。推进公司单细胞大数据和分析系统在药物新靶标挖掘、生物免疫学验证、抗体开发、生物标志物发现、基础科研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工作,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商业化布局,加速建立系统国际化运营体系。 

百奥智汇成立于2018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自主开发了多种快速、高效的单细胞组学分析方法,可快速分析识别细胞类型、发掘细胞间相互作用网络、识别罕见细胞类型、发现关键靶点基因、整合多批次、多平台数据、进行多组学整合分析、多角度谱系追踪和发育路径推断、研发定制化工具、挖掘大规模医学参考数据。

近日,百奥智汇还与国际知名的单细胞测序公司10x Genomics达成合作,成为10x Genomics 全球分析合作伙伴,为10x Genomics及其客户提供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方面的前沿技术支持。目前,全球范围内与10x Genomics达成分析合作的公司仅有2家,百奥智汇成为亚洲唯一一家。

百奥智汇创始人张泽民曾长期供职于美国药企Genentech,并担任生物信息部门首席科学家,2014 年回国后,张泽民教授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在肿瘤免疫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曾在Nature、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technology 等杂志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同时他在肿瘤方面的研究已获得60 项美国专利和多项欧洲专利。

百奥智汇创始人,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表示:“单细胞基因组学正成为药物研发、临床诊断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石。本轮融资会加快推进百奥智汇在单细胞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流程和解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为制药企业、高校,医院等科研临床机构的工作者提供强大和高效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基础及临床科研上取得成就。”

百奥智汇CEO王泱洲博士表示:“百奥智汇十分荣幸能和公司的资本战略伙伴一起开创单细胞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数据指数级积累,相关数据处理难度与日俱增。百奥智汇在这一方面具有包括高效处理海量数据的软硬件实力、单细胞大数据的深度解读能力,这恰恰是未来利用单细胞平台进行药物研发及转化应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IDG资本副总裁庞紫璇表示:“IDG资本高度看好单细胞大数据给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带来的革命性改变。IDG资本从2018年就开始了对整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布局,并有幸作为最早的唯一投资方参与了百奥智汇的创立和发展。百奥智汇培养了全球最顶尖的单细胞研发团队和最完善的管理层,拥有大规模的单细胞数据库,其研究成果被数百个客户和合作者所验证和信赖。”雷锋网

除了注资百奥智汇,IDG资本还早期就布局博雅辑因、Accutar Biotechnology、康立明生物、景杰生物、天泽云泰、寻百会生物、迪英加科技等优秀华人科学家创立的生物医疗高科技企业。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0gqMkW4AvlXMpfV.html#comments Tue, 29 Dec 2020 11:40:00 +0800
数坤科技再获5.9亿元融资,三类证和资本加速医疗AI价值落地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tbVR1ajBbEoQQcm8.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28日,数坤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5.9亿元人民币融资。

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中再保险、中金浦成跟投,老股东华盖资本、五源资本、创世伙伴CCV、启明创投、远毅资本继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今年以来,数坤科技累计融资金额达近10亿元。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大原研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完善 “数字人体”核心技术产品线,进一步加快产品在各级医疗机构的落地部署,加速数字医疗生产力在全国医院智慧化建设进程中的全面覆盖。

2020年虽充满挑战,数坤科技仍取得傲人成绩:

研发新冠肺炎AI全力抗疫获工信部表彰,并受邀出席北京市政府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汇报科技抗疫成果;

“数字心”斩获了国内首张心脏狭窄领域三类证;“数字脑”联合科研文章发表于Nature系列刊物并获得北京市医学会大赛一等奖;与区域卫健委合作打造“百姓身边的数字医生”;

数坤AI多次进入卫健委、中国医院协会、人民日报、“健康中国”、北京医学会等权威机构榜单,全国多家头部医院报道了数坤AI助力医院智慧化建设的应用案例;

临近岁末,公司又入选硅谷权威媒体《The Information》评选的“50 Most Promising Startups”中国公司前两名。

心脏AI获狭窄诊断首张三类证

雷锋网此前曾报道,2019年11月,数坤的心脏AI率先进入创新审批绿色通道;2020年11月获批NMPA三类证,成为心脏狭窄AI领域的首证,也是数坤“数字心”产品家族中的第一张三类证。

据公开数据,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数字或将不断增加。

“数字心”产品家族作为围绕心脏场景的智能化平台,其下8款产品已经覆盖健康筛查、院内精准诊断、术前精准评估、院外随访的全疾病周期。

目前,“数字心”已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等各级医疗机构商业化落地使用,累计服务了千万人群。

2020年7月,数坤全球首发“数字脑”产品家族,聚焦1300万卒中患者。

2020年9月,数坤与宣武医院开展的多中心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系列刊物。研究成果显示:

1)在医院效率提升方面,AI表现优异:2019年7月-11月该系统在宣武医院使用,该系统将图像的平均后处理时间由14.22±3.64min减至4.94±0.36min,时间缩短3倍以上;技师点击操作次数由115.87±25.9下减至4下。使用5个月之后,后处理医生也从3人缩减至1人。

2)在患者受益方面,传统头颈 CTA 检查,通过手动减影去骨的方式获得血管影像,流程繁复,患者还必须接受2次扫描;而 通过AI 技术只需要患者完成一次扫描,患者身心压力减小。目前产品已经在全国100多家卒中中心上线验证试用,显示出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依据 “健康中国2030”建设纲要,数坤科技从“数字心”突破,已构建包括“数字脑”、“数字胸”“数字腹”等在内的“数字人体”智慧影像智能平台,迅速提升各级医疗供给能力,全面覆盖中国居民日常诊疗需求。

打造多个“爆款”,大资本助力AI医疗影像价值落地

三年以来,数坤的“数字心”“数字脑”等产品实现了影像诊断路径的全流程智能化,帮助上线医院实现了“病人随到随做,报告立等可取”的医疗服务能力,极大提升了病人的就医体验和医院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各系列产品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全国400余家三甲医院高粘性使用,在复旦大学心血管医院排名榜前30名医院中,已有29家医院在心血管领域与数坤开展深度临床合作。

2020年,数坤与战略合作伙伴飞利浦医疗联合打造了心脏智能CT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表示:“影像诊断作为医疗与AI结合落地最为成熟的应用场景之一,在今年迎来医疗器械三类证的开放。这反映了AI对于国家医疗创新的重要性。数坤通过差异化的临床路径,在心脑影像领域实现了技术与商业模式的突破性创新。”

华盖资本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先生表示:“华盖资本始终看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数坤从“数字心”起步,一步一步打造了符合临床刚需的一系列AI产品,目前已经覆盖数百家医院,并拿到全球首张心脏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的三类证。华盖资本在A轮领投并在之后公司每一轮融资都持续跟投,相信数坤将始终作为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龙头企业,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

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表示:“距离五源在A轮首次投资公司仅仅过去了两年多,数坤已经从一家初创阶段的公司变成了AI医疗领域的行业头部,实现了收入规模的大幅增长和多项产品的持续上市。当年毛总和Anne最打动我们的是差异化的战略路径,公司把医疗知识图谱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搭建AI与云计算的技术基础设施。清晰的战略与强力的执行引导公司真正实现了AI赋能创造医疗价值。更令我们兴奋的是公司从多个垂直产品矩阵向更具有平台特征的AI智能诊断基础设施的进化。期待数坤在新一轮融资加持下,更好为医疗服务进一步的供需平衡和效率提升持续献力。”

创世伙伴CCV创始主管合伙人周炜表示:“作为早期投资人,很高兴能一路陪伴数坤成长。在对数字医疗项目进行投资时,我们遵循三个逻辑。首先,技术介入能够带来优质供给,实现倍增效应。第二,技术产品不仅适用于一线城市的顶级医院,而且能够给海量长尾医院、诊所带来帮助。第三,产品本身具备好的大规模商业化能力。数坤科技选择做难度系数更高的心脑血管影像AI,这种商业模式的差异化,使其在同质化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

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表示:作为天使轮投资方,我们很高兴见证与陪伴了数坤从零到一的发展历程。数坤的成功实践,正是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提高效率,扩展医生能力边界的有力证明。我们期待未来毛总和Anne能够带领团队,通过数字技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价值,冠领行业,数定乾坤。

华兴资本财务顾问事业部负责人周翔表示:“我们一贯坚信数字化与智能化会给医疗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但是机遇伴随的是底层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商业模式的多重挑战,我们很庆幸看到数坤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在各个方面为行业实现了突破性的探索,目前数坤的“数字人体”系统正在赋能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上下游玩家,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医疗智能化趋势的核心基础设施平台。期待数坤在本轮融资的支持下可以持续引领行业,为患者、社会、国家创造更多价值。”

数坤科技CEO马春娥表示:“数坤的愿景是提供无处不在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医疗是一个刚需驱动的行业,也是一个需要耐心持久耕耘的行业,医疗行业的智能化道路更是挑战重重。自2017年成立以来,我们筚路蓝缕,已在科研、产品、审批、商业等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式创新。回首过去三年,数坤回归临床本质、创造真实价值、解决痛点刚需的初心从未改变。非常感谢新老投资人对我们长期的陪伴和支持。期待我们携手各位股东,也携手医疗产业中的各位合作伙伴,用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健康。”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tbVR1ajBbEoQQcm8.html#comments Mon, 28 Dec 2020 11:36:00 +0800
首发 | 森亿智能完成4亿元D轮融资,“1+3+N”体系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rqOG5cG8myQ5cY12.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22日,森亿智能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甲子领投,阳光保险、腾讯跟投。

2020年以来,森亿智能接连推出了多个智慧医院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多家医院客户通过了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五级乙等、四级甲等,以及“血栓防治中心评审优秀单位”审评。

创始人兼CEO张少典表示:“本轮融资后,森亿智能将进一步快速占领市场,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加大对医疗数据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强化公司长期竞争力。期待在客户的信任、全体员工的努力、政府和股东的支持下,帮助医院高效地实现数据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雷锋网了解到,森亿智能成立于2016年,公司以“最优化每一个医疗决策”为发展使命,致力于为医院提供专业、高效的数据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发展至今,公司员工已超过500人,其中医学背景的同事近25%,研发人员超过200人。

创新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发展

2017年,森亿智能成为首个将数据治理技术带入医疗行业的企业。

2018年,森亿智能率先在国内发布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解决方案。

2019年,森亿智能携手华为发布了医疗行业首个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且因此获得了华为在医疗大数据领域颁发的首张认证。

2020年,森亿智能推出了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在智慧交班、单病种质控管理、大数据治理方面,与医院开展深度合作。

以单病种质控平台为例,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采集填报数据,实现单病种质控指标的自动采集上报,从而大幅节省医院人力。

大数据治理平台,可以解决医院数据标准化、结构化、质量不足等问题,让各个环节产出高质量的数据,真正发挥其在临床、科研、运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据雷锋网了解,2021年,森亿智能还将陆续推出多个行业内首创的解决方案,全面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从单点到全局,构建“1+3+N”解决方案体系

在长期耕耘实践中,公司逐渐形成了契合国家卫健委标准要求的“1+3+N”体系。就如同一棵树的根和枝干一样,其中:

“1”指的是数据集成与治理解决方案,它能帮助医疗机构对数据进行汇集、标准化,作为未来能够支撑批量应用的数据中台。

“3”指的是智慧临床、科研和管理相关的三个解决方案,它们属于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

N”指的是在3个枝干的基础上,还会长出许多能够深入到医疗方方面面的应用场景

不同于其他只能提供单一、碎片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森亿智能的“1+3+N”体系,能够帮助医院完成从单点到整体,底层到应用的智慧医院建设。

“1+3+N”体系,助力医院通过国家官方审评

在森亿智能“1+3+N”解决方案体系的助力下,合作医院客户不仅实现了提能增效和精细化管理,还接连通过国家相关机构的审评与考核。

2019年6月,森亿智能助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成功获得“国家卫健委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荣誉。

2020年10月,森亿智能助力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靖江市人民医院等8家医院顺利通过了2019年度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五级乙等和四级甲等测评。

同月,森亿智能还助力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获评“血栓防治中心评审优秀单位”。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医院客户的获得感,森亿智能还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标准与共识制定。

另外,公司正在探索将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工具化,让医院对自身的数据及系统的管控更加灵活自主,更“无拘无束”地应对未来医院智慧化应用爆发的新时代。

投资方说,为何看好森亿智能?

对于投资森亿智能,中金公司合伙董事总经理、中金甲子董事长梁国忠表示:“森亿智能最突出的优势是它拥有极其优秀的创始人和均衡的核心管理团队。森亿智能的团队在医疗与数据、AI结合的领域具备全球领先的知识与经验,同时在医疗智能化产品的销售与实施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资源与强大的执行力。

因此,公司能将高度标准化、产品力领先的智慧医疗系统高效地交付到医院手中,从而充分解决医院的管理需求与医生的科研需求。

与此同时,森亿智能已累计服务超过150家医院客户,其中包含了大量全国头部医院及三甲医院,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客户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口碑,这也是森亿智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支撑。”

阳光资产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宋文雷表示:“森亿智能的核心壁垒在于其对医疗数据的治理及应用能力,这也正是院内医疗信息化进入3.0阶段医院所聚焦的需求。

公司利用自身核心技术,从数据治理应用层切入,往下延伸至数据集成层,依托技术壁垒服务优质三级医院等机构,快速商业化。同时团队构成是人工智能技术青俊与资深行业专家的组合,未来能在智能医疗市场持续打配合仗。”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姚磊文表示:“医疗智能化是医疗行业信息化、数字化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用科技手段为医院客户解决实实在在的数据集成与治理难题,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

森亿团队在具备过硬技术实力的同时,对医疗行业了解深入,其不断迭代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处于业内领先水平。腾讯将与优秀的团队一道,帮助行业提升智能化水平,推进现代化管理。”

关于中金甲子

中金甲子(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金甲子”)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直投业务平台控股的子公司,是中金公司直接投资合作业务平台之一,旗下管理着多支专注于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基金的投资范围涵盖从早期到中后期各个不同阶段,重点投资和布局数字经济各相关领域。

凭借团队在产业和投资领域的丰富经验,依托股东强大的品牌和资源优势,中金甲子拥有广泛的项目获取渠道、完整的投资管理流程、有效的增值服务体系和多样化的项目退出方式,致力于为合作企业带来持续的价值提升,并为投资人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

关于阳光资产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资产”)成立于2012年12月,截至2019年末,阳光资产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约4000亿元,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凭借专业的投资团队和“稳健、规范、专业”的投资理念,公司投资收益连续多年居行业前列,是业内最佳资产管理团队之一。

关于腾讯

腾讯以技术丰富互联网用户的生活。通过通信及社交平台微信和QQ 促进用户相连,并助其连接数字内容,网上及线下服务。通过定向广告平台,助力广告主触达数以亿计的中国消费者。通过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助力合作伙伴业务增长,实现数字化升级。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rqOG5cG8myQ5cY12.html#comments Tue, 22 Dec 2020 08:49:00 +0800
35笔融资、总额超135亿元,最高纪录超30亿元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eSR1fmJrKOru4Yjz.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2月第二周(12月7日-12月13日)期间监测到的35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2.7

科兴中维获得5亿美元战略投资

科兴中维是一家预防性疫苗产品研发商,专业从事人用疫苗研究开发,侧重创新性疫苗、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以及治疗性生物技术医药三大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产品包括细胞类、细菌类等天然抗原系列及重组类系列产品,为科兴生物旗下子公司。近日获得5亿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中国生物制药。投后估值33.33亿美元,占比15%。

AccutarBio冰洲石生物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

AccutarBio冰洲石生物科技是一家靶向治疗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AI技术提高筛选药物准确性和效率,打造算法平台,加速新一代药物开发。近日完成数千万美元战略融资,投资方为依图科技、IDG资本、春华资本、鼎晖投资。

Genebox基因宝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Genebox基因宝是一家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基因检测产品和服务。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大钲资本领投。

2020.12.8

微泰医疗获得5.75亿元新一轮融资

微泰医疗成立于2011年1月,主要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及维护,目前拥有包括国际领先的智能贴敷式胰岛素泵系统、血糖监测系统、耗材等完整的糖尿病检测和治疗产品线。近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为5.7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泰康投资旗下泰康乾贞基金领投,腾讯和IDG资本联合领投,光大控股、中金浦成、三正健康等跟投,原有股东方启明创投、礼来亚洲、辰德资本、国方母基金继续参与投资。

君圣泰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君圣泰生物是一家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公司,致力于多肽一类新药研发。专注于包括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耐药性细菌感染、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新药的研究与创制。近日,君圣泰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嘉泰新世纪生物医药基金(嘉泰基金)、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大湾区基金)、泰格医药共同领投;中信证券、同创伟业、稳正资产、恒至投资、博睿资本参与投资;现有股东蓝海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索元生物完成近3亿元D轮融资

索元生物是一家生物医药研发公司,专注于抗肿瘤领域,通过引进经临床II、III期验证并对部分病人有效的新药,利用生物标记物平台技术找到生物标记物,优化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从而开发创新药。继上半年完成近6亿人民币C轮融资后,精准医疗企业索元生物宣布近日完成人民币近3亿元规模的D轮融资。融资由中金启德基金和盈科资本共同领投,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天堂硅谷、和达生物医药基金以及杭实资管等加入新股东阵容,现有股东仙瞳资本、厚新健投以及浙商产融参与。

华大吉诺因完成亿元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

武汉华大吉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 是一家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高新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利用先进生命数字化技术, 全方位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活力,开发靶向肿瘤特异抗原的全新先进预防与治疗方案, 使病人从中获益。从2011年开始,着力于肿瘤基因组、生物信息技术和肿瘤免疫的研发。华大吉诺因近日再获得一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光谷创投、大象投资、知因细胞、锲镂雅南等四家投资机构参与。

锐明新药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锐明新药是一家小分子眼科创新药物研发商,专注于眼科疾病领域的用药,不仅深耕眼底致盲性疾病,还在眼表疾病领域布局多个可持续的创新性管线。公司产品涉及多种靶点和作用机制、多种适应症的研究。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KIP资本领投,拓金资本、泰煜投资、仙瞳资本和盛鼎投资共同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AMD项目的申报和后续管线产品的开发。

华视诺维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

华视诺维是一家眼科精准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与眼内注射靶向和缓释药物、眼底影像学、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公司将致力于在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精准监测等多个维度,给予眼科患者、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全流程、全方位的医疗决策支持与服务。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久友资本领投,中发展启航基金、老股东荷塘创投跟投,医然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BIOAGE LABS获得9000万美元C轮投资

BIOAGE LABS是一家美国抗衰老药物研发商,通过收集健康人类的血液样本,来开发抗衰老靶向治疗药物,旨在减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近日获得9000万美元C轮投资,由Andreessen Horowitz、Elad Gil领投,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AARP Foundation、Phi-X Capital、Caffeinated Capital、Redpoint Ventures、Pear Ventures、AME Cloud Ventures、Felicis Ventures等跟投

Basking Biosciences获得54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Basking Biosciences是一家美国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法研发商,正在开发一种可逆的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的疗法,并利用生物化学的特性来开发对与凝血和止血有关的蛋白质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适体。该公司的开发候选产品DTRI-031是一种可抑制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RNA适体。Basking正在共同开发匹配的寡核苷酸逆转剂DTRI-025,以根据需要快速逆转DTRI-031。近日获得54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投资方为Rev1 Ventures,Broadview Ventures,Viva BioInnovator。

Onc.AI获得600万美元战略投资

Onc.AI是一家新型肿瘤护理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开发精准的肿瘤护理管理平台,旨在转变临床决策。近日获得600万美元战略投资,由Blue Venture Fund、Accomplice领投,KdT Ventures、Digitalis Ventures、Okta、Jonathan Fleming 、Dr. Chen Fong、Dr. Stanley Marks跟投。

优锐医药完成1.81亿美元D轮融资

优锐医药是一家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商,致力于药物商业运营、临床注册研究及业务发展平台三大领域,主要从事合同营销、新药研发以及OCP开放平台的开发等业务,目前已上市的产品有外用冻干人纤维蛋白粘合剂、鹿血晶、注射用胸腺法新等,用于治疗肝炎、止血、术后修复等。近日完成1.81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国新国同、RTW Investments领投,康桥资本、经纬中国、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康辰药业等跟投。

2020.12.9

霍德生物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霍德生物为创新医药研究企业和机构,提供世界领先的神经干细胞产品,满足神经系统药物高通量筛选和毒性评价需求,推进细胞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隆门资本领投、花城创投跟投。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细胞治疗相关的临床前研究、GMP生产、质量体系和中美临床申报等。

蕾明视康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蕾明视康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人工晶状体等眼科高端耗材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致力于突破国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技术研发瓶颈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打造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中高端人工晶状体系列产品,打破进口垄断,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川流投资、建发新兴投资跟投。

2020.12.10

Calm完成7500万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

Calm 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让用户放松、冥想的心理健康移动应用,Calm致力于通过冥想、助眠、轻音乐、舒缓运动、专家课堂与情景模拟等多种放松功能帮助用户改善焦虑、压力过大及失眠等精神健康问题。公司日前宣布完成 7500万美元C轮融资,此番投资由公司原有投资方、风险投资公司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领投,私募基金 Insight Partners、TPG Capital、Goldman Sachs Group 等跟投。

启辰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启辰生是一家mRNA创新型生物医药研发商,公司以mRNA技术为核心,建立起“一体(mRNA)两翼(细胞、纳米)”两大核心技术平台,通过负载免疫细胞或脂质纳米颗粒实现体内递送,在mRNA修饰专利和LNP递送系统上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阳光融汇资本独家领投。

Pair Team完成2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Pair Team是一个美国基层医疗端到端操作平台,该公司提供涵盖前台、中端和后台的全面解决方案。他们的自动化技术以及人在环法提供了患者外展、调度、电子表格、护理缺口报告、记录请求、转诊、实验室协调等的端到端操作,从而减轻了传统前台和医疗助理的工作职能。近日完成2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Kleiner Perkins,Craft Ventures,Y Combinator等。

Blueprint完成342.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Blueprint是美国一家心理健康评估服务商,旨在帮助心理医生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类疾病患者。该公司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医生可在此平台上招募患者,管理患者。患者手机端安装的应用程序可以通过手机传感器,实时记录患者睡眠、运动量和服药情况等数据。近日完成342.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Bonfire Ventures领投,Lightbank跟投。

知识视觉完成千万级A++轮股权转让融资

知识视觉专注工具化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医疗、保险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专属、高效的数据、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近日完成千万级A++轮股权转让融资,领投方为长润资本和闻名基金。据了解,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现金流补充和股权架构优化。

启灏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启灏医疗是一家耳鼻喉科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商,自主研发推动型的兼具耗材和设备,为耳鼻喉手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旗下两款核心产品“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和“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由合肥市产业投促创业投资基金领投,合肥市天使投资基金、安徽华颖智慧物联基金等跟投。

赛神医药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赛神医药是一家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商,致力于通过建立强大的创新CNS产品组合,通过内部创新和全球合作,建立强大的CNS产品管线。近日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礼来亚洲基金、Arch Venture Partners领投,博裕资本、General Atlantic、红杉资本中国、泰福资本、Zoo Capital跟投。

Remix Therapeutics完成8100万美元A轮融资

Remix Therapeutics是一家创新RNA药物研发商,通过对RNA加工过程进行重编程,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日完成81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Foresite Capital领投,Atlas Venture、The Column Group、Arch venture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等跟投。

风和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风和医疗专注于研究和开发用于微创外科手术所需的创新型医疗器械及耗材。全球以及中国的微创外科领域方兴未艾,带给患者众多收益的同时可提升的空间巨大,未来的微创手术甚至无创手术,将会在越来越多的新型医疗器械的帮助下,实现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创伤或出血的比率更加低微,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天创资本。

Simple完成410万欧元A轮融资

Simple是一家健脑营养应用提供商,Simple是由AI驱动的营养和整体禁食伴侣,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以正念为基础的无罪感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行为习惯,改善营养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动机。该应用程序集成了来自Health应用程序(HealthKit)的以下数据,以跟踪身体状况:步数,体重和饮水量,近日完成410万欧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Palta、Target Global领投,S16VC、Natalia Vodianova跟投。

111集团完成10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111集团是一家互联网医药产业服务商,集团采用B2B2C的模式实现B端和C端、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融合,运用互联网和IT技术提供在线诊疗、购药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为用户的就医买药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集团旗下拥有: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近日完成10亿人民币Pre-IPO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中国资本。

2020.12.11

沙砾生物完成超过1亿人民币A轮融资

沙砾生物专注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研发和应用,我们认为这是实体瘤免疫治疗领域现今最前沿、最具竞争力和产业化潜力的技术方向。近日宣布完成超过1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风险投资基金德诚资本和经纬中国携手领投,同时天使轮投资人夏尔巴投资也继续跟投,融资主要用于推进沙砾生物在研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在多个实体瘤适应症的临床研究,以及后续二代TIL产品管线的临床前研发。

Cityblock获得1.6亿美元C轮投资

Cityblock是一家为低收入社区提供改善型护理服务的医疗保健公司,推出了Commons新型护理服务平台,可以让公司团队轻松高效地为每位会员提供协作服务,从入院警报到跟踪治疗进展,实时了解每个成员的情况。近日获得1.6亿美元C轮投资,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Wellington Management、Kinnevik AB、Maverick Ventures、Thrive capital、Redpoint Ventures等跟投

LeanTaaS完成1.3亿美元D轮融资

LeanTaaS是一个美国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其产品依赖于先进的数据科学,可显著提高医院和诊所的运营绩效。将LeanTaaS iQueue与现有的EHR结合使用,针对每个站点量身定制的优化计划,可以快速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和运营成本,同时提高患者访问率和满意度,护理提供者满意度和资产利用率。近日完成1.3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Insight Partners领投,Goldman Sachs跟投。

CG Oncology完成4700万美元D轮融资

CG Oncology是一家新型溶瘤免疫疗法研发商,致力于开发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溶瘤免疫疗法,它的主要候选药物CG0070是一种选择性溶瘤免疫疗法,已经完成了BCG失败后治疗高级NMIBC的2期试验。CG0070与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的组合正在探索MIBC和其他实体瘤的其他适应症。近日完成47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Kissei Pharmaceutical Co领投,ORI Healthcare Fund、Camford Capital、Perseverance Capital Management跟投。

PrinterPrezz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

PrinterPrezz是一家美国医疗设备设计研发商,公司结合了金属3D打印、半导体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平台,纳米技术和外科专业知识,从概念和设计到FDA批准和批量生产下一代医疗设备,近日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D.One Vision Management领投,Boutique Venture Partners、Berkeley Catalyst Fund、Solvay Ventures跟投。

艾柯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艾柯医疗是一家植入性医疗器械研发商,主要从事血管支架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B+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原有投资方华盖资本与新进投资机构泰康保险集团共同参投,这也是险资首次入场神经介入领域,融资所得主要用于公司全面推进脑卒中全产品线的布局。

Roivant Sciences完成2亿美元股权投资融资

Roivant近日完成了一轮2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融资,由NovaQuest Capital Management领投。据公司发言人称,投资方还包括RTW Investments(一家专注于生物制药的年轻投资公司)、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和一家投资公司。

Reneo Pharmaceuticals完成B轮融资

Reneo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临床阶段制药公司,专注于为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患者开发治疗方案。该公司目前的临床研究项目主要针对几种遗传代谢疾病,包括原发性线粒体肌病和脂肪酸氧化障碍。近日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Novo Ventures、Abingworth领投,Rock Springs Capital、RiverVest、Pappas Capital、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Lundbeckfonden Ventures、Amzak Health Investors、Aisling Capital跟投。

2020.12.12

智能养生科技品牌“左点”完成亿元A+轮融资

左点健康是一家医疗器械研发商,专注智能养生产品和智能消费医疗市场,其核心产品小艾智能艾灸盒于2018年9月上市,左点小艾系列面向年轻群体提出“国潮养生新方式”的理念,并推出无烟艾灸盒、智能热敷腰带、智能薰蒸仪等。公司近日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清流资本、天图投资、同创伟业、碧桂园创投跟投,启晨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eSR1fmJrKOru4Yjz.html#comments Tue, 15 Dec 2020 12:36:00 +0800
获批医疗AI三类证后,深睿医疗宣布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Y9BlKF0eOVWs7WRv.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15日,继获批中国创新AI产品NMPA三类证后,深睿医疗宣布已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中关村龙门投资领投,上海联新资本等机构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本轮继续跟投加码。

中关村龙门投资是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区政府共同作为基石投资人,由知名企业家和资深投资人等联合发起的市场化投资管理机构。跟投方上海联新资本旗下联一基金为上海国资委、上海医药集团等上海国资共同出资的投资平台。

龙门投资合伙人樊喆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已列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瞄准领域。而目前关于医疗AI产品的三类证审评标准陆续出台,预示着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勃发期,也足见对于创新的扶持力度。在AI智慧医疗领域,我们一直关注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深睿医疗虽是个年轻的公司,但凭借其扎实的科研能力,扎根于临床的探索精神,目前已构建起丰富的基于AI的智慧影像产品矩阵,全方位多角度地建立起其专属的护城河。龙门投资作为支持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先企业,成为领袖企业的重要伙伴,将在更多方面为企业健康发展赋能。”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李家庆表示:“君联资本看好AI在医疗服务和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前景,深睿医疗将信息技术、医疗诊断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相结合,不但有业界领先的高新科研研究成果,而且产品化能力强,能够快速深入临床应用场景落地,我们持续看好深睿医疗未来的发展,并关注AI在医疗等各垂直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赛道的资本投资趋向理性,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更为看重,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强大的研发实力、广阔的应用前景、清晰的规划路线是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价值体现。

深睿医疗联合创始人/CEO乔昕表示:“今年是医疗AI产品落地之年,陆续有一批优秀的医疗AI企业获三类证,深睿医疗也有幸通过NMPA创新通道获批。医疗AI获得准入,这表明国家在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层面的投入越来越多,有利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雷锋网了解,深睿医疗成立于2017年,在北京,杭州和上海都有独立运营公司。核心部门深睿研究院规模专注于医疗前沿科技的探索,负责公司核心产品的算法研究与开发,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累积影响因子近170,已获、正在受理的专利和软著近150项。

此外,深睿医疗目前还承担了科技部、国自然及全国各大城市多个重大专项科研项目,与国家相关部门,各大高校科研团队及国内顶级医疗机构进行深入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快速向临床应用转化。

在2020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深睿医疗将肺炎AI辅诊系统驰援湖北,在AI辅助诊断、远程会诊平台、AI远程辅助诊断、精细化治疗、科研支持临床、5G+AI等方面,多次受到国家卫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人民网等相关部门的肯定与表彰。

从应用层面来看,深睿医疗构建了包含AI医学辅助诊断、智慧影像云、智慧科研、智慧装备等方向的产品矩阵,其旗舰产品Dr.Wise AI医学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女性关爱、儿童关爱等领域,并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Y9BlKF0eOVWs7WRv.html#comments Tue, 15 Dec 2020 10:28:00 +0800
深圳加班第一楼“科兴科学园”母公司,IPO首家生物制药公司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9VrH1wRwZsqAgvW.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14日,重组蛋白企业科兴制药在科创板上市,当日开盘即冲高至44.36元,较发行价涨幅98.66%。

此次IPO,募集资金将投向药物生产基地改扩建、研发中心升级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建设、补充流动资金四个项目。

1989年,为了“让中国人用得起干扰素”,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联合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在深圳科技产业园创建了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这是科兴制药的前身。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科兴制药在生物药方面已取得重要成就,目前,已有重组蛋白药物“重组人促红素”(依普定)、“重组人干扰素α1b”(赛若金)、“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特喜),微生态制剂药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常乐康)4大重磅产品,其中2个是生物制品一类新药。

赛若金是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该药品适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已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毛细胞白血病。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组人干扰素α1b推向市场之前,我国患者所用的干扰素95%以上从国外进口,赛若金的出现,一举打破了欧美国家干扰素产品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成为国产治疗乙肝第一药。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背景下,工信部发布的《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医疗应急)清单》中,α-干扰素被列入“一般治疗及重型、危重型病例治疗药品”。

同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至八版中指出,在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以此成为唯一入选的抗病毒生物药。

除了乙肝第一药赛若金,依普定又是科兴制药的另一拳头产品,近三年的销售额占比超过四成,可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以及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目前,该产品是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同时还销售到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出口额和出口量连续多年领先国内同类产品。

公司另外两款重磅产品: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特喜)和微生态制剂药物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常乐康),也在逐渐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目前,科兴制药还在一步步向生物药领域转型,2019年,科兴制药提出将逐步缩减化学药的研发投入,着力布局生物药领域。

相比化学药,生物药物不需要肝肾代谢是体内活性物质,毒副作用较小,药效更高,已成为制药行业最热赛道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2622亿元,预计至2023年,进一步扩大至6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6%。

2020年上半年,科兴制药研发投入2929.19万元,其中生物药研发投入占比已达85.21%。

目前公司在研项目8项,其中拟按照生物制品创新药申报的研发项目产品2项。拥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微生态活菌等三大技术方向,并成功构建了“菌种技术平台”“重组蛋白产业化技术平台”“微生态制剂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平台”“重组蛋白分泌表述技术平台”“长效重组蛋白技术平台”。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9VrH1wRwZsqAgvW.html#comments Mon, 14 Dec 2020 15:35:00 +0800
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生物医药的投融资大潮下,有哪些“暗流”和“浅滩”?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uqw1QVkqq40YCHoU.html 近日,雷锋网邀请到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以「生物医药投资迎来“黄金时代”」为题,为我们解读生物医药产业变化趋势,以及大范围融资之后的未来资本市场爆发点。

随着全球外包订单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新药审批改革对创新药审批的助力,科创板对生物医药企业门槛的降低,更多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在集中涌现,其中大量的项目在今年都获得了资本市场青睐。

作为长期专注投资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机构,倚锋资本从成立之初就重点布局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创新赛道,先后投资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亚盛医药、和元生物、和铂医药、亚虹医药、思路迪医药、Centrexion等境内外多个生物医药企业。

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表示:“目前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大部分都以小分子、生物医药、单抗药以及多肽类药物为主。这些赛道是治疗癌症的主流方向,在基础研究、技术方面相对比较成熟,但大环境角度,这样的布局显得过于集中,极大提高了投资和创业的风险。”

以下为朱湃演讲全文内容,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大家好,我是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倚锋资本成立于2012年,最初是以原创药为投资起点,陆续布局了微芯生物、亚盛医药等原创新药项目。

2016年以后又加入一部分高端医疗器械股权投资,先后投资诺尔康、普门科技等企业,今晚我将跟大家分享一下生物医药的投资趋势。

解构新兴医药技术时代

目前,生物医药的投融资报道非常多,从创业和资本角度生物医药正处于一个十分火热的状态。

在整个生物医药大场境下,包含了很多细分领域和赛道,但大多数企业赛道布局都过于集中。

例如,目前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大部分都以小分子、生物医药、单抗药以及多肽类药物为主。

这些赛道是治疗癌症的主流方向,在基础研究以及技术方面相对比较成熟,但整个大环境来看,这样的布局显得过于集中。

那在整个生物医药领域,还有没有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赛道,值得我们投入的赛道呢?

