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www.xyschoolife.com/resWeb/images/common/lp_logo.png 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2015 www.xyscho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_cn Thu, 24 Mar 2022 00:36:10 +0800 保利威谢晓昉:产业互联网时代下,“视频SaaS”正当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h8SXhTnIFvyDpwGJ.html 数字化大潮下,SaaS成为中国企业服务的重要突破口。

硅谷百亿、千亿美金估值的SaaS公司不断涌现,也刺激着国内SaaS市场。

但是鉴于国内SaaS公司起步晚,不仅有认知差距,付费意愿弱,其商业模式的弊端,难以盈利也成为难以形成较大规模SaaS公司的原因之一。

而资本市场也从此前的狂热回归到理性的状态。

保利威创始人&CEO谢晓昉表示:“虽然SaaS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低迷,不被看好,但是他认为SaaS行业将迎来春天。”

主要有以下四项原因:

第一,数字中国被国家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SaaS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会得到大力发展。

第二,用户习惯变迁,Z世代与数字原住民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SaaS的产品形态是最容易被这一代接受的。

第三,产业技术的发展,云底层架构日趋完善。

第四,经济环境压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比起自研,SaaS可以说投资小见效快。

保利威创始人&CEO谢晓昉

谢晓昉说:“2022年,是SaaS行业爆发之年,也是行业的春天。”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规模近千亿,同比增长超30%。

而中国市场做SaaS,有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以及社会发展大环境基础。随着中国的数字化革命席卷渗透到每个行业,大量缺乏IT基础的产业急需效率工具,大量蓝海的细分市场都有机会跑出优质玩家。

3月22日,保利威举办Service+战略发布会,通过无延迟MR直播打破时空限制,重塑交互场景,会上发布保利威「Service+战略」和SaaS化的实时虚拟直播系统——MR直播。

谢晓昉表示:“未来10年,是产业互联网的10年, 也是SaaS行业的10年,更是企业私域时代的10年。”

这意味着,企业最大的增长机会,来自企业私域流量——谁拥有规模更大、活跃度更好的私域流量,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更大的机会。

因而,谢晓昉认为视频SaaS,则是激活企业私域的最有效途径。谢晓昉认为,企业私域时代激荡之下,信任成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键联结。企业可以通过高品质直播塑造良好的表现力、转化力,激活私域用户,构建良性的私域生态,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之路。

发布会上,谢晓昉阐述了保利威Service+战略,以直播+技术、直播+策划、直播+运营、直播+硬件,为企业提供全链路视频直播运营服务,构建企业视频直播体系,企业数字化学习与数字化营销,用视频SaaS激活企业私域价值。

谢晓昉认为,SaaS企业的技术很难直接为客户的业务起到推动作用,只有将技术“溶”入服务之中,成为业务的连接载体,才能帮助客户更好地发挥技术的价值,推动企业业务增长。

由此,他提出了「企业服务4S模型」,即销售(Sales)- 解决方案(Solution)- 服务(Service)- 客户成功(Success),通过Service+帮助用户实现价值。

与此同时,保利威发布无延迟MR直播。关于保利威如何解决直播表现力问题?

保利威副总裁梁瑛玮认为,场景、互动以及设备成为企业直播表现力受限的三大影响因素。

保利威副总裁梁瑛玮

在发布会现场,远在广州的保利威CTO黄海亮通过MR直播出现在现场大屏,与现场嘉宾进行实时连线对话。梁瑛玮则在现场通过手机进行MR场景中的PPT切换、实时运镜等操作,展示MR场景中的丰富形态。

据了解,这一现场互动是采用保利威自研的无绿幕AI抠像技术,让身处异地的两人在直播间相聚,实现同屏互动。

我们正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刚需。而SaaS应用,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有人认为创业公司最难的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最难的团队。在谢晓昉看来,最难的是找到合适的方向。

“视频SaaS”正当时。(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h8SXhTnIFvyDpwGJ.html#comments Wed, 23 Mar 2022 12:41:00 +0800
多云时代到来,火山引擎「弯道超车」进行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0J5OiblE7CpD679p.html

火山引擎,正如其名。

在云计算市场被指日益内卷、疲态渐显的今天,火山引擎被寄予厚望。人们期待着这股“活水”搅动市场,也怀疑着它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底气,成为市场的最大变量。

对云原生的了若指掌,是火山引擎的底牌之一。事实上,作为国内云原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字节跳动目前的容器实例部署规模已达千万量级,日变更数两万。

基于字节跳动云原生最佳实践,火山引擎所推出的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似地下岩浆滚滚,有巨大力量亟待爆发,将帮助外部企业能够利用成熟的云原生技术构建现代化应用。

有人担忧,火山引擎来得太迟,云计算排位落定,没有弯道超车的余地,但殊不知在这股新生力量看来,眼下或许是加速入弯的最好时机。

2020年被普遍认为是云原生大规模落地、广泛走入非互联网企业视野的元年,但那时的云原生和背后的一系列专业术语,诘屈聱牙。

但现在,如火山引擎副总经理张鑫所言,“云原生正在从‘名词’变成‘形容词’,从‘操作系统’变成‘操作界面’。”云原生正一步步地为IT的各个经典领域带来新面貌,甚至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布局都得以“刷新”。

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在去年12月的发布会上谈到,“回首过去十年云计算产业的变革,企业客户经历了以设备为中心的自建数据中心时代,到以云资源为中心的云时代。我们判断,未来行业即将进入以应用和数据为中心的多云时代。”

当云原生不再是企业眼中的生面孔,当混合云和多云部署成为更多企业的首选,火山引擎的机会已经到来。

云原生与多云策略时代到来

中国企业对云原生的态度,今时不同往日。

“数字经济”在今年两会继续热议,并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独立成段的方式明确和细化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5721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7.7%。

如今,中国不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从早期的碎片化发展,迈入了局部推广和扩展复制阶段,再想深入发展,“创新”二字必不可少。企业需要敏捷的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以云原生为核心的现代化应用开发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看见。

IDC全球调研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开发方式,52%的企业表示将采用云原生开发方式,18%的企业表示只考虑云原生。

火山引擎联合IDC发布的《原生云应用 企业创新路》云原生白皮书(以下将简称“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接受云原生开发方式,采用云原生技术的中国企业已有接近50%将云原生技术应用到生产环境的核心和次核心系统,83%的企业未来两年将加大对云原生的投入。

作为一系列软件、开发方式和逻辑,云原生如今已被广泛认为,能够帮助企业打造现代化的应用开发,实现高资源的利用率、高弹性的架构、高效的流程,助力企业服务的快速更新和数字化创新。

IDC中国企业级系统和软件研究部助理研究总监李昭解释称,云原生不仅是一套软件开发技术栈,实现了应用的现代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获得高弹性伸缩架构,改变了软件设计、发布和运维的方式,也为企业带来新的组织和文化理念。

因此,IDC预计到2024年,企业会采用微服务、容器、动态编排和DevOps等技术,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届时新增的生产级云原生应用,在新应用的占比,将从2020年的10%增加至60%。

对于云原生实践路径,白皮书建议小规模实践初期,企业可以利用开源构建云原生平台或直接使用现有厂商的成熟产品;随着云原生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可以考虑选择成熟的合作伙伴,从而更加平滑地完成云原生化演进。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企业日渐趋向混合云、多云的部署方式,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92%的企业拥有多云战略,平均使用2.6朵公有云。

为何要选择多云?有业内人士向雷峰网分析称,企业通常会避免受制于单一云厂商,一旦形成依赖则丧失议价权,同时也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宕机风险。

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也指出,多云部署既可以从合作方层面避免绑定风险,又能博采众长,在不同的云上使用各家云厂商的核心能力——在多云时代,云开放、云互联已经是大势所趋,应当拒绝形成云时代的“新烟囱”

而通过云原生架构,不仅能够更好地屏蔽底层细节、实施多云战略,同时也能进一步加速上层业务的迭代效率。

李昭也分析称,混合和多云部署是企业云战略的最佳实践模式,利用不同云的特点可以让云对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云原生的发展同样具有这样的趋势,通过调研,IDC发现未来两年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这一方式来构建云原生平台。因此,云原生多集群/多云管理工具的广泛适用也成为了必然趋势。

最佳实践为基石,火山引擎的“武器”矩阵

都说时势造英雄,后来者有望乘风而上,但时势也只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作为国内云原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字节跳动目前容器实例部署规模已达1000万量级,日变更数两万。

而容器技术,这一云原生的关键技术,兴起于2013年,恰逢字节跳动的创立初期。作为一家新公司,字节跳动形容自己“没有任何包袱”,就投入了云原生的实践。

张鑫透露,字节跳动也是经历过“IT团队人数非常少”的阶段,从最简单的公有云产品,到打造自己的PaaS平台、数据中心和混合云。

他们从2015年起就开始构建云原生基础设施;2015~2017年期间,业务开始快速迭代,对技术建设的要求也更偏向于敏捷。

在2018年具备敏捷性之后,他们开始追求系统化和功能的全面性;2019年起,集团的DAU有显著提升后,再进一步追求整个系统效率和规模的提升;当时间来到2020年,业务增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时,为了更好的发展,性能和成本的优化成为了他们的关注重点。

尽管从业务体量和属性来看,字节跳动与许多传统行业不在同一维度上,但传统行业在走向云原生,走向数字化“深水区”时的必经之路,往往都是字节已经扎扎实实走过的路。

字节自身成长路上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很难在别处被复制,例如抖音的崛起、与春晚的深度合作,这些宝贵的亲身经历,在字节内部沉淀为最佳实践和方法论,成为火山引擎的底气。

就以数据分析为例,张鑫介绍称,字节跳动是一家典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公司,尽管前端只是App或web应用,但“后端”的业务中会大量地与用户实时交互,也会有后台的数据分析、建模或是推荐算法的训练,在线任务和离线任务常常并存。

因此,字节内部积累了离线在线混合部署的技术能力和最佳实践,通过混合调度机制使不同任务共享同一套底层计算资源池,从而实现资源的削峰填谷。最终,平均资源利用率优化至60%以上。

基于字节跳动云原生最佳实践,火山引擎正式推出了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分为面向算力、面向应用、面向场景三大块,致力于打造多云化、多态化、行业化的云原生产品矩阵,为客户实现从资源多云到应用多云,从虚拟化迈向容器、虚拟机、物理机多态共存,从通用平台到拥有行业属性的PaaS服务。

算力层面,包括弹性容器、镜像仓库等在内的容器基础服务;面向应用层面,涵盖应用开发、敏捷交付、应用治理、Serverless、多云在内的现代化应用开发方式;面向场景层面,火山引擎拥有场景化解决方案、行业级解决方案,以及平台类生态、工具类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则具有架构现代化、应用开放多云和深度行业定制PaaS三大特性。

企业的云原生进程,不会一蹴而就,往往要面对“高速路上换轮胎”的尖峰时刻。因此张鑫强调,解决方案不仅能聚焦应用的微服务化升级和移动端的现代架构,更能应对多态化管理,协助企业渡过系统新老并存的过渡期。

尽管多云让企业拥有了选择权,但实施并不容易。数据和服务要从一朵云迁移到另一朵云上,需要解决与底层架构兼容性的问题。不同的云厂商所提供的不同产品和模块,也有可能无法相互融合使用,那么多云对企业来说只是多了一种物理资源,并不能明显地优化使用效果。

为此,火山引擎的云原生服务可以兼容其他第三方公有云,或是企业自建的IDC。应用层面来看,也可以围绕多云实现协同发布、协同管理的统一控制面。

目前,火山引擎云原生产品已服务广州生物岛、国信证券、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中国银行等多家客户,帮助他们构建面向应用的现代化架构,推动业务持续转型和数字化创新。

广州生物岛为例,火山引擎与其共同研发了通用技术平台,为生物信息学和新冠病毒的基础科研提供了支持。

“在生信领域,经常是:懂软件的不懂生物学,懂生物学的不会写软件——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你的数学模型、数据处理的过程会被挑战,实验结果也无法被验证。”广州实验室的生物信息学首席科学家李亦学如是说。

火山引擎与广州生物岛合作开发的生物医学大数据“操作系统”-Bio2S开源框 架体系,开发《新冠病毒基因组大数据在线分析系统》,半个月内完成八大模块迁移,一个半月内完成八大模块的改造,为国家新冠病毒基础科研、防控与预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至于火山引擎云原生会向哪些行业或场景率先布局,张鑫向雷峰网透露,会优先挑选一些拥有海量C端业务的行业,例如金融、零售等;拥有高成长性、高潜力的新兴行业,如自动驾驶、基因测序、AI制药等,有望带来更多计算和数据的场景,这也是他们会重点关注的领域

不走寻常路

不难看出,火山引擎的发展之路,与常见的IaaS起家不同,是通过更加优质的行业PaaS或云上层的解决方案,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再拉动底层IaaS的收入

这也正是外界对火山引擎的疑虑之一:没有公有云IaaS的市场份额,谈何成为云计算的“搅局者”?

但张鑫向雷峰网直言,他们的发力点在于打造更多的“云+X”,在于为企业实现最终的业务增长,而不是先从IaaS下手、走“卖铁”老路。这就好比一款手机,成本大头确实来自硬件与制造环节,但用户(企业)更关注的,一定是上层操作界面的体验和直接的增量价值。

审视火山引擎的实力,字节跳动的一步一脚印化为火山的云原生“内功”;审视火山引擎所处的环境,多云策略使原有的市场产生松动,企业越来越想要开放、想要灵活性,一些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显现出来。

加上数字经济和To B产业趋势等种种变数,中国云市场仿佛厚重的云层裂开,有光从缝隙中透进来,那正是新的机会所在。

“在存量市场、被定义好的赛道里,我们确实是后发者。但在自己定义的一个差异化的市场、新增的赛道和产品里,就有可能不是后发者,而是领先者。”张鑫说道。

火山引擎——这家相对更年轻的企业服务公司,“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也不被所谓的“先来后到”所束缚。他们正抓紧一切机会,从缝隙中穿过云层,俯冲向云计算的蔚蓝海面。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0J5OiblE7CpD679p.html#comments Wed, 23 Mar 2022 11:04:00 +0800
金蝶发布2021年报:云业务收入27.58亿元,云转型战略取得阶段性胜利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WST0RpskyXPK1Uc.html 本周,金蝶国际发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录得收入约人民币41.74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24.4%。

包括摩根大通、海通证券、野村、信达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机构,近期亦上调对金蝶的评级。信达证券认为,“(金蝶)云转型成效显著,有望充分受益数字化转型+信创+上云加速趋势。”摩根大通也表示,金蝶是“在中国软件或 SaaS 领域的首选之一,成功的云计算转型带来了更高的增长持续性”,评级由“中性”升至“增持”。

在本次业绩发布会上,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强调,金蝶国际的战略清晰,希望到2026年时能成为中国最大的PaaS平台服务商、到2030年时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SaaS服务商。从此次年报来看,金蝶正向这一目标坚定航行。

云转型战略的阶段性胜利

其实早在2014年,金蝶就率先开启云转型,并于2020年成功实现集团营收超过一半来自云服务的战略目标。雷峰网也注意到,如今集团云业务已成为金蝶2021年营收的核心增长点,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4.2%至约人民币27.58亿元,收入占比约66.1%。

据悉,金蝶将主要衡量指标从以往的云占比,转变为更能体现企业业务模式健康状况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年报显示,2021年金蝶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人民币15.7亿元,同比增长58.5%,云订阅服务相关的合同负债实现同比增长64.6%,集团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39.6%至人民币约6.61亿元。

徐少春此前曾表示,金蝶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向云订阅服务模式转型,全面贯彻“平台+人财税+生态”战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用户体验,强调要在未来三年“用订阅模式再造一个金蝶”

从此次年报来看,云订阅模式已日渐成熟,金蝶也与客户成为持续战略合作伙伴,客户满意度和客户粘性实现大幅提升。年报显示,金蝶云·苍穹和金蝶云·星瀚总计录得收入人民币约3.85亿元,同比增长102.9%,同时苍穹和星瀚的客户续费率超过120%

金蝶的大企业服务“答卷”

年报显示,2021年,苍穹和星瀚合计签约客户551家,其中新签客户316家,包括建信金科、物产中大、沙钢集团、一心堂、华大基因、中软国际、风华高科等行业标杆客户。过去两年,苍穹和星瀚进入千行百业,累计助力102家大型企业客户开展国产化替代

此等优异表现,与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大型企业SaaS管理云金蝶云·星瀚等拳头产品息息相关。该类产品的推出,使得金蝶在当前国家信创战略持续推进和和央国企深化数字化转型的当下,成功占得先机。金蝶也在大客户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德龙钢铁为例,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钢企年产铁、钢、材各350万吨,拥有近四千职工,目前已是中国500强企业。早在2009年,德龙就与金蝶在ERP层面开展合作,随后合作深入全集团不同业务领域,以金蝶ERP为核心业务平台,通过金蝶现有的各业务系统、以及i-MES系统、自主研发CRM等系统,打造了符合德龙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数年间,双方循序渐进完成了德龙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将冶金这一重资本行业面临的采销痛点一一击破,实现大宗物资自动结算、销售自动结算等规范高效、精细灵活的行业解决方案。

集团核心平台也得以完备建设,实现了全集团业财一体化、管控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平台化,效率提升2倍以上。

德龙钢铁、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透露,随着“数字德龙”向“智慧德龙”的战略转变,将数字化应用推向深水区,德龙钢铁已开启金蝶云苍穹试点,借助新一代企业级PaaS平台,基于企业级云原生架构和中台思想,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科技及金蝶多年的企业级技术服务沉淀,为企业提供多场景、多层次的数字化服务支撑。

试点期间,金蝶将为德龙构建五大数字化支撑平台,即面向员工的信息系统平台、面向客户的客户体验平台、面向设备的物联网平台、面向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平台、智能的数据分析平台。

再以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公司(简称中油国际)为例,他们于2018年初,选型金蝶云苍穹为技术平台,搭建海外社会安全信息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人员在海外的安全。

作为中国石油旗下负责海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营等业务归口管理的专业公司,中油国际大部分海外项目分布在伊拉克、南苏丹、尼日尔、乍得高风险及极高风险国家。常年驻外中方人员占海外板块中方人员的83%,但境外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社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不确定性很高,缺乏相关安全信息管理。

为此,中油国际需要一套海外社会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基于国际社会安全形势的迫切需求和HSE(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理念而建。

但市面上没有标准产品可以借鉴,所有应用都需定制开发,基于项目的紧迫性,要求平台的开发周期短,易学好用,具备强大的扩展性,同时要求技术平台能够提供高可用、高并发的能力,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提供服务,保证所有员工能够同时在线,当风险发生时,消息能够及时送达。

而基于金蝶云苍穹的低代码可视化开发平台,客户快速定制研发了中油国际的HSE系统。平台支持云原生架构,支持系统分布式部署和弹性伸缩,尽最大可能的提升系统的可用度。

通过HSE系统的建设,对于海外公司项目人员安全进行监控。当海外员工遇险时,通过HSE系统,能够一键求救,反馈必要的救援信息(位置、图片、声音和视频等)。系统能对于状态异常的人员,及时发出告警信息,通过平台推送旅程风险提示,强化事前社会安全防控;进一步完善社会安全信息管理,强化社会安全风险及事件管理,跟踪事件救援进展。最终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保证海外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金蝶云苍穹与“秘密武器”多维数据库

众多大中型客户之所以选择金蝶,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服务客户能力、在数字化市场的长年深耕密不可分。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平台总经理赵燕锡就在此次业绩发布会上向媒体透露金蝶国际的三大优势:

一是率先推出了企业级云原生架构技术,通过这个技术,金蝶国际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在服务客户时,不受国外技术封锁;

二是通过云原生和分布式技术来支持超大企业的大并发和大存量,通常来说,想要做国产替代的客户是业务量庞大的企业;

三是推出一体化低代码,金蝶国际的套件包含了开发、分析、计算等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雷峰网也了解到,在金蝶投身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十余年间,已经构建了颇具广度的产品矩阵,如金蝶云·苍穹、金蝶云·星瀚、金蝶云·星空、金蝶云·星辰、金蝶·精斗云、云之家、天燕云、我家云等一系列产品,在业务中台、数据中台、财税、组织与人力资源、供应链、研发设计等各个领域持续深化。

前文所提到的金蝶云苍穹,作为自主创新的新一代企业级PaaS平台,正是基于金蝶近20年开发平台研发的成熟经验,通过动态领域模型等核心技术打造的云端应用服务平台,为应用服务(SaaS服务)的开发、部署、运行及运营提供支撑服务及管理工具,具备足够的柔性与灵活度,支撑企业的个性化业务落地。应用开发支持在线开发,可视化配置,无需构建,一键部署,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平台灵活开放,可轻松接入第三方服务,支撑各类应用的开发。

与传统的企业应用技术架构相比,金蝶云苍穹的技术架构采用目前主流的分布式架构设计,基于可组装理念继续巩固高壁垒技术优势,累计申请专利213项,彻底摒弃传统ERP单一数据库,单一应用服务器模式,以分布式技术重新设计所有服务和节点,采用分布式的基础设施和微服务化的应用服务架构,以APM和自动化运维体系作为辅助,使整个基础设施原生具备自动伸缩的能力。平台服务实现单点故障正常运行,提高系统高可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金蝶云·苍穹提供底层支持的多维数据库,代号Shrek,是金蝶百分百自主研发的多维数据库产品。它支撑合并报表等高性能、高要求的业务场景应用,进一步强化了苍穹平台的技术优势。

有业内人士向雷峰网透露,目前市场多为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与多维数据库相比,二者的关系就好比是普通轿车和F1赛车。“对于99%的普通人而言,一般轿车的性能已经足够满足日常使用,但如果是在赛道上,只有F1赛车的性能才能满足对速度的极致追求。”

而金蝶多维数据库目前已经达到200万单元格/秒/每CPU的运算速度和千亿级数据处理规模,可以支持大型及超大型企业超海量数据的快速运算,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以数字化为船,助企业渡过风浪

从行业数据来看,以往以服务中小型企业见长的金蝶,在过去一年中也实现了突破:国际咨询机构IDC在《IDC中国EA SaaS 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2021年上半年)》中称,金蝶已斩获大、中、小型企业SaaS ERM(企业资源管理云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且在SaaS EA (企业级应用软件云服务)、财务云市场占有率维持排名第一。

在业绩发布会上,金蝶中国总裁章勇向媒体表示,“金蝶未来会在大企业市场会做出更大的进步。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三年要实现在大企业市场的头部地位,我们期待今年、明年在大企业市场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摩通大通也强调,中国的 ERP 软件市场正处于适中状态,增长保持稳定在每年13~14%的良好水平,竞争亦相当平缓,新进入者有限。本土化推动对金蝶等国内企业而言更是巨大的利好,在未来几年有望从大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金蝶赋能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就被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府原副省长宋海等代表委员点赞推荐,并建议发挥国企带头示范作用,利用金蝶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打造数字战斗力样板。

“数字经济”已经连续6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以独立成段的方式明确和细化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随着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如何将数字经济落到实处,将数字技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数字化转型协助企业,尽可能减缓“黑天鹅”“灰犀牛”对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成为各方关切。在过去数十年中,紧跟技术浪潮的金蝶沉淀下丰富的企业服务经验,也已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助力企业应对乌卡时代的到来。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WST0RpskyXPK1Uc.html#comments Fri, 18 Mar 2022 09:47:00 +0800
身价暴跌的独立「云」厂商:城池失守、员工颓靡、高管敌对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CmfwMqDzPLaqM53G.html

作者:胡喆

编辑:王亚峰


投资人有一句经典的灵魂拷问“如果BAT也做同样的事,你们怎么办?”

不过这个问题在早期的To B领域,根本难不倒创业者。

在他们的互联网世界观里,巨头们并不会与他们正面交火:不划算、不值得、吃力不讨好。

其次,逢佛杀佛的互联网巨头,在这个碎片化市场中,并不能形成规模化效益,因此无法短时间内把战火烧到他们身上。

在此大背景下,像Ucloud、金山云、青云等独立云厂商在时间差上,撞到了属于自己的蓝海。

悲剧的是,蓝海变为红海,并不需要经历惨烈的厮杀,而是只需一个决策:一个让大厂提高To B战略优先级的决策。

随着流量红利的阶段性殆尽,这个决策,最终还是在2018年前后孕育而出。

“明知没利润,明知是一场持久战,但总办仍坚持要做,因为那个时候实在找不到任何一个能产生巨大增长的方向了,而且海外的AWS和Azure给他们做了个好的表率。”当所有互联网大厂带着这一无奈下场时,这帮傲慢的互联网大军,做起了比创业公司更下沉、更边角的事。

“本以为巨头看不上自己那贫瘠的一亩二分地,没想到他们每家投入10 ~ 20倍的人力进行碾压,这群人扛着锄头,用人海战术打趴了Ucloud、金山云、青云这群拉牛车耕地的人。先进的互联网公司来到云计算赛道后,经营逻辑比这群初创公司更原始、更野蛮。”一位亲历了云计算列王纷争的从业者感慨道。

“我们的商业世界观崩塌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攻击,不计成本、不计收益的用高射炮打苍蝇。”

在大厂挤压和IPO操之过急的副作用下,这些没有互联网和电信巨头养活的独立云厂商乱了阵脚,高管和员工也逐渐忘记了初心。

老员工信念感的丢失


独立云厂商正在经历过山车式的起起伏伏,而这一年,除了伏,难见到起。

老员工的信念感,正在被公司发展无力和对新文化的不适应,慢慢侵蚀。

杜德曾百感交集,他即将离开服务了多年的一家独立云厂商,不得不进入到更内卷的大厂。

“八九年前的云计算,还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领域,听起来很有未来。我和我身边做销售的同事,都是从外地毕业来这边打拼的,我们大多不是什么名校出身。因此,能进一家创业公司,而且听说是有希望将来上市的公司,所以就留下来了,公司那时候也很扁平、文化很有亲和力”,杜德说:“至少2018年以前我从没有想要离开,但现在我要考虑一家人吃饭的问题。”

杜德回忆,那时候也不是考虑不到阿里和腾讯这样的企业将来会大举压上,但彼时,创业型的独立云厂商是真的有局部技术优势的。

“真的是有一波红利期的,特别是早期和中期,独立云厂商的优势很多,也很很具体。比如有些公司在磁盘技术、在I/O接口的加速上,针对游戏等行业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适配,因此获得很多头部客户,大家都是冲着技术优势来的”,杜德说,所以那时候“真的有一种我们很领先而且会一直领先的感觉。”

但是,现在这种优势已经完全逆转了,“阿里云光是技术人员就过万,还有达摩院这样的底层技术研发机构做支撑。而像我们这些二线独立云厂商,技术人员总共就几百人,大头还是跟着项目走的应用开发人员,随着项目增加,留给核心技术探索的HC并不多,这些核心骨干也很容易被大厂的高薪和不设上限的投入吸引过去。大厂正在毫不留情的碾压过来,除了不断退防,毫无反击之力。只怪当年太年轻,内心认为赢下起跑线就赢了终点。”

这份工作于杜德而言好比一段初恋:浪漫的开始、美妙的过程、不可期的未来。

大厂对独立云厂商的侵蚀,不仅来自外部,还在无意地腐蚀企业内部的文化。

孙尚则是一位同时在大厂和独立云厂商做过销售负责人的业者。“我是真正经受过阿里铁军文化、华为狼性文化洗礼的一线业务人员。”

孙尚认为,在以上述两家为代表的2B销售体系中,并不太能感受到所谓的互联网文化和极客文化,而是一种更传统、更原始的相信人定胜天的过分信仰。

但随着他加入到早期的云计算创业公司后,才发现这些2B的云计算公司的文化更加包容、自由,身边也有不少工作7、8年以上的骨干员工,他们打心底认同这种文化。

不过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这些公司逐渐想学习阿里中供铁军、华为铁三角政企销售模式,也高薪聘请了他们的高管。可最后学了个四不像,反倒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

强扭的文化,让很多一线员工颇为心累。

“土壤不对。云计算初创企业里的员工,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总体比较佛系,行事规矩。而从外面刮进来的打鸡血风气,会让一些老员工觉得吃相略不体面。文化永远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配。”

阿里中供铁军高管曾谈到,早期的中供并不是被阿里的使命或情怀吸引而来,他们多是从农村出来的、有赚钱愿望的、稍微正能量一点的。来应聘的人,家境贫寒,成功欲望特别强,比较容易做成事。而且2005年之前中供团队的人,并没多少人有本科学历。

阿里人力资源部总结出了“北斗七星选人法”,里面有一个特质与之对应,叫“苦大仇深”:这类人家境普遍不是特别好,希望靠自己努力拼搏来改变人生。

阿里内部经过调查后发现,在其他特质相同的情况下,“苦大仇深”的业务员的成长速度和成绩,优势确实明显。

另一个特质是“要性”。一个人是否清楚自己要什么?欲望是不是特别强?

“要”分三个层次:想要、很想要、我一定就要。

“要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内心原始的冲动,要性不强的人在一线做业务时可能就会吃点亏。”

华为业务人员的特点同样如此,用任正非的话说,华为招人,注重八个字:胸怀大志,一贫如洗。

有人曾打趣道,阿里铁军和华为政企销售之流的特性,总结起来便是:我穷,但我渴望成功。

但这些都是在20多年前,特殊时代下,产生的特殊的2B业务文化,不断迭代后,换汤不换药的延续至今。

而现在独立云厂商,并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很多员工在那个年代时还在读小学。然而企业为了更快拓展行业线,贸然在文化建设、招聘要求、薪资结构、内部培训、奖金激励上引入上一代的文化,还轻易信任空降的外来和尚,仍由其灌输布道“成功学经验”。

“当别人的文化强行渗透进来时,我们的情绪很复杂,维持原样,毕竟你的上司有可能是这类文化的信徒;做出改变,又违背了自己的初心。老员工在这种拉扯中,挺心累的,因此离职的人不在少数。很多部门管理者看问题只看表面,以为学了谁家的文化,就可以拥有他们的能力。但这只是最表面最显而易见的东西。当年华为学习IBM,更多学习的是他们的内功,如流程管理和人事财务管理,而非贸然把别人的文化搬进来。”曾在云计算公司人事部担任负责人的李蒙告诉雷峰网。

“云计算的单子越大,需要跨部门、甚至跨公司(ISV)的协作工作越多,最大的痛点在于有时候各部门、各合作商踢皮球,谁也不愿多承担一点责任。这些问题不是搞个宣誓会,喊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2B领域有一规律:拓新容易,交付难。鸡血式文化,只适用于拓新,无利于交付。因此第一步要解决项目流程管理问题,从流程上去把权责界定清楚对于跨部门项目是非常有必要。至于文化,要局部性采用,而非一杆子贯彻到所有岗位。”

华为历年的管理咨询项目

不上市是等死,上市是作死


员工的信念感在消逝、创始团队的信任感在凋零。

然而在很多人心中最阳春白雪的IPO,却在成为信念感和信任感的大敌。

对于杜德来说,对于金山云的员工来说,一直有一个在困难中支撑他们的信念,那就是上市。

但上市并没有让独立云厂商更好过,反而让它们动作变形。

例如,上市要求企业有较好的财务数据,美股还可以容忍亏损,科创板对亏损的容忍度很低,但金山云和Ucloud都选择流血也要硬上。

不上市是不可能的,2018年价格战开打后,独立云从一级市场募资就很难了,谁都看出得出来,和巨头打是没戏的。而且云计算本质上是一个软硬件资源投入巨大的行业,规模越小就越难以摊薄成本,这时候要撑下去只能从二级市场拿钱。

但是,对于金山和其他一些独立云厂商来说,上市就意味着要交出更好看的财务数据,就要控制亏损,但一旦控制亏损就意味着损失市场份额;反之,加速扩张、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意味着更大的亏损,这就造成了股价下跌,反而降低了募资的能力,这是一个永远难以两全的选择。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市前后的一些动作其实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比如一定要跟进利润微薄的CDN业务,而不是花钱去研发利润更好的产品;比如募资建立更大、更贵的数据中心,这些都是短期算不过来账的”,杜德说:“但资本市场要看,也看好这些‘故事’,所以我们不得不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一级市场还有钱可拿,独立云最好暂缓上市,因为上市的代价是削弱了自己扩张的速度和战略的灵活性。

但随着ATH的坐大,这种“如果”已经成为“无果”。

而比流血市场更深远的问题是,上市对员工心态带来的冲击。

对于杜德这样跟公司跟了十年的中层来说,可能支持他们苦守过寒冬长夜的唯一信念,就是上市后的财务回报,可能不足以财务自由,但也许能给家里换一套学区房、给孩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学校。

但是,独立云厂商的股价,格外的脆弱。

金山云上市首日大涨40%,股价超过40亿美金,其中最高峰达到了74美元/股,公司市值超过150亿美金,但现在公司股价只有5美金/股;Ucloud开盘时,开盘价达到72元,涨幅120.22%,市值接近300亿元,现在的股价是22元/股;青云科技于2021年3月16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63.70元/股,仅仅11天就跌破发行价。

对于小一些的独立云厂商来说,股价缩水意味着员工不再对未来抱有积极的信念,而对于大一些的企业如金山云,则是一次剧烈的震荡。

“只要上市了,就有一批人三年不干活”,这是雷军和金山系的一句名言,它也毫无意外的出现在金山云上市的过程中,毕竟这家公司有过150亿美金的辉煌,但把握住这个最佳套现点的人,只能是少之又少的人。

“最大的影响是上市,上市之前大家的目标很一致,就是把公司搞上市,但是上市之后,人心就瓦解了”,一位金山云的前资深员工这样告诉雷峰网:“内部真的没多少老人干活了,一部分人想即刻套现立刻过上退休生活,甚至为了尽快出清股票而辞职;另一部分人因为解禁限制而不能尽快解禁,却又舍不得离职,最后受累于股价下跌而使得财富缩水,这一部分人的怨气大,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在业务上了;还有一部分人本来是准备和公司同进退,一直跟到底的,但股价大跌对信心打击很大”。

他还说:“以前大家都是打工的,一个月几万的工资,过了很多年,也都习惯了。上市这一下,有的人一下子从穷到富,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有的人飘了、有的人计较心重了……反正很少有人能避免心态上的变化,这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震荡。”

在雷峰网看来,无论是几家小一些的独立云厂商还是金山云这样比较大的公司,上市后都经历了一波密集的人事变动,这不仅仅是有些人想退休了,更多的人事变更和调整是为了对冲上市后的人心震荡,这和内部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一码事,但对公司士气的影响是深远的,“以前大家是一边斗一边谋发展,现在是不斗了也不发展了”。

商战恐惧症:要不起的价格战和资源战

“大家心态的变化和动作的变形,追根溯源,主要还是来自这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商战,是一种在绝对力量面前恐慌的集中表现。”

中国独立云厂商经历过两个巨大的劫难。其中之一,就是2018年和2019年由头部云厂商向二线云厂商和独立云厂商发起的价格战和资源战,两年之内,基础公有云产品的价格变成了此前的四分之一乃至六分之一。

在价格战之前,以IDC的公有云报告为准,金山云曾经位列市场前三并保持了很久一段时间,但2019年后已经让位于华为云,成为前五之外的“others”;同样,2018年,UCloud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腾讯云、中国电信、亚马逊AWS、金山云之后,也成了“others”,而仅仅此前一年,Ucloud还在前五之列。

对金山云和Ucloud这两个独立云厂商来说,跌出前五的代价是巨大的。

“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多云格局,企业会在多云间实时切换,选择价格最低的资源,而且这种切换将从半自动化变成全自动的,就像竞价排名那样”,一位金山云的前高管回忆:“但云的选择再多,大家一般也只会在前三最多是前五中间选择,更重要的是,前五之外的厂商的云计算产品并不更便宜、也不会搭配更多资源,所以退出前五,基本就是退出了公有云市场的主流,翻身很难。”

独立云厂商面临的选择是,对于价格战,跟还是不跟?

它们基本都选择了跟进,但跟进的结果很惨烈。

以Ucloud为例,2016-2018年度的营收增速都很迅猛,但从2019年后被迫放缓。真实数据是,由于激进的跟进价格战,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2018年上半年大幅度下降84.31%。

而同样以2018年为分水岭,金山云在2017年的净亏损仅为7.14亿元,但从2018年打开价格战后,亏损迅速扩大为2018年的10.06亿元和2019年的11.11亿元。

“其实金山云的跟进还是有选择性的,一些零利润或者负利润的项目被放弃了,这和当时金山云在冲刺上市也不无关系,但是对于游戏云和视频云,是金山云的起家业务,是不能放弃的,所以做了坚决的抵抗”,一位前金山员工回忆:“这导致了亏损的扩大,市场份额也没有救回来。”

其实,对于独立云厂商来说,最难的不是打价格战,而是打价格战的同时还打资源战。

“阿里、腾讯、华为(简称ATH)拿云计算的单、特别是政企客户的单,往往不是单独的卖云,而是捆绑在一个大的计划里。比如它们可以跟地区搞共建,投100亿给一个地方搞产业中心、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然后把云计算捆绑在里面,用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慢慢的往回收成本,但金山云在一个地方投1个亿就很吃力了,所以后来干脆放弃了地级市以上的业务,开始往县级市下沉”,这位金山云前高管称。

除了和当地签大框架,ATH还有更多的资源和地方政府用“以资源换订单”的方式来合作,比如,目前移动支付的普及率已经接近100%,而有微信支付、支付宝的腾讯、阿里,针对那些现金预算紧张的地方,可以用给一个地方的各个机构免去或降低支付通道的通道费的方式,用这些交换对对云计算的投入,而地方上对这种可以直接提高收入的资源很感兴趣,但是独立云厂商很少有这样的资源。

其中,金山云的情况其实在独立云厂商中已经是最好的了,“金山云有两个支点,一个是小米和小米智能生态链的用云,都是金山云独家的,另一个就是自家的WPS业务的云存储,这两个加起来保住了50%的基本盘,后来为了上市有所压缩”。

另一个原因是,金山云有WPS做队友,WPS一般来说是政府采购首选的办公软件,所以金山云和WPS的适度捆绑也可以视为一种资源;另一个重要的资源板块则是小米,小米每年有上亿台的手机出货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游戏发行渠道,“所以在游戏云这块,虽然拼不过腾讯,但由于小米的核心资源还能作为一种话语权去换,所以金山云在游戏这块守的比较好”,前述人士对雷峰网说。

而对于巨头投入的人力这样的资源,独立云厂商就很难具备了。

“比如一个几百万的CDN项目,利润可以说是薄如刀锋,但总部在深圳的一家巨头,就能为这样的项目派十几个技术人员来帮助项目落地,这些人要呆近一个月,住的是四星级的酒店,费用自己承担,捎带还帮客户解决一些IT问题。这种在独立云厂商完全算不过来账的事情,巨头们做起来却是毫不犹豫”,杜德说:“所以这种打法兴起后,2019年以后我就意识到在独立云是基本没有希望的。”

未来黯淡?

另外,整个云计算市场也在日益变得“难啃”起来。

虽然每年都有IDC这样的权威机构发布云计算未来还有巨大增量空间的报告,但对于一线人来说,感觉完全不同。

“我们觉得互联网客户是最好的客户,它们懂技术,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它们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太多服务成本,也不用教育。但这样的好客户的确是一天天变少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上云的很少了“,一位独立云厂商的部门负责人说。

而在杜德看来,被认为存在巨大增量机会的政企市场,在2021年后,也变得难啃起来。

中国云计算市场,无论是巨头还是独立云厂商,有三类矛盾比较突出。

“突出的体现在2021年以后的第一种矛盾,是需求与预算的矛盾,互联网客户已经被挖掘的差不多了,政企客户在疫情压力下预算被砍的很厉害,有限的预算还要用在刀尖上,比如抗疫、民生,所以IT投资很紧张,所以不得不砍掉一些项目,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日益压缩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一位独立云的前员工说。

“第二类就是传统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是非常非常难服务的一类用户。一个方面,这些企业的业务流程很稳定,没有太多的弹性增量,它们不会像互联网公司一样,一个业务模式验证了,立刻投入十倍百倍的资源跟进,这在传统企业是不会发生的“,杜德说。

他还表示:”另外,就是中国特别是比较大体量的用户的需求非常复杂,它们有固有的甲方心态,一定要云厂商姿态很低的去服务,有时候一个单子是否拿下来,不是看你的技术方案好不好,而是看你去了多少人,看上去的服务态度是不是够谦卑。“

除了“客户难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否重点发展公有云外的市场,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

目前,国际云厂商如aws、微软的云计算业务,毛利率都比较高,其中核心原因是其中公有云、标准化的产品占比非常高,所以,“做通用化强的公有云”被认为是云计算的“正道”。

但中国的云业务很难有这样结构。有些客户,对公有云有天然的不安全感,它们更感兴趣的是混合云甚至私有云。虽然云计算厂商反复教育客户,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综合长期成本比用公有云高的多,但它们很难被教育,它们觉得数据放在自己买来的服务器里、放在看得见的地方是最安全的,而这个观念很难改变。

这部分市场因为需求复杂、服务成本高,往往被主流厂商放弃,而一些独立云为了谋生存,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公司去承接这些业务,则被视为“堕落”。

这是因为,对于云厂商来说,这种碎片化的需求虽然客单价可以高一些,但远远抵不过因此增添的人力资源成本,这不是云计算的主流。如果一家云厂商去做私有云,“那么我们可以视为,这家企业基本已经认为自己在公有云市场没戏了才能做这样的事情,那就是把自己变成了工程公司,有一单吃一单,为了活下去干什么都可以”。

另一个对于独立云厂商来说存在的客观问题就是,由于采购规模远远低于巨头客户,所以无论是带宽、服务器、机柜还是一些其他必要的资源,购买的成本都相对较高,而且上游企业也对独立云厂商比较“怠慢”。

一位受访的云计算行业大咖这样分析——对于独立云厂商,天生的规模决定了其垂直赛道较多,但总体市占率低,这就导致无法依靠规模摊薄成本,也无法控制供应链成本。

例如,Ucloud去年通过定增募资近20亿元,用于优刻得青浦数据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这对于Ucloud已经是罕见的大动作。

“但这笔钱对于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受访者这样告诉笔者:“Ucloud要建新的数据中心,需要在二级市场融资,可谓举全局之力谋一隅,但同样的规模的投入对于腾讯阿里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越到后面,独立云厂商的服务成本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弱,至少目前看不出有什么方法跳出这个循环。”

某种意义上,独立云厂商遭到的压力,和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逐渐白热化,但竞争形态更加成熟也不无关系。在公有云领域,国际云厂商正在全面拉开与国内云厂商的差距。

而《财经》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相对于海外巨头动辄60%-70%的毛利率,国内云厂商的毛利率通常在30%左右。扣除研发成本、硬件损耗成本、经营成本后,利润率通常为个位数。以阿里云为例,2021年前三季度总收入528.19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10.44亿元,利润率仅为1.98%。而其他云厂商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巨头云厂商的超低毛利率,某种程度上是为绞杀独立云厂商而付出的一次性代价,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因为海外竞争力偏弱,不得不深耕国内市场,这就进一步挤压了独立云厂商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金山云等企业被动卷入价格战,却因为其上没有巨头在身后输血,下没有足够大的规模摊薄技术投入的成本,使得“跟进就失血,不跟进就失地”成为行业常态。

另有爆料者指出,早期云计算云市场的一些不规范做法,现在已经没有空间,比如挖矿等,以前是云计算市场的灰色地带,但现在这种业务已经不能持续。

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下,独立云厂商裁员潮已经出现,有疑似金山云员工的网友在论坛发帖称:“2021年底,公司大裁员;2022年初,全员年终(奖)取消,且无任何通知和理由,仅有部分员工被单聊告知……心已凉透”。

而其它几家企业也陆续传出裁员消息,甚至创业团队崩解,如某独立云厂商被传创业核心团队出现裂隙,有核心联创成员离开的消息。

对此,一位资深人士这样表示对独立云未来的看法,他说:“像金山云、Ucloud这样的企业,肯定不会死掉,而是要换个方向突围。比如向云+算力的方向突围,现在的云资源是不捆绑算力的,将来随着AI的云化、元宇宙技术的发展,用AI和用元宇宙概念做游戏、做平台的企业,有很大程度需求AI算力和云原生的结合,如果一个企业能提供AI+算力+云,是很有竞争力的,中国的云市场很大,有不少细分市场的机会,活,总是能活的下去,无非是活的舒服与否”。

时至今日,一批对这行业起到重要启蒙作用的赛道开创者或许不得不退出舞台中央,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相当悲伤。但事实正是如此。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杜德、孙尚、李蒙、张中、李强、王磊均为化名。本文还有彩蛋未放出,可联系《云内卷·五问》策划人王亚峰获取,微信 wangyafeng123456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CmfwMqDzPLaqM53G.html#comments Thu, 17 Mar 2022 12:10:00 +0800
对话远望资本程浩:PLG为王、资本市场火热、SaaS出海正当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6hi0B9ZD2tQAqZ7.html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林觉民

SaaS独角兽企业正在孕育中。

“流量红利已经消失了,To C业务已经进入发展平缓期”远望资本创始人程浩离职迅雷时感慨道。

此时,正值2016年互联网发展瓶颈期,程浩作为迅雷原创始人选择离职并随后和两位老友创办远望资本,开始了To B领域的投资。

当然从目前中国SaaS市场发展来看,程浩的选择是正确的。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SaaS市场规模为498.2亿元,2021年我国SaaS市场规模预计达666亿元。在数量规模上,我国SaaS厂商数量达到4500家,其中SaaS企业用户数915万家。

“对一个行业越懂,越容易产生敬畏心理,对一个行业有些陌生,反倒是新的学习契机。”这是当时程浩做To B投资的心理活动。

SaaS的发展也验证了这点,其不仅带动了资本市场,还相继带火了PLG等新概念,催生了电商、零售、制造以及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垂直SaaS。最重要的是在SaaS大潮下,许多企业在进行国内市场布局的同时,还试图将触角伸向了国外。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投?投哪个?”成为了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

对此,基于两位联合创始人在To B领域十余年的工作经验,程浩将投资赛道聚焦在了人工智能和企业服务领域,开始了To B投资的创业之旅。

针对SaaS行业最近的PLG概念,雷峰网特别开设了“PLG十人谈”系列专访活动,将邀请来自资本界,SaaS企业创始人以及技术专家,就开该话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本篇为“PLG十人谈”的第一篇。

资市场持续活跃,PLG SaaS受资本青睐

2022中国SaaS市场将上一个新台阶。受疫情影响2020年SaaS市场整体增速上扬,转眼到2021年后疫情时代,伴随着企业数字化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企业嗅到了SaaS催生的新商机,纷纷涌入该赛道并有了深耕的打算。

资本的力量?概念的驱动?还是盲目的跟风?

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SaaS行业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长,仅企业服务领域融资1700余次,总额超5000亿元。 从去年到现在,国内企业服务SaaS赛道的融资热潮仍在升温。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2月份以来,就有超过10家SaaS厂商获得新一轮融资,多家厂商获投金额逾亿美元。

SaaS发展的这股热潮之所以能撬动资本市场,首先要从其特点说起,它不是rocket science,没有芯片半导体那么高的技术壁垒;其次,流量红利消失后,To C业务的发展已进入平缓期;再者,较以前中国的甲方企业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希望把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给第三方,最后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将关注点聚焦在如何降本增效提质的问题上。

据雷峰网了解,远望资本作为投资界的新生力量与中国SaaS市场发展可谓齐头并进,其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企业服务方面,两者都是天然的To B业务,侧重于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

据悉,程浩于2003年创办了迅雷, 2016年从迅雷离职开始了To B领域的投资,为何离职选择自主创业?为什么选择做投资?