以我们经验来看,生物医药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差异比较巨大,特别是很多生物医药技术,美国都远远领先于我们,大家也看到国外有很多创新治疗手段和治疗靶点相关报道。

国内角度,我们发现像基因治疗、CAR-T、双抗、RNA干扰之类赛道目前项目还比较少,甚至还处于早期阶段。

这个图片中大家可以发现,小分子、单抗到基因方面热点在逐渐降低,这部分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很多布局企业也都在初创期,未来随着技术成熟,会有非常大的潜力,目前倚锋资本也在逐渐把精力从更拥挤的赛道,转移到这些新治疗手段当中。

目前在新技术领域,主要有9项创新型技术,其中包括基因治疗、CAR-T、ADC、RNA、双抗、溶瘤病毒等,这些技术在临床转化上表现的非常活跃,这也是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弯道超车的一个方向。

不过现在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还处在非常早的阶段,投资风险不低。

主流投资赛道分析和预判

生物医药领域,目前最重点关注的就是双抗、三抗类药物,相比于单抗药物,他们的治疗优势会更多一些,可以连接两到三个不同细胞,一起协同杀死肿瘤,未来在癌症治疗上肯定会走的更久,也有更低的耐药性。

在免疫疗法里面,我们也布局一些优秀项目,例如,近期在港交所上市的和铂生物,是一个专门进行全域化实验的老鼠抗体平台企业,帮助各大药企设计抗体。像恩沐生物、Elicio也是我们很早就进行布局的双抗、三抗企业。

在基因治疗方面,现在的单抗、小分子刺激药物、都是针对蛋白质进行治疗,这方面潜力非常大,很可能疾病治疗的一个主流方向。

但这部分市场现在还不成熟,很多研究最后费用还比较高,主要针对于治疗遗传性疾病。

以美国的Spark公司为例,其开发针对先天性基因突变导致的失明药物,在美国已经审批通过,但治疗费用达到上百万美金。

在这个领域,我们主要投资了上海和元生物,主要从事于病毒载体CDMO方向,这家企业在基因治疗也在发展中。

细胞疗法方面,相对于其他领域,很多股权投资机构还是持观望态度,这方面整体研究都还比较局限,仅仅在血液肿瘤里疗效好一些。

此外,CAR-T生产成本也比较昂贵,制备工艺也相对较长,未来重要的趋势就是降低技术成本。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下一个十年

我认为首先科创板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完善,有许多机制都需要向纳斯达克和港股学习。

过去在科创板推出之前,整个生物医药公司生存都非常艰难,它们既没有营收,也很难登录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大量的生物制药公司选择在纳斯达克实现资本化,生物医药整体的个股平均市值,美国比中国高很多。

中国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新药成本,整个研发、试验、人工相对于美国要低很多。

但这个成本低是要打引号的,其实中国研发成本低于欧美80%的主要原因在于欧美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更愿意尝试创新,所以更多的新药研发成果都出现在国外,但是这种创新研发风险非常大,。

成本并不能考量一个国家新药研发的优势,其本身就是一个高投入的赛道,还是希望更多药企能够以更大成本投入到新药和技术创新中。

只要付出更多精力和重心,再结合国内人口优势,未来我们肯定会在创新药中孵化更多产物。

这两年新药发展速度加快也和药监局的新药审批改革离不开关系。

新药审批过去速度相对漫长,因为风险原因药检局审批相对谨慎。这两年基于美国FDA和其他国家学习一些新药审批优势,新药报批周期从8年减少到5年左右,一些没有药物医治适应症,也得到了快速审批。

现在新药研发领域,更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研究,国外主要PD1、PDR1等重要研究,都是率先在基础技术上研究,之后才产生的成果。

从企业角度,科创版帮助药企更容易的进行融资,做自己想要的产品管线,资本角度,快速在资本市场退出,给投资人带来收益,让整个生物医药融资环境得到正循环。

科创版对于生物医药标准也非常人性化,一款药在二期临床,估值达到40亿以上就可以申请科创板,港股的要求还会更低一些。

创业板目前还有盈利要求,但今年药促会的大会上,深交所领导也提出,未来会把盈利标准下调,乃至不需要盈利的企业也能在创业板上市。

今年无论股权市场,还是二级股票市场、生物医药资本势头都表现非常好。上半年国内投资事件、投资金额分别为91笔和325亿元,同比双双上涨。

此外,今年生物医药第一季度无论是IPO数量,还是上市融资数量,以及第二季度IPO和上市融资数量都排在前两位。

倚锋资本投资案例分享

微芯生物是我们很早投资的一家小分子制药公司,第一家在科创板过会的企业,也是第一家医疗健康小分子药物的上市企业。他们研发的药物是西达苯胺,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这个药物真正解决了外周T细胞淋巴瘤病人无药可用的情况。

西达苯胺在2014年12月份获批上市,我们投资时候是两块钱一股,后面持续跟投三轮,微芯生物现在市值在190亿人民币左右。

亚盛医药是一家专注小分子药物公司,研究细胞凋亡领域,去年10月份在港股IPO首日市值就达到77亿港币,他们的产品针对白血病、实体瘤都有一定效果,药物也陆续得到FDA审批。

前沿生物是一家刚刚上市的企业,专注于艾滋病成效治疗药物,其产品艾可宁能够解决病人,耐药性和持续用药的状况,已经进入中国艾滋病治疗指南,这次上市也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最后总结一下,倚锋资本目前为止已经投资近40家海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赛道虽然非常火热,但作为投资机构还是需要把心沉下来,去助力更多更优质的项目。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uqw1QVkqq40YCHoU.html#comments Sun, 13 Dec 2020 11:28:00 +0800
微泰医疗完成5.75亿元新一轮融资,IDG资本领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r7cwzU1j9gekJiDm.html 近日,微泰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为5.7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IDG资本、泰康乾贞基金和腾讯联合领投,光大控股、中金浦成、三正健康等跟投,原有股东方启明创投、礼来亚洲、辰德资本、国方母基金继续参与投资。

微泰医疗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同时在硅谷设有研发中心,致力于发展全球领先的糖尿病管理诊断和治疗产品和解决方案。微泰医疗目前在治疗和诊断两大领域拥有相应的核心产品,公司产品目前均通过了CE或NMPA的批准认证;自主研发的贴敷式胰岛素泵系统、免校准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等创新性产品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微泰医疗已上市产品——贴敷式智能胰岛素泵的产能扩充,以及即将上市产品——免校准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生产线布局。

微泰医疗也将在闭环人工胰脏、微泰云血糖大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新一代血糖检治产品的开发、未来关键技术研发及全球销售体系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

泰康投资首席执行官黄升轩先生表示:”我们期待推动微泰医疗和泰康保险在糖尿病保险产品和慢病管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打造‘医、药、械、险‘联动的创新模式,助力微泰构建更强竞争力。”

腾讯投资执行董事郝瑞表示:”我们看好糖尿病领域创新器械的发展潜力。微泰医疗在该领域深耕近10年,具备领先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贴敷式胰岛素泵产品已经验证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我们相信即将上市的免校准持续血糖监测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IDG资本执行董事刘羿焜表示:“中国是糖尿病高发国家,糖尿病日常血糖监测和慢病管理市场空间广阔。免校准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将成为重新定义血糖监测的颠覆性产品。微泰医疗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公司构建了贴敷式胰岛素泵和免校准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的产品闭环,为血糖实时监测与精准治疗探索出了一条全新道路。”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r7cwzU1j9gekJiDm.html#comments Tue, 08 Dec 2020 17:13:00 +0800
36笔融资、总额超80亿人民币、AI药物研发成资本新贵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0qZW1RevECpFIjy.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2月第一周(11月30日-12月4日)期间监测到的36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1.30

普博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普博科技是国内一家定位于医疗器械中高端产品领域的呼吸机和麻醉机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医疗设备于一体的贸易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PE领投,中信建投资本、约印医疗基金、朗姿韩亚跟投。本轮筹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普博产品线持续开发、国内外市场推广和智慧医疗云平台的搭建。百榕资本担任公司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伟德杰生物完成B轮融资

伟德杰生物是一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自主创新研发机构,拥有模拟人体内抗体成熟机理的抗体亲和力提高、高通量筛选平台,针对在临床上已经证明的已知靶点来开发Bio-better 和Bio-super的单克隆抗体、抗体融合蛋白药物,开发的重点是拥有国际知识产权的治疗自身免疫病和炎症inflammation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久友资本、荷塘创投、道远资本、鸿博创业共同跟投,行远致同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2020.12.1

派格医药完成8亿人民币Pre-IPO融资

派格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聚乙二醇化药物修饰技术和聚乙二醇化药物的研发的公司,可提供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及其衍生物,包括线性、双臂和多臂结构,以及多种活化基团如琥珀酰亚胺碳酸酯等。公司近日完成8亿人民币Pre-IPO融资,由云锋基金、盈科资本、泰福资本领投,前海母基金、元生创投、中鑫创新、园丰资本等跟投。

海尔施基因完成2.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海尔施基因是一家专业从事核酸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个体识别、精准医疗领域提供卓越的多重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公司近日宣布完成2.2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德福资本、博远资本、景旭创投和蓝湖资本跟投。该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尔施基因科技在新技术方面的探索、新产品开发的研发投入,以及团队与业务拓展。

METiS剂泰医药宣布完成过亿元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

剂泰医药是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制剂开发的初创公司,团队结合了突破性的高通量制剂实验平台及前沿计算物理、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快速、精确的智能化药物制剂开发。近日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的Pre-A轮和天使+轮融资。其中,Pre-A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跟投,老股东加码;天使+轮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峰瑞资本、源码资本、晶泰科技、Forcefield Venture跟投。华兴资本担任两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2020.12.2

Tallac Therapeutics完成6200万美元A轮融资

Tallac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恶性肿瘤免疫疗法候选药物研发商,致力于多种实体瘤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法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近日完成62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venBio Partners,Morningside晨兴资本,Lightstone Ventures,Matrix Partners China,MRL Ventures Fund。

Newomics完成790万美元B轮融资

Newomics是一家美国生物技术服务商,开发了用于分子检测应用的质谱解决方案并将其商业化,该公司的产品提供微流液相色谱和纳喷雾电离质谱。即插即用的MnESI平台(MnESI源+ M3发射器)目前已连接到各种MS仪器。近日完成79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MSA Capital领投,LDV Partners、Berkeley Catalyst、Photon跟投。

proscia完成2300万美元B轮融资

proscia是一家美国数字病理学云平台,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利用图像数据治疗癌症,致力于将病理实验室“数字化”,专注于将图像分析和大数据功能带入病理学。近日完成23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Scale Venture Partners领投,Hitachi Ventures跟投。

Savana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

Savana是一家西班牙智慧医疗服务商,开发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抽取临床电子病历中的关键信息,为医生和药剂师提供可以挽救生命的建议。Savana的SaaS平台已经被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采用。目前,Savana可以提供英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法语四种语言。近日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凯辉创新基金领投,Seaya Ventures, MACSF跟投。

友芝友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

友芝友生物制药是一家专门从事以肿瘤免疫疗法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近日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同德投资领投,华大共赢、伟沣科技、三花弘道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

Olive获得2.26亿美元战略投资

Olive是一家医疗保健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流程自动化。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效率和患者护理的质量,同时减少管理差错。它的同名AI解决方案Olive作为系统和数据之间的智能路由器,可以自动执行大量重复的任务和工作流,提供真正的互操作性。近日获得2.26亿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Tiger Global领投,General Catalyst、Drive Capital、Silicon Valley Bank、GV、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Transformation Capital Partners跟投。投后估值15亿美元。

2020.12.3

领健完成超2亿元C2轮融资

领健为口腔诊所、医美机构、生美机构提供经营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了覆盖单店管理、连锁管理、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客户关系管理、智能营销、B2B交易平台、进销存、保险支付、影像集成、BI商业智能等覆盖机构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SaaS软件。 同时通过开放平台连接产业上下游,与优质的第三方平台合作,为机构提供完整配套的一站式服务。今日宣布完成超2亿元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和新氧科技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继续跟投。

中美华世通完成1亿人民币C+轮融资

中美华世通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于一体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内分泌、骨骼与肌肉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抗病毒及全新生物技术药物。近日完成1亿人民币C+轮融资,投资方为威高领投,招商致远资本、德信汇富基金跟投。

Virta Health完成6500万美元D轮融资

Virta Health是一个美国糖尿病远程医疗服务公司,当患者注册成为Virta Health的会员后,会寄给患者一套经过FDA认证的医疗设备,用于每日血糖、血压和体重等身体指标的监测。在监测完成后,医生根据当天的各项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给患者制定出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近日完成65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Sequoia Capital Global Equities领投,Caffeinated Capital跟投。

Genesis Therapeutics完成5200万美元A轮融资

Genesis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旧金山。该公司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利用AI技术推动新型小分子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以治疗患有严重和衰弱性疾病的患者。该公司还积极与世界各地的生物制药公司合作,共同推出新型疗法。近日完成52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Rock Springs Capital领投,T. Rowe Price、Jazz Venture Partners、Menlo Ventures、Radical Ventures、Propagator Ventures、Jeffrey Rothschild、Ulu Ventures、Open Field Capital、Felicis Ventures等跟投。

Kayentis完成700万欧元战略投资

Kayentis是一家法国临床试验数据捕获系统提供商,为临床试验的赞助商、研究对象和患者提供数字数据捕获技术。该公司专注于广泛治疗领域进行II / III期研究的电子临床结果评估(eCOA)解决方案。近日完成700万欧元股权投资融资,投资方为Extens,Bpifrance,LBO France。

MaaT Pharma完成735万欧元B+轮融资

MaaT Pharma建立了恢复患者-微生物组共生的最完整方法,以改善威胁生命的疾病的生存结果。 MaaT Pharma致力于治疗血液癌和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的严重并发症,已经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实现了概念验证。近日完成735万欧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Ppi Fund领投,SkyViews Life Science、Celeste Management跟投。

华道生物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

华道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公司的CAR-T细胞制品生产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涵盖工程菌发酵、质粒纯化、病毒包装、病毒纯化、T细胞获得、T细胞转染和T细胞扩增收获冷冻等全部相关工艺,并严格按照现行GMP设计及管理。近日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浙江华睿控股有限公司领投,重庆科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彧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厚禄投资有限公司等资本跟投。

RxSight完成6000万美元债权融资

RxSight是一家美国医疗设备及技术研发商,致力于提供人工晶状体和白内障手术解决方案。已开发出FDA批准的白内障手术后定制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RxSight®可调光镜头™可使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后自定义视力,直到满足个人需求和生活方式要求为止。晶状体植入后,眼科医生将通过一系列基于办公室的光治疗程序来进行此优化,每个过程只需几分钟。近日完成6000万美元债权融资融资,投资方为Oxford Finance LLC。

英派药业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

英派药业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靶向抗癌新药,专注于合成致死作用机制,总部位于中国南京。英派药业以 DNA损伤修复通路(DDR)自主研发平台为基础,构建了DDR 产品组合,并且正在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合成致死新靶点。近期成功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额5000万美元,由君实生物领投,新投资方安捷资管、贞吉资本、深创投中美基金、奥翔药业,原投资方礼来亚洲基金、华岭资本共同参与。

同源康医药完成2.6亿元B轮融资

同源康医药是一家创新药物研发商,建立了专注于靶向治疗的小分子药物设计筛选平台、氘代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大分子免疫治疗平台,致力于癌症治疗和抗癌药物的研发。近日完成2.6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阳光融汇、三花弘道、复容投资和国创君和共同跟投。

Market Access Transformation获得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Market Access Transformation是一家美国医疗保健服务商,其使用技术能够收集和交流评估其产品在现实中的潜力的见解,从而推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决策。MAT的首款产品Rapid Payer Response™(RPR)是基于在线平台的信息交换。近日获得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Silversmith Capital Partners。

医百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医百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医学视频直播的平台,通过平台连接中国数百万的医生,为他们提供讲座、培训、交流的互动平台,帮助医生实现医学知识的变现。在2017年2月,医百科技成功中标中华医学会视频直播和医生远程培训项目,成为移动互联网医疗中唯一中标的企业。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MindWorks Capital概念资本领投,钟鼎资本、KIP跟投,惠每资本作为A轮投资人继续跟投。百榕资本担任本次融资财务顾问。

2020.12.4

凡知医学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凡知医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生物医药公司,由拥有美国顶尖药企30年从业资历的海归科学家团队创立,致力于搭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二代测序、数字PCR、三/四代测序技术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新一代基因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品牌。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清峰资创,天津科创。

迪英加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

迪英加是一家肿瘤活检切片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推荐治疗云平台开发商,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用于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目前产品有迪英加影像云平台和全球领先的数据库,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病理切片人工智能分析和诊断、实现癌症定量分析、降低阅片成本和提高诊断精确度,为医院提供数字病理远程阅片和会诊的全套数字病理解决方案。近日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领投方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创投)。据了解,本轮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全面推广和产品功能优化。

LemonBox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LemonBox 是一家中美跨境电商,为用户提供营养解决方案——“按月定制”的每日营养补充包。这套解决方案的关键词是:个性化定制、科学安心的购买和服用、小包装改良用户体验。近日完成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熊猫资本领投,Y Combinator众麟资本跟投。

北海康成完成4300万美元E轮融资

北海康成是一家已经进入产品上市运营阶段的新药创制公司。重点开发恶性肿瘤生物靶向创新药和以罕见病为代表的精准治疗等前沿技术领域。近日完成4300万美元E轮融资,投资方为3W FundManagement领投,Casdin Capital、Summer Capital、SPDBI、Yaly Capital、RA Capital Management、Hudson Bay Capital Management、泰格医药 、LYFE Capital跟投。

Everlywell完成1.75亿美元D轮融资

Everlywell是一个美国家庭健康测试及数字化管理平台,也是一家美国家庭健康检测机构,旨在给提供测试和数字平台来管理健康状况。公司将个人与认证实验室联系起来,提供一系列经过验证的实验室测试,包括胆固醇,心脏健康,生育力,性传播感染,莱姆病,睾丸激素,甲状腺等。近日完成1.75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Portfolio,Morningside Ventures,Lux Capital,The Chernin Group,Next Coast Ventures,Greenspring Associates,Goodwater Capital,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BlackRock,Foresite Capital。

MitrAssist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MitrAssist是一家二尖瓣反流治疗研发公司,通过一种微创的磁共振治疗方法,其二尖瓣植入物与天然二尖瓣协同工作,不会损害其功能。近日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复星医药,中国平安。

瑞德林生物获得亿元及以上人民币A轮融资

近日,合成生物学领域领先企业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了超过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东方富海、力合科创联合领投,弘富瑞盈、青岛德臻跟投,公司管理团队和天使轮机构地平线投资追加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研发平台的持续投入、产品管线快速扩充和商业化生产线的建设。

Correlia Biosystems获得700万美元A轮融资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伯克利的生命科学初创公司Correlia Biosystems完成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Neotribe Ventures牵头,Cota Capital,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和其他机构也加入了。NeoTribe Ventures作为融资的一部分加入了Correlia董事会。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F0qZW1RevECpFIjy.html#comments Mon, 07 Dec 2020 18:03:00 +0800
21笔融资、总额超30亿,生物医药企业仍占据“半壁江山”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kcIs8e46AuQBd9U.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1月第四周(11月23日-11月29日)期间监测到的21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1.23

博动医学影像完成B轮数亿元战略融资

博动医学影像致力于心脏影像产品研发,专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评估手段。博动公司开创性地研发了全球首款产品基于冠脉造影的QFR(无导丝FFR系统)、全球首款OFR(基于OCT的QFR系统),近日完成B轮数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中,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进行战略注资,高瓴创投领投,原股东博行资本跟投。

郎利生物获得30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

郎利生物是一家原料药及化学中间体研发商,旗下主要以原料药、化学中间体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项目为主,为用户提供原料药等相关服务。近日获得30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投资方为丰原药业。投后估值5882万人民币,占比51%。

睿触科技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睿触科技由影像设备和器械工程行业的精英团队组成,聚焦于精准穿刺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把穿刺活检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极大地提高多样复杂和早期小微肿瘤组织的检测率。同时,公司也围绕穿刺机器人的平台研发体系开发一系列产品,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新丝路金控,溪林投资担任投资顾问。

烨辉医药完成B+轮融资

烨辉医药主营销售药品,同时兼营销售各类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品、家庭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公司现拥有15家大药房及门诊部等合作单位,并拥有数家医保定点药房,近日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翰颐资本、幂方资本、金浦投资、银盛泰投资、楹联健康基金。

2020.11.24

沃比医疗完成超过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

沃比医疗(Wallaby Medical)是一家专注于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挽救中风患者生命最多的医疗科技公司,近日已完成超过数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创新工场、松柏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以及脑卒中产品的海内外上市。

推想科技完成D轮融资

推想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企业,近期刚获得中国NMPA肺部AI三类证,近日完成D轮融资,投资方为中关村并购母基金、中关村科学城、同威资本、联新资本。

Plum完成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Plum是一家印度团体健康保险服务商,通过在线平台,通过重塑健康保险的运作方式,为印度110多万家公司提供员工的健康保险。该公司非常了解企业的需求,能指导他们在60分钟内建立办理完自己的团体健康保险业务。不仅如此,Plum还向公司员工提供健康方面的福利,包括医生咨询、健康检查、健身和瑜伽、心理健康、营养和牙科保健等。近日完成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Surge领投,Tanglin Venture Partners、AngelList India跟投。

2020.11.25

博岳生物完成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

博岳生物是一家体外诊断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以及蛋白质组学为基础,利用基因工程、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及噬菌体/酵母展示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核心原料和整体解决方案。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级别的天使轮融资,由凯风创投独家投资,融资所得主要用于公司开发新产品、扩大产能,以及拓展公司的销售团队。

唯柯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唯柯医疗专注于开发结构性心脏疾病的系列介入治疗解决方案,目前产品包括不明原因脑卒中和心衰介入治疗。公司团队在结构性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上具有丰富的经验。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山蓝资本领投、盛宇投资跟投。本轮融资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自主研发的D-shant心房分流器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开展,以及纳米膜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临床试验与注册上市计划的推进。

2020.11.26

华昊中天完成8.9亿元人民币的E轮(Pre-IPO轮)融资

华昊中天是一家医疗领域的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抗肿瘤小分子化学药物的生物医药开发、技术与转让以及技术服务咨询,已经研制出埃博霉素类抗癌新药,致力于攻克癌症。近日宣布完成8.9亿元人民币(约1.35亿美元)的E轮(Pre-IPO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和经纬中国共同领投,建银国际、国药中金、天创资本、成都生物城等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产品管线的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平台的深度建设、即将上市的先导产品优替德隆的市场推广、产业化基地的二期建设、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新品种的引进及全球化的战略合作。

汇研生物完成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

汇研生物是国内集生物分离纯化介质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主要致力于国内外的生物分离纯化介质、层析柱及层析设备的研发;蛋白、抗体、多肽、核酸分离纯化等技术服务;血液制品、疫苗、新药纯化工艺的技术开发等。近日宣布完成千万级人民币A轮融资,由上海绿河投资独家投资,融资所得主要用于建设一条10000L琼脂糖微球生产线,以满足生物制药行业对国产蛋白质分离纯化填料快速增长的需求。

WithMe Health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

WithMe Health是一家药物指导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雇主和雇员在使用传统药品福利管理,WithMe Health旨在通过药物指导解决方案来取代药品福利管理。近日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OMERS Ventures领投,Shulman Ventures、Section 32、Oak HC/FT、MTS Ventures跟投。

Elevian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

Elevian是一家抗衰老产品研发商,一家开发潜在治疗和预防年龄相关疾病、恢复年轻再生力的药物公司。目前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阿兹海默病、2型糖尿病和肌肉减少症(年龄相关的肌肉功能障碍)。近日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PrimeMoversLab领投,BoldCapitalPartners、ForGoodVentures、KizooVentures、LauderPartners、LongevityFund、SavEarthFund、WTI等跟投。

美年健康拟5.42亿元转让美因基因20.06%股权

美因基因是一家基因检测技术研发商,专注于为健康管理、医疗临床、科研等体系提供基因检测服务,已开发出肿瘤早期筛查、药物敏感基因检测等产品。

美年健康日前发布公告,拟5.42亿元转让美因基因20.0607%股权,转让后公司持有美因基因28.55%的股权,预计交易后公司确认投资收益约11亿元。接受方为关联方青岛灵泽医疗健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非关联方厦门泛鼎佳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汇创启航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刘伊、司亚丽,转让价款合计为5.42亿元。

强森医疗获得数亿元C轮融资

强森医疗是为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社区诊疗和家庭医生服务的企业,解决社区居民‘最后1公里’就医问题。以社区为目标,以家庭为核心,以企业医疗保障为依托,近日正式宣布获得数亿元C轮融资,由融创中国战略投资,本次战略投资合作签约仪式在强森医疗集团总部举行。

2020.11.27

科凯生命科学获得数亿元B轮投资

科凯生命科学是一家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不同场景瓣膜疾病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日前宣布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浙商创投、国中创投、火山石资本、夏尔巴资本、元生创投及其他国内一线投资机构,老股东华创资本亦追加投资。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展心脏瓣膜产品的临床试验、NMPA认证和其他产品的研发。

昆亚医疗完成亿元C轮融资

昆亚医疗是一家医疗设备服务平台提供商,公司主营业务为医院医疗设备整体提供维保外包服务,致力于全院医疗设备预防性全生命周期管理;近日完成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尔医疗领投,东方嘉富跟投,B轮投资方君联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未知君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未知君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肠道微生态的AI制药公司。不同于传统的“细胞–动物模型–人体”的医药研发路径,未知君利用一种创新的科研模式,和独特的药物研发平台,将“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分析技术”,与肠道微生态技术相结合,近⽇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春华资本和⾼榕资本领投,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君联资本、熠美资本和雅亿资本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泉源堂获得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泉源堂是一家以B2C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发展业务的医药零售企业,现今在线销售主要涵盖中西药品类、营养保健品类、隐形眼镜类、医疗器械类、成人用品类等数千种医药产品,汇聚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商。近日获得某知名医疗产业投资人和SIG联合投资的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启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SomaLogic完成1.21亿美元A轮融资

SomaLogic是一家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诊断公司,提供SOMAmer技术提高诊断产品。近日完成1.21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Casdin Capital领投。

2020.11.28

弈柯莱生物完成A+轮融资

弈柯莱生物是一家拥有领先的酶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高科技企业。从事生物催化和合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并致力于将其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农药等领域,为绿色化学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近日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华泰紫金领投,海富投资、小苗基金、秉鸿资本跟投。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DkcIs8e46AuQBd9U.html#comments Mon, 30 Nov 2020 23:10:00 +0800
今晚八点丨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生物医药投融资还有哪些「高地」和「洼点」?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u0jp3bGaZ7oWRugT.html 2019年,生物医药收复了之前的失地;2020年,其又扛起了整个医健产业复苏的大旗。

一方面,整个行业出现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大额融资事件,另一方面,以甘李药业、万泰生物为代表的医药行业,纷纷在资本市场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新浪潮下,化药注册分类改革,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创新药获得优先审评、专利补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等新政策,又将推动那些生物医药企业脱颖而出?

随着全球外包订单向亚太地区转移,国内研发外包需求、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投入热度升高,生物医药行业向创新转型,又将催生出那些新场景和新赛道?

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巨头向生物医药领域的涌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医药O2O、互联网+医疗+医药,等新基因,又将改变哪些生物医药企业生存模式?