程浩回答道,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后,To C领域能做到独角兽级的企业几乎没有。如果你在腾讯或者字节跳动这类的大厂还是很舒服的,但你作为一个C端创业者,这波红利已经过去了。

“我做投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创业这么多年,从两个人到上市,也算是走完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经历,也希望未来能够发掘一些新的机会。同时我的创业背景,对于我投资,特别是早期投资有比较直接的帮助。”

虽然是投资界的新生力量,但是程浩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向雷峰网阐述了投资的五大衡量标准,第一是否刚需;第二空间有多大;第三市场规模;第四怎么赚钱;第五护城河在哪儿。

基于以上投资策略,程浩表示,在这波SaaS热朝下,PLG(产品驱动增长即Product Led Growth)和SLG(销售驱动增长即Sales Led Growth)模式的SaaS企业都会投,但以PLG公司居多,因为PLG产品更容易市场化。”

PLG最初由风投公司 OpenView 于2016年提出,去年开始在国内盛行。国内的一批SaaS公司,也开始强调自己的PLG属性。诸如蓝湖、腾讯会议、飞书、石墨等。

相对SLG而言,PLG 是一个聚焦终端用户的增长模型,依赖于产品自身作为获取、转化、扩展客户的核心动力,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在PLG模式下,SaaS公司可以更低成本获得客户、增长速度也更快。这也是PLG受资本市场特别青睐的核心原因。

但新概念背后往往蕴藏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潜在的投资风险和挑战。程浩告诉雷峰网,PLG和SLG模式的SaaS企业相比,在形成用户规模之前,PLG业务的增长率往往是低于传统的SLG公司,不过一旦这些公司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1000万美金后,PLG公司的后程增长率要远远超过SLG的SaaS公司,例如Slack公司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ARR就达到了1亿美金,所以不宜过早的对PLG产品强调增长率。

SaaS重产品轻销售,PLG比SLG行得通

正如前文所讲,无论是流量红利的消失还是企业运营思维的转变都是SaaS市场发展的关键,可以称之为“内因”。但也有专家曾表示,国外SaaS市场的大爆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企业进军SaaS的决心。

以美国为例,其SaaS发展基本分为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且美国早已于2010年进入成熟期,SaaS形态逐渐被市场接受,大量细分领域的SaaS公司出现,SaaS生态逐渐形成,在这一阶段许多企业借助SaaS产品顺利完成了数字化转型。

而我国SaaS行业开端要追溯到2004-2005年左右,明显晚于欧美国家。

初期一些SaaS公司主要聚焦在ERP、CRM、HR等领域,这些领域基本在美国已经跑出了明确对标公司,可以说国内企业还是以“Copy to China”的思路来做SaaS软件,更多的是在复制,并没有考虑中国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这就导致了产品与需求的不匹配。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对公有云服务的需求明显扩大。国内 SaaS 行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除以用友、鼎捷为代表的ERP老牌企业外,近两年也涌现出制造、金融、医疗等多个垂直SaaS厂商并成为了SaaS行业的主力军。

聚焦到资本市场,似乎垂直SaaS创业公司崛起后,通用SaaS的热度就越来越小。但程浩却表示,这不意味着通用SaaS市场小,创业公司前期首选通用型SaaS,因为通用型SaaS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东西,只是我们投资的时间比较晚,错过了通用SaaS那波热潮。

程浩也坦言,相较于ERP、CRM、HR这类通用SaaS,垂直SaaS更需要对行业的深入了解。诸如他现在已经投的汽配、出海电商、建筑等SaaS企业,其创始人都有着十几年的To B经验,都是不折不扣的行业老炮儿。

同时,程浩向雷峰网提到,中国企业要想做好Saa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美国的对标企业,如果你发现一个业务在美国没有对标,那中国做的话,你要深入思考一下原因,其实这和早期2C互联网的Copy to China的阶段是类似的。

毫无疑问资本市场是SaaS行业发展的一大推手,而另一大推手则要归功于SaaS销售。

SaaS除了可以细分为通用SaaS和垂直SaaS之外,还有一种细分模式,就是SLG和PLG。早期,大部分SaaS采用的是SLG的销售模式,超级销售至关重要,但是自去年PLG火了之后,很多企业也在探索PLG的增长模式。

可以说,从SLG到PLG,体现的是产品中心主义的回归。程浩曾做过这样的比喻“To C的CEO都是首席产品经理,To B的CEO都是首席销售,这里的To B指的是传统的基于SLG的ToB业务,因为传统的To B业务产品和销售同样重要,而PLG时代产品的比重要远远大于销售。但是现在情况反之,SLG的To B CEO是首席销售,PLG的To B CEO是首席产品经理。”

由此可以得出,PLG受资本市场青睐,除其区别于SLG的销售特点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其打法与To C相似,与传统基于SLG的To B反而差别更大,诸如PLG公司都是To C获客,用户下载或者登录后就可直接使用,然后采用freemium模式,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才收费,并且客单价也比较低。而传统SLG公司要先搞定老板甚或参加招投标,并且产品的实施交付时间长等特点。

诸如ZOOM,假如一个公司的100个部门都在用zoom,公司就可以和zoom谈一个更好的配置,本质上使用ZOOM不需要老板同意,这种产品就很容易PLG,另外飞书、钉钉等均属于PLG,他们典型的特点就是免费。

“PLG通常没有实施成本,它不像传统CRM软件等需要实施的过程。此外更重要的是PLG不需要销售人员,但是营销很重要,要想产品被企业认可,还要做一定软性内容的输出”他补充道。

SaaS出海,PLG更易全球化

2022年国内SaaS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带火了“PLG”,也带火了“SaaS出海”。

谈到出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去年“原阿里钉钉CEO无招离职创业,转做跨境电商SaaS”,这个事件不仅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将SaaS出海推向了又一个小高潮,并迅速崛起成为了新的出海主力军。

究其原因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国外市场的扩张外,更重要的是2C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后,SaaS的市场认可度、占有率及创投活跃程度较之前几年大幅提升,导致国内市场蛋糕被不断瓜分,部分SaaS厂商开始寻求出海,拓展国际市场。

根据Gartner的数据统计,2019年全球SaaS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021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的857亿美元增长了46%。预计到2022年,全球SaaS服务市场规模可达1383亿美元,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11%。

显而易见,不管是从国内市场环境,还是国外SaaS发展节奏看,SaaS出海已成大势所趋。程浩表示,相对于国内而言,海外市场的竞争没有国内那么内卷,生态对创业公司也更友好,另外海外的付费习惯相对比较成熟。

谈到出海,表现最为明显且最容易出海的就是电商、消费等业务。诸如多点Dmall基于在国内积累的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具备了对外输出的能力,将中国SaaS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经验带向全球。另外,据数据显示,国内数字化采购服务商甄云科技目前服务的各类型全球化客户遍布中国、日本、美国、德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到SaaS出海,程浩回答道,PLG产品显然更容易全球化,SLG全球化相对难一些,因为需要全球部署销售和实施团队,而PLG基本上都不需要。

虽然目前许多企业加入了出海热潮,但是机遇和挑战往往并存,国内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往往会遇到“本地化”的挑战。

比如对当地法规的理解,税务、审计、数据安全等,不同市场有不同法规要求,不熟悉的话存在一定经营风险;其次,对当地商业环境和消费习惯不够理解,前期会给业务扩展带来一定困难;最后,本地化团队的搭建,在海外招聘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也有一定的门槛。

写在最后

SaaS给企业带来的往往是即插即用的数字化服务,就像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也是这一特性使SaaS在现在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行业翘楚。如果以阶段划分的话,中国SaaS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不仅涌现出了数千家SaaS创业公司,还吸引着许多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入局。

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大厂,依托其强大的互联网基因以及技术优势,选择开放生态与不同领域的SaaS企业合作,专注于云底层基础设施的华为,发起星光伙伴计划,联合数十家SaaS伙伴共同助建新生态。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最终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SaaS将成为中国企业追随的主要目标之一。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6hi0B9ZD2tQAqZ7.html#comments Fri, 11 Mar 2022 14:49:00 +0800
互联网巨头「云」的至暗时刻:内卷、降权、大客流失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4YBlnaQw4B2BDy0u.html

云计算,作为互联网巨头过去三年的第一战略业务,如今权重正在下降。

AT不约而同收紧预算、缩减招聘,华为更是在2020年初把云升级为BG后,一年后又火速降级为BU……各家集团对云的态度,从不设上限的扶持,正在转变为让其自负盈亏。

“这些动作释放了一个信号:一线互联网大厂的云业务虽未成熟,但已成年,到了自力更生的阶段。成熟是身心跟上了,成年是年龄到了,前者主动,后者被动。只可惜被动的他们,成年的并不是时候,当下内外交困的处境,只会让他们过得越来越拮据。”某云大厂的销售负责人李彬向雷峰网坦言。

内困:事业群卷、产品线卷、员工卷

先说内困。

首先在战略层面,云部门年幼时,即便亏损、成长缓慢,集团仍会给予足够多的资源支持和试错耐心。但成年则意味着他们将与其他事业群待遇类似,不再享有特权。

平等的预算投入、平等的headcount申请……更是收回了它从其他事业群无限调用人力的特权。

事实上,云事业群长期享受资源特权,所引发的和其他事业群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集团每年对人、对钱的总预算有限,云事业群是最烧钱、最烧人,也是长期亏损的单元,所以当集团层面把大量预算和人给到云事业群,还源源不断把 To C 事业群的人拨过去,其他部门时常都有意见。认为‘我们利润比他们高那么多,为何不但不给人、不给钱,还从我们那里调人?’”这些抱怨在员工的闲聊中已成常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公司的战略。

其次,早期为了让云计算更快起步,集团倒逼其他事业群,使用云部门的产品,替换自己的核心系统。这相当于把部分IT建设的工作交给了云部门,无疑让原有部门的一些工程师无活可干,不得不转岗或离职。

与此同时,云部门赋能客户通常是以公司之名去做交付,由于 To B 业务的复杂性和互联网巨头的涉世未深,交付成效差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有烂尾工程。

大厂服务的对象多为头部政企客户,他们选择大厂更多来自对头部互联网品牌的信任,而一次次的交付失利,无疑损害了政企机构对公司品牌的信任。

“有时候其他事业群在资源上有求于地方政企机构,但因为云部门在对方那里的口碑不佳,直接会影响到合作。虽然这样的例子非常少,但只要发生一次就是飞来横祸,足以让员工原地爆炸。”李彬表示。

除了跨事业群的矛盾外,云事业群下属的各个子部门也在互争资源,资源挤兑的现象比比皆是。

此前云事业群无论是员工总数还是人员增速,都遥遥领先于其他事业群,所以最近一年里,大厂正在锁死云的headcount,申请增员的难度非常大,但云服务本身又依赖人海战术,这为每条产品/行业线的扩张戴上了镣铐。

“我曾经谈了一个八位数的大项目,得意洋洋地去跟领导要十个人的headcount做交付,但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申请并没有通过,上面对人员数卡得很死,各产品线排着队要人。最后只能向其他部门借团队,可对方领导的意思也很明确:给人可以,但要把营收大头计在他们部门头上,让我非常为难。这种单子如果放在传统IT厂商那里,我都可以拿优秀员工奖的。”一家头部云厂商的部门副总王朗对雷峰网无奈表示。

“也尝试过到外部找一些ISV做落地,但ISV的管理难度很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团队做项目质量管理,很难做好协同。这是个左右为难的恶性循环,已有的大项目缺人去做,但若没有成功的大项目案例,又在内部没有资格申请招人。现在卡在中间,一动不动。”

事实上,集团为云事业群戴上镣铐,往往出于多种目的:一是逼迫提高人效,杜绝粗放式的人海战术;二是砍掉毛利率低的产品和订单;三是尽快建立起良性ISV模式,把苦活儿累活儿交给合作商实施,自身聚焦在高毛利、标准化的产品上。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早期人员的急速扩张,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组织能力并不能跟上人事发展速度。

“以腾讯为例,他们无疑是一家治理能力非常优秀的企业,人效远超其他大厂,这些都离不开极为克制的精细化员工管理。但即便如此,腾讯现在的治理能力只具备管理1.5-2万人以下的事业群,一旦当某个事业群超过这个范围,组织问题就会频出。锁死headcount,更有利于组织的健康生长。”一家咨询公司高管告诉雷峰网。

而戴上镣铐后的云产品线,往往会走上两条道路:一种是公司层面所设想的健康模式,如上文所描述。

另一种阳奉阴违,动作变形,进入极端的“为大而大”的模式:不再专注于产品,而是什么容易向领导拿钱、拿人,就去做什么,想方设法铺摊子。人和钱拿到后,继续扩大盘子,盘子大了,又好和领导申请要人要钱,循环往复,离战略越来越远。

(关于互联网公司TO B部门管理混乱的分析,可以参见:《BAT的金融人,正「含恨」回归银行》)

高层意识到动作变形后,也开始变更内部考核规则。“一知名云大厂现在既考核收入,又考核毛利,对于第三方转售的产品,只计算自研营收,划掉了转售和贴牌的收入,以牺牲总营收的方式,来提升自研产品的营业占比。

“但这种方式,让一些以第三方转售为主的部门业绩大幅下降。”李彬向雷峰网透露。

“考核规则变更后,不少中层领导和销售都待不住了。”据李彬描述,2021年底,该大厂云内部大量销售流入互联网二线云厂商。

“这些二线云厂商的销售额合同只要 5 个点的过单费就可以,里面再怎么装都可以装进去。很多有资格有经验的销售都乐意去玩这样的操作,把钱套出来不就完事了嘛,去二线云厂商干个一两年,套个一两千万出来。”

“互联网的二线云厂商,还处在野蛮发展期,很多考核规则还比较模糊,而模糊,就意味着你可以浑水摸大鱼。”

云计算不再第一优先:攻防主战场,重回To C

“其实在2020年下半年,腾讯和阿里的战略优先级就开始从To B往To C转变了,这两年我们也看到腾讯频繁在PCG和IEG身上大调组织架构,阿里在本地生活上的投入更是不设上限。对他们来说,To B是想象空间,ToC是基本盘,如果基本盘被新对手侵蚀,想象空间定会暂时被放一边。”前述咨询公司高管说到。

过去几年流量红利的阶段性殆尽,让BAT们迟迟看不到To C的新机会,他们也曾在一段时间里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岁月静好,To C的舒适区让他们在幸福中焦虑,于是寻求所谓的“上天入地”——上天即探索前沿技术,下地则是下沉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把重心转向To B。

腾讯喊出产业互联网、阿里祭出数智化、百度All in AI……可就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在To B中视死如归时,To C市场再次惊涛骇浪,字节和米哈游的步步紧逼,让腾讯再一次感受到3Q大战时的焦灼;拼多多和美团的壮大,让阿里被团团包围……

战火已经烧到了家门口,To C的保卫战随之打响。

同时,在大厂们一只手保护To C基本盘,另一只手创造To B想象空间时,To C市场又爆发出一对颇为对立的风口,一个是内卷的终极形态:元宇宙;一个是反内卷形态:出海。

元宇宙自不必说,风头正盛,被誉为下一代互联网。而近两年由于跨境物流、柔性供应链的崛起,出海的基建逐步成型。TikTok、原神、SHEIN在过去两年的成功出海,让互联网巨头重新看到了To C的蓝色星辰大海。

此时的进攻和防守主战场,都回到了互联网巨头更为擅长的消费互联网领域。

进攻端,阿里动作最为明显。去年12月,阿里把电商业务分为国内、海外两大板块,蒋凡负责后者,将海外业务提升到与国内业务“平级”高度。

腾讯方面,随着去年国内游戏监管环境的趋严、游戏版号的限制,其文娱出海战略将会再度加码。与此同时,腾讯现有的业务和组织结构,天然利好元宇宙的布局。

防守端,作为抵挡美团和拼多多的第一大闸,原本不断分崩离析的阿里本地生活,在整合大师俞永福的统领下,通过整合高德地图等流量入口,重新拧成一根绳,挥斥方遒。

而腾讯的PCG和IEG也多次战略腾挪,剑指字节、米哈游。

当防守与进攻重心都置身于To C市场时,分给ToB的资源只会越来越少。而且不止如此,受大环境影响,集团总预算也在缩减,摊到云身上的钱和人,少之又少。”云大厂前高管李想告诉雷峰网。

业务环境内外交困的背后,更艰难的是,各大巨头的云业务,正陷入盈利泥潭。

大客户流失、政府预算缩减、利润陷入窘境

“2021年,阿里云在内部口头喊出了1000亿KPI的狠话,腾讯云大概是400-500亿,但两家都没完成,后者历来比较保守,所以完成度相对更高一些。”李想告诉雷峰网。

“其实在前半年结束后,双方就已经知道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开始改变考核机制,阿里云直接把考核压在了各个产品线上,让其自负盈亏。腾讯把重点放在自研产品的销售占比改进上。华为云还在调整组织架构当中,战略仍在摇摆。”

在李想看来,阿里和腾讯2021年的云KPI目标,即便在2022年也很难实现。

一方面,集团层面对云事业群的考核重心,从以往的总营收额,转向自研毛利率的考核,这将大概率致使总营收的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随着新生代互联网巨头如字节、拼多多的自建云能力的成熟,未来两年,云巨头们或许会丢掉一些大客户。

去年,受美国当地数据安全法影响,TikTok不再使用国内提供的云服务,将价值约每年8亿美元的阿里云的订单,转交给亚马逊云AWS和甲骨文共同实施。鉴于TikTok为阿里云头部客户,这一变故直接导致阿里云去年一季度营收增长创历史新低。

此外消息人士称,由于字节自有云与AI产品火山引擎的崛起,字节嫁接在阿里云上的部分业务,正在回流到火山引擎。

自建云对字节、拼多多之流而言,只是时间问题。互联网头部客户的流失,成了云大厂难以阻挡的趋势。寻找头部新标的,成了它们在2022年头等重要之事。

除泛互联网客户外,To G市场也一直是云大厂重兵把守之地,也是客单价数字最长的赛道。

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国内云市场一直以来没有政府的超大单,很多云项目只能一个省市一个省市地碎片化去签,还没出现过10亿级的大单,更别提像美国那样时不时出现百亿美金级别的政府订单。

“国内政企为了保证生产经营,不会大包大揽地上云。而有些地方领导都是任期制,有时候并没有动力给自己的继任者栽树,上云的步子就会迈得小一些。”另一位云销售高管张杰对雷峰网表示。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云目前最大的问题。

云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买单方政府的一些相关部门没钱了。”张杰透露,“去年地方政府的一些部门,预算甚至砍掉一半 ,剩下的还要优先保障疫情防控的支出,云厂商能拿到的政府大单越来越少了。”

“另外,政府预算的减少,随之引发云厂商垫资的情况越来越多,有的动辄五年以上,这些钱对大厂来说并不算大钱,但对开始自负盈亏的云部门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除疫情影响外,国内云巨头还面临特有的行业困境。

国内云市场总体以政企大客户居多,大型政企机构的订单收入甚至已经接近50%。但与发展成熟的国外云市场不同,国内政企大客户目前对上公有云仍然疑虑重重,更倾向于做私有云或混合云,这就导致原本基于公有云设想的“水电煤”自助服务,变成了贴身服务。

“客户定制开发太多,研发被一线人员牵着鼻子走,各种版本、各种维护,到头来还不挣钱。”李彬无奈道。

面对分散、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云厂商不得不更多扮演集成商角色,经营成本远高于海外云厂商。

“云越私有,项目越重,利润也就越低,很容易被‘搞死’。”他感慨道。

“比如华为云,私有云业务比重是ATH三家中最高的。他们用一种做项目的思路来做云,把每个客户都要做成一个项目,这样一来,人效成本非常高,边际成本就降不下去。”

有华为云的客户向雷峰网描述了一件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在一次合作中,华为直接派了位工程师到我们公司上班,算了下,这位工程师年薪可能都要几百万,比这个项目订单还要高。”

而任正非早在2020年就曾内部讲话,支持关闭华为私有云,明确表示不能再走业务软件失败的老路。“过去按客户定制,限制死了我们的能力,一个个小的软件包,不可复制,不可拷贝,不能重复销售、多客户共用。业软走的失败道路,我们坚决不能再走。”

于是在各种大背景下,增速放缓,就成为了2021年中国云厂商的年度热词。

但面对同样的大环境,国外三大云巨头——亚马逊AWS、微软云、谷歌云却在2021年继续维持了高增长、高利润。

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亚马逊AWS 2021年营业利润率为29.79%,毛利率为60%。微软智能云2021年营业利润率为44.22%,毛利率为70%。

对比来看,阿里云2021年前三季度总收入528.19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10.44亿元,利润率仅为1.98%。其他云厂商则普遍仍处于亏损状态。

事实上,毛利率低,不如国外同行赚钱,是国内云厂商一直难以走出的困局。“国内云厂商的毛利率通常只有30%左右,和国际一线云厂商相差30%~40%,再加上经营成本高,最后下来,利润率为个位数也就不足为奇。”张杰表示。

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外云厂商在成本结构和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通常来说,云厂商的成本结构通常包含基础硬件和软件研发两部分。与之对应,云厂商提高利润率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扩大用户服务数,做大基础设施规模,靠规模效应摊薄硬件成本;控制定制化项目和集成项目的规模;多做毛利率高的中间件等标准化产品。而这些方法也正是国际一线云厂商提高和保持利润率的主要途径。

“亚马逊作为全球市场占比第一的云厂商,早在2015年,四大基础件(服务器、存储、CDN、网络带宽)的售卖中就占了60%到 70%”,靠规模摊薄硬件成本效应明显。而且,更多提供标准化服务,很少承接集成项目和定制化项目。 ” 一位二线云厂商IT高管对雷峰网表示。

既然成功经验在前,那中国云厂商为何迟迟做不到?

首先来看IaaS基础设施层。

国内云市场经过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上云”运动,目前该上、能上云的都已经上了,增量空间短时间内已然不大,并且各家厂商在营销端还要大打价格战,拖住了盈利的后腿。而国外市场的开拓,在国际云厂商的挤压下,迟迟打不开,甚至占比还有所缩减。

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云厂商市占率排名已然发生了变化。

在亚马逊AWS(33%)、微软(22%)前两名不变的情况下,谷歌云在2021年以10%的市场份额取代了阿里云,成为了全球第三大云厂商,而阿里云以6%的份额,退居到第四名。

此外,在相关基础设施上,不同于国际云厂商可自建网络,国内云厂商需按规定使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专线,并向其支付数据传输费,而这通常是云厂商的大头支出之一。

其次,数据库等高毛利的中间件,目前还是国内云厂商解决方案中的短板。

“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比较浮躁,倾向于赚快钱。”在王朗看来,高毛利的中间件核心产品,属性重、壁垒高,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资金、精力,但中国发达的互联网产业让大多数企业难以沉下心来去长期投入。

同时,国内对有效专利的保护还不够,在法律手段上不够狠,市场惩罚力度有限,导致抄袭成本低。仿制品多了,自然会进入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没什么利润。

最后在SaaS层上,国内不仅起步要晚于美国至少十年,而且由于信息化底子薄,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正版和付费意识比较欠缺等因素,造成了国内SaaS“落后十年、十倍差距”的现状。

目前国内没有几家SaaS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称得上漂亮。并不是每个海外明星SaaS都能有个中国版,国内的商业土壤注定了短时间内,SaaS公司无法像美国同行那样,有着光明的未来。(关于更多国内外TO B市场差异的分析,可查看《AI 商业模式的脱靶、崩塌、救赎》)

不难看出,在云计算各层上,国内云和IT市场与欧美等国际市场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两个土壤、两种需求。阿里、腾讯、华为三家一线云厂商,在效仿亚马逊AWS、微软云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

在传统IT时代,国内软件就长期被冠以“高人力成本、低利润”的行业形象。而现如今,云计算领域似乎正在重蹈覆辙。

中国云计算走到了关键路口

事实上,尽管喊了很多年,但国内云计算真正开始发展是在2018年。此前都是二级BU在做,云业务并没有被提到战略高度。重视云、将其作为一级战略,是在2018年;到2021年,各家已然开始增长放缓、战略降级,一起一落间也不过短短几年。

而从国内一线云厂商内外交困和国际云巨头逆势上扬的对比反差中,更需要注意的是,两者间的规模差距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被再度拉大。

目前,这种苗头已隐约可见。以全球疫情下火爆的医疗云/数字化为例,去年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甲骨文以 283 亿美元收购电子病历公司 Cerner。两大巨头先后大手笔入局医疗云/数字化,提前锁定了未来可能最有想象空间的一块“蛋糕”。

而反观国内,同样的趋势并未出现。相反,中国的公立医疗机构们甚至还在排队“下云”。

由于HIS厂商(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原有利益格局难撼动、三大运营商“山头”绕不开、国内医疗信息化公司知识管理薄弱、云大厂赛马机制带来的人员高流动和部门分散等缘故,这么多年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和云厂商们,一直在医疗行业的外围打转,无法触及核心业务。

对国内云厂商来说,医疗云,是一场短期内连水花都难以打出几朵的硬仗。在这个或许是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垂直行业,海外云厂商狂飙突进,国内云厂商艰难腾挪,两者正在渐行渐远。

(推荐阅读:《BAT卖不动「医疗云」:医院逃离、山头林立、行有行规》。)

不得不说,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仍旧长坡厚雪、道阻且长。

时至今日,以阿里、腾讯、华为这三家一线云厂商为主力军的中国云计算,来到了一个关系行业命运的关键路口。下一步何去何从?正在成为当务之急的大问题。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下篇预告:《身价暴跌的独立二线云厂商》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4YBlnaQw4B2BDy0u.html#comments Thu, 24 Feb 2022 10:07:00 +0800
我们在华为云与20家企业的身上,看见云原生的践行「范本」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BBPzoDkdbolx1lK.html 12月30日,由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中国信通院和华为云共同发起的云原生交流平台“创原会”成立一周年之际,2021创原会年度峰会在深圳举办。

IDC报告显示,云原生经历六年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实践阶段,2023年将有80%的企业应用被改造为云原生应用,而这个数字在2018年才40%。

面对大规模的云原生落地,离不开云原生思想的先锋者和实践的探路者。这次会上也公布了2021云原生技术创新/先锋实践评选结果,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长沙政务云、北京邮电大学、中海油、智马达(Smart)汽车、顺丰科技等在内的20家单位,凭借在过去一年对推动云原生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云原生十大技术创新/先锋实践”的殊荣。

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他们将卫星与边缘计算、云原生相结合,与华为云合作将KubeEdge在卫星上进行了封装,打破数据在轨处理的时延限制。北邮的王尚广教授称,“管理卫星不一定用互联网的IT架构,通信的核心网也可以起到管理卫星的作用;我们的KubeEdge、云原生也能管理卫星。”

中国海油也借助云原生的技术力量,持续打造智能油田,例如通过云边协同分析生产数据,形成多环、冗余、高速的网络支撑,试图构建协同高效、开放互联,带动自身整体数字化发展。中海油渤海油田智能建设专项工作组的副组长杨海滨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不少来自华为云的专家支持。

云原生2.0正当时,华为云的躬行

此番评选出的云原生探索者们,基本都与华为云有着匪浅的渊源,而华为云也正是在与这批优秀先行者们的交流合作中,逐渐加深对云原生的理解,积累下大量云原生最佳实践的经验。

华为云CTO张宇昕提到,早在2015年,华为云就参与了CNCF、OCI等一系列云原生技术组织及标准的筹备和组建,并持续贡献网络、存储、联邦等核心特性代码,加速了云原生技术从孵化到完善的进程。

随着各传统行业开始逐步落地云原生,云原生在行业实践中不断创新,比如将云原生技术应用于边缘计算、AI、大数据、基因测序、业务多云多活等场景,华为云也积极将自身的核心实践总结成为开源项目贡献给CNCF基金会,比如面向边缘计算场景的KubeEdge、面向高性能计算场景的Volcano、面向多云场景的Karmada等场景化的云原生开源项目,促进云原生技术生态与各行业生态融合。

而这些年来,华为云将技术、行业上的创新思想、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沉淀,在去年12月输出了云原生2.0思想理念,企业云化从“ON CLOUD”走向“IN CLOUD”,新生能力和既有能力有机协同、立而不破,实现“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安全可信”,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今年4月,华为云发布“分布式云×云原生”,通过公有云、全栈专属云、混合云、边缘数据中心、边缘站点等分布式云部署形态,将全栈云原生能力延伸到业务需要的每个地方;并提出通过从基础设施、架构设计、开发运维、治理运营四个层面实现“应用现代化”。

到今年9月,华为云在HUAWEI CONNECT 2021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用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一切皆服务,即: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

在该场活动上,华为云UCS也首度亮相。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这是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原生产品,意在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让每个企业都能成为“新云原生企业”。雷峰网也了解到,华为云UCS已于本月进行公测。

今年10月,华为云发布云原生2.0十大新范式,即“泛在、计算、调度、网络、万物互联、应用、数据、智能、安全、行业使能”,试图基于系统性的产业思维,为政企数字化转型提供最优解。

何为“以云原生思维,践行云原生实践”?

与此同时,华为已经率先完成自身业务的全面云原生化,沉淀下众多宝贵的云原生实践经验。

华为消费者云基于云原生技术构建的HMS各项服务,HMS Core一开始就全部采用云原生的能力、架构和开发模式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已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的7亿用户和160多万开发者。

而华为流程IT将内部的业务系统、研发、测评平台部全面实现云原生化,不仅是业务全部上华为云,也在华为云的支持下完成云原生变革,实现分布式部署到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于19万员工,高效支持全球业务的开展。业务从原来的单一应用,成长为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以及内部管理全业务上云,成为集业务之大成的“一朵云”。

在对外输出上,华为云也与不少行业客户进行实践创新,例如协助新浪完成其业务平台从传统虚机架构向Serverless容器架构的升级,实现30秒8000核的极速扩容能力,让新浪能更平稳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流量冲击。

在金融行业,不少金融机构也在华为云的帮助下,持续进行传统业务的云原生升级。以深交所为例,联合华为云打造的高效云原生基础设施,统一了计算、存储资源池,并与信创技术相结合,提升了业务的自动化运维程度、资源利用率、分配效率、安全可信。

在这些对内、对外的实践过程中,华为云逐渐沉淀、提炼出了自己的云原生观点,其中之一便是“用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

华为云CTO张宇昕

张宇昕分析称,这当中包括了四大关键词:

一是全数字化。过去数年的转型讨论中,对于是否应实现全面数字化、全面云化其实仍在存在争议,但如今趋势已经清晰可见,数字化其实不只与IT应用有关,还包括技术设施、网络、设备、编码等,是一场涉及云网边端的、从应用到基础设施的全面数字化。

二是全云化。企业往往会顾虑自身的数据重要性、监管要求的严苛程度,敏感的业务或数据更倾向于自己掌握,而不是拥抱云,但如今人们也更多意识到,在云上仍然可以保障数据安全,保证企业对关键的业务、应用、权限的控制。云上的经验共享和技术贡献,能够达成的安全、可靠、可信,比企业单打独斗的构筑要来得更快、更强。

三是AI驱动。做数字化转型,正是为未来用AI为企业提升质量、降本增效,用AI来增益企业的能力、扩大企业的能力边界。

四是一切皆服务。无论是数字化、云化还是AI,这些能力如果封闭在行业内部是得不到发展的,仍然碎片化。如果每个企业把自己的能力、行业know  how开放出来,即技术和经验都是服务,为其他所用,彼此就能拥有更多的能力和技术变现的方式。

用云原生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

不过尽管不少企业与业者已经对数字化、云化达成共识,但转型的过程其实十分痛苦,也充满挑战。而在张宇昕看来,“云原生恰恰是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当中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这不仅仅是技术选择,也是做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转型,做了触达用户方式的转型。

他以多个关键问题,拆解了这道关于不确定性的谜题:

第一:企业数字化深入转型后,希望云离他们越来越近,企业业务向边缘延伸,云的能力也向边缘延伸,云原生能否支持、如何支持这一点?

为此,华为云采用分布式云原生的服务,改变过去算力集中在个别大中心、大资源池的供给模式,不需要应用去感知算力的存在,而是算力随时随地供应;多元算力自动匹配应用的要求,例如图像处理型的需求匹配GPU,人工智能的应用匹配NPU、TPU,高并发、多连接的需求则匹配核数多的算力。

第二:当业务分布全球,驻点之间数据需要流动、业务需要协同,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流量的治理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应如何做到智能流量的分发?数据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丰富,应用和数据怎么进行协同?

如果做到按需智能化的分配带宽,从而使得带宽的保障、成本做到最优,这是新的模式。通过云原生的技术,也可以提供有更轻量级的计算框架,有更轻量级的调度能力,把更小颗粒的应用数据计算放在数据所在的地方,实现近数据计算。这些新的能力都在分布式云原生上来构建,从而支持企业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应用云。

第三:数据孤岛式、碎片化分散在各系统,如今企业、政府都在做这种数据的大集中,做大量的数据准备、数据清洗,再来构建新的数仓、构建新的应用,为的是释放数据价值,但前期会消耗大量人力,华为自身也有类似经历。

但在云原生上,可以通过云原生数据湖,通过湖仓一体实现了数据的集约化,统一的数据管理,打造所有数据融合、轻量级的计算框架。另外通过DataOps平台,打造数据治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包括一键入湖、数据准备、数据关系图谱的建立和排序,把数据做成服务,做资本化的洞察。

同时,也可以把AI加持到数据处理中,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识别数据里的固有模式和经验,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人工干预。至此,过去数据治理的劳动密集型、人力密集型、任务工作量大的问题才算是被解决。

第四:有时企业觉得已经用了DevOps、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仍然觉得内部有很多断点,为什么?

智能化时代,企业的智力资产是软件资产、数据和模型。在软件资产,也就是应用,可以通过DevOps这条流水线提升软件生产效率。在数据,DataOps这条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消除孤岛,把它变成湖仓一体的数据湖。在模型,也就是经验的总结,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总结、沉淀经验,也是一类资产,这条相应的生产线是ModelOps。

未来的企业,这三大资产维度必须集成起来,方能发挥其价值,三条技术流水线未来也会有机融合,使得信息资产能够进一步互联互通、协同增值。

写在最后

云原生从1.0到2.0的跃迁,不仅意味着云计算的进化,更是对企业现代化应用的建设、交付与运维的重新定义,重塑企业看待自身生产线与资产的视角。

可以预测,在未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云原生一定会变成现代业务的基础应用,其广度和深度会远远超过当年的虚拟化,最终变成企业应用现代化之旅的坚实底座。而如华为云这样的践行者,也将引领云原生在千行百业形成前所未有的巨浪。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BBPzoDkdbolx1lK.html#comments Thu, 30 Dec 2021 22:14:00 +0800
阿里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预判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f97s3Xjt8Bidnd4x.html

自成立之日起,阿里巴巴达摩院就保持着对前沿科技趋势的密切研究和科学方法论的进化。而过去三年,雷峰网也在时刻关注达摩院关于十大科技趋势的判断。

12月28日,达摩院发布了《2022十大科技趋势》,包括AI for Science、硅光芯片、柔性机器人、隐私计算、星地计算、云网端融合等,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计算、通信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当下已萌生产业化价值的技术判断,也有对未知或尚待验证的预判。

雷峰网注意到,《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采用了“定量发散,定性收敛”的分析方法,整个分析流程分为两部分:“定量发散”是对科学领域做广泛而全面的定量分析,抽取其中的热点领域并挖掘重点突破的技术;“定性收敛”是对突破的技术点进行梳理,通过与领域专家充分的论证,找出多个技术点代表的趋势,总结对未来的预判。

本次总计分析了 770 万篇论文及 8.5 万份专利,时间跨度为 2018 年 1 月到 2021 年 10 月。访谈了近百位产、学、研、用领域的专家和战略科学家。

趋势一 AI for Science

人工智能成为科学家的新生产工具,催生科研新范式。

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是数百年来科学界的两大基础范式,而人工智能正在 催生新的科研范式。机器学习能够处理多维、多模态的海量数据,解决复杂场景下的科学难题,带领科学探索抵达过去无法触及的新领域。人工智能不仅将加速科研流程,还将帮助发现新的科学规律。达摩院预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将在应用科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在部分基础科学中开始成为科学家的生产工具。

趋势二 大小模型协同进化

大模型参数竞赛进入冷静期,大小模型将在云边端协同进化。

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是从弱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探索,解决了传统深度学习的应用碎片化难题,但性能与能耗提升不成比例的效率问题限制了参数规模继续扩张。人工智能研究将从大模型参数竞赛走向大小模型的协同进化,大模型向边、端的小模型输出模型能力,小模型负责实际的推理与执行,同时小模型再向大模型反馈算法与执行成效,让大模型的能力持续强化,形成有机循环的智能体系。

趋势三 硅光芯片

光电融合兼具光子和电子优势,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电子芯片的发展逼近摩尔定律极限,难以满足高性能计算不断增长的数据吞吐需求。硅光芯片异军突起,用光子代替电子进行信息传输,可承载更多信息和传输更远距离,具备高计算密度与低能耗的优势随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大爆发,硅光芯片迎来技术快速迭代与产业链高速发展。

预计未来三年,硅光芯片将承载绝大部分大型数据中心内的高速信息传输。

趋势四 绿色能源AI

人工智能助力大规模绿色能源消纳,实现多能互补的电力体系。

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近年来快速发展,带来了并网难、消纳率低等问题,甚至出现了“弃风”、“弃光”等现象。核心原因在于绿色能源存在波动性、随机性、反调峰等特征,大规模并网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电网等能源系统消纳多样化电源和协调多能源的能力,成为提升能源利用率和稳定性的技术支撑,推动碳中和进程。

预计未来三年,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电力系统实现大规模绿色能源消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趋势五 柔性感知机器人

机器人将兼具柔性和类人感知,可自适应完成多种任务。

传统机器人依赖预编程,局限于大型生产线等结构化场景。近年来,柔性机器人结合柔性电子、力感知与控制、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力觉、视觉、声音等感知能力,应对多任务的通用性与应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性大幅提升。机器人将从大规模、标准化的产线走向小规模、非标准化的场景。

预计未来五年,柔性感知机器人将逐步替代传统工业机器人,成为产线上的主力设备,并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开始规模化应用。

趋势六 高精度医疗导航

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深度融合,助力诊疗精度与效率提升。

传统医疗依赖医生经验,犹如人工寻路,效果参差不齐。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深度融合,专家经验和新的辅助诊断技术有机结合,将成为临床医学的高精度导航系统,为医生提供自动指引,帮助医疗决策更快更准,实现重大疾病的可量化、可计算、可预测、可防治。

预计未来三年,以人为中心的精准医疗将成为主要方向,人工智能将全面渗透在疾病预防和诊疗的各个环节,成为疾病预防和诊疗的高精度导航协同。

趋势七 全域隐私计算

破解数据保护与流通两难,隐私计算走向全域数据保护。

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流通是数字时代的两难问题,破解之道是隐私计算。过去受制于性能瓶颈、技术信任不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隐私计算尚只能在少量数据的场景下应用。随着专用芯片、加密算法、白盒化、数据信托等技术融合发展,隐私计算有望跨越到海量数据保护,数据源将扩展到全域,激发数字时代的新生产力。

预计未来三年,全域隐私计算技术将在性能和可解释性上有新的突破,或将出现数据信托机构提供基于隐私计算的数据共享服务。

趋势八 星地计算

卫星及地面一体化的通信与计算,促进空天地海全面数字化。

基于地面网络和计算的数字化服务局限在人口密集区域,深空、海洋、沙漠等无人区尚是服务的空白地带。高低轨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将无缝连接,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立体网络。由于算随网动,星地计算将集成卫星系统、空中网络、地面通信和云计算,成为集成一种新兴的计算架构,扩展数字化服务的空间。

预计未来三年,低轨卫星数量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卫星及其地面系统将成为新型计算节点。

趋势九 云网端融合

云网端融合形成新计算体系,催生云上新物种。

新型网络技术发展将推动云计算走向云网端融合的新计算体系,并实现云网端的专业分工:云将作为脑,负责集中计算与全局数据处理;网络作为连接,将多种网络形态通过云融合,形成低延时、广覆盖的一张网;端作为交互界面,呈现多元形态,可提供轻薄、长效、沉浸式的极致体验。云网端融合将促进高精度工业仿真、实时工业质检、虚实融合空间等新型应用诞生。

预计未来两年,将有大量新型应用在云网端融合的新计算体系中运行。

趋势十 XR互联网

XR眼镜会成为重要交互界面,带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随着端云协同计算、网络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发展,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XR(未来虚实融合)互联网将迎爆发期。眼镜有望成为新的人机交互界面,推动形成有别于平面互联网的XR互联网,催生从元器件、设备、操作系统到应用的新产业生态。XR互联网将重塑数字应用形态,变革娱乐、社交、工作、购物、教育、医疗等场景交互方式。

预计未来三年,外形与重量接近普通眼镜的新一代XR眼镜将产生,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入口。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f97s3Xjt8Bidnd4x.html#comments Tue, 28 Dec 2021 20:28:00 +0800
甲骨文在中国的2021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gw2gWsdFeWQzuBb1.html 提起甲骨文公司,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数据库?云ERP?还是这家企业近年来在全球云市场竞争中的策略与进展?

近日,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举办中国媒体见面会。甲骨文高级副总裁及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云平台总经理吴承杨,以及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长期保持紧密关系的合作伙伴,分享了过去一年甲骨文的发展策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情况,以及双循环时代下甲骨文在中国所看到的市场机遇。

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

据甲骨文给出的上季度业绩报告,FY2022财年底(2022年5月31日),云业务方面,已经占整个收入的15%以上,预计到2022财年结束,包括SaaS(云ERP)、IaaS(OCI云基础设施)在内的云业务收入将达到110亿美元。过去15年甲骨文已并购超过150家企业,近三五年的并购动作绝大部分与云有关。

据李翰璋所述,过去44年,甲骨文一直都是以数据为根本,面向中国市场,甲骨文则构建了以专有云一体机和自治数据库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这套体系也被称为“数据中台”,顺应中国市场的客户需要,同时也被赋予“全新且实际的部分——相对轻量、相对低门槛,底层是基于湖仓一体的技术架构。”

李翰璋还指出,甲骨文在数据库领域领先业界至少十年,但欢迎竞争。Oracle数据库尽管已经迭代到了21c版本,但实际上19c数据库在发布的过去两年里,已经成为在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最稳定、采用率越来越高的一个版本。在中国市场,包括银行、制造等行业企业客户都使用了19c作为其系统中的核心数据库。

而云ERP的市场优势地位,一方面来自于 Oracle Fusion ERP云,另一方面则来自于7年前并购的NetSuite,对Oracle在云业务SaaS领域的市场份额得以极大的推动作用。据悉目前已有150家跨境电商在使用NetSuite提供的服务。

而在海外业务,是甲骨文中国关注的另一个业务板块,包括跨境电商(短视频、游戏)、企业海外运营等企业业务。

客户为什么会选择甲骨文?李翰璋认为有三点:一是价格的竞争力;二是双引擎MySQL+OracleDB,面向两类客户,一类是公有云+专有云部署模式,二是商用+开源方式,支持HTAP一体化架构;三是到2022年底,甲骨文在全球范围内将有44个数据中心,以保障客户合规性、安全等问题。

李翰璋看到的机遇是,相比过去10年大部分出海企业还要搭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如今客户可以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网络,凭借服务商的经验和服务,确保在当地合规、数据安全的同时,将业务做到更好。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gw2gWsdFeWQzuBb1.html#comments Sun, 26 Dec 2021 14:40:00 +0800
七牛云:云上十年的新答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EGG1Qeb10FoDpcc.html

作者 | 杨丽

出品 | 雷峰网

上海是高楼林立的金融贸易中心,也是许多年轻人心中的时尚之都。近年来,上海也在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治理,致力于形成国家“数字长三角”和“数字丝绸之路”的应用样板。

但将时钟拨回到十多年前,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方兴未艾,人们所使用的手机仍处于Java单机应用的“天堂”,图片加载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你购买了多少份量的流量套餐。数字化?大概能够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形成在线,实体内容实现无纸化,就已经是当年数字化的最基本要领了。

随着智能手机划时代的出现,以及4G网络的成熟,基于直播、短视频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涌现。从过去的泛娱乐在线直播平台、短视频,到如今的在线课堂、视频会议等产业互联网场景,整个市场囿于竞争,但也同时pk出了一批解决音视频关键技术能力的云服务商,它们的出现,造就了当下中国视频云市场的蓬勃。

在上海的这片热土中,2011年入局云计算的七牛云,从云存储与视频云这件事情开始,如今构建了基于多媒体数据和机器数据的从数据存储到治理、智能,再到行业场景应用的一体化PaaS服务平台。

“从创业第一天起,我们就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要为商业服务。”七牛云CEO许式伟是个典型的技术派,但在不断调整姿态,走得离用户更近这件事情上却花了十年功力。如何更贴近用户需求,七牛云还会有怎样的答案?