11月30日(周一)晚上八点,雷锋网邀请到倚锋资本合伙人朱湃,以「生物医药投资迎来“黄金时代”」为题,为我们解读生物医药产业变化趋势,以及大范围融资之后的未来资本市场爆发点。

资本介绍

作为长期专注投资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机构,倚锋资本从成立之初就重点布局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重点创新赛道,先后投资了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亚盛医药、普门科技、和元生物、和铂医药、亚虹医药、思路迪医药、华昊中天、Apexigen和Centrexion等境内外多个生物医药企业。

倚锋资本创始人朱晋桥曾表示:“明年,我们还将迎来投资项目的IPO大爆发,预期会有近20个生物医药企业实现退出。”

合伙人朱湃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并获得经济学学士(UCSD),发起并深度参与和铂医药、万春医药及Apexigen等项目投资,曾任国信证券资产管理总部项目经理,主导多项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负责银证合作相关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委托贷款、基金直投、信托收益权等相关业务,总规模约300亿人民币。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u0jp3bGaZ7oWRugT.html#comments Mon, 30 Nov 2020 18:49:00 +0800
未知君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推进微生态药物临床试验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HklWgaT2Jpf4Njj.html 近日,专注于肠道微生态治疗的AI制药公司——深圳未知君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刷新先前由其创下的过亿元人民币融资记录,成为国内微生态制药行业规模最大的融资事件之一。

此轮融资由春华资本和高榕资本领投,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君联资本、熠美资本和雅亿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2021年临床试验的开展,药物管线的研发,以及对现有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和深化拓展。本轮融资由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成立于2017年的未知君是中国首批专注于肠道微生态治疗的AI制药公司之一,旨在通过粪菌移植、配方菌等微生物治疗方式,实现肠道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缓解或治疗。

成立之初,未知君将人工智能与肠道微生态技术相结合,在人工智能方面搭建了多组学计算平台、关键菌发现平台和微生物知识库平台,在生物技术方面搭建了培养组学平台、动物模型验证平台和微生态药物生产平台。

未知君的AI技术可大幅减少数据噪音,提高数据可解释性,解析疾病发生及改善过程中的关键通路及主要贡献菌,构建出微生态药物“细菌→基因→通路→产物→功能”的完整信息链。

数据端的分析挖掘工作配合下游实验端的菌株开发及体外和动物实验工作,打通从“数据”到“药物”的转化链路,实现微生态药物研发的完整闭环。根据不同适应症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异性,未知君针对性地研发肠道菌群药物,用于多个适应症的治疗,将微生态制药从实验室阶段的科学探索,推向产业化的落地。

目前,未知君已在肿瘤免疫治疗、神经系统和免疫性疾病等适应症完成布局,拥有四条自研微生态药物管线。通过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已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医疗机构开展肠道微生态临床研究合作。

雷锋网了解到,未知君已向美国FDA提交了关于a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项目的IND申请,通过后,未知君将拥有亚洲第一款获得美国临床批件的FMT药物,及中国第一款获得美国临床批件的微生物药物。

2021年,未知君将进入药物管线驱动阶段,在积极推进临床试验的同时,加速药物研发,构建更广范和有价值的药物管线,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微生态药物。

未知君创始人谭验博士表示:“随着美国几家微生物制药公司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微生态制药赛道在国际上愈发受到重视,得到包括传统药厂、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在内各方的认可。”

春华资本执行董事邹凌指出:“未知君在谭验博士及其团队的带领下,不仅在国内独树一帜,更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强的竞争力。春华看好未知君未来续提高AI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效率。”

高榕资本项目负责人乐贝林表示:“人类与上千种肠道菌群以共生形式相处了上百万年,随着近十年各类组学技术的推进,对菌群动态的理解已由过往的单一起伏向全局扰动演变,再加上转化医学的进步,菌群和疾病的关联也在‘致病’的基础上叠加‘治病’的可能。

他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适应症的POC和MOA的研究推进和数据披露,整个行业即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轨道。未知君自主开发的集成化AI算法Strainfinder可以进一步助力提前储备2.0版本的肠道菌群药物,引领行业由混合式的FMT走向更精细化的配方菌时代。”

五源资本执行董事井绪天表示:“这个行业已经有耕耘多年的北美公司获得相对明确的技术验证,行业成功的确定性大大增加。虽然这个领域内中国公司起步较晚,但有更多的数据资源和临床资源,可以使研发效率大大提升。”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赵名玮指出:“未知君将AI与微生态药物研发相结合。君联看好未知君未来将依托AI能力和数据积累成为该领域的平台型创新药公司。”

熠美投资合伙人丁大立表示:“随着今年以Seres为代表的行业先行者取得非常积极的三期临床数据,微生态制药这一蓝海市场已经到了爆发前夕。”

雅亿资本合伙人刘翀表示:“在中国,未知君已处于肠道微生态领域头部地位,随着今年在美国的IND,以及未来更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申报和推进,影响力也将日新月异。”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HklWgaT2Jpf4Njj.html#comments Sun, 29 Nov 2020 14:58:00 +0800
布局神经介入全场景,沃比医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ymVnWQ5f2rOG7afz.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沃比医疗宣布完成超过数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创新工场、松柏资本跟投,歌路资本连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所得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全面落地,以及脑卒中产品的海内外上市。据悉,沃比医疗在今年8月份刚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中信医疗基金领投。

据公司介绍,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促进其全球出血和缺血性卒中治疗产品组合的开发,深化在欧美、日本、南美等海外市场布局,支持该公司正在进行的两项临床试验,为2021年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产品在国内取证及上市打下坚实基础。

沃比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神经介入领域的医疗科技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国际高端血管疾病治疗的创新产品。基于脑卒中在亚洲地区的高发病率以及中国作为全球脑卒中医疗需求最大的市场,总部和生产基地建在中国的上海医谷,并在美国加州设立研发中心。

脑卒中是中国第一大致死病因,目前脑卒中患病人数、每十万人死亡率超过心血管疾病,但受限于治疗费用、手术医生数量以及科室下沉程度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神经介入手术例数仅相当于心脏介入2004年的水平。

不过因术中精密度要求高等特点,国产品牌的市占率依旧很低,美敦力、史赛克、强生等巨头垄断的局面,出血类和缺血类市场国产化率均不足10%。

沃比医疗CEO安穆克认为,中国十几年的市场发展没打破10%的市场占有率,本质是产品技术的差距。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以国际化的技术水平要求自己,从一开始沃比医疗走的就是这一条道路。“全球仅有不超过5家跨国企业垄断了绝大部分神经介入市场。Me-Too的战略在这个市场并不奏效。”

目前在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神经介入领域,沃比医疗同时布局这两大领域,产品管线包括弹簧圈、血栓抽吸导管、取栓支架、密网支架、球囊、导丝等重磅产品。其中弹簧圈与抽吸导管成为目前该公司进展最快的旗下产品。

沃比医疗Avenir™机械可解脱弹簧圈已经完成国内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是该领域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的产品,预计明年将会在国内取证上市。

该公司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自主研发的血栓抽吸导管是另一款旗舰产品。抽吸导管主要利用负压抽吸原理达到血栓闭塞的血管近端,将血栓吸出。

雷锋网了解到,美国市场80%的缺血性脑卒中器械治疗会首先用到抽吸导管,抽吸导管已经被认为是机械取栓的未来趋势。不过,血栓抽吸导管的制作也成为业内公认的较难,对其导管的抗折叠性能、管内涂层、通过性等都有较高要求。

沃比医疗推出了自主研发的Esperance®血栓抽吸导管,其特别设计的大内腔(0.071")为临床带来更好的抽吸力,提高抽吸效率,专利涂层工艺加上薄管壁,多阶段渐变过渡设计为导管整体的支撑以及高到位提供了更多稳定通过性的保障。

公司正在积极申请该导管的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国内注册方面已经和宣武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预计明年一季度沃比中间导管产品在国内上市。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表示:“沃比医疗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研制出国际领先产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在被几家跨国公司垄断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这充分证明了沃比医疗出色的产品性能和商业化能力。”

创新工场合伙人杨小龙表示:“在全球老龄化趋势下,神经介入是最具市场刚需和发展潜力的医疗市场之一。沃比医疗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鲜明的技术和产品特色,迅速获得了国内外行业专家和客户的认可。创新工场看好沃比医疗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发展方向,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开放透明的企业文化。”

麦星投资合伙人李鑫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公司在2020年这个不平常的年份迅速完成两轮重要融资,也特别感谢新的机构投资人对沃比的认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是资本市场对沃比的团队能力以及业务进展的进一步认可。麦星投资于2014年开始关注神经介入的领域,看到行业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也非常认可其为全社会提供的巨大价值。这也符合麦星投资长期坚持的ESG投资理念。”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ymVnWQ5f2rOG7afz.html#comments Tue, 24 Nov 2020 17:01:00 +0800
德昇济医药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合源生物完成4.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7FUUPRoXBxbCzI8V.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1月第三周(11月16日-11月22日)期间监测到的34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1.16

吉因加完成总金额2.5亿余元人民币B+轮融资

吉因加是一家专注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企业,自主研发了ER-seq、mTBI、mClone等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了无创、精准、动态的ctDNA检测体系,为客户提供肿瘤精准用药、疗效监测、术后复发检测、早期筛查等一系列临床服务和产品。近日宣布完成总金额2.5亿余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华盖资本领投,爱尔医疗、盛山资产、盛宇投资、弘晖资本等新老股东共同跟投。汉能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

Metagenomi完成6500万美元A轮融资

Metagenomi是一家美国基因编辑技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从微生物宏基因组(metagenomics)数据中,借助AI和机器学习等方法,筛选出新型基因编辑系统,既包括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也包括非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系统。通过开发这些创新基因编辑系统,提供更安全、准确的基因编辑技术,最终用于药品的研发和疾病的治疗。近日完成6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Bayer、Humboldt Fund领投,Sozo Ventures、Agent Capital、InCube Ventures、HOF Capital跟投。

科越医药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

科越医药是一家抗体药物研发商,专注于免疫抗体疗法的科研、开发,以及生物抗体医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在研项目包括单克隆抗体实验样品,同时面向用户提供药理分析、技术转让等服务。近日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泉创资本(Quan Capital)、6 Dimensions Capital、启明创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以及国药资本(Sinopharm Capital)等机构参与,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普瑞金完成1.4亿人民币B轮融资

普瑞金是一家CAR-T免疫疗法研发商,通过融合细胞药物与纳米抗体药物的生物药研发平台,开展CAR-T细胞免疫治疗和纳米抗体生物药研发,其中CAR-T CD19产品已成功治愈数十例复发且难治类白血病患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近日完成1.4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海尔医疗领投,华邦健康、湖南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国科嘉和跟投。

中生康元完成A轮融资

中生康元是一家个体化DC疫苗研发商,从事新一代个体化DC肿瘤疫苗研发和生产,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一年即搭建了自主产权的基于AI的肿瘤新抗原预测系和高通量功能验证系统,实现了对肿瘤新抗原高精度、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的鉴定,比肩欧美领先企业。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杭州和盟创投旗下的医疗·生物基金领投,四川发展集团弘科基金、磊梅瑞斯资本、共青城鹏博投资共同跟投,探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汇医慧影完成C2轮融资

汇医慧是一个独立第三方的医学影像咨询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算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影像学的辅助诊断和阅片服务, 服务对象是构建“医联体”体系的基层私立医院和普通医院。近日完成C2轮融资,融资额达数亿元。本轮融资由首钢基金、国药控股旗下基金国药君柏、坤健信泰等共同注资,鼎晖投资、达泰资本、蓝驰创投等老股东持续加码。易凯资本继续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2020.11.17

和黄医药完成1亿美元股权融资

和黄医药是一家生物制药商,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制造与销售以传统中药和植物成分提炼而成的医药、保健品和其他保健消费品与个人护理产品,旨在成为肿瘤学和免疫疾病靶向治疗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的全球领导者。近日完成1亿美元股权融资,投资方为CPP INVESTMENTS。

Nereid Therapeutics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

Nereid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新疾病治疗方法研发商,致力于通过在生物分子冷凝物中应用研究和技术来发现新的疾病治疗方法。近日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Apple Tree Partners,Clifford P. Brangwynne。

AliveCor完成6500万美元E轮融资

AliveCor是一家数字医疗初创企业,主要为心脏功能欠佳的用户以及身患中风的用户提供健康监测管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近日完成6500万美元E轮融资,投资方为Bold Capital Partners,Khosla Ventures,Omron Healthcare,Qualcomm Ventures,WP Global Partners。

威斯克生物获得战略投资

威斯克生物专业从事疫苗研发生产和免疫治疗的生物医药公司。据介绍,威斯克公司利用昆虫细胞研发新冠疫苗,将新冠病毒基因引入昆虫细胞,该细胞作为工厂生产出高质量重组疫苗蛋白。近日获得战略投资,四川发展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发展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药将作为共同领投方,对威斯克公司经营增资,投资近3亿元用于生产线建设与开展临床研究,助力新冠疫苗研发应用“竞速跑”。

至善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至善医疗是一家糖尿病和减重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商,主要从事无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致力于为肥胖患者提供无创减重器械及慢性病治疗服务,旗下拥有上海张江药谷孵化器研发中心。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麦默真空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

麦默真空是一家创新型医疗设备研发商,专注于创新型X射线医疗设备的研发,业务主要包括X光机用X射线管组件、CT管组件、第六代静态CT射线源模组等。其研发的多款医用诊断旋转阳极X射线管组件(CT球管)目前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近期完成B轮数千万元融资,由泽羽资本、苏州比邻星创投、西藏睿尚共同投资。据介绍,本轮资金主要用于配合产品平台研发、产业化产能的提升及市场推广。

Myricx Pharma完成450万英镑种子轮融资

Myricx Pharma是一家英国靶向药物开发商,致力于开发选择性靶向癌症中人类N-肉豆蔻酰转移酶(NMT)的小分子抑制剂。近日完成450万英镑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Sofinnova Partners,Brandon Capital Partners。

2020.11.18

德昇济医药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

德昇济医药是一家肿瘤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研发商,其专注于开发精准治疗药物并将其商业化。致力于改善现有标准治疗方案或开发替代方案,以更好满足患者的需求。德昇济医药在免疫和肿瘤领域瞄准新的疾病靶点和递送途径,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疗法。近日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博裕资本,经纬中国,红杉中国,淡马锡,药明康德。

耀海生物完成超1亿人民币B轮融资

耀海生物是一家基因工程蛋白药物研发商,致力于生物技术产品的合同委托服务,建设打造生物制品CRO/CMO/MAH开放式、全方位、一体化的产研服务平台。近日完成超1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荷塘创投、杭州赛盈、盛世金财。

Upfront Healthcare完成1150万美元B轮融资

Upfront Healthcare是一个美国患者全渠道沟通参与平台,提供的患者解决方案不断指导和激励所有患者在合适的地点或提供适用的服务来完成必要的护理。平台由数据连接器库,集成的机器学习功能和企业编排引擎提供支持,可跨多个渠道吸引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选内容和与文化相关的信息。近日完成115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Baird Capital领投,LRVHealth、Echo Health Ventures、Nashville Capital Network、Hyde Park Venture Partners跟投。

Troy Medicare完成1000万美元B轮融资

Troy Medicare是一家医疗保险创业公司。近日完成1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AXA Venture Partners领投,Sunwater Capital跟投。

大米和小米获得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大米和小米是中国领先的自闭症谱系儿童服务平台,提供康复服务、融合教育支持、家长培训、线上课程及科普资讯等一体化服务。 目前,我们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开设线下服务机构及多所融合幼儿园,未来还将拓展至更多地区。近日获得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奥博资本(OrbiMed)领投,上一轮投资人继续跟投。奥博资本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专注于生物医疗的投资公司。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2020.11.19

Spring Health完成7600万美元B轮融资

Spring Health是一家美国行为健康福利提供商,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员工心理健康解决方案,Spring Health为雇主提供了一种行为健康福利解决方案,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Spring Health可以提供任何类型的护理-从数字练习到辅助员工协助计划(EAP)服务,再到辅导,治疗或药物治疗。近日完成76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GingerBread Capital、SemperVirens、The William K. Warren Foundation、Rethink Impact、Able Partners、Work-Bench、True Capital Management、Northzone、Operator Partners跟投。

Outcomes4Me完成4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Outcomes4Me是一家医疗移动应用程序和平台开发商,致力于癌症治疗和护理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来分析医疗记录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可操作性和及时性信息。该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700多个不同机构的病历中,以深入了解治疗方案,临床结果以及患者报告的结果。近日完成4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Asset Management Ventures领投,Sierra Ventures、Merstal Ltd.等跟投。

Pharvaris完成8000万美元C轮融资

Pharvaris是一家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口服疗法研发商,该公司基于新型小分子靶向技术,开发口服B2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HAE和其他B2受体介导的适应症。Pharvaris汇集了在药物开发和罕见疾病领域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正在为所有亚型HAE和其他B2受体介导的适应症患者寻找新的替代注射疗法。近日完成8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Viking Global Investors、General Atlantic领投,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Foresite Capital、Bain Capital Life Sciences、venBio Partners、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 Partners跟投。

Umoja Biopharma完成5300万美元A轮融资

Umoja Biopharma是一个美国免疫疗法平台,该公司的平台包含三个核心组件:VivoVec交付平台,RACR / CAR有效载荷架构和TumorTag平台。VivoVec递送平台可在体内发挥作用,以生成一组抗癌细胞,即VivoCAR T细胞,该细胞可通过RACR / CAR控制系统使用外来给药,FDA批准的药物进行控制。TumorTag分子可与VivoCAR T细胞结合使用,将杀死癌症的T细胞引导至肿瘤和肿瘤的关键支持细胞。近日完成53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MPM Capital,Qiming Venture Partners。

合源生物完成4.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合源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等创新型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医药企业,深度合作国家一流院所与临床研究中心,致力于打造业界领先的细胞治疗临床转化与商业化平台,加速细胞治疗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近日完成4.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国投招商、天创资本、深圳瑞昇投资基金、大榭鹏创、繸子财富、道彤投资、ETP、嘉道谷投资(龚虹嘉)、乡村振兴基金RFUND、凯信生物。

深透医疗宣布最新一轮1220万美元A轮投资

2020年11月17日消息,医学影像软件公司Subtle Medical(深透医疗)宣布最新一轮1220万美元A轮投资,由生物医药领域知名基金本草资本领投,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基金Fusion Fund、Data Collective、Delta Capital(达泰资本)、Tsingyuan Ventures(清源资本)、BV百度风投等跟投。

启德医药完成B轮融资

启德医药是一家全球性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以差异化创新平台技术开发新型生物偶联药物,为全球病患提供更为安全有效、更为可及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近日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鸿博基金、博瑞医药。

2020.11.20

Medable完成9100万美元B轮融资

Medable是一个美国患者软件平台提供商,该平台使临床领导者能够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策略。推出了与PPD共同开发和部署的新TeleVisit移动应用程序,以及TeleConsent™和TeleCOA™应用程序,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使用Web和移动技术将患者虚拟地连接到站点和赞助商。新的应用程序使患者能够获得临床建议,获得知情同意并再次同意,并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患者家中舒适地共享结果评估。近日完成91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Sapphire Ventures领投,GSR Ventures、PPD、Inc.、Streamlined Ventures跟投。

MedAvail获得8400万美元战略投资

MedAvail是一家自动药房服务提供商,通过其专有的机器人配药平台MedAvail MedCenter和送货上门业务向Medicare诊所提供诊所药房服务。近日获得84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Aly Bridge Group领投,Cigna Ventures、Redmile Group、Pura Vida Investments、Adage Capital Management、Lewis and Clark Ventures、Heights Capital Management、Maven Investment Partners等跟投。

深圳安科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

深圳安科是一家医疗设备综合服务商,从事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目前主要从事医疗影像,医疗信息,医疗电子,医疗等四大领域的二十多种产品的开发与制造。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先驱,安可享有良好的声誉。近日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同创伟业、深圳高新投、麦星投资、招商致远资本、深创投、景林投资、宝安区引导基金、深圳市加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ClosedLoop.ai完成1100万美元A轮融资

ClosedLoop.ai是一家美国医疗保健数据科学平台,通过将面向数据科学家的端到端机器学习平台与特定于医疗保健的预测模型和功能的目录相结合,ClosedLoop使医疗保健组织能够使用数据科学来改善结果并降低成本。该平台提供了AI工具和自动化功能,使数据科学家能够快速,轻松地构建和部署准确且可解释的预测模型。近日完成11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Greycroft、406 Ventures领投,Meridian Street Capital、Silicon Valley Bank跟投。

Elevation Oncology完成6500万美元B轮融资

Elevation Oncology是一家位于纽约市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服务商,专注于为基因组明确的癌症患者开发精密药物。近日完成65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venBio Partners,Qiming Venture Partners USA,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Aisling Capital,Driehaus Capital Management,Samsara BioCapital,BVF Partners,Vivo Capital,Vertex Ventures HC。

2020.11.21

Koa Health获得1650万美元A轮融资,Ancora Finance Group、Wellington Partners投资

Koa Health是一家心理健康治疗服务商,提供一系列以科学为后盾的个性化心理保健解决方案,旨在改善用户的健康状况。据悉,Koa Health获得1650万美元A轮融资,Ancora Finance Group、Wellington Partners投资。

Diality获得1250万美元B轮融资

Diality是一家血液透析机研发商,致力于开发以患者为中心的便携、简单、智能的透析机,其目标是减少与家庭血液分析仪器相关的障碍,以便于患者在家中或旅行时进行持续性优质化治疗。据悉,Diality获得1250万美元B轮融资。

典晶生物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

典晶生物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张金忠。典晶生物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在上海设有商务中心,并计划在美国旧金山湾区设立国际临床和注册中心。典晶生物致力于持续创新,研究开发领先的眼科疾病治疗药品,满足大量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典晶生物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高瓴创投和泉创资本共同领投。雷锋网雷锋网

2020.11.22

Imago BioSciences获得8000万美元C轮融资

Imago BioSciences是一家骨髓增殖性疾病管理技术研发商,致力于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管理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开发创新疗法,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Imago BioSciences获得8000万美元C轮融资,Farallon Capital法拉龙资本领投,Surveyor Capital、Irving Investors、Kingdon Capital Management、T. Rowe Price 参投。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7FUUPRoXBxbCzI8V.html#comments Mon, 23 Nov 2020 18:40:00 +0800
博动医学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科创投集团战略注资、高瓴创投领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EhEVw7aRo9GN4uRU.html 2020年11月,博动医学完成B轮数亿元战略融资,上海市批准立项由博动医学承担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系列创新技术被纳入上海市战略性技术产业化规划体系。本轮融资中,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进行战略注资,高瓴创投领投,原股东博行资本跟投。

今秋国家医保局的带量采购,将曾经万元以上的冠脉支架降至平均700元左右。伴随着冠脉支架的高值耗材时代成为历史,冠脉介入治疗也正在从以往的追求“手术量”到追求“手术质量”的过渡。

以FFR、QFR、CT-QFR等为代表的冠脉功能学诊断在“精准PCI”的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它将规范并精准优化冠心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和介入治疗策略。

目前,欧洲和中国介入指南中均以最高级别(IA)推荐冠脉介入术中采用FFR评估冠脉的功能性狭窄,以指导冠心病的血运重建策略。

然而,全球压力导丝FFR的使用率并不乐观,以PCI例数为基础,全球的平均使用率不到5%,欧美发达国家大约20%,中国不到1%。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产生额外手术风险、耽误手术时间、部分患者不耐受等问题是限制FFR临床使用的最主要原因。

博动医学创始团队发明了基于冠脉造影快速计算FFR的新方法,即定量血流分数(QFR),成功在中国和欧洲多家医院进行了临床使用。基于冠脉造影的QFR产品于2017年进入中国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2018年7月获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目前,QFR技术在海外也获得了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获得FDA、CE和NMPA认证的影像FFR技术。

随后,博动医学研发团队又首创了全球首个腔内影像的计算FFR产品:基于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计算的FFR(UFR)产品和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影像的(OFR)产品,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基于冠脉CTA的无创FFR(CT-QFR)产品。至今,博动医学已有三款产品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为了推动QFR系列技术进入国际冠心病介入治疗指南,建立冠脉介入的质控标准,博动医学系列计算冠脉功能学产品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三个重大的RCT研究:

1)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乔树宾教授和徐波教授担任PI的FAVOR III China研究;

2)由丹麦奥胡思大学医学院牵头,Niels R. Holm教授担任PI的FAVOR III Europe/Japan研究;

3)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牵头,副院长赵强教授担任PI的FAVOR IV-QVAS研究。

雷锋网了解到,博动医学于2017年与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上海交大-博动医学联合实验室”,由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亚珠院士担任联合实验室名誉主任,QFR/UFR/OFR等计算功能学技术发明人涂圣贤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着力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联合研发,发挥产学研医的交叉学科创新优势。

自成立以来,博动医学承担或参与了6项国家及上海市的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包括了国家“十三五”首批数字诊疗装备重点研发专项、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

2018年起,博动医学QFR系列产品已陆续在国内各省市及国外实现商业落地。目前,QFR系列产品已在国内近200家医院、全球20余国的300余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

目前,博动医学与国内外超过100家中心开展科研合作,共计完成60余项临床试验,发表90余篇高水平SCI论文,其中包括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2.673)、JACC(IF=20.589)等心血管领域的国际顶尖SCI期刊发表20余篇。

科创投集团副总经理朱民表示:“博动医学在冠脉影像和计算冠脉功能学领域深耕多年,在技术和运营方面优势明显。科创投集团将积极贯彻国家和上海市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总体布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前瞻投资布局。”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表示:“心血管介入正在向更精准和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博动医学拥有全球创新的技术和产品,高效的研发体系,丰富的商业化经验。自2018年起,博动医学QFR系列产品已陆续在国内各省市及国外多国实现商业落地,优化了心血管疾病诊疗流程,让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的同时,节约了大量医疗资源。”

博行资本合伙人李振明表示:“我们非常看好博动医学的发展前景,其原创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临床效果经过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实验的充分验证,并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推荐。博动医学的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和本地经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品的在多国的注册批准,与合作伙伴共同挖掘国际市场,并成为国内外众多医院的常规使用产品和诊疗技术。”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EhEVw7aRo9GN4uRU.html#comments Mon, 23 Nov 2020 17:21:00 +0800
巅峰对话:5大顶级风投,最青睐什么医疗项目?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6xiA40lCFF5g5O4.html 编者按:2020年10月17日,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揭幕。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邀请到红杉中国、深创投、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投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

大会的开场,在蓝驰创投执行董事秦祯的主持下,软银中国资本合伙人江敏、联想创投总经理梁颖、高榕资本医疗健康投资顾问于江涛、深创投东北片区总经理李海永几位嘉宾,以《医疗科技投资的未来十年》,展开了一场圆桌访谈。

以下为圆桌访谈的线上分享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蓝驰创投1998年在硅谷成立,2005年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管理多支美元,以及人民币基金,总管理规模达到100亿人民币,投资超过120家优秀早期创业企业,覆盖企业服务、科技消费、以及医疗领域,医疗中的代表案例包括春雨医生、水滴、善诊和南燕科技等等。

第一个问题我想问问联想创投的梁总,我知道您在联想建立了首个机器人实验室和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并曾担任主任,对于这些领域的发展认知肯定更早,且更透彻一些。

我们看到机器人和CV技术在医疗的发展好像处于两个极端,像CV技术,国内相比国外做的更快,很多企业都在谈“出海”,但机器人我们就慢得多,还没有出现一个像“达芬奇”,更多企业在谈国产替代,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联想创投梁颖:联想创投确实在设备领域投入要多一些,比较早布局CV和机器人领域,对工业、医疗问题也有所了解。

从技术角度来看,CV技术在20年前就已经发展成熟,当时问题在于计算能力存在瓶颈。

现在深度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的发展,让计算变得容易,处理、分析所需要的时间也极大缩短,市场商业化也变得更加容易,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都已经有所应用。

CV的技术核心就是算法,算法本身迭代非常快,一种新的技术框架出来,研究人员就会发表论文,其他人很短时间也能同样跟进、模仿,所以各个企业算法技术领先周期并没有那么长,甚至在相同起跑线。

整体来看,CV产业化的问题在于怎样去适用实际应用场景,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手术机器人本身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平台,既需要对医疗知识有所认知,了解医生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手术条件、医生对机器人产品的操作方式;还需要从机器角度,掌握传感器、控制端、操作系统,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

手术机器人不像PC,遇到问题可以重启,手术室里的医生和病人没有等待“宕机”的时间和假设。

所以机器人行业,其实是一个多学科的大融合,每一点出现短板都无法应用。而现在国内的手术机器人,很多技术瓶颈都没有解决,核心传感器、控制器、输入电机、操作系统等生产元素都来自海外。

当前阶段,我们还止步于简单的系统集成,只是把各个系统搭建好,进行集成就可以,但谈到对比甚至国外产品,就比较困难。

其实国内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手术机器人,863项目就一直在推进这件事,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机器人项目,一方面就是之前的预研转化,另外就是海归学者带回来的经验复制。

现在来看,受限于核心技术、生产制造工艺的限制,手术机器人还存在许多困难。而且医疗赛道本身就需要长周期的研发和临床认证。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在机器人方向,我在补充一个问题,手术机器人很多都和术室相关,我们之前注意有四个机器人赛道:第一类就是外科手术机器人,执行包括腹腔、胸腔内的手术,代表就是达芬奇;第二类是就是骨科,像Mazor、天智航等等;第三类就是神外手术机器人;第四类是新一点的,像法国的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在中国,您觉得其中哪一类会最先跑出来?

联想创投梁颖:我觉得相比其他,腹腔类产品最为复杂,也就是达芬奇做的,这个领域,目前国内最主要的趋势还是国产替代。

其他专科领域,不管骨科、神经外科、介入类的产品,国外也刚刚开始,许多产品还不适合中国市场,这些赛道中国可能还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高榕资本于总,您本身就是生物医学出身,同时做了很多年的医疗科技研究和工作,那现在医疗行业正在出现哪些创新型技术,这些技术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创新型医疗企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变现问题?

高榕资本于江涛:这里我主要想分享一下与治疗相关的生物技术。

回顾生物科技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出现了这么多技术和技术组合,针对原来没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和领域,研究出更多的治疗手段。

几个比较重要的方向:

第一,就是最近被刷屏、刚刚获诺贝尔奖的基因剪切技术。它给科学家一把“魔剪”,使得一切皆有可能,让大家的想象力可以充分释放。

这个技术的发展时间很短,但现在已经进展到了临床治疗阶段,这种发展速度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但肯定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脱靶,以及落地的伦理问题。

第二,细胞治疗。这个方向虽然很早就有探索,但最近几年热度开始快速升高,包括临床中对T细胞的各类改造,从治疗血液肿瘤到实体肿瘤的一系列尝试等等。

CD19靶向的CAR‐T,给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其中几个适应症已经率先跑通,获得美国FDA批准。国内也有一些厂家的产品在临床试验阶段,很有可能在近期获批。

但这个领域也是最近5年之内才兴起的,还存在成本比较高、周期长,只能治疗血液肿瘤、不能治疗实体肿瘤,治疗后还有很高复发率等问题。

第三,免疫治疗。这个领域最高的热度就是针对PD1、PDL1的阻断抗体治疗。目前很多肿瘤领域企业都研发出了自己的PD1、PDL1抗体药物。

这方面国内医疗公司跟进的速度非常快,但扎堆以后也导致边际效应迅速递减。对于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来说,也导致PD1、PDL1抗体药物越来越不值钱。

免疫治疗方向,大家都在进行新探索。其中包括组合治疗办法,以 PD1、PDL1抗体为基石的组合治疗,寻找更多合适的组合药物,提高治疗和反应百分比。

除此之外,科学家也在寻找下一个像PD1的新超级靶点,这种靶点一旦发现,相信可以给创业着和投资机构带来超额回报。

还有基因治疗领域。因为这次疫情,mRNA疫苗也被再一次炒热,mRNA疫苗本身是用来治疗癌症的,现在做应急新冠疫苗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病毒载体改造、递送药物脂质体等技术,这些技术使原来不能成药的靶点也能逐步在治疗领域得到发展。

总之,现在的生物技术发展已经进入到井喷状态。虽然大多数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未来10年,很多技术都会落地到临床和治疗当中。

关于创新医疗企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和商业变现这一问题,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深有体会。这需要每个人对自己手里的创新技术有清晰定位,清楚技术价值在哪里。

平台型技术,就需要做整合、合作、服务、转化,体现阶段性价值;治疗型技术,就需要推进临床,用临床数据在资本市场实现自己的价值。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像细胞治疗CART、PD1/PDL1都是很明显的案例,领域虽然发展势头非常成熟,但竞争非常激烈,同一靶点里有多家企业在竞争。对于这种市场,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创业者。

高榕资本于江涛:

从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方向,现在国外已经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案例,国内主要还是走跟随策略。而随着跟随门槛越来越低,一个市场里面,如果同时存在两三家、三四家的情况还比较良性。

但像PD1这种,一下出来10家、20家企业,最后生存下来只可能是前5。如果希望在这个行业创业,可能就只有联合治疗,用PD1抗体形成基础药物,再联合其他靶点,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CAR-T领域,则主要是考验创业者能否解决治疗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降低CAR-T细胞生产的成本,降低病人的支付成本,等等。如果能够在任何一个细胞治疗领域,从血液瘤进展到实体瘤,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最后,还有CAR-T治疗肿瘤复发性的问题。

我觉得在细胞治疗领域,真正的创业还是要回归科研本身,从技术角度来解决医疗领域的瓶颈问题。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深创投李总,我们最近看到一个统计,深创投投资的医疗企业里,有多家近期都在深圳科创板上市,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企业市值增长了多少,都是哪种类型的企业,给深创投带来多少的回报?此外,医疗企业在科创板现在是怎样的行情,更建议哪些类型企业去尝试?

深创投李海永:目前深创投医疗领域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已有20余家,其中仅科创板就有4家,以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为主,收益在5-10倍之间,有些项目我们投资了多轮。

深创投布局医疗投资领域相对较早,投资的赛道包括创新药研发、细胞治疗、高端医疗设备、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体外诊断、医疗信息服务、宠物药等。

近两年,我们医疗领域投资的项目正在向前端转移,原来是进入三期临床才投资,现在是完成了一期临床或者临床前期就已经开始投资,这和投资团队的专业能力提高有很大关系。 

我们看科创板一年多的数据,已经有30多家医药企业上市,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研发,高端耗材、医疗器械领域。经过前一段的调整期后,目前大部分医药股又创了股价新高,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经过发展,利润大幅提高,市值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投资者对创新药的认识越来越深,创新药作为重磅产品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截止到2020年7月底,诞生了20余家千亿医药企业,多数为细分市场龙头,以创新药居多,医疗器械次之。

近几年医保政策调整,4+7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对仿制药带来了较大影响,创新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国内创新药市场现在不足100亿美元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同时,近几年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发展很快,天智航今年上市表现比较好,建议更多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能够选择科创板上市。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后疫情时代,医疗市场投资趋势都非常火热,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牌,各个资本都有很多大动作。在医疗市场上有哪些就是趋势的变化?哪些领域经过疫情,有的加持,哪些领域出现一些业务方面倒退或重新洗牌?

深创投李海永:本次疫情,来得比较迅猛,大家刚开始没有防范意识,到后来的完全遵守防疫纪律,主动做好防护,是对全民的一个健康教育。疫情之后,很多医药股的股价都大幅攀升,现在逐渐回落到正常水平。

我个人觉得,本次疫情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意识,对二类疫苗、个人防护用品利好。原来,我们只注射一类疫苗,像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宫颈癌疫苗等二类疫苗注射的比较少,疫情过后,需求将会逐渐扩大。

目前还没发现某个细分医药行业因疫情引起倒退,仿制药受国家政策影响会大一些,但在一定阶段还会是市场主流。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我们蓝驰创投对这些领域也有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互联网诊疗在疫情期间就迎来很好的发展趋势,各个互联网诊疗链条发展趋势都比较快,不知道其他嘉宾对这些行业怎么看?

联想创投梁颖:我认为除了疫情,更大视角还有中美之间,国内消费升级等等。疫情这件事,是一个触发点,让更多矛盾和现象都集中呈现出来。

国家政策在向国内医药和器械企业倾斜,要求采购更多国产医疗设备,对整个产业影响非常大。

大家会发现,去年医疗投资动作还远远没有这么多,更多资本都只是把医疗当做抗经济周期风险的赛道之一。

但今年情况完全不一样,科创板、注册制等新政策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企业,也为投资机构退出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医疗已经成为各个投资机构最力捧的赛道,很多资本和投资人都想进入,但这和3年前的AI情况比较类似,有一些过热了。

高榕资本于江涛:疫情只是一个突发性事件。从行业发展来看,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肯定会助推医疗成为一个大的赛道。这个认知本来就存在,疫情只不过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变化主要在两方面:一类是政策,另一类是心理。

首先从政策上说,疫情让国家、乃至全世界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认知。未来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上肯定会有比较大的投入,带来更多医疗信息化、医疗产业化的机会。

其次从人的心理上,大众、创业者、投资人都认为医疗变得更加重要。

但医疗本身其实是一个长周期赛道。医疗投资也好,医疗创业也罢,大家不能跟风,要做好自己的事,投资还是需要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既定的计划执行。

现在医疗市场确实有一些过热,医疗项目一上市、一融资,就有很多人涌上来,估值也抬得很高,长期一定会出现价值回归,大家更重要的是把心态放平。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新技术进入医疗领域,往往给人的热度很高,那么作为医疗投资人如何判断解决的需求是真需求还是假泡沫,大家有没有自己的方法论或评判标准。

高榕资本于江涛:技术评判本身并不难,需要认识到企业科研进展到什么程度。

对于器械,在于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成熟的系统;对于创新药,在于治疗机理是否清楚、实验数据是否令人信服。

另外要评判新技术能解决多大的问题。有一些赛道比较大,市场也比较大;而有一些赛道则比较细分,比较专业,相比而言价值差别也就很大。

医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只要能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就一定是有价值,但要考验创业者能不能把产品做出来,通过临床、产品上市把价值挖掘出来。

联想创投梁颖:在医疗赛道里面,特别过去两年泡沫比较多,存在大量伪需求、假赛道。

医疗投资人和创业团队,首先一定要判断赛道是不是有价值,有多大,能否养活自己。

主要包含几个维度:首先是需求端,能否给患者带来价值;医疗体系端,能否给医院带来收益;支付端,是否具有合理医保、商保付费模式。把各端平衡好,达到各方收益,项目成功概率就会非常高。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生物医药、医疗IT/AI、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器械,这四个方向,哪个在未来三年里最容易出好的项目?哪个最难出好项目?另外一个问题是,哪个方向最容易高回报退出?哪个领域最难退出。

深创投李海永:我认为互联网医疗将会有较大发展,国内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也不平衡,都有利于互联网医疗发展,再加上疫情影响,促进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容易产生独角兽企业。

目前来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都属于刚需,特别创新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会加快步伐,进口替代和独创性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而医疗AI这个行业前几年发展较快,但实际应用中还受到限制,医生的应用兴趣不浓,还需要政策支持,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

联想创投梁颖:从联想创投的角度,我们的重点不在生物医药领域。

其他赛道我们都在重点布局,其中互联网医疗市场体量比较大,热度也比较高,布局企业也比较多,这里面能跑出来的项目,一定体量都比较大,甚至是独角兽级别。

而医疗AI、器械这样的赛道,相对比较细分,产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科室,就需要不同解决方案,这样细分的赛道,给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机会也比较多。

创业者一定要知道,医疗赛道整个门槛相对比较高,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一般情况下回报都还不错的。

高榕资本于江涛:这几个赛道我都比较看好,如果要加一个三年时间的限制,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国家要在医疗新基建上投入很多钱,所以互联网医疗、医疗AI、医疗服务市场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是很明显的趋势。

长期角度,我更看好生物医药和器械,目前中国医药行业还都处于跟随,但已经到了突破的关键节点;器械我们看药械比的话,发达国家现在是1:1,而国内1:0.5都达不到,也有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医疗是一个变现、回报周期很长的行业,很多VC都是签对赌的。各位在医疗新技术的变现问题上,会怎样给企业设置不一样的营收KPI,遇到长期无法变现的领域,各位有怎样辅助企业脱困的方法。

深创投李海永:新药研发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病理研究到临床实验,再到临床应用,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消耗大量资金。

例如,美国从1937年颁布癌症法案,到2016年癌症登月计划,接近百年的时间,人类仍然无法治愈癌症,虽然每次都很接近。在此之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社会成本。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末,临床前期的新药有接近8000个,临床一期和二期的新药有2000个,进入临床三期以后的新药有1500个,其中大部分是抗癌药。

和新药研发浪潮相对应的是VC/PE的投资热情,对一些新药研发项目,投入资金越来越高,争抢项目现象越来越多。新药研发周期较长,大部分PE机构无法实现正常退出,后期将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香港市场的改革和科创板的推出,允许未盈利的新药研发企业上市,对未盈利的新药研发企业是一个利好,为投资机构提供了退出通道。

在资本蜂拥涌入这个赛道的时候,提高投资团队的专业水平,耐心寻找优质项目,为企业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越来越重要。关于业绩对赌,里程碑式的方法会更好些。

蓝驰创投秦祯(主持人):医疗科技投资的未来十年,这个十年,请各位嘉宾简单畅谈一下,作为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资本将助推医疗行业发生怎样的变化。

高榕资本高级顾问于江涛:趋势上来看,医疗投资会越来越鼓励创新。过去国内走了一段的跟随和模仿,但是未来肯定要向创新目标发展。未来5~10年,资本将成为中国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手。

另外国际化这个大方向。国内医疗企业现在或多或少都有本土的特点和特征,但技术层面其实都是互通的。医疗企业如果无法国际化,就不可能有重要影响力。我希望未来10年,中国也能出现进入世界生物制药排名TOP10的企业。

深创投李海永:过去十年,中国进入了创新药时代,背后既有政策加持,也有人才和资金的涌入;未来十年,将是医药投资最好的黄金期,我希望创投机构和科研人员将会创造更多的可能。

联想创投梁颖:未来10年,医疗行业存在很大的技术变革机会,这个机会需要有政策变化、社会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经济发展规律等多种因素加持,这需要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既有信心,也要有耐心,才可能真正成功。


本次云峰会之后,我们将围绕本年度最为火热的生物医药赛道,举办最新一届「生物医药·新领袖投融资论坛」,和大家分享该赛道的未来潜力。

与此同时,我们将启动《最具投资价值的生物医药企业TOP10》榜单评选活动。欢迎各位顶级资本观察者和生物医药企业报名。详情可咨询刘海涛 V:Daniel-six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6xiA40lCFF5g5O4.html#comments Tue, 17 Nov 2020 11:57:00 +0800
亚虹医药完成超过7亿元D轮融资;瑞科生物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丨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6V7protXXBHJ2nd4.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1月第二周(11月9日-11月15日)期间监测到的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1.9

迈邦生物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迈邦生物是一家国际领先的,致力于动物细胞培养基开发及生产的生物科技公司。MB于2019年初在中国医药圣地-上海张江成立。“迈邦”取名于“Medium Bank(培养基库)”,公司专注于高品质、特异化化学成分明确(CDM)培养基配方开发和大规模GMP干粉培养基(DPM)生产。MB汇集了一批国内外有多年细胞培养基配方开发及干粉GMP生产经验的资深专家。迈邦生物培养基产品涵盖了CHO细胞培养基、疫苗细胞培养基、HEK293细胞培养基、昆虫细胞及T细胞培养基等。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睿赢资产、长江国弘。

rMark Bio获得战略投资

rMark Bio是一家美国AI智能医疗技术服务提供商,致力于AI于医疗行业的应用,加速生命科学行业创新,协作和科学发现。rMark Bio提供了专有的深度学习平台,该平台可结合内部临床研究数据分析全球医疗保健数据,以优化医疗保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伙伴关系和参与策略,包括制药,学术机构,医疗设备公司和投资公司。通过利用其平台,组织可以减少数据分析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增加在其RD,产品,商业化和外部团队之间调整实时业务战略的机会。近日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CerraCap Ventures。

Togetherall获得1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Togetherall是一个在线心理健康平台,Togetherall提供一个基于人群、临床管理的在线社区,通过全天候的匿名对等支持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近日获得1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FPE Capital。

2020.11.10

科亚方舟完成超2亿人民币C轮融资

近日,科亚方舟宣布完成C轮2亿+融资,这是科亚方舟在今年9个月内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源码资本、天士力等联合投资,原有股东雅惠资本继续跟投。据科亚方舟方面透露,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支持其在AI医疗领域的业务扩张和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覆盖,进一步巩固现有产品线的商业化落地进程,同时为新产品系的研发与推进储备力量,加速构建更完整、临床路径覆盖面更广的产品格局。

Ambrx获得2亿美元战略投资

Ambrx是一家致力于临床阶段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研发新型蛋白质药物,旨在通过利用扩展遗传密码实现突破型蛋白疗法。近日获得2亿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Fidelity Management Research Company LLC,BlackRock,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Invus,Adage Capital Partners,Suvretta Capital Management。

Oxford Nanopore获得8440万英镑战略投资

Oxford Nanopore是一家生物技术研发公司,掌上测序仪已完成首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其测序仪测序仪的研究成果,涵盖传染病、环境以及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近日获得8440万英镑战略投资,投资方为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领投,RPMI Railpen、普华资本跟投。

玄合医疗完成1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玄合医疗是一家肿瘤一体化综合诊疗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整合生物医药技术、医疗、护理、管理和患者教育等资源,共建肿瘤精准诊疗中心。公司以复发转移阶段的患者为切入点,解决大量的复发肿瘤患者需求和三甲公立医院不重视和不能接受诊治的矛盾现状。近日完成1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风天睿。

2020.11.11

厚凯医疗完成超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厚凯医疗为外科医生提供独特的超声外科产品及相关服务。这类技术可以降低外科医生进行精密手术的难度,同时降低病人的痛苦。与多家大学、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世界一流医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迅速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拥有的技术主要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包括高效超声波换能器、多模功率超声技术、可重复用超声多用剪以及其他可用于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超声外科手术刀。近日完成超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高科新浚跟投,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推进公司销售渠道建设及海外营销网络搭建,并进一步扩大产能。

亚虹医药完成超过7亿元D轮融资

亚虹医药是国内唯一专注于泌尿生殖系统抗肿瘤和相关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研发公司。亚虹立志成为专注领域中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最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制药企业。近日宣布完成D轮融资,交易金额超过7亿元。此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

CatalYm完成5000万欧元B轮融资

CatalYm是一家德国生物医药制造商,CatalYm开发了单克隆抗体,可增强免疫细胞有效地浸入冷肿瘤的微环境中,从而满足了免疫肿瘤学中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近日完成5000万欧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Vesalius Biocapital领投,NVF、Wachstumsfonds Bayern、coparion、Forbion、BioGeneration Ventures跟投。

瑞科生物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

瑞科生物是一家重大疾病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商,致力于重大疾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拥有蛋白质工程和新佐剂技术创新研发技术平台。瑞科生物目前已有HPV系列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结核病疫苗、重组新冠疫苗等为代表的多条市场容量百亿级别产品线并分别处在不同研发阶段。近日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济峰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祥峰投资,海通开元,基石资本,元生创投,清松资本,光大控股,东方富海,沃盈投资,启源资本。

Buoy Health完成3750万美元C轮融资

Buoy Health是一个网络一生和在线症状检测平台,致力于通过使用智能算法来分析医疗数据,推断用户所患疾病。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疾病症状搜索问题,病人可以在感受症状的同时间,利用Buoy的智能算法进行搜索。近日完成375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Cigna Ventures, Humana,Trustbridge Partners,WR Hambrecht,Optum Ventures。

Carbon Health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

Carbon Health是一家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公司,致力于整个卫生系统中建立一个巨大的网络,将小型诊所、大中型医院于患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简单。近日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Data Collective,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Builders VC,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新格元完成超千万美元A+轮融资

新格元致力于将突破性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应用于临床检测、健康管理和药物开发领域。聚焦于当前美国药物开发、科研学术和基因组学行业前沿的海量单细胞多组学分析领域,开发一系列能满足临床应用的分子诊断产品和自动化设备。近日完成超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软银中国资本、鼎晖投资、礼来亚洲基金、晨岭资本。

Adagio Therapeutics完成8000万美元B轮融资

Adagio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新冠疫苗抗体药物研发商,正在开发可广泛中和SARS-CoV-2,SARS-CoV-1和其他潜在新兴冠状病毒的抗体,使用抗体发现功能对候选人进行了工程设计,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效力和作用时间。该产品组合包括具有不同结合靶标的多种非竞争性抗体,可实现可避免病毒逃逸的策略。近日完成8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GV领投,Polaris Partners、Mithril Capital、Fidelity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Company、LLC、OrbiMed、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Omega Funds跟投。

Decibel Therapeutics完成8200万美元D轮融资

Decibel Therapeutics是一家美国听力药物研发商,公司致力于通过构建一个全面的综合药物发现、转化和研发平台,来保护、修复和恢复患者的听力。公司技术平台通过整合内耳中单个类型细胞的基因组和转录组信息,来发现和听力损失相关的基因,并基于此寻找药物开发中的新靶点。近日完成82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OrbiMed领投,Casdin Capital、Janus Henderson、Samsara BioCapital等跟投。

2020.11.12

景杰生物完成5.3亿人民币B轮融资

景杰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专注于整合性平台驱动的精准医疗领域的公司,已经建成表观遗传学技术平台和基因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以及生物标志物发现平台、高质量抗体平台、诊断试剂盒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公司是蛋白质组学、翻译后修饰组学的开拓者与领跑者,蛋白质修饰泛抗体开拓者。公司日前完成5.3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领投,达晨创投、弘晖资本、隆门资本、国投创业等跟投。

费米子科技完成上亿元A轮融资

费米子科技专注研发针对小分子化药的AI辅助制药技术平台,通过与CRO公司、原研药企的深度合作,利用AI技术,提高新药早期研发的效率。近日完成累计上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熊猫资本、广州金控、同晟资本等,星汉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升级、技术模型和数据模型上的完善,以及相关产品管线合作数量的扩增。

英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英盛生物以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和医疗设备为主,围绕基因组学和质谱组学搭建基因检测平台和质谱检测平台,涵盖了出生缺陷筛查,疾病预防,人类健康服务领域。近日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辰徳资本、阳光融汇资本、前海母基金跟投,元生创投等老股东继续加注,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汇禾医疗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汇禾医疗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目前核心产品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三尖瓣介入修复系统。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远资本领投,国投创合、国方资本及老股东元禾原点跟投,华兴资本任此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三迭纪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

三迭纪是一家热熔沉积(FDM)3D打印药物制剂开发商,致力于搭建全新的热熔沉积(FDM)3D打印药物制剂开发和生产技术平台,技术覆盖药物剂型设计、药物生产设备、药物产品生产工艺等多方面。近日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道彤投资领投,郑效东、云启资本跟投。FA为生命资本。

R-Zero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

R-Zero是一家美国医院级消毒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使生活和工作空间更加安全和临床清洁。它的医院级技术和科学支持的协议套件减少了病原体及其引起的疾病的传播-从冠状病毒到普通感冒。R-Zero的旗舰产品Arc是一种非接触式医院级UV-C消毒设备,旨在为各种规模和规模的组织提供可操作使用的设备。BLE,LTE-M和GPS连接实时共享使用情况数据,从而为组织提供所有消毒活动的可审核跟踪。近日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DBL Partners领投,Bedrock Capital、SOSV跟投。

Inipharm完成3500万美元A轮融资

Inipharm是一家美国严重肝病疗法开发商,专注于发现和开发肝脏及相关疾病的疗法,其最初计划专注于与遗传定义的靶标HSD17B13相关的疗法。近日完成3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5AM Ventures、WU Capital领投,Frazier Healthcare Partners、Jubilant Biosys Limited跟投。

Eko Health完成6500万美元C轮融资

Eko Health是一家美国心脏检测及监控技术研发商,Eko的人工智能算法组合能根据心跳和心电图数据检测心房纤维性颤动、心律失常和低射血分数等问题,医护人员可以在该平台上管理远程治疗的患者。面对患者的Eko Home可以输入日常的心跳声以及心电图记录,医疗团队也会将诊断结果发给患者。近日完成65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Questa Capital领投,ARTIS Ventures、DigiTx Partners、NTTVC、3M Ventures等跟投。

Trailhead Biosystems完成660万美元A轮融资

Trailhead Biosystems是一家美国细胞疗法机器辅助系统开发商,将机器科学应用于理解和控制生物学开发了一个专有平台,可以对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进行系统级的询问,范围包括为特殊的人类细胞生成可工业规模制造的条件,以及在美国发现组合药物。癌症和抗病毒疗法。Trailhead通过机器学习来发现关键的过程参数和解释生物学反应的组合输入,从而自动进行生物学上的大实验。近日完成66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广科安德完成6000万战略融资

广科安德是一家拥有中美两国知识产权,由来自世界著名的癌症中心MD安德森的科学家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创立,并由上市公司投资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广科安德公司和科研院校紧密合作,专业从事医学早期检测、恶性肿瘤靶向诊断治疗,始终聚焦恶性肿瘤等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为人类健康做贡献。近日完成6,000万战略融资,投资方为中寰资本。

2020.11.13

劲风生物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劲风生物是一家肿瘤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商,专注在快速推进肿瘤细胞治疗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劲风生物基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突破了肿瘤液态活检及单细胞测序技术上的瓶颈,通过结合无创肿瘤检测筛查在精准细胞治疗领域的研发及应用、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肿瘤多组学数据,以期智能优化细胞治疗策略,提高肿瘤治疗有效性,提升患者生命质量。近日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主要为翰颐资本和弘励创投。该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劲风生物技术平台的升级、专利池的构建以及相关团队建设。

Kate Farms完成5100万美元B轮融资

Kate Farms是一家美国液体膳食供应商,旨在为需要管子进食的儿童和成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致力于研发植物性混合代餐饮料,为无法消化固体食物的患者提供营养。近日完成51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盛领投,Kaiser Permanente Ventures等跟投。

Solv完成2700万美元B+轮融资

Solv是美国的一家医疗健康公司,其开发的手机预约客户端使患者可以轻松地预约当天的急诊中心。近日完成27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Acrew Capital领投,MultiCare Health System、Light Street Capital、Benchmark、Greylock Partners跟投。

Knopp Biosciences完成1400万美元C轮融资

Knopp Biosciences是一家免疫及神经疾病药物研发商,致力于提供针对未满足需求的免疫和神经疾病的突破性疗法。它的临床阶段口服小分子右旋普拉克索(dexpramipexole)处于中度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2期临床试验中。该公司的临床前Kv7平台针对发展性和癫痫性脑病、其他罕见癫痫、神经性疼痛和耳鸣的小分子治疗。近日完成14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Solas BioVentures领投。

Synendos Therapeutics完成1854万欧元A轮融资

Synendos Therapeutics是一家瑞士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商,致力于开发新型小分子药物,旨在恢复大脑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自然功能,治疗焦虑症和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具有治疗广泛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潜力。近日完成1854万欧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Kurma Partners、Sunstone Life Science Ventures领投,BERNINA BioInvest、Schroder Adveq、High-Tech Gründerfonds、Lichtsteiner Foundation、Essential Investments、Zürcher Kantonalbank等跟投。

FinPay Holdings完成500万美元C轮融资

FinPay Holdings是一家美国患者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了一种患者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可改善患者的教育水平,财务素养和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同时还提供分析见解来管理财务风险并最大限度地为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患者财务责任。近日完成5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Montreux Growth Partners。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6V7protXXBHJ2nd4.html#comments Sun, 15 Nov 2020 16:54:00 +0800
景杰生物完成5.3亿元B轮融资,IDG资本领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AvvVKcX3nAQ5Lyie.html

雷锋网消息,11月12日,杭州景杰生物宣布完成5.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达晨、弘晖资本、苏州隆门创投等投资方跟投。这是继年初由国投创业领投,博远资本跟投的首轮融资后,景杰生物完成的第二轮融资,两轮融资共计6.6亿元。

景杰生物主要从事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发及应用领域,目前已形成以“蛋白质组学--精准医学”前沿研究领域为科学背景,形成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商业模式。

公司建成了“整合蛋白质组学平台”,内含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表观遗传学技术平台、生物标志物发现平台、高质量抗体开发平台、诊断试剂盒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

景杰生物CEO程仲毅博士表示:“此次融资主要用于支持在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领域的持续投入,实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价值。”

本轮领投方IDG资本合伙人杨飞表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分子,对生物样本中蛋白质分子的分析,是了解、诊断、治疗疾病的核心,是精准医学的真正“精准”所在。我们看好景杰生物拥有的国际一流研发平台和队伍,景杰生物通过将蛋白质组学海量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相结合,为疾病的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雷锋网了解到,景杰生物创立于2010年12月,总部位于杭州,在美国芝加哥设有子公司。其CEO程仲毅曾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美国芝加哥大学Ben May癌症研究所从事蛋白质组学与表观遗传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年起他全职担任杭州景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有近40余篇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与肿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在Cell, Molecular Cel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AvvVKcX3nAQ5Lyie.html#comments Thu, 12 Nov 2020 18:32:00 +0800
上周,医疗健康行业都有哪些融资大动作?| 医健AI掘金志《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kM2O0uSk5C8qdqi.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各个赛道均爆出多个大额融资事件。

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从最热点事件入手,盘点整理出《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周报》,本文为2020年11月第一周(11月2日-11月8日)期间监测到的27起投融资事件。

文中标注的日期是指融资消息报道日期,部分企业融资发生时间超前于报道时间。

2020.11.2

金匙基因完成2.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金匙基因是一家基因检测医学诊断服务商,将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病原诊断,以解决病原诊断的检出率、时效性和准确性等一系列难点,让众多重症感染患者及时得到精准的诊断。是中关村高新企业。植根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首都众多一流的医学机构。近日宣布完成C轮融资,融资额2.3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方为华盖资本、杏泽资本和元生创投,A轮投资人君联资本第三次追加投资,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独家财务顾问。

瑞风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瑞风生物是一家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研发商,结合基因编辑、RNA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先手段,聚焦于新一代核酸层面的医药创新,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恶性肿瘤、研发管线等疾病。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生命科学领域知名机构雅惠投资领衔,现有股东联想之星继续加码参与投资。强云资本担任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科济生物完成1.86亿美元C轮融资

科济生物是聚焦于CAR-T细胞、抗体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公司已率先启动了多项治疗复发/难治性实体瘤的CAR-T临床研究项目,包括针对肝细胞癌(HCC)和肺鳞癌的CAR-GPC3-T项目,CAR-EGFR / EGFRvIII-T试验用于胶质母细胞瘤,CAR-Claudin18.2-T用于胃癌和胰腺癌等的临床研究。近日完成1.86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拾玉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礼来亚洲基金、金中南创投、夏焱资本。

Telix Pharmaceuticals获得2.5亿美元战略投资

Telix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澳大利亚生物制药服务商,注于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的研发,聚焦新型放射性核素-靶向分子药物偶联技术,并利用这一创新技术平台开展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在癌症治疗、诊断领域的开发及应用。近日获得2.5亿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远大医药。

有临医药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有临医药聚焦肿瘤创新药,为客户提供从策略到执行的一体化服务交付,包括策略咨询、医学服务、临床运营、第三方独立影像评估、中心实验室、数据管理与生物统计等。有临医药的使命是运用智能化技术提供高效的临床研究服务,以满足“快速试错、动态决策、优质低费”的新药临床开发需求。

有临医药具备专业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团队,团队规模200余人,拥有6家子公司,有临团队负责过数十项新药临床研究,包括抗体、ADC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近期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千骥资本领投,道禾长期投资、贞吉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服务智能化推进、智能临床中心部署以及交付团队扩充。

2020.11.3

megarobo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

megarobo专注于协作机器人及其配套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为生命科学、智慧零售及轻量级制造领域提供灵活实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自主研发抛弃控制箱、示教器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凭借其安全、易用、易集成的优势,已在生物医疗、生命科学实验室自动化、轻量级工业制造以及无人零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近日宣布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联东投资及愉悦资本、博世创投等老股东跟投。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星康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星康医疗是一家心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业务集心电产品自主研发、生产、营销和临床服务为一体,以信号处理为核心,基于心电大数据,致力于包括AI技术在内的心电算法、智能硬件、云技术、临床服务的开发和研究,结合创新的商业模式,为心血管疾病筛查、早期预警、监护、诊断、康复评估直至院外慢病、亚健康、运动等医疗与大健康市场提供与心电相关的专业解决方案。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

药明巨诺在港交所上市

药明巨诺由全球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领军企业Juno Therapeutics与药明康德共同在中国建立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技术研发商,双方将结合Juno世界领先的嵌合抗原受体技术(CAR-T)和T细胞受体(TCR)技术,以及药明康德的研发生产平台及公司丰富的中国本地市场经验,联合打造中国领先的细胞疗法公司,为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病人开发创新的细胞免疫疗法。

柳叶刀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柳叶刀机器人是一家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致力于成为手术机器人创新企业,在医疗设备、医学影像、机器人控制、图像引导算法等领域具有多年积累。近日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生创投和前海母基金。

道尔生物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

道尔生物是一家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商,道尔生物研究重点是针对肿瘤、代谢、眼科疾病领域的未被满足医疗需求方向,聚焦多结构域生物药物开发,并通过自主开发的xLONGylation、MultiBody 和AccuBody三项技术平台完成药物设计。近日完成1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华睿投资、凯泰资本、海越股份、杭州佰锐。

正和祥医药完成4亿人民币战略投资

正和祥医药是一家医药连锁公司,主要从事药品零售、批发、生产等业务。公司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成为公众服务型公司。公司依靠技术创新和多场景融合,在空间化的网络连接时代,通过健康会员体系、微信服务公众号以及去中心化的网络场景等与消费者产生无限连接。近日完成4亿人民币股权转让融资,投资方为奥美医疗。

2020.11.4

Shoulder Innovations完成2160万美元B轮融资

Shoulder Innovations是美国一家肩部医疗器械研发商,致力于设计商业化创新产品,以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并降低医疗系统的总体成本。该公司主要从事肩部置换系统的研发,开发了嵌入式关节盂固定技术,创造了强大、稳定的关节盂平台。