最终都是为了效率

回顾这十年过往,回答的无非是“效率”和“简单”这个问题。

这与其专注的技术领域密切关联。存储、计算、网络构成了云计算底层基础设施的“三板斧”,那么,在企业数字化的浪潮中,企业数据积累的增量呈指数级增长,存储信息暴增,硬件存储介质成本居高不下,这对存储资源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挑战。

这也要求云服务商对做存储系统这件事儿应该有所追求。

“先帮用户解决连接的问题,连接产生数据,数据产生智能,最终都是为解决业务效率。”许式伟指出。

先是2011年,经典之作苹果手机iPhone 4S发布。时值单机应用转向SaaS应用,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这个阶段用户对云服务的需求有了爆发式增长。这一年,对七牛云而言,是“读图时代”,大部分信息仍然以图片和文字为主,云存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直接通过互联网存取、管理数据的服务方式。

到了2014年,4G网络体系成熟,基于视频方式的互动型内容兴起,直播互动、短视频等应用全面开花。这一年,许式伟将其称为“live时代”,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在线事物不再以静止方式呈现,而是以生动、互动的沟通方式“连接”了人与人。如点播、直播、实时互动等产品,基本都在这一阶段爆发。

2017年,谷歌AlphaGo的出现催生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浪潮,这也与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计算能力的的大幅提升密切相关,AI在生产生活中越来越扮演重要角色。七牛云相继上线了异构数据湖(Data Lake)、视频云服务和多媒体数据处理平台(Dora Platform)、机器数据处理平台(Pandora Platform)等产品,为用户赋能应用数据智能的核心能力。

七牛云过去十年所经历的重要历史节点,解决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挑战,实际上也成为七牛云技术创新的最佳引擎。

真正的银弹是对行业的理解

不过,许式伟并不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一款纯IT工具,而是希望能够贴近行业用户,贴近客户业务衍生出更多的业务应用。

从视频数据智能、机器数据智能两个能力板块出发,深入到各个垂直行业,通过积累的行业know-how,缩短需求与行业解决方案之间的“距离”,这种面向用户的业务视角,构筑了七牛云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实际上,七牛云会采用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执行路径,从满足独立功能的点,如基因存储;到满足连贯的场景需求,如远程工业检修;再到满足端到端的需求,如完整融媒体方案;最终到满足产业链的需求,如汽车产业链,均可复制、可持续、可规模化。

目前在某些重点行业领域,七牛云会联合合作伙伴,通过双方互补共同解决掉行业中存在的客户需求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七牛云探索出了这么一个场景:

一名检修员戴上VR眼镜,朝着工业设备看时,远程在线的专家可以通过检修员看到的内容,与检修员进行沟通,并且能够第一时间标记出设备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尽管这种场景在过去几年也曾出现,但如今的体验却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这在七牛云CTO陈超看来,与两点因素有关:一是理念,行业从业者更加接受这种工作方式了;二是技术本身的进步,包括AR眼镜、视频云、RTC、IM、语音识别技术方案的成熟等,极大刺激了整体方案能力的提升。

可以看到,七牛云开始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围绕融媒体、影视、航运港口、汽车、制造、生命科学等重点行业进行深耕。

释放视频化的红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1年)》指出:伴随着经济回暖,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率将出现反弹,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十四五”末市场将突破10000亿元。

结合近年来企业数字化的趋势,各行业传统企业用户正加快上云速度,成为互联网、IT信息服务企业客户之后,新一批上云用数的积极实践者。一个突出感受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开始将视频化应用引入业务场景,或者以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企业的生产、营销、管理等环节的处理。

后疫情时代的在线化需求猛涨,加之国家宏观层面对新基建、双碳目标的推进背景下,市场就会存在新增的供给。这个供给的扮演者实际已经明确了,叫做视频化与产业互联网,而VR摄像头、3D滤镜则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应用。

不过更显而易见的是,新的供给仍存在大量无法满足的空间:

  • 首先大量的多媒体应用不再是文字、图片,而是以视频流媒体为主要形态。视频越来越高清、内容越来越UGC,这对视频的带宽、存储、计算资源的技术挑战和成本消耗,相比此前都有了指数级的要求。

  • 二是对体验要求的提升。在许式伟看来,2022年元宇宙将成为视频领域最大的推手,在这个命题下,还有很多诸如沉浸感、数字原生、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等概念值得探索,当前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再回到整个大环境,过去十年,中国中生代的云服务商面临巨头公司的挑战。在这样的创业修罗场中,七牛云依然能够健壮的生长,必然有其生存之道,同样,在新的机遇中,也存在逆势生长的可能性与空间。

早先研究机构数据表明,PaaS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并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平台交付模式。只是放眼回看当下国内PaaS细分市场,仍缺乏持续的领导者、标准制定者,以及完整的产业生态。

在许式伟看来,与其他PaaS企业相比,七牛云的差异性在于立足点不同,不仅仅是视频云而是数据管理。

“只是恰巧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产生的大量多数与多媒体数据、视频数据相关。七牛云一直以来从数据视角出发,专注于提供多媒体数据和机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服务。”

想清楚自身的定位,做一些独特的事情,或许才是七牛云的立身之本。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EGG1Qeb10FoDpcc.html#comments Fri, 24 Dec 2021 19:14:00 +0800
零代码平台“伙伴云”获4000万美金B+轮融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QI0UGVL7LAasUNt.html 近日,零代码应用搭建平台伙伴云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由某知名投资机构和某战略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老股东红杉中国和五源资本持续加持;同时,伙伴云还获得了新股东挚信资本、亦联资本和百丽消费基金跟投。义柏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在此之前,伙伴云已完成1700万美元B轮融资,由红杉中国、五源资本共同领投,挑战者资本跟投。此次全新一轮4000万美元B+融资将用于产品持续升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据雷峰网了解,伙伴云践行PLG模式(Product-Led-Growth,靠产品驱动增长),即用产品打开市场,帮助中小企业用数字化思维去重构传统的商业模式。通过零代码搭建,用搭积木的方式,将代码形成组件化的模块,通过图形化的界面来拖拽并形成应用,能够很巧妙地让中小团队快速建立自己的业务数据和协作体系。

目前伙伴云已成为元气森林、泡泡玛特、蔚来汽车、贝壳、良品铺子等新势力企业的选择,超过240万企业员工都在使用。根据伙伴云数据,公司今年的ARR相较去年有约4倍的增长,目前累计服务企业超160000家,每日活跃用户数30万,平台日更新创建数据量2000万。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QI0UGVL7LAasUNt.html#comments Thu, 16 Dec 2021 16:44:00 +0800
技术基础设施创新的中国“造风者”|2021最佳AI数智化年度榜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4vri90s82e1zRRX9.html

如今,云计算、5G、物联网等IT基础设施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从企业到个人,都可以像水煤电一样,随用随取,使用服务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没有一家IT企业能够脱离这股浪潮的影响,也让其成为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雷峰网特别推出了「2021最佳AI数智化年度榜」,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选之道探明方向。

「2021最佳AI数智化年度榜」前身为「AI最佳掘金年度榜」,于2017年正式发起,是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商业项目榜单评选活动。

本次评选,雷峰网从AI+智驾、企业服务、未来城市、金融、医疗、芯片等10多个行业1000多个报名公司当中,经四个月的调研,最终筛选出91家数智化领航企业,及其数智化标杆项目,予以嘉奖。

其中,在「技术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移动、阿里云、蚂蚁链、千寻位置成功入选2021年度最佳技术基础设施榜单,分别荣获最佳5G基础设施奖、最佳云计算基础设施奖、最佳区块链基础设施奖、最佳智能物联基础设施奖。

最佳5G基础设施奖  中国移动

全球5G建设正处热潮中。中国移动,作为业界领先的通信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方面可谓是首屈一指。

据悉,中国移动正在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建设为重心,积极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处不在、智能无所不及。比如,在算力网络方面,落实国家“东数西算”部署,整合网、云、数、智、边、端、链多层次算力资源,打造贯通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等各个环节的新型一体化服务,逐步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达50万个。2021年11月初,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演讲中指出,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开通5G基站超过56万个,规模全球最大;同时,其发展5G套餐客户3.6亿户、终端客户2.5亿户。

最佳云计算基础设施奖  阿里云

作为国内跑出来的专业云计算服务商,阿里云当之无愧。

回顾过去十多年,从写下第一行飞天代码,到如今的倚天芯片、磐久服务器、神龙架构4.0、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等,阿里云正加速践行以云为基础的软硬件技术体系,继续“向下生长”。

阿里云认为,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是在数字时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阿里云服务的企业客户遍布全球,在国内深耕政企服务市场,下沉到各行各业,为之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

最佳区块链基础设施奖  蚂蚁链

蚂蚁链是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业务对外品牌,致力于用科技链接信任,通过融合区块链、AIoT、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等技术,为产业互联网提供可信、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促进产业协作和价值创造。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蚂蚁链融合区块链和 AIoT,推出“车链通”技术,通过在“车规级” 芯片中嵌入深度优化的区块链模块,让每个设备产生的车辆、行车、电池等数据在加密后流转在区块链上,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保证源头数据安全可信,不可篡改且不被滥用。

由此可以在整车厂、车辆运营平台等各方间搭建互信的行业协作网络,实现产业链信息互信。不仅提高了经营效率,还可以链接金融、保险、二手车等后市场服务,激活整个产业生态。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奇瑞新能源商用车中落地。 

蚂蚁链一直积极推进以区块链融合技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目前已经在政务民生、绿色低碳、交通通信等五十多个行业场景落地,并推出八十多个创新的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据权威研究机构IDC发布报告,2020中国BaaS市场蚂蚁链份额排名第一。

最佳智能物联基础设施奖  千寻位置

时空智能正展现出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

千寻位置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基于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兼容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基础定位数据,利用遍布全球的地基增强站网、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

2021年5月,千寻位置还首次对外揭晓“千寻位置技术体系的冰山图谱”,展示千寻位置技术体系底座,包括1个基础、2个引擎、3个核心能力、1个操作系统。

目前基于“时空智能”,千寻位置孵化出多个AIoT新物种与规模化新应用。华为、荣耀、小米、大疆、哈啰出行、上汽、一汽、广汽、小鹏、上汽通用、华人运通、高德地图、南方电网,国家电网等企业目前都已使用时空智能服务。此外,时空智能基础设施服务还在智能城市、智能驾驶、智慧路场、智慧交通、共享经济、智能手机、智慧农业、智慧矿山、防灾减灾等领域广泛应用。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4vri90s82e1zRRX9.html#comments Thu, 16 Dec 2021 16:36:00 +0800
亚马逊云科技是如何造Serverless数据库的?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JIGWJTX3lmzBpgR9.html

作者 | 杨丽

何为Serverless数据库?

简单来讲,就是基于Serverless架构下的数据库,无需用户创建实例,能够极快完成部署。用户使用数据库具备Serverless的使用特征,即按需计费,成本会极大地得以降低。

Serverless对于亚马逊云科技而言,也并非一个新事物,最早的产品如S3对象存储、SQS消息队列服务,就是Serverless形态的。事实上,业界对Serverless的认知,也是因AWS的另一款产品Lambda计算服务而带起来的。2014年,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Lambda,此后多年间,各家云供应商都开始了不同维度的实践和产品落地。

如今,在线化、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企业用户需求的逐渐成熟,使得Serverless与其他云服务及生态的配合更加紧密,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使用云服务的成本。

先看一组客户案例:

嘉谊互娱是一家专注海外休闲游戏市场,集产品研发、运营和发行于一体的游戏公司。在此之前,嘉谊互娱面临的挑战是,爆款游戏带来的短期内全球玩家数量突增,导致传统服务器根本无法弹性扩容。如果单台虚拟机CPU负载过大,会有停机的风险。

为此,嘉谊互娱希望充分挖掘来自数百万玩家所积累的海量日志数据,从而发现业务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为游戏服务的创新、玩家的体验与精准化营销提供支持。

Amazon Aurora Serverless数据库架构的上线,使得企业开发人员将大量精力集中在游戏开发和业务层面,而无需考虑底层数据库的管理和运维。

一项结果数据显示,嘉谊互娱的产品开发和测试周期从5-6个月缩减至3-4个月,游戏上线前的服务器配置测试由30分钟提升至秒级。

客户需要Serverless做什么?

为什么客户现在会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Serverless构建应用?

过去大家的印象可能是主要通过Lambda构建一个IT自动化运维的程序,或数据预处理的程序。

但现如今,Serverless最近几年比较火,已经不是技术概念上火了,而是在真实的用户市场中,客户已经在通过Serverless在构建具体的应用。

关于这一点,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告诉雷峰网,如今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考虑应用Serverless,一是在于(供应商)技术的成熟度,二是对于客户自身对业务的弹性和不确定性也有一定的顾虑。

“一方面与供应商技术的成熟度相关,如计算相关的Lambda、存储、数据库等,都是基于Serverless的组件。


另一方面,客户对Serverless构建的应用场景会比原来更宽广,不仅仅是计算,而是横跨云计算服务场景里的多个层面。对于客户自身而言,他也不确定自己的业务会在某个确定的节点爆发起来,但他不希望闲置太多的IT成本。因此,业务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厂商能够有充足、丰富经验的自动化弹性扩展功能来完成。”

总结来讲,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峰值去规划数据库的存储容量和计算资源,这势必会对业务的连续性带来一定的妥协和挑战。

通过将自建的数据库选择上云,已经帮助开发人员解决了运营上的挑战,如故障修复、补丁、软件升级等问题。但在Serverless模式下,当企业想要依据业务流量自动扩展数据库规模时,都能够做到自动设置扩展的相应规则。

理解到这里,就能基本明白Serverless与云计算本身所具备的属性是一致的,但相比1.0时代的云,Serverless架构下的计算、存储,将具备更加极致的弹性伸缩能力,将有效降低企业用户使用成本。

亚马逊的Serverless数据产品方法论

亚马逊云科技秉持专库专用的理念,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利用目标构建数据库应用。目前已发布Amazon Aurora Serverless关系型数据库,Amazon DynamoDB键/值数据库,Amazon Timestream时序数据库,Amazon Keyspaces宽列数据库,Amazon QLDB分类账数据库等一系列Serverless数据库相关的产品矩阵。

针对键值型数据、时序型数据、文档类数据的存储,都可以Serverless的形式对外开放给企业客户,客户无需管理或配置服务器,可以按量进行缩放,真正为价值付费。

亚马逊云科技数据领域产品专家王晓野指出,

“Serverless背后所代表的与云计算的概念是非常接近的。也就是说,将云厂商多年对于大规模数据库运维、伸缩扩展的经验,以及团队整个技术能力最大化开放给客户,让客户受益。”

不久前,亚马逊云科技还发布了新一代Serverless数据库版本。

据官方资料介绍,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V2,是基于Aurora的关系型数据库的Serverless模式。相比于上一版,即2018年发布的Amazon Aurora Serverless而言,能够实现瞬间扩展,更进一步将扩展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就可以将几百个事务扩展到数万的级别;同时,扩展时每一次调整的增量都会以非常精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如果按照峰值进行数据库资源的规划,能够实现大约90%的成本节省。”

释放Serverless红利

时间回到2004年,亚马逊还是全面基于关系型数据库Oracle构建其电商业务,但团队意识到:亚马逊电商本身业务的增长,已经触碰到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体量支持上的上限瓶颈,而当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分库、分表。从那时开始,亚马逊的工程师就开始寻求一些方案,这些方案的答案最终被整理成为一篇paper。2007年亚马逊CTO沃纳·威格尔博士发表了一篇有关DynamoDB的论文。2012年,DynamoDB正式可用,发布之初就定义为Serverless架构。

如今,亚马逊将存储在7500个Oracle数据库中的75PB内部数据,迁移到多项亚马逊云科技数据库服务, 这些数据库支撑了亚马逊很多重要工作负载,涵盖客户档案、促销折扣管理、库存管理服务、分析型工作负载、缓存服务请求等。

不难发现,亚马逊自身的Serverless数据库实践,实际上是在不断提升开发、运维人员的效率,帮助他们投入到高价值生产环节中。

十五年前,亚马逊云科技掀开了云计算市场的面纱,以EC2成功席卷了企业级市场,而三年前它终于完成了去O,如今有着成熟的服务逻辑。

作为下一个云计算时代的核心产品Serverless,也因为领先者的远见卓识不断推进着进程。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JIGWJTX3lmzBpgR9.html#comments Fri, 10 Dec 2021 19:22:00 +0800
re: Invent 2021亚马逊云科技新输出:芯片、5G、Serverless、机器学习、大机迁移……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qG5aPY9DfGpvUSDa.html

雷峰网按:每年的re:invent简直就是一场亚马逊云技术能力的大型展销会。

每年的re:invent简直就是一场亚马逊云技术的大型展销会。一系列产品总能击中你的兴奋点,让你隐隐预感某些技术将迎来新的时代革命。

2021 re:Invent 全球大会期间,在拉斯维加斯,新任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 Adam Selipsky 对亚马逊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同时一如既往发布了数十款新功能和服务。

从最早的S3存储、EC2弹性计算等汇集了云基础能力的旗帜性产品,到如今,亚马逊云已经拥有475+不同产品实例,涵盖通用型、计算优化型、内存优化型、存储优化型、硬件加速型等工作负载。从产品功能上讲,亚马逊云现在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援引分析师的估计,目前云上支出只占整个IT支出的5%到15%。对于云产业而言,未来将有大量工作负载迁移上云,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尽管过去两年,re:Invent大会都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法面向全球参会人员进行线下交流,但中国市场的客户、伙伴、开发者们是亚马逊云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本次大会“探路者”一词贯穿始终,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

“大家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他们不被规则所限,从不安于现状;他们深入洞察,开放视野;还有一类探路者,他们不断赋能他人。我们周围有很多鲜活的例子,无论是科研人员发现新的治疗方案挽救生命,还是为身处黑暗的人带去光明;无论是寻找新的手段打破物理边界,还是通过云进行独特的创新,探路源源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探路者”的纳斯达克在大会期间还宣布与亚马逊云科技达成多年合作伙伴关系,为全球资本市场构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纳斯达克总裁兼CEO这样表述它的目标,“成为全球第一个100%全面上云的金融市场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纳斯达克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共同努力,将真正定义资本市场的未来,一个更安全、更强大、与云紧紧相连的未来。”

与客户共创,是如今众多IaaS云计算厂商正在做以及想要做的事情。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与亚马逊云科技o对前沿云基础技术的投入紧密相连,也与其长期以来保持的对客户市场的观察相关。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提及此次发布的产品和服务何时落地中国,产品和服务面向国内市场和美国市场有何不同时,顾凡还表示:

“我们有的时候不能直接简单去看这个产品到底中外有什么差异,而是要看我们是否已经把中国客户的需求结合到产品设计里面。比如今天提到的Graviton2、Graviton3,我们一定会加速把Graviton3带到中国。再比如,全球SageMaker同步首发的六个区域,中国就占了两个,就是因为中国客户的机器学习场景非常多。”

而此次顾凡还就此次亚马逊云科技发布的多项新服务和功能进行了详解,设计涉及计算、物联网、5G、无服务器数据分析、大机迁移、机器学习等多个方向。

三款自研芯片:

支持EC2实例,以进一步降低在EC2上运行的工作负载的性能、成本和能源效率

  • 新一代自研芯片Graviton3:同时推出基于这一款新芯片的第一个实列Amazon EC2 C7g

新C7g 实例由Amazon Graviton3 处理器支持,与由 Amazon Graviton2 处理器支持的当前一代 C6g 实例相比,性能提高25%。在相同性能下,与同类型Amazon EC2实例对比,可节省高达60%的能源消耗。

  • Amazon Trainium:支持Amazon EC2 Trn1实例

由Amazon Trainium芯片支持的Trn1新实例,在Amazon EC2中训练绝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提供最佳性价比,及最快的训练速度。

  • Amazon Nitro SSDs(固态驱动器):支持Amazon EC2 Im4gn/Is4gen/I4i实例

可为在Amazon EC2上运行的I/O密集型工作负载提供最佳存储性能。

Mainframe Modernizaiton:

解决客户从大型机迁移到云端存在的昂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等

可以将大型机核心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的时间缩短2/3。客户有两个选项:可以重构大型机工作负载,将老旧应用程序转换成基于Java的现代云服务,在亚马逊云科技运行;也可以将工作负载平移到亚马逊云科技,只需要少量更改代码。

Amazon Private 5G:

让企业可以轻松部署和扩展5G专网,按需配置

Amazon Private 5G将企业搭建5G专网的时间从数月降低到几天。客户只需在亚马逊云科技的控制台点击几下,就可以指定想要建立移动专网的位置,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网络容量。亚马逊云科技负责交付、维护、建立5G专网和连接终端设备所需的小型基站、服务器、5G核心和无线接入网络(RAN)软件,以及用户身份模块(SIM卡)。Amazon Private 5G可以自动设置和部署网络,并按需根据额外设备和网络流量的增长扩容。

两年前发布的Outposts,可以直接延伸到客户的数据中心,虽然看起来是个硬件机柜,使用的是与AWS数据中心相同硬件。亚马逊云科技希望继续推动边缘继续外延,包括任何本地基础设施(Outposts)、偏远地区(Snow Family)、5G网络(Wavelength)。此次发布的Private 5G,是一个纯云原生的5G专网。


以数据旅程为闭环,提供端到端、全栈式产品服务:

三种无服务器选项和一个按需选项:Redshift、EMR、MSK、Kinesis

  • 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可在几秒钟内自动设置和扩展资源,让客户在PB级数据规模运行高性能工作负载,而无需管理数据仓库集群。

  • Amazon Managed Streaming for Apache Kafka (Amazon MSK) Serverless,可快速扩展资源,极大地简化实时数据摄取和流式传输。

  • Amazon EMR Serverless,让客户无需部署、管理和扩展底层基础设施,即可使用开源大数据框架(如 Apache Spark、Hive 和 Presto)运行分析应用程序。

  • Amazon Kinesis On-demand,是亚马逊云科技为Amazon Kinesis Data Streams(一种用于捕获、处理和存储流媒体数据的无服务器服务)推出的新功能(新的容量模式),利用它可以提供每分钟GB级别的读写吞吐量,而无需进行容量规划。

Amazon SageMaker Canvas:持续降低机器学习的使用门槛

这是AmazonSageMaker又一项功能,让业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能够使用可视化的点选界面,生成高准确度的机器学习预测,不需要写程序代码。

数据湖服务Amazon Lake Formation,增加两个功能

Row and cell-level security for Lake Formation,为湖中数据提供精确到数据行和单元格的细颗粒度访问控制。

Transactions for governed tables in Lake Formation,可确保湖中数据的一致性。

这两项功能让数据湖的搭建、治理和管理更加容易。


行业联合解决方案:

Financial Cloud for Data:面向数据的金融云

高盛(Goldman Sachs)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推出了面向金融机构的全新云上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投资公司开发和维护基础数据集成技术的需求,降低全球高级量化分析的进入门槛。高盛将帮助机构客户缩短金融类应用程序的上市时间,优化资源,专注于投资组合回报,加快创新速度。


两项IoT新服务:

Amazon IoT TwinMaker

让开发人员可以轻松汇集来自多个来源(如设备传感器、摄像机和业务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创建一个知识图谱,对现实世界环境进行建模。客户可以通过Amazon IoT TwinMaker,使用数字孪生来构建反映现实世界的应用程序,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停机时间。

Amazon IoT FleetWise:解决汽车制造商数据收集、管理和上云的难题

汽车制造商可以轻松地收集和管理汽车中任何格式的数据(无论品牌、车型或配置),并将数据格式标准化,方便在云上轻松进行数据分析。Amazon IoT FleetWise的智能过滤功能,帮助汽车制造商近乎实时地将数据高效上传到云端,为减少网络流量的使用,这个功能也允许开发人员选择需要上传的数据,还可以根据天气条件、位置或汽车类型等参数来制定上传数据的时间规则。当数据进入云端后,汽车制造商就可以将数据应用于车辆的远程诊断程序,分析车队的健康状况,帮助汽车制造商预防潜在的召回或安全问题,或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来改进自动驾驶和高级辅助驾驶等技术。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qG5aPY9DfGpvUSDa.html#comments Mon, 06 Dec 2021 12:34:00 +0800
火山引擎“闯入”云市场,边界与野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QB0uv3AWNexCc8Mn.html 雷峰网讯,12月2日,火山引擎发布全系云产品,包括云基础、视频及内容分发、数据中台、开发中台、人工智能等五大类,共计78项服务。

这是继火山引擎正式发布升级为企业级技术服务业务板块后的又一动作。看似这是对过去一年多尝试的成果展示,但其实更像是开始。因为云市场的竞争中,有太多的话题、挑战等待火山引擎团队去面对、解决。

首先是云计算2.0时代对云原生实践和产品研发的挑战。

据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回忆,他在2014年加入字节跳动,当时公司内部讨论IT基础建设,首先确立了敏捷是核心目标,“速度在移动时代非常重要,我们要有灵活敏捷的迭代能力,其他目标则是要兼顾稳定性、综合成本、运维复杂度等问题”。

 

图: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分享火山引擎技术理念

为了实现敏捷,字节跳动以容器化部署和微服务构建云。容器被称为代码“集装箱”,负责代码部署、隔离、资源分配等任务,微服务则是将复杂的应用拆分为微小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单元都可以独立升级甚至替换,从而实现快速交付和迭代。

敏捷开发和数据驱动成为字节跳动过去实践的宝贵经验。而这一经验,正在通过火山引擎的云基础设施开放出来。

其次是对“追求极致性价比”的考虑。

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表示,云市场有个“十万台魔咒”,即客户业务发展到较大规模后,出于价格考虑往往会选择“下云”,转而自建云基础设施,相当于从租房变为买房自住。火山引擎云产品的发布,希望以极致性价比打破这个魔咒,让云上“租房”更划算。

在他看来,“极致性价比不是商业策略,更不是打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驱动和资源共享,追求每个GB存储、每一次计算的最优配置”。 

据介绍,火山引擎基于字节大规模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从基础硬件到业务场景的端到端性能优化。以其定制化数据中心为例,平均PUE(总能耗/IT设备能耗)仅为1.16,远低于全球大规模数据中心1.59的PUE均值。同时,开放字节内部大资源池的共享计算,使用火山引擎的云,就是使用字节跳动同源的基础架构。这既保障了稳定性,又可以通过混合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显著降低成本。

图:火山引擎总经理谭待发布全系云产品

火山引擎的“边界”

目前火山引擎看似在云计算IPS层面全面开花,实际上在逐步探索路径与方向。

从云技术视角,火山引擎IaaS层面在自研的服务器、DPU(专用处理器)、AI芯片等硬件;PaaS层面,以容器为锚点,微服务架构相关的技术引擎开发,并在端到端的DevOps治理体系;而在SaaS层面,则更倾向于体验和数据层面的SaaS服务。

而在数据治理层面,包括数据库、云原生数仓、全链路研发管理DataOps、湖仓一体分析服务LAS等解决方案。正如此前雷锋网报道,火山引擎的数据治理体系,是从最早的A/B测试,到后来的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开发治理、BI、极速OLAP引擎等一系列产品形态的拓展。

同时,AI、音视频领域的应用,如推荐、搜索引擎、内容创作、短视频等方面,这则是字节跳动技术优势的自留地。

目前看来,火山引擎坚持了全栈自研、软硬一体的协同设计,覆盖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各环节。

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中,杨震原、谭待对雷锋网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未来看一家企业是否选择自研,还是第三方服务商的产品技术,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社会化大分工的趋势来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产业链上游企业而言,越靠上游,越需要特别大的规模效应,对技术的整合能力、需求的共性把握会特别强。如ARM、Intel就是处于行业上游位置,在这样的领域里,作为一家云计算厂商或应用厂商,是很难去撬动这样的市场。


但如果这个领域在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机会。我们也会是这样一个思路,会在硬件变化比较快的领域,以及在应用上有差异化的领域,继续加大投资做试验。这件事有可能会有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产生一些阶段性的优势,或者对内服务中有更高的性价比。如果经过一个阶段后,技术可能又会形成‘平台’,我们还是会再去拥抱供应商。


在我们能够去发力的地方,努力去尝试,同时也要看市场规律,该跟供应商合作,还是需要非常紧密地合作。”

闯入云市场,更要开放

自2020年6月上线以来,火山引擎服务的行业,从早期的互联网和手机行业,扩展到金融、汽车、先进制造、新消费、新零售、文旅、数字化服务等领域,头部客户包括招行、建行、泰康保险、银河证券、华林证券、吉利亿咖通、长安汽车、上汽大通、蔚来、海尔、创维、美的、安克创新、蓝河乳业、陕旅集团等知名企业。

但这火山引擎仍是偏底层通用型技术引擎,尚不需要具备明显的行业属性。目前客户属性上的区隔,更多与市场策略有关,与技术产品无明显关联。

谈及火山引擎闯入云市场的机会,谭待认为,行业里很多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掉。火山引擎的差异化就在于如何将云与业务价值结合起来。

火山引擎以云开放、云互联顺应“多云”趋势,其云原生架构和多云技术工具,支持客户选择多云部署。

同时,火山引擎还推出了“万有计划”,该计划为生态伙伴提供了友好且丰富的权益,希望在未来3年联合一千家生态伙伴,为十万家客户提供云服务。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QB0uv3AWNexCc8Mn.html#comments Thu, 02 Dec 2021 13:16:00 +0800
视频云赛道火了,但他们还没赚到钱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DCZdxiFwKrcIUAIW.html

“新冠疫情按下数字化进程加速键”,这句话被大量用在科技厂商的通稿里,以证明线上化需求的意外爆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也有视频云厂商向雷峰网直言,新冠疫情给他们踩下的,不是油门,而是刹车。

在视频云这条急速升温的赛道里,以钉钉、腾讯会议为首的大厂出尽风头,尽管他们并不是单纯冲着“视频云”这块蛋糕而来,但一些垂直厂商的的确确被挤到了战局的边缘。

大厂的打法非常直接:免费版,免费版,以及免费版。

小微客户大量流失,或许连超级客户都会来问一句“为什么你们不免费?”有业内人士断言,会有一批玩家会陆续“沦为”大厂生态的参与者,失去主导权——在视频云领域,大厂已经杀死比赛。

但垂直厂商真的难逃死局吗?视频云之战,就必然是巨头的游戏吗?

事实上,视频云有着相当直观的分类,从点播、直播、互动到摄像头,这里面涉及到的技术点有存储、CDN、直播云、RTC、摄像头上云、音视频处理、AI,还有目前比较火的AR/VR,解决方案也有着愈加明晰的场景化特点。

在一些垂直厂商眼中,大厂想赛道通吃,既不轻松,也没必要,这正是他们调整好自身的「垂直」姿态、踏准比赛节奏的机会。

离终场哨吹响还有很久,他们还有机会避免“垃圾时间”的到来。

谁被“免费”绑住手脚?

钉钉近日传出组织调整的消息,称已新成立钉钉音视频事业部,并在该事业部设立“钉钉蜂鸣鸟音频实验室”,由声学专家冯津伟带队。

冯津伟的来头并不小。他曾担任过全球音视频会议领先厂商宝利通的声学设计与信号处理首席工程师,之后任职于阿里巴巴达摩院,研究方向为通信音频与声学。

新成立事业部、派专家带队,钉钉的动作并不小,似乎对视频云势在必得。

除了钉钉之外,入局的大厂玩家还有腾讯会议、飞书会议、WeLink,而他们入局的姿势也很简单:免费版、免费版、免费版。

对于付费能力和意愿都不强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来说,免费当然是最香的。大厂也通过免费战,让自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但站在垂直厂商的立场来看,局面有些尴尬。撇开流失掉的小微用户不提,即便是厂商的超级用户,也难免会跑来问一句:“为什么你家的产品不免费?”

这时,厂商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被迫加入免费大军,一种是硬着头皮和市面上的免费版产品对抗。

前种选择,或许会让厂商抵抗住大厂免费版的冲击,但更大的隐患在于自身营收情况将变得不可控——厂商不是不想做免费版,而是知道,做了免费就没有回头路了。

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商业化”并不是大厂们的最终目标。像腾讯会议、飞书会议这样的子产品,大厂的期望是用它们来撬动B端市场,完成自己To B的大拼图。

后种选择,则十分考验厂商的产品力和客户忠诚度,为了打造更强的产品,厂商需要花重金投入研发,耗费时间、精力和金力,客户最终能否买单和复购,将成为企业存活与否的关键。

有的厂商,确实受到了大厂免费版的冲击。尽管疫情爆发之下,视频云行业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自身营收却遭遇下滑。

齐心集团的好视通便是亲身经历者,在2020年公布的财报中,SaaS业务营收同比2019年减少了20%。

对此,齐心好视通CEO王化福向雷峰网坦言,内部打法的调整,从以纯视频云为主的模式转向自主设计、研发硬件,转型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云服务收益下滑。

而好视通表现不佳的另一大原因,正是疫情期间,众多视频云厂商开始大力推广的免费版本。好视通不像大厂那么有实力,愿意投入上千万、上亿的资金,他表示,这类免费策略对于过去专注在该领域的视频会议厂商,有一定打击;好视通同样也面临这样的冲击,流失掉大量小微客户。

背靠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的钉钉、腾讯会议和WeLink,除了视频会议本身以外,还能提供给客户CDN等其他增值服务。这一基础上的免费版服务,自然更具吸引力。

有谁成功躲开大厂“围堵”?

也有厂商表示,并未受到影响。

“容联云没有出免费版本,一直都是收费版,且收益并未受到大厂入局的冲击。”容联云音视频研发总监曾建斌告诉雷峰网,由于公司定位于金融、政务这样的大客户,他们更看重服务体验,免费版对其吸引力不大。

陈超也向雷峰网透露,七牛云2020年的增长很好,并没有受到所谓大厂免费产品的冲击。

“竞争当然会一直都在,就看企业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或者创新性。”目前来说,七牛云没有单独针对大厂的进击有什么特殊举措,还是按照自己的规划与节奏在走。

在他们看来,大厂想要撬动B端市场,并不容易。

曾建斌就认为,大厂在音视频方面的重心还是放在C端,“To B是我们垂直厂商的根本,而大厂To B本身是为了试水。”

艾瑞报告确实也指出,疫情爆发的确很大程度推动了实时交互视频的发展,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刚性需求”。但目前来看,视频云渗透率最高的场景依然是在互联网泛娱乐以及在线教育。

他告诉雷峰网,大厂的风格是,如果市场足够大,他们才愿意亲自涉水,如果需要一家一家企业的做定制化项目,他们或许并不愿意。

比如,面对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音视频项目,大厂的项目经理和销售人员其实很着急,但可能争取不到研发资源。

而对于容联云来说,会把其当作大项目。曾建斌举例说:“一些政府的视频会议,可能对嘉宾顺序特别讲究,这种特别细微、个性化的需求,容联云也会尽量满足。”

七牛云也表示,自身PaaS定位,决定了他们需要更加贴近客户的业务进行服务,客户成功团队和开发者社区运营,都使其更快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更好理解客户的场景,从而能够领先一步推出更加贴近业务的易用的方案。

陈超强调,“基于技术深度,我们显著的更加专注,我们的产品矩阵非常收敛,使得我们可以在我们专注的点上,做得更深更专,从而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且显著降低客户的成本。”

“基于行业格局,中立性使得我们容易被更多公司选择,而没有后顾之忧。”陈超提到。

在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眼中,大客户是更具付费能力和意愿,也有着更强烈定制化需求的客群,而大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视频云是走向to B宽阔世界的路径而非目的所在,他们不会为此驻足太久。

要知道,IDC预测的未来五年(2020-2025)中国视频云,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5.2%,2025年将达到314亿美元,但国内云计算赛道的市场规模现在已经近2000亿美元。

虽然视频云很火,但和整个云计算赛道比起,依旧是极其小的口。

亦竞亦合,亦敌亦友

当然,在这个本就极其小的切口中,无论垂直厂商姿态如何,和大厂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例如视频会议这样的通用功能和产品。不过,如果再向纵深处走去,反而会存在一些合作关系。

曾建斌举例说,容联云和腾讯就建立了合作关系,因为有些技术,比如AI语音识别,腾讯起步比较早、投入比较大,容联云会根据情况评估,如果只是一两个项目会用到这一技术,就会选择和对方合作。

曾建斌以及容联云方面认为,云联络中心CC解决的是企业与用户的互联互通,但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音视频会议赛道的爆发,音视频融合通讯UC帮助企业内部或政企与用户的互联互通成为必然,从CC帮助B到C的互联互通,尤其是在远程办公、远程政务、远程金融领域。

“当UC和CC帮助企业内外进行互联互通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将成为企业是否能够自行数据闭环运营的基础,所以对企业输出从数据采集、数仓建模、数据分析等一条龙的数据服务也成为刚需。”而这些刚性服务,正是大厂的“盲区”。

在王化福看来,未来好视通和大厂之间也依旧会是亦竞亦合的关系。在同一领域的纵深处,一定会有竞争,但更多的还是合作机会。

“其实我们和大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去年腾讯找到我们,希望好视通做一款定制硬件产品适配腾讯会议,就是今年8月份发布的PX800。”

这款能用在不同会议场景下的硬件设备,除了能用在好视通自己的云会议之外,还可以跟腾讯会议、钉钉、ZOOM这样的软件做结合。

王化福还举例说:“虽然华为终端能力很强,像广东省政府项目,华为也有和好视通云视频的融合应用。这是我们关系的展现。”

关于产业互联网的想象空间

目前来看,大面上的需求其实还是在点播场景、直播场景、互动场景以及摄像头数据上云场景等。但高清、实时、互动、沉浸式的趋势也比较明显,用户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样。

挑战自然是有的,一方面是技术上,比如高清编解码,超低延时的实时互动网络技术的构建,与AR/VR的无缝结合等等。

另一方面的挑战在方案上,厂商需要以更加快速的推出相应的方案,来满足客户的多样的场景化需求。好视通就曾向雷峰网介绍过,在线课堂与远程手术这两种场景,解决方案存在着多大的差异。

虽然目前音视频切入场景更偏C端,但在曾建斌看来,未来,视频相关的云服务将与产业互联网进行更深度得融合,而不仅仅局限于视频会议。

“视频云向产业互联网渗透的速度非常快,是想象空间极大的趋势。”陈超也向雷峰网表示。

为此,七牛云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的,或许可以为其他厂商提供参考价值:

1、厂商应在组织上做相应的配备,成立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团队及营销团队;

2、比起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一定要更加理解行业与场景,七牛云认为,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行业与场景,厂商总有机会从行业与场景中找到可复制、可规模化、可持续的点,结合公司的产品,提供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方案;

3、产业互联网需求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当然也是需要正面面对的问题,目前七牛云的做法主要是:(1)抽象出相对不变的部分,提供一个尽可能贴近客户场景的方案,使得定制化部分的工作尽可能的少且易于完成(2)积极与生态伙伴合作,组合与生态伙伴的产品与方案,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4、与低代码结合,是一个七牛云也在考虑与尝试的方向,与低代码或者无代码结合,的确是解题方法之一。

归根结底,垂直厂商未必没有优势、没有出路,大厂也并非占据绝对主动权,最终这是一场权衡利弊之后的各自选择。(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对于垂直厂商来说,客户的满意度,决定着能否生存。而对于大厂来说,他们并不指望着这一事业群、这一个子业务赚钱、盈利,也并不靠此生存。或许,待到赛道成熟后,才是大厂真正发力时。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DCZdxiFwKrcIUAIW.html#comments Wed, 01 Dec 2021 19:44:00 +0800
对话百胜软件创始人黄飞:零售内卷期,谁来拯救同样疲惫的商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C7UlSQUWO6NSsy2.html

今年的双十一过去了,但似乎又没过去。令人困惑且疲惫的是,大促常态化的今天,消费者似乎有过不完的购物节、促销日。“双十二打响”、“如何玩转双十二”、“双十一收官,再战双十二”等字眼,已经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平台和商家们的宣传中。似乎已然忘记不久前双十一颇为尴尬的一幕。

总交易额5403亿元,同比增速仅为8.45%,跌到了历史最低点。难看的数据把天猫双十一顶上了热搜。公众纷纷讨论着消费者的累觉不爱和电商平台的后劲乏力,但或多或少都忽视了另一个同样、甚至更加疲惫的主体:店铺商家。 

实际上,近两年,随着流量红利见顶、消费大盘疲软、直播带货成为日常、低价促销常态化等,电商行业正在加速进入存量争夺期,竞争愈发激烈。促销规则越来越复杂、IT系统日渐承压,“二选一”被禁止后,平台间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身处其中的商家们正在不堪重负。生意越来越卷,他们的出路在哪?

带着这个疑问,近期,雷锋网与百胜软件创始人黄飞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复盘在当下愈加内卷的国内电商零售业内,商家们普遍面临的行业痛点,以及可能的应对之策。

零售业促销常态化,商家们也累了

对大多数商家来说,如今生意越发不好做了。

从2008年京东上线“618”秒杀活动、2009年淘宝推出“双十一”购物节至今,中国电商大促已有十四年的历史。一路下来,新增流量的获取越来越难,流量的分布也从之前还能雨露均沾的均摊,逐渐变成了现在的二八分化。

自2000年创立上海百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至今,黄飞深耕零售行业信息管理领域已有二十多年,在他的印象中,“电商发展早期,商家只要稍微花点心思,就能有新顾客,但现在只有特别会玩的、有创意的、能一下子抓住年轻人心的那批商家,才会有声量。今天,零售业正在变成一个你不站在风口上几乎就没机会的行当。” 他不禁感慨到。

如此背景下,大促日渐常态化。比如今年的双十一战线就被拉得更长。随着预售期的提前,从10月份,商家们就开始跑步入场,满减券、店铺券、会员券、玩游戏换红包、抢购、秒杀、限量,各种促销活动轮番上阵。

“总有新玩法被想出来,你不跟的话,流量就会被抢走。”这几乎成了电商人共同的焦虑。

但花样百出的玩法和规则,对制定者商家来说,同样也非易事。只是眼看前排的人已经站了起来,后排的人就不得不站得更高,最后的结果是大家一起冥思苦想出更多、更复杂的促销规则。于是导致运营工作愈加繁重,业务风险大大增加,运营“翻车”、血亏百万的事故,屡见不鲜。

不仅如此,复杂的促销规则还给商家的IT系统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各种线上促销活动都需要一套相应的IT系统在背后做支撑,促销活动开始前,通常都要经过反复调试、检验。但新玩法层出不穷,规则、流程总在变,有时候系统根本来不及完全测试好,仓促上线后,就可能崩掉。

更别提直播带货给商家IT系统带来的新挑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直播电商行业呈爆发式增长,这种热度并未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减退,反而正在成为商家们的标配。

在黄飞看来,不同于传统网购,直观、极具煽动性的直播间里容易营造出冲动消费的氛围,导致直播销量的弹性变大,起量的时候特别快、量特别大,但有时候量又很少。销量大起大落,预测难度变高。同时,冲动消费下,买完就退或买完追加的行为也特别多,退货和追单不断变化。这些都给商家的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系统带来了不小的考验。

运营繁重、IT难搞,多重承压下,商家们迫切需要来一场减负。

中台成为基本标配,减负亟待升级

事实上,帮助商家减负的行动和努力一直都在,但如今却多多少少有些不够了。

在黄飞看来,二十多年来,零售业务变化越来越快,运营难度越来越高,一直不断催促着IT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以百胜软件的发展历程为例。作为全渠道数字零售解决方案服务商,自2000年创立以来,百胜软件目前已进行过3次大升级, 2009年从专注鞋服行业ERP到推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成为阿里巴巴首家IT类淘拍档,再到2017年开始研发企业中台产品,再到2021年启动胜鼎计划,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的数字化中台。

但随着上面提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的出现,商家们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ISV等服务商来说,“帮助企业打造中台,越来越变成一项基础的服务。”黄飞强调到。

百胜软件从2017年开始探索企业中台业务,分别面向大型企业、腰部企业、小微企业推出了不同的中台产品,形成了“一云多端三中台”的全链布局。

但在黄飞看来,技术和服务的融合程度正在肉眼可见地加深,未来,仅一个中台还远不够帮助商家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百胜软件的长远战略应该进化到做零售行业的智能运营平台,通过过硬的技术和深谙业务的运营能力,帮助零售商家进行更好更快的业务创新。 

眼下,这种努力已初见端倪。 

以618、双十一为例,据他介绍,每逢大促前,百胜软件工程师都会为商家现场值守,遇到问题即时处理。“ISV的工程师往往更熟悉行业逻辑和平台规则,现场第一时间做分析、调整、优化和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也会更高。”

除了现场值守外,压力测试也是ISV们在大促前要给商家们服下的定心丸。前面提到的花样迭出的新玩法、新规则,以及直播带货的新模式,让大促前的压力测试越来越成为备战大促的重头戏。

每次压测前,由服务实施人员、数据库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等组成的压测团队,会根据往年的实战经验,先与商家一起就业务指标、测压、系统架构等内容进行沟通。

然后,“根据商家的具体需求,真实模拟商家在淘宝、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等全平台大促的订单流程进行压力测试。验证在超大流量情况下,商家订单各环节的处理情况,提前发现系统性能的瓶颈,提前解决问题、优化系统,确保系统容量充足且能快速运转,保障大促顺利进行。”黄飞表示。

为应对促销常态化的行业现状,百胜软件在今年4月还启动了新升级,把之前主推的双11保障方案升级为双11Plus,延长保障时长,为商家提供包括618、99划算节、双十一等各种节假日在内的一系列覆盖全年的促销保障服务。

此外,面对国内电商市场的日渐饱和,同时顺应当下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百胜也将跨境布局提上了日程。

“现在全球都在印钞票,只有中国在制造。接下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全球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深,所以跨境可以说是未来几年零售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百胜软件重点的战略方向,继续对接更多的国外平台。”黄飞补充道。

商家左右为难,ISV倍感尴尬 

除了要克服运营和系统难关外,商家们在今年还遇到了新情况。随着国家“反垄断”政策的推进,今年电商业迎来了首个告别“二选一”的双十一。

雷峰网了解到,“二选一”虽然不再强制,但平台间明争被禁,暗斗未止,平台们开始更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来让商家主动选择一个侧重的平台。

而平台与商家间的博弈也因此变得更加隐蔽和模糊。

由于在渠道和流量上仍要依赖平台,商家依然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一方,怎么选平台、选云服务,如何对接,如何配置,都要反复权衡。部分商家面对阿里云和腾讯云的两难抉择,会干脆选择华为云这种纯粹的技术服务商,争取两边都不得罪。

而此时服务商家的ISV们发现自己似乎正在落入一个稍显尴尬的境地:取消“二选一”后,商家们在云采购上的选择也多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微软云,都可以用,因此他们越来越需要ISV能够提供多平台、跨平台的服务;但与此同时,平台和相关的云厂商又希望ISV只留在自己的生态里。 

于是平台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ISV的争抢和绑定,比如推出各式各样优惠的生态策略、伙伴计划,甚至对一些头部ISV进行入股投资,阿里之于端点科技、华为之于中软国际,均属此类。

如何处理好这个左右拉扯的难题,同时服务好商家和合作伙伴,正在成为ISV们普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疑问,黄飞认为,ISV还是应该站在商家客户的角度,从帮助其与电商平台、云服务商之间进行高效沟通和对接的初衷出发,通过多平台、跨平台合作模式,充分开放,帮助商家,同时也是帮助平台,在更大的范围内做更好的、更广泛的连接。

不难看出,在当下的数字化零售行业里,面对消费市场的瞬息万变,商家、电商平台、云厂商、ISV厂商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多方协作、复杂交互的零售生态。

而其中,百胜软件等ISV厂商凭借在行业认知和IT实战两方面的深厚积累,已经成为整个链条中至关重要的连接桥梁,并不断延伸拓展着更广泛的边界。

不仅如此,在雷峰网看来,常年冲锋在响应商家需求的第一线,让ISV厂商得以站在消费行业的最前沿,触达各种最新的技术和规则,始终站在创新风口,在IT技术和业务运营方面往往比商家们走得更快、更超前,往往能够给出更具前瞻性的建议。

而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连接力与赋能力,ISV厂商们得以让商家摆脱疲惫内卷,轻装上阵,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做更大的生意。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C7UlSQUWO6NSsy2.html#comments Wed, 24 Nov 2021 19:54:00 +0800
对话赞奇科技总经理金伟:云渲染何以成为元宇宙“基建”?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WTN6lYvIMn4Xbe8.html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周蕾

在2021的秋冬之际,没有一个词能够火得过“元宇宙”。 

但剥去炒作的外衣,抛开疯狂的热度,元宇宙并非是一个与现阶段人类生活完全割裂的一股热潮。相反,它已经指明了一些更为具体且艰难的技术发展方向。

“元宇宙当然不会一蹴而就,现阶段它在视频上的指向,就是超高清版的VR视频、VR游戏。”一位关注元宇宙的视频云行业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对画质、对特效有更高追求,对渲染性能的挑战空前加强。 

人们对虚拟世界的强烈渴望,不仅给我国元宇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信心,也激发了大众对其背后渲染等技术能力的关注和展望。大家一致认为,传统渲染方式由于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早已不能元宇宙世界的发展需求,“云渲染”也因此上升到了元宇宙的基础设施级别。 

“云渲染”其实也已经是一项存在近十年的技术,主要服务于包括电脑动画、影视特效、建筑设计可视化、游戏以及商业广告等在内的制作企业。早在概念诞生之初,就吸引了众多厂商入局。 

但新事物往往会催生新力量,元宇宙热潮下,云渲染或许正面临着新一轮起飞。面对新赛道,新的竞争局面,企业该如何布局?未来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近期,雷锋网与赞奇科技总经理金伟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试图通过这次对话找寻问题的答案。

赞奇科技总经理 金伟

产业数化,渲染云化 

“云渲染”(cloudrender)并非横空出世。 

它与常规的云计算类似,即将3D程序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中渲染,用户终端通过Web软件或者直接在本地的3D程序中点击一个“云渲染”按钮并借助高速互联网接入访问资源,指令从用户终端中发出,服务器根据指令执行对应的渲染任务,而渲染结果画面则被传送回用户终端中加以显示。 

在云渲染概念没被普及之前,市场上就有多种渲染软件,如:各CG软件自带渲染引擎,还有诸如RenderMan等。建筑设计、动画制作等利用3DS MAX、MAYA等软件制作好模型、动画帧之后,将所设计内容利用软件本身或者辅助软件(lightscape、vray等)制作成最终效果图或者动画的过程——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本地)渲染。

赞奇科技总经理金伟告诉雷锋网,在CG制作过程中,渲染是必须环节,并且会消耗大量资源,在云渲染解决方案没有出来之前,都是在本地完成制作渲染,不仅耗时长而且效率低。 

据雷锋网了解,在传统渲染时代,CG制造使用一台本地电脑渲染图片一般需要20个小时,在人力、财力等方面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如今,传统渲染市场逐渐收窄。一方面,由于数字经济大势所趋,传统产业纷纷上云,渲染行业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渲染需求较高的行业,包括影视,动画行业、游戏等的快速发展,对渲染提出了更高效率的要求。以游戏行业为例,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营销总额为2786.87亿元,比上年增加478.1亿元,同比增长20.71%,并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相对于传统渲染方式,“云渲染”就容易得多,只要将素材上传至云端,通过云厂商的云计算系统就可以在远程进行渲染。这就意味着,不管特效师在哪儿,他们都可以使用云渲染完成“三部曲”:上传素材;等待渲染完成;下载到本地。 

与上文所说的20小时相比,采用云渲染方式,可以将时长缩短至2个小时。重点是可以多任务同时进行渲染,原本本地单台电脑1次只能渲1张图,现在云渲染1次可以渲染10~20张图。这样,不用工作站、不抢CPU,避免本地电脑的损耗,还可以快速出图,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效率。 

由此可见,云渲染是为时所需,为时所用。 

私有云,云渲染必经之路  

其实,云渲染的概念最初由AMD提出,并立刻引起了外界的瞩目。据了解,当初并没有真正能做云渲染的企业。就连云计算先驱IBM和SUN,都无力单独发展云渲染平台,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经过历史的演变,技术的不断更迭,我国云渲染市场经历了无序到有序、从小到大、从不专业到专业的变化。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云渲染平台也从纯物理机平台、物理机+云服务器的平台到了现在的纯云服务器平台。 

就目前国内“云渲染”的发展态势而言,众多“渲染农场”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 

  • 一是大型IT企业在其现有软硬件的基础上,向客户推出了“云渲染”等各类“云计算”服务; 

  • 二是一大批从事文化创意企业自己投资构建的“云渲染”中心,在为自身的文化产品提供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提供渲染服务;

  • 三是直接定位“云渲染”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对于云渲染平台而言,云端计算资源更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利用云端服务器的高性能与高弹性特点,按需调度计算资源,避免像纯粹的渲染农场产生机器闲置的问题。同时高性能的机器使得自己更新换代的难度降低,更匹配当下计算资源高频率迭代的特点。 

那么,从原来的纯物理渲染到现在的云端渲染,怎样迈出第一步?