这项技术找到了导致肩关节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解决了肩关节置换术中最重要的“关节盂植入物不固定”的问题。近日完成216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Finistere Ventures,Lightstone Ventures,Alumni Venture Partners,Wakestream Ventures,Biosciences Research and Commercialization Center of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Invest Michigan,Michigan Angel Fund。

Human API完成2000万美元C轮融资

Human API是美国一家实时健康数据网络服务商,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健康记录(EHR)供应商、实验室、药房、可穿戴设备和健康应用程序快速访问Human API的网络,实时共享其健康数据。企业利用Human API平台,可以访问丰富的消费者健康数据,获得安全许可,按需交换健康数据。

Human API近日完成2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Samsung Ventures,CNO Financial Group, Allianz Life Ventures,Moneta VC,BlueRun Ventures,SCOR Life and Health Ventures,Guardi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

Massive Bio获得260万美元战略投资

Massive Bio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肿瘤学服务平台,平台将癌症患者及其社区肿瘤学家与生物药物临床试验相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获取和匹配率,从而缩短了药物开发的时间表并创建新颖的肿瘤学数据生态系统,以改进协议设计和现实世界的见解。近日获得26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Revo Capital领投,CIF跟投。

Nurami Medical完成600万美元B轮融资

Nurami Medical是一家以色列医疗术后愈合技术及产品研发商,致力于用于外科手术的智能纳米纤维技术,目前正在开发可促进软组织手术后愈合的技术,其首款产品ArtiFascia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该产品旨在治疗和修复颅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硬脑膜。近日完成6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Almeda Ventures领投,GlenRock跟投。

Lark完成7000万美元C轮融资

Lark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医疗应用,公司独创了基于聊天的健康管理体验,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改善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近日完成70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King River Capital领投,Franklin Templeton、SteelSky Ventures、Olive Tree Capital跟投。

2020.11.5



Talking Medicines完成110万英镑A轮融资

Talking Medicines是一家英国制药行业社交情报提供商,提供了一个基于AI的数据技术平台来衡量患者的情绪。它结合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工具来捕获和分析患者在家中的对话和行为,目的是转变大型制药公司对患者情绪的理解。

通过将患者的声音从社交媒体和连接的设备映射到受管制的药物信息,Talking Medicines能够建立数据点以确定跨药物的患者情绪趋势和模式。这种智能使制药公司能够做出以患者为中心的营销决策,从而推动更有效的药品和营销支出。近日完成110万英镑A轮融资,投资方为Tern Plc,Scottish Investment Bank。

Q32 Bio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Q32 Bio是一家美国自身免疫及炎性疾病疗法开发商,致力于为患有严重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的患者开发治疗方法,公司产品旨在解决机能失调的问题,以帮助患者在几乎没有或没有治疗选择的疾病或当前治疗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缓解的疾病中恢复对生活的控制,开发靶向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生物制品产品组合。近日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OrbiMed Advisors、Acorn Bioventures领投,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Atlas Venture, Abingworth、Sanofi Ventures、University of Colorado、Children’s Hospital Colorado Center for Innovation跟投。

瑞彼加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瑞彼加是一家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开发、医疗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同时销售第一类、第二类医疗器械以及实验器材,为临床手术诊疗提供解决方案。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启赋资本独家投资。

2020.11.6

小懂健康获得战略投资

小懂健康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精神心理分析诊疗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隐私性,为用户提供智能诊疗、精准监测、科学用药和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以“技术+数据+服务”的模式,为心理医生赋能,降低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诊率”和“复发率”。同时,向社会心理方面辐射,提供心理筛查、婚恋家庭、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等心理咨询服务。近日获得战略投资,投资方为广州然信。

Unlearn.AI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

Unlearn.AI是一家美国临床研究软件工具研发商,专门为临床研究设计软件工具,公司建立了一个平台,应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开发了疾病发展监测计算机模型,从而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病人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的工具。

这家初创公司的DiGenesis™最开始被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多发性硬化症。近日完成3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Eisai,EPIC Ventures,Alumni Ventures Group。

艾博生物完成1.5亿元A轮融资,国投创业领投

艾博生物是一家核酸新药研发商,致力于基于核酸(siRNA, mRNA, DNA)的新药研发,目标疾病包括癌症和传染病。目前艾博生物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云南沃森生物正在共同研制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公司日前宣布完成1.5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高瓴创投、成都康华生物等共同投资。

WishBone Medical获得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WishBone Medical是一家波兰小儿骨科医疗设备制造商,致力于在一次性无菌包装手术套件中提供符合解剖学要求的创新植入物,器械和生物制剂。WishBone Medical公司家族提供42种产品系统,并在华沙,印第安纳州,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运营。近日获得2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LKCM。

Apollomics完成超过1.2亿美元C轮融资

Apollomics由奥博亚洲孵化成立,其使命是:通过开发创新型药物和有效的联合疗法,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其开发的癌症联合疗法试图利用人体免疫系统和特定的靶向分子通路来治疗癌症。

公司现有产品管线包括六个临床开发阶段的产品,含三种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以及三种针对失控生长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近日宣布,完成超过1.2亿美元C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平安资本领投,数家新投资者和现有投资者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财务顾问。

挚盟医药完成2.3亿人民币A轮融资

挚盟医药是一家由经验丰富的制药行业资深人士于2017年创立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智盟公司位于中国经济活跃,资源丰富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和相关肝病的药物。知盟意识到肝脏疾病的病因学很复杂,因此采取了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应对疾病。近日完成2.3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三一创新领投,国投创合、海松医疗基金、中南创投、光量资本、深创投、泽悦资本跟投。

Elpis Biopharmaceuticals完成3000万美元A轮融资

Elpis Biopharmaceuticals是一家美国实体瘤及血液病治疗药物研发商,Elpis公司专有的抗体发现平台mRNADi™利用可溶性蛋白或活细胞进行选择,能够快速筛选和发现针对治疗靶点的特异性单链抗体或VH域抗体。基于公司的技术平台,Elpis公司在研产品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双重靶向CAR-T疗法,以及机制重定向的免疫调节蛋白。在免疫调节蛋白方面,Elpis公司的主要在研产品EPIM-001是一款IL-2Rβ激动剂,用于实体瘤的治疗。近日宣布完成了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将用来推进公司实体瘤和血液病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2020.11.7

DocsApp获得800万美元战略投资

印度在线医生咨询初创公司DocsApp近日完成了一笔800万美元的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为JAFCO Asia Tech Fund 和Team Fund LP,参投方为Insight LP。其中,JAFCO Asia Tech Fund 和Team Fund LP分别投入了2.2亿卢比,Insight LP则投入了1.47亿卢比。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kM2O0uSk5C8qdqi.html#comments Mon, 09 Nov 2020 19:30:00 +0800
国科嘉和王戈:“双循环”头十年,创业者还有哪些破题点?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5GlMClF5P6sma9AO.html

近日,在国科嘉和基金2020 Demo Day暨CEO峰会现场,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戈、国科嘉和执行合伙人陈洪武、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华泰联合证券执行总经理廖君等十余位嘉宾和经济学届专家学者,以及国科嘉和百余位被投企业家,就当前宏观环境下一级市场投资的变化和实践、科技领域创业的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

其中,硬科技企业如何在新一轮全球科技浪潮中跑出新速度,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戈在《双循环背景下,企业如何抢占先机》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对于硬科技企业来说,双循环的关键是在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关键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是未来赢得更加广阔市场空间的关键和新动能所在。

以下根据王戈演讲内容,雷锋网在不改变原意基础上进行编辑和整理:

国科嘉和投资研究部今年也做了很多思考,下面把我们的思考跟大家汇报、分享一下,如何看懂10000米高度之后,在1000米和100米处落实,这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

当中有几个要点:第一是“双循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和10000米稍微衔接一下;第二是“十四五”规划期间战略新兴产业的机遇;我会把重点放在第三个章节,企业当前运营的要点和建议;最后谈一下国科嘉和作为硬科技私募股权基金,是如何做的。

疫情重塑世界格局,加速剧变和重组

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事非常多,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的进程,引发了各国治理结构的较量。目前从世界银行的预测来看,各国2020年GDP正增长的只有中国,维持1~1.5%左右的增速。

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面临的是“出不去”和“进不来”的问题。80年代,我们是内循环为主,40年河东,40年河西,现在谈的是“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大家可以看到当周边情况发生大的历史性转变,该如何利用我们的长处和优势

构建“双循环”的格局,破题的关键在哪?生产制造、人口红利和一系列红利花费完以后,我们在这部分的边际效应递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要素和效率唯有依靠硬科技,以此提高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生产效力,这是唯一的破题之点。

因此,国科嘉和投研部门的分析和梳理认为,未来十年无疑是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何立足于科学院的资源优势做好硬科技投资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

9月16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国务院国新办举行的新闻招待会上,就提到,“我们要把‘卡脖子’清单变成我们的科研任务清单进行布局。”

中科院是国家科技的战略力量,这一部分就代表国家的走向和走势。国家已经部署了很多,2018年启动了超算系统、网络安全和潜航器3个专项;2019年启动了处理器芯片与基础软件、电磁测量、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多语音多语种技术5个专项;当前,又针对“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做了很多部署。

围绕“新基建”相关七大产业领域寻宝布局

“十四五”规划新的十年里我们注意到几个大的发展:

首先,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三大新兴产业,必须是主动拥抱。我们可以看到,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机遇里,围绕新基建七个大的方向,包括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充电、城际高铁、特高压和5G基建。    

外部的角度再看一下就有更现实的意义,中美两极化的国际形势下,驱动产业的安全,加强整个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这部分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部署的方向。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寻宝图的总纲,如何在这个里面如何做好各个点,做好卡位,就是长线布局,是一流基金必须要做的事情。这个功课必须要做透,所以整个投资行业和十年前也不一样,以前的投资行业更像“棍扫一大片”,现在更加讲究“枪挑一条线”,没有一个垂直领域的深入研究,整个投入是难以为继。

这是寻宝地图,每个寻宝地图自上而下,在每个方块吃透,每个方块在中国把前20的企业看一遍,这20个企业哪个还可以干进去,这是自上而下所有的投资逻辑。

第一个大逻辑是“双循环”未来什么是驱动力:硬科技;其次,硬科技驱动下如何进行把握,核心是科创、是技术的突破;第三,围绕中科院、背靠中科院,国科嘉和大的投资逻辑还是利用未来十年的机遇期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总结一下,“十四五”规划新十年下3~5年大的发展投资逻辑,就是紧紧围绕新基建。每个方块孕育着20、30个公司标的,这个扫完之后可以投的就是1~3个,这个就是自上而下大的逻辑。

企业当前运营要点和建议

刚才说了展望未来十年大的窗口期,各自主要的大的行业逻辑。下面要跟大家提醒一下,我们观察和看到的,如果刚才说的事还是1000米的事,现在要谈一下1米的事。

第一,深入理解“双循环”。“双循环”不是短期的,一定会贯穿整个“十四五”,乃至于将来一直到2035年未来15年的主旋律,这种情况下会有非常多的战略机遇期。

构建整个的产业链,解决我们的堵点痛点,解决掐脖子问题。这件事大家看一看,如果以前没做到的、不敢想的,现在要仔细想一下。这一点请各位创业者,不管现在已经上市还是没有上市和即将上市,都要仔细考虑一下这个思路。

其次,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快上市节奏。为什么这么说?资本市场所有的进化论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现在就是整个资本的盛筵,换另外一个角度,现在是我国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泡沫期,我这么说大家是否能够理解?一定要记住,现在你处在最大的科技泡沫期。

第三,在未来的24~36个月里能融钱的尽快融钱,加快融资速度。高科技创业都是马拉松,且要有粮草才能跑得远。技术型创业公司除了技术研发能力,很大一个程度上拼的是融资能力,为什么?你有钱,对方没钱,你把对方拖垮了,你就是行业老大,胜者为王。另外是不融资了,现在打算上市了,祝贺你,抓紧时间赶紧上市,因为泡沫马上就会破灭。

其次,深挖应用侧场景,解决客户需求,打造企业核心壁垒。做到“软件硬件化,服务产品化,技术平台化,产品序列化”。

此外,现金流是企业生命线。除了告诉大家备粮草接着融资外,现金流融资非常重要。现在行业二八分加剧,只有头部基金能募到钱。上游没有水了,下游自然更加谨慎了,大家拿到的钱别痛痛快快就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因为后面比拼的不只是谁的技术高,更比的是谁的气长,这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学会将股东资源变成公司资源。有一些投资人本身也是从创 业者转型做投资人或是从一些大的产业集团/公司转型做投资人。 对创业公司遇到的问题、公司发展阶段遇到的瓶颈等都有一些切身体会和应对经验,对于企业来说要利用好召开董事会的机会、发挥公司治理 结构优点,在以下几方面用好投资人,将投资人资源变成公司资源。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守企业家精神。这里面包含几大核心:一个是对于做好公司有强烈的期望;其次,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胸怀,能包容跟你意见不同的声音;第三,勇于和善于分钱;第四,我自己也是创业者出身,一个很大的体会就是人文关怀也很重要,建立起积极向上的文化,这是一个生生不息最核心企业的动力。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5GlMClF5P6sma9AO.html#comments Mon, 09 Nov 2020 13:23:00 +0800
医疗AI、保险科技、生物检验,医疗投融资潜藏哪些未来“爆点”?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LE9yC1PTNXaxTwB.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第三届健康产业投融资领袖峰会在北京召开。

峰会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银国际联合主办。本届峰会主题为“汇聚洞见、引领趋势、智创未来”, 邀请了多位投资界、医药学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主题报告,分享并探讨了健康产业的政策变化以及未来的投资发展趋势。

1日下午,在以《谋未来:新医疗新基建投资策略》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山蓝资本管理合伙人聂洪鑫、越秀产业基金新医药投资部总经理薛辰、康圣环球创始人兼CEO 黄士昂、数坤科技CEO马春娥、第四范式副总裁、主任科学家涂威威、南燕保险科技COO黄丽丹,围绕生物医疗行业的未来投资与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

中银国际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王立新主持本场论坛。

以下是圆桌讨论的内容,雷锋网做了不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王立新:我是中银国际直接投资部的负责人,过去四五年主要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方面进行投资,现在也关注5G和医疗赛道。下面,请各位介绍一下各自公司的业务。

聂洪鑫:山蓝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投资的基金,主要的赛道是医疗器械、新药、医疗服务。我们是产业背景的投资人,所以关注重点在中早期的项目。

薛辰:越秀产业基金成立有9年的时间,生物医药投资是最早开启的板块。目前,越秀产业基金在管的生物医药项目总资产规模在13亿左右,股权直投总体大约100多亿的已投项目。在生物医药领域,越秀产业基金会从天使轮覆盖到IPO轮,也有不同的基金适应不同的投资策略。

黄士昂:我的背景是医生,同时在美国产业界和临床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回国后创立康圣环球。我们正在完成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领投。主要业务是大型医院的专科特检,80%的客户是三级医院,50%以上是三甲医院,覆盖全国3000多家医院。目前有2000多名员工,规模在10亿左右。

马春娥:我毕业之后就加入了IBM,在IBM创新研究院工作了十年,2017年创立了数坤科技。我们主要是打造数字医生,缓解医疗资源的供需问题,目前来到了Pre IPO轮。

涂威威:第四范式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定位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平台的提供商。过去六年时间,我们服务了超过8000家客户,落地12000多个案例,覆盖金融、能源、医疗、制造、零售等等各行各业。

黄丽丹:我们是成立于2015年的互联网保险科技企业。截止今年10月15号,我们发布了第五轮C轮融资。我们做的事情是两端,一端是保险行业,做保险的SAAS平台,做系统的通道;另一方面是保险产品的定制,在保险产品中融合医疗服务,以及通过保险为医疗服务付费。

王立新:疫情期间,整个世界都缺特效药和呼吸机。这种需求缺口会不会促使药械行业产生新的爆发点?

聂洪鑫:近年来创业板、港股的18A等各个板块的开闸,让堰塞湖效应逐渐减弱,很多企业实现上市。从医药板块来看,肯定是越来越火热。尤其是最近一年,器械板块也空前热门。这给我们投资方一些压力,第一是出手要快、准,同时还要对项目进行准确的估值。因此,我们还是要非常早地沉入市场,寻找优质标的;从产业角度来看,企业家也面临一定的压力。压力在于,给你犯错的机会越来越少,整改、纠错的机会都非常紧迫。

今年下半年,有几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和趋势,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的一个季度,我们在几条赛道里,成串儿地跟创始人进行访谈。我们看到,非常多AI技术在植入、介入方面落地应用,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点。在我们拿到的最新报告中,国外AI在神经领域的落地项目比例超过了29%,排名第一,这是AI的最新热点。

其次,我们仍然关注互联网,但是“医疗+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医疗”,核心还是去满足医疗需求。医患端、药患端、保患端这三端的有序联动,需要用数字化基础打造数字化的产业平台。

我们觉得IT在这个领域里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领域的体量大,IT技术的强度要求大,投资人的资金量要求也很大。一旦是数字端把这几个产业、几个联动的板块对接起来,对于行业的战略发展,业务平台的搭建以及发展的逻辑都会有影响。

王立新:谢谢聂总,我们知道越秀基金也助力广东引入了很多医疗器械、AI方面的企业,你们在这方面有什么体会?你们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标准?

薛辰:我们是从招商引资和产业孵化开始做起,从美国、日本、京津冀、江浙沪等地先后引进了十几家企业落户到广州经济开发区。截止到今天,我们从天使轮和A轮投的一些企业,逐渐走向了资本市场。

越秀产业基金的投资心得,讲两个关键的点。

一个是技术驱动。我们为什么投创新药?创新药背后有国家政策的鼓励,更重要的是在创新药领域,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专利的人,可以逐渐地基于现有的CRO、CDMO等体系,走向前台、走向商品化。

器械领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新材料、新技术,最终让国产器械从单纯的进口替代走向创新。

另外,越秀产业基金重点关注价值交付的观点。医保控费也好、器械联动也好,政府希望用最少的钱满足更多病人的医药健康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以一个更高的性价比,去完成生物医药产品从生产制造到交付的环节。

所以越秀产业基金会重点关注那些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确实能够提高整个产品性价比的企业。

王立新:请黄总分享一下高端医疗和第三方特检在中国市场的看法。

黄士昂:我本来想在美国考医生,后来到了医院。我发现,白血病这一类的病人,都不在美国的大医院,而是在社区治疗,也不住院。到社区后,你会发现病人的检测报告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是把标本送出去。

美国在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平等上做的比较好。不管在什么样的城市、什么样的医生,提供的是平等的信息。我们在80年代做医生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同等努力、同等勤奋、同等才华,就是因为两个人在不同城市,或者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医院,三五年后的差距就出来了,因为我们得到的信息不对称。

十几年来,我们在血液检测这个领域,在中国已经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未来,我们希望做更多的专科。很多人觉得,中国的大医院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有设备有设备。实际上,大医院在专科领域是作坊式的。因为越大的医院,专科越分越细。

专科的基本特点是什么?高精尖、新、少。一个医院再大,即使有10000张病床,但是在一个专科里可能只有50-200张病床。当我们面向一个专科在全国做的时候,就变成十几万张病床。所以发展速度、规模、研发能力都会比较强。这也是为什么梅奥医学中心会在15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投资了美国以外的机构。

在华西医院,也成立了由我们控股、有资本架构的华西康圣。中国医疗收入的主体都在大型医院,而他们在专科领域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我们想在产业的上下游进行拓展,从基因到蛋白,从细胞到临床数据,我们有人工智能来进行智能化的云端分析。

沿着产业链走出去以后,我们也希望在“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拓展。如果不是疫情,我们会在新加坡和东南亚提供检测服务。我经常和国外友人说,中国人有两个“野”:野路子,野心大。对于未来,我们审慎乐观,但是也有几个挑战。

一是中国在管理制度上的改革开放远远不够

二是高精尖新的药物治疗上面。我们每年开发投入1000万美元以上,开发100个左右新检测项目,我们的产品在西方国家不需要报FDA批准,但是中国相关的制度没有上来,所以不得不在香港上市。

三是资本要鉴别出有患者需求缺口的项目,这种能力还非常欠缺。

王立新:下一个问题想问问马春娥总。从你们的角度来看,AI在医学影像、医疗领域能走多远?

马春娥:创业将近四年,感触还是挺多的。之前在IBM,我一直从事云计算、人工智能,尤其是和医疗的结合。2017年创业时,我觉得AI医疗是一个最大、最有意义的赋能场景。因为医疗需求是刚需,而医疗又是技术驱动的场景。我到今天信心非常足,为什么?聂总也说到,美国批准了70多个医疗AI的应用。

在卒中方面,我们和宣武医院有一篇文章发在了顶刊上,应用的效果比较好。从赋能人类医生的角度来看,用传统的方式,医生需要点100多次鼠标才能处理一个病人。现在有了AI,只需要点4次鼠标。所以,AI对行业的推动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拒绝。

其次,AI应用的场景和病种拓宽了。以前的AI可以筛查肺结节、糖网,现在则是处理卒中这样的复杂场景,将解剖结构下的病变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AI能走多远,我觉得技术层面没有问题。接下来,是在产业层面形成规模化的收入。目前,NMPA已经批准了五张证,审批经验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我们的证也马上下来。目前,我们同步开展了五个临床试验。明年有很多注册证都会拿下来,这样就有更多的商业化机会。

今年,我们也与国际大厂合作,有非常大额的采购。因此,产业也看到了AI的价值。我觉得AI医疗前途无量,就像20年前不知道阿里走多远,但是现在阿里还没有到达天花板。因此,我也呼吁所有的投资人,在这个赛道上多多布局,加速行业的发展。

王立新:下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涂总。第四范式早先是在金融领域布局,现在也在医疗行业发力。想请你们谈谈创业的感受。

涂威威: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服务企业,最早介入金融也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数据非常好。人工智能是数据驱动的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规律,这一点,机器鄙人做的更好。

而且,机器还有一个好处是可复制,而且实时处理一些事情。这个人类远远达不到,复制一个专家的成本非常高。

比较一下金融和医疗,医疗领域的数据基础确实差很多。人工智能就像是一辆车,数据就像是道路。以往,医疗数据这条道路并不好。所以,要致富,先修路。

目前,随着医疗机构的不断改革,数据的治理越来越好。医疗领域涌现出诸多的AI应用,例如数坤做的医学影像、以及慢病管理、药物研发。

医疗场景不是“点”的问题,而是一个“面”的问题。在很多行业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但是医疗、制造业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

达到这个状态的核心是要规模化,不只是在一两个点上应用人工智能,而是全面赋能。我非常看好人工智能底层框架的发展,投资机构的目光要更长远一些,不要看到那些立马产生效益的项目。很多情况下,那些不断构建数据闭环的企业,未来可能会有更强劲的发展。   

主持人: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南燕科技。南燕科技是一家保险科技公司,现在医疗健康与保险的跨界比较多。想请问一下黄总,这两个领域的结合,你们怎么看?

黄丽丹:保险与健康是离不开的概念,我们最早是做保险行业的SaaS,核心是通过产品和风控体系,帮助保险公司让客户获得利益平衡。健康险是现在最热的话题,虽然健康险都处在亏损状态,但是没有公司可以回避这个热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既做健康险又想做风控,我们必须深入医疗行业里。

有两个词,可以形象地描述保险跟健康、医疗的关系。保险公司是服务支付方,医疗机构是服务提供方。这两个描述,解释了为什么要把这两端融合起来。从医疗服务的支付角度来看,我觉得有两方面的信息可以分享。

一个是私立医疗机构或者高端医疗机构的发展,这些机构收入的30%-50%来自于保险客户的支付,包括我们知道的创新药和创新疗法。创新意味着成本高昂,保险客户就成了第一大选择。因此,保险行业和私立医疗以及高端医疗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另外,健康保险的市场规模在7000亿左右,到2025将达到两万亿。庞大的商保付费将是未来医疗、医疗行业创新的基础。

站在南燕的角度,我们提了“中国的HMO”这个概念。为什么?

今天的圆桌主题是新基建,站在我们的角度,是要建设两条高速公路。前端的高速公路是保险行业的SaaS,对接100多家保险公司和1000多家保险中介,在这条路上跑着庞大的保险交易数据。

后端的高度公路是TPA服务,这是隐藏在销售机构背后的东西,大家没有实际的感受。2019年,南燕科技也完成对健康险TPA服务商「Medilink-Global中间带」的收购,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健康保险第三方管理的专业独立服务公司,经营了15年。

因此,这两条高速公路是我们业务的基础,融合起来就是保险产品的定制。我们会设计一些更有竞争力、更适合特定人群的产品,例如针对儿童的医疗保险,针对特定药品、疾病的保险产品。

未来,我们看到的巨大潜力可能在医生诊疗还有医药领域,这个是我们下一步的产品开发方向。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蚂蚁金服最近在准备IPO(现已推迟)。而在医疗领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在资本市场上都是百亿美元规模。想请问一下,医疗科技领域有没有可能出现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

聂洪鑫:刚才提到,医患端、药患端、险患端,在这三大模块里实现量级反映和大规模体量增长的目标,非常有可能。

薛辰:智能与医疗的关系,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医疗服务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不平衡。就像数坤做的事情一样,医生是不可能一直保持清醒,一直保持旺盛精力,电脑是可以的。我认为,智能与医疗结合后的未来非常可期。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LE9yC1PTNXaxTwB.html#comments Sat, 07 Nov 2020 12:11:00 +0800
雷锋网「2020 医疗科技最佳投融资榜单」重磅发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PwGk5pgizDif4ASo.html

2020年,医疗产业迎来了一场资本大爆发。

据不完全统计,2020上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迎来67个医疗健康IPO项目,募资超千亿,多家医疗创新企业增值超10倍以上。

为此,雷锋网邀请了多位知名医疗投资人,以「医疗投资的下一个黄金十年」为主题,举办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

与此同时,《雷锋网》与旗下医疗产业服务平台《医健AI掘金志》展开「医疗科技最佳投融资榜单」的评审工作,并发布三大榜单:

最具行业影响力投资机构TOP10

最具行业专业力投资机构TOP10

最具投资价值的医疗科技企业TOP10

本次评审,参照投资数量及规模、创业者认可及投后管理程度、资本规模及募集状况、投资退出回报、企业技术壁垒状况、企业核心商业能力,共六个维度进行筛选。

在与众多投资机构、企业、医院、科研院校、咨询机构、用户,进行长达2个月的调研与探讨,最终,20家顶级投资机构和10家医疗科技企业成功入选。

以下为三大榜单及获奖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最具行业影响力投资机构TOP10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

机构简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成立于2005年。15年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了近600家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潜力企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专注于科技/传媒、医疗健康、消费品/服务、工业科技四个方向投资机遇。

投资成绩:十多年前,医疗投资相对冷门的时候,红杉中国就成立了医疗健康投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性布局,红杉中国医疗健康投资板块已经成为前沿创新投资的先行者,其上百家成员企业已经遍布免疫治疗、基因测序、细胞治疗、IVD、高值耗材等细分领域,在AI+新药研发、基因检测和影像辅助诊疗,等创新领域也均有所布局。

IDG资本

机构简介:IDG资本于1993年率先在中国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经过近30年的发展,IDG资本始终追求长期价值投资,累计管理资产约合1500亿人民币。IDG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与高科技(TMT)、新型消费及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及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领先企业,投资范围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并购重组等各个阶段。在中国就有腾讯、百度、拼多多、爱奇艺、美团、美图、小米、哔哩哔哩、携程、奇虎360、如家、汉庭等知名案例。

投资成绩:经过近30年的发展,IDG资本在全球已投资近1000家优秀企业,其中医疗投资团队已经近十年,具有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投资了平安好医生、华大智造、九安医疗等多家明星企业。

启明创投

机构简介: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旗下管理九支美元基金,五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超过56亿美元。自成立至今,专注于投资TMT、医疗健康等行业早期和成长期优秀企业。目前,启明创投已投资超过370家企业,其中超过120家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香港联交所等交易所上市,及合并等退出。

投资成绩:据公开资料显示,在成立的14年时间里,启明创投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活跃度与回报均长期稳居创业投资机构前列,其中包括甘李药业、泰格医药、再鼎医药、启明医疗、康希诺生物、Schrödinger、三友医疗、艾德生物、贝瑞基因、神州细胞、微医集团、Insilico、推想科技、数坤科技、惠每医疗、微医集团、妙手医生等多家明星医疗企业。

软银中国资本

机构简介:软银中国资本成立于2000年,目前同时管理着多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投资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医疗健康、新材料等行业。曾成功投资了阿里巴巴、淘宝网、万国数据、迪安诊断、理邦仪器等多家成功企业。

投资成绩:软银中国资本深耕医疗领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重点在医疗科技、数字医疗以及医疗服务三大板块上的投资布局,在各细分领域已投出一批领跑企业,包括迪安诊断、理邦仪器、华大基因等成功的上市公司。近期优秀项目包括叮当快药、太美医疗科技、世和基因、金匙基因、诺辉健康、安翰科技等。

联想创投

机构简介:联想创投是联想四大业务集团之一,正式成立于2016年,作为联想旗下全球科技产业基金,旨在融汇联想全球资源,布局IT未来,先后投资包括美团点评、宁德时代、蔚来、旷视科技、寒武纪、每日优鲜等多个新科技企业。

投资成绩:在医疗板块,联想创投一直致力于医疗科技的前沿探索助力,除了先后和多个顶尖院所合作,孵化出长木谷医疗、华志微创、迈步机器人、臻泰智能等多个介入手术机器人、病理AI等医疗新科技项目,依托内部技术优势联想还孵化出区域慢病管理平台。

深创投

机构简介:深创投成立于1999年,截至2020年9月底管理各类资金总规模约3937亿元,已投资项目1157个,其中174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位。

投资成绩: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创投布局较早、已投医疗项目达到百余个,在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及其他大健康领域均所布局,其中就有康方生物、英科医疗、迈瑞医疗、微芯生物、翰宇药业、普门科技、泽璟制药、前沿生物、华大基因、亚辉龙、易瑞生物、共同药业、荣昌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

云锋基金

机构简介: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联合发起的私募股权基金。云锋基金深耕科技、大消费和医疗健康领域,打造出独特的投资生态版图。

投资成绩:云锋基金近年来医疗领域持续重仓头部企业,代表项目包括阿里健康、药明康德、爱康国宾、美年健康、索林、科迪生物、微创医疗、国药在线、和泽医药、太美医疗等企业。

高榕资本

机构简介:高榕资本由张震、高翔、岳斌三位创始合伙人于2014年1月创立,6年时间,高榕资本参与管理的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总额折合约280亿人民币,已有12家高榕投资或入股的公司成功IPO,多家公司成长为各自行业的领军者。

投资成绩:高榕资本在医疗健康方向布局了数字健康、医药创新、生物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代表企业包括平安好医生、乐心医疗、未知君、觅瑞等。

同创伟业

机构简介:同创伟业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批专业创业投资机构之一,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亿人民币,共计投资近500家企业,目前已成功上市超过80 家。投资项目数量名列行业前列,医疗健康布局覆盖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基因技术等多领域,构建了完善的医疗大健康产业图谱。 

投资成绩:自2000年以来同创伟业已在医疗健康板块深耕细作20年,累计投资医疗领域项目达80余个,其中经典项目包括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双成药业、康芝药业、贝达药业、微芯生物、普门科技、信达生物、启明医疗、天智航等一批在细分领域排名靠前的医药健康企业。

北极光创投

机构简介:北极光创投由邓锋于2005年创立,长期专注于投资早期、科技创新型优秀企业,迄今已在TMT,先进技术,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了近400家优秀企业。

投资成绩:北极光创投于 2009 年进入医疗健康领域,2011 年医疗团队初步成型。10年时间,北极光涵盖医疗器械、体外诊断、生物医药、医疗服务、E-Health等多个细分领域投资,几乎覆盖全产业链。先后投资了中信医药、华大基因、燃石医学、泽璟制药、奕瑞科技、太美医疗、安诺优达、国科恒泰等60余家企业。

最具行业专业力投资机构TOP10

高瓴资本

机构简介:高瓴资本集团由张磊于2005年创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高瓴投资了腾讯、京东、百度、去哪儿、携程、Zoom、美的、格力、中通快递、蓝月亮、滴滴出行、美团等众多知名企业,从医疗健康到大消费、软件与硬科技等方面均有涉及。

投资成绩: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医疗健康产业一直是高瓴资本的重点布局方向,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截至目前,高瓴资本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累计投资近200家企业,其中本土企业超过100家,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药明康德、甘李药业、爱尔眼科等。高瓴资本从早期开始陪跑百济神州8轮,其重仓的恒瑞医药、爱尔眼科众多等企业均取得高额回报。

礼来亚洲基金

机构简介:礼来亚洲基金是2008年起始于美国礼来制药的风险投资部门,2011 年成为独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风险投资,在其全球已投资的 70 多家企业中,近 70% 为创新药与创新医疗器械公司。

投资成绩:得益于深厚的医疗背景,礼来亚洲基金不仅能够为医疗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还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包括协助公司充实完善高管团队,优化产品开发注册策略,对接国内国外行业资源等。10 年来,在礼来亚洲基金的帮助下,一批本土医疗创新企业的多个创新产品已获批上市,如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国内首个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用药),微芯生物的西达本胺(国内首个表观遗传学药物,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以及康希诺生物的埃博拉疫苗(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

磐霖资本

机构简介:磐霖资本成立于2010年,迄今为止,磐霖资本已成功发起成立并管理12期基金,投资方向聚焦于:围绕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基于消费供给端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服务和智能装备。

投资成绩:磐霖资本是盛诺基、瑞博生物、Apollomics、劲方医药、金仕生物等明星项目的早期价值发现者。医疗布局十年间磐霖布局国内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超过50余个项目,整体IRR(内部收益率)水平超过30%。

国科嘉和

机构简介:国科嘉和成立于2011年,作为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国科嘉和始终专注于高增长、高技术壁垒如TMT、生命科学等新兴行业,依托中科院体系的一流技术能力、大量的高科技转化成果以及政府与行业资源,积累了对于硬科技深入的行业理解和丰富的投资实践。

投资成绩:生命科学领域是国科嘉和重要布局赛道之一,该领域投资项目包括国科恒泰、普瑞金、亿康基因、微远基因、云呼科技、先通医药、慧脑云等多家拥有技术壁垒的医疗行业创新企业。

蓝驰创投

机构简介:蓝驰创投在硅谷成立于1998年,2005年进入中国。目前,蓝驰创投在中国管理多支美元及人民币双币基金,在管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了超过120家优秀早期创业企业,覆盖企业服务、硬科技、消费、医疗等领域。

投资成绩:在医疗十多年研究布局中,蓝驰创投在保险及创新医疗服务领域,先后投资了百科名医、汇医慧影、春雨医生、水滴、善诊、南燕保险科技、朔茂科技等多个医疗支付和创新技术的医疗企业。

仙瞳资本

机构简介:仙瞳资本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专业型生物医疗股权投资机构之一,汇聚了数位由生命科技领域的产业专家、科学家、投资家组成的投资与顾问团队,截至2019年,旗下管理或合作管理的基金超过10支。

投资成绩:仙瞳资本专注于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领域,在生物医疗投资行业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的项目储备。十年来,仙瞳投资了思路迪、艾欣达伟、索元生物、喜鹊医药、兰丁医学、万春医药、复诺健等众多优秀生物医疗企业。

华盖资本

机构简介:华盖资本成立于2012年,聚焦医疗健康、TMT、数字创新三大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50亿人民币,投资约160家企业。旗下基金由约50家产业内上市公司、多家大型国企、保险等金融机构、专业化母基金等共同出资设立。

投资业绩:旗下医疗健康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三大领域投资,成功投资了康泰生物、复宏汉霖、海吉亚医疗、德琪医药、健麾信息、数坤科技、海和生物等数十家医疗明星项目。

百度风投

机构简介:BV是2016年成立,由百度发起、专业团队管理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其出资人包括百度和其他产业、金融机构,目前管理着5亿美元规模的三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已投资100多家AI公司:从光学计算到类脑神经元,从深度强化学习到对抗生成网络,从单细胞测序到人体嵌入传感器。

投资成绩:在生物医疗领域,BV已投资布局超过40个国内外优秀初创项目,投资关注点涵盖诊断与伴随诊断、药物发现、生产工艺和数字疗法,被投企业涉及中国、美国及欧洲,包括Atomwise, Insilico, Coral Genomics, Engine Biosciences, Rootpath, Kebotix, Sherlock Biosciences,宸安生物,齐碳科技,Neuracle等。

远毅资本

机构简介:远毅资本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技术领域的早期风险投资基金会。目前,远毅的人民币及美元基金已投资超40家企业。

投资成绩:作为医疗投资市场的新星,远毅资本在医疗行业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和设备、精准诊断、数字医疗和保险科技,既往业绩包括镁信医疗、数坤科技、贝登医疗、迅实科技、云开亚美、明医众禾、基准医疗、希望组、唯迈医疗、无双医疗、道客等。

点石资本

机构简介:点石资本创立于2018年,是一家为成长期项目及中后期项目提供私募股权融资、兼并收购的精品投行机构。公司聚焦医疗大健康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IVD及精准医疗、医疗机器人、药品/器械流通、CRO、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拥有丰富的投资及投行经验。

投资成绩:从投资视角为成长型企业提供精品投行服务,点石资本总计完成融资额超50亿,成功案例心玮、申淇、心瑞、百心安、英诺伟等。

最具投资价值医疗科技企业TOP10

乐普生物

企业简介: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生物创新药全产业链平台型制药企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投资并购等方式,围绕肿瘤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12个核心产品中7个处于临床阶段,1个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临床Ⅰ/Ⅱ期。

乐普生物已搭建覆盖靶点发现、开发和生产的开放性产业平台。未来将通过产业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协同作用,实现乐普生物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2019年7月,2020年8月,乐普生物先后完成9亿和12.91亿元的两轮融资。

博雅辑因

企业简介:博雅辑因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通过国际前沿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多种遗传疾病和癌症加速药物研究以及开发创新疗法的生物医药企业。2018年4月,公司入选Nature Biotechnology 2017年10个被资本看好的技术密集型初创公司,也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企业。

2020年10月,公司完成了4.5亿元B轮融资。2020年10月27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博雅辑因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ET-01的临床试验申请,这也是中国首个获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的基因编辑疗法临床试验申请。

朴华生命

企业简介:朴华生命于2014年进军生殖医学领域,面向三甲医院男科、辅助生殖中心、精子库等医疗机构,开发自主原创的高价值临床诊疗技术和产品,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密仪器等技术与体外诊断、辅助生殖相结合,为男性生殖医学检验、临床应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朴华生命聚焦男性生殖医学领域进行技术理论沉淀和科研转化;在AI应用方面,打造核心产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的细胞微结构识别引擎”GeniConvo™,并已应用于精子形态学、DNA完整性、核成熟度等多项检测指标;在工程化即商业实践方面,已推出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精子质量分析仪、精子优选微流控芯片、男性生育力云平台SaaS及配套试剂盒、培养液等医疗器械类产品。

吉凯基因

企业简介:吉凯基因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标准化科研大数据为驱动力、以持续开发创新靶点药物为路径、以提高中国高发少药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使命的平台型公司。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生物标志物及药靶发现、新药开发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工程化GRP科研平台以及干湿结合的研发策略打造了独树一帜的靶标持续发现潜力。

吉凯基因合作伙伴覆盖全国近400家研究型医院。已建成高效的抗体药物开发平台和细胞治疗药物开发平台。承担国家地方研发项目3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是上海市首批十家之一的上海市基因治疗技术创新中心。今年四月,吉凯基因宣布正式完成C轮近4亿元融资,用于推动以转化医学为核心模型的创新诊疗产品开发,助力解决中国特有、高发疾病的新药研发难题。

众安保险

企业简介:众安保险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于2013年11月6日揭牌开业,2017年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众安保险服务逾4.8亿用户,总保单突破80亿张,在全国财险市场居第11位,并持续位列全国互联网非车财险市场第一名。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互联网保险的公司,众安保险持续发力用户保险保障意识教育,同时积极布局医疗服务形成生态闭环,为用户提供“保险保障+医疗服务”的一站式体验。充分发挥以健康险作为支付端对产品设计主导以及服务整合联动的优势,以健康险为起点连接起众安互联网医院、暖哇科技等布局形成生态闭环。

众安保险大健康生态的布局日趋成熟,从保险保障的低频服务切入在线诊疗、慢病管理等高频业务,创造更多的场景,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参与度,为整个健康生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轻松集团

企业简介:轻松集团成立于2014年9月,将目标聚焦在公众健康保障领域,各个板块均与百姓健康保障息息相关。轻松集团首创“大病众筹”模式,作为公司的首要产品,“大病众筹模式”帮助病患第一时间解决医疗资金问题。

为了从源头解决医疗资金问题,轻松集团推出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轻松保严选,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多款会员定制保险产品;2016年9月,轻松公益成为民政部指定的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协助公益组织快速完成募捐;2018年,轻松集团推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轻松健康。至此,轻松集团搭建起以轻松筹、轻松保严选、轻松健康、轻松公益为核心的涵盖事前保障和事后救助的健康保障体系。

妙健康

企业简介:妙健康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健康行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健康科技公司,专注为每位用户做个性化健康管理,实现健康促进,降低疾病风险。发展至今,已累计服务超过9000万用户。

作为数字化精准健康管理平台,妙健康历经5年多的发展,基于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打造了妙+物联网健康大数据平台、H-健康风险分级管理平台和M-人工智能健康干预平台三大核心能力,构建“健、医、药、保”健康服务闭环体系。

零氪科技 

企业简介:零氪科技成立于2014年,聚焦肿瘤新特药“三位一体”的核心业务发展,建立覆盖患者全疾病治疗周期、以互联网医院,线下专业诊所药房,及新药临床招募为核心的患者服务体系,建立深度赋能肿瘤新药开发的真实世界数据平台,建立以价值医疗为导向、以医学证据为支撑的创新保险支付方案。

今年9月,零氪科技完成7亿元D+轮融资,零氪科技致力与产业各方携手,一起加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重疾领域医、药、保商业模式落地,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础设施建设。

傅利叶智能

企业简介: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服务于医院、社区和患者家庭,为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化康复生态体系的建立。其愿景是通过智能技术让人人享有康复。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广州、珠海成立子公司,业务辐射全球,康复机器人产品已入驻全球20多个国家和超千家机构,执行超过四亿次训练。

迈步机器人

企业简介:迈步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康复机器人及其他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迈步机器人团队在机器人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申请数十项发明专利。

公司围绕其核心技术--基于柔性驱动器的机器人交互技术,研发了包括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在内的数款医疗康复机器人产品,通过精确稳定的力控制实现了患者-机器人协作的主动训练模式,极大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公司专注于打造智能康复体系,通过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康复医疗的效率和效果。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PwGk5pgizDif4ASo.html#comments Fri, 06 Nov 2020 10:41:00 +0800
沪港两大交易所,谁能构筑生物医疗的“资本围城”?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CODR23upJSm0WfBr.html 雷锋网消息,11月1日,第三届健康产业投融资领袖峰会在北京召开。

峰会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中银国际联合主办。本届峰会主题为“汇聚洞见、引领趋势、智创未来”, 邀请了多位投资界、医药学界的专业人士进行主题报告,分享并探讨了健康产业的政策变化以及未来的投资发展趋势。

1日下午,在以《顺势为:内地与香港上市机遇与应对》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副总裁张晓夏,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北方一组组长张怿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杨云霞、齐济资本创始人张莉、沛嘉医疗CFO蔡洌围绕两大交易所的差异及未来医疗行业的投资风向进行了交流。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王耀辉担任圆桌主持。

以下是圆桌讨论的内容,雷锋网做了不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中银国际王耀辉: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几位交易所代表、上市公司代表、投资机构代表。首先,想请两位交易所的代表介绍一下各自交易所的情况。

香港交易所张晓夏:香港交易所是香港唯一的官方证券及衍生产品交易所集团。两年前,我们推出了新经济企业上市制度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允许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不需要通过传统财务测试、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因此,我们吸引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医疗健康产业公司。现在,港交所医疗健康板块的市值已经超过2.5万亿港币,与2年前新规推出前相比涨幅非常大。尤其是今年疫情以来,在市场的高度关注下,香港资本市场的生物科技发生质的变化,生态圈也进一步成熟。从上市公司种类、投资者成熟度、分析师覆盖、上市公司种类等都有了多元化的快速发展。

今天上台前,我发现我和张怿凯上交所的怿凯两个人的座位一个在最左边,一个在最右边。这就好像大家常说的,大家通常对于去上海上市还是去香港上市有迷惑,觉得可能是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实际上,我们两家是水涨船高的互补关系。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两个交易所中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一直是互补关系,企业在一个市场上市后是完全可以再次去对方市场做双重上市。今年以来,医疗健康板块“A+H”两地上市的公司也是越来越多。

无论从科创板到是先上港股再上A股,还是港股回A股上完科创板再去到香港,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外,由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美国上市的一家中概股企业今年也在香港成功进行二次上市。各个交易所的改革促进了进一步的融合,也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希望能为医疗健康板块和生命科学产业带来资本市场的公开支持。

中银国际王耀辉:上交所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请张怿凯先生介绍一下上交所的情况。

上海证券交易所张怿凯:刚才晓夏总谈到了两大交易所互相促进的情况。上交所与港交所一直有长时间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上交所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定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设立科创板并实现注册制改革。上交所承担了支持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助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试点任务。

从成绩上看,29年来上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760家,总市值41.7万亿。目前,科创板有191家上市公司,市值达到3万亿。股票之外还有债券,去年也是超过10万亿,交易量超过220万亿。在基金方面,上市基金数超过300家,去年交易量超过6.9万亿,衍生品超过了3000万亿。股民开户数达到了2.4亿人。

2020年上半年,上交所在全球的股票证券交易所IPO排在全球第一位,总市值和总成交量是全球第四位。

近期,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宣布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的退市制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给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上交所也会积极贯彻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

中银国际王耀辉:港交所的改革措施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沪港通、深港通一直到2018年出现的18A,为港交所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但是刚才张怿凯先生说了,今年大部分资本市场改革风起云涌。有一句话说到:202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革命性变革的元年。不管是上市公司、投资界、市场都会有关于港交所的疑问:港交所是第一个对没有营业收入的企业可以上市的交易所。但是有的人说港交所估值低,或者说港交所“二八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请问晓夏总如何看待“二八”现象”和“估值低”的问题。

香港交易所张晓夏:一个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其实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从投资者结构、交易习惯,市场窗口甚至再到世界政治格局等等。二八分化也是全球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资本市场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中小型公司就有一定挑战。

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于公司的成长潜力还没有完全被二级市场挖掘出来,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培育的过程。企业从自身来讲,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业务基本功,通过时间和业绩来证明曾经规划过的目标。另外也需要主动接触市场投资人,尤其是行业内顶尖主流机构。现在也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企业还是要多出去跟投资人做沟通,这样才能够给市场带来越来越多的信心,这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的一个过程。

中银国际王耀辉:请问一下上交所,自从去年科创板改革开始,科创板的定位和初衷给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目前,上交所科创板市场运行的状况如何?

上海证券交易所张怿凯:科创板设立的前后由来都比较清楚。我们自己的理解是,科创板有两个最基本的作用。

第一,支持科技创新,提升我们对科创企业的支持性和包容性;第二,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试验田,通过试验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

两年多的努力下,科创板的初步结果较好,运行也较稳定。今年6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系列制度规范正式落地。科创板开板两年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支持科技创新的包容性极大提升。

现在科创板有多套上市标准,常规的企业有五套标准,还有针对多重股权架构,针对红筹企业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下,每一套都已经有企业选择并且成功在科创板上市。这说明,我们标准的设立和执行取得市场的认可。过去不可能存在的,例如未盈利的企业,多重股权架构、AB股的企业,注册在境外的企业都实现了在科创板的上市。

第二,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显现。

一大批标杆企业到科创板进行上市融资,例如中芯国际、寒武纪、吉利汽车等等;其次,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行业高度集中,集聚在战略性与新兴科创行业中。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科创板所有上市企业中的占比超过了36%,生物医药企业超过20%,其他主要集中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行业里。

第三,科创特征越来越鲜明。

首先我们让企业知道自己是否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免得申报后再出现纠结的情况。科创板也体现了科技的含金量。我们做过一个统计,科创板上市企业里拥有博士学位的董事长超过了20%,拥有硕士学位的董事长超过了40%,这是科创板非常显著的亮点。

第四,审核方面严格贯彻注册制理念,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审核理念。

科创板审核采用了全电子化、分行业、公开化问询式的审核策略。今年以来,我们还推行了审核2.0版。首先,压缩了问询的轮数,绝大多数企业在两轮之内就可以完成审核;其次,有针对性地压缩了提问的数量,减少了审核的时间,给中间机构和上市企业减负。

现在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在三、四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上交所的审核。未来,科创板还会不停地作为国家资本市场的试验田,拿出新的政策到科创板来实验,包括一些股权转让方面的新政策已经出来了。再比如询价转让的方式,现在已经有公司用过,改变过去减持比较慢、受限较多等弊端。我们会认真聆听企业和市场对我们的需求,不断完善制度,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

中银国际王耀辉:接下来,我想请问一下两位投资机构的代表。首先,红杉资本在香港或者科创板有什么样的投资逻辑?未来在医药领域的布局方向是什么?

红杉资本杨云霞:红杉资本始终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成就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为成员企业带来丰富的全球资源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在美国、中国和印度及东南亚都有独立运营的团队。大家记住一个数,自1972年于硅谷创立以来,红杉资本投资且上市的公司总市值,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的25%。

对于被投企业上市,到底是选择港交所还是上交所,这其实不是一个投资人主动的选择,我们“喜欢左拥右抱”。资本市场的开放其实给企业带来的是流动性的开放,就像从一个小苗长成一棵大树,企业上市只是中间的一个步骤。不管企业选择哪个资本市场去做融资,归根结底还是要跟企业自身发展的诉求相关。

对于红杉来说,我们与医药相关的投资此前有一定比例的美元基金投资,所以当港交所率先打开时,会有一些企业去香港上市,这是由它的法律结构而决定的。

其实资本市场背后的投资人是互通的,A+H也好,去纳斯达克或者香港也好。从投资人的角度,我们欢迎更多、更开放的资本市场。

回答您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医疗投资的根本逻辑在过去的十年当中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医疗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而医疗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的行业。基础科学的进步、应用科学的发展,都在引领医疗投资的方向。

我们整个投资还是会紧密地关注在医疗行业,包括在基础科学领域正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基础科学离临床的应用或者说商业的转化还有多长时间。而投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本身就是一个加速器,资本起到的作用是酶的作用,而酶是需要有底物的。所以,当发现底物之后,我们这个酶就会快速地冲上去,帮助这个底物之间的反应加速。

因此,在红杉未来的医疗投资当中,我们还是会高度关注新技术和新方向,为企业家更好地服务。

中银国际王耀辉:下面想问一下张莉总。第一个问题,您在比较早期的创新型基金时,如何进行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第二个问题,由于观察了多年的医药行业,请您分享一下齐济未来在投资方向上的考虑。

齐济资本张莉: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是我在齐济资本的第一天,我也非常感恩在鼎晖的平台上顺利“毕业”,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鼎晖是一个1500亿管理规模的大基金,有90%的医疗投资都在我们创新成长基金里。这个基金有两个合伙人,我主要负责所有非医院板块投资。也就是医疗技术,包括IVD、医疗器械和新药。

我介绍下鼎晖的策略。

2015年我加入鼎晖,五年半的时间,我主导投资了6个项目,退出了4个,1家在纳斯达克上市,1家在港股上述,1家在科创板,1家被并购。

非常幸运,从2015年到现在正好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医疗领域投资得到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好机会。最主要的是,多了一个退出的机会。相比较而言,红杉是VC基因,鼎晖具有PE基因。如何在1500亿的规模上做好早期和成长期的投资,我们也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去想清楚策略。

鼎晖的创新成长经验主要投在早期和成长期,这个维度是有多方面的,并不是去看企业成立了多长时间,而是看它的发展阶段,例如临床项目在哪个期,要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企业爆发的节点。

因此,有两件事情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我们才会投。

首先,创企是不是我们想要找到的正确标的。一个人能成为一个学霸,智商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我会不遗余力地找到行业里真正具备成长基因的种子。如果创企没有很好的基因,你把它改造成一家优质公司,花费的精力非常大,而且不一定能够奏效。因此,我认为,找到一个好的标的,占到了整个逻辑的90%。

其次,是投一个非常好的节点。也许这是一家刚刚创立的公司,也许它有一个非常强的创始团队,直接带来的就是二期临床产品,我们不能把它定义为早期,而是马上就会进入上市阶段。因此,我们判断它在下一轮就会高速成长。

例如成都先导,我们是2018年8月份投进去。2020年4月6日,成都先导就在科创板上市。我们在那一轮投了1.5个亿,现在这家公司大概是170亿-200亿市值。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1.5亿的投资资本带来超过15亿的回报。像我们投的天境生物,也是在一两年的时间就上市。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早期和成长期,它不是基于一个字面的理解,而是对一个趋势的理解。

回到王耀辉讲的,未在齐济资本的投资策略和鼎晖的差异化是什么。我觉得,投资圈是个生态,里面的基金就像是大海,我们基金在众多生态里的定位非常不一样。

大家知道美国的一家基金非常出名。从一个想法开始,就会敲开科学家的大门,你发表在期刊杂志上,我给你这样一笔钱。借此打造一个CEO、CFO团队,我把它定义为,想要给我们的被投企业插上一个真正的翅膀,是一个助飞的基金。所谓的助飞,是从几个维度助力这个公司的成长:人力、资本、资源、产品。

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门槛的。人力资源层面,因为我是产业背景的投资人,需要有非常强大的人才资源匹配和人才库;产品引进层面,我在大药企里一直在进行并购整合,所以可以在全球找到非常好的产品嫁接到被投企业,包括政府资源的配套。永远不要忘了最大的投资方还有政府,现在国有资本的力量非常强大。

以上的一些层面综合起来,我们是撸起袖子直接给企业帮忙,而不是以前在董事会上的一个职位或者是观察员。现在,我就是一个陪跑者,就是他们的一员。

中银国际王耀辉: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沛嘉医疗的CFO蔡洌先生,沛嘉医疗是今年疫情期间在香港挂牌上市的一家企业,也是今年港交所首个上市的高端医疗器械公司。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们选择香港上市的初衷;第二,由于你们还是处于在研阶段,请分享一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沛嘉医疗蔡洌:谢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沛嘉的情况。沛嘉是一个基于介入治疗技术的公司,有两个事业部,一个是针对介入的瓣膜置换、修复的治疗,另外一个事业部专注在神经介入领域,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满足卒中病人器械端的治疗需求。

正如主持人诉说,大家感觉沛嘉赶上了理想的资本市场启动。但是我们还是相信沛嘉的定位,我们的路很长,做的产品尽量要往创新端走。

至于沛嘉上市过程中的市场选择、决策是什么?

我觉得,从企业或者投资人的视角来看,会回到一个根本的东西——企业经营的现状,以及这两个资本市场的本质。我觉得这个本质比较独特,也会长期稳定。

这两个市场的交易、参与者的组成不一样,其次,不管是港交所、上交所,背后所在的监管环境以及从监管思路延伸出的定位不一样。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说,港交所参与的是比较大的投资机构,多是全球知名的大型机构。所以,港交所的参与者更加机构化。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你最终选择在香港上市,遇到的投资人更多是用国外成熟机构的套路跟你打交道,包括路演关心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框架、对估值的看法等等,特别是在国外成长起来的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框架。

在A股不太一样,交易参与者更多是各个股民。当然也有机构,逐渐往机构化投资前进,更多的交易者是一般的散户,但是有门槛。所以最终带来不同的现象,包括大家提到的估值、交易量,我觉得这是上市企业本身应该考虑的。

第一,公司本身的调性,跟一帮老外打着午夜电话,介绍公司状态,香港投资者会更习惯。同样选择在境内上市,面临更多一般散户的时候,公司本身不断有正面的发展信息,对公司的交易量都有帮助。

总之,交易参与者决定了市场交易的形态不一样。

第二个是我们在上市过程中体会比较深的,也交代一下当时我们是怎么选的。

2018年,18A的新规出台后,规则发生了改变,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们开始考虑上市。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是否适用科创板的第五套标准,我们是不清晰的,咨询后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其实,像我们这种创新企业的创始人都是90年代或早期出国的留学生,回国创业时考虑的是香港第一天就把红筹结构搭起来了。

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这就是法律结构决定了上市选择。而要回头,以中国发起人的身份来发行股票,得拆红筹,还得交税,因为这样的情况而导致了“相对近、相对远”的差异。

第三,我感觉2018年那个时候,大健康领域的公司还不一定是上科创板。后来慢慢看到好的公司陆续回来,现在科创板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回到主持人的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接下来的发展。作为一个立足中国的企业,我们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和市场化。最重要的是,做出更好的东西来满足需求。研发投入、商业化、市场教育的投入是持续的。

未来,我们会有跟各种资本市场合作的需要。随着中国医疗行业的不断进步、人才的回归,今后中国的大健康行业不再是追随者,在不同的阶段关注创新,给我们粮草前进,是未来永远不变的发展方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CODR23upJSm0WfBr.html#comments Thu, 05 Nov 2020 10:00:00 +0800
远毅资本唐轶男:DRG支付推行后,AI病案质控将成为「黄金赛道」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jhvjVrJZiV3qJuoG.html 近日,雷锋网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揭幕。

本次峰会邀请到红杉中国、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磐霖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专业投资人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

来自远毅资本的唐轶男以《AI病案质控在DRG支付和医院精细化管理领域的应用》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她表示,随着DRG支付方式的逐渐落地,医院将从“点餐”模式向“自助餐”经营模式进行转变。在此背景下,医院病案数据的重要性呈指数级上升,因为病案数据起到了一个连接临床系统和支付体系的桥梁作用,承载了医保支付绩效考核多层次的重任,关乎医院的面子和里子。

然而,医院病案数据的质量却面临很大的问题,因此,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是未来的一大方向,以“质控”为核心的AI系统将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管理价值。

以下为唐轶男的峰会演讲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感谢雷锋网的邀请,我是远毅资本的唐轶男。

从三年前起,我开始关注医保支付改革。当时特别兴奋,因为只有变化才能给新事物带来成长的机会。作为一个早期的医疗投资机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赛道成为行业共识之前,识别并提前布局。

未来十年,医疗行业最大的一个变量就是医保改革。幸运的是,通过对DRG的研究,我发现了一个新的赛道——AI的病案质控。

首先,先介绍一下远毅资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早期风险投资的基金,有四大投资方向:流通触达、保险科技、器械设备和精准诊疗。其中,保险支付和流通触达是远毅资本比较独特的两个投资方向。

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代表性投资企业,很多已经成为细分赛道的领先者。

病案数据质量是新时代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会出现新的赛道

医保支付改革也就是DRG,未来5年将从现在的模拟运行走到更广泛的全方位落地,这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明确共识。

按照目前采用按项目付费的体系,医院赚的是药品、耗材加成的钱。理论上来说,这种体制会引导医院产生过度医疗的行为。

而目前正在推广的DRG,也就是按病种付费,未来会给医院的经营模式带来一个底层的颠覆。在DRG的模式下,会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诊疗过程的资源消耗情况,对医疗服务进行一系列的标准化分类,产生上千种DRG的组别。

如果一个阑尾炎患者所在DRG组别的支付标准在1万元,那么医院会尽量减少药品、耗材等成本的浪费。该用的还得用,但是不需要的就尽量不用。如果只花掉6000元的成本就可以治好病,那么节余的4000元可以给医生发工资或者发展新的技术。

做一个通俗的比喻:院将从点餐模式向自助餐经营模式进行转变。

之前按项目付费的方式,医院没有经济风险,做什么都有加成的收入,所以不会亏损。但等到DRG以后,医院会面临更大的经济风险。

亏损的原因通常有两类:

第一类就是治疗的成本超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或者医疗质量问题。例如,术后感染导致患者多住一个星期院,费用肯定超支。一个5万块钱的DRG分组,如果医院的治疗花费在1.5万到15万这个区间内,通通都只能拿到5万块钱的总收入。而这5万是所有的自费部分加医保部分的总和。

所以,只要费用落在图中绿色部分,医院亏损的风险就很大。而剩下的两端是费用极低和极高的部分,会按项目结算的方式来覆盖一些比较少量的特殊案例。

第二种亏损是由于病案质量和编码的问题,这种就比较可惜。一个8万元的治疗只在病案上体现出了5万元的难度,从而进入了一个更低的DRG组别。无论医院怎么缩减成本,这个病例大概率都会严重亏损。

有院长表示,在DRG的大背景下,病案数据的重要性呈指数级上升。因为病案首页和医保结算清单承载了医保支付绩效考核多层次的重任,关乎医院的面子和里子,生存还有发展。病案数据起到了一个连接临床系统和支付体系的桥梁作用。

在按项目付费的模式下,医院什么样的数据是最准的?肯定是费用数据。同样的道理,在未来DRG付费的模式下,只有准确的病案才能带来准确的支付。

病案数据的质量现状如何?

中国的大三甲医院,临床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高,但临床质量和数据质量是一个高度不匹配的状态。而未来的医保支付是按照数据质量来付。

数据质量鸿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医院的临床质量是高年资医生、主任们来把关,但是写病历的都是谁?是低年资医生甚至是规培生,往往无法在病案中体现完整的临床思维过程。从病案到病案首页、编码,信息会层层失真。临床质量提升10%是非常难的。但是在数据生产的过程中,损失20%-30%是极为简单的,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状态。

因此,无论从医保还是医疗质量评价的角度,数据质量的提升都是关键中的关键。

除了支付,病案数据也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情报之一。医疗服务是高度非标的,医生群体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专家组织,这两点因素会加大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难度,企业常用的流程管理方法不适合医疗管理。

因此,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是未来的一大方向。

在新的支付体系下,医院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会从之前的“nice to have”变成一个“must have”。病案数据包含了医疗服务过程所有的核心信息,将会成为管理决策的核心依据。如果数据不准确,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打击临床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只有基于准确的数据才能推动高效的管理。

DRG推广后,又会对医院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目前,中国大、小医院并没有在CMI指数,也就是疾病的难度系数上拉开差距,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分级诊疗并没有真正落地,大医院看了很多的常见病;其次,头部医院的临床水平没有在病案数据上得到准确的体现。

但是,DRG支付已经在美国运行了30年,医院间的CMI指数以及发展的差距会不断加大。有些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些医院最终关停,病案数据质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在数据中,如果能找回5%的CMI损失,就可以帮医院提升5%的营收。国内三甲医院的营收普遍在十亿甚至几十亿的量级,5%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专科建设、引进新技术、人才激励等方面,就可以帮助医院实现持续发展。

AI病案质控产品的应用价值

AI病案质控是什么,能给医院带来怎样的价值?