金伟道出了赞奇科技在云渲染平台方面的探索经验,他表示,七八年前,我们首先用自己私有云的部署能力和解决方案,面向市场推出了第一代产品,如今采用公有云能力进行了产品的迭代和创新。

面对如今蓬勃发展的公有云市场,为何早期选用私有云?金伟表示,早期公有云市场还不成熟,相较于公有云,私有云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部署和设置、提供对应的服务器和节点数,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是早期公有云的配置不能及时对应到千行百业以及各细分的专业领域。

「公有云」渲染才是长久之计  

“房子盖高,地基一定要挖的好,在更稳固的地基上才能建起更高的房子。”

近几年,公有云市场终于迎来了爆发期。据《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 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1 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123.1 亿美元,其中 IaaS 市场同比增长 47.5%,PaaS 市场同比增长 53.9%,保持着全球最高增速。

基于此,在云渲染方面,大多数平台厂商选择从私有云向公有云模式转变。

据了解,赞奇科技在2018年初开始由私有云向公有云迁移,并与华为云合作,致力于打造面向全行业的云渲染解决方案。从金伟口中得知,主要由于公有云市场愈发成熟的条件下,私有云的弊端逐渐显现。 

为此,金伟解释道,私有云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运维、开发、搭建都需要自己来完成,除了做SaaS,还要做IaaS,在扩展性和能力提升方面,都有很大的瓶颈。而公有云厂商,例如华为有很强的运维能力、研发能力,包括它的整个底层建设也非常成熟。

他还特别举例道,如果渲染一部影片需要2000台服务器,采用公有云的话,我们瞬间就可以拉齐,至于可以达到3000台。同样的情况如果采用私有云的话,首先,它没有充足的机器资源。其次,它的存储能力,不足以支持它并发,同时跑一个项目,只有并发能够达到2000台,才能确保不出现故障。基本上所有的私有云都不具备这个能力。 

“数字化时代,一家SaaS公司,更讲究的是协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从国内乃至全球范围来看,云渲染行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更值得重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渲染企业或平台其实并不多。 

首先,云渲染强调的是研发,技术,方案,对接、客服等一系列整体的解决方案。此外,云渲染非常考验云底层的技术能力和方案的稳定性,除了产品底层研发和交互端应用外,仅Paas层就需要集成,调度,解耦,协同,弹性,微服务,容器等十多项能力的支撑。 

而这些方面的不足,恰恰是公有云厂商的优势。显然,在公有云爆发期,私有云部署已成为过去式,SaaS厂商和公有云厂商合作将为不二之选。 

“渲染对应的是全行业解决方案的完整交付,技术能力是必要保障。公有云可以满足SaaS厂商的需求,与云厂商合作能优势互补,能更快速的扩展技术边界,资源边界和业务发展边界,”金伟补充道。 

写在最后  

云渲染从概念到现实仍需漫长的时间去实践,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云渲染并非科学幻想,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访谈最后,金伟表示,随着CG行业发展以及三维可视化在多领域的应用普及,云渲染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未来随着VR,元宇宙等概念与应用的普及,加上现有行业本身日益提升的需求,未来仍将保持高速率增长。 

同时他也提到,技术研发、业务服务团队能力以及稳定交付水平的领先,是云渲染平台未来的核心能力体现。在行业竞争中,让更多用户理解云上安全,云上能力,更放心上云,预算不超资上云,这些是整个行业应该共同去推进的。(雷峰网 雷峰网 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AWTN6lYvIMn4Xbe8.html#comments Wed, 24 Nov 2021 09:55:00 +0800
企业上云的最大「迷信」:降本增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cM7z4XXriInAeiDl.html

丨作者:王慧贤

丨编辑:周蕾


降本增效,可能是云计算给企业留下的最大谎言。

“云成本必然比内部部署更便宜,这是企业对于云计算的最主要误解。”Infinity公司首席执行官Chuck Brown表示。

很多时候,上云是一笔糊涂账,企业没有算明白为何莫名超支。根据HashiCorp新发布的报告,如果你所在的企业,也把上云预算定在200万到1000万美元区间,很有可能就是超支的一员。

“当企业的产业链条越来越在云上、对手方/合作伙伴在云上,企业自己的业务连接都会不自觉得被牵引到云上。”凡泰极客创始人梁启鸿,向雷锋网指出,数字化、虚拟化具有“传染性”,而现在市场发展可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虚拟世界的引力大于物理世界——“当你的周边数字化,你也不得不数字化。”

在大谈数字化转型的今天,不少企业往往以为,自己离解决业务痛点只差云化这一步,但上云这剂药,它未必划算,也不万能。

更令人头疼的是,随着支出的提升,企业难以对未来成本进行准确预测,这更消耗员工,进而影响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转,与降本增效的初心南辕北辙。

为什么企业上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谁该为高昂的上云成本买单?上云超预算之谜,又该怎么破?

一个致命误解:上云=降本增效

正如开头所言,这一观点深入人心。

但Chuck Brown指出,成本考虑取决于组织的实际目标和要求,如果高弹性或正常运行时间是企业的首要任务,那么迁移到云计算具有经济意义。如果不是,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上云并不是一件省钱的事儿。

“如果企业刻意从降本增效的角度去考虑是否上云,那么大概率可以不上云,因为说明其业务发展的数字化迫切性不高。”曾担任广发证券IT董事总经理、雅虎北研首席架构师的梁启鸿,深知云计算对传统企业之意义,不可一概而论。

充分必要满足真实业务需求,是上云的首要考虑,如果只因为上云是所谓的大势所趋或者IT战略,那就没什么意义。

他对雷锋网提出,企业在上云之前,可以先自我判断一下,就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环境条件而言,适合做引领者还是追随者。

“采用保守策略未尝不可,因为世界日益虚拟化、数字化,早晚我们所在的行业、领域中会有‘云化’的客户、伙伴,导致企业必须以客户习惯的方式与之交易,届时‘上云’就不再是一个需要论证的命题。”

“当然,在竞争差距很容易达到指数级别的数字化时代,作为追随者的风险还是很高的。”在梁启鸿看来,采用云服务,可以“做加法”,例如以直接促进业务发展为准则,从前台入手,采购某些业务相关SaaS服务供业务部门使用;亦可以从节省时间入手,对中后台缺失的系统考虑采购SaaS服务进行填补而不是招投标传统的软件系统,等等。

而事实上,企业们对于上云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规模越大,就需要越高的弹性、越长的正常运行时间。

根据云服务机构HashiCorp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企业规模越大,云预算也越高,发生超支的可能性就越高。约62%的小型企业预算低于10万美元,34%的大型企业每年设定了至少1000万美元的云预算。其中,预算在200万到1000万美元的大型企业中,有46%在云计算上超支,但预算低于10万美元的企业只有27%发生超支。

可实际情况就是,并非企业规模越大,就越需要高弹性、长运行时间的云服务,这和企业所在的行业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电商行业就因为经常性的促销福利活动,容易出现高并发现象,也就会更关注云服务中的弹性因素。

一家以医药产业互联网为主营的电商平台,就曾向雷锋网讲述业务部门突发决策的情况:大促活动很多时候是前一晚才临时决定,技术团队必须连夜加班,因此如何通过系统资源上云,实现系统弹性扩容,支撑业务快速增长,就成为他们眼前的变革目标之一。

但对于很多相对静态的企业来说,对云服务的使用需求较为稳定,维持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高效、数据安全和可用性更加重要。

企业对于上云的需求模糊,简单将规模和需求之间划等号,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无疑会增加企业成本。

一位头部云厂商的金融云总经理也告诉雷锋网,上云的必要性要与业务自身发展阶段挂钩,如果没有大量用户、交易量和峰值都不高,用不用云意义就不大;如果有规划发展互联网业务、注重小额高频交易,以及向智能化经营方向发展,云架构确实才是基础配置。

谁该为高昂的上云成本买单?

企业上云成本高,云厂商其实也一直在寻找突破口。生态,就是他们找到的突破口。

比如一些自研成本高的部分,云厂商引入认可的第三方ISV,合力打造解决方案。花更少的力气,打造更强的解决方案,卖给更需要的客户,再通过高性价比的口碑加深云厂商的客户壁垒,这就是云厂商打造生态的底层逻辑。

在梁启鸿看来,企业上云超预算本身是个伪命题,有的企业即使不上云也经常性发生“超预算”问题。相比之下,由于IT对业务理解不足,业务部门对自身业务理解不足等原因,传统IT服务采购更容易超预算。

在过去,为了对系统负载的波动提供足够的支持,IT系统总是要按冗余、支持峰值业务来进行“capacity planning”(容量规划),是一个CAPEX(CAPEX,全称为Capital Expenditure,即资本性支出)问题。

“采用云服务,在理想情况下不就是想把CAPEX变成OPEX(OPEX,全称为Operating Expense,指的是企业的管理支出)吗?不就是希望实现‘效用计算’——让计算效能像电、水、天然气一样随需随用,按用度收费吗?”

“超预算”首先可能是企业本身财务制度与云计算的模式是否相容,其次是对业务的规划与估算过程IT和业务部门有无充分的共识。

梁启鸿认为,随着市场上企业“云化”的程度越高,云资源的使用成本会不断下降。云是数字化的连接工具、基础设施,随着社会数字化程度越高,其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所谓“高昂的上云成本”,只是阶段性的。

“如果非得纠结这个问题,那也许是云厂商应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更加灵活、更加细粒度的收费方式,实现真正的类似能源一样的效用计算,以及提供更加灵活的收费周期,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弹性使用资源的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客户省钱。”

梁启鸿表示,这很考验云厂商的科技实力,提供服务、技术与工具,最大程度促进计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让SaaS服务商的开发者去掌握,从而研发出能替终极客户省钱的技术应用。

“这是一个技术栈,从IaaS开始往上,每一层都有创新与优化的空间,最终让客户得益。 ”

上云超预算之谜,又该怎么破?

想要破解超预算之谜,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企业上云的成本或许并不会低?

首先,是因为云计算的支出是没有底线的。上云没有回头路,如果不做好功课,很有可能掉进烧钱的无底洞。云支出和传统数据中心这样的固定资本支出性质不同,前者支出会更灵活。

这就好比电子支付和现金支付,往往电子支付会把操作环节做得十分流畅,如果可以,不愿给付款者留有任何思考的余地。而现金支付,需要付款者准备好相应的现金,拿起来十分厚重,这些过程无疑增加了付款者的思考和犹豫时间。

DevOps和云计算打破了传统采购流程,云支付是可变的、动态的、流动的,尤其是当工作负载在频繁地移入和移出云平台时。相比之下,内部部署设施的硬件采购和资本支出具有完善的审批流程。

其次,企业内部IT团队尚不具备上云能力。在云迁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能够充分发挥云计算优势的数字转型基础打牢。

比如,很多企业在迁移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上传”的方式,这种不加调整的上传,意味着工作负载仍然保留着大量本地运行的特性,大部分应用程序最终被运行在虚拟机上,并没有利用到现收现付的云服务特性。

也就是说,这种做法,并没有让他们享受到云服务所固有的规模经济优势。

最后,预期太高,投入太多,进展却很慢,就会觉得性价比很低。

往往,企业决心做数字化转型后,都想要一气呵成,从底层架构到业务部门的管理,同时进行转型。要知道,作为一家已经用传统方式运作了多年的公司,其老板、管理层、员工的思维和习惯都停留在纸质版流程中,但转变思维要比转变流程方式需要的时间更久,企业需要做好长久战的心理预期。

一个企业,做得工程越大,就越难将需求点进行精细化拆解,转型的效果就会越不理想。Gartner研究显示,45%的企业由于缺乏优化措施,在直接迁移上云的过程中会超买 55%的资源,并且在上云初期的18个月内多花费70%。

超买背后的原因在于,企业不了解自己对于云服务的需求到底有多少,更不了解云能够对企业发挥什么作用,不做好前期咨询和调研,就会容易掉入消费陷阱。

那么,企业如何在这个过渡时期免受上云成本之苦?

首先,充分了解、调研内部需求后,一定要“卡死”云服务的预算。以往来说,因传统设备成本较为固定,企业IT部门就能确定设备、服务和维护升级的成本,且每年的成本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对于未来成本的预测也较为准确。

可是,就如上文所说,由于云服务的模式为订阅,支付方式更为灵活,服务成本会因每个员工具体使用情况而变化。

很多时候,企业员工并不了解云服务的使用量对成本带来的影响,往往,企业只需关闭不再使用的云服务,规划和管理云存储空间,就可以省掉大半的成本。

所以,企业需要时刻掌握员工的使用情况,进行成本把控,卡死预算,以免发生超买的现象。

其次,形成一个好的选购思路:买需要的服务,而不是贵的服务。云服务和衣服一样,并不是越贵越好,穿上合适、舒适更重要。企业在购买云服务之前,要充分考量好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业务形态,以此衡量挑选的方案是否适合自己。

比如,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央企、国企,对于数据安全的需求更高,那么可以考虑建立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的方案,用私有云承载关键信息,用公有云连接客户、供应商和员工。

如果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更适合选用公有云,按需租用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再搭配OA办公、财务等SaaS软件,从底层设施到应用都享受到轻量化的服务,提升效率,加速业务创新。

最后,走出成本误区,关注“价值”。企业上云,更应该看重价值,而不是价格。往往,上云不是为了节约成本,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

据了解,传统企业上云后,其花费在云计算上的实际支出,甚至比使用本地IT设施时还要高,而这笔额外的支出似乎并没有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OneNeck IT Solutions公司首席架构师Scott Morley表示,企业上云真正的投资回报率很难计算。价值和成本不是一回事,价值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形式出现,它可能意味着企业的云计算战略正在实现其业务目标,因为企业的云计算战略与特定业务目标相关联。

“企业最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云计算提供价值。”Morley表示。

除此之外,为了放大上云价值,企业更多还是要从内部组织、队伍上下功夫。配备相应的云计算人才队伍,根据上云对企业业务经营和组织管理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写在最后

在工信部印发2018年印发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提到:

开展上云工作,需要上云企业、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及相关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加强协作,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推进实施。

云平台服务商等作为主要服务供给方,要联合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产业链相关方,共同为上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上云企业参照指南引导,稳步推进自身上云工作,积极利用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宣贯培训、测试评估工作,加强对企业上云工作的跟踪研究。

企业上云,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所以,上云不是个动作,而是个过程。(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即便上了云,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厂商和企业要走的路还很远。这就是为什么,ToB行业一直强调,要以“客户为中心”——上云,本就应秉承长期主义,耐力、韧性,是攻克未来困难的秘诀。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cM7z4XXriInAeiDl.html#comments Mon, 22 Nov 2021 20:32:00 +0800
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平行与交叉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WYB7pc8c22i4tO9.html 很长一段时间,ToB从业者都面临着一个棘手问题:是做大客户还是做小客户?是做定制化还是做通用?

前不久,行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内心也很矛盾,想把云做薄,但现实情况就是得做很多项目。

面对客户的多种需求,云厂商们都想满足,于是项目越做越多,产品越做越冗杂。

大而全、越来越像的云厂商,逐渐变得没有特色,所以,我们在知乎上最常看见的问题就是:

XX云和XX云,哪家更好?两家各自的优劣势是什么?

交叉:底层设施重合度高

的确,现在云厂商的主要打法都是IaaS+PaaS+SaaS生态,每条业务线下面的产品虽然叫法不同,但本质上解决的问题都差不多。

不过,在盘点了国内头部云厂商,阿里云与腾讯云的内部生态后,雷锋网发现:二者在很多方面的确重合度较高,但若继续深究,还是能挖出平行点,在此之上,两者依旧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享受着岁月静好。

阿里云和腾讯云,其实正是整个国内云计算赛道众多玩家的缩影。或许,云厂商之间真正的战争,还未全面爆发。

此次讨论重点放在自身产品和解决方案两部分,信息主要来自阿里云与腾讯云的官网。(文末有详细对比图)

总的来说,从产品层面来看,阿里云与腾讯云在计算、存储、大数据、容器与中间件、数据库、安全、网络与CDN、视频服务、物联网loT、企业应用与云通信这些纬度,有较高的重合度。

虽然云计算在国内发展了十多年,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20年,企业上云才成为大趋势。从技术角度来看,计算、存储、容器与中间件、数据库作为云计算最基础、最硬核的底层设施,是云厂商必须攻克的难题。

从市场需求度来看,企业上云处于初期,需求还是流程与业务的转型,而上述产品,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有力的抓手。

因而,从上面两点来看,重合度高是正常的。

平行之产品:阿里云的AI和腾讯云的社交

从产品层面看,二者的区别很明显:阿里云单独设置了混合云与人工智能板块;腾讯云单独设置了行业应用板块。

之所以单独设置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板块,是因为在这两方面,阿里云都曾“押重金”,且有比较拿的出手的成绩。

早在2014年,阿里云就推出了与公共云采用同一架构、同宗同源的自研原生混合云。目前,阿里云混合云产品体系涉及专有云、混合云网络、混合云安全、混合云管理、混合云数据连通以及混合云应用平台(另一方面的原因还可以结合下文的解决方案侧来看)。

2015年,正值AI热,阿里巴巴也不想放弃风口,而阿里云便是阿里巴巴攻占AI的主战力。

从那年起,阿里云陆续便推出100多款AI产品,包括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适用于300多个场景。2016年推出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与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的人工智能ET。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于2017年公开亮相。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为人工智能实验室组建了强大的科研团队。

2019年阿里巴巴宣布,前高通首席工程师陈颖、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终身副教授谭平,二人入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其中,陈颖担任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首席科学家,谭平担任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

除了陈颖、谭平外,AI Labs核心产品及技术研发团队还包括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语音技术首席科学家聂再清、机器视觉杰出科学家李名杨、首席设计师李剑叶、硬件终端总经理茹忆、产品运营总经理杜海涛等。

目前,阿里云人工智能产品体系主要涉及AI开发平台、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决策智能、视觉智能、产业智能以及文字识别等。

不难理解,人工智能是阿里云较为重要的底层技术,且确实投入了较多心血,自然而然成为自身ToB的一大能力。

而腾讯云单独设置行业应用板块的缘由不言而喻,就拿金融服务这一栏目下的企业收付平台CPDP(Company Payment Distributor Platform,企业钱包)来说。该平台联合银行,向客户提供收单渠道、伞型账簿及跨行清结算等金融服务。

其第一大特性就是支持微信支付、QQ支付、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等方式。微信、QQ等社交产品和腾讯云的深度捆绑,使其在打造ToB产品中有着先天的优势。

很偶然,在汇总过程中,雷锋网也亲眼见证了阿里云、腾讯云官网的迭代更新。

因腾讯云在产品层面有所变化,而阿里云在解决方案层面有所变化,所以又加了二者的前后对比,或许能从细微末节之处挖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此次腾讯云网站更新后,产品层面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添加了人工智能这一模块;二是在行业应用模块调整了顺序。

业内人士都知道,腾讯ToB的时间并不长,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分枝,似乎更“漫不经心”。在2017年的时候(比阿里晚了两年),腾讯以及腾讯云才将自己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的能力融合在一起,发布了AI即服务的智能云。

虽然又晚了,但腾讯对于AI也有加大的投入。为此,腾讯还成立了AI Lab(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优图实验室,为腾讯云输出AI技术。

此次调整后,可以更明显地看出,腾讯云把AI能力当成了重要的一部分,与阿里云直接对标。

再来说第二变化,行业应用里的行业顺序变化。

此前是:金融服务、游戏服务、教育服务、汽车服务、政务服务、移动服务、医疗服务、建筑服务、文旅服务、能源服务;

现在是:教育服务、建筑服务、游戏服务、移动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汽车服务、文旅服务、能源服务、医疗服务。

教育和建筑服务被放到了最前面。其中,教育服务包括中小学生的数学和英文作业批改、高等院校的招生通、职业教育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服务等等。建筑服务则包括智慧建筑管理平台、运营系统等,实现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如果说之前腾讯云更侧重金融、游戏等行业应用的话,现在有意向教育和建筑行业发力,其客户群体也会从ToB转向ToG,甚至是更广的范围。

平行之解决方案:阿里云转向通用,腾讯云不断强化生态

起初,阿里云与腾讯云的解决方案都分割成三部分,后来阿里云又新增了通用解决方案这一部分。

其中,阿里云为行业解决方案、企业成长解决方案和生态解决方案;腾讯云为行业解决方案、通用解决方案和微信解决方案。

二者都有行业解决方案部分,但阿里云着眼于新零售、数字政府、制造和能源;腾讯云则着眼于音视频、金融、游戏、医疗。

这和阿里以及腾讯的基因息息相关。做B2B起家的阿里,是电商零售行业的“老炮”,且在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因此在新零售行业也沿袭了这一优势。

再加上,新零售又是当年马云一手创造的新概念,不论是从外界视角来看,还是从阿里巴巴内部来讲,新零售都是阿里云十分重要的部分。

阿里云的另一个基因优势,则在于服务大客户的经验。所以,数字政府、制造、能源可以成为阿里云做大B最主要的三大块。

之前,在雷锋网《患上「变现焦虑」的钉钉与企微,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中提到,某位云计算厂商CEO曾和雷锋网透露,之前阿里云和政府、大企业之间的合作会比较多,但政府的周期很长,做大企业不找渠道做直销也会有问题。

Canalys曾指出,阿里云以40%的份额领跑市场,但2020年第一季度增长放缓至38%。这归因于一家大客户终止合同,以遵守中国境外的数据主权要求。

“今年行颠(阿里云智能总裁)给各业务线定了目标,全部自负盈亏。一方面集团给阿里云拨的钱可能少了,另一方面阿里云去年刚刚扭亏为盈,据说今年还要冲击一千亿营收,所以财务压力大。”

所以,拓展中小企业市场,寻求新增量是阿里云的目前计划。今年,阿里云进行新一轮的组织升级,将更多服务团队下沉到行业和区域。

首先,阿里云细分了18个行业,在每个行业安排负责的总经理,做行业的数字化的创新;其次成立了16个区域,任命16个公司的总经理做本地化的运营,包括本地化客户的连接以及建立本地化的生态。

除了团队下沉,阿里云此次更新网站后还新增了通用解决方案这一部分,也能侧面证明其有意将服务做得更轻,以便服务更多的中小企业。

团队下沉,服务做好后能否斩获中小企业,维护大企业和政府,或将直接决定着阿里云是否能完成今年的KPI。

同样,腾讯云也有自己的基因优势。其中之一便是腾讯在音视频、游戏领域的多年沉淀和成功案例。

QQ、微信、王者荣耀等这样的明星社交产品,需要腾讯不断强化自己的音视频能力,供内部需求,之后再把成熟的解决方案打包出去卖给客户。可以说,在音视频与游戏领域,腾讯云的第一个大客户就是自己。

经过内部的成功孵化后,身经百战的腾讯云可以应对音视频与游戏领域中,客户的各种需求,也正因此,这两大块占据了腾讯云大部分的营收。

据IDC发布的《中国视频云市场跟踪(2019 下半年)》报告,2019年中国视频云市场规模达到46.2亿美元,其中,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增速迅猛,腾讯云位列第一。据了解,腾讯云2020年支持了国内半数新发行游戏,游戏行业市占率第一;服务了国内数量最多的主流电商平台,覆盖了国内90%的音视频客户,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一。

腾讯云得益于在游戏及视频行业的高渗透率,使得客户辐射到金融、医疗等行业,综合营业收入进一步扩大。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2020年,腾讯云宣布升级金融云业务战略,聚焦金融新基建和数字新连接,向金融市场发起猛攻。根据腾讯云与毕马威在2021年6月份发布的《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腾讯云已服务数百家银行、数十家券商、保险公司以及超过90%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数量众多的泛金融企业。

腾讯云与阿里云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于,前者有基于微信形成的一套解决方案,包括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微信生态。

可以说,腾讯云利用微信把自己的连接能力放到了最大。微信小程序涉及到云开发、云直播、企业直播、音视频、金融版和视频剪辑,让客户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都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

这一点是阿里云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是腾讯云ToB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掌握流量入口,获得与用户的连接,在B端同样重要。

另外,阿里云的企业成长解决方案中包括通用、企业服务、教育等方面。而腾讯云则是将通用解决方案单独拎出来做深,包括架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计算场景、企业应用、安全、基础产品、物联网、数据上云、数据处理、设计、多媒体、云渲染。

这也可以看出,腾讯云在通用解决方案层面做得相对透彻。

总的来说,阿里云之前更侧重大客户,现在开始重视中小客户;腾讯云则是一直用“连接”做文章,把微信、QQ等社交平台的用处发挥到极致,在音视频与游戏领域中有较大话语权,且正在辐射到金融、教育等行业。

至少现在来看,腾讯云的路要走得稍微轻松些。

这不仅因为腾讯云内部生态里有微信、企业微信这样的连接产品,还因为其外部生态也具备一定优势。但也只是稍微,ToB企业,都不好过。

那么问题来了,厂商把云做得越来越重,对于客户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以下为产品和解决方案对比图,信息来自阿里云、腾讯云官网,由雷锋网汇总。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WYB7pc8c22i4tO9.html#comments Fri, 12 Nov 2021 15:20:00 +0800
捐赠百万行自研代码,华为欧拉正式进入开放原子基金会孵化阶段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whX4TwElJQGQxmgV.html

11月9日,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1在京举办。会上,华为宣布正式将欧拉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 简称“欧拉”)全量代码、品牌商标、社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资产,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本次欧拉捐赠内容包括:

  • 代码和软件包:数百万行华为自研代码版权和知识产权许可,超过8000个经华为和社区验证的软件包。

  • 创新项目:华为创新的iSula、A-Tune、Stratovirt、secGear项目。

  • 商标:openEuler以及iSula、A-Tune、Stratovirt、secGear项目的中英文商标品牌共30个。

  • 域名:openeuler.org及其子域名,和openeuler.io及其子域名,共4个。

  • 社区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与测试体系、代码托管、社区运营平台等社区基础设施。

华为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会上承诺欧拉捐赠之后,华为仍将从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商业推广、开源建设、人才发展五个方面持续投入和推动欧拉发展。

据欧拉社区理事长江大勇透露,目前已经有300家企业、近万名社区开发者加入欧拉开源社区,使用者已经超过25万。其中,麒麟软件等十多家OSV,已经基于欧拉推出了商业版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于政府、运营商、金融、电力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商用60多万套。

这是继2019年欧拉开源之后的阶段性成果,不久前HC大会华为还宣布了欧拉新的定位和升级,即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而今,作为一款重量级开源项目,欧拉捐献给开放原子基金会同样意义重大,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

那么从过去欧拉的开源到如今,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有哪些背后的考虑?

在会后的媒体沟通中,华为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自2019年底欧拉开源,到如今近两年的时间里开源社区的进展还是不错的。但这种模式下,包括代码、品牌等各方面都是从企业主导、伙伴参与的模式来构建开源社区。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后,我们认为将更有利于发扬开源的精神,以及欧拉开源生态的构建。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将欧拉这样标杆的开源项目,捐赠给基金会,进一步带动我国整个开源生态能力的建设。”

生态构建方面,邓泰华指出,“欧拉主要面向两类伙伴,一类是基于欧拉做商业发行版的OSV,这是能力型伙伴,也是欧拉最核心的生态力量,包括海内外主流做操作系统商业版的企业,能够基于欧拉提升伙伴各方面的商业化竞争优势。二是基于欧拉做上层应用开发的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应用软件伙伴,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业务价值。”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杨涛指出:“开放原子基金会遵从开放、平等、中立的原则,欢迎各家企业贡献力量。我们对于开源协议的选择都是相对温和、开放性更强的协议,如Apache协议、BSD协议、木兰协议等。我们会尊重捐赠方的意见,倡导让捐赠者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度。”

关于开源的捐赠流程上大致会有四个阶段,杨涛介绍到:“第一阶段,准备工作,企业或研究机构提交相应的开源项目;第二阶段,对项目进行公开评议是否符合捐赠条件;第三阶段,对捐赠的代码等进行知识产权和技术层面的甄别,可能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最后项目才会完成正式签约,进入到孵化阶段。”

而此次华为欧拉与开放原子基金会的签约,也标志着历时近两年,欧拉项目正式进入到了基金会的孵化阶段。

据悉,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成立于2020年6月,致力于推动全球开源产业发展的非营利机构,由阿里巴巴、百度、华为、浪潮、360、腾讯、招商银行等多家龙头科技企业联合发起,是我国开源领域的首个基金会。成立之初,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接受了华为开源项目鸿蒙(OpenHarmony)基础能力相关代码。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开放原子基金会也接受了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的源代码、商标等捐赠。

下一步,华为会持续开发欧拉的内核,并将成果贡献给开源社区,而基金会也将继续孵化欧拉。对华为自身来说,公司的联接、计算和云服务等所有相关业务的操作系统,将全面采用欧拉技术路线。

(雷峰网雷峰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whX4TwElJQGQxmgV.html#comments Tue, 09 Nov 2021 17:54:00 +0800
RPA,从人的视角定义软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MIm8Zh0Bq57eipN.html

RPA全名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2015年开始在国内发酵,2019年开始全面爆发。

今年8月,Gartner公布的2021年RPA行业魔力象限中,首次出现了中国RPA厂商的身影,弘玑正式进入全球一线RPA厂商阵营。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RPA厂商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对此,雷锋网与弘玑Cyclone创始人、CEO高煜光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从RPA的发展历程到核心特征,剖析了当下国内外RPA赛道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AI落地,需要RPA这片土壤

 “RPA能帮助客户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行业的宽度和厚度还在不断增加。” 

在高煜光看来,虽然对比国外市场,国内RPA还不是很成熟,但已经从纯工具走到平台化阶段。

“降本增效是企业的永恒命题,而RPA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更优解。”

RPA并不是把人替代掉,而是把人从重复且价值不大的事情中解放出来。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RPA还减少了企业数字化业务对人工的依赖。

优化企业内部流程管理,是RPA更重要的意义所在。RPA厂商不仅可以使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还可以通过流程挖掘产品记录、梳理、分析现有的流程规则,从中远期优化内部流程。

很多人都在讲RPA+AI,可高煜光认为,RPA和AI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AI让RPA变得更加智能,而RPA给了AI一个落地土壤。”比如人脸识别、识别票据这些点都可以通过AI实现,可是,当企业有成千上万的人脸和票据,谁又来厘清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呢?RPA就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他进一步举例说,弘玑和做数据分析的厂商也有合作,为客户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决策和执行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操作标准化、业务管理流程化和战略可视化。

据Gartner预测,到2022年,全球90%的大型组织将以某种形式采用RPA,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弹性和可扩展性,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赋能,同时重新分配人力资源保持充足的劳动力。

不过,在高煜光看来,国内RPA才刚起步,未来将有更多的作为。“走到今天,弘玑内部已经从借鉴海外经验到自主创新的阶段。从产品和技术视角来看,如今国内RPA厂商可能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给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有力抓手,如何与合作伙伴联合把RPA落到实处。”

没有行业属性的RPA

连接人与系统的RPA,通过赋予业务人员IT能力,将IT与业务去中心化。

“只有RPA变成了另外一个视角,人的视角。”

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内外企业软件的视角一直是客户,他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出一款产品来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

因此,市面上大多数企业软件,都是从IT层面设计研发的,赋予其特定的功能或者业务属性,比如CRM是做客户关系管理的,ERP是做企业资源计划的。

可RPA没有特定的功能属性,而是从业务角度出发,横纵联合地帮助整个企业,乃至一线业务人员解决问题。

事实上,企业中一半以上的需求都来自业务层,因为他们最知道痛点和刚需,所以对于RPA来说,从IT视角切入市场一定没有从业务视角切入快。

Gartner也预测,到2024年,近一半的新RPA客户将来自IT组织之外的买家。

RPA由于没有行业属性,所以更要做好标准化。

虽然现在弘玑的客户多为中大型企业,涉及到能源、金融、制造业等行业,但其底层逻辑一直是做通用。“弘玑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会更加注重和不断提高产品标准化的能力。”

那么如何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弘玑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产品高度标准化,通过交互和配置,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二是从解决方案的角度,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更多的深入联合合作伙伴,实现场景落地。

比如,在工厂或户外作业环境里,软件形态和操作系统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很难直接套用标准化产品。弘玑为其进行端到端的业务策划,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化产品,使工厂打破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

也正因为没有行业属性,也天然决定了RPA具备服务更广泛ToB的基因。就比如上面提到的,AI厂商可以联合RPA厂商,将AI更好地落地,再将解决方案打包给自己的客户。

比如,在服务某电力公司时,弘玑为客户搭建了RPA机器人管控平台。此平台包含需求管理、流程实现、机器人调度、机器人状态监控、机器人ROI评价等环节,通过RPA技术与AI技能管理的衔接,业务用户可以用拖拉拽的方式调用AI能力。

也就是说,RPA服务的不止是企业,还包括服务企业的企业。

RPA的第三步:RPAaaS服务

继IaaS、PaaS、SaaS的逐步出圈,“xx即服务”似乎已经成了ToB企业的标配。在自动化领域,RPAaaS(RPA as a Service,RPA即服务)也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RPAaaS也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即服务,这对于厂商的要求将会更高。因为把RPA本身当作是一种服务,从部署和实施的角度,意味着客户无需投资昂贵的前期成本比如基础设施、咨询等,就可以享受自动化服务。

所以,向企业级软件进化,是国内RPA厂商的重要第三步。

企业的RPA的自动化旅程是从任务流自动化开始,逐步向业务流自动化、跨部门协同、业务模式重组发展。

即从原来自动执行重复人工任务,快速打通企业业务系统,进化到敏捷且跨部门协作与重构,最终实现敏捷、可组合的业务模式。

在他看来,企业级RPA平台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整合智能自动化模块的能力,成为企业自动化的编排中心、满足端到端的自动化需求,并能够支持组织实现自动化规模部署、在大规模运行时保持稳定高效。

再形象点说,点、线、面,是RPA发展的三步曲。

RPA只是第一步,迈过了RPA+的坎儿之后,RPA正在和更多的技术做融合,也就是近年行业内常提的“超自动化”。

超自动化将跳脱出任务本身,以更全局的视角贯穿于企业整个自动化流程中。对于厂商来说,超自动化也释放了更多机会和能量,在商业模式上或更先进,引无数玩家投身于此。

在高煜光看来,内外环共同支撑着超自动化的运转。内环指RPA、AI、和今年爆火的低代码等技术;外环指的是需求发现、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管理分析和持续交互等全项目周期的各阶段。

像低代码这类便底层的技术,解决IT层问题,像RPA这类偏上层的技术,解决业务层问题。技术融合并落地,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场景变得逐渐复杂,客户发现新需求、厂商再一次设计开发,如此循环往复,以此优化业务流程。 

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4年,通过将RPA、智能业务管理、人工智能及高级分析集合到一起的超自动化技术与重新设计的操作流程相结合,企业将降低30%的运营成本。超自动化,是国内外RPA行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另外,向企业级软件进化,一个体现在机器人的数量,另一个体现在产品组合的灵活度。通过这两种方式,来满足大客户的更多需求,弥补中小客户的日常需求。

现在,企业一般也就跑几十个机器人,只能解决几个任务问题。“但随着RPA在企业间的逐渐渗透,国内中大型客户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可能需要同时跑上万个机器人。”

“弘玑从去年就开始做这件事。”今年10月底,我们正式发布了全新超自动化产品组合,具备了上述的几大能力。”

这款以人的视角定义的软件,已经在ToB市场跑通。据了解,目前基于Cyclone RPA研发的超过140个国金证券RPA机器人已在2家子公司,20多个业务部门,110多个业务系统中持续运行,覆盖托管、两融、网金、财务、人力、行政、风险、合规、投行、自营等各业务领域。

国内RPA赛道,天高海阔,且成长势头正猛。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MIm8Zh0Bq57eipN.html#comments Mon, 08 Nov 2021 15:41:00 +0800
做基础软件,网易ToB的战略刷新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ifJO6QQrceuWCzJ.html

作者 | 杨丽

雷锋网按:网易做游戏、做音乐堪称极致,但也把养猪这件可能跟科技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做得飞起。那么网易能不能做基础软件,并且做到一流水准?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外界可能认为网易并不擅长这件事情。但事实又会怎样刷新认知?

2020年,网易云战略升级,更名网易数帆,宣布将更专注于基础软件。这一举措,伴随着网易ToB业务部门的全方位调整,目前形成了包括网易智企、网易灵犀、网易伏羲在内的四大业务部,对外提供企业服务能力。

“面向基础软件领域,网易数帆希望至少能够做到行业一流水平。”网易副总裁、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网易数帆总经理汪源对雷锋网表示。

一个更显而易见的变化是,网易数帆开始形成自己的ToB价值主张:⼀是架构开放、内核开源,将控制权交给客户;⼆是全程贴身原⼚服务;三是全链路基础软件的能力。

做基础软件,从中间件到云原生操作系统

继去年的品牌升级后,网易数帆在今年发布了全新业务架构“3+4+3”,即三大产品底座、四大能力和三大行业解决方案:网易轻舟、网易有数、网易易智,覆盖云原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基本实现基础软件的全面布局。

而过去一年,网易数帆最大的变化,就是如何让外界更好地理解它现在做的事情与基础软件相关。

相较于我们通常所关注的基础软件的范畴,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以及办公软件等。

网易数帆的基础软件布局是什么?

其中网易轻舟覆盖了较为全面的中间件与微服务等云原生领域产品,而网易有数则从底层数据存储、计算再到开发、治理、BI等,是面向分析领域的全链条数据软件产品体系。下一步的重点将是基于Kubernetes(K8s)的云原生操作系统。

汪源告诉雷锋网,“(我们)最终希望构建的云原生操作系统,其实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K8s并进行相应的能力改造,目标是形成能够管理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库、中间件等所有应用负载的计算平台。”

谈服务器操作系统容易理解,但云操作系统却有所不同。

“目前K8s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它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非常统一的操作系统。我对统一操作系统的核心定义是,应该所有的资源都要通过操作系统来调度。比如说大数据计算基于Hadoop体系,但它并没有基于容器架构。现如今,越来越多应用采用了容器,那么将Hadoop体系统一在以K8s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中会有一定的优势。”汪源指出。

尽管用容器构建计算有一定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平台也在容器化,但任何技术的存在都有其局限性。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网易数帆究竟会如何落地?

网易数帆轻舟产品总经理陈谔的回答是:我们重点想做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企业用户用好Kubernetes。

陈谔告诉雷锋网:“我们面向的很多企业客户,并不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想要用好,要让K8s符合企业内部组织的权限管理员、运维人员的习惯,帮他们简化学习和使用K8s的门槛。使用K8s意味着会碰到一些技术黑盒的问题,或者在K8s本身底层的问题,比如引擎出现的bug。”

举个例子,网易数帆开源了云原生运维诊断系统KubeDiag,多租户可视化Kubernetes管理平台KubeCube和高性能云原生API网关Hango(函谷),分别致力于解决Kubernetes可用率保障、Kubernetes易用性和API网关性能和易用性等问题。

据统计,在网易内部,KubeDiag已经实现全部Kubernetes集群接入,其中包括了基于Kubernetes的混部的离线大数据计算负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运维诊断效率提升300%,人力成本降低80%;同时,系统已形成了近100个故障/问题场景的自动化诊断处理能力沉淀。

云原生之下,要向用户要价值

关于云原生这个细分赛点,网易数帆首先将聚焦点投放在了大量正从微服务架构向服务网格架构演进中的企业诉求上。

结合目前网易数帆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规模来看,金融、制造行业已经成为首先一批应用云原生能力的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因其本身在IT基础方面的投入力度,在引进新技术方面的步伐会更快一些。

目前网易数帆已经在为兴业银行、深交所等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之道,以解决其在IT架构演进上的瓶颈。“客户采用微服务架构之后,对于中间件管理的需求也变得更加紧迫。而我们很多是围绕企业敏态业务的IT架构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建设我们整个云原生的技术栈。这也是我们的不同之处。”陈谔提到。

而此次,网易轻舟金融级分布式底座,其实是基于跟金融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经验沉淀,推出的产品级解决方案。“很多金融行业的头部客户,可以说他们是标准的真正制定者,我们通过合作的方式,以产生符合该行业的标准平台。”

“很多企业拥抱云原生,并不是因为新技术本身,而是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趋势,并且相继成立一个技术架构或平台部门。其实最难的点,而在于如何在看到趋势背后,说服业务一同经历这样的变化。这种困难也会折射到我们这里,帮助客户业务做平滑的演进,而不影响业务迭代的目标和进度。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陈谔告诉雷锋网。

网易数帆业务全景

网易作风

起步于2012年前后,网易内部开始进行微服务相关的实践;大概到了2016年,经过长时间的技术评估和趋势判断,网易开始整体推进以K8s为承载对象的容器管理集群;到了2018年前后,包括电商、音乐业务板块都相继实现了容器化部署;2019年到如今,包括严选、传媒等业务已经得到了服务网格的广泛应用。

可以说,网易云原生的实践路径均伴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和场景复杂度的增长而变迁。而这种变化,也在反映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竞争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互联网云厂商已经将目光投入到了PaaS这件事情,且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新兴创新企业也在关注PaaS层面的运维、开发等推出工具级产品。相较于2013年前后,容器概念仍处于市场教育阶段,而今在云原生趋势的带动下,有了新的市场机会。

目前来看,国内IaaS市场前三名的竞争,基本已落下帷幕,下一阶段,各厂商如何提升在PaaS/SaaS层的存在感,将需要费更大的周折。

“我们不可能去代替客户‘造车’,而是要做好我们最擅长的那些零配件。”汪源表示。这也让网易数帆的技术生态越来越坚持开放的格调:一是坚持开放,兼容主流云平台与大数据平台;二是拥抱开放,基于开源基础,推进自主开源。

这种思路实际与当下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

再回到基础软件这个命题,你会发现,网易数帆还在与制造业企业接触,以当下热门的C2M视角切入企业生产线,为之能够根据前端订单实时调度生产线,做到个性化的定制、小批量的生产的系统和解决方案。而这个场景下,很多制造业的一些敏态业务对IT改造的需求也比以往显得更加旺盛了。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ifJO6QQrceuWCzJ.html#comments Tue, 02 Nov 2021 13:44:00 +0800
互联网巨头的「云」动荡:员工崩溃、部门重组、高层下课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ATXRvu23SogWZRI.html

“如果你经常和互联网大厂形形色色的人交流,你会发现负能量输出和离职率最多的,就是做云的员工。”从事猎头工作十多年的王晨告诉雷锋网。

“他们也是自我价值感获取力最弱的一批人。”

这些年,以云为代表的ToB部门,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招聘需求最大的业务单元。

正处于上升期的云服务领域,行业格局远远没有形成,竞争异常激烈。常年处于炮火声中的管理者们,对数字极其敏感,人情的神经却颇为麻痹。

“尤其是那些从传统IT或产业界空降过来,在销售文化和服务文化中浸染出来的业务领导,关心客户大于自我。”

在员工情绪得不到疏导的情况下,各种矛盾正在囤积:ToB和ToC方法论的冲突、不同背景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外部ISV的协作冲突、前期夸大宣传和后期交付质量不匹配的冲突……

冲突之下,无论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难免会对自己所做之事、对公司所做之事,产生怀疑,失去信念。

而这也是公司内耗、派系斗争、战略脱靶、动作变形的深层原因。

一切都归根于“人”。

2万人的管理“大劫”

“阿里云去年就突破了2万人,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不出意外下个月就能突破两万。”

两万人是什么概念?

腾讯全公司首次迈入2万人大关是在2012年,那时的腾讯已成立14年,QQ处于巅峰,微信大获成功。

但CSIG不过是一个成立刚满三年的子事业群,现在就超过了这个数,非常可怕。

当一个组织里的员工数井喷时,随之冒头的管理、组织问题,甚至远大于业务本身的难度。

一互联网巨头集团副总裁曾告诉雷锋网,互联网公司初期做To B最难的地方,不是怎么去拓业务、怎么去和对手打仗,而是在于考核和工作流程的转变。To B部门早期的员工,多是从To C产品线调用而来。他们需应付的工作内容,以前从未见过,更无法理解。

“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以往To C产品,用户向客服投诉,客服基本能给出答复,或给我们内部人员准确转达,因为产品逻辑并不复杂。但到了To B这里,客户一旦遇到产品问题,可能需要同时调用产品经理、架构师、销售一起应对,这在C端产品的客服体系里从未有过。“怎么让这些专家们形成B端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以及如何考核服务质量,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真的很难。业务流程、工作习惯、思维意识,全部都得转变。”

这一面是原生人员转型维艰,那一面又是外来人马水土不服。

云部门主要由三类背景的人组成:一是前文所提的,C端部门借调而来的公司“原住民”;二是老牌IT软件厂商的销售和方案交付专家,三则从政府、银行等传统机构加盟而来的甲方人。

三方的行事风格、话语体系、价值观、产品理念,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对立。

“而人类这种动物,恰恰又喜欢找观念相符的人一起抱团。以气味相投为取向,同样也表现在人才招聘上,倾向于招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才。时间一久,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派系慢慢形成了,例如IBM派、SAP派等等。”这位副总裁补充道。

他坦言,这种问题之前互联网公司也遇到过,但从未像现在一样针锋相对。

“云这东西,服务的行业太多,大家的背景都很杂,缺少共性。要让这么多人达成共识和文化统一,过程非常长,这中间持续发生冲突,不可避免。”

不仅是内部疑难丛生,云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摩擦和冲突,也愈演愈烈,最终造就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合并运动。

中国云计算史上最大规模的内部收编

2020年前后,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开启了云的大规模重组。

阿里、华为、京东、百度、滴滴等公司的云事业群,相继与公司内部的其他事业群合并。

相应也出现其中一方的总舵手,联同自己班子集体离职的情况:

阿里云与原本独立的钉钉全面融合,钉钉CEO无招出走。

2020年1月8日,百度将ACG(百度云)、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G),由新任CTO王海峰统帅,三个月后,百度云总经理尹世明离职。

2021年1月,京东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成立了京东科技,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调任,麾下大批高管离职。

半个月后,滴滴也宣布将滴滴云和原企业级事业部、效能平台部一并转入企业服务事业群,云负责人章文嵩加入高瓴资本。

今年4月,华为撤销Cloud&AI BG,将BG中的云独立为Cloud BU,原总裁侯金龙调任,并陆续成立5大军团。

一位切身经历过云变革的行业人士鲁冰告诉雷锋网,云业务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减少两大部门之间的内耗和技术、产品重复建设;

其二,独立发展时间的窗口已结束:早期的各自独立运作,是为给足发展空间,壮大后再收回;

其三,部门领导背后的靠山失势,被得势者收编。

第一点很好理解,无论像阿里云和钉钉、京东智联云和京东数科,还是百度云和AI体系,两条业务线在起步时,各有侧重,但随着业务发展,二者的交集越来越多,都是用ABC(AI、大数据、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和SaaS等软件产品,为客户解决问题。

而且随着目标客户群的不断重合,在客户需求解决手段和工具打造上,自然会大量趋同,造成产品和业务的重复建设。

“甚至同一个公司不同部门的人在竞标时都会遇到,非常乌龙。活生生搞成了赛马机制。”鲁冰打趣道。

C端产品实行赛马机制颇为常见,投入小回报大,成败迅速,既合情也合理。

“但To B大家都是乌龟行走,产品不成熟,ISV生态建设缓慢,交付质量层次不齐。全靠‘堆人头’,一单单的往出堆,短时间内形不成规模化效应,投入回报相比C端产品低出不少。所以在人力、资源、合作伙伴都匮乏的情况下,能集中力量就集中。大规模的整合非常必要。”

整合的出发点正确,但过程中的副作用不小。随之带来的组织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不断分散着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像无招这样的管理者,从0到1把钉钉做起来,转眼间亲生儿子改了姓,自然愤恨不平。”

雷锋网曾在《无招,离开阿里的日子》中如是形容钉钉并入阿里云体系:从钉钉做出惊天业绩,到云钉一体失去独立上市可能,再到无招出走创业,戏路恰好合乎“内部创业基业被夺,被迫愤而出走”的经典设定。无招出走和钉钉易主一事,确有悲情色彩。

“但仔细想想,如果钉钉保持独立,阿里云和钉钉的对手在不断增多和壮大,前后夹击中,还要分你我,最后的结果就是二者被一起拖后腿。”

尽管阿里云的市占率很高,但就云计算的总体渗透率来说,这个市场还远没有到熟透了的程度,云业务的落地、赋能、生根,特别是针对数字经济体之外的传统千行百业的渗透,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钉钉恰好是这个几乎为阿里云度身定做的抓手——

其一,从钉钉的起家道路来说,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钉钉一直是以服务中小客户为重,这与阿里云最早服务中小客户上云的步调也是一致的,所以钉钉天然有通向基数巨大的中小客户的通路,通过钉钉或说“云钉一体”向这些客户推广更多的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企业级服务,钉钉是最好的通路和渠道。

其二,对于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企市场来说,大钉钉整合了原钉钉事业部、阿里云视频云团队(视频云)、阿里云Teambition团队(协同团队)、企业智能事业部宜搭团队(低代码)、政企云事业部、数字政务中台事业部、乌鸫科技部分团队……

不难看出,这里面至少有一小半的企业与政企客户有关,而对于发力政企客户来说,钉钉同样是掘金的利器。

因此,从业务逻辑上来说,阿里云需要钉钉,而钉钉也理应为阿里云做开路先锋,这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在无招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怎样能往前推。

雷锋网发现,钉钉的组织结构经历过从钉钉到大钉钉,然后大钉钉一分为三,然后再三合二,最终又三合一的一个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这个循环结束一次的节点,就是无招离开。

“强推合并和重组,需要管理者有着很大的魄力和决心。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大厂在云上快刀斩乱麻,都表现得挺坚决。”鲁冰坦言。

巨头能否在新业务上成事,从来不在于对手有多强,而是取决于老一批既得利益者在公司内部话语权有多大,以及他们是否会妨碍新业务发展。

“微软为何错失移动互联网,是反应慢吗?还是没钱?