首先,聊聊什么是病案。病案是在医疗过程以文字的方式再现患者在住院期间完整的病情变化以及所有的诊疗过程。因此,想要做病案质控,除了医院的财务数据,需要把医院几乎所有的核心临床数据都要接进来。

第二个基础的概念是编码员编码。

编码员这个工作很有意思,是目前少有的一项没有任何电子化工具辅助的工作。

编码员的标配就是三本厚厚的字典,外加一个保温杯,每天坐在编码科里编码,工作方式也极为原始:阅读病案、翻工具书、查询编码、验证编码,每份病案首页都有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的编码需要确认,工作强度极大。

临床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所以编码并不是一成不变,它会定期推陈出新,进行版本迭代。

目前,国际上的版本已经更新到了ICD11,编码的总体数量和复杂度又大幅增加。

根据国家病历质控中心的病案大数据来看,全国平均首页数据的完整率为71.93%,费用信息是完整度最高的,接近90%;诊疗信息的完整度最差,不到60%。其中,低编的现象普遍存在,占总体错误的8成以上。

低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临床的成绩被低估,医院的收入受到损失。

高编发生的频率比较低,但未来随着DRG的正式落地会有一些变化。高编不代表医院可以获益,如果被医保认定为骗保,不仅会遭受拒付,还会受到罚款。因此,准确的编码是医院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最好方式。

顾名思义,病案质控就是对诊疗过程进行医学逻辑的梳理和验证。想要深入的质控病案和编码,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有深厚的临床经验。中国每年产生的病案数超过2亿份,而病案质控的专业人员处于高度缺乏的状态。约有4万名的质控医生和编码员在医院工作,但大部分未经过专业培训,也不是持证上岗,同时不具有临床经验。

在欧美,平均1000张床的医院对应的编码统计人员是40位;而在中国全国范围内,目前持证的质控员和编码员总数量小于2000人,处于严重供需不匹配的状态。

幸好,NLP技术的发展,可以为这个行业的困局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左边的案例中,患者的主要问题是动脉硬化并斑块。从临床角度来看,这个诊断名称是没有问题,但是从ICD编码以及DRG支付的角度看不够具体,因为没有说明具体的病变部位。不同部位的病变,诊疗过程及医疗资源消耗是不一样的,必须要在编码中明确表示出来,不然就会产生损失。

在病案的病程记录部分,AI质控系统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颈部血管彩超。因此,系统推断这是一个颈动脉的病变,对应的编码应该是I70.806,系统会将这个缺陷提示给临床医生,由临床医生做最后的确认并更正。

可以看到,NLP技术可以通过理解并按内容模仿临床专家的思维,来发掘病案的缺陷并反馈给医生,进而构建一个高效的病案质量提升闭环。

我们来对比一下传统的质控方式。

传统方式只能实现抽查还有形式的质控——即有没有漏填,完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医保以及医院管理的业务需求。而AI质控不仅可以达到病案的全覆盖、找出形式有没有漏填,更可以找出深入的内涵错误,帮医院找回病案上费用的损失。系统可以及时反馈结果,在患者出院前夕就及时发现问题、修改问题,而不是事后亡羊补牢。

我分享三个案例,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

病案首页上的主要诊断选择,对DRG的入组影响极大,入错组一定会造成费用上的损失。

在病案里,主要诊断的选择是化疗,但是AI系统在病案数据里发现,患者在入院后进行了一个全喉的切除术,之后才进行化疗。

按照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应该选择咽喉癌这个诊断,而不是化疗。化疗在DRG支付里的权重和付费是极低的。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低编,把一个3万元难度的治疗写成了5000元,

除了主要诊断,其它诊断的漏填、错填也会影响入组和费用。

根据病案可以发现,患者是入院后进行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被诊断为脑动脉瘤急性伴动脉瘤破裂,从而引导蛛主网膜下腔出血。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是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就诊原因,主诊的选择应该改为大脑动静脉有畸形的破裂,对应的编码是I60.8。

病案首页中的很多错误,根本原因是临床体系和支付体系间存在的差别。

从临床的角度看,医生选择的主要诊断和编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不符合疾病分类学的要求。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跨领域、跨学科的任务带来的痛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是让医生学习编码,还是让编码员学习临床?这两条路都不容易走通,好的技术和好的产品的价值极大。

最后一个例子,手术和操作编码的漏填。

这也是目前医院损失的一大原因。

漏填出现的原因很多,因为临床情况很复杂,比如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曾经转过科,后续的科室医生往往不知道转科前的治疗过程,漏填手术直接会把这个病例从外科组变到内科组,付费差异也是极大。

我们可以看到,想要做首页质控,对于病案内容的理解是前提,NLP技术是核心关键。业内有不少做首页质控的企业和产品,但很可惜都没有能力对接并分析完整的病案数据,无法进行病案和首页的前后一致性核查。这样的产品会遗漏绝大部分的重要缺陷,只能找到一些基础错误,无法满足医院的业务需求。

我们看看国外的案例。

DRG支付在欧美各国已经推广多年,因而AI病案和编码质控已经成为各级医院的必备工具,最主要的价值是保障准确的保险支付,减少医院损失。

AI病案质控在美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美国的编码系统要从ICD-9升级到ICD-10,复杂度大大提升,传统的人工质控方法无法维系,只能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截止到2019年,美国超过50%的医疗机构都配备了病案质控和编码系统。医院平均每年支付百万美元级别的费用,可以带来千万美元级别的收益。

这个系统的ROI极高,在1:12-1:20的水平。也就是说,医院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回本。

M&Modal是美国病案质控领域的一家新兴公司,2018年底被3M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可以实现5%的CMI指数提升,意味着帮医院增加了5%的总营收,以及找到漏填的并发症、严重并发症,降低了出院诊断不明确的病例。

目前,在美国病案质控系统最大的两家供应商是3M和United Health旗下的Optimum,行业集中度很高,前两名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经常有朋友问,这个系统未来会不会成为HIS系统的一个子集?言外之意,厂商会不会很容易就做出来?在美国Epic和Cerner这么强大,也没有进入这个赛道,其实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在德国也是“Code = Money”,在DRG推行后,类似的系统成为医院的标配。

AI病案质控的技术特点和行业展望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投资AI赛道有两个核心的问题:技术壁垒如何判断?如何甄别不同公司产品的成熟度?

我认为,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系统性能的要求不同,系统性能要求越严苛的应用场景,技术门槛也最高。很多行业都有质控系统,作为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保障的终极守门员,质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往往极高。

对于病案质控系统,95%的准确率只是一个最基础的要求。

举一个例子,一家病床数2000张的三甲医院,每天需要质控的运行中和终末病案数量大约也是2000份。假设每份病案平均只会出现一个质量缺陷,一天下来就会产生2000个缺陷;如果是5%的错误率,就意味着100份病案质控出错。

因此,医院病案质控系统是极其慎重的。系统的精准度是产品成功的关键,而保障一个系统精准度的就是底层的NLP引擎。如果对医学文本理解的颗粒度和准确度不高,那么无论如何打磨上层产品,都不可能实现性能的显著提升。

病案质控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病案的语言,NLP技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词命名、实体识别、语义关联分析的提取。医学语言的NLP有特殊的技术难点,需要通过构建专用的语料库进行针对性的算法训练。

第一步是分词,从第一部分开始,医学语言的特殊性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只看最后一句话,里面不包含任何一医学的专业术语,我们感受一下:患者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睡眠可,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如果直接把其他领域训练出来的NLP算法,通过简单的调参就用于医疗,结果的准确度可想而知。

第二部分,命名实体识别,因为医学语言专业的属性很强,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性能可靠性要求又极高。

行业里有很多医疗NLP领域的先行者,最早的核心应用场景定位在科研。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先做科研是对的。因为技术难度相对较小。科研的应用场景很好理解,就是从完整的病案中抽取一部分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整理。科研应用并不需要对病案进行100%的后结构化,只需从中挑选部分的信息。

因此,科研NLP的标签类型在8-20类即可满足要求,同时会有大量的文本不需要被识别。

但是医疗质控的应用需求又如何呢?

单单说现病史的质控,就需要把一个症状的描述拆分到非常之细的程度:呕吐的性状是不是喷射状,以及内容物的差别,都会影响主诊医生对诊断大方向的判别,这些都需要被算法进行识别。

病案质控是寻找医生在病案书写中的缺陷,其前提就是,算法必须有能力对病人进行一个100%的后结构化。如果没有完整理解全部的病案,又哪来的自信,拍着胸脯说医生你写错了呢。

所以,质控NLP算法的分词颗粒度和命名实体识别的标签类别要远远超过科研NLP的要求。

第三部分,语义关联分析提取。

一个真正智能的算法,必须能够容忍真实病案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同义词、错别字、丢字造字、语法错误等等,不能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卡壳。算法需要和人一样能够识别、容忍还有理解。

作为投资人,我们经常听到,某个医疗AI项目说自己的算法是最好、最精准的,因为用于训练算法的数据都是用标准流程生产出来的。我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一个能广泛应用于真实世界的产品,必须要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些不完美。一个在真空环境中训练出来的算法,不可能被临床广泛接受。

下面这个是关联分析提取后的结果,找到标签间的逻辑关系后结构化完成的。

AI病案质控是一个典型的AI产品,而不是一个信息化的产品,所有底层算法和产品架构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医院项目就能打磨完成。而要在产品研发的初期,根据应用场景的任务目标来打造专用的语料库,进行算法的训练和迭代。因此,研发周期会比较长。

另外,投资人如何判断某个项目的技术成熟度?

我的经验是从研发的流程入手,看团队是否在用正确的方法研发、每一步研发要用的时间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对于医疗产品来说,对于品质的追求永远要优先于速度。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做事,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方法错了,基本上可以一票否决。

对于已经上市的产品又如何判断产品的成熟度呢?这就要找对验证产品性能的金标准。

医疗AI行业有个乱象,大家都喜欢玩概念,什么都打上AI的标签。

60分的AI和95分的AI是一回事吗?可能中间差了好几个太平洋。但是验证系统性能的基本标准又是什么呢?不同的产品可能不太一样,需要NMPA证的产品还好,至少有一个底线就是拿证。但是,今天分享的AI病案质控、CDSS这一类不需要拿证的产品,找到金标准就显得特别重要。

对于病案质控,临床采纳率可以作为一个金标准,系统给医生指出错误,医生改就表示采纳意见,没改或者申诉就是不认可算法结果,这应该是一个终极检验的标准。

远毅资本投资的国内首家专注于病案质控的企业——颐圣智能,公司的系统目前临床应用得很好,已经达到了98%的临床采纳率,给这条赛道起了一个好头,也给未来的进入者定了一个比较高的门槛。

根据市场测算,我们认为AI质控是一个典型的、被暂时低估的医疗AI赛道。在国外,这是一个60亿美金规模的成熟市场。

随着DRG支付的逐步推开,AI病案质控赛道即将进入一个发展的快速期。

AI病案质控的特点非常明确:

第一,可以帮助医院开源增收,医院的付费意愿明确。随着DRG试点支付的落地,我们对产品的议价空间十分乐观。在美国病案基础质量已经非常出色的情况下,类似的系统还可以找回5%的营收损失。在中国数据质量基础更加薄弱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个数字会相当的惊人。

第二,产品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持续得到医生的反馈,帮助迭代算法。同时,由于不需要注册,没有NMPA的束缚,产品用的越多性能就会越好,形成强者恒强的网络效应。

我们判断,未来赛道的集中度会比较高,头部企业具有极大的投资价值。

医疗数据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是巨大的,但底层的数据质量问题,就像一座大山阻挡了行业未来发展的道路。DRG改革或许会给行业带来一些变化,让医院有主动提升数据质量的意愿,而NLP技术又带来了相当成熟的数据质量提升方案,在数据产生的过程中就保证了数据的质量。

AI病案质控将是未来医疗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可以帮助更多、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生根落地。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jhvjVrJZiV3qJuoG.html#comments Fri, 30 Oct 2020 20:25:00 +0800
国科嘉和陈洪武:医疗投融资迎来大变革,如何抛掉老旧和泡沫?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0m0LEkRcti5gds8B.html 编者按:2020年10月17日,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揭幕。雷锋网邀请到红杉中国、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投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

国科嘉和执行合伙人陈洪武以《科技穿越泡沫,创新助力升级——国科嘉和医疗投资观》为题,围绕国科嘉和的投资布局,探讨了医疗健康产业宏观环境的大变革,并深入分析了结构化变革中各医疗细分领域的投资机遇。

以下为陈洪武的线上分享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陈洪武:大家好,我是国科嘉和的陈洪武,很高兴今天能以这样的形式跟大家交流。坦率地说,医疗领域的投资是蛮困难的,我们也不敢说自己有多少真知灼见,只是有一些投资经历。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我们是怎么看未来的医疗投资的。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从更高的视野俯视行业的整体情况。医疗健康领域可以大体分为这几部分。

医药上游产业涉及原料药、药用辅料、中药材、医药包材等等,同时也包括医药器械等;

医药制造领域,则包括化药、中药,还有现在方兴未艾的生物制药,当然还有我们国家的传统的中成药等等;

接下来是流通领域。怎么把制作完成的药物送到病人手里?是通过药店还是通过医院?或者通过互联网,大家手机点一点就可以把药拿到;

当然最大规模的还是医疗服务。这里面包括医院、现在各种独立出来的专科医院、独立体检等等,以及医疗、商业保险、互联网医疗等等相关的整个领域。每一个框里都填上了相应的数字,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个领域一年会有大概四万亿左右的规模,大体分布是这样的状况。

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在医疗健康领域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如药价相关的一些措施不断出台。原来早期4+7这种带量采购,包括现在带量采购基本上扩大化,可能就是未来全国会普遍推广的这样一个政策。

出台这个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地方医保收支的不平衡情况越来越凸显。医疗支出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快,但收入的增速变慢,这个剪刀差应该是越来越明显。这种趋势未来会在中国的很多区域出现。

在重庆、湖南、天津、黑龙江这些省市地区,可以看到医保亏损、账户余额不足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很明显的,纯粹靠政府的医保解决医疗问题是不太现实的。

现在另一个趋势就是未来医疗商业化的趋势越来越重要。首先,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同,医疗支付能力有很大差别,所以对所有人用同样的医疗服务标准是不符合社会现状的。

商业健康险的大面积普及,对于解决不同群体的医疗需求是非常好的一个举措。未来我们可以预期的是,医疗健康险、医疗商业险会有巨大的发展前途。实际上各种各样的政策出台,会给整个医疗、医药的流通环节带来相当大的影响。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医药代表在思考医疗健康领域到底应该卖什么——这可能成了医药代表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讲的这种4+7带量采购、DRGs的付费推广使得整个行业格局出现了相当大的变革。

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支付能力,对应不同的医疗付费形态或者医疗付费水平,整个国家医药领域的未来会更加个性化、普及化。

从国家的角度,解决的是社会的基本医疗。而对于大量的商业机构来说,解决的可能就是个性化或者基于人们支付能力的需求。

这种变革使得整个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更加的人性化、多元化。在这个领域里,会逐渐发生一些新的巨大的产业形态变革。

这种变化很重要,它带来的是整个医药投资领域的逻辑变化。

大概十几年前,我们去看医药公司的时候,基本看的都是仿制药类的企业,考虑的多是企业的销售能力如何、是否有现成的好的销售途径、公关能力如何、跟医院的关系如何、是否能制造并销售和其他公司差不多的产品……这些可能是过去看企业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逻辑。

但随着医药行业的变革,现在的逻辑完全不是这样。随着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的控制,带量采购使真正的强者得以胜出,而原来靠关系搞定一些特殊渠道就能稳赚钱的历史很快就将翻篇。

未来更强调的是药品的效果、成本以及医生患者能够在药品中获益。因此,在考察医药企业时,会更看重它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力。因为只有这样的话,产品具有创新、独特的优势,你才可能成功卖得出去。

也就是说,医药领域过去可能更看重销售,但未来则更看重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独特性。因为只有你是独特的,甚至是独占的,你才能够卖得好。整个行业的变革应该说酝酿了大量新的投资模式和产业形态。

在这张图里,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的行业变化情况。中国制药领域的净出口,实际上是负的,而且我们的进口数量在逐年递增。而美国制药行业的净出口,过去20年基本上都是在稳步增长。

相似在医疗器械领域,美国净出口也增加了非常多。可喜的是,中国在医疗设备净出口方面,过去20年里一直维持在盈亏平衡线上,即我们既有进口也有出口。

但总体上讲,医疗器械领域的净出口还是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

以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在医药方面的一些短板,但可喜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有大量的原创药物进入临床。

本土的创新药物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增长率是非常高的,已经达到了45%的比例,这证明中国原创新药这方面的发展还是相当可喜的。

虽说我国起步较晚,但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在创新领域的投入,到现在已经有了成果。国家“带量采购”等政策使得创新药能够真正获得好的商业效果。

也就是说在各方面的促进下,国家过去在创新药领域的一些持续投入、政策引导,包括在消费端的一些导向,使大量的资金和大量的人才流入这里,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创新药在临床批件里的占比大幅提升。

在创新药领域里,过去几十年小分子化药领域被国外制药厂大量地占据。该领域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创新的数量也越来越小。

不过,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虽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像化药那么大,在这方面我国的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的科技实力在创新药方面的市场表现非常出色。

在这次新冠疫苗的竞争中,中国一下子推出了很多品类。有一些品类中国已经走到了前列,第一个获批的新冠疫苗有可能就是中国做的。可以看到,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跟国外竞争的能力。

与此同时,生物制药领域的热度也催生了与之伴生的,或者为这些公司提供新药、创新药服务的如CDMO ( 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合同研发生产组织)这样的行业的热潮。

过去一两年内基本大量的CDMO公司估值都非常高,融资也非常多。这是由于行业已经到了爆发的前期,给从业者带来了大量的机会,表示这个领域在中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布局的重要领域。

刚才提到的新药研发是需要大量支撑服务的。传统的新药研发需要10亿美金和10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投入,单靠某一个公司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制药公司的角度,药物发现、毒理和代谢等各方面的验证、临床以及上市后、临床后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不同的参与方,基本很难看到一个公司可以从头做到尾。这意味着整个产业链当中有很多机会点存在,围绕整个医药研发生产领域有大量的技术类公司值得关注。

中国在医疗器械方面虽然跟国际最领先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相对药物还好一点。

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人民的消费能力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在器械的使用或消费上有大量的市场机会,可以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这都是值得我们去重点关注的。

因为实际上来讲,由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只要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水平不比国外产品差,就能够带来大量的市场空间。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未来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随着基因检测相关技术的逐渐完善,价格的逐渐下降,精准医疗涌现出大量的市场空间。这次新冠也显示出中国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卓越表现。

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大量的测试,将可疑的病人筛选出来,给大众带来一个安全的氛围。我国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非常强的。

未来的医疗一定是个性化、精准化的场景。疾病发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是共性的疾病,但很多疑难杂症实际上和个性的相关性特别强,很难有一种治疗方案可以适配所有人。

因病施救、因人施救,成了医疗行业的一个共识。这里面就酝酿了大量的机会。不管是更加精确的仪器,还是更加准确的检测手段、更加有效的组织形态等等,这里面都酝酿了很多空间和机会。另外就是数字医疗。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实也表现出了我们在应对危机方面的强大能力。随着我国在医疗信息化、医疗数字化、未来的医疗智能化方面的技术逐渐进步,相信数字医疗可以为整个国家的诊疗效率、患者的就诊体验、医院的管理水平带来益处。这里面也蕴藏了大量亟待优化和完善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然后大体上和大家分享一下国科嘉和过去在这些领域的一些布局。 举几个例子,比如像诗健生物。该公司是一个ADC抗体药物研发技术领先的团队,其研发的ADC药物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他们的产品是未来肿瘤治疗里非常重要的一种药物,其技术水平已经和国际领先水平非常接近,未来极有可能成为Best in Class(同类最优)的新型抗体药物。

华龛生物,它涉及的是生物医药领域里的干细胞领域。这应该是中国发展得非常好、非常普及的一个行业方向。

华龛生物作为给这些干细胞药物公司提供干细胞培养剂的这样一个公司,在整个行业里充当的是送水、送铁锹的角色,相信未来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个技术源于清华大学,应该讲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也是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亿康基因的技术来自谢晓亮院士。他是美国科学院、医学院院士,也是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亿康基因利用他们的测序技术,就可以在试管婴儿培养液里,利用细胞分泌的一些基因碎片,测序以后,去查验或者检查胚胎的一些遗传缺陷。这给需要做干预或希望生下健康宝宝的家庭提供了很好的重要手段。 

微远基因也是我们投的一个公司。他们是这次第一个发现新冠病毒,也是第一个向卫计委提供相关报告的公司。

他们在基因检测微生物方面,以及提升医院检测患者感染源的效率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手段。现在公司发展得也非常好,也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头部企业。

睿心健康则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或大数据,利用他们的技术检测冠心病。他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CT等影像,通过算法,检测出患者的心脏堵塞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支架治疗等等。相比传统的有创介入检查,这种技术在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刚才提到的这些就是国科嘉和在涵盖了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器械等各方面做的一些布局。

大概讲一下国科嘉和的背景。国科嘉和是由国科控股作为基石投资人发起、联合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成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是国科控股直接管理的一级企业,也是国科控股直属唯一同时涵盖天使、VC、PE的全周期专业投资机构。

借助平台优势,我们拥有中科院非常强的科技资源。现在中科院已经成为了国家在应对“卡脖子”这方面的可依靠的战略力量。国科嘉和作为中科院旗下的风险投资平台,我们致力于成为最懂科技创业者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国科嘉和主要专注于高增长、高技术壁垒如TMT、生命科学等新兴行业,依托中科院体系的一流技术能力、大量的高科技转化成果以及政府与行业资源,积累了对于硬科技深入的行业理解和丰富的投资实践。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0m0LEkRcti5gds8B.html#comments Wed, 28 Oct 2020 18:30:00 +0800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未来十年,最好的医疗赛道在哪儿?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taxd3Xh8LA3CBeFW.html 近日,雷锋网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揭幕。

本次峰会邀请到红杉中国、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磐霖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专业投资人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以《数据智能赋能医疗产业链的机会探讨》为题,以智慧医院为主要案例,围绕诊疗全链条的数字化提升,深入解剖数据智能如何赋能医疗产业链。

与此同时,梁颖还分享了联想创投在医疗智能领域的相关投资项目及投资理念。

以下为梁颖的峰会演讲内容,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及整理

梁颖:作为面向科技产业的投资机构,联想创投非常关注未来十年,数据智能如何赋能医疗体系,进而带来医疗体系的变革。我们会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升级等各个维度进行评判。

政策层面,国家在医保、医疗创新、国产替代、分级诊疗等方面都颁布了相关政策。

经济层面,消费升级催生了医疗分层的需求,例如既有高端医疗需求,也有基本医疗需求,这是中国经济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社会结构层面,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一些社会变革,也会对医疗体系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层面,可以关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云计算、5G、基因技术、生物技术、未来脑科学、新型生物材料等,这些技术将会给医疗体系带来变革。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行业的一些趋势。

首先是医药,包括仿制药的替代、创新药的持续发展;

其次是医疗器械,我们比较关注国产替代问题,例如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三是医疗服务,包括智慧医院体系的提升、数字医疗、基层医疗、未来康复诊断等领域的新机会;

第四是流通,我们关注医保及医院的政策变化,包括医药商业的进一步集中、带量采购、处方外流、零售药房带来的创新支付、商保发展机会等。

未来,医疗应该从诊疗环节向两端延伸:预防,健康管理以及后端康复。

所以,我们会关注例如高端医疗器械、AI医疗大数据、新的生命科学、医疗体系架构改变等方面带来的机会。今天,我会重点围绕数据智能,沿着医疗体系的价值链展开,和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围绕诊疗全链条的数字化提升

我们认为,诊疗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是未来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其中的核心,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诊疗向预防、康复两端延伸,实现院内院外协同发展,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以及数据的打通,这里面包含了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

这一张图是我们对未来智慧医院的整体思考,我们将其称为智慧医院的全景图。

在院内场景下,我们会关注数据的互联互通、医院智慧管理、患者就医流程的重塑以及AI数据的智能化;

在院外场景下,我们会关注提升院外数据的可用性,打造医疗、医药、支付的全价值链。

这基本是一个全新的赛道,里面的每个环节(治疗、诊断、预防、消费医疗、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康复)都可以展开探讨。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疗服务企业转型最重要的黄金十年,生态圈的建设将会是数据转型的核心。

医疗服务端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是核心

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技术等已经慢慢在医疗体系里应用。简单地说,其核心就是降本增效,同时提升诊疗质量。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大家对于就医难的认知是非常清晰的。患者有明确的医疗需求,希望得到更加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服务供给端,因为国家政策的驱动,取消了药品的加成、两票制、按病种收费等等,这些政策对医院的运营提出了巨大挑战。

我们从诸多医院院长那里了解到,他们更关注“如何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从2015年开始,国家在智慧医院方面提出了诸多政策,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远程服务和跨医院的数据共享,逐步推进了智慧医院发展。

所以标准、方向和评估体系都有了,就看怎么去一步步落实。

智慧医院的定义并不简单,既不是简单的医院信息化,也不是所有医疗服务的集大成者。我们希望,智慧医院打造的是医疗体系中提供高价值服务的卓越医疗中心。

智慧医院应该聚焦在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和疑难病症的诊治,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或一些常见病种的工作逐渐放到专科医院、诊所、药房或者是患者家中。

在智慧医院这个领域,美国发展得相对快一些。中国则是受限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相比于欧美,智慧医院的角色演进差得很远。未来,中国的医院依然会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兼顾住院和门诊的任务。

同时,中国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医联体,它会试图解决基层医疗资源的不平衡问题,共同承担一个区域的居民健康管理任务。去年,我国提出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也为未来智慧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认为,智慧医院有来自五个方面的发展驱动力: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高质量的临床结果、分级诊疗和医疗服务的去中心化、主动型的患者参与、医保控费和精细化的开支管理。

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以患者为中心,围绕着医院、诊所的监督管理展开。

高质量的临床结果,是指由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带来的诊疗准确率和诊疗性能的提升。

分级诊疗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领域,包括一二级医院、基层医疗等。今年的新冠疫情,将基层医疗的能力建设提上了日程,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医疗服务的去中心化,真正实现未来的分级诊疗。

主动型的患者参与,新冠疫情让线上问诊、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加速,原本需要两到三年的事情,在一两年内就被完成,患者也主动培养起了消费观念,主动参与到互联网医疗的进程中。

医保控费和精细化的开支管理,这主要是在付费层面,在医联体和一些省市进行医疗数据的打通。中国的医疗付费特色是由政府驱动。因此,在数字化阶段,进行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型,将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如何定义智慧医院?

接下来,我们想跟大家分享智慧医院的一些特点,包括数据的互联互通、医院的智慧管理、就诊全流程的重塑以及围绕医疗大数据、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的提升。

数据互联互通是基础。未来的医疗数据会覆盖到门诊、住院、检验、手术的全流程、全价值诊疗,缓解健康养护等各个系统的压力,完成各环节、各科室、各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这是一个终极理想状态。

数据互联互通是以健康数据管理为中心,打通诸如日常家居、工作场景、医院环境等各种场景下的所有数据。数据的互联互通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以患者为中心,先构建电子病历、个人健康档案;

其次,打通医保、商保付费,并基于个人健康行为数据的分析,作进一步整合;

最后,基于所有数据的结构化、标准化,从采集端、存储端到传输等,建立统一的规范,真正实现跨机构、跨数据、跨平台的共享。

基于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医院需要进行智慧化升级。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我们将之称为新一代信息化,涵盖到医院的供应链体系、成本控制体系、绩效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的运作。

智慧化升级是在医院过去已有的如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等系统上叠加新的医院管理工具。同时,这也是面向医院内控的新一代信息化升级,更加强调标准化和流程化,而一些AI设备、智能化设备也会逐步在医院部署使用。

医疗服务全流程智慧化重塑,从诊前、诊中到诊后,包括术后回访、连接家庭医生、用药、取药等等,将全流程服务全部打通。

智慧服务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在线化,包括院内院外的打通,尤其是要打通到支付端——包括医、药、险,再延伸到全价值链,将所有端口全部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智慧服务的全价值链。

我们认为的终极目标是——患者能够实现便捷就医,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的协作以及保险、医药企业的连接协作,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效率。

此外,技术驱动也成为智慧医院发展重要因素,即基于现在的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进行智能化的提升。

一方面,在医疗大数据端,围绕电子病历,打通院内院外的数据;

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的诊断,在治疗端更加依赖人工智能,包括术前规划、术中手术、术后康复。

我们把这个场景沿着不同的科室,以及患者就诊的不同价值链作全方位的展开。

数据中台实际上就是所有数据的基础服务。联想创投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布局,投资了很多企业,其中就有数据中台。例如联想内部孵化的安想智慧医疗就是做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

围绕着就诊前这一环节,联想也涉猎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的板块,例如联想做了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的“设备+平台+服务”的一整套系统。

联想主要在诊断、治疗、康复三个阶段投入较多。

在诊断端,如人工智能影像、病理、放射、CDSS等方面,有很多布局;

在治疗端,主要关注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这可能是目前AI医疗里商业变现和落地最容易的一部分;

在康复端,欧美是比较重视康复的,而中国过去则是重治疗、轻预防、轻康复。鉴于中国未来在医疗体制改革、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变化,康复领域将是蓝海。因此,我们在该领域布局了脑控康复、外骨骼康复等机器人项目。

后面,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联想创投自己的项目,还有投资企业的项目。

第一个案例是刚才提到的联想区域慢病管理平台。

它是一个典型的“设备+服务”模式。设备端是联想开发的家用智能设备和基层医疗智能设备。在居家场景中,主要做心电监护和综合健康包;在社区场景中,则提供了基层中心的管理系统,包含了心电监护设备的机构板、家庭医生的随诊包。

基于这些,我们在后台构建了数据、医疗平台,去打通用户的所有数据。同时,基于慢病的居家监护和医院的治疗,提供慢病管理平台。

下面我想介绍另一个项目——北京长木谷,主要是做骨科关节手术的机器人,其核心是关节置换手术的术前智能规划、术中导航。当前是以3D打印的导航导板作为一种耗材在手术中进行导航,以提升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精确度,减少术中时间。

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落地,是目前AI赛道里比较清晰、明确的。因为在医疗赛道,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有明确的收费目录,3D打印导板就是一种有着明确收费的耗材。

在髋关节、膝关节的置换手术方面,一台手术可能七八万元,这个项目能在常规方案中额外增加约一万五千元的收费,这是AI和医疗相结合以解决复杂手术痛点的典型案例。

另外一个项目也是关于手术机器人——华志,属于神经外科领域。

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和欧美相比差距比较大。以往的积累很多都是来自"863计划”。我们会在“863计划”里面挑选很多项目,并观察它们的商业化情况。华志就是“863计划”中的项目,它有着20多年的医学影像和手术机器人导航经验。

目前,其产品已批量生产,并在一万多例的手术中辅助神经外科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治疗。

迈步机器人是康复领域的项目,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的新蓝海,主要涉及手部外骨骼、步态康复训练系统、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助行机器人、TMS机器人等。

目前,该领域已经进入临床拿证阶段。

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更加有“未来感”的脑机方面的项目,马斯克让这个话题变得火热起来。

臻泰智能这个项目是我们在2018年通过举办校园AI大赛投资的。当时我们开始关注脑机方向,判断这个方向(植入式或非植入式)的未来很长远,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熟。但是,脑机项目在某些领域还是能实现快速商业化。

其中一个就是脑控康复,其临床实验结果非常显著。从核磁共振图像来看,通过神经康复治疗,病人的脑神经恢复了20%以上,这是一个医疗价值比较明显的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的分享,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这些技术已经在医疗体系里慢慢渗透、成熟。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如何商业化?如何去落地?很多时候取决于应用场景以及能否真正给医疗带来收益。

围绕数据智能赋能医疗全价值链,是联想创投最关注的领域。

其中,我们认为诊断和治疗是价值比较大的环节,也是目前数字化智能转型中最活跃的环节,值得大家关注。

此外,在数据层面,院内数据质量较高,但比较难打通,需要借助国家政策去推动。目前,这方面的进展比较快,尤其是在云南、贵州等偏远省市,反倒会发展得更快。

对创业公司来说,我们建议创业公司可以关注细分赛道的数字化转型机会。从目前看来,医疗行业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未来十年存在很多机会。

我们也希望跟更多的创业团队一起,打造中国未来医疗智能化的黄金十年。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taxd3Xh8LA3CBeFW.html#comments Tue, 27 Oct 2020 11:41:00 +0800
医疗科技·未来投资云峰会揭幕,解码后疫情时代的“未来投资大变局”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lGpnaEwlPaSKumHZ.html

“草原上有最辽阔的原始和自由”——姜戎《狼图腾》

作为最残酷的资本校验场,创投过去30年里出现过无数的奇迹和悲歌。而在医疗⼤健康产业,新技术的集中涌现,开始催化这个行业出现⼀次最辽阔的产业变革和投资风口。 

以 CV 和 NLP 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眼底诊断、心血管和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大放光彩;

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成为当前机器人和医疗行业创业、投资的新兴热点;

通过强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推动,互联网诊疗正在以⼀种最彻底的方式, 改造现有就医服务、医药收费、分级诊疗等医疗格局;

“4+7”带量采购、处方药外流给整个药企、医院都带来了强烈的震动,药品营收结构、流通市场全面改变。 

医疗 AI 商业化走向何方,最终大家比拼的是模式、技术,还是渠道? 深耕多年的医疗大数据行业进展如何,还有哪些爆发点? 医疗机器人将涌现哪些新创业和投资机会? 互联⽹诊疗生态圈又将建立怎样的服务、支撑和监管保障体系?