很大部分原因是当时的PC业务线过于强势,早期不断限制甚至打压移动端团队,在内耗中错失了最佳时机。

“在微软内部,移动业务的推进,无疑是在革PC的命,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坐得住?这个时候,只能在与过往核心业务没什么利益冲突的领域和人身上寻找突破,而微软抓住的这根新救命稻草,就是云计算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纳德拉。”微软前员工龚加告诉雷锋网。

企业最强大的地方,一定会成长出最大的软肋。

“其实当时阿里在内部推动云时,也遇到了两股阻力:一是各个C端产品线对云信任度有限,担心随时可能崩掉;二是如果淘宝等产品架设在阿里云上,那原有的部分相关开发和运维人员不得不调岗甚至辞退。”

大规模的重组和革新,都集中体现着企业领导人的转型魄力,这当中必然刺刀见血。

为何只有腾讯云没有合并重组?

很多人疑惑,为何2020年前后那场云计算的内部收编,风暴几乎席卷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唯独是腾讯未对云部门“下手”。

这背后是有历史渊源的。

2018年9月30日(简称930变革),腾讯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并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ISG)。

930操刀人杨国安教授,一直信奉一个理念:战略×组织能力=企业持续成功。

腾讯的战略就是用“连接”成全一切,但连接被烟囱式的组织处处限制。

其中以To B的产品线和技术体系为例,他们各自零散分布在不同事业群当中,缺少跨部门的结构化流程,各部门流程独立,且流程间需靠人工衔接,运作过程被割裂,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930变革,就是把未来可能遇到的组织问题,提前设计和处理好,防患于未然。

在具体设计上,CSIG把云、互联网+、智慧产业、AI(优图)等所有可能产生内耗和资源重复建设的赋能体系,全部融合在CSIG当中,减少像友商那样频繁出现的磨损和消耗,以达到1+1>2的效果。

但那次调整中,有两个历史遗留问题颇为棘手。

其一是,CSIG共有三位业务线的公司副总裁,分别是腾讯云邱跃鹏、安全丁珂、出行钟翔平。邱跃鹏与丁珂、钟翔平都是为腾讯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但麻烦的是三人平级。

所以在原则上,云部门的权力,不宜直接下放到安全和出行业务线。云本身和各行各业结合,如果无法渗透到部分行业当中,这会带来管理上的拉扯和业务分工上的混乱。

这些混乱,又只能通过三人唯一的上级汤道生解决。

“CSIG其实一直缺少一位像中台一样的管理者角色,上连Dowson(汤道生),下连云、安全、出行、零售等所有业务线,这样才能把CSIG各个单元串起来。”腾讯云前高管曾民告诉雷锋网。

直到今年5月,CSIG进行了一次人事调整,任命汤道生担任该事业群CEO。腾讯云总裁邱跃鹏担任CSIG COO,在原有职责之上,负责整个事业群的销售、质量、运营等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

“这次人事调整非常及时和巧妙,通过增设COO的角色,在不改变原有高管职级的情况下,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通透顺畅。”

第一个历史遗留痼疾已成功终结,但第二个历史遗留的困扰,或许在会成为腾讯CSIG难以治愈的心病:微信与企业微信。

企业微信之于腾讯云,好比钉钉之于阿里云,天生般配。钉钉无主,易收编。

而企微扎根于张小龙领地,克制到极致。腾讯CSIG和企业微信,二者虽然融合颇多,但毕竟归属于不同事业群,各有发展路径,能否多年一直保持齐头并进,难说。

“我认为CSIG对抗友商最好的一张底牌,就是微信。Pony也一直相信,腾讯做云和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连接,从C到B,由从消费者端倒逼产业方的改造升级。言下之意,就是借用微信和QQ之力,去对外做产业赋能。”曾民如此总结。

“云厂商的政企客户,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品牌商,服务的都是普罗大众,这些机构要生存,也需要拓新,也要留存,更要创收,因此谁能帮他们解决用户端的痛点,服务好用户,更愿意为此买单。这是CSIG理论上的核心优势所在:既可在基础设施层帮客户上云,也可在应用层提供企微和SaaS软件,更是能借微信之力帮客户做引流和转化。前两项,谁都可做;最后一项,腾讯专属。”

从宏观层看,这是一条非常理想的模式,但在微观的实操中,阻碍不少。

“战略上虽然是通的,总办也在大力推动CSIG和微信乃至CDG、TEG,在业务上的不断协同和互相支撑。但在很多具体的项目执行当中,跨事业群的协作,和跨公司协作无异。微信的流量和资源,并没有那么好拿,最后得花钱去买,好在会给内部优惠价。”

此时的CSIG,理论上的竞争力,在微信手上。而核心基础技术产品,又有不少来自TEG。虽然CSIG没有经历像阿里云和京东云一样合并重组的阵痛,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王炸之牌”不在自己手中的郁闷。

这对正在发展壮大的CSIG而言,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

其实从这些年的腾讯组织调整动作来看,腾讯是主张给各个事业群带镣铐的。对集团管理而言,是好事,对事业群实现了分权而治,更好卡住各事业部的脖子,强化集团的控制力。

因此,腾讯也是所有互联网巨头当中,独立拆分子公司最少的企业——每个业务单元,都极度依赖微信和QQ的流量,被拴着镣铐,戴着枷锁,并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还有一点颇为有趣:腾讯也是所有巨头中,扶持自家员工成为VP级高管最多的企业,近十年来极少空降VP级高管。

“这种土生土长出来的高管,相对而言更听话,协作意识更强,但缺少单打独斗的本事。这种高管培养体系也直接影响着腾讯组织架构的设计逻辑。”曾民透露道。

相反,阿里、百度、京东之流,每条大业务线保持较高的独立性,高管团队空降者不少,子业务线反而更容易独立拆分。

像张勇、蒋凡、俞永福这些新一代核心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都不是从阿里生长出来的。但子业务的独立拆分是好事吗?

华为拆分的“五大军团”,作死还是重生?

华为把云升级为BG,又火速降级为BU后,陆续创建了五大“军团”。

五大军团,一方面是衍生的新组织形态,另一方面,也承载着云的些许使命。

何为军团?

简单来讲就是华为把企业BG、运营商BG、云BU等核心部门的将才,整合在一个个以细分场景(如海关、公路、能源、光伏、煤炭)为单位的独立部门中,为客户提供一套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好比让专职料理鲍鱼、海参、鱼翅、鱼唇等食材的几位厨师,联手为顾客提供一道每类食材味道都无可挑剔的佛跳墙。

过往华为每个BG单兵作战,只能解决客户的某一类诉求,无法同时实现对客户“云-管-端”的一体化改造。

这过程中,各BG/BU也试图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难免踏入隔壁领地,越界、内斗、抢客户事件频频发生,资源和资金重复投入,技术和产品重复建设,组织问题频出、内耗严重。

这也是任正非亲自制定并督导军团,并赋予军团等同于三大BG地位的重要原因。

但军团模式的推进,会产生两大组织问题:

其一,大军团模式,虽然有望让华为更快破局,但从长期来讲,军团独大后有可能“失控”。历史上颇为知名的案例是发明了Java的SUN公司,在鼎盛时期转型为“军团模式”,最终以失败告终。此外,以施密特为代表的Google管理层,多年来也并不提倡独立作战式的大军团组织模式。

其二,具体项目的研发,任正非学习借鉴了Google“小军团”模式,让算法研究员打头阵深入到项目中去。而现实是,当前的华为并不具备Google小军团作战的工程人才储备,能否把该模式进行本地化改良,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坑。

关于华为军团的灵魂三问:Google为何反对“大军团”模式、华为能否学成Google“小军团”战术、军团如何实现三权分立?

可阅读雷锋网深度分析《华为的「军团」组织模式:破茧重生,还是作死?》

腾讯依仗930,避开了合并和重组,但在享受微信红利的同时,也被其拴住了手脚。

相反,华为则为了让新业务脱离各BG的钳制,践行更细颗粒度的重组,但前方生死未知,一路险情无数。

而云钉一体化后的阿里云,从封闭彻底走向了彻底开放。

无限开放的阿里云和张建锋

胡晓明时代的阿里云和无招时代的钉钉,其实并不开放。

“孙权(胡晓明)的管理风格,从管理学上讲,是古典管理派:对数字极其敏感,对员工苛刻,讲究纪律、秩序、集体精神,军令如山。他把这种行事风格也带到了蚂蚁金服。”

这类领导者,在日常行事上一板一眼,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同时会在业务上会表现得不够开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系统,鲜有考虑外部合作环境。

“胡晓明时代的阿里云,一是走直销模式,跳过集成商和渠道商;二是把各种业务都往云里面塞,包括短信、视频等等,是一种封闭的通吃思维。张建锋则主张开放和被集成,是一种生态思维。”一位接近胡晓明的云公司CEO告诉雷锋网。

用张建锋在钛媒体采访中以及在公司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来说:阿里云是数字技术的“军火商”,不是“雇佣军”。“雇佣军”为最终胜利负责,而“军火商”保证卖的坦克和飞机最好,不能胡乱承诺。

同样,过去无招时期的钉钉比较封闭,云钉一体化后,接任者不穷(叶军)提出了全面开放。以往ISV要入驻钉钉,有各种要求和限制,比如企业必须注册两年以上,累计“钉钉分”等。

叶军上任后,把这些要求一一砍掉,半年内ISV合作数量翻了一翻。“To B业务早期走封闭道路是正确的,亲自摸清各种坑后,更清楚哪些路需要自己走,哪些要绕道而行,哪些需借助外力。

但如果一昧封闭下去,想全盘通吃,一方面会很快进入增长瓶颈,第二是得罪链条上的很多玩家。

“To C领域你可以把整个链条改造和颠覆掉,但To B你不得不在别人给你制定的规则下面动弹,毕竟你是服务者。除非你自己建设一套生态。”

此时的阿里云,正走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

云之战,正式进入下半场

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围绕着云,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好戏,暗流涌动、暗藏玄机。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套用《三国演义》中的名句来形容企业云业务组织的动荡,恰如其分。

而动荡之后,云计算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这也将是开放者阿里云、腾讯云+微信孪生组合、华为军团、百度AIG体系、京东科技,携各家所长,正面交锋的终极之战。

注:王晨、鲁冰、龚加、曾民均为化名。(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ATXRvu23SogWZRI.html#comments Thu, 28 Oct 2021 20:11:00 +0800
Go+1.0发布背后的“突围赛”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RR8N4iqY4cY5sIhM.html

Go+语言迎来了它自2020年7月诞生以来的最新1.0版本。

这一版本被七牛云创始人许式伟称为:真正可以面向商业化、大型软件工程开发。

你可能会第一时间认为这门新编程语言会跟Go相关,后者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主流语言选择,而七牛云也自始至终是Go语言的拥护者。但Go+与Go仍有很大的不同,用最简练的表述来说:它有Go之心Python之形,能够做到低代码、低上手门槛,最终希望面向编程教育、工程开发与数据科学,形成数据科学家与工程师互通的培养体系生态。

这一目标足够远大。

那么,Go+因何而来、为何而去,如何得到发展?许式伟作为Go+语言和社区的主要推动者,有着长期且清晰的判断逻辑。他认为几乎任何一门编程语言的发明,都是有目的的。“只是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呈现。让更多的国内开发者有这样一种共识。”

于是,Go+1.0在国内顶尖工程师专家、产业投资观察者、创业者,以及众多开发者的共同瞩目下,拉开了帷幕。

这份沉甸甸的“仪式感”也更像是一种破冰,打包送给所有对中国编程发展有期待的人。

两个趋势的印证

我们今天在谈的科学发展,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计算科学,靠计算机推演理论、模拟现象。而是开始走到下一阶段,面向数据科学发展,利用计算机从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通过数据驱动形成理论,诠释世界应该怎样驱动。

随着全球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这意味着对工程开发的人才需求会爆发式增长,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为高效,工程开发的入门门槛需要更低。这是“工程与教学一体化”的时代需求。

DT时代的到来,数据科学的需求有了爆发式的增长,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的人才需求有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缺乏有效的数据科学家的培养体系,从工程师中招聘、培养数据科学家是非常理想的方式,这也是“工程与数据科学一体化”的自然结果。

数据科学家需要跟工程师对话,工程与数据科学存在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学生需要学习一种可以在未来应用的工程语言,工程与STEM教育同样也存在一体化发展趋势。这两个趋势的结合,就是编程语言“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

而这也是Go+的核心定位,融合了工程开发的Go、数据科学领域的Python、编程教学领域的Scratch,预计希望产生1+1+1>3的效果。Go+首先是一个静态语言,且语法完全兼容Go,但在形式上,Go+可能更像脚本语言,跟Python一样有同样低的学习门槛,这也就是上文提及的“Go之心Python之形”,使得Go+使用门槛是低的,但又具备静态语言的高运行效率。

Go+的“参考答案”

Go+虽然仍是一个初出茅庐,一时间很难与其他主流编程生态社区相抗衡的语言,但它会依据自身的优势特征制定了相应的阶段性发展策略。在此之前,许式伟用过去他对Go语言的精准判断,同样给Go+接下来的发展一个“参考答案”。

Go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主流语言选择,但在变得流行之前,Go经历了很多迭代。以今日之视野看过去,Go的成功有三点要素:价值尺度、开源与社区生态、杀手级应用。

展开来讲:

  • 首先是价值尺度的贯彻。

一是做到最精,将语言特性做到小而精;二是降低学习成本,一两周便可掌握入门,同时也将持续保持语言特性的稳定性,不会在未来提升学习成本;三是在不增加使用负担的情况下,持续提升性能。

  • 其次,替代不是它的本色,与开源社区兼容并蓄才是它的本色。

Go+希望做到三个兼容:一是兼容Go的语法特性,在其基础上添加的特性最小化(目前Go+已经有对Go有90%的兼容能力);二是兼容Scratch的引擎能力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动代码转换;三是兼容Python,计划可以直接导入Python包,到2023年实现对Python的兼容。

  • 再然后是具备一个杀手级应用。

虽然Go+定位于“三位一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一上来就直接切数据科学场景。在解决数据科学任务方面,Python语言社区在库的数量、语言的简单性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且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强大的生态。一开始就“鸡蛋碰石头”,并不是个好方法。

为此,Go+会从工程与STEM教育一体化开始。相较之下,Scratch只是个玩具语言,并不适用于后期对工程科学的深入。Go+这是沿用了Code Monkey的教学体验,直接使用代码编程,学习门槛低,并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融合发展,其优势得以体现。这种策略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得到有效性的印证。

目前Go+团队提供了兼容Scratch的2D游戏引擎,可便于学生学习Go+。据了解,此次Go+1.0版本中,一半的小游戏都是一位12岁的学生用Go+写出来的。

应用深化下的探索

Go+1.0仍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STEM教育仅仅只是Go+的其中一个使用场景。

而面向工程开发,许式伟还指出,如游戏开发、职业培训(包括少儿编程),以及轻量型的IoT场景等,同样也是Go+的潜力应用场景。

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Go+所具备的低代码、去复杂性、低龄化的特性,即语法简单,能够贴近数学的表达方式去工程化,同时完成功能所需的代码量更少,每行代码的能力更强了。这种特性恰恰能够满足越来越多市场中对低门槛工程能力的需求。

而回到当下,Go+仍需要快速获取更多开发者的关注。

例如,社区需要加强对IDE的支持,提升开发者的使用体验,不弱于Go的开发体验;推出生产级游戏引擎;完善数据科学相关功能,支持Jupyter;借助七牛云PaaS的能力,开发者可以通过PaaS进行应用构建,实现对Go+的使用等等。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200多年前,当一台织布机学会读穿孔卡片时,很难有人想象这竟为后来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创造了先河。

这件事情说来也奇怪,虽然计算机语言发展到如今有上千种,主流和新贵的两极化趋势亦十分明显,但语言仍在快速演进。

在很多人眼里觉得,技术大牛们一言不合就写了个新编程语言,丝毫不顾忌后来人学习和使用门槛会有多高。而在一代又一代的持续改进过程中,这些编程语言逐渐成为在Web、后端、数据库中间件、机器学习等场景下的核心应用语言。

许式伟也表达了另一个观点。如今国内大量的程序员是做前端开发,只有少部分在做后端。随着企业上云动作基本完成后,下一阶段是对云上、云原生下各行各业进行全链路的数字化、智能化,那么数据科学的市场空间逐渐扩大起来后,新场景下开发者也将面临新的转型挑战。此时,编程语言作为一项生产力工具,能不能及时甚至较早就能响应市场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Go+语言在国内其实相比国外迎来了更快的发展。而在不久前的GitHub Trending上,Go+首次冲到了榜首。在现在看来可能仍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开发者“虹吸效应”溢出的时代下,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呢?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RR8N4iqY4cY5sIhM.html#comments Mon, 25 Oct 2021 10:36:00 +0800
云安全漏洞事件频发,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4Hlzz31ffe9dMpx.html

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这一年,数据泄露事件比过去15年的加起来还多。 Canalys 发布的网络安全评论中有300起报告泄露事件(比2019年增长119%),310亿条数据记录遭到泄露(比2019年增长171%)。

这能怪新型冠状病毒吗?不能,它只是一个导火索。

当疫情将我们限制在家里时,考验线上交互产品的时间到了。运营交互产品的公司战战兢兢,一怕公司访问资源不够用;二怕黑客搞游击战己方分身乏术。

2020年,美国提高网络安全支出,但即便增长率高达10%,也没能摸到数字化转型的脚后跟。在网络安全方面,美国正处于捉襟见肘的局面,实在无法保卫公有云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应用程序。

就在大家放弃抵抗的同时,那些复杂的环境、碎片化的堆栈;那些无穷无尽的基础设施;那些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庞大的数据规模,每一拳都捶打在网络安全的痛点上。

下面会分述2020年最大的9起云漏洞事件。这个“大”不指受损的数据与数量,而是指暴露的范围和潜在的漏洞。我们会描述这些重大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也会总结事件的关键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内部数据的错误配置

2020年1月,微软公开了一起内部事故:2019年12月5日公司在更改数据库安全组时,员工引入了错误的安全配置规则,导致2.5亿条支持案例记录遭到破坏,其中包括电子邮件、IP地址和支持案例的详细信息。

事后微软表示,这次的事故没有暴露任何商业云服务,也就是说商业客户的数据是安全的。而且一般情况下,个人信息在自动编辑后也会被删除。

客户数据一旦丢失,黑客就会利用这些数据实施钓鱼攻击,后果不堪设想。Check Point 事件处理小组已经发现了许多钓鱼攻击,这些黑客只需发起关键任务,例如“您的 IT 支持邮箱已满”或“新语音邮件:无法访问资源”,就可以通过访问历史记录发动攻击。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事故是由第三方检测出来的,这不但让人们意识到加强内部资源网络安全规则审核的重要性,更意识到检测安全规则错误配置和实时提醒安全团队的重要性。

二、未受保护的数据库有多危险

2021年1月30日,一名网络安全研究员发现,雅诗兰黛教育平台的部分数据库没有密码保护。也就是说,只要你访问就可以纯文本用户电子邮件、IP 地址、端口、路径和存储信息。黑客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抓取未加密的生产、审计、错误、CMS 和中间件日志了,危险可想而知。

雅诗兰黛发现风险后第一时间修复了这个错误,他们也表示没有泄露任何客户的数据。从这次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可以改进的点:

有效的发现和管理对数据库安全至关重要。未受保护的数据随时会变成威胁,还会为网络钓鱼攻击大开方便之门。

绝不能为了灵活轻松的配置云资源取消密码保护,这会付出安全上的惨重代价。

数据应始终加密,即使在非生产数据库中也是如此。

三、八年未受保护的秘密数据库

2020年3月10日《华盛顿邮报》爆出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个可以共享秘密的手机应用 Whisper 从2012年到2020年安全事故爆出后,有9亿个帖子的数据库都没有受到保护。数据库中还包括用户的年龄、种族、性别、家乡、昵称和群组成员身份。

Whisper 立刻联系到《华盛顿邮报》删除该文章,同时发现这起事件的网络安全研究员还没有证明这些数据被使用过。

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是什么。CPIRT 的研究人员表示,出现泄露的服务器和服务通常是配置错误和补丁过时。

如果设置一些定时外部攻击和自身扫描检测服务器,也许情况会更好一些。

在混合云和多云的复杂环境下,只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才能防患于未然。

四、服务器中的人脸识别数据泄露

2020年3月一家巴西生物识别方案公司被安全研究员发现在不设防的服务器上放置着8150万条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的信息有:管理员登录信息、员工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公司电子邮件和与 76,000 个指纹相关的二进制代码,这些代码对指纹可进行逆向追溯。我们在暴露的数据库中还发现了面部识别数据。

这次的问题出在上云的过程中。公司没有将安全的数据配置到基于云的数据库上储存。

CPIRT 的调查员见到过很多次匆忙的云迁移,然而这种自乱阵脚的做法给黑客提供了不少钻空子的机会。

所以应用程序要在从本地基础架构奔向云基础架构时,做好特殊防护措施。比如密码保护和数据加密等等。

五、日常维护期间暴露的 50 亿条记录

2020年3月,一家服务提供商的50亿条记录在日常维护期间遭到暴露。

起因是,数据承包商为了加快 Elasticsearch 数据库的迁移,为互联网索引服务 BinaryEdge 打开一个窗口,关了10分钟防火墙。

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在这10分钟内通过未受保护的端口访问了数据库,提取了很小一部分记录。可见这是不安全的。

泄露的数据中包括电子邮件和密码。安全管理员云使用这些泄漏的数据通知 Keepnet 的客户自己是否安全。

事后 Keepnet 加强了漏洞的检测强度,即使是在日常也不放松。

在 CPIRT 看来,稳定的安全架构应该从早期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否则为了提高性能放弃安全控制系统很容易成为黑客的靶子。

相信这种前期投资可以节省很多安全管理的时间和资源。

六、错误配置的云服务器泄露访客信息

2020年7月,MGM酒店承认自己在暗网上出售1.42亿有关客人的信息。被黑的数据有客人的家庭住址、联系信息、出生日期、驾照号码和护照号码。幸运的是,没有包含财务信息、身份证和预订详情。

这起违规行为可能是2019年7月中的一部分。2010年2月这些信息被黑客购买。黑客通过这些数据实施了钓鱼攻击。

漏洞产生的原因是配置错误的云服务器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访问。

我们应该会发现这些错误配置都是人为的,那么自动化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七、未被发现的个人财务数据泄露

2020 年 9 月,华纳媒体集团 (WMG) 宣布自己成为为期三个月的 Magecart 数据收集攻击的受害者。

从 2020 年 4 月 25 日到 8 月 5 日,黑客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账单和送货地址)和信用卡信息(卡号、CVC、到期日期)泄露到网站。

在事件发生后对 WMG 提起的集体诉讼中,原告写道: “这一违规行为持续了三个多月而未被发现,这表明华纳媒体集团涉嫌缺乏保护其客户的安全。” WMG 从惨痛的教训中吸取的教训是,下一代监控系统会更快地检测到问题,甚至可以先发制人。

八、加密攻击下的 Kubernetes

2020 年 6 月,黑客在 Microsoft Azure 上的计算密集型 Kubernetes 机器学习节点上发起了一次成功的加密攻击活动。目标是 Kubeflow,这是一个在 Kubernetes 中管理 ML 任务的开源项目。

Kubeflow 的仪表板不是为了安全。错误配置的服务允许未经授权的用户执行 Kubeflow 操作,包括部署的新容器。

Azure 安全中心在此次攻击影响了数十个 Kubernetes 集群,但没有说明资源劫持的范围会影响到黑客利用仪表板进行攻击。

因为云的自动扩展功能,云服务提供商成为加密挖掘活动的常见目标。受害者通常只有在月底收到极高的云使用账单时才会意识到这一漏洞。

在任何情况下,完全依赖云服务提供商的安全控制系统是不可取的。每个组织都必须了解其在云安全的责任。

九、商业伙伴可以看到用户注册信息

2020年12月,音乐播放软件 Spotify 表示有数量未公开的用户注册信息意外暴露给了它的业务合作伙伴。 Spotify 的业务合作伙伴可能会访问用户的敏感信息,包括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首选显示名称、密码、性别和出生日期。该漏洞是 4 月份发生的直到11 月份才被系统发现。

如果可以自动扫描和定期攻击测试,这些系统可能会更有效一些。

保证自己云资产的安全不仅仅是 Spotify 的难题,更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2020 年 6 月,参与IDC 云安全调查的 300 名美国 CISO(信息安全官)表示,云生产环境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配置错误 (67%)、缺乏对访问设置和活动的可见性 (64%) 以及身份和访问管理 (IAM) 错误 (61%)。他们的云安全优先事项是合规性监控 (78%)、授权和权限管理 (75%) 以及安全配置管理 (73%)。

由于以上挑战和优先事项,企业正在寻求第三方安全供应商来补充其云提供商的安全工具和服务,并提供自动化和统一的云安全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保持网络和数据资产安全是安全团队和黑客之间永无休止的战斗。资产管理不善、安全配置错误和数据未加密是导致敏感数据和其他资源产生漏洞的主要原因。

漏洞是云网络安全和云安全管理不良的结果。我们理应举一反三,不要被同一个问题绊倒两次。

雷锋网编译自:https://thenewstack.io/what-we-can-learn-from-the-top-cloud-security-breaches/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4Hlzz31ffe9dMpx.html#comments Sat, 23 Oct 2021 12:55:00 +0800
当谈起「政企上云」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UEvRcVYS0ry1N4E.html

“下沉”的阿里云

为了走向政企市场的深水区,阿里云的确下了不少苦功夫。 

“如果阿里云今年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服务。”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今年5月底的阿里云峰会上一再强调。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紧接着,阿里云内部掀起了一场“在阿里云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组织架构变动。

一方面,阿里云设立18个行业部门,由行业总经理负责,做行业数字化创新;另一方面,则成立16个区域,并任命16个分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区域的本地化运营,主要是与本地客户建立连接,建立本地化生态。

服务下沉,让阿里云的政企之路走得“更接地气”。 

谈到阿里云的服务竞争力,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全球技术服务部总经理李津表示:“从技术走向产品,再从产品走向服务是所有科技公司的必由之路。”

今天,服务已成为阿里云的第二条腿。在阿里云团队看来,做好服务的内涵很丰富。

基于阿里巴巴自身数字化以及上万个项目交付所沉淀的最佳实践,阿里云的服务覆盖了从上云前的咨询规划,到上云迁云的部署交付,到关键节点的运维重保,再到随着业务生长而发生的运营升级,为客户的数字化成功提供全链路的服务支撑。

另一条腿,就是做深基础。

今年5月底,张建锋强调了阿里云发展的四个核心战略: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做好服务。

其中,“做深基础”投入最多、期望最高、挑战最大,同时也是阿里云的立足之本。要提供最好的计算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坚持自研,把“做深基础”做到极致。

过去十二年,阿里云持续投入自研云技术,打造出中国自研云操作系统飞天。

如今,阿里云继续“向下生长”,从飞天云到倚天芯片,打造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AI一体化平台等以云为基础的软硬件技术体系。

其中,早在2017年,阿里云就在国内发布了自研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并于2018年4月正式商用。

PolarDB采用了自研分布式存储引擎设计,使用计算和存储分离的创新架构,性能更快,在100TB的数据容量上提供了10倍于传统商业数据库的性价比,性能已经达到AWS Aurora的2倍。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PolarDB进一步升级,实现计算、存储和内存资源的三层解耦,首次实现内存池化,并上线多主架构。

此外,与阿里云公共云数据库管理平台一脉相承的DBstack产品的推出,让云原生数据库技术快速进入专有云、混合云市场,掀起对传统商业数据库的替代浪潮。

据阿里云透露,近几年,阿里巴巴每年在技术和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1000亿元。除了云计算,还涉及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驾驶、芯片设计、量子计算等其他前沿技术领域。

如今,做深基础和做好服务,是阿里云继续向政企市场迈进的“双腿”。技术和服务,是ToB的核心,哪一边弱了都很难走远。

阿里云,做政企服务的这几年

事实上,在2012年的时候,也就是云计算“元年”,阿里云就试水数字政务市场。

作为云计算行业的参与者,阿里云也见证了客户对于上云的“心理变化”:从盲目到理性,从看重价格到看重价值。

最早期,政府上云更在乎资金成本,后来随着数字政府的建设,上云成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先决条件,其需求也变为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和数据打通。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政企行业事业部总裁许诗军

“其实政府不叫上云,多数称为建设政务云,以此来规范流程,再进一步倒逼内部的机制变革。”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政企行业事业部总裁许诗军向雷锋网表示。

之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多从项目出发,为了上云而上云;而现在,客户更关注上云后的价值、应用与场景。

客户在不断成长的同时,阿里云也逐渐想清楚了自己走路的正确姿势。

许诗军透露,自己曾经也在“做项目or平台”这一问题上产生过困扰。

“既然在这个局里,就得下这盘棋,但千万不要忘了最终的目的。”许诗军说。

即便做项目,也要想着怎么变成服务、变成平台。据他透露,阿里人在讨论项目、业务和解决方案时,最后一定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其变成一种可复制的、能运营的、可平台化的产品。

阿里云智能政企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

阿里云智能政企产品解决方案总经理曾震宇介绍,经过多年积累,阿里云在新零售、数字政府、制造、能源、交通物流、地产园区等领域沉淀了“厚实”的解决方案。

今年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发布了面向产业发布的数据智能开放平台即DataPasS。平台覆盖数字交通、数字政务、自然资源、数字制造、数字医疗、财税监管等多个行业的产品解决方案。

不可否认,阿里云已成为数字政府的新基建。据了解,阿里云目前已经服务了26个部委以及数以万计的政府客户。在城市大脑领域,阿里云城市大脑已经在44座城市落地,累计形成了50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在公共服务方面,阿里云每年提供了10亿次的税务电子票据服务,节约了纸质发票印制成本2亿元。除去帮助政企降本增效之外,阿里云似乎承担了更大的责任,那就是用数字化服务国家的“碳中和”进程。

在制造领域,阿里云服务了近2万的制造企业上云。其中,在汽车制造领域,阿里云服务了10家以上中国头部主机厂集团,通过对主机厂、造车新势力、主流出行公司、自动驾驶公司、智能网联公司、经销商、汽车后市场公司以及零部件公司的服务,实现了汽车产业链的全覆盖。

另外,阿里云还为4大能源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公司)构建了电商平台,支持每年千亿级别的交易销售。

在交通领域,阿里云服务于浙江、四川、广东、山东、江苏、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等省23条高速公路的数智化建设;为6个航空公司每年为近40万架次航班运行提供数据平台服务。

据张建锋所说,阿里云是最早为政企提供服务的云厂商,服务十年以上的企业就接近一万家。

但即便如此,在阿里云看来,政企上云,依旧未至水深处。

千亿市场,仍是蓝海。

的确,政企上云的热潮,托起了一个千亿级市场。

云计算进入国内市场已有10多年,直到2020年后才算进入了爆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781亿元,增速为33.6%。

被疫情“催熟”的云计算,俨然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

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作为数字基建的底层核心技术基础,云计算是政企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可在这个千亿级的云赛道里,却存在着明显的“马太效应”。

截至今年9月底,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超21万家云计算相关企业,超三成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

数量庞大,但成熟的玩家还很少。根据《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中国前五大公有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中国电信天翼云和AWS的总体市场份额就达到了76.7%。

也就是说,国内近八成的云计算市场被上述五家厂商“瓜分”,而留给其余20多万云计算企业的,只有两成。

可再将视野放到全球,能进入前三的国内云计算厂商,目前只有阿里云一家。据Gartner发布2020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追踪数据,亚马逊的市场份额为40.8%,排名第一;微软的市场份额为19.7%,排名第二;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9.5%,排名第三。

我国云计算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张建锋透露,阿里云团队服务国家部委和金融行业客户时发现,有一些是部分系统的上云,有一些是部分产品的替代。因此,在他看来,政企上云才刚刚开始,云计算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并且增速会非常快。

许诗军也认为,政企数字化转型市场,不是红海,而是蓝海。阿里云通过客户得到的反馈是,上云,依旧供不应求。在未来十年,产业界对于上云的需求是巨大的。

“有一天上云成为必然选择,那么政企的数字化转型才算真正走到了深水区。”

这就相当于,一家企业想要建设数字化系统,谈的已经不再是买什么服务器、用什么网络、用哪种操作系统这些必需品,而是关注云上的应用与服务。

许诗军进一步举例说:“比如装修时,客户已经不关心是哪个发电厂发的电,哪个网输送的、用的什么电缆,而是关心要买什么家电、用什么产品。”

在他看来,政企上云就走在这样的路上,“再过3年,又或许是5年。上云成为默认选项,应用与服务、用数字化做创新将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不再讨论是否“上云”,便是云计算成熟时。国内云计算厂商,仍然大有可为。(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UEvRcVYS0ry1N4E.html#comments Fri, 22 Oct 2021 19:45:00 +0800
软件定义存储已成为过去式,云定义存储时代正当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wYLIsAohE3FeXUa6.html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周蕾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存储对国家、社会、企业及个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存储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的稳定团结,企业的高效运营,个人的隐私安全。

说到数据存储,很多人认为能存五年就不错了,往往会忽视数据长期存储的重要性。这也是目前主流存储介质的短板所致。一般来说,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平均寿命是5年,磁带是10年,而人的平均寿命75岁,与人相关的信息至少要保持75年,包括银行存款、保险以及住房等个人资料;而政企层面的数据、重要文档更是要长期保存。

正是看到了存储的重要性,目前,各大巨头厂商均提出了自身在存储业务方面的规划。腾讯表示计划推出聊天记录付费云存储服务,阿里不断革新升级分布式存储系统,苹果也将最新发布的iPhone13扩容至了1TB。

从目前来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对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数据存储将成为一件头等大事。

存储市场发展三重奏:硬件存储、软件定义存储(SDS)、云存储

纵观存储产品系统架构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硬件存储、软件定义和云存储三大阶段。

1956年IBM发明的第一款磁盘存储系统,带人们进入了硬件存储时代。存储软件运行在专用硬件设备中,必须与指定的硬件捆绑销售。当时,企业及个人大多使用软盘、光盘、优盘等作为自己数据存储的介质。

2012年,软件定义存储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其消除了对专属硬件设备的依赖,由于软件定义存储可与大多数行业标准硬件兼容,可以利用现有硬件提供高性能的存储解决方案,同时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工作负载。所以,当时企业级用户对软件定义存储系统依赖性开始增强。

近几年,伴随着新基建政策的出台,云计算的普及与大规模应用,企业客户对于存储的功能需求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方面,新兴的业务场景层出不穷,新的应用带来了多样化的数据和IO负载,一套通用的存储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另一方面,云化的基础设施必然带来资源的共享、多租户隔离的需求,如何既满足资源共享,又能减少性能扰动,保障每个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数据安全,给存储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云定义存储”概念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存储方式,云存储具有持久性长、可用性高、安全性强的优势。

目前,云存储服务的应用范畴也在不断拓展,从电商、游戏、视频等互联网领域向制造、政务、金融、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全面赋能产业互联网。以工业为例,云存储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制造企业从研发、设计、制造、交付,到运营和管理等系统之间存在大量数据孤岛的问题,还通过高效的智能分析提高业务管理运营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使得高端制造业从规模型制造向柔性生产转型。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云存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26亿元,2020年我国云存储市场规模预计接近400亿元。另据IDC咨询预测,全球云存储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规模将增长到889.1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厂商在云计算特别是公有云领域的研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并发处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中心节能等关键技术领域,部分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主流开源社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例如在云存储领域,我国云服务商自主研发的可实现免重启修复所有内核代码的热补丁技术,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因系统重启而导致的数据丢失、业务中断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市场认可。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感,各大云厂商在云存储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阿里云就于近日发布了全球首款“云定义存储”(CDS)产品。

据雷锋网了解,CDS拥有与公共云一致的技术架构、功能特性、API以及快速迭代进化的能力,统一公共云与线下存储的技术栈;与此同时,CDS以服务于上层应用为驱动,原生支持多租户架构以及自服务能力,赋能租户身份识别与细粒度资源鉴权——既支持租户之间共享资源,又能做到各个服务之间的资源隔离,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阿里云基础产品资深产品总监陈起鲲表示,与传统的“软件定义存储”不同,“云定义存储”是一种以服务上层应用、服务多租户共享、服务规模化部署而设计的产品,能最大程度满足云时代的存储要求。

企业云存储是检验云厂商竞争力的黄金标准

谈到我国云存储市场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这一年,云计算、云存储的概念在国内开始出现;2011年,云计算、云存储的概念落地;

2012年,国家将云计算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云存储应用,该阶段主要以个人云存储发展为主。

但从2016开始,由于监管政策收紧导致大批网盘企业关停,致使个人云存储用户规模急剧下降。与此同时,国家积极鼓励企业上云,促使企业云存储迎来高速发展期。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据产量总规模为3.9ZB,同比增加29.3%。数据来源结构方面,数据资源主要由行业机构(政府、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的企业)及个人持有的各类设备所产生,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机构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其中,2017年占比为73.9%。2019年,占比达76.9%,并呈现逐年攀升之势。

从云存储市场里来看,目前企业云存储占据了98.63%的云存储市场规模,个人云存储市场规模占比仅在1.37%左右。

由此可见,目前企业云存储已经成为了云存储的主要市场,全国云存储市场发展迅速。

陈起鲲也表示,“政企市场是检验云厂商竞争力的黄金标准,除了全新的CDS产品外,为了满足用户全面的存储需求,性能大幅提升300%、时延降低70%的企业级ESSD云盘,以及可兼容HDFS的数据湖存储OSS,都将成为企业云存储的强大助手。”

“云定义存储,突破了云计算的边界,为企业客户带来与公共云一致的存储使用体验。”阿里云基础产品资深产品总监陈起鲲补充道,“这是云计算的一小步,但可能是存储行业的一大步。”

总结

如今,数据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但数据爆发式增长背后的问题是,数据存储在哪,怎么存储,存储之后又如何利用,这些实际上才是带动整个数字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安全以及企业高效运转的重要一环。

云存储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企业的主流存储方式。(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wYLIsAohE3FeXUa6.html#comments Thu, 14 Oct 2021 10:22:00 +0800
易点云,向「办公云」寻找新蓝海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006TECy8fsI3C7b.html

作者 | 王慧贤

编辑 | 周蕾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等IT设备是企业正常运作期间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

可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IT设备的采购、维护等流程是企业难以顾及和不愿顾及的B面。

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做硬件租赁的厂商。

而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后,在今年3月,易点租宣布获得E轮5亿融资,并正式将品牌升级为易点云。这一升级背后,更是明确了易点云未来的战略定位和规划。

事实上,“云”与“租”最大的不同在于,“租”更多指硬件本身,重产品;“云”更多指一体化的服务。而易点云便是后者,更强调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服务为重心。

应需而生的办公云或是下一个企业级的“水电工程”。

作为率先提出办公云这一概念的易点云,在企业办公室内部IT这个赛道深耕多年,其CEO纪鹏程对办公云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独到理解。通过雷锋网与纪鹏程的对话,我们试图挖掘出易点云能够在这个千亿市场突围的真相。

办公室内IT:全社会级的基础设施

在国内中小企业的办公室IT架构中,企业大多采用购买设备+自招网管实施IT服务的模式。

但由于无法根据团队和业务规模做到灵活采购和调配IT资源,导致企业面临IT设备空置率和丢失率较高、平均使用周期短、使用和维护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化,将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易点云CEO纪鹏程向雷锋网表示。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IT就属于非核心业务,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痛点,是企业无暇顾及和不愿花时间顾及的“硬币背面”。

“IT可以分为办公室外IT和办公室内IT。”

办公室外IT是指,以服务器的算力和在服务器上的软件,以及围绕服务器展开工作的IT。比如公司的产品经理、技术经理,平时向公司的CTO汇报工作,服务器和访客都在办公室外部。

与之对应的是办公室内IT,包括PC、投影仪、显示器、打印机等硬件和OA、CRM、HR等SaaS软件。

“相比主要面向研发公司的办公室外IT,办公室内IT更像是一个全社会级的基础设施,因为每个公司都会用到办公室内IT。”纪鹏程向雷锋网表示。

易点云作为中国最大的办公IT基础设施服务品牌,深耕办公室内IT赛道多年,有着一线的服务经验,纪鹏程介绍,“一般来说,办公室内IT基础架构分为硬件本身、硬件服务、Office IT服务和SaaS四个部分。”

硬件本身不必多言,市面上也有不少厂商在做;

硬件服务包括随用随还和再制造服务;

Office IT服务则包括IT硬件服务、IT软件服务、网络服务和巡检服务;

SaaS服务则包括了组织架构、培训、招聘、薪酬、固定资产管理等。

“事实上,整个中国办公室内IT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超大型企业的IT设施已经相对完备,他们更需要的是分布式、安全等服务;相反,一些中小企业很可能连个网管都没有。”

在纪鹏程看来,一个典型的泛中小企业的办公室IT架构就包括以上四部分,把这四部分解决好,泛中小企业的办公室IT架构就能达到100分。

“易点云的使命就是让5000人以下的泛中小企业的IT更轻松。”

“办公云”向内,“公有云”向外

也正是基于这个使命,易点云紧跟产业变化、从“租”到“云”,以技术驱动服务优势,提出办公云概念。

易点云提出的办公云,将重新定义企业办公IT算力,帮助企业集中调配PC算力,全面提升IT设备使用率,使得IT设备像外卖的送餐服务一样做到灵活使用,有效降低企业IT基础设施成本。

那么,究竟何为办公云?其服务形态和模式又是怎样的?纪鹏程也向雷锋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从客户的角度(需求侧)来看,办公云就是一个把硬件、硬件服务、Office IT服务打包在一起的产品。

“办公云和公有云,是IT基础设施的内外两面,共同为企业提供IT服务。”公有云给客户交付的是虚拟服务器的算力,办公云给客户交付的是实体PC设备,通过软件系统和再制造技术,将PC算力最大化。

“办公云和公有云,有着相似的功能与特点。”纪鹏程认为,首先,二者都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客户可以按需取用、随用随还。

其次,在用户侧都实现了低成本。公有云通过对接无数个行业,使服务器算力最大化;办公云通过对接无数个岗位,使PC算力最大化。比如,易点云通过与企业合作对接了全社会高低端岗位后,将其分成算力需求型岗位、形象需求型岗位和输入设备需求型岗位。通过将算力服务匹配给不同的岗位,办公云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周期性成本。

最后就是高可靠性。在服务层面,易点云上线了一套类似网约车和外卖配送的接单系统,设有专属的服务热线和服务经理,服务团队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上百座城市。从过去一人服务一个片区,到现在一人服务一栋楼或者一条街,可以实现 2-4小时上门解决问题,以此快速保证客户的服务,实现算力的不间断提供。

从供给侧来看,公有云是通过技术,使得同一时间在一台服务器上跑三个虚拟机,相当于把一个实体机变成三个虚拟机。

办公云也是相同的逻辑。

易点云如何实现一变三?“首先,购买PC的企业,由于裁员或跨部门调动,内部设备空置率大概能达到20%;在办公云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随用随还,不存在空置的现象。其次,从使用周期上来看,企业内部电脑的平均使用寿命在4年左右,因为遇到维修困难,企业一般会选择重新购买。易点云则通过PC再制造技术,把一个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至7-10年。”纪鹏程向雷锋网表示。

也就是说,办公云通过PC再制造技术和星云(调度系统集群),使得PC使用时间拉长了两、三倍,即使同一时间一台电脑只能一个人使用。

正如纪鹏程所言,办公云和公有云作为IT基础设施的内外两面,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从不同方向为企业IT降本增效。从某种意义上讲,办公云解决的是企业的“水”和“电”的问题,是企业运作期间很难在意到,却又必不可少的“硬件”。

也正因此,这个“不起眼”的市场,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办公设备租赁行业市场前瞻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采购打印机、复印机出货量超过1500万台,电脑等设备年出货量达千万台,整体市场规模达千亿级别。

千亿市场,易点云的“闪光点”在哪?

易点云的“闪光点”很明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其他公司来说,每个行业都有产业链,在每条产业链之下,都会有三到五个核心节点,而易点云不是。

“易点云创造了办公云这个行业,所以产业链和核心节点都需要自己建。当易点云把这些核心能力都建设出来后,发现自己具备了很多全球第一的能力。”纪鹏程告诉雷锋网。

第一个核心能力,就是易点云自研的高效算力调度系统集群(星云)。星云通过数据计算合作企业设备空置率、使用率以及月增幅,更敏锐地管理和维护人力及设备。

通过星云系统,易点云能够预测企业未来IT服务使用需求,有效保证所有设备都在使用中的同时,也实现了算力池的高效调配,PC算力得到最大化利用。

同时,易点云通过这套系统实时掌握北京、深圳等不同仓库中的可用设备数量,根据不同地域的仓储情况和需求预测,未雨绸缪地提前调拨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个是易点云的PC再制造技术。易点云研发了全球领先的PC再制造技术,拥有全球唯一的PC再制造中心,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翻新、维修,性能升级,使PC使用周期从平均4年提升至7年以上,再考虑设备闲置率的降低,最终可以计算出所有设备的有效使用年限:购买PC的模式为3.2年,而办公云的数值则能够达到6.6年以上。这意味着设备有效使用年限能够提高一倍以上,企业的使用成本也就有了更大的下降空间。

除此之外,易点云以科技支撑,具备超强的服务能力。9月15日,在“办公云,应需而生”媒体沟通会上,易点云发布了最新自主研发的弹性服务网络智能调度璇玑系统。通过前端工程师服务智能匹配和后端调度全程可视化监控,易点云实现了全平台3500余名工程师的高效服务。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易点云对于客户的核心价值,那就是省心、省钱、省事。通过易点云的技术和服务能力,企业可以将IT,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包括硬件、硬件服务、Office IT服务等全权托付给易点云。

“云服务行业是规模效应明显的行业。规模越大,领先优势越明显。”纪鹏程向雷锋网表示,截至目前,易点云设备算力池在服务设备超过100万台,累计服务企业客户5万家,其中2万家为大中型企业,市场占有率达80%,客户留存率超过了90%,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凭借着技术和服务优势,易点云已经成为办公云赛道的领头羊。

“过去5年,易点云一直保持每年70%以上的增长。未来,易点云将继续围绕办公室IT进行深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办公室内部IT服务,把客户的‘用水、用电’问题解决好之后,再向SaaS层延伸。”纪鹏程说。

往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别人多吃的,不止是一口。易点云,或将在办公云赛道上持续领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U006TECy8fsI3C7b.html#comments Fri, 08 Oct 2021 20:03:00 +0800
华为“筑魂”工程:未来整个数字世界需要统一操作系统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XAlPnqNGqmguyref.html

近日召开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全新发布。这是继欧拉操作系统于2019年开源之后,又一次重大升级。

据悉,未来欧拉操作系统可广泛部署于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各种形态设备,应用场景覆盖IT(Information Technology)、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和OT(Operational Technology),实现统一操作系统支持多设备,应用一次开发覆盖全场景。

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操作系统“碎片化”现状,导致数字基础设施产生大量“软烟囱”,带来生态割裂、应用重复开发、协同繁琐的挑战,数字化新时代,呼唤新的统一操作系统。

在ICT领域,华为提供服务器、存储、云服务、边缘计算、基站、路由器、工业控制等产品和解决方案,都需要搭载操作系统,所以华为一直在构建能力,旨在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本次欧拉全新升级,同时支持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各种形态设备的需求。支持多样性计算,致力于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操作系统;并通过为应用提供确定性保障能力,支持OT领域应用及OT与ICT的融合。至此全新发布的欧拉操作系统可覆盖从IT、CT到OT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

欧拉和鸿蒙已经实现了内核技术共享,未来计划在欧拉构筑分布式软总线能力,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鸿蒙终端。后续进一步在安全OS、设备驱动框架、以及新编程语言等方面实现共享。通过能力共享、实现生态互通,“欧拉+鸿蒙”更好的服务数字全场景。

总的来讲,操作系统被誉为“基础软件之魂”,这也是华为的“筑魂”工程。这一次,操作系统重新定位后,本质上解决的是缺“芯”少“魂”的问题。

过去操作系统存在“软烟囱”问题,限制了很多场景化的创新。欧拉定位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还跟鸿蒙实现了内核技术共享,未来构筑分布式软总线能力,同时还会在新编程语言方面与之实现共享。

在开源方面,基于欧拉开源版本做商业化发行版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取收入和价值。目前欧拉操作系统已经有工业场景商业发行版的计划。

此次媒体沟通中,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华为计算产品线研发总裁熊彦等专家,就有关欧拉操作系统设计、生态,以及华为计算产品线包括服务器等硬件创新方面的部分进展情况进行了回答。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Q:近期华为在计算业务包括服务器等都有一些变动,接下来华为计算产品线会有哪些调整?欧拉新的定位和升级,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A:最近我们X86服务器业务有些变化,我们也在寻找新的模式,让这块业务可延续。我们做X86服务器的定位和做鲲鹏、昇腾的定位是不一样的。X86服务器是做产品,把产品做得有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做鲲鹏、昇腾,是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在X86服务器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要面向鲲鹏、昇腾构建新的产业生态。

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计算产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鲲鹏、昇腾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端、边、云全场景协同的需求,提供多样性算力,构建更有生命力的产业生态。

未来,在鲲鹏、昇腾方面,我们有两个坚持:第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资,聚焦在核心的基础软硬件,通过构建基础软硬件根技术,根深叶茂,发展生态;第二是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生态发展战略,与伙伴一起共创、共享产业价值,共同构建繁荣的生态。本次发布欧拉,也是我们整个生态构建的一部分。

Q:根据任总最新发言,欧拉定位是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既要面向服务器,又要面向通信和设施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我们经常听说,面向通信和设施的操作系统,如何理解?这给欧拉带来哪些技术上的挑战?

A:首先,华为在ICT领域有非常多的产品,包括计算、存储、云服务、边缘计算、基站、路由器等。这些产品都需要搭载操作系统。在这么多广阔的场景里面,对操作系统的需求是非常多的,而且互不相同的。包括刚刚您问到的通信设备、工业控制领域操作系统往往它的运行环境会比较小,不像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可能内存都在GB级以上。同时,它对确定性、可靠性、时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华为公司一直都在构建能力,希望用一套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多种不同场景对操作系统的要求。

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欧拉要达成这个目标,确实会有很多技术的要求。

首先,欧拉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栈原子化解耦,可以根据设备不同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按需构建,灵活裁减。同时支持按需的服务化的构建,就是根据场景不同,开发者可以通过工具的帮助,自助的组成它需要的操作系统。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多设备协同套件,帮助我们的开发者在开发应用的时候能够在多设备之间进行有效地协同。此外,我们使能了应用一次开发,覆盖多场景。通过标准API、欧拉SDK、欧拉DevKit,帮助开发者的应用一次开发,可以在多种设备上进行部署。这些都是我们后续在技术上需要做的工作。

Q: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核心部件,对于行业客户而言,替换时考虑的因素很多,目前欧拉在行业客户的应用进展如何?鲲鹏生态的成熟将给华为新兴业务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A:我们的欧拉操作系统之前在服务器领域发展其实一直很快,当前已经部署超过30万套,今年底可能突破商用100万套。希望后续能够和各个行业的应用开发者有更多的合作,在各个行业的操作系统里面发挥相关的作用。

Q:新的欧拉操作系统和鸿蒙也会打通。能否举例说明这两个操作系统打通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把这个叫做软烟囱,它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带来生态割裂、应用重复开发、难以有效协同的挑战。

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生态,不能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跟随,一定是要创新,而且这个创新一定是面向未来,满足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就是端、边、云全场景需要协同,整个数字基础设施云、管、边、端都需要协同,这就是未来明确的趋势。我们就要面向未来的趋势,云、管、边、端如何做好有效协同,来打造新的操作系统,我们就通过欧拉加上鸿蒙。

鸿蒙是把含智能手机,各种智能终端、物联网终端,都能通过一套鸿蒙的架构实现,所以叫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欧拉面向数字基础设施,ICT+OT,全场景就是一套欧拉。鸿蒙和欧拉的理念是类似的,就是要改变操作系统的现状。

鸿蒙和欧拉再进一步打通,在技术上怎么实现呢?首先是共享内核。在华为内部开发鸿蒙的、开发欧拉的内核团队是一个研发团队,天然我们在组织上就共享了。然后在内核的产品上进一步共享。第二是鸿蒙、欧拉整个设计理念也是类似,我们叫全栈原子化解耦,通过解耦、组件化,可以理解为抽屉式,面向不同的场景,可以组合出不同的版本,然后构建出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的多样性设备的需求。

基于这样统一的设计理念、共享的内核,下一步我们就希望把欧拉和鸿蒙在能力共享上进一步增强,有几个具体的规划:

第一是未来计划在欧拉构筑分布式软总线能力,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鸿蒙终端,这个网络设备不管是边缘还是工业场景还是云管边,一旦识别了鸿蒙的终端,自动识别、自动连接,就把整个云、管、边、端生态打通了。

同时,我们还会推出新的编程语言。本次,我们发布了毕昇C++底层编程语言。我们计划在明年发布仓颉应用编程语言。鸿蒙和欧拉,用全新推出的统一应用编程语言来开发,这样在上层应用用同样的一套编程语言,进一步实现应用生态的打通。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一步步规划,把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和面向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的欧拉两个生态再进一步打通,这就是未来整个数字世界需要的统一的操作系统。

Q:欧拉是否也给自己定义了一个阶段性发展的小目标?

关于欧拉,我们是有目标的。首先,欧拉和鸿蒙都坚持开源。实际上欧拉和鸿蒙的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两点:第一是面向未来的端边云全场景构建的操作系统,更有竞争力;第二是坚持开源模式,汇聚开发者和生态伙伴的力量,共建共享共治社区,共同完善产业生态。欧拉开源社区已经是中国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产业根社区。

我们不仅定位中国,也要走向全球。后续,我们有计划把欧拉社区延伸到海外,一步步把欧拉开源社区打造成全球主流的数字基础设施操作系统社区。这样让全球的开发者、全球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伙伴都在社区上作贡献。通过社区打造一个全球主流的开源社区,构建一个全球主流的生态。有这个全球主流的生态的支持,在中国、海外,我们帮助社区的商业伙伴成为市场主流份额的厂家。这是欧拉的发展目标。

在工业场景,这次我们发布了欧拉21.09创新版,明年3月份还将发布LTS版本。我们现在跟一部分OSV在合作,面向工业场景推出相适配的商业发行版,把工业场景现有的复杂的操作系统通过欧拉实现统一。

Q:欧拉操作系统资金以及研发人力投入的情况能否透露?具体是哪个团队在牵头做?

A:我们做欧拉操作系统有超过十几年的历史,并把过去十几年研发的成果,向产业界开放。之前徐总也提到,这并不是一个新东西。

在具体投入方面,华为内部有中软的内核开发团队,也有计算产品线的产品和生态团队,在不同的通信产品领域、云的产品领域都有面向欧拉做相应的产品开发的团队。总数有几千人的研发投入。未来,在华为我们会持续加强面向欧拉的投入。

现在华为内部启动了欧拉会战,加上我们过去面向鸿蒙的松山湖会战,我们就是要解决操作系统“缺芯少魂”的“少魂”的问题。欧拉开源之后,华为的投入不会减少,我们还会持续加大。同时更重要的是,未来通过开源社区,就不仅仅是华为的投入,整个产业链的投入都会加大。

目前在欧拉社区里面直接做代码贡献的总共有6500人,其中90%是非华为的直接代码贡献者。整个产业链都在为欧拉社区做贡献。我相信这次欧拉全新发布之后,整个产业链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通过汇聚全产业链力量,共同繁荣生态。

Q:未来鸿蒙与我们现在的欧拉之间的分工是什么?比如哪些设备可能比较适合用鸿蒙,因为我们底层是通的,然后哪些设备可能更适合用欧拉?

A:鸿蒙跟欧拉操作系统是相互互补的,加在一起,可以覆盖数字全场景。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鸿蒙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面向智能终端,面向端侧的操作系统。欧拉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所以面向ICT的设备都是基于欧拉覆盖的全场景,然后面向消费者终端或者各种行业终端、物联网终端类的都是鸿蒙覆盖的场景。

在工业场景,就是OT场景,原则上也是基于这样的分工,就是面向设备类是基于欧拉来覆盖,面向端侧,有各种工业场景的物联网的终端是基于鸿蒙来覆盖。可能在一部分边缘的场景,边缘设备到底是属于端侧还是属于边缘设备,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所以两种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交叠,就是在工业场景,这个就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对可靠性要求更高、更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那我们就用欧拉系统;需要更灵活适配终端、多样性的,那就基于鸿蒙。所以为什么说欧拉和鸿蒙进一步打通,也更有价值,就是它既有各自独立的定位,又有一定的交叉地带,同时还需要这两个生态的协同对接。

Q:演讲中您提到现在整个鲲鹏生态已经能够用得上,但下一步是要做到用得好,那么鲲鹏从“用得上”到“用得好”还有多远?

A:从用上鲲鹏到用好鲲鹏,事实上这个转变是已经在部分行业、部分场景在做转移了。因为本身来说它并没有可量化的说多少就算好用、多少是可用。

从应用迁移的角度,从不同计算平台的应用迁移的角度,从原来的一个计算平台迁移到鲲鹏之后,它带来的用户体验、带来的性能能够进一步提升,这就是好用。如果性能基本持平,那算是可用的。如果说迁移上来,比原来性能还差,那算不太可用或者基本可用。所以我们现在梳理出来的八个主力场景,我们现在已经逐步地做到了从原有的计算平台迁移到鲲鹏之后,不仅可用,还能好用,就是性能还能提升。这是从迁移的角度。

从原生开发的角度,怎么算好用?应该是基于鲲鹏来做原生开发,对开发者来说,更方便、更便捷、极简开发,要么带来更好的性能,要么带来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增值的业务或者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是我们在后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未来我们希望从使能应用迁移到使能基于鲲鹏的原生开发,让更多的应用不要说再在原有的平台上开发一遍再迁移过来,而是从一开始就在鲲鹏的平台上做原生的应用开发。

这次我们推出的DevKit 2.0,就是让更多的行业应用就从一开始在鲲鹏上面开发,这样开发者也不用二次迁移。这样随着我们鲲鹏的生态进一步在各个行业的发展,整个生态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各个应用就自然得到了规模的应用。

Q:鸿蒙和欧拉可能在某一些设备上可能会存在交叉,那这两个系统后面再去向更多的用户场景拓展的时候,会不会很容易打架?这块华为内部是怎么定义这两个东西的边界或者怎么去平衡这个事情?

A:操作系统本身就是在一个场景上是存在多种选择的。就像现在面向智能手机,现在有iOS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有鸿蒙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做选择、上层的应用也可以做选择。在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个场景,现在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厂家都在做商业发行版。所以上层的应用软件可以选择其集成的操作系统厂家,然后用户单位也可以针对操作系统来单独招标。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下,操作系统都不是唯一选择,其本身就存在多个选择。

从这一点来说,对于工业场景,如果说存在一定的重叠的地带,那也有一个用户可选择的过程。所以这本身来说并不存在冲突,应该是给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因为如果一个场景只有唯一的选择,那反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方式。所以首先不存在冲突。

但是我们也是希望让客户多个选择,也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共享,而不是在多个选择之间相互互斥。如果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商业发行版,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那就存在客户选择的这个操作系统,我基于这个操作系统开发了上层的应用。当我要转换到另一个操作系统时,我上层的应用要全部开发一遍,不管是对用户还是生态中的软件企业来说,都存在工作量的浪费。

所以我们也希望把底层能够进一步打通,让不同的操作系统的商用产品或者商用发行版,它们相互之间既有差异化的部分,又有共性、可共享的部分。它的基础部分能通过我们构建的统一的开源社区来构建一个开共享的基础部分,包括欧拉开源社区,在基础开源部分可以实现能力的共享。但是不同的技术软件企业基于开源社区,又可以推出各自的商用发行版面向客户。

商用发行版在基础的平台基础上,再增加差异化的部分,发挥各自他们的优势,比如在场景化适配性、在可靠性、在更多的增值功能各个方面,可以鼓励大家差异化。这样面向最终的场景、最终的客户,有多个选择,但是这多个选择之间又能够实现最有效的基础的共享。这就是我们希望的一种模式,应该也是用户所希望的一种模式。

 (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XAlPnqNGqmguyref.html#comments Wed, 06 Oct 2021 15:57:00 +0800
对话阿里云李飞飞:关于云原生数据库的五大预判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4hfnM5ky8B1JpkF.html

作者:王慧贤

编辑:张栋

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如今,围绕“数据”的话题越来越多,离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

从陌生到熟悉,数据不仅“出圈”,甚至已然站在了C位。去年,中央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表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数据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步入信息化时代后,数据库、操作系统与中间件作为计算机最基础的三大软件,支撑着企业的正常运行。

当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后,必然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企业的数据存储和处理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更重要的是,疫情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更加速了企业的上云速度。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时代的变革,总会带来商业世界的变化。如何在云原生架构下使用数据库,成为企业的痛点和云厂商的机会,亚马逊AWS的CTO Werner Vogels曾多次强调:“数据库是云计算的终极之战。”

在数智化时代,云原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云原生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相比,核心优势是什么?是否把数据库搬上云就是云原生?基于这些问题,雷锋网与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数据库产品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展开一场对话。

国产云原生数据库,摆脱「切肤之痛」

如今,数据库的商业世界,因为云的出现与发展,分成了两大派系。

一派是以Oracle为代表的传统商用数据库,一派是以国外AWS、国内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原生数据库,去“IOE革命”下的产物。

其实,早期较为火热的数据库种类有三种,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

在《浪潮之巅》一书中,作者吴军写下了这样的观点:“Oracle 的兴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它最早看到关系型数据库的市场前景,并且在商业模式上优于 IBM。”

因此,在云原生数据库“入世”之前,数据库的天下一直是Oracle的,国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得不采用Oracle+IBM小型机+EMC的模式来维持正常运营。

高昂的费用,使得对于数据库需求较大的互联网巨头“忍无可忍”。

2009年,阿里巴巴的Oracle RAC 集群节点数达到了创记录的20个。可由于Oracle并没有弹性扩展的功能,只能按照峰值流量购买小型机和数据库,导致阿里将业务上涨带来的大部分利润,都支付给了Oracle。

第二年,阿里便开始走上了去“IOE”之路,根据开源MySQL搭建了AliSQL,并顺利经过了淘宝双11的考验,国产云原生数据库算是正式摆脱了“切肤之痛”,逐渐受到市场的真正认可。

另一边,国外的AWS在2015年公布了基于云计算的自研数据库Amazon Aurora。Aurora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可以跨3个可用区域复制6份数据,其最大的特性就是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云计算巨头的入局,让云原生数据库在国内外一步步成为主流。据Gartner预测,到了2021年,云数据库在整个数据库市场中的占比将首次达到50%,到2023年,75%的数据库都要跑在云平台之上。

云原生数据库2.0,长什么样?

关于云原生数据库,随着逐步的出圈,也让人们关心的焦点从“是啥?”转变为“还能解决哪些问题?”

“云原生数据库的逻辑就是当云计算发生本质变化后,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进行池化和解耦,让用户的数据像使用水电一样便利。”李飞飞向雷锋网表示。

但云原生数据库存在着数据孤岛的问题,无法打通多个数据系统的情况下,企业在数据加工和数据管理上就会“压力较大”,甚至在数据安全方面还存在隐患。

传统数据仓库一般基于T+1数据集成构建离线数仓,以支撑企业各项分析与服务。传统方案不但会影响线上业务稳定性,且难以支持企业的实时需求。

因此,在李飞飞看来,云原生数据库已经走到2.0阶段。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上述存在的痛点。

9月26日,在阿里云数据库创新上云峰会上,阿里云发布了首个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DMS及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简称:ADB),实现了库仓一体的技术架构,提供在线数据实时入仓、T+1周期性快照、按需建仓等能力,数据延时低至秒级,持续赋能业务在线化,使企业的在线数据可以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相较于传统方案,阿里云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有4大核心优势:

1、对业务侧影响小,不会因为数据汇聚集中和实时加工影响业务侧正常运行,CPU、内存占用低于5%;

2、事务顺序和数据准确性有保障,且处理链路短,支持在线数据实时处理落仓,效率更高。数据传输效率100m/s,数据延时在10秒内;

3、支持复杂实时数据加工、计算逻辑;

4、低代码操作,能够大大降低实时数仓的构建难度,提升构建效率的同时,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类实时场景。除了实时统计分析场景外,企业为满足周期性数据分析需求,需建设周期性全量快照。

传统数仓的周期性全量集成方案会对生产业务造成稳定性影响、全量集成时效性差、且无法满足客户针对任意时间点进行数据回溯的业务诉求。

针对T+1周期性集成场景,一站式敏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支持基于拉链表的T+1全量数据快照,用户通过简单几个步骤,即可按需生成各种周期的全量或增量快照。

此外,业务还可按需进行任意时间点的数据回溯,以快速解决数据异常问题。

谈起未来数据库的发展趋势,李飞飞提到以下五点:

1、云原生+分布式一定是数据库的标配,分布式已经是必选项。分布式数据库由多个相互连接的数据库组合而成,面向用户则是以单个数据库的形态出现。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具备易用性、高扩展性、快速迭代、节约成本等特征,从资源池化到弹性扩展,再到智能运维,再到离在线一体化,解决企业用户的核心诉求。

2、AI for DB(database,指数据库)和 DB for AI 将是主流趋势。用AI将数据库运维管控智能化,尤其在云原生+分布式这个前提下更重要,因为数据库不仅是内核的能力弹性高可用、可拓展性,更重要的是部署后应用和运维的复杂度要大大降低。在数据库里,面对越来越多非结构化的数据,分析能力十分重要。

3、数据的安全可信,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变得愈发重要,如何确保整个数据库系统,在处理数据全链路过程中提供加密能力、多方安全计算能力、隐私保护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趋势。

4、多模数据处理能力将越来越重要。比如,新型数据库多模态的处理能力,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打标签、智能电池化预测等应用场景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一份数据,多个数据处理引擎:实现仓库一体、仓库联动、仓库打通,数据之间无缝流转。

开源不等于商业成功,更不等于先进

以上判断,也从侧面反映出阿里云数据库的走向,这点毋庸置疑。但除此之外,业界最关心的,还有开源。

近半年,国内很多厂商相继提出开源战略,背后缘由显而易见,为了打造生态。就在今年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花名行癫)将2021年阿里云的发展关键词归纳为:做好服务、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

做好服务与生态,成为如今厂商们不约而同的目标,而开源,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雷锋网问到:“未来,阿里云数据库会不会把所有能力都开源?”这一问题时,李飞飞给到的回答是:“不会。”

之所以有这样的回答,是因为对于开源,他有着一些判断和看法。

“商业化能力和开源社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基于云原生管控的能力、针对商业版数据库兼容性等能力,阿里云不会选择开源。”

李飞飞表示,这些部分,本就是阿里云数据库的商业化版本。

事实上,业界大多数的数据库厂商都不会针对自身的核心能力开源,如TiDB的核心管控组件、TiFlash。

与像MongoDB,、Cassandra、CouchDB这些以开源起家的数据库厂商不同,开源只是阿里云数据库的战略,不是阿里云数据库的命脉。

前几年,有业内人士表示,在面向开源时,国产数据库首先需要解决信任以及开源知识产权等问题。“开源会让厂商更加认真思考版权还有专利的问题,事实上,选择开源后,对于数据库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飞飞认为,开源只是一种选择,数据库开源成功并不代表着商业化就能够成功,不开源也不能代表厂商不先进。

更准确的说,开源只是一种有效手段。

最终,阿里云数据库希望客户能够通过开源版本把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技术快速用起来,并能够参与到技术产品的迭代过程中,在一些高阶能力上,借鉴团队专业能力和阿里云的服务能力,成为良好的商业合作伙伴,这是李飞飞以及阿里云数据库对于开源的一些基本思考。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4hfnM5ky8B1JpkF.html#comments Thu, 30 Sep 2021 11:20:00 +0800
干货满满!龙蜥社区Meetup走进龙芯圆满结束,5大技术分享精彩回顾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NfD57X8MsBupbc3c.html

9 月26 日,龙蜥社区(OpenAnolis) “走进”系列首场 Meetup ——走进龙芯,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线下开展,并圆满结束。本次“走进龙芯” meetup 不仅SIG组内发布了首个基于龙蜥操作系统(Anolis OS)的 LoongArch 版本,同时汇集了众多 LoongArch SIG 开发者及龙芯研发中心的大咖们,和我们分享龙芯软件生态、 LoongArch 架构技术、 龙芯平台 Alpine 容器技术和云生态等方面技术干货。想要知道有哪些干货内容,就随龙蜥运营一起回顾一下吧!

首先,由龙蜥社区理事、龙芯中科副总裁高翔进行欢迎致辞:

“感谢龙蜥社区创造这样的机会,能让大家一起坐在这里交流,我代表龙芯公司对各位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龙芯在上个月刚刚度过

二十岁生日。二十年前,我们开始了 CPU 创业的征程,在这二十年中,我们也得到了在座的许多同道中人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里跟大家阐述一下龙芯与龙蜥社区的关系。操作系统和CPU是信息产业里最核心的两个系统,没有之一,我们和龙蜥社区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对龙蜥社区有两个期望:1、通过社区组织汇集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头部公司,以社区为平台,产生原创性的、来自中国的创新成果。2、希望龙蜥社区产生的成果以及培养的人才,能够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特别是为基础层的核心技术发展,发挥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最后,希望今天下午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随后,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发表致辞:

“感谢龙芯的各位同仁,非常高兴龙蜥社区可以走进龙芯,大家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之前参观过龙芯的展览,龙芯中科的一系列芯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龙蜥社区未来如果未来想把 OS、基础软件的创新做好,如何跟芯片形成更好的协同,共同解决基础软件生态的问题、解决应用生态的问题、解决日后中国基础软件竞争力的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非常高兴大家今天一起走进龙芯中科,一起学习。之前很高兴见证了社区成员一起讨论成立龙芯 SIG、基于龙芯做龙蜥版本的事情。这件事情的全过程给我留下几个深刻印象。第一个印象,龙芯团队中的同学技术水平是很高的,尤其在国内,跟这样的高水平团队合作,我们是非常荣幸的。第二个印象,SIG 中的团队成员,来自很多公司—包括龙芯中科、阿里、统信、万里红、中科方德等等,这么多不同团队的同学,在一个 SIG 里共同去做一个发行版,这让我感觉这个社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有活力的。所有不同公司的同仁一起共同努力,让发行版能够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也让我感觉到,在国内,龙蜥社区的出现是很适时的,而我们也确实有许多人才,有机会能够把龙蜥 OS 踏踏实实地做出来。第三个印象,是面向未来,我们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无论是和社区的几个参与单位一起对未来中国整个基础软件构建自己的竞争力,还是基于 OS、基于芯片这两者配合构建核心竞争力,都是大有可能的。

最后,外界其实对于龙蜥社区,以及龙蜥社区的创新成果其实都是非常期待的。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向大家传达一个观点,无论从国内、国际,从国家、公司层面,龙蜥社区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包括与像龙芯中科这样的国内领先的 CPU 厂家一起,把基于 OS、基于芯片的联合创新做好,未来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再次感谢龙芯提供场地,感谢这些优秀的技术同学分享,将这些关键的 CPU 核心技术提供给社区的参与者,相信未来我们的合作会更加深入,取得的成绩也会更加夺目。”


致辞后,会议进入主要的技术分享阶段。五位分享者围绕发布新版本 Anolis-LoongArch 的研发背景、进展、后续规划以及容器云、虚拟化技术等相关技术方向进行了详解。
龙蜥社区技术委员、龙芯系统研发部王洪虎对 Anolis-LoongArch 生态新版本进行介绍,主要包括Anolis LoongArch版本的研发背景、LoongArch SIG 组的工作大事记,LoongArch 版本的研发进展、操作系统各子模块移植情况、首个内测版本 ISO 已制作完成并内部测试、龙芯在Linux 内核、KVM虚拟化、Gcc/LLVM/Golang、JDK/JavaScrip/DotNet 等领域 LoongArch 架构的移植适配及国际上游社区的工作情况、龙芯在 KVM 虚拟化、容器虚拟化等领域所进行的生态建设情况,并同步了 Anolis LoongArch 版本的后续工作规划。 

龙芯芯片研发部汪文祥对龙芯 LoongArch 架构进行详细地讲述,从建立自主信息产业体系成为国家战略等国际国内大环境出发,阐述了龙芯研发 LoongArch 指令集的背景,指令集自主与兼容的关系,从基础软件、动态翻译虚拟机及二进制翻译等方面解析充分考虑兼容的自主 LoongArch 指令集系统,包括其完全自主、技术先进、兼容生态的特点,并结合 ABI、内核与用户态、二进制翻译等方面介绍 LoongArch 架构特点。

龙芯系统研发部张文龙对龙芯平台内核及虚拟化技术进行了分享,介绍了龙芯 KVM 虚拟化及 OpenStack 等虚拟化软件生态工作情况,从虚拟化效率、虚拟机操作系统及各种启动方式支持等方面介绍了龙芯KVM虚拟化方面的工作进展,以及基于 LoongArch 的 3A/C5000 上对 CPU、固件/内存/硬盘/网络等方面的虚拟机硬件支持情况,其中重点讲述虚拟机性能加速、资源管理、高可靠、备份恢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最后与社区开发者同步了基于 Anolis LoongArch 版本的虚拟化软件生态建设进展。龙芯系统研发部花静云对基于 LoongArch 的 Alpine 容器云的建设情况和后续工作计划做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介绍了 Alpine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该系统在云计算领域中的基础作用,从软件包构建、CPU 构架支持、DockerImage 构建、ISO 镜像生成、minirootfs 根系统及 Loongnix 社区开放等方面介绍了Alpine 在 LoongArch 架构上的移植情况,最后介绍了 Alpine 在 Anolis LoognArch 架构上的移植规划并将持续向 Anolis 社区贡献开源力量。

龙芯系统研发部候芳东向我们分享了 Loongnix 云平台建设的工作进展。从当前国际云原生生态发展现状展开,介绍了龙芯在云原生生态方面的主要工作进展、主要云原生项目在 LoognArch 架构的移植情况及相关生态建设情况,包括 LoongArch 架构上的 harbor/Photon 等基础平台建设情况、K8S 等核心项目的工作情况及与国际上游社区的交互、基于 Anolis LoongArch 架构的 OpenStack、Ceph、AI 框架、大数据等生态建设情况。

在干货满满的技术分享环节,大家聚精会神,及时记录,而在自由讨论环节,则是“大型网友线下交流会”现场,各位开发者们畅所欲言,尽情分享,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社区及龙芯也为每位参会者准备了精美的茶歇以及定制笔记本、笔、T恤等限定周边。技术分享之余,社区还携社区新款定制背包、运动水杯,开启了三轮欢乐抽奖活动,中奖率高达 50%,诚意满满。最后,特别致谢龙蜥社区及龙芯工作人员芹菜、王洪虎、田延辉、高莹、吴清玲、郭同彬、袁艳桃、邢秀、刘子扬等人的组织与配合。感谢开发者朋友们对龙蜥社区(OpenAnolis)的关注与支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推出本次技术分享的解读文章。更多相关的活动内容将在这里剧透推送,记得关注龙蜥社区公众号,谨防走丢哦!

LoongArch SIG :LoongArch 是由龙芯中科推出的指令系统,工作小组致力于提供 Anolis OS 对 LoongArch 指令集架构的支持,和围绕 LoongArch 构建软件生态。

欢迎更多开发者加入 LoongArch SIG:

网址:

https://openanolis.cn/sig/LoongArch

邮件列表:

loongarch@lists.openanolis.cn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NfD57X8MsBupbc3c.html#comments Tue, 28 Sep 2021 11:47:00 +0800
谷歌云市场抽成比例或暴降至3%,国内巨头抽10%合理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t1U7SGG6qO5ApGm4.html

雷锋网按:如今,云计算厂商与ISV、SI、渠道等合作伙伴的关系配合越来越紧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给最终客户更好的交付和使用体验,同时进一步扩大云厂商本身的市场空间。从苹果的App Store,到Salesforce的AppExchange、AWS Marketpalce、阿里云云市场,商业、技术、产品、流量营销等指标,成为衡量生态+社区化的经济形态成功与否的标志。

9月27日,据外媒CNBC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在下调服务商在其云平台(Google Cloud Platform)上购买其他软件供应商的产品服务时获得的收入分成,其抽成比例从原来的20%降至3%。

报道分析,在云基础设施落后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谷歌云,正试图吸引ISV通过谷歌云平台进行产品销售。而此举也是Thomas Kurian于2019年成为谷歌云CEO以来,为提升云计算市场竞争力而做出的最新努力。

“我们的目标是为合作伙伴提供业内最好的平台,和最具竞争力的激励措施。我们云市场的收入分成比例会有所调整。”谷歌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透露。

目前在谷歌云平台上,ISV可以找到很作著名软件公司产品,包括Confluent、Elastic、MongoDB和Twilio。不过,像埃森哲、Equifax、FactSet、FreshWorks、惠普和Xilinx等公司产品,还是入驻了AWS Marketpalce。

根据瑞士银行分析师今年早些时候的估算,市占率排名第一的AWS,其收入分成约为5%,按照这一比例,其每年仅在这一项收入上就可以达到10亿至20亿美元。

是竞争?还是监管?

不过,该报道还分析,除了谷歌外,过去几个月,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减少他们的平台收入分成,包括面向C端和B端应用平台。这种举措的动力或许源于竞争,但亦或许也源自于监管和法律限制。

例如,今年7月,在谷歌移动应用商城Google Play上年均100万美金销售额的开发商,平台向其收取的佣金分成就从原先的30%下降到了15%。

同样在今年,苹果为年销售额低于100万美金的应用开发商提供了类似的折扣。(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本月被裁定,将不再禁止开发商提供外链等方式引导用户下载应用。)

8月,微软也降低了其Windows应用商城游戏类产品的抽成比例,从30%下调至12%。

而在云市场方面,微软Azure在7月表示已经将抽成比例从20%下降至3%。微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平台首席运营官Charlotte Yarkon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佣金只是为了抵消为客户开具发票和运营市场的运营成本……我们并没有试图拿走合作伙伴的的收入。与其他云供应商不同,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为了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进行解决方案的销售。”

抽成多少才算合理?

关于这一问题,历来属于公开但却非常敏感的话题。不同类型的平台都有相应的运营规则和制度,平台方稍一不注意提升或降低抽成,都会引起热议。具体到对ISV的支持和收费模式上,如今也会因服务商不同类型的软件交付模式,如镜像、资源编排、SaaS、API、咨询服务、下载等,存在不同的收费体系,但平均佣金抽取比例大致维持在10%左右。


阿里云市场佣金规则

腾讯云市场佣金规则

华为云市场佣金规则

事实上,国内各类云市场近些年也在通过开放更多接口和工具、放宽服务商入驻条件、以及降低抽成比例,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商加入进来。

但也有业内人士向雷锋网表达观点,“平台只会增加不会降低。” T研究分析师指出,

“如果要生态盈利,应该是让生态伙伴能赚到钱,但这个前提是平台先赚到钱,所以平台要做的事情是先盈利,实现正向运转,再辐射生态。从这一点出发,平台应该要经历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必然阵痛。同时再结合云服务商自身情况,KPI激发潜力,抽成比例仍是一道线,这道线不能随便乱动。上调和下降都是伤筋动骨的决定。”

关于佣金规则方面,雷锋网注意到,每一次规则逻辑的改动也会跟平台上服务商进行沟通、评估。

或许关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站在云产业的角度,市场空间想要壮大,就不能永远靠返利、补贴、降低抽成这种内卷方式解决根本问题。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t1U7SGG6qO5ApGm4.html#comments Mon, 27 Sep 2021 23:26:00 +0800
公共云上的无服务器对决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y6r7DPy3YaLn1LPY.html 无服务器作为一种云原生开发模型,可使开发人员专注构建和运行应用,而无需管理服务器。

无服务器方案是将服务器从应用开发中剥离出来,由云提供商负责置备、维护和扩展服务器基础架构等例行工作,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地将代码打包到容器中进行部署。

部署之后,无服务器应用即可响应需求,并根据需要自动扩容。因为无服务器产品是通过事件驱动执行模型来按需计量,所以当无服务器功能闲置时,不会产生费用。

如今,虽然有很多无服务器产品可供我们选择,但要选出最合适的却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不同的无服务器在实际操作上会有差异,例如,无服务器功能的调用方式和计费方式。

这篇文章会对比三大云服务提供商的无服务器产品: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云和微软Azure。我们会根据成本、集成的难易程度、可集成服务的数量和行业采用指标这四项数据确定最牛的产品。

AWS Lambda发布于2014年,是第一个可用的无服务器产品,它负责集成AWS产品的触发器,能执行简单的HTTP驱动任务。许多公司认为,选择AWS意味着基础设施的位置保持不变,因为这些公司的选择,AWS运行着高达40%的云市场。

Google Cloud Functions在 Google Cloud 平台上经过漫长的测试期,终于在2018年7月24日全面上市。它与AWS一样,有许多触发器可以使用。 Google Cloud Functions,可以完成从简单的 HTTP 触发器到由 Cloud Scheduler 和 Cloud Tasks 驱动的工作流分配的任务。

2017年,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发布。在测试期间,它逐渐加强与 Azure Functions 与 Microsoft Azure 平台的联系。微软的产品借助广泛的注释和文档,会为我们正在运行的版本提供触发器、输入源或输出源等服务。

微软battle谷歌

从功能来看,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与 Google Cloud Functions都能提供可扩展的函数基础架构和满足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大容量。

细节上孰优孰劣,我们可以从函数执行时间、设置/集成的难易程度和定价来看。

首先,大多数公共云服务基础架构的执行时间是相近的。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和 Google Cloud Functions 本就有相近的冷启动时间和成本,而自2017年以后,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其次,Google Cloud Functions 与 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的优势在于方便设置。虽然微软Azure功能在配置新项目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谷歌的用户界面展示了更直观的用户界面,并提供了更容易理解的选项。

最后看定价,微软和谷歌根据所使用的资源收取的费用相近,微软和谷歌每GB/秒和GHz-sec的费用都在0.000016美元左右。当然他们也慷慨保留着免费层,这足以满足业余开发人员的需求。

平台的选择取决于消费获得的服务。除非我们采用多云方式,否则面对大同小异的服务集成,我们做出恰当的选择十分简单。

比较微软和AWS

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与 AWS Lambda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机器配置,以此管理用户应用程序的全部资源。

这两种服务的成本相近都是每 GB 秒 0.000016 美元到 0.000017 美元),在操作基础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用户界面方面,微软的优势是灵活的配置文件格式,让用户可以更好地控制运行函数的容器,使用效果超过 AWS 中的 Lambda 函数。

值得一提的是,AWS Lambda 作为游戏中年龄最大的玩家,具有许多 Microsoft Azure 无法比拟的优势。

虽然函数执行的时间和冷启动延迟相差不大,但平台工具中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成熟很多。预置并发和AWS SAM等工具提供了一层配置和复杂性管理,可大大减轻使用无服务器应用程序的挑战,无需额外成本。

总体来说,两者没有太大差距。

比较谷歌和AWS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三个平台在执行环境、三级服务集成和成本三项标准势均力敌。于是我们决定从生态系统的次要特征上找出差距。

这次是 Google Cloud Functions 与 AWS Lambda 的较量。虽然 Google 的配置流程比 AWS 的好,但是这也让用户只停留在了用户界面上。

而 AWS Lambda 利用 CloudFormation 等工具为开发人员提供了采用基础设施的选项,大大提高了应用程序架构的所有权和可维护性。

我们再从第三方支持来看,AWS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其生态系统中的第三方工具的类型和种类比 Google Cloud 多得多。

如果没有足够的第三方工具,用户的仪表板和监控工作将仅限于提供商堆栈中可用的工具,其中一些将难以破译。

像Thundra这样的第三方(目前仅在 AWS 上工作)在这些提供商的接口之上添加了附加层,填补了信息流中的漏洞,解决了用户需要自己修复接口的麻烦。

推荐: AWS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大多数无服务器云提供商都没有太大差距。如果用户的应用程序已经在 Microsoft Azure 上运行,那么在构建无服务器功能时,将 Azure 功能视为替换的首选将是有意义的。

用户如果可以灵活选择无服务器功能的的应用程序,我们建议优先选择 AWS Lambda 。因为在可用性方面,与微软和谷歌相比,AWS Lambda 的成熟度和周边生态系统具有明显优势,第三方生态系统将其置于其他生态系统之上。

用户使用 AWS 可以利用 Thundra 等工具全面了解无服务器应用程序,使应用程序提供超出本机仪表板的洞察力。

AWS凭借领先的市场份额,以及与 Route 53、API Gateway 和 S3 等服务的轻松集成,成为了第三方生态系统部门的大赢家。未来它还会继续帮助用户的应用程序可用性更上一层楼。

雷锋网编译自:https://thenewstack.io/serverless-on-public-cloud-the-ultimate-showdown/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y6r7DPy3YaLn1LPY.html#comments Mon, 27 Sep 2021 18:55:00 +0800
华为云转身“定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GlNjbpE6ZkwCGxSy.html 雷锋网按:今年上半年以来,华为云业务历经几次重大调整,而每一次组织人员层面的变化都引发外界的猜测。无疑,华为云已经成为当前全球云市场中值得关注的对手。而如今关于如何做、做什么、谁来做云业务这件事情,华为上下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规划?这个问题值得被解答。

9月23至25日,正值华为全联接大会,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等高管,与雷锋网在内的数家媒体平台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沟通。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关于华为云业务,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媒体沟通中指出,

“关于华为云的定位,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发展,华为云一直都是‘备受煎熬’。一方面在于企业自身改变商业模式、销售模式这种局面是非常难的;另一方面,也在于企业客户对公有云的感受短期内仍很难改变,他们依然会倾向于买服务器、存储。今年过去之后,这种局面其实已经好很多了。但卖服务器不是我们的追求。”

据雷锋网获悉,华为云今年在业务层面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整,这一操作得以让云团队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目前围绕云需求的业务场景成立了三个业务部门,分别为公有云、伙伴云、华为云Stack三个领域。而在公有云方面,徐直军坦言,华为云从分到合再到分的这个过程中,内部之间还是会不断打架,为此今年调整后,面向云原生的公有云将独立建设销售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在今年推出分布式云时在业内引起了比较多的讨论。分布式云计算必然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其本质还是希望推动政企客户使用公有云,如何推动政企客户使用分布式云?这说明云产业无论在研发投入还是客户心智的影响上,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华为云经过4年发展,已聚合了超过230万开发者、1.4万多咨询伙伴、6000多技术伙伴、云市场商品超过4500个,成为互联网公司、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

华为2021年研发投入将超1300亿元,而这其中云服务承载了各项基础研发投入的对外开放。而从过去半年华为云剧烈的调整背后,或许能够发现华为将云战略已经融合到了更多业务线中,而非此前单纯的能力支撑。

云战略“变”与“不变”

华为云是自2017年华为正式集中力量投入的一项重要业务战线。其最初是为入局的公有云而设立的业务。2017年,华为整合了IT产品线、2012实验室、软件产品线、全球公有云业务部、流程IT等具备公有云能力的团队,正式成立了华为云BU。随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华为云业务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

2018年年底,华为对“ICT基础设施业务”进行了组织架构的重组和优化,将公有云、私有云、AI、大数据、计算、存储、IoT等与IT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计算与云”产业群,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Cloud&AI产品与服务”。2019年的一季度,华为又将IoT、私有云团队合入Cloud BU。

2020年1月,Cloud&AI升至华为第四大BG,与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并行。到了2021年4月,华为云业务经历了新的人事任命与组织调整。

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

而在23日的媒体沟通中,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指出:

“目前第一个变化是新的云组织架构调整,不再只针对单一的云服务,如计算、存储等。现在我们围绕云需求的业务场景成立了三个业务部门,分别为公有云、伙伴云、华为云Stack三个领域。第二变化主要体现在生态的投资,未来将在生态方面继续加大投资。”

此前,组织层面的人员调整其实仍源自于对云业务阶段性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一阶段,华为云和华为消费者云因张平安的上任,标志着华为“端”与“云”融合的一个友好开始。

实际上,华为云在云云协同战略已经有了初步成效。

华为云有230万开发者,终端云有450万开发者,通过云云协同,为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可以提供统一的服务与体验,包括统一帐号、支付、音频、视频等开放能力,以及统一开发平台、统一应用平台和运营服务。

作为这一战略的主要推动者,张平安指出,

“通过生态上的共享,使用了华为云的企业客户,可以将自己的业务通过终端云(已经构建的9亿用户生态)扩展;同时,B2C模式下的企业如零售快消、物流等行业,又因为终端云的需求刺激了华为云面向企业客户的服务。”

实际上,回顾全联接大会上有个关键词反复出现,“深耕数字化”,这意味着如何为客户提供一致、且更优质的创新体验,成为接下来华为云与终端云、流程IT云、消费者云、车云等业务进行能力与生态等方面协同所衡量的标尺。

张平安也明确了华为云接下来的目标及定位,即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

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在基础层面,华为云仍坚持在基础云服务层面,加大全球数据中心和网络布局。面向各行业合作伙伴,加速构建行业应用平台和流程平台。

而在技术层面,张平安指出,仅2021年华为在各个领域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如何让更多企业使用,避免重复造轮子?

“最佳路径就是将这些技术转化成为华为云上的服务。包括云原生的容器集群调度、AI的计算框架和算法、地图、数据库、3D超高清音视频编解码、全自动的开发测试流水线、区块链、5G、自动驾驶,都可以通过云的方式进行调取。”

用云原生思维践行云原生

如今,在技术层面,云厂商的关注点也正在从IaaS向PaaS层面倾斜,但正因其涉及的维度较为复杂,且需要投入的技术资源力度较大,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云原生是必然提及的话题。张平安指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要用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简单说就是全数字化、全云化,AI驱动,一切皆服务。

首先,云原生正在走向分布式,跨云跨地域统一协同治理,保证一致应用体验等新的需求日渐突出。

为此,华为公布了首个分布式云原生产品“华为云UCS”。“华为云UCS”,即“无处不在的云原生服务”,旨在将云原生能力带入企业的每一个业务场景,让企业使用云原生应用时能跨云跨地域统一协同治理,充分保证应用的一致性体验,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其次,华为云还发布了开天aPaaS,围绕移动开发者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开放支付、搜索、浏览、地图、广告五个数字业务根引擎,开发者可以基于该aPaaS平台进行应用的开发,并且可以一键上架到华为应用商店。

“开天aPaaS已经围绕50多个应用场景,贡献了100多个kits服务和2万多个API。”张平安在媒体沟通中指出。

此外,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企业数字化战略已经从Cloud First转向Cloud Native First。一项数据显示,企业IT投资的重心已逐步向云原生应用倾斜,其中容器产品作为一项云原生典型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在此之前,华为云已经打造了较为丰富的云原生产品体系,如面向容器编排技术的不同场景推出了云原生边缘计算项目KubeEdge、云原生批量计算项目Volcano,第二代裸金属容器等等。

现如今高举云原生大旗的企业,必然已经有一定在容器服务、数据服务治理等方面有了先进实践,因为云化、云原生化本身也就支撑了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云PaaS本身是一个需要多年技术积累与优化的体系,那么华为云需要腾出相应的时间、空间来快速推进这件事。

雷锋网总结

雷锋网认为,云原生时代,现在说云计算市场进入淘汰阶段仍为时尚早。尤其在中国,云计算影响的后劲才刚刚开始。过去改变的可能只是企业IT的架构模式,而如今将改变软件研发的方式。从改变炊具,到提升使用炊具的效率、寿命、周期,需要费更大的周折。首先还是将市场做到很大。

据信通院《2020云计算发展白皮书》数据,2019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增速38.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 57.6%,预计2020-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

总结来看,华为云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第二阶段,细致剖析会看到云原生和政企市场是两个完全不同却又同时发展的赛道。目前面向政企(ToB)市场的华为云,已经在与消费者云进行了云与端上的融合。从技术演进看,分布式云计算必然是未来云计算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云的核心难题仍然是如何让政企客户接受公有云。

一边是云边端的未来,一边又是云原生2.0所带来的新的冲击。但回归正题,只有客户和合作伙伴成功,才是华为云的成功。

此次大会上,华为云还宣布了两个新Region开服,发布了天筹AI求解器、华为云Stack8.1、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华为云SparkRTC、函数计算FuctionGraph等十大新服务,同时宣布华为云打造的首个虚拟数字人云笙入职华为云。

华为云已经收拾好心情,迎接接下来的挑战了。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GlNjbpE6ZkwCGxSy.html#comments Fri, 24 Sep 2021 19:45:00 +0800
独家|简道云单兰杰:低代码,路在脚下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pzpksP9zB62xrQrU.html

低代码脉络下的简道云

这一两年,低代码已经火爆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但是细细想来低代码是新产物吗?