10月17日14:00(下周六),雷锋网邀请到红杉中国、软银中国、高榕资本、联想创投、点石资本、磐霖资本、启明创投、国科嘉和、远毅资本的多位顶级观察者,以云峰会形式,从投资角度剖析医疗大数据、药企创新服务、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医疗科技新领域的投资逻辑和项目经验。

此次医疗科技·投资未来云峰会将分为两个环节,首先五位资本大咖以“医疗科技投资的未来十年”为题,针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新趋势展开圆桌访谈;

之后将有四位嘉宾针对各自投资领域和逻辑进行主题演讲。

嘉宾分享议程

江敏  软银中国合伙人

简介:目前任职软银中国资本,主要负责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及管理,在战略发展、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等方面助力企业发展,协助优秀的创业者共同创建世界级的领先企业。

加盟软银中国资本之前的六年时间,江敏曾任职国内最大的移动医疗公司微医集团副总裁,是微医集团创始团队成员,负责医疗资源拓展和商业路径探索。

梁颖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 

分享题目:数据智能赋能医疗产业链的机会探讨

分享背景:围绕诊疗全链条的数字化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由“诊疗”向预防和康复两端延展,向院内院外联动协同发展,对医疗服务进行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陈洪武  国科嘉和执行合伙人

分享题目:科技穿越泡沫,创新助力升级——国科嘉和医疗投资观

分享背景:此次分享将主要以国科嘉和的投资布局为主,包括产业宏观环境大变革;结构化变革中的投资机遇;国科嘉和经典布局;优势与展望。

李乐群  点石资本执行董事

分享题目: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探索与追赶

分享背景:本次分享将从手术机器人的核心价值和技术壁垒出发,探讨国产腔镜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前景,包括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情况;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核心价值与技术壁垒;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主要技术路线与临床试验进展;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测算与前景展望。

唐轶男  远毅资本投资总监

分享题目:AI病案质控在DRG支付和医院精细化管理领域的应用

分享背景:DRG时代,病案质量对医院的价值,广泛而深刻。随着医保支付改革的加速推进,病案数据作为医疗过程的完整记录,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承担起了从医保支付、绩效评价到医院管理等多方面的职责。政策变革带来全新的应用需求,AI病案质控赛道在这场变革中快速发展。

资本投资案例

软银中国

  • 经典投资案例:阿里巴巴、分众传媒、PPTV聚力、东方CJ、联创科技、好屋中国、咕咚运动、东方CJ、普利盛、辉能科技。

  • 医疗投资案例:影谱科技、迪安诊断、理邦仪器、京硕股份、华大基因、趣医网、上海医药、360健康、叮当快药、安翰医疗。

联想创投

  • 经典投资案例:美团点评、宁德时代、蔚来、旷视科技、寒武纪、每日优鲜、乐逗游戏、途虎养车、万咖壹联、中科慧眼、耐德佳、思特威SmartSens、深交通、珠海冠宇、浙江中控。

  • 医疗投资案例:视见科技、迈步机器人、中诺恒康、创感科技、博脑。

国科嘉和

  • 经典投资案例:沈阳科仪、景炎智能、国科环宇、联盛德、亿兆互讯、纵行科技、量子网络、瀚思、中科聚信、HashData。

  • 医疗投资案例:连心医疗、中原生物、百迈客生物科技、亿康基因、博言、乐约健康、倍肯、KBP、该美生物、智脑云、睿心医疗。

远毅资本

  • 医疗投资案例:云开亚美、唯迈医疗、新康医疗、基准医疗、华方医护、泛谋科技、数坤科技、贝登、镁信健康、彩虹无线、骐骥生物、保准牛、知因智慧、无双医疗、智道控股、迅实科技。

点石资本

  • 医疗投资案例:心玮医疗、申淇医疗、百心安医疗、信亨科技、斯马特科技、英诺菲医疗、心医科技、西婵整形、罗益生物、爱智尚。雷锋网雷锋网

如何参会?

关注公众号    医健AI掘金志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参会”,即可进群观看直播。

注:若无法进群,可加客服微信  HealthAI_leiphone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lGpnaEwlPaSKumHZ.html#comments Sat, 10 Oct 2020 22:46:00 +0800
熙软科技完成首轮近亿元融资,聚焦智慧医院管理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43IBK1Yq2WCS43GQ.html 雷锋网消息,2020年9月23日,熙软科技宣布于近日完成首轮近亿元融资,将全面推进医院智慧管理业务发展布局。本轮融资由夏尔巴投资领投,高榕资本跟投。

熙软科技是一家医院经济运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创始人陈冲在ERP、HRP领域有着近20年的工作从业经历。

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陈冲曾经表示,熙软科技现已打造了“新一代医院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主要特征是数字化的精细管控、一体化的业务集成、智能化的业务处理、移动化的在线服务。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目前熙软科技已经研发“熙软HRP”、“熙云平台”等多项针对医院管理运营的系统化方案,涵盖了预算管理、科室成本、病种成本、物资管理、供应商平台、合同管理、资产管理、 聚合对账、网络报销、人力资源管理、党务管理、财务综合核算、移动应用、运营决策等多项业务。

目前,该公司在北京、西安、哈尔滨、重庆、呼和浩特、济南、昆明、银川、长沙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20余项。

对于融资去向,陈冲表示,将用于熙软科技的医院智慧管理业务的发展与落地,目前熙软的产品已经在约30家大医院得到应用落地,未来计划在全国建立约20个分支机构,进一步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43IBK1Yq2WCS43GQ.html#comments Wed, 23 Sep 2020 15:33:00 +0800
风险投资“冰与火”:医疗AI还会出现哪些中早期投资机会?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50jx8k8GlWHmfBs.html “风险投资之父”多里奥特,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

他对风险情有独钟。凭借着慧眼和勇气,他挖掘着风险中的财富,使风险投资成为一个创造亿万富翁的产业。多里奥特创立的公司叫美国研发公司,其主营业务是帮助新创企业提供启动资金,这就是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

1957年4月22日,一个叫做奥尔森的青年给美国研发公司提交了一份商业策划书并附带写了一封信。多里奥特详细阅读了商业计划书之后,决定投资10万美元。日后,奥尔森成立的这家公司名叫DEC。

1966年8月16日,DEC登陆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每股22美元,多里奥特的美国研发公司共持有175万股,总市值3850万美元。从起始投资到公司上市,多里奥特仅仅用了9年的时间就获得了近400倍的回报。

这就是风险投资的魅力。

然而,拆开“风险”二字,我们既能看到风口,也能看到危险。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策略、方向上已经非常成熟。从2016年之后,在社会需求和技术“想象力”的催熟下,医疗AI则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一条赛道之一,一时风光无二。

但是,随着医疗AI市场热度下滑、全球资本市场遇冷等因素影响,整个医疗AI行业都面临“缺粮慌”。特别是红极一时的医学影像AI类企业,陆续有多家企业传出市场收紧和大规模裁员消息。

资本拥有十足的敏锐感和预判力。

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表示:“现在整个行业已经进入最激烈的洗牌期,关键就在于哪些企业最先突破商品化困局。预计到今年、明年两年时间内,整个市场格局就基本可以确定下来。”

青桐资本AI医疗投资总监周毅慧则认为:“在看不清未来趋势之前,资本和新兴创业者会越来越谨慎,医疗AI行业的创业动作和融资动作也会越来越谨慎。”

医疗AI的行业问题都有哪些?投资人又将如何看待中早期的创业和投资机会?

近期,雷锋网与联想创投董事总经理梁颖、青桐资本AI医疗投资总监周毅慧进行了一次专访,看看这些医疗AI行业的长期观察者,都有哪些真知和灼见。

以下为两家投资机构的对话实录

雷锋网:医疗AI已经发展五年,像肺结节筛查、糖网病筛查、癌症筛查、药物选择等各个垂直赛道已经挤满先入者,现在这个行业对于初创企业,中早期投资还有没有机会、机会具体在哪些领域?

梁颖:整个中早期项目,已经逐渐出现很大问题。

一方面因为经济周期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包含疫情的的影响,很多资本在投资动作上越来越趋于保守,更看重中后期企业。

联想创投从战略上,反而更加看重中早期投资,这也是我们现在战略和其他投资机构不一样的地方。

联想创投今年中早期投资的趋势就会加大,特别是一些天使轮项目,近期就在和深圳政府引导基金成立了天使基金,目的就是把精力放在医疗中早期项目上。

医疗AI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赛道,过去大家把精力,更多放在影像AI上面,但影像类的应用,已经从最早的火热逐渐进入了平稳期,就像过去安防行业的发展规律。

现在整个行业已经进入最激烈的洗牌期,关键就在于哪些企业最先突破商品化困局。预计到今年、明年两年时间内,整个市场格局就基本可以确定下来。

目前大健康、慢病管理、AI数据化等分类、以及专科门诊疾病,还有很多的中早期机会和方向。

像早筛、病理等领域,病理科医生每天处理的图像特别多,对一线医生检查压力特别大,会出现漏检的现象,AI在这个领域就会发挥一部分辅助作用。

此外,医疗机器人赛道我们投入的精力也比较多,包括腹腔手术、神经外科术前导航机器人,都是正在关注的方向。

手术机器人,全球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上除了达芬奇其它产品动作很少,这个赛道我们会更专注于国产替代。

我们认为,手术机器人市场门槛极高,不是依靠几个人组建一个互联网项目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在于长期积累。所以我们会更加看重高校、863等项目积累,这些已经做了十几年项目,逐渐有产业化趋势的一些机会。

比如,天智航市值一度接近400亿大关,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我认为在医疗领域,还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正在成长、或者等待发掘。

周毅慧:目前青桐资本在医疗主要关注两个赛道,一个是影像AI,另外一个是新药研发。

青桐资本认为整个医疗AI依然还处于早期阶段,像AI影像类或者AI药研类的公司,虽然产品已经成型,但实际落地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比如其已经学习了10万张影像,建立了一套智能诊断算法,灵敏度和精准度也已达到95%以上,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很难落地,影像AI的综合服务能力还需提高,提升临床认可度。

在医疗AI领域,新药研发的机会明显多一些,例如化合物合成,靶点筛选、分子结构设计,往往需要3~5年时间,才能确定一个新的方向。

但现在使用大数据筛选或深度学习算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快速高效找到相应靶点和匹配亲和力最高的几种不同分子,药企可以在筛选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研发工作。

国内的AI药研企业与药企合作还在试点阶段,海外罗氏、诺华、赛诺菲这些药企研发中的AI应用开始较早,也有一些进入临床的管线是使用该技术做的早期开发。

相比于国外的情况,在AI药研领域,国内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化案例,各个创新药企或者规模较大的CRO公司,都处于早期试点研发阶段,许多合作还没有实际场景的效果体现。

总体来说,AI结合医疗的赛道还处在较为早期的阶段,商业化方面仍在探索,我们关注解决药企/临床实际问题的企业。

雷锋网:目前自己投资或者未来将要合作的医疗AI企业中,中早期企业有哪些,这些企业侧重在哪些赛道。(创新赛道、技术实力强、变现更快、医疗合作单位强、市场潜力大、没有认证瓶颈),下一步医疗AI中早期投资中,自己会着重注意企业的哪几点因素。

梁颖:我们现在医疗AI考虑的核心就在于,首先需要先确认应用场景。

AI术前导航这样的赛道商业逻辑非常清晰,本身就是一个收费项目,只要拿到注册证,就可以直接收费。一个手术前导航几千块,盈利比影像容易很多。

联想创投今年投资的一个骨关节置换手术导航项目长木谷,主要解决医生三个痛点:首先,年轻医生因为经验问题,做不了高精准度手术;其次,规划好复杂骨科手术的方案;最后,提前帮助医生找到合适下刀角度,避免出现长短腿等问题。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做术前规划、3D导靶、提前找下刀角度,这两部分术前导航可以直接收费,导靶也可以按照耗材收费,都已经有很好的的商业模式。但这种赛道需要有骨科这样的重医疗团队才能完成。

我们会首先考虑产品的价值,对医生的意义以及帮助,不要做伪需求,这也是医疗AI从2018年发展到现在,我们得到最大的经验。

医疗AI项目,最重要就是看清最后额支付方是谁、场景和具体的痛点是哪方面,这些都需要非常具体。

像IBM的沃森,唯技术论,表示什么都能解决,但没有切入到任何一个专科或者专病。

过去很多医疗AI单点赛道,确实很容易取得成绩,但如果想产业化,形成规模,就需要结合其它数据,把医生问题都解决,才能实现真正商业化落地,这部分对于医生的挑战和门槛都已经逐渐升高。

周毅慧:我们服务过影像AI和新药研发的项目。AI药研企业,最吸引投资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在于企业研发产品输出能力,例如药选AI,客户提供固定靶点,和可能合成药物的化合物,最终筛选出的几种或者几十种化合物里面组合方式,主要取决于企业前端研发能力,以及数据库来源的广泛程度。

在药物研发方面,我们发现企业中计算机背景的人才偏多一些,虽然算法能力很强,但对药物结构以及新药研发过程中的问题,其实并太不熟悉。

所以企业研发能力,主要还是比较受限于创始团队的人员背景和经验丰富程度。投资过程中就会比较看重新药研发背景或者在药企从业过的经历。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合作方,如果客户包括药明康德、恒瑞等知名药企、CRO公司,肯定会是很重要的一个加分项,意味着研发能力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认可。

雷锋网:相比于曾经热度最高的2018年,现在医疗AI中早期投资面临哪些困难(可选择企业少、升值慢、退出困难)。又有那些好处(市场冷静、估值低)?

梁颖:2018年人工智能所有项目估值都太贵了,我们投资人都感觉这些项目有泡沫,但是架不住风口来了。

 此外,刚开始进入的行业都是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对医疗行业的认知并不是特别深。

 起初希望用AI “替代”影像医生,节省医生的工作量,看起来特别好,但是实际应用就会发现,这方面不是医生的痛点,也不能够很好提高效率。

 像其他早筛、病理等领域的价值可能会更高一些,病理科医生每天需要处理的图像特别多,一线医生的检查压力特别大,会存在漏检的现象。

我们觉得这个时间节点创业的中早期,肯定都是很强的勇士。这个时候不像2018年,一窝蜂看到别人做,就我也要做,已经非常理智,知道有哪些的坑,所以能拿到钱的项目,肯定都还比较不错。估值也会比较低一些。

这个时间阶段,投资人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潜下心做早期孵化。

 我们会更建议现在的影像类AI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尤其从新冠肺炎AI的应用来看,海外会有很多的发挥余地,国内的解决方案相比海外要成熟的多,如果能够快速拿到FDA或者CE认证,以及还海外的保险模式有一定的合作,商业化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的多,也会更加顺利。

周毅慧: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投资机会在变少,2020年成交案例明显比前两年下降。

投资热度减少,其实也是前两年积攒问题的集中体现。前两年融资的部分企业,陆陆续续遇到一些商业化问题。

目前来看,很多企业还在做更多深入的探索,例如影像AI行业中,过去一些企业都集中在肺部等器官影像辅助诊断的领域。现在有些企业开始探索新的目标和方向,例如放疗靶区的勾画,是一个新突破方向,整体赛道就不会那么拥挤。

还有临床应用AI也有新方向,例如CRO公司采买智能化服务、临床试验中的CRC或CRA的人工记录,可以智能化录入到系统当中,做综合统计学分析。

所以投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两点,一是创新型赛道,二是大而成熟企业的商业化路径。

雷锋网:过去医疗AI企业创业者主要来自于算法专家和传统医疗企业高管,现在接触的中早期医疗AI创业者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新的元素。

梁颖:现在背景角度来看,医生创业的项目已经开始增多,项目到治疗层面,就一定需要医学背景了,需要有医学专家做背书,或者本身对这个疾病就有很好的了解。需要知道自己提供的规划方案、解决方案相比传统的方法有什么优势。

我认为,目前智慧医疗行业创业公司的趋势是,有行业背景的合伙人、有医学背景的合伙人,同时有技术大牛,三者缺一不可,光靠技术肯定玩不转了。

周毅慧:创业团队还比较复杂的,核心人员一般都是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的学者,其他的合作方,既有临床医生,也包括药企研发人员,丰富度在逐渐提高。

 当然这也与下游客户相关,如果是AI药研企业,就会有药企背景,如果对接医院,就可能有医生。根据下游合作伙伴来组团队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雷锋网:这几年间,市场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从过去的经验看,新的中早期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应该更侧重哪个方向(认证、技术能力、市场化合作、盈利模式、国际化),哪些方向应该更谨慎(市场化速度、产品线扩张、人员规模)。

梁颖:医疗AI的大趋势肯定不会发生变化,今年的新冠疫情更快地教育市场、让整个行业更快地接受AI。过去AI进入医院或者进入市场会比较困难,包括训练和获取数据都需要付费。

现在医院院长开始觉得AI更有价值了,因为可以帮助一部分医生承担工作,尤其是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医生资源也面临严重短缺,出现了医疗资源的挤兑。

本地或者云服务的方式,改变了医疗行业过去的做事方式,这些变化上半年不会有很多体现,但是下半年大家就会发现,动作变得非常快,就像医院已经逐渐发现,AI除了项目和科研上的合作,应用上也有很多的价值。

比如,新冠之后远程医疗数据诊断、基层医疗检测手段都升级了,同时医生能力也需要增强。

变化会让医疗AI这件事所有的问题和流程的进展都会更快,这次认证速度就已经明显加速,逐渐有很多认证开始破局,这样的首证破局之后,后期的认证就会非常顺利。

周毅慧:生物医药或者医疗大健康赛道,其实已经连续火了三五年,也是因为现在科创板开闸、港股对生物医药企业的开放,二级市场的退出路径增多。医疗创业板或者A股主要的生物医药企业估值都持续增高,甚至PE达到100倍的情况。

在这次疫情之后,我们的关注度已经非常集中,主要在新药研发和生物科技平台类企业。

医疗器械行业,IVD方向基因检测和一些介入耗材的投资和关注度一直都比较持续,基因检测的一些子方向,例如病原体、微生物检测或者传染病相关检测,也随着这次新冠热度逐渐升高。在医疗服务方面,CRO、医疗大数据也受到持续的追捧。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N50jx8k8GlWHmfBs.html#comments Fri, 11 Sep 2020 11:51:00 +0800
「春雨医生」完成E轮融资,搜狗科技领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L3HSPfOy3lHT2IIL.html 雷锋网消息,春雨医生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人民币E轮战略融资。本次融资由搜狗科技领投,华新、华锦基金跟投。

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春雨医生的战略开拓,从一个医患连接的平台变成一个医疗服务生态(医、药、险等)平台,在医生、患者、医院、医药/器械、保险这5个端点之间建立连接。

春雨医生此前已经经历六轮融资,共有22家股东,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今年3月,同样为搜狗注资。3月注资之后,搜狗已经成为春雨医生的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6.39%。

关于搜狗对春雨医生的青睐,王小川曾在3月表示,搜狗本身的搜索就承接了大量用户对于医疗相关的查询,接近10%的搜索请求都与医疗相关。后续会加强医疗相关的AI信息服务能力,迎接更多的搜索需求,最后发展长久独立的业务,打造互联网数字家庭医生。从今年的布局中,医疗能够从搜索获得帮助并获得独立的用户资源,这也是投资春雨医生的原因。

雷锋网了解到,春雨医生成立于2011年7月,先后推出了在线问诊、空中诊所、家庭医生、开放平台、健康小站和互联网医院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截至2020年8月,春雨医生聚集中国真实在院执业医生超过63万,计注册用户逾1.3亿,日咨询量峰值超过30万次。「春雨医生」在线问诊开放平台也接入了百度、华为、泰康、阳光保险、中意保险、中英保险等700余家合作方。

新冠疫情期间,春雨医生曾启动了新冠肺炎专项互联网公益义诊服务,对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的居民提供极速在线义诊咨询和在线心理咨询等服务,主要在呼吸内科、感染科、耳鼻喉科、儿科、心理科等五个与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和人群相关的科室展开,服务患者超过153万。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L3HSPfOy3lHT2IIL.html#comments Fri, 11 Sep 2020 11:38:00 +0800
水滴公司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WBkYwZpeVMfLeUp.html 8月20日,在水滴保险商城2020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对外宣布,公司已经完成了2.3亿美元的D轮系列融资,由瑞士再保险集团和腾讯公司联合领投,IDG资本、点亮全球基金等老股东跟投。据了解,水滴公司是瑞士再保险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保险科技公司。

2019年,水滴公司先后完成近5亿元的B轮融资,以及超10亿元的C轮融资。此次水滴公司最新一轮融资额达到2.3亿美元,截至目前是2020年全球保险科技领域融资的最高记录。

瑞士再保险亚洲再保险业务首席执行官及亚洲区总裁赫博山表示,未来将与水滴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共同为保险业和数字化创新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腾讯从天使轮就开始支持水滴公司,领投A轮和B轮融资,并继续支持C、D轮系列融资,见证了水滴从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为互联网保险保障领域的头部独角兽公司。

腾讯投资董事总经理余海洋表示,在国内健康险行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水滴很好抓住了市场机会,不仅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以科技创新力量保障数千万家庭,助力个人健康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腾讯将长期支持水滴公司的发展,帮助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此前,瑞士再保险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人寿与健康险再保险公司,在中国曾投资新华保险、平安好医生、太平洋保险等公司,投资水滴公司是瑞士再保险集团在中国探索保险科技的重要布局。

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20亿元发力保险科技新基建,“随着保险业务线上化程度不断提升,这对保险科技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会带动新一轮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再造。”

杨光介绍,水滴保险商城目前与60多家保司进行合作,在场景营销、线上获客、风险控制、渠道拓展、智能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案例和经验,已经在向合作伙伴输出服务、系统、AI等核心能力,达到“三升三降”的成效,即服务能力、流量转化、保费产出的提升,以及获客成本、运维成本和人力投入的下降。

同时,杨光宣布水滴保险商城开放平台正式升级2.0,不仅对接保险公司,同时向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开放,提供营销、运营、服务、数据等全方位支持。

截至目前,水滴保险商城开放平台已经与数十家保险公司和300多家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健康保险保障生态。

他还透露,今年上半年水滴保险商城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完成近60亿元的年化签单保费。他预计,今年水滴保险商城的年化签单保费有望突破140亿元,较2019年实现一倍以上增长,实收保费有望达到60亿元,与2019年相比实现300%的增长。

沈鹏表示,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投资于AI、大数据等科技在业务中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和科技为用户提供更多更高效的保险保障服务,也将围绕用户需求加速探索可以和健康险相结合的医疗(在线问诊、重疾绿通、海外就医、意外救援、重疾护理)、健康(体检、基因检测、癌症筛查)服务,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

同时,水滴还在数月前启动了一项探索“险+药”模式的新项目,暂定名为“水滴好药付”,面向健康体和带病体人群提供药品福利服务,旨在利用商业保险整合支付方和药企,让老百姓支付更少的费用享受到更好的药品和诊疗。

有数据显示,到2035年中国健康产业将达到百万亿的市场规模。沈鹏说:“我们很幸运处在一个巨量规模的市场,水滴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做用户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产品和健康服务。”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WWBkYwZpeVMfLeUp.html#comments Thu, 20 Aug 2020 18:17:00 +0800
「医疗AI三类首证」获得者科亚医疗,宣布完成B+轮1.5亿元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4AUOvvLpiPRQL2E.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国内首张医疗AI三类证获证企业——“科亚医疗”宣布完成B+轮1.5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昆仑互联网智能基金、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联合跟投。

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完成科亚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商用落地布局,并为后续的品牌升级、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科亚医疗就已获得由昆仑万维、IDG资本领投,上海国方母基金、雅惠资本等联合跟投的亿元投资,距离本轮融资还不到6个月。如此紧凑的融资节奏,如今在医疗AI行业内并不多见。

近期,科亚医疗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周亚辉更是像在2019年时,发出“定会获取第一张AI医疗三类证”时一样,再发豪言——“科亚医疗将作为AI医疗估值最高的准独角兽企业,有望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医疗改革和升级中的结构性创新机会,以及AI和科技在医疗中巨大的应用价值。我们认为,科亚医疗所代表的AI辅助诊疗技术,能够给患者、医院、社保、商业保险等参与各方带去共赢的效果,创造巨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同时,科亚医疗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认可的AI医疗公司。在资本的助力下,科亚医疗有望成为全球AI医疗龙头企业。”

雷锋网了解到,科亚医疗现有100+研发人员,其中20多位海归博士,多人曾在医学影像全球知名企业北美研发中心担任核心研发职务,在AI技术、影像分析及医疗大数据方面经验丰富。在近期的2020第五届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 2020)上,科亚医疗还荣获大会评选的「AI+医疗」最佳商用成长奖。

作为一家以心血管AI为主打产品的公司,科亚医疗目前主推冠脉血管疾病精准诊断产品线和智能影像解决方案,偏重于PAAS层的应用,此外也在研发肺部AI产品等其他解决方案。

其中,由科亚医疗自主研发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产品名:深脉分数)已通过器审中心审批,成为我国首款获批的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也是目前国内拥有中国NMPA和欧盟CE双重认证产品的医疗AI产品之一,该产品在帮助医生获得真实有效的临床应用数据,寻求增效路径。

在产品商用落地方面,科亚医疗主要应用对象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第三方市场三大类。

院内的模式,主要是针对顶级三甲医院,例如已经上线的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医院。这些医院对于效率提升的需求比较高,需要结果能及时反馈给医生,同时对数据隐私性、安全性要求较高。针对这些医院的需求,科亚医疗对其建设了本地版的“深脉分数人工智能诊断中心”;

院外模式主要针对医院、体检机构等开设心脏检查业务的医疗中心,开展普通人群体检、高风险人群筛查、疑似患者的精准辅诊以及确诊患者的辅助治疗等服务;

第三方合作主要针对海外客户,通过和现有PACS提供商、RIS提供商和放射医生集团合作,将人工智能阅片服务嵌入到已有阅片流程中、目前,科亚医疗已向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医院提供收费的临床分析服务。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k4AUOvvLpiPRQL2E.html#comments Thu, 13 Aug 2020 10:21:00 +0800
美国慢病远程医疗公司「Ro」获2亿美元C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gNvi7JyusOt5Ujtk.html 雷锋网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Ro完成2亿美元C轮融资,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包括FirstMark Capital、Torch、SignalFire、TQ Ventures在内的既往投资者都进行了跟投。

Ro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由Rob Schutz、Saman Rahmanian和Zachariah Reitano联合创立,成立之初,Ro主要专注于攻克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后来延伸至性健康、肥胖、皮肤病等20多项疾病。目前,Ro设立了三个诊所品牌Rory、Roman和Zero,其中Rory代表女性健康、Roman代表男性健康、Zero代表戒烟。

作为美国一家端到端的互联网问诊和线上送药公司,Ro主要提供在线问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具处方、配送药物等服务。

雷锋网了解到,因为美国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数量的持续增多,Ro公司的业务也变得更加繁忙。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显示,约30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上百万的糖尿病患者需要依靠胰岛素维持生命,这些慢性病患者需要持续的药物和健康照料,而此次新冠疫情也给他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险。

据CDC统计数据显示,这些亚健康人群相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而他们又必须经常进入危险的医院和诊所。

现在,Ro提供的互联网问诊和线上送药服务,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应急方式。

患者在Ro的平台提交个人身份、生活方式、病史、症状、医疗记录等信息之后,就可以通过平台和执照医师建立在线联系,并讨论个性化治疗方案。相比传统就医方式,Ro的医生24小时在线,患者可以随时通过短信、电话或视频与医生交流。

在诊断结果出来后,Ro还会为患者赠送购药优惠券,该优惠券主要是在Ro的云药房(cloud pharmacy)使用。患者完成在线购药之后,Ro还会提供免费送货服务,通过邮寄包裹的方式将药物送到患者家中。

在这个网络问诊和体系下,Ro还招聘了药剂师和药学技术人员,组建自己的医生团队、药房软件以及药房中心。而Ro的其他竞争对手则主要通过招聘兼职医生、使用第三方药房资源提供服务。

在药物购买方面,目前Ro还不支持美国医保和保险支付,所有费用都需要患者自己买单。但这并不意味Ro的药物费用会非常高昂。

Ro公司首席执行官Zachariah Reitano表示,他们正在测试和提供一种廉价的药物交付服务,该服务以每种药每月5美元的价格提供仿制药,共包含500多种药物,并且5美元还包含了运费。雷锋网雷锋网

]]>
投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touzi/gNvi7JyusOt5Ujtk.html#comments Thu, 30 Jul 2020 19:22:00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