显然不是。

低代码这一概念其实早就出现过了,1980年IBM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RAD)就被冠以新的名称——低代码(此时还未定义)。

由此,低代码的概念首次面向大众。

2000年,一家美国公司研究的一项程序可视化编程的项目,做出了4GL“第四代编程语言”,这套编程语言衍生成VPL(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可视化编程语言)。

2010年,麻省理工重新拾起了这个概念,他们将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儿童编程领域,由此诞生了风靡全球的Scrath。2014年 Forrester Research正式提出了“低代码/零代码”的概念。2018年Gartner提出aPaaS和iPaaS的概念。

自此,低代码在国外开启了他的狂奔模式。

一大批优秀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涌现出来,OutSystems、Mendix、Kony、Salesforce、App Maker(Google)、PowerApps(Microsoft)等等。

国外低代码发展的如火如荼时,国内一些公司也意识到了简易的程序开发平台的重要性。

帆软软件公司旗下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就诞生于这个时刻。

简道云作为国内较早起步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其产品一直走在前列。

简道云联合创始人单兰杰告诉我们,当时公司并不知道低代码这一名词,推动他们去做这一个方向的原因是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国内14、15年Saas的火爆。

在拜访客户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小微企业的数据管理依托Excel,这些小微企业在工作中搜集整理数据最大的弊端是耗费人力。

到这里,简道云的定位算是确定下来了——为客户制作一个数据搜集管理的工具。

起初,他们只是想做两个模块表单和报表。单兰杰说:“直到19年这个概念在国内火爆,我们才知道我们做的是低代码领域的东西。”

雷锋网也发现包括简道云在内的很多国内低代码厂商,一开始都不是以做低代码为目的,而是因为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逐步转移到低代码方向。

简道云上线以后,随着用户的增多,其客户的需求也愈加丰富,产品迭代越来越完善,复杂的操作在简道云的帮助下只需拖拽几下,就可轻松完成。智能助手、数据工厂等高级功能比比皆是。

简道云就是按照客户需要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的做法去推进和完善的。

单兰杰表示,低代码这个定义很宽泛,没办法准确的定义,他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

低代码本质上是一个种产品设计理念,低成本高效的解决用户需求,这种理念的产品有很多,诸如一些低门槛的建站工具、设计工具等,都可以称之为低代码。

随着时间的推进,低代码概念被泛化。自从这个概念被炒起来以后,每个人都想成为风口浪尖中的那只猪。不过很多只是一厢情愿,没有扎实的基础,盲目更风是很难做出成绩的。

简道云的困境与出路

如今,低代码已经从国外火到了国内,行情的火爆吸引了很多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已经有些拥挤,想要在这情况下继续拔得头筹,简道云必须主动出击。

单兰杰表示,他们正在对简道云进行优化与改进:

一、打磨基础模块,提高解决客户问题的效率。简道云的基础模块中,表单对外搜集信息、流程引擎运转数据、仪表盘数据分析,以及消息体系和通讯录体系等功能。但还有上万条需求没能解决,急需他们不断做出优化。

二、保持门槛优势,寻找新的拓展方向。简道云主要功能是让用户更高效地解决业务需求问题,保证业务稳定。比如,给客户提供垂直套件包括轻量级CRM,帮助客户克服较高门槛的建模任务;为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内部协作,减少沟通内耗,提高沟通效率的企业互联功能。这对一些大公司的供应商管理、代理商管理是很不错的方案。

简道云已经做出了实质性的效果。例如,蒙牛在与阿里云的一次合作中,蒙牛的业务管理员就非常认可简道云。这位管理员试用过很多低代码产品,其中只有简道云可以游刃有余地整理蒙牛4万多人使用的几十个应用。这期间,蒙牛使用简道云填补外勤打卡功能、管理员工账号信息、搭建安全智能会议管理、对接外部系统、搜集整理流程数据等等,极大的提升了蒙牛的业务处理效率。

蒙牛会购买简道云很多具有搭建权限的账号,将其分配给IT部门搭建小缺小漏。同时在培训与管理时由于账号统一,所到之处没有拖延与滞后,蒙牛的IT部门也对简道云的响应速度非常满意。

另外还有典型的IT公司,以前需要通过代码开发才能解决的需求,工作量特别大,现在只需简道云就可以很快搞定。

三、产品应用场景多样化。简道云将成为一个为已有业务系统的企业,提供标准化补充的角色。简道云的系统可以与其他企业的系统更低成本的结合。

另外,简道云注重把握大中小型企业单位客户的不同优势。虽然中小型企业在获客成本和收益方面不及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客户的续约率和平台产品的使用范围要比中小企业好很多,但是小型企业在数量上的优势也不容忽视。简道云要做到把握并满足各类企业需求。

除了以上有方向的改进与优化以外,简道云也在今年发布了多样化的开放平台,例如钉钉考勤,钉钉审批、ERP对接的插件等等。这些平台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门槛,以前需要两个产品通过代码开发的形式来对接的任务,现在通过开放平台插件的方式就可以做到了。

在改进的同时,单兰杰还表示:“大厂的纷纷加入,使低代码从业者也充满焦虑,大厂对这方面的投入非常之大。”

不过华为、腾讯、阿里等大厂主要面向超大型客户,它们提供专业人员为客户定制系统,这与简道云的产品定位有本质的不同。简道云主要讲究业务人员自己来搭建系统,极大地降低了应用搭建门槛,扩大了受众,让中小企业也能便捷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目前低代码的产品非常广泛,很多低代码产品都是互不竞争的,因为它们都是为相应的用户需求设计的。

比如年初简道云与宜搭、氚云都处在钉钉的生态之中,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单兰杰表示,低代码产品在钉钉的渗透率还不高,它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低代码产品发展还远远没有够到行业天花板,因此厂商之间不会上演抢人大战,而是致力于把蛋糕做大。

低代码原本是云原生,因足够的开放性而像是粘合剂,可以接入很多其他外部的工具。比如可以将算法放在自己服务器,利用 API 调完以后把结果返回去,实现更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低代码还可以解决企业间的信任问题。例如原来只能拿原型工具去跟客户谈,现在只需用零代码来搭建。在确认意愿和专业度后,低代码公司就会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任务,即使有更改,也能通过简单的调整来满足要求。

低代码的价值普及

很多中小企业在尝到低代码产品带来的甜头后,也逐渐意识到低代码产品的高效率低价值。而简道云又会如何利用中小企业逐步攀升的使用意愿,为产品的未来铺砖呢?

简道云做了以下两件事:

一、通过钉钉流量入口,设置便捷的创建模块。恰逢钉钉计划转型成为应用开发平台,简道云在其中搭建人事管理等系统,使服务与应用开发的模块推行起来很方便。

二、与众多低代码厂商共同搭建优质模板,并被收编到钉钉平台。简道云通过钉钉与企业联合运营,搭建模板中心,模板中心作为简洁明了的价值传递方式,它有效解决了用户对于低代码认知和使用的问题。

简道云正是通过上面的操作,在钉钉模板中心搭建平台的入口,并与钉钉应用市场、线下服务商建立联合运营。这套打法加强了客户对低代码的产品认知和市场渗透率。

如今低代码产品的市场空间广阔,低代码产品形态也百花齐放。那么简道云该如何把握机会弯道超车,在这场热潮中立住脚跟?

单兰杰在低代码的几大类中曾提到简道云的一个发展关键点——开放与集成。这或许就是简道云弯道超车的法宝,原因有两点:

一、简道云在用户体验上将更加开放包容。用户体验包含很多方面,产品的功能设计、交互体验、视觉以及客户从试用到购买整个过程都需要关注用户体验。在这方面给予用户足够的开放度与参与度,无形中提升了简道云的客户满意度。

二、简道云在整合工具方面将不断扩大优势。近几年提高生产力的工具越来越多,除了低代码工具之外,还有很多诸如RPA工具、业务流程管理、智能办公硬件等等。简道云未来将致力于整合这些工具,并让每个产品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帮助客户最终实现超级自动化。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要看它的实力,还要看这个企业是否做到想客户之所想。只有围绕用户需求调整发展重心才能走得更远。

就目前来看,简道云的客户仍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对于新型工具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太高,如果提高价值传递的效率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对于简道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只有不急不缓,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适配客户的需求。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pzpksP9zB62xrQrU.html#comments Fri, 24 Sep 2021 14:30:00 +0800
对话百度吴甜:人工智能已经呈现出很强的通用性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ql27ahc4XfRE2Z7.html

“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每一次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都是科技创新。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像以往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技术一样,呈现出很强的通用性,并且已经具备了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的工业大生产特征,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量。”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如是说道。

人工智能诞生的最初目标是研究与设计能够模拟人类各项行为的计算机科学体系,通过提供智能辅助,帮助人类从一些重复性强的智力、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去几年,因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芯片算力的有效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应用开始在产业中开始由点及面逐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应用。

但人工智能本身当前也存在有很多的瓶颈或缺陷。比如单纯从工程技术挑战上看,想要训练好一个模型,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来调参数,且结果的可重复性还不一定高。

以百度大脑为代表的AI平台型选手,在过去几年的重大升级和对内外支持赋能的过程中,逐渐摸清驱动产业变革的路径。近日,雷锋网等媒体与百度副总裁吴甜就百度大脑7.0升级后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交流。

百度大脑在进化

就本身定位来看,百度有百度大脑,阿里有ET城市大脑,腾讯有超级大脑、华为有交通大脑,但各家平台因其业务差异性,其所面向的业务场景、聚焦的技术体系、搭建的生态服务体系,发展到如今已经有较大的差别。

2010年,百度大脑雏形初步形成,2016年,百度首次向外界介绍百度大脑这个概念。

伴随着自身产品体系的快速迭代,百度大脑基本在5.0时代明确了“AI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位,围绕技术更新和产业应用两个层面进行发力。此次7.0的升级也延续了这样的节奏,吴甜向外界详细说明了百度大脑此番升级的两个着力点,即“融合创新”和“降低门槛”。

“融合创新意味着技术融合、场景融合、应用融合、软硬一体,而降低门槛,则意味着面向开发者,以深度学习平台飞桨为代表,降低开发者的AI应用门槛。”

据雷锋网梳理,过去一年,百度大脑在知识与深度学习融合创新、跨模态多技术融合创新驱动下,发布了知识增强大模型ERNIE(文心)3.0、规模隐变量端到端对话模型PLATO、跨模态多技术融合创新产品“数字人”;在技术与场景融合创新方面,持续在翻译、搜索、推荐引擎、办公会议、以及工业、金融、智慧城市、医疗、媒体、农业等行业场景中进行深耕;而在软硬一体融合创新层面,自主研制了AI芯片百度昆仑,以及针对远场语音交互的百度鸿鹄芯片等,继续落实AI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技术布局。

过去五年,百度大脑在百度内部既有像中台这样的组织存在,对内支撑着全公司各项目的开发。目前百度大脑已经支撑了百度自身业务中的搜索信息流、百度地图、爱奇艺、小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百度智能云等业务的调取和使用。对外,百度大脑已经以商业化开放的方式未来各行业企业场景提供服务。

以AI中台和知识中台为例,吴甜告诉雷锋网:

“从去年发布到现在,这两个中台上已经拥有了不少客户。包括在金融、能源、制造、医疗等行业中,已经有客户在使用。在本身使用的广度上,AI中台已经有独立的500多个场景模型,而在深度上客户基于中台部署进行了使用后,也在思考如何让中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提出了运营创新等建设的需求。”

有平台、被使用,平台自然而言也在不断地得到推动和升级。可以说,百度大脑每一次升级的背后离不开平台上开发者的长期使用。

新护城河

百度大脑是百度AI的集大成者和技术底座,百度大脑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强调对外开放的能力。

如何体现对外开放这一层次的能力深度呢?

“技术本身的应用深度越深,实际对于技术的应用门槛要求需要更低。”

降低门槛主要通过百度大脑的核心基座——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来实现,而经观察,有很多企业合作伙伴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尝试阶段,而是在验证效益后,开始转变成以企业团队、组织形式,进行大量的AI应用。

吴甜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家来自工业制造领域的企业研发部AI团队在应用AI的过程中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从团队到企业使用AI的层次来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一是从无代码、可视化的界面;二是提供场景类套件;三是算法类套件进行配置,主要面向专业开发人员;四是基于模型库进行改写;五是可基于核心框架完全自研。

也就是说,仅仅在AI这个场景,百度AI可以提供的是面向从非专业开发者到一般IT人士,再到具备一定AI技术背景的工程师,具备多层次产品结构的能力帮助企业实现AI应用创新。这还不包括,在教育、资金支持、场景流程注入、活跃产品等方面,为AI开发者社区所做出的尝试和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低代码在今年成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一大热词。通过可视化的模块化拖拽,低代码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从过去二十年到如今,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吴甜向雷锋网表示,这仅还是个例,无法代表当前所有企业的应用情况,但她向雷锋网肯定了低代码对AI开发带来的价值。

当前,AI在企业级软件的应用创新仍需要漫长的路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客户对技术驱动业务创新的投资仍具备足够的驱动力。而百度大脑首先已经在能源制造、医疗等行业逐步渗透了进入,并且吃透该领域的客户需求,离客户需求越来越近。对于AI公司而言,懂需求与技术实现一样重要。(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Zql27ahc4XfRE2Z7.html#comments Thu, 23 Sep 2021 15:06:00 +0800
金山云DragonBase数据库入选沙利文领导者象限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evx90DD7bpFWbDmd.html 雷锋网讯,近日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0年中国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报告》,金山云DragonBase凭借在技术研发、产品能力和商业化表现方面的优势,跻身领导者象限。

此次入选的DragonBase分布式数据库,采用了计算存储分离的分布式架构,具备高性能、高可用、安全可靠、弹性扩展的特性,能有效解决海量存储、高并发访问、数据一致性等问题。

在某金融机构的用户画像业务系统应用中,金山云DragonBase分布式数据库通过透明数据拆分、动态在线扩容、并行计算等技术,高效解决原有单机数据库无法承担大并发、高吞吐的业务场景;平滑数据迁移能力,在帮助客户业务无感快速迁移到DragonBase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大数据方面,金山云大数据云也在此之前入选了《2020年中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市场报告》领导者象限。

据悉,金山云推出的一站式企业级大数据综合平台,支持数据汇聚、离线数据处理、实时数据处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开放服务,帮助客户快速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台和数据湖体系。

金山云为某大行构建的大数据云平台,可通过一站式大数据开发、分析、挖掘整体方案,有效解决传统数据仓库上数据难以集成分析、以及银行内部数十个分析系统运行性能无法全部满足T+1时间需求等问题。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evx90DD7bpFWbDmd.html#comments Wed, 22 Sep 2021 12:05:00 +0800
独家对话火山引擎张鑫:未来3年迎来云原生容器巅峰期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hujXWE0khdxN8eCf.html

作者 | 杨丽

受访人 | 张鑫

雷锋网按:企业对技术路径的选择从来不存在唯一性。当下数字化势头强劲的浪潮下,云原生成为技术的流行方向,虚拟化、容器、微服务组合在一起,面向企业业务提供足够灵活的云服务,会成为下一个普世化的技术栈道。

由尝试容器部署开始,字节跳动的云原生实践在近些年走得越来越快。

2016年6月,字节跳动启用Kubernetes技术栈,开始对业务进行大规模容器化改造,2017、2018年进入阶段性上量阶段,到2018年这一年部署的容器单集群已经达到了上万个节点。

如今,字节跳动已经有超过95%的应用实现了云原生化,从最开始的面向容器部署,过渡到面向服务的阶段,不仅用上了容器编排工具,更是在这之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微服务治理体系。2020年,火山引擎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企业级技术服务平台,正式将云原生的能力开放了出来。

除了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让这家年轻的企业可以轻装上阵,无需关注替换带来的成本外,更多地还有对技术趋势的判断力和投入,很早就拥抱了云的方式。因而,字节跳动的很多业务一开始就根深蒂固长在了云上,在接下来设计新的业务系统时,也会充分考虑利用云的弹性能力。生于云、长于云,这成为企业可以借鉴的最直白、却又最具有普世化特征的云原生实践路子。

在与雷锋网的访谈中,火山引擎副总经理张鑫阐释了他对云原生容器技术的趋势判断、引入这项技术的面临的难点与挑战,以及字节跳动自身过去五年的云原生实践路径。

“从技术曲线上讲,虚拟化差不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到了商业化的稳定期。同样,容器+K8s从2014年谷歌开源出来到如今,预计未来三年也会达到一个巅峰期。”

但当前Kubernetes因其涉及的维度广泛,包括微服务架构理念、网络、存储等各个层级,导致无论是产品服务商还是企业实践者,都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不小的技术挑战。

张鑫作为火山引擎云原生应用服务的负责人,也是国内容器产业的早期研究和实践者。以下将呈现这次访谈的完整总结。

初识云原生的四个方向

尽管在技术战略层面,云原生被各大互联网企业列为主要发展方向,但云原生和容器是两个相关,却不能划等号的概念。

一开始,外界可能会比较具象、容易理解的是容器本身,是对资源、应用的一种标准化封装。但拥有容器化部署,可能只意味着企业有了云原生的基础设施,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云原生应用。从容器到云原生的进化,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从云原生核心技术角度判断,云原生进入成熟期应存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的演化:

  • 先看南向,面向新一代的云原生基础架构。基础设施即代码(IaC)作为最近一段时间的流行技术趋势,目的是为了让IT基础设施变得更加高效、敏捷,通过可配置的方式,将基础设施更快地进行部署,进一步提升整体架构的性能、敏捷性。国内云厂商也推出了很多类似的产品或技术方案。

  • 再看东西向。有两个趋势:一是更多的应用、中间件,包括大数据平台、数据库、数仓、AI平台等新兴业务负载都可以实现云原生化,甚至是Serverless化;二是能够通过云原生更好地实现企业内数据孤岛的打通、系统的连接,包括API服务、API治理、API网关。

  • 然后是北向。这个方向上涌现了一批面向敏捷开发的新兴产品,如低代码、无代码工具,还有面向开发测试场景,面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场景,以及面向业务场景的BPM等,能够基于云原生微服务技术,构建面向应用开发的aPaaS。

从技术曲线上讲,虚拟化差不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到了商业化的稳定期。同样,容器(2013年Docker公司公布技术标准)+Kubernetes(2014年谷歌开源项目)到如今,预计未来三年也会达到一个巅峰期。从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来看,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行业数字化在加速,理论上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

中国信通院的一份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显示,容器化改造依旧是主流趋势,将容器技术投入核心业务生产的受访用户同比增长2.48%。调研机构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75%的全球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

但这中间同样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就是上述东西南北向的技术产品,如何能跟前端业务需求密切连接起来。这是需要包括供应商在内的企业,在未来三年快速去落地的事情。

最优先级任务

那么,火山引擎首先会在这四个层面落地哪些事情?

“我们更多在做的是南北向的事情。即向下修炼内功,向上为开发者提供服务。南向是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内功,任何一个云上应用、系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这是我们一定要做且目前也做得非常好的事情。”张鑫指出。

首先,字节跳动业务自身就面临着如何在大规模数据量和业务量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足够良好的性能的问题。字节跳动构建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中心,容纳了近百万台服务器。在云原生基础设施层面,包括将计算、网络、存储上如何更好地与容器技术结合上,团队已经做了很多技术创新。

其次,云原生应用最终还是要提供给开发者使用,如何让开发更快、更简单,这是团队追求的一个重要优先级。

但当前企业对容器的实践也可以具体拆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面向容器编排管理,用户直接跟容器Kubernetes打交道;

  • 第二阶段,开始进一步提升,用户从面向容器变成了面向一个个服务,于是就有了各类微服务框架的治理,这时用户就不需要关注容器配置、管理等问题,而是要考虑整个业务架构如何拆分,应该有哪些微服务组件,不同组件之间如何互联互通等问题;

  • 第三阶段,即Serverless阶段,这时用户无需关心整体业务架构如何设计,只需要关注最前端的业务逻辑如何能够快速表达,这也就要求厂商需要将业务背后的中台和后台相关组件进行提前预置。

值得一提的是,字节跳动本身存在一个中台的组织形态,它对内会支持很多的业务线进行构建,可以看到很多的应用或功能,其实是基于Serverless的方式进行构建的。

目前来看,多数企业仍处于面向容器、面向服务的第一二阶段,而在产品层面,字节跳动已经开始着力于向第三阶段发力。

一股新兴势力

站在客户层面,不同类型的客户对引入云原生容器服务是会比较明显的差异的。

其中,互联网行业成为云原生采用率占比最高的行业。首先,互联网企业对云原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大,也愿意为高ROI技术买单。

尤其是头部的互联网企业,其资源能力极强,且业务形态非常复杂,往往会选择开源深度定制+自研的方式进行技术实践,原因在于其业务体量足够大,能够通过哪怕1%的性能提升而带来比较高的ROI。

相比之下,很多腰部的互联网企业可能很难为了提升1%的性能或成本,而投入大量的研发团队。字节跳动最近的一项调研也发现,将互联网行业客户群体进一步拆分,其中像在线游戏等垂直行业,其云原生的采用率占比已经超过80%。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近些年来因其数字化转型的业务驱动影响,使得他们对新技术的拥抱越来越高。

如金融、零售电商、工业互联网、生信医疗、智慧政府等行业,因其数字业务创新的驱动,有了越来越多互联网相关业务。从团队最近一段时间的服务观察,这些行业对新技术的拥抱也越来越高。

举个例子,在生信医疗领域,随着蛋白质测序、基因分析等业务持续涌现,以及医疗基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算力,构建更加敏捷的应用系统。此外,生信医疗行业本身也在着力打造一个基础科研平台,以打通医院、高校在科研方面存在重复造轮子的数据孤岛问题。

企业需要追求新技术吗?

外界有言,谷歌早在2003年就已经对自身实现了容器化应用,而其后多年一直作为秘密武器秘而不宣。依靠这项技术,仅在运维成本方面每年就能节约一半的费用,这无疑大大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曾就职于这家企业的张鑫,目睹过谷歌每天20亿个容器计算集群在跑。

在他看来,对于企业而言,不会单纯将追求尝试新技术为目的,尝试新技术,仍然需要业务驱动。因此从业务角度进行划分的话,首先就要看企业是不是有足够多的敏态业务,然后基于此进一步衡量使用新技术进行改造的ROI。

容器技术在更多有状态应用场景中的延伸,导致IT基础层架构相应地也在持续优化,比如对存储、数据库的能力要求,对开发运维环境带来的复杂度问题,以及对大规模计算存在的短板。

从应用角度来看,无状态应用、有状态应用、稳态应用等等,不同应用进行云原生化的ROI、难易程度是有差异的。

  • 首先,无状态的应用,最适合进行第一批云原生化的改造。

  • 其次,有状态应用往往可能是集群化的应用,包括中间件、数据库、Elasticsearch等业务场景。想要解决这部分场景问题需要一定的技术壁垒,但一旦将有状态应用实现云原生化之后,其实会有比较好的回报。

容器环境下,有状态应用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数据的持久化,这对企业存储的要求发生了改变,如选择何种存储系统,是否可以满足分布式存储性能?数据能否跟上层的应用编排结合起来?业务调度时,是否需要考虑数据的亲和性?

再往后,分布式存储本身还依赖于强大的网络体系,这就要求容器本身需要自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何基于RDMA做高性能传输,是否能直接在硬件层面,如基于智能网卡做硬件卸载……等等这些技术难点。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问题也为很多云原生容器厂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为这些能力并不是在开源的技术体系内就能够解决,这也是火山引擎希望发力的领域。

  • 第三类就是传统应用或稳态应用。

对于这类应用而言,首先迁移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它们可能是一些商业套装软件,可能跑在非x86架构上;其次,如果将这类应用构建完后,未必会产生很多的回报,可能不需要解决高弹性等性能问题,也不需要敏捷迭代,甚至都不建议花很多的精力和风险来换取回报。

云原生时代的新机遇

云原生,还将影响各家云厂商对于标准的理解和共识。

一是要形成标准。否则不同厂商之间都有一套封闭系统,彼此间将很难进行兼容,且厂商自身也很难做大,企业自身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孤岛。

其二,云原生会推动标准的形成。此前容器Docker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定义了一套从应用打包、封装、运行的一套管理标准,Kubernetes也是建立了一套对容器如何进行编排的一套标准。虽然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如Serverless、aPaaS、低代码等,但容器+Kubernetes其实已经解决了很多这些根本性的标准化问题。

“这个状态是比较乐观的。”张鑫最后指出。

据雷锋网观察,对开放理解的差异,因不同标准组织涉及的商业利益的平衡策略而不同。当下这个市场,竞争局面依然掌握在国际化云厂商的规模经济效益中,如何在技术层面有所突破?在赢家通吃的市场中,一起做开放标准,一起开发开源软件,以抵消市场领导者的优势地位或许才有出路。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hujXWE0khdxN8eCf.html#comments Wed, 22 Sep 2021 11:33:00 +0800
传说中的华为云最大数据中心长什么样?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yGkhq1n2yE7tr9v9.html 雷锋网按:云计算只有走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才能够将集约化的优势作用发挥出来。而作为支撑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也因为云架构带来的变革,使得云数据中心越来越朝着绿色、节能、自动化、服务化等层面演进。

上周,雷锋网深度探访了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预计贵安数据中心将成为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整体项目完成后,将容纳100万台服务器。

2016年,华为云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目前一期共建设有9栋机房,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还会有更多机房建成。

相比过去已经开服投产的云数据中心,百万级规模的超大数据中心,已经成为很多云厂商着力发展的方向。

隐藏在大山里“欧洲小镇”——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

贵安数据中心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源自华为和华为云本身对数据中心的业务要求,另一方面也源自数据中心本身向百万集群规模发展时对能耗、对可靠性本身的规划。

不同一样的“大”数据中心

当前,华为云在中国布局了五大数据中心。其中,贵安、乌兰察布是华为云一南一北两大云数据中心,同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布局了三大核心数据中心。华为云数据中心的冷、温、热布局,由时延来决定。冷服务主要建在低成本地方,温服务可以贴近沿海的低成本地方,热服务要布局在贴近客户需求的地方。

目前国内头部云厂商以及运营商在内,都在加速建设云数据中心,且依据不同地域各有特色。尽管从地域性上考虑,各地云数据中心的使用情况会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推动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华为云仍会着力打造不同地区数据中心的差异性。

华为云营销部长董理斌告诉雷锋网:

“比如在正在建设的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我们希望将其打造为动画渲染基地。结合我们自身在服务器优化、AI等层面的优势塑造,首先将(动画渲染)这部分客户吸引过来。”

而在贵州,华为云已为超过800家贵州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全省62家省直部门1438个数据资源都已上云。

“在贵安数据中心,如果以贵州为中心,用一千公里画一个半径,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的服务范围能够辐射到重庆、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周边省份和地区。”

据雷锋网了解,贵安数据中心将规划为华为云业务的重要承载节点,承载华为云和华为流程IT、消费者云等业务,目前华为消费者部分业务已经部署其中。

隐藏在厚厚墙体背后的数据中心机房

此次走访中,雷锋网还了解到华为云近年来与“云上贵州”在政务云方面有了深入合作,并建设了“一云一网一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或许,随着华为云数据中心在贵安的逐渐落成、开服,通过与云上贵州的合作,这里还进一步对外支持更多当地政企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除了数据中心本身外,华为云贵安数据中心还将承担华为全球 IT 维护工程师基地、员工培训实习基地的职能。预计将有约 600-800 位 IT 维护工程师对数据中心提供支持与服务,每年还将有大量人员到园区进行全景化实战培训、实习等。

可以说,随着贵安数据中心逐步完善落实,数据中心为华为云上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将逐渐容纳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和计算形态。

两个关键词:低碳、智能

“绿色低碳、智能化”已经成为考核数据中心的主生命线,因为这直接决定了数据中心本身的效能。

在绿色低碳方面,贵安数据中心可以做到体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低至1.12。能够做到这一步,首先选址很重要。

据雷锋网了解到,贵安地区年均温度15℃,空气质量良好,没有化学、颗粒物污染,可以采用直通风方式,充分采用自然冷源。冷风经大楼百叶窗送进机房,热风经热通道从楼顶排出。数据中心设施区和办公区域采用中温冷冻水系统,散发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瀑布和湖面实现自然冷却,另一个部分通过热回收技术用于游泳池和办公区冬季制冷,实现余热回收,减少热损耗。此外,贵安数据中心还引入了液冷技术,提升设备密度降低能效比,能够做到将热量直接从芯片上带走。

同时,数据中心还运用AI技术进行削峰平谷,使得各服务器负荷均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比。在供电环节,用功率半导体替换铜器件,进一步降低供电损耗。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节省电力10.1亿度,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年植树3567万棵。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是数据中心的智能化运维管理。目前很多云数据中心也开始逐渐采用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结合智能传感和IoT等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实时显示数据中心环境和设备的状态,供电和制冷全链路状态以及各模块每台服务器工作状态、工作温度。

比如,在机房内部数据中心还采用了智能机器人进行日常的巡检。借助华为河图虚拟增强现实技术,通过机器人摄像头及传感设备,可以帮助运维工程师看到机柜温度、湿度、通风的机房环境信息,人均运维设备数量实现10倍提升。

董理斌进一步告诉雷锋网:

“除了在故障发生后怎么运维处理外,利用AI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实现运维故障的预防,即在故障发生前就能进行预判,降低对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

数据中心建设者们

当下,数据中心建设被纳入到新基建以来,各地政府都有在规划有关数据中心的建设。截止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大约有7.4万个,大约能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正在成为趋势。

但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本质上,数据中心也是公认的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如何能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义重大。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今年4月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明确全省数据中心能耗保障相关要求的通知》,提出为合理控制全省数据中心建设总体规模,2021-2022年除支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及企业建设有边缘计算自用需求的项目(1000个标准机柜以下的小型数据中心)外,原则上全省不再新增数据中心机柜。

类似的动作其实已经不止在广东省发生。在此之前,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分布了大量的数据中心。而这些地区在数据中心的新建审批过程中,对于PUE等能耗指标的考核已经愈发严格了。

这种背景下,“东数西算”成为当前数据中心建设的一种思路,即东部的数据流动到环境适宜的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进行存储、计算。

数据中心的建设既需要考虑市场供需情况,也要确保以碳中和、碳达峰为目标降低能耗的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合理控制数据中心总体规模,同时对数据中心自身提效,将成为接下来各地各云厂商投建数据中心将面临的重要课题。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yGkhq1n2yE7tr9v9.html#comments Mon, 13 Sep 2021 17:20:00 +0800
新IT时代,联想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XXtIipIXbmq4Kkg.html

没有可靠IT基础架构的数字化转型就如空中楼阁。

无论是像铁路一样的传统业务,还是电商、直播等新兴互联网业务,底层都离不开IT基础设施的支持。Vanson Bourne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过一次调查,98%的受访者表示,IT运行的自动化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56%的受访者甚至认为极其重要。

从物理机到虚拟化,再到云计算、Openstack、docker,技术在发展,产品在迭代,这些年,我们也可以看到IT基础架构的颠覆变革。比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软件架构从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多模型数据处理技术满足越来越多用户数据处理与应用的需求等。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益成熟,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驱动加速网络架构的变革,云和网不再各自独立,而是高度协同,云网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在云网融合的趋势下,新型IT基础架构成为IT界重要的趋势,基于此,雷锋网与联想集团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中国区行业销售总经理刘文超展开了一场关于新型IT基础架构前世今生的对话。 

云网融合之下,新型IT基础架构成风口

在传统的IT基础架构建设模式下,企业需要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低、投资回报差、IT 适应性低等诸多问题。随着客户需求和IT进程的发展,厂商需要在原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基础架构上,转成云技术,包括私有云解决方案(部署、运维、管理和数据迁移)、公有云转售服务、混合云解决方案,以及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咨询、设计、建设、运维等。

“从客户自身结构、行业结构的视角看,联想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最早是6层、7层架构,包含网络层、计算层、存储层、中间件、数据库和行业应用和各种连接,这是以前联想对数据中心的定义。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A(AI)、B(区块链)、C(云)、D(大数据)、E(边缘计算)、F(软件定义)、G(5G)等新技术。”刘文超和雷锋网说。 

继数据仓库、大数据和数据湖后,IT世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风口:Data Fabric (数据经纬)的数据架构,以一种智能和安全的并且是自服务的方式,动态地协调分布式的数据源,跨数据平台地提供集成和可信赖的数据,支持广泛的不同应用的分析和使用场景。

简单来讲,就是Data Fabric可以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传送给正确的人,这一理念将帮助企业更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在联想3S战略的指引下,联想凌拓基于Data Fabric理念,通过本土研发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洞察,推出全方位数据管理与存储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助力企业拥抱数字经济变革。

在“新IT”时代,企业客户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单一技术性能的提升,而在于纵向打通不同技术,横向贯通不同应用场景,具备高效计算、海量存储、智能管控、实时分析、智能感知、指挥决策、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非易事,软硬融合架构、技术集成方式实现对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快捷方式。”刘文超向雷锋网表示。

新IT架构到底有什么独特魅力?在刘文超看来,大致有三点。第一,降本增效。降本增效、提质增速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需求,而新IT架构的搭建,将有助于企业借助智能化手段几何级数地提升效率。第二,有助于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第三,是新IT架构的升级,还能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结构,企业通过订阅的方式,获得供应商提供的IaaS、PaaS、SaaS等服务,从而将企业的资本性支出,转化为运营性支出,从而优化企业的财务运作。

数据中心低碳的两大路径

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重构,产业重构倒逼企业进行智能化转型。智能化转型提速,企业客户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单一技术性能的提升,而在于纵向打通不同技术,横向贯通不同应用场景。

随着“数字中国”和“双碳”等国家战略对于算力提出爆发式、高质量需求,算力已成为和数据、算法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创新方向。

数据中心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需要立足于全局,根据数据中心建设的需要,综合利用先进的低碳技术,联想正在积极探索绿色数据中心可落地的方案。”刘文超表示。

在刘文超看来,数据中心低碳的两大路径分别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计算体系。首先,是整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包括咨询、设计、建设、运维,甚至要设计好数据中心周边的生态;其次是计算体系,如何使高性能计算实现最大效能。

“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联想根据客户需求,从选址开始做整个数据中心的设计。”

刘文超举例说,比如北方和南方使用的技术就不同。北方可以用自然空气冷却和循环,南方可以用高压直流技术,使电力转换不经过三次,一次进到数据系统,效率可以提升10%。

在“新IT”时代,高性能计算已不再是大型科研机构和大公司的专属要求,其行业应用和实践范围不断扩大,成为诸多行业客户开展日常业务的必备能力。刘文超认为,尤其在科研、气象、石油石化、仿真和生命科学这五大行业,高性能计算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在高性能计算方面,联想独创了温水水冷技术。二十年前做主机用巨大的散热片散热、用风冷吹,耗电量非常大。后来发展到水冷技术,结合背对背技术使风冷效率提升。之后,还出现了水冷内板,由于用水量较大导致效率并不高。

“联想独创的温水水冷技术,以全国年消耗2.5个三峡年发电量高能耗的数据中心为例,利用纯水或去离子水作为冷媒(安全、环保、维护成本低),采用间接冷板式液冷方式对服务器进行冷却。通过减少对空调和系统风扇的需求,对比数据中心平均PUE1.9的普通的风冷系统,联想能将数据中心平台PUE值降至1.1以内,节约42%的能耗。同时可以利用散热温升后至60°的回水,进行有效余热再利用。”刘文超告诉雷锋网,这一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计算所产生的能耗成本。 

ToB的第一步是降本增效,那第二步呢?

在刘文超看来,ToB最早是甲乙方关系,乙提供能力,甲方去采用,需求主要来自于提升生产力。在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除了降本增效,更多企业都在做IT创新,包括业务创新、流程创新。在“新IT”时代下,联想ISG又将如何讲好ToB故事?

联想ISG的ToB能力来自内生外化。内生方面,联想在合肥的生产基地——联宝工厂,联想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全球每八台电脑就有一台产自宝联工厂。联宝工厂平均每天要处理5000多笔订单,其中80%都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生产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在排产环节,联想自主研发的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学优化算法的结合,打造出智能生产模型,能够短时间内寻找到最佳排产策略,将排产的耗时从原来的人工每天6小时缩短到1分钟。

“除此之外,联想还应用了智能生产、智能质量检测和智能供应链控制塔以及智能物流配送技术等。得益于智能化的高效供应链管理,联宝的订单交付达成率比同行业要快15%。”刘文超告诉雷锋网。

外化方面,联想帮助宁德时代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数字化转型。IT架构方面,帮助宁德时代部署了SAP HANA系统。在业务突破期,联想以SAP HANA解决方案为突破口,IT团队协助销售团队进行SAP HANA POC测试,就高并发下的CPU性能风险,寻找解决方案、提升性能、排除隐患。在战略合作期,联想和宁德时代建立了IT运维点对点帮扶合作,开展联合运维后,联想从SAP HANA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成宁德时代的核心IT架构及SAP Basis服务供应商。

在如今的数字化转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供应商能够以服务的方式进行业务能力的交付。双碳目标以及数字中国等长期战略,对联想在内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全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互联网时代,单打独斗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与庞杂、零散的单项服务相比,企业更偏向于一体、整合的全栈式解决方案。这意味着,生态将成为厂商们的必然选项。

面对行业新需求、新范式的变化,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与并行科技、美利云、德勤等战略客户伙伴和战略厂商伙伴签约“一切皆服务,共筑新生态”战略合作,以搭建联想TruScale业务生态,为客户提供私有化部署或托管环境的云化基础设施服务。“一切皆服务”,说到容易,做到难,这不仅需要厂商自己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更需要联合生态内的合作伙伴,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在信任的基础上构建生态、进行共创、形成产业风口,才能推动新科技、新电商、新玩法的出现,催生新产业。从大产业视角来看,生态共创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刘文超总结说。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BXXtIipIXbmq4Kkg.html#comments Fri, 10 Sep 2021 17:42:00 +0800
患上「变现焦虑」的钉钉与企微,都想活成对方的样子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5s8dLaX0Raehpz8q.html 作者 | 王慧贤

编辑 | 王亚峰

当AT之战把炮火轰向ToB后,钉钉企微的任务便不再是做好一款OA软件这么简单了。

一个强调平台化能力,一个注重“连接”,边界似乎很清晰。

但阿里腾讯却亲手为钉钉企微建了一座围城:平台需要更开放,可钉钉再怎么努力做开放,本质还是“集成”的玩法。钉钉给ISV们画的那个圈一直都在:想要进来,先换个“马甲”,把自己的产品界面拆掉,与钉钉融为一体。因为,C端的社交和B端的连接,阿里及钉钉一直求而不得。

另而一边,企业微信的连接之路走得也不是很坚定。因为做好被集成的前提,是先修炼好内功,目前的“弱连接”,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在完全开放的模式下,如果合作方的服务不赚钱、就会习惯性地向企业微信要补贴,没补贴就会“消极怠工”。

这便成了一座“围城”——钉钉想变得更像企微;企微想变得更像钉钉。可ToB与ToC最大的不同便是,做好自己、打出核心优势、建好护城河,要比变成别人、复制别人、打破边界更重要。

钉钉和企微更需要做的是,攻破自己的“心魔”,走出“围城”。

钉钉的进与退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在某件事上的退与进,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因此,每一次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动作,背后却隐藏着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伤疤。

钉钉也不例外。

做B2B起家的阿里,一直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作为自己的使命,而这也给钉钉定下了基调:让老板没有难管的员工,进而让企业没有难做的生意。

所以,钉钉天生是一款服务于老板的产品,免费电话、DING消息、已读未读、音视频会议、在线文档、钉盘等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沟通协作效率,为老板降本增效。作为“管理者友好”的鼻祖产品,钉钉在企业老板心中的地位难以撼动。

不过,阿里对钉钉的期待,可不只是一款OA产品,更不是一款定制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能被其他软件企业争相接入的通用型大平台、大生态,一同赋能客户,和淘宝引入大量商家来服务用户的模式如出一辙。

平台和产品,看似相同,但其实是两个物种,“让其他公司来为自己打工”的平台型企业,历来深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资本的底层逻辑是,希望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想象空间,然后以最轻的模式,获得最大的回报。“从资本的角度看,产品型和项目型公司不具备可复制性,资本市场对于这两类公司给出的估值按PE算。然而,由于平台型公司规模效应大、财务回报周期更短,估值按PS算。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平台型公司能够带来更大的资本溢价。”云悦资本董事长、管理合伙人杨伟武和雷锋网说。

2019年,在阿里云的北京峰会上,张建锋宣布阿里云“不做SaaS,练好内功被集成”,可是,想要被集成,阿里云需要找个容器,而钉钉再合适不过了。不论是从资本角度,还是从阿里ToB战略角度考虑,钉钉都有更重要的使命。

所以,在张建锋宣布“云钉一体”战略后,钉钉从OA变为底层操作系统,从SaaS转向PaaS,从“钉钉”变成“大钉钉”,从陈航(花名:无招)变成叶军(花名:不穷)。

其实,钉钉加速进化,也是迫不得已。 “原来他们希望做大规模,把短信、视频等各种业务都顺到里面,而这是不现实和不可持续的;原来和政府的合作也比较多,但是政府的周期很长;原来想做大企业,但不找渠道做直销就会有问题。” 某云计算厂商CEO和雷锋网说。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Q4中国公有云市场市场份额排名为阿里云40.3%,华为云17.4%,腾讯云14.9%,三者去年第一季度分别是44.5%,14.1%和13.9%,一年时间,阿里云的份额下跌4.2%,腾讯云、华为云分别上涨1%和3.2%。不难发现,失去的市场,正好被腾讯云、华为云瓜分了。

被围攻的阿里云,需要钉钉早日摆脱难盈利的魔咒,替自己分担一些“KPI”,钉钉需要加速向PaaS进击。从产品转向平台,开放是唯一的出路。

也正因此,钉钉才会开放更多的API接口、放宽ISV入驻条件、降低ISV抽成比例、推出宜搭加速低代码能力,做各种一体化联盟。“走到现在,钉钉看清楚了一点,各行各业都要有大量的生态进入,本来钉钉是坐在那里的,有些自己干,有些生态干,现在索性躺下来了。”不穷在一次采访中说。

钉钉企微进入瓶颈期

有些事,想清楚了,但做到很难。

"钉钉确实是越来越开放了,但底层逻辑还是没有变: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集成别人,而不是把能力开放出来被别人集成。"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和雷锋网说。

尽管钉钉“退”了很多,但降低比例抽成、开放更多的API接口等等都只是“表面工夫”,厂商依旧需要拆掉自己的界面。这相当于,钉钉给ISV画了个圈,想进这个圈子,就意味着要变成钉钉的“附庸品”。

卡得太死,会让人喘不过气。“钉钉在引进第三方软件服务提供商ISV的同时自身也做了不少功能”“钉钉的合作方式比较让ISV难受”“之前一直没处理好和ISV的关系,做得不够紧,从技术层面没有绑定锁死钉钉的基础能力。”几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和雷锋网说。

难道钉钉意识不到这一点吗?当然能。但集成别人难度很大,一边需要搞定众多ISV,另一边还要培养用户习惯,费力又不讨好,相反,被集成的可行性会高很多,其实,阿里云也是主张被集成的,钉钉可能不是不想被集成,也许时机未到。

"企业可以分为普通用户和职业用户(国外称为Power User)。如果这款软件是给普通用户使用的,轻量级的、统一界面的软件完全够用;但如果是这个软件为职业用户设计的,例如专业销售、市场设计和职业财务人员,他们需要高频使用的业务场景,就需要有独立界面的软件,不是集成在通用软件中、需要多次跳转才能找到的一个功能模块。"

可是,被集成的前提条件是:有鲜明的独立价值。“由于可以和微信互通,是B2C的标准组件,企业微信具备被集成的基础,但钉钉没有尖刀型的产品,所以把all in one作为核心能力,强调五个一体化(业财、人力、营销、服务、软硬一体化)”一位与企业微信有过合作的业内人士表达了以上观点。

企业微信只做数据互通,厂商还可以保留着自己原有的产品形态,客户的使用会更平滑一些。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隐患。“在完全开放的模式下,合作方的动力往往来自企业微信补贴,对于大量不赚钱,或者客户付费意愿不高的服务,没补贴、就停水。”接近钉钉和企业微信的业内人士张天告诉雷锋网。

"企业微信也在做连接和做底座之间选择,但目前还是在全力做好连接。"在雷锋网看来,做连接,是企业微信的明智之举,这是企业微信的突破之路。做底座"费力不讨好",做连接不好"管控"。钉钉和企业微信需要找到突破口。

钉钉企微的“围城”

阿里腾讯亲手给钉钉企微建了一座围城。

阿里做B2B起家,腾讯做社交起家,二者在最初并没有太多的利益纠纷。但在本就边界模糊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一家企业甘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太过恋战的阿里腾讯,都不愿放弃进攻对方的城池,殊不知,真正的敌人藏在隐秘的角落。

2013年,阿里投入10个亿,令无招打造一款可以和对抗微信的移动社交产品,来往——钉钉的前身,一出生便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马云在内的所有阿里人,都对来往抱有极大的期望。当时,阿里员工不仅被定下硬指标为来往拉新,马云也亲自做起了代言人,大力推广。可即便如此,来往的用户数据依旧不理想,自嗨之后,阿里与腾讯的社交战争也便暂时告一段落。

可阿里不愿意放弃社交梦,于是换了个方式弯道超车。2014年年末,钉钉问世,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办公与协同效率”为口号,从C端用户之间的社交转向B端企业之间的“社交”。

与阿里相比,腾讯一直被认为没有ToB基因,但却不愿意放弃ToB梦。2018年腾讯930变革宣布进军ToB市场时,业界充满了质疑的声音。尽管如此,企业微信还是被作为腾讯推进数字化的七大工具之一,与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连接,肩负起腾讯拥抱产业互联网的重任。

“钉钉的能力主要在淘系通过手机淘宝、天猫来链接C端,更偏向于购买场景,而交互场景不强。企业微信的强项在于可以直接链接到微信端客户,在交互方面连接性更佳。企业微信与微信的操作习惯很接近,再加上腾讯会议这样的开放性平台,使得企业在与外部客户沟通方面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向雷锋网表示。

虽然,用各自擅长的方式切入ToB市场是可行的,但不是一劳永逸的。未来,随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渐走向深水区,客户会有越来越多的细分需求,到那时,产品力、开放力和连接力缺一不可。

但有时,基因真的能决定一切。拿更底层的阿里云、腾讯云举例,虽然二者起初都是供内部使用,但主营业务决定了各自的主要服务对象。

早期,阿里云服务于内部业务线,比如阿里小贷,随着阿里云基础功能的完善,整个大淘宝生态的服务商开始接入阿里云,用户最先接触到的是阿里云提供的电商解决方案。而腾讯云在起初,更多服务于QQ内部应用业务,2010年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后,沿袭了腾讯的社交基因,在音视频云、游戏云上崭露头角。

这些年,阿里一直没有做出一款可以和微信相匹敌的社交产品;而腾讯也一直没有撕掉“没有ToB基因”的标签。“站在客户的视角来看,如果客户更看重C端流量和自身的获客能力,那么企业微信可能更有价值;如果客户更看重上下游的产业资源,钉钉就更有价值。”杨伟武认为。

和微信互联互通,是阿里钉钉最大的心愿,因为一旦打通,企业微信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在阿里腾讯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双方对待“互联互通”的看法才会大不相同。

一边是积极倡导互联互通的阿里CEO张勇:“互联网顾名思义就应该互联,开放也是互联网公司和数字生态的共同建设基础,从商家角度来讲,如果可以为中小企业解除外链的屏蔽,就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流量费用,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带来运营的便利性。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解除外链分享屏蔽,还是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肯定有利于提升消费者使用互联网的便利度。”

一边是对待互联互通小心谨慎的腾讯总裁刘炽平:“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由于行业垂直细分及地域差异,中国企业服务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将来ToB入口之争也许是个631的格局,谁6谁3?就看谁连接客户和构建生态的能力更强了,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网络效应。”《SaaS创业路线图》作者吴昊表示。

可是,互联互通真的是解救钉钉的良药吗?未必。杨伟武说:“华为的ToB销售能力比这些互联网流派的公司都要强,这实际上就是基因所决定的。”

“华为云会议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活跃用户,但顺着传统会议大客户、政府做链接扩容,软件付费意愿不是问题,所以华为云会议的实际收入远高于腾讯会议和钉钉。”张天告诉雷锋网。

“无招这么洗地板,也没解决盈利模式的问题,企业微信的生态再开放,也未必能解决。ToC可以靠流量和广告变现,可放在ToB,再小的公司都不愿意在一个办公软件上看到频繁的广告,如何耐心地筛选并服务好愿意付钱的客户才是根本。”张天说。

钉钉企微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心魔”。做一个客户认为有价值的平台,而不是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平台,是ToB与ToC最本质的不同。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张天为化名。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5s8dLaX0Raehpz8q.html#comments Fri, 10 Sep 2021 17:31:00 +0800
瑞数信息获C2轮3亿元融资,“AI+动态安全”资本热背后释放了哪些信号?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3HZV4Qd5esH8BAD9.html 9月9日,瑞数信息正式宣布完成人民币3亿元的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厦门建发新兴投资、三奕资本联合参投,君联资本和德宁资本等老股东超额跟投。跃为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将用于发展现有业务及应用安全产品线,加大数据安全领域的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和市场拓展,以及全面加速三大细分安全领域的市场版图。本轮融资的顺利完成,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瑞数信息自主可控的“AI+动态安全”产品、团队以及市场前景的认可。

此外,瑞数信息推出的数据安全产品,瑞数智能数据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系统(Data Detection and Response,简称River DDR),采用了基于创新AI人工智能的快速数据检测与响应技术,以数据安全底座为支撑,提供数据风险管理、实时智能检测、威胁验证和快速恢复等功能。

这不仅顺应了全球勒索攻击的高发趋势,更为企业赋予了有效反击黑客勒索、防止批量数据泄露和破坏的安全能力。

一、数据安全,蓄势爆发

据Cybersecurity Ventures预测:2021年,每11秒就发生一次勒索软件攻击,在全球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如何保护高价值的数据和业务连续性,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对此,瑞数信息基于数据安全的三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推出以数据安全底座为支撑,具有“数据风险管理+智能威胁感知+快速应急响应”三大防护能力的瑞数智能数据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系统(River DDR),构筑起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防线的纵深防御体系。

二、数据安全底座,提供基础防护支撑

瑞数智能数据安全检测与应急响应系统(River DDR)涵盖动态隔离、安全存储、变动追溯、数据沙箱及快速恢复等五大能力。动态隔离和安全存储保障了备份数据的安全,能够有效防备勒索软件和黑客的破坏,基于增量备份技术进行变动追溯,可以较大幅度提升智能检测的速度;数据沙箱为检测结果提供完整且安全的验证环境;快速恢复则是应急响应能力的核心,可以将传统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恢复时间,缩短至数分钟,从而将业务中断的损害减至最低。

三、三道安全防线,构筑纵深防御体系

第一道防线:事前数据风险管理。盘点数据资产与排查系统隐患是做好数据安全的第一步。瑞数信息创新的智能数据资产识别引擎,基于“深度文件内容检测”技术,能够识别企业数据中心内各类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生成数据完整性、敏感数据分布及权限审计等报告,掌控企业内数据资产的管控现状。

第二道防线:事中智能威胁感知。瑞数信息创新的AI行为智能识别引擎,提供了基于“数据访问行为模式”的智能分析与识别能力,实现智能行为与内容变化追踪,对批量数据窃取及高度隐蔽性异常访问等恶意行为进行智能安全分析,识别各类已知与未知的攻击,同时也弥补了传统杀毒软件无法对未知恶意软件特征进行识别的短板。

第三道防线:事后快速响应恢复。瑞数信息创新智能检测沙箱与溯源引擎能够保护业务的连续性,具体通过有效定位攻击事件根源,协助安全管理人员移除勒索软件并对系统进行加固,自动生成可直接挂载的干净磁盘镜像,将业务中断的时间降低。

瑞数信息CEO余亮表示:“未来,瑞数信息将更深入地扎根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为企业数字化建设提供基础安全支撑,将企业防护理念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以更完善、更智能、更广泛的产品矩阵,全面提升企业核心应用、业务及数据风险防范能力,不仅为用户搭建面向数字时代的新一代主动防御安全体系,更为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3HZV4Qd5esH8BAD9.html#comments Thu, 09 Sep 2021 10:49:00 +0800
最后一块云原生拼图:安全自动化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Ivs2gCisa0YfCJb.html

雷锋网按: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将成为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它的出现,源自云原生时代不仅是开发者体验的核心,也是补齐云原生体系的最后一块版图。

近年来,DevOps在云原生领域越来越朝着自动化方向演进。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现在通常用于启动服务器、自动配置、设置存储和跨服务应用标准网络功能。使用新的工具和能力来简化整个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操作,开发团队显著提高了其部署的敏捷性。

但是,在这种新范式中,谁对安全负责?更多的工具提升了开发人员全周期的所有权。然而,应用开发人员有很多事情要负责。此外,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窗口来了解细粒度的漏洞、以及每天出现大量新的合规性要求。IT安全工程师通常不了解不扩展的DevOps工具连续体的复杂性。如果没有更好地协作,强大的云原生命令可能会失控,需要修复。

Oak9 的联合创始人兼 CPO Om Vyas 在最近的采访中,谈论了他们团队如何应对云原生部署环境下安全性的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安全需要为IaC采用与DevOps相同的自动化策略。

云原生中的IaC问题

十年前的软件交付方式与如今大有不同。部门之间往往是孤立的,IT和运营部门只能管理本地部署的硬件。这使得工程师能够使用防火墙锁定一切以控制运行时环境。同时,IT可以更直接地控制访问、网络策略、数据流和通信边界。

快进到如今的云原生架构,工程师拥有触手可及的巨大能力。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使用 Terraform 立即启动像EC2这样的实例,用编辑器管理Kubernetes上的计算集群,调用无服务或其他各种功能。在引入新功能时,如果基础设施自动化正在改变现有架构,那么安全实施是什么?

保护IaC的一般方法

AWS、Azure 和 GCP 使启动存储、计算和网络资源变得非常容易,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不考虑IaC 的安全影响对开发团队再次造成困扰的可能性。例如,混淆弹性负载均衡器之间的细微差别可能会暴露敏感数据。当然,一些组织正在构建适当的 IaC 抽象和模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对文化转变、可观测性和全周期发展进行思考。

  • 文化转变

与大多数 IT 变革一样,提高安全性首先需要进行文化转变。技术是次要的,拥抱文化转变需要增加程序员、DevOps、SRE 和安全专业人员之间的协作,以决定自主的领域。

文化转变可能包括重新调整部署流程,或决定何时让安全团队参与新功能的发布。它还可以包括制定新的代码分析工具和工作流程标准化。

  • 可观测性

如果从根本上改变了应用程序的架构,那么团队需要知道哪些安全领域受到了影响。一个棘手的部分是在不增加开发人员工作流程的情况下,添加更多安全检查点,关键就在于实现自动化。

  • 全周期开发

开发人员继续围绕代码库承担延长生命周期的责任,有人称这种趋势为全周期发展。在应用生命周期内,为开发人员提供自主权确实会带来生产力优势。它可以减少对外部批准的需求并实现更快的软件更改。

但是,这种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不参与安全过程。安全的责任不应该仅仅在于开发人员和 SRE 团队,安全是整个组织的共同责任。

安全和IaC的未来

对于改变底层架构的新功能,团队需要提前了解潜在的安全影响和风险因素。例如,在添加分析仪表板时,如何知道无服务功能具有对数据库的正确访问级别?是公开的吗?是静态加密的吗?有适当的密钥管理系统吗?如何确保每次更改都不会产生额外风险?

围绕这些因素提高安全意识并不是可以马虎的事情。与DevOps的实践类似,采用安全思维往往在最后一环才能感受其带来的巨大收益。此外,随着多云采用率的提高,如果企业想要在所有软件部门应用与云无关的一致保护,则需要实时响应自身的安全理念。

最后再提一点,随着这种基础设施自动化的持续演进,预计未来很快还会从IaC 转向更多低代码/无代码的能力,这通常称为 ClickOps。而有可能将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雷锋网编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LIvs2gCisa0YfCJb.html#comments Sun, 05 Sep 2021 17:05:00 +0800
对话阿里云李飞飞:数据库开源成功不等于商业化成功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EBQNbgiYfE7bAaam.html

“2010年起,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兴起,云数据库技术开始崛起,这给了国产数据库厂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总负责人李飞飞如是说到。

数据库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伴随整个信息技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数据库也已发展成为一个年市场规模达到数百亿美元的大产业。

上世纪80年代,Oracle、DB2等作为当时领先的数据库技术,被引入我国通信、金融、航空等行业,并很快形成行业垄断。

为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国内诞生了以高校为背景的数据库厂商,诸如人大金仓、武汉达梦、南大通用等厂商,争抢这个重要基础软件领域的话语权。

如今,随着云计算技术以及数字经济的高度发展,我国数据库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数据库行业的发展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雷锋网与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总负责人李飞飞进行了一次对话,探寻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

开源成为数据库发展的一大趋势

就在今年,国产数据库迎来了开源热。

6月1日,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宣布正式开源,并成立OceanBase开源社区,社区官网同步上线,300万行核心代码向社区开放。就在几天前,阿里云也对外宣布开源了PolarDB for PostgreSQL。

加上作为先行者的TiDB,中国数据库第一集团的TOP ( TiDB,Oceanbase, PolarDB) 都将开源作为战略选择,在业内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开源的拐点到了”、“开源成为新一代数据库的主流选择”。

随着而来的也不乏有泼冷水的言论,如抨击阿里为KPI式开源……

“全球顶尖的云厂商是很少将开源作为核心战略的,但我们也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也并非是KPI式开源,之所以会选择开源我们有着两方面的考虑。”李飞飞对雷锋网坦言到。

李飞飞表示,将数据库产品开源一方面可以通过开源社区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使用阿里云的数据库产品,从而降低阿里云产品的准入门槛;而另一方面,由于有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则能够让阿里云的数据库产品的迭代速度可以加快。

但李飞飞也说到,目前开源软件最大的挑战还是商业化问题,“数据库开源成功并不代表着商业化就能够成功,作为云厂商的核心产品,阿里云数据库最先考虑的还是商业化的问题。”

由此,李飞飞也坦言道,并不会将阿里云所有的数据库技术都进行开源,将会保持一个水位差。

那究竟如何才能让商业化和开源社区宛如两条腿可以正常地向前行走?对此,李飞飞提出了两点建议:

  • 企业做开源首先要想清楚开源目的。如果开源目的不纯粹,只是为了商业化或打压竞争对手,这种开源是不会成功的。对于阿里云而言,开源目的是要把开发者生态做起来。建立一个全新的生态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助力和引领现有生态是更加高效的一条道路,目前开源的PolarDB PG版本就是这样的一个选择。

  • 明确好开源路线。开源真正的关键就是要让社区真正活跃、运营起来,要有清晰的开源规划路线,建立对开发者和用户有核心差异化能力和价值的技术组件。

而据李飞飞透露,在今年阿里云云栖大会期间,也将会宣布将阿里云PolarDB X版本进行开源。

政企市场是检验竞争力的黄金标准

如今,云数据库已是大势所趋。美国知名科技领域的分析公司Gartner预测,2023年全球3/4的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

这种趋势,也意味着大量政企客户也会加速采用云数据库。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传统线下部署的数据库市场上,金融、政务、电信、制造等行业占据超过70%的份额。

“政企客户是影响整个数据库市场格局的重要变量。”李飞飞表示,一方面政企客户正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基础设施云化,对云数据库有着巨大需求;另外一方面,政策层面也在积极鼓励政企客户替换存量传统商业数据库。

潜在市场虽大,但是门槛也高。金融、政务等领域的客户对数据库的安全、稳定和高性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要满足它们的需求,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

“可以说,政企市场已经成为检验云数据库竞争力的黄金标准。”李飞飞坦言,阿里云也是在“双11”等极端场景淬炼之后,才逐渐赢得客户认可,支撑铁路12306、健康码等国民级应用场景,同时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应用场景推动中国数据库发展出独特技术,在部分应用场景下开始引领技术发展路径。

李飞飞表示,阿里云将会保持耐心,继续在数据库技术上强化研发并大胆创新,联动整个数据库生态中的企业,一起抓住云数据库市场的发展机遇,用硬核产品技术和服务赢得更多客户认可。

据了解,阿里云作为最早为政企服务的中国云厂商,服务十年以上的企业就接近有一万家。截至目前,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和技术服务已经服务国税总局、中国邮政、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南方航空、友邦保险等客户,全面应用在核心系统之中。

“我们的数据库在有些场景下的性能表现比传统老牌厂商还要好。”李飞飞表示,阿里云数据库如今已经做好了全面服务政企市场的准备,将通过打通云上与云下数据库技术栈,进一步提升核心技术优势,满足更多应用场景需求。

用友旗下财务软件公司畅捷通服务数百万中小企业,通过引入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实现业务系统并发能力提升了4倍以上,大幅提升了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壮性。该公司助理总裁熊昌伟表示,云数据库充分释放了研发团队的能力,帮助公司更好专注于产品开发与服务,仅仅只靠少数几位数据库管理工程师就能管理数百个核心数据库。

数据库需要全面的能力

事实上,随着企业对于数据处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数据库架构也呈现出:大数据和数据库一体化、云原生和分布式技术结合、智能化等趋势。

为此,各家数据库产品也都在进行相应的布局,以阿里云PolarDB为例,其通过将每个数据块分成三个物理节点,不用关心分布式带来的挑战,比如分库分表、分布式的查询,对应用完全透明,读写一份数据,做到了分布式技术透明化、集中式部署。

在实际的客户案例中,利用PolarDB Oracle兼容版替换现有的Oracle,在性能一样的前提下,整体成本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除了云原生的架构,也有分布式架构版的PolarDB-X。在每个分区里面做这种三节点的架构,同时三节点利用协议做数据的一致性保障,而且三节点可以做到同城跨AZ部署。

在数据管控上,阿里云则通过K8S这套编排技术,把多源异构的资源管理起来,打造智能化的运维管控平台。

在安全方面,阿里云还打造了全加密的数据库,数据进入内核后不需要解密。利用安全硬件技术做了全加密的流程和保护,实现了不解密也能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


而在生态工具上,阿里云传输采用DTS,做端到端数据的同步,用DBS数据备份做多云多端的逻辑备份、物理备份,DMS做企业级的开发建模流程, ADAM做针对基于传统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开发的应用评估和迁移。(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EBQNbgiYfE7bAaam.html#comments Sat, 04 Sep 2021 16:37:00 +0800
这五家企业身上,我看到了云原生创新的不同未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jO0eFMtb3bPrmysE.html

进入到2021年,云原生开源社区持续发展,客户对容器、微服务、服务网格等云原生相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突出,企业在生产环境中对云原生项目的计划也表现出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

如今,云原生这个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服务商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和创新更加积极踊跃,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帮助用户利用云计算带来的红利。

作为最早一批科技媒体之一,雷锋网于今年6月重磅启动了第四届「最佳成长榜」评选计划。

据雷锋网统计数据显示,本次雷锋网「最佳成长榜」最终被提名和申请榜单的公司达671家,涵盖雷锋网此前预设的当下最受关注的13大领域,5个最佳维度。经过专家评审团长达一个月的集中评审,最终评选出65家在产品能力、技术能力、商用价值,以及未来成长潜力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这些企业中,既有锐意进取的创新巨头,也有在各个领域中脱颖而出的超新星。新生时代,它们作为当下所在赛道走在最前沿的佼佼者,将共同开启新发展浪潮。

日前,“2021最佳成长榜”评选结果正式出炉。SmartX、滴普科技、青云科技、七牛云、京东云分别获得了“最佳产品成长奖 ”、“最佳商用成长奖”、“最佳壁垒成长奖”、“最佳数智化赋能奖”、“最佳自主原创技术奖”。

最佳产品成长奖 IOMesh

如今,云原生容器的持续深入,对企业的存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极致弹性的容器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普遍化。

2021年6月,超融合与分布式存储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SmartX发布了一款专为Kubernetes 设计和开发的云原生存储产品,旨在加速数据库等有状态应用的容器化进程。

IOMesh 不仅具备容器化部署、自动运维、声明式接口等云原生特性,同时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在同等硬件条件和测试参数的 TPC-C MySQL 和 TPC-C PostgreSQL 测试中,IOMesh 的性能分别是业界同类产品的 2.81 倍和 1.47 倍。

作为一款专为 Kubernetes 设计和开发的云原生存储产品,IOMesh 以 SmartX 自主研发且“生产就绪”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ZBS 为核心,为运行在 Kubernetes 环境中的业务关键型应用,如 MySQL、Cassandra、MongoDB 等提供生产级别的高性能和可靠的持久化存储能力,有力支撑有状态应用的容器化改造。IOMesh 现已加入 CNCF 云原生全景图 。

最佳商用成长奖 滴普科技

滴普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的全场景数据智能服务商,具备在产品商业化和解决方案交付的全场景闭环能力。

目前滴普科技构建了DataFacts数据智能服务平台、FastData云原生多模实时数仓,面向场景层还提供了Deepexi商业智能、SOL数字城市等数据智能应用,实现了从云原生PB级流批一体多模实时数仓、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到典型场景化的数据产品体系。其服务的客户场景覆盖商业智能、数字城市、数据金融、数据装备等,目前已为100余家知名大中型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 

以某时尚鞋服品牌和零售集团的实践为例,滴普科技帮助该企业在数据采集、数据开发、数据资产和数据服务方面提供多维度的支持,共同打造了数据智能平台,形成统一的数据资产管理方式,盘活全量数据赋能业务发展。最终,帮助企业打造数字化运营基座,提升商品运营效率,实现商业最优决策,实现技术、产品、业务、运营等多方位的升级。

最佳壁垒成长奖 青云科技

青云科技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主流云计算厂商之一。以顶尖的技术实力见长,客户覆盖银行、保险、能源、交通、航空、制造、零售、教育等众多行业的头部企业。

目前青云建立了一整套端到端的云原生开放架构,推出KubeSphere、QingStor、 RadonDB、全象云平台,覆盖从云原生容器、存储、数据库、低代码等多款云原生产品体系,并已经成功运用到各行业不同场景,帮助企业实现更自由、更灵活、更敏捷的业务创新。

代表产品:开源容器平台KubeSphere,是基于K8s构建的分布式、多租户、多集群、企业级开源容器平台。在过去的三年中,为构建一个功能丰富、充分解耦、灵活拼接的云原生架构体系,KubeSphere 从单一产品演进成为开放多样的云原生生态家族。 目前KubeSphere已经支持了众多企业的核心业务,行业覆盖银行、保险、在线教育、制造业、物流、交通、能源等。

最佳数智化赋能奖 七牛云

七⽜云成⽴于2011年,多年来持续在海量⽂件存储、CDN内容分发、视频点播、互动直播及⼤规模异构数据处理领域的核⼼技术进⾏深度投⼊,赋能各⾏各业进⼊数据时代。

七⽜云建⽴了统⼀的异构数据湖 (Data Lake),打造了完备的视频云服务和多媒体数据处理平台 (Dora Platform),并创建了简洁开放的机器数据处理平台 (Pandora Platform) 。 

作为一家“云+数据”一体化PaaS服务供应商,七牛云凭借自身数据智能化处理、“AI+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实力,加快推进各行各业数智化服务转型,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帮助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

⽬前,使用七牛云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 100 万,包括 OPPO 、B 站、爱奇艺、平安银⾏、招商银⾏、上汽集团等知名企业,间接覆盖了 90% 的网民。

最佳自主原创技术奖 京东云

云原生的大潮已来,京东云正加速拥抱云原生,通过自身多年沉淀的方法论,为进一步释放云计算红利、助力产业数字化升级夯实力量。

面对世界级的场景复杂难度,京东云完成云原生的大规模实践的同时,也在推动底层硬核技术的稳定升级。对内,京东云目前可以支撑万亿级电商交易,实现了京东“618”订单100%云上完成,以及京东物流、京东金融全量上云;对外,京东云已经服务包括120万小微商家、1300多家大型企业,覆盖零售、物流、健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

基于云原生理念,针对不同业务场景,京东云持续完善在云原生数据库、云原生中间件、DevOps、安全应用等产品矩阵的打造。

2021年,京东云正式发布行业内第一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JDOS),可提供多云一致的容器运行环境、多种PaaS能力、应用开发平台。在今年618期间,云舰完成了大规模混合数字设施的全局调度,推动数据中心CPU平均使用率提升3倍,降低技术投入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力。

(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jO0eFMtb3bPrmysE.html#comments Fri, 03 Sep 2021 10:23:00 +0800
小而美注定拼不过大而全,HRSaaS也难逃魔咒?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DfgVsBMBvR4E5J60.html 作者 | 王慧贤

编辑 | 王德清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HRSaaS领域,一体化这个概念突然就火了。”

北森CEO纪伟国和雷锋网说。

十年前就开始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体化的北森,一直在“等风来”。2020年,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增速高于整体SaaS,2021年刚过半,以接近300亿人民币的被投金额创历史新高。

经过疫情的加速与HRSaaS赛道的沉淀,北森终于站在了风口上。今年5月中旬,北森完成了F轮的2.6亿美金的融资,对于纪伟国来说,这次的融资过程有一些出乎意料。此次融资,投资方软银集团的孙正义,本意要给北森投5亿美金,后种种原因,北森没有接受。

孙正义为什么要给北森投5亿美金?HRSaaS赛道为何会如此受资本方青睐?带着以上问题,雷锋网将通过纪伟国的回忆和观察,和读者一起走进HRSaaS的世界。

HRSaaS风口终于来了

“疫情之下,在线办公成刚需,大家被迫在短期内快速接受了钉钉、腾讯会议等SaaS软件,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启了一波数字化浪潮,这对SaaS以及HRSaaS的发展起到联动效应。”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IDC数据,2020年中国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5%,高于中国SaaS市场整体增速。从资本角度看,HRSaaS也迎来了融资巅峰期。根据IT桔子数据,2021年刚过半,企业服务大赛道中,人力资源板块以接近300亿人民币的投资金额创历史新高。

图源/IT桔子

不过,在纪伟国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等风来”的路上,国内HRSaaS厂商不断练好内功,使产品体系更加成熟、场景覆盖愈加广泛,打造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新范式。

几年前,纪伟国问一个曾在Oracle担任架构师,后来转去Salesforce的朋友:“理论上讲,只要把数据库、租户、架构、ID隔离开就可以,为什么Oracle不把安装版软件转向云端呢?”

“经过探讨后,我才明白,这件事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HRSaaS是对本地e-HR和ASP系统的颠覆。很多把安装版软件(此文指传统安装部署模式的软件)搬到云端的企业,称自己是SaaS模式,实际是伪SaaS。从底层技术到软件开发、再到用户体验设计和交付方式,HRSaaS与安装版软件相比,有质的不同。”

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来看,安装版软件根本变不成SaaS软件。HRSaaS通过云搭建一套技术架构,采用多租户架构模型,供客户灵活使用、实时更新和维护系统。而安装版软件可能最多支持一家10万人的公司,如果需要支持几千万的用户,必须从原来的单机版换成分布式版本。这时,软件需要从数据访问层开始全部重做,成本上讲,不如直接做一款HRSaaS软件更低。

与此同时,交付方式也要做出改变。传统安装版软件和按年收费的HRSaaS软件不同,安装版软件厂商与客户之间是一锤子买卖,在安装部署后,厂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便不再“暧昧”,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再见面是什么时候。

HRSaaS厂商虽然卖的是软件,但拼的却是长期服务。按年收费的情况下,厂商与客户之间算是刚刚“度完蜜月”,想要留住对方的心,保证下一年的续费,厂商需要在平日里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保证复购率。

“所以,从技术到服务、从营销到交付,HRSaaS都是对传统安装版软件的彻底颠覆。”纪伟国表示。

在中国,小而美注定拼不过大而全?

“一时间,好像整个HRSaaS赛道都在提一体化。”

目前,国内HRSaaS赛道被分成单模块和一体化市场。单模块市场主要聚集到招聘、e-learning(在线学习系统)这些细分赛道,主打高效、便捷。一体化区别于单模块的“单点作战”模式,将CoreHR、招聘、测评、绩效等多个模块融合到一个平台上,为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纪伟国认为,受国内外大趋势和国内土壤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很多单模块厂商的喘息机会将越来越少。目前来看,国内HRSaaS市场较大、渗透率较低,单模块厂商也可以活得很好,但未来,随着HRSaaS市场的不断成熟,单模块厂商将在规模上越来越难以和一体化厂商PK。

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主流的HRSaaS公司都已经是一体化平台,一体化成为大趋势。要知道,人力资源软件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交叉的,数据互通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对于客户来讲,一个供应商相比多个供应商更加方便对接。一体化厂商除了能提供招聘、离职等CoreHR功能之外,还能实现模块之间的数据互通,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优化和迭代管理方式。再加上,国内以大为美的传统,一体化平台更容易被客户接受,故而投资市场也更偏爱一体化厂商。

“孙正义当时要给北森投5亿美金,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想收购北森。”纪伟国笑着和雷锋网说到。

但此次融资上限是2亿美金,而孙正义的5亿美金远远超过了额度,所以北森没有接受。最终,北森拿到了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高盛、春华资本、富达国际、经纬中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元生资本、深创投共8家机构2.6亿美元的F轮融资。

“我非常了解人力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中国HRSaaS厂商一定会面临残酷的竞争,想要快速赢得市场需要资金的投入。”孙正义没有“善罢甘休”,他向纪伟国表示,此次融资完成后,还将继续和北森一起商量,如何快速拓展国内市场。

“从被认为是‘奢侈品’到‘必需品’,HRSaaS一体化厂商终于被市场认可了。”这足以证明,HRSaaS一体化厂商的未来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大。

相比之下,单模块HRSaaS这个细分市场正在被挤压,在跌宕的格局下,厂商们也在积极“求变”以自救。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做单一模块的厂商已经正投身于其他模块的产品研发中,可这场自救之路,并不好走。

HRSaaS的两大走向:去单模块化、员工友好

“目前国内单模块厂商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如何做好小而美,是想做一体化而不能。”

毕竟,对于单模块厂商来说,从一个产品做到十个产品并不容易,除了技术、营销难度大之外,还有很多难题是用钱解决不了的。

纪伟国举例说:“一体化平台中最难做的部分是CoreHR,就是人事管理中的入转调离。在中国,有一大半HRSaaS厂商都实现不了时间轴功能。”

比如,某一公司的组织架构要发生变化,员工需要调动岗位,那么厂商不仅需要把这家公司的组织架构重新拉出来,还要记录员工在公司中的每次变化,并且能够返溯回去。

“CoreHR涉及到的业务场景、权限逻辑十分复杂,很多国内HRSaaS厂商根本碰都不敢碰。如果只做e-learning(Learning Managed System,即在线学习系统)和招聘系统等模块,厂商没有PaaS平台影响不大,但如果做CoreHR,没有平台支撑就会很困难。”

“无PaaS不SaaS,如果厂商想服务1000人以上的中大型客户,没有PaaS平台,基本可以放弃进攻这个市场了。”纪伟国总结说。

除了去单模块化,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还面临着一个大趋势:从人力资源软件转向员工体验管理平台,做一款为员工而不只为HR设计的产品。

打造一款员工友好的产品,首先要高效。这意味着,厂商设计软件的目标要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向提升员工效率靠近。

“上次和某个房地产客户沟通,之前他们的员工需要在早上9点之前到20、21层打卡,但早上电梯排队的人比较多,很多员工总是错过时间打不上卡。现在,员工可以在软件上移动打卡,解决了打卡难的问题。”

高效,意味着从员工的角度考虑,工作场景中哪些流程可以通过技术更节约沟通时间与成本,为员工减负。

其次是愉悦。除了每个月看工资条,更多时候,企业员工需要在上面做测评和绩效评估,所以,人力资源软件貌似天生就不是一个能让员工感到愉悦的软件。“一款年轻且有颜值的产品,会给员工留下更好的使用体验。”

最后是温暖。90后为职场主力军的时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已经从雇佣变为合作。

“他们追求职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希望职场能够像生活一样有一些小确幸。所以,我们在软件里设置了打赏、积分、点赞、发勋章等功能,希望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拉近彼此的距离。”

做好了员工体验管理,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员工,这才是HRSaaS真正的价值所在,更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如孙正义所言,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将面临非常残酷的竞争,软件厂商之间必有一战。HRSaaS厂商,需要加把劲了。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DfgVsBMBvR4E5J60.html#comments Thu, 02 Sep 2021 15:11:00 +0800
网易数帆升级低代码2.0,上演开发者“加速”模式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SjjEt6b0pnHHC6B8.html

作者 | 杨丽

出品 | 雷锋网

如何尽快将求助信息收集起来?如何将救援详细信息实时动态同步出去?


一个多月前,河南暴雨来袭,全国上下都揪着心,和时间赛跑,借助科技手段启动救援方案,支援当地受灾群众。


一支当地的志愿者团队借助了低代码平台,仅用1.5个小时就完成了寻人信息发布系统的搭建。据统计,“河南暴雨 · 寻找失联者”系统上线后仅8天,就已经收录 411 条寻人信息,共有 240 人通过该平台被找到。


这一次,我们看到了低代码对社会带来的价值影响,低代码正在越来越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尝试。


……

实际上,应用开发如何跟上市场变化的脚步,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强的优势。据雷锋网观察,自疫情以来,企业IT部门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为了及时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提高生产力和竞争性,企业希望在传统的标准软件和定制开发模式之外,能有新的软件研发与交付体验。

去年7月,网易数帆发布了以微服务、中间件、混合云、低代码为产品体系的云原生软件生产力平台。今年8月,网易数帆对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进行了2.0版本的升级,升级后的产品重点在可视化编程语言NASL(NetEase Application Specific language)上进行改造。具体来讲,NASL有两大特性:

  • 一是自带可视化的分支、循环、赋值、调用等编程语法组件,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即可快速创建应用;

  • 二是基于静态类型系统,支持类型检测,有准确的错误提示,避免问题遗漏至运行时产生的调试工作,也减少应用出错的可能。

在实现可视化拖拽搭建的同时,用户也能借助轻舟低代码平台获得一定的语言拓展能力。当平台默认提供的页面组件、逻辑组件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平台上传扩展组件,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使得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至中等复杂度的企业级应用。

此外,基于轻舟云原生底座,轻舟低代码平台提供了CI/CD、稳定的部署环境等产品能力,通过集成的方式,帮助用户在应用搭建完成后快速发布至运行环境,保障代码、数据访问、运行时环境、数据运维等安全。同时,轻舟低代码平台还提供轻量级的API网关实现应用集成,可以帮助企业基于自身的业务系统、领域应用或者中台服务,快速完成应用和应用之间的组合。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网易数帆轻舟是一个软件生产力平台,那么它最终一定会解决‘最后一公里’应用开发的问题。”网易数帆轻舟产品总经理陈谔在会后的采访中说道。

也就是说,在网易数帆轻舟的整个产品体系中,低代码是在前端解决企业软件生产力的重要一环。而放大到整个ToB生态中,低代码起的作用是帮助原厂输出自身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数字化转型,而企业也应该逐渐变成生态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而非生态体系中处处依靠伙伴输出能力的“附庸”。

这个定位促使企业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存在两种应用路径:

  • 一种是将低代码平台通过轻舟云原生平台集成到企业中台,实现低代码的创新应用;

  • 另一种是先使用低代码构建应用,然后逐渐将能力通过中台抽象出来,引入云原生平台,最终会形成一个更加开发、相互关联的体系。

不过目前来看,轻舟低代码平台主要面向的是“中等复杂度的企业级应用场景”设计的,也就是说,开发人员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出来的应用是能够承载企业级的负载,提供企业级的可靠性。但同时,它既不是简单的完成一款任务表单应用,也不是去解决像ERP、MES等高复杂度业务的应用。

陈谔告诉雷锋网,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网易数帆团队接触了大量客户,从目前收集到的需求反馈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分别是:表单类、流程类、BI。”

据悉,在网易内部,轻舟低代码平台已经赋能多个网易内部业务系统的搭建,涉及数十或数百个页面及接口搭建,交付周期从1个月下降至1周,工作量从2人月下降到2人周。对外,团队已经在包括金融、汽车制造、政府产业平台等行业进行了低代码平台的验证。

水草丰茂自然吸引更多开发者

当然,如今具备提供低代码产品或平台的服务商不在少数,除了对业务逻辑和产品生态的能力角逐外,它本身的壁垒还依靠什么?

陈谔告诉雷锋网,最重要的是吸引足够多的开发者,基于平台开发足够多的应用。

“低代码其实是一个颇有潜力的市场。低代码引发了企业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开发者参与进来,会带动建立增量市场,并且这个增量市场是跟已有的软件开发市场相当。”

轻舟低代码团队更加关注两类数字的变化:一是开发者能够以怎样的数量增长;二是为企业开发的应用以怎样的速度增长。

“跟以往一门优秀的编程语言的发展推广曲线一样,它一定是会通过有这个掌握了这个知识技能的人不断地传递给更多的开发人员,呈现一种指数增长的趋势。”

为此,网易数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还提出帮助企业进行“低代码教练”的建设:一是教练提供培训,培训企业员工使用低代码平台,扩充研发能力人群;二是教练驻场开发,直接为企业开发低代码应用。

“借由这一系列的特色和措施,我们希望轻舟低代码平台不仅能让企业开发团队、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IT供应商、希望快速实现创新需求的业务团队充分使用。”网易数帆轻舟业务总监汤忠指出。

当业务需求上线时间要求紧,又或是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基座作用难以被有效发挥时,轻舟低代码平台能够同时满足敏捷开发与应用集成的重要需求,助力中台能力之上的快速创新。而对于资深的开发人员而言,轻舟低代码平台则提供了一种有效复用机制,让宝贵的开发经验得以沉淀,实现开发生产力的解放。

总结

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低代码市场爆发前的临界点来了吗?这仍取决于低代码本身存在的一定局限性是否得到了解决。

据雷锋网的观察,低代码仍然不适用于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的业务人员使用,将低代码开发交给业务人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和流程合规的安全治理问题。而在应用集成环节,更多的仍是专业开发人员的工作,而今,能够实现系统集成、数据连接这项工作在生态中极为重要但并不健全。

低代码的突破,除了要承载对业务逻辑的理解,对模型架构的应用深度外, 还需要等待生态体系的逐步完善。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SjjEt6b0pnHHC6B8.html#comments Thu, 02 Sep 2021 12:26:00 +0800
飞书做招聘,慢了半拍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vacNW5MHOS5chxGJ.html 前有用友、金蝶“虎踞”多年,后有钉钉“流产”、飞书“过河拆桥”,除了这些广为流传的桥段之外,在这条看似狭窄的赛道里,还挤满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厂商。

就在去年3月,垂直做招聘的Moka与飞书立下誓言:Moka要把招聘流程融入到飞书中,为其提供“无接触招聘”解决方案,飞书则要给Moka“第一家HRSaaS合作伙伴”的名分。

今年5月,短短一年时间,飞书便“自立门户”,亲自下场做招聘,也是主打视频化,自此双方的蜜月期就此结束。飞书的这一动作,不仅伤了Moka的心,更是给无数HRSaaS厂商当头一棒。

国内HRSaaS赛道中,除了只做招聘的Moka外,做单一模块的厂商不在少数,比如做背景调查的芝麻调查、社保管理的51社保和e-learning(在线学习系统)的云学堂等等。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像北森、理才网、肯耐珂萨等做一体化平台的HRSaaS厂商,对于大厂的强势入局,也倍感焦虑。

为什么钉钉、飞书都一度热衷于自己做HRSaaS?真的是为了和SaaS厂商抢饭碗吗?飞书做招聘对于HRSaaS厂商意味着什么?HRSaaS厂商的下一站又将驶向何处?从任职用友HR事业部总经理到创立理才网,陈谏已经在HRSaaS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契机之下,雷锋网与陈谏展开了一场对话,带领读者从背景和事实出发,解开上述谜题。

飞书的阴谋与阳谋

“大厂做HRSaaS,整个行业都会比较有危机感。”陈谏坦言。

今年5月,在“ 2021 春季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正式推出飞书知识库、飞书绩效、飞书招聘等多款新产品。飞书入局HRSaaS市场,意欲何为?真的是为了和HRSaaS厂商抢饭碗吗?

“HRSaaS的市场容量并不是很大,但却很有价值。”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向雷锋网透露,除了飞书,钉钉也曾涉水HRSaaS。从某种意义上讲,阿里钉钉、字节飞书做HRSaaS,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厂做HRSaaS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铺路:HRSaaS是企业服务的入口和必经之路。表面看似是飞书在和HRSaaS厂商抢生意,实则是自身ToB业务的进一步深化。字节飞书、阿里钉钉都想着布一个更大的局。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钉钉做HRSaaS流产并不意外,此次飞书做招聘,依旧前路未卜。陈谏认为,想要做好HRSaaS产品,大厂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和厂商合作、要么并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学问,招聘、绩效、测评、培训这些模块,哪一个单拎出来都无法做成速成品。”

在做HRSaaS产品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字段都含糊不得,比如绩效考核某项指标所占权重是5.6%,就不能是5.7%,也不能是5.5%。这些内容和知识点需要整个团队的时间和经验积累,如果以内部培养、外部请专家的方式来搭建团队,其专业能力就会不够扎实、氛围也会不够紧凑。

“很多年前,国内HRSaaS一体化厂商就开始做PaaS平台,并通过与CRM、OA等其他SaaS厂商合作,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大厂做HRSaaS,还需要在专业知识、客户和厂商生态等方面长跑一段时间。”

但飞书的入局,确实让像Moka这样垂直做单一模块的厂商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目前,做单一模块的厂商主要集中在招聘、培训和保险这三大类,腹背受敌的厂商们正在进行“自救”。据知情人士透露,Moka已于今年调整战略,启动其他模块的研发,甚至已经推出了一些初步版本,开始尝试一体化。

毕竟,比起单模块,一体化平台更具备市场优势。如果一家企业早期只买了一套招聘系统,后续想再拓展诸如薪资、绩效考核或者培训等功能,就需要继续分开买,除了需要对接很多供应商之外,更重要的是难以实现数据互通。

ToB的本质是为企业提供一套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的模块化产品。只有将人力资源、人才管理和人才技术这三大方面进行深度耦合,才算是一套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HRSaaS厂商的下一站,是ToC?

即便如陈谏所言,飞书做招聘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大厂的入局,足以让这一赛道更加拥挤。提前找准HRSaaS的下半场玩法,或许是厂商们未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在陈谏看来,HRSaaS的下半场主要从下面两点找突破口。

1、客户不分规模

国内的SaaS厂商喜欢先定位自己的目标受众,在发展初期,厂商这么做是必要的,但想要进阶,则必须跳出已有的客户群体。

事实上,无论从营销还是部署上线的层面来讲,企业规模真的不是厂商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严格意义上讲,对于一家合格的HRSaaS厂商来说,服务一个5人的企业和一个5000人的企业,难度应该是一样的。

陈谏表示,自己的团队既服务过几十万人的企业也服务过几十人的企业,规模不同,但服务方式大差不差。比如,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可以根据组织架构、业务形态和发展阶段来为自己的每个子公司、每个组织、每个部门,甚至每一个人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案和管理模式。“服务小企业时,我们就像服务于某一大企业下面的一个子公司一样,做对了难题,就能做好简单题。”

“技术架构决定产品模式,产品模式决定商业模式。”

在陈谏看来,很多HRSaaS厂商之所以说自己只服务于预算在几十万以上的企业或者只服务中小型企业,是因为没有做到纯SaaS化。比如产品不够多样化、大数据分析和工具开发不够彻底、平台拓展能力不够强,缺乏灵活度。产品做的不够好,只能服务来凑。厂商花大价钱把希望放在销售员、实施服务人员、培训人员和咨询人员等上面,于是做一家亏一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与突破,任何一家HRSaaS厂商都应该朝着满足更多客户需求的这一方向努力。

2、将触点延伸到C端

使一款工具由“管理者友好”走向“员工友好”,是HRSaaS的伟大使命。

HRSaaS作为一款与员工距离最近的产品,具备将触点延伸到每一位员工的机会和前提。未来,谁先将企业服务做得能够触达到每一个员工,并为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时,谁就能占领企业服务的高地。早在2019年,SAP便向客户提供了企业员工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以员工敬业度、员工福利为切入口,着重优化员工的体验与管理。

SAP SuccessFactors总裁Greg Tomb曾直言:“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体验和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陈谏看来,SAP从人力资源管理转向做员工体验管理,是未来HRSaaS赛道的一大趋势,但这一转型背后,一定立足于一家企业的三化已经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

可事实上,从人力资源管理转向员工体验管理并非易事。从市场容量这个维度来讲,当一家HRSaaS厂商做到B2B2C的时候,容量可能是现在的几百倍,厂商想要保证产品的服务,必须具备两大能力:PaaS平台构建能力和对于整个企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架构能力。

迷人的HRSaaS

一直被认为“水大鱼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市场,最不缺新玩家的入场。HRSaaS究竟有何独特魅力,甚至引得OA赛道的钉钉、飞书前后入局?

在经历了e-HR(电子人力资源管理)和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页面)时代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走进了以HRSaaS为主流的3.0时代。

从服务的深度来看,HRSaaS不仅继承和优化了e-HR、ASP系统为企业提供招聘、薪资、社保、绩效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融合了诸如大数据、AI等数字化技术,向企业提供精准的岗位分析、测评、培训服务。

从服务的广度来看,HRSaaS还可以通过保险、金融服务、健康管理、个人消费等增值服务,将自身的服务场景由ToB延伸到ToC。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HRSaaS作为一个连接器,还连接了很多上下游企业、电商平台。

从成本和性价比的维度来看,HRSaaS不仅是标准化产品,还能以碎片化的模式帮助企业在平台上部署,以便更广泛和灵活得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国内的中小型企业比较多,但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且e-HR成本之高,并不是所有中小型企业都能承担起的。一家企业引进ASP的成本是e-HR系统的五分之一,而引进HRSaaS的成本又是ASP的五分之一。”陈谏告诉雷锋网。

性价比高且灵活的HRSaaS,大大缩短了营销和实施交付的周期。

陈谏补充说:“传统e-HR时代,销售需要大概花三个月的时间为用户选型,而HRSaaS时代,用户只需要试用一到两周就可以完成采购环节。”

据陈谏所言,在没有HRSaaS产品之前,实施交付团队需要到客户驻场,把客户的业务结构化之后部署到系统上,这个过程长则一年,短则一个月。但有了HRSaaS产品之后,企业需要在刚注册使用时搭好组织架构、档案,员工可以在两周内迅速上手使用。

种种原因之下,HRSaaS已经成为ToB行业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人力资本管理应用(HCM)SaaS市场2020年下半年跟踪报告》中显示,2020年中国人力资本管理软件及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7亿美金,同比增长37.5%,高于中国SaaS市场整体增速。

不过,一体化、平台化和生态化,俨然成为HRSaaS赛道甚至整个SaaS赛道玩家的共识。像国内的理才网、北森、肯耐珂萨,国外的SAP、Workday等等,已经在三化上做得有声有色。再回头看,刚入局招聘的飞书,还在尽力追赶着厂商们三化的脚步转向B端,而有的厂商却已经有意识在做好ToB的基础上,转向ToC。

飞书该加速了。#雷锋网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vacNW5MHOS5chxGJ.html#comments Wed, 25 Aug 2021 16:42:00 +0800
腾讯财报中隐藏的数字经济信号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oS5PCnhgMMSlEbpW.html

“腾讯的To B收入竟然比肩游戏业务了!”

这是很多人看到腾讯财报时都会发出的感慨。

就在8月18日,腾讯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报告,二季度腾讯实现总营收1383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至人民币419亿元。

此外,财报数据显示,16岁以下用户在腾讯游戏流水的占比为2.6%,其中12岁以下用户的流水占比为0.3%。这个占比,相比腾讯游戏整体营收,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完全忽略。某种程度上,再次证明腾讯并非如外界某些传言,靠“小学生”充值来支撑游戏营收。

与之对应的则是腾讯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方面的收入不断增长,而这也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家巨头。

厚积薄发的腾讯云

本月初,腾讯云再次入选Gartner魔力象限代表企业,其中在执行维度上的排名相对去年提升一位,跻身至全球前六、国内前二。

据Gartner报告,腾讯云已经构建了包括数据库、音视频、人工智能、云原生等在内完整、易用的PaaS产品体系,受到了数以百万开发者的高度认可。

其中,腾讯云数据库服务客户数已超过50万,为金融、政府、电商、游戏等行业客户上云提供完善的数据库综合服务保障。腾讯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已服务近半国内TOP 20银行,TOP10银行中服务比例高达60%,客户包括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资料,腾讯视频云解决方案收入在中国排名第一。

而在这背后则是腾讯在网络与音视频通信领域已经有21年的技术积累,报告期内,腾讯云融合TRTC实时音视频通信网络、IM即时通信网络与CDN流媒体分发网络,推出了“三合一”的RT-ONE™音视频通信基础网络。

目前,腾讯云覆盖了国内90%的音视频客户,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列第一。

腾讯云音视频技术还支撑了腾讯会议的快速发展,支持百万方超大规模视频会议技术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金奖,单会议可同时支持100万与会者参会,单集群支持1000万用户同时在线,集群所有核心组件均支持快速扩缩容。 

而在AI方面,腾讯云AI公有云日处理图像超 30 亿张,日处理语音超250 万小时,服务全球用户数超过 12 亿。此外,腾讯云还是国内算力最强的云厂商,大数据平台日实时计算量超过65万亿。

最新数据显示,腾讯云已经在全球27个地理区域运营67个可用区,同时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超过2800个CDN加速节点,全网带宽资源储备超过200T。目前,腾讯云存储规模已突破10EB,服务客户超过180万。

爆发的背后是持续的投入

短期利润靠后,长期价值靠前,腾讯对于中长期的投入继续加速,特别在数字新基建和基础科研领域,释放出强烈的“all in”数字经济信号。

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腾讯资本开支投入达到69.36亿元。资本开支包括添置(不包括业务合并)物业、设备及器材、在建工程、投资物业、土地使用权等,主要指向云设备及设施等。

对此,安信证券分析指出,“未来腾讯云将持续投入打磨产品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共同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公司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入将至少是未来5-10年的长线策略。” 

连续多个季度数据显示,腾讯在科研方向的投入也在持续增长。二季度,腾讯一般及行政开支达到22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一季该数字同比增长34%,也达到190亿元,主要反映研发开支及雇员成本的增加。

直接结果就是腾讯的多个业务板块和前沿实验室,都在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不断产出“硬科技”最新成果。这些成果正在业务端积极发挥效用,助力公司更好的服务产业伙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腾讯云与AI技术深度融合,新推出三大AI底层平台,助力产业共建。据了解,腾讯云已开放了超过了300项AI原子能力,50多个AI解决方案,服务全球超过12亿用户。

很多前沿技术探索也广泛运用于“反哺”社会。此前,腾讯优图视觉AI技术助力找回多名被拐超过10年的儿童;腾讯还开放云上AI能力,号召更多有人用技术做公益;腾讯联合国家天文台启动的探星计划,也将基于优图领先的视觉AI技术以及腾讯云计算和存储能力,助力国家天文探索。

数字技术推动腾讯企业战略加速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财报是腾讯企业战略升级之后交出的首份答卷。今年4月,腾讯提出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作为新的核心战略。

此次战略升级的背后,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科技平台对社会的责任义务,比想象中要大得多,绝非投入一定利润参与公益那么简单,还需要发挥科技的能力去做更多事情,去共享信息科技的成果。

就在最新财报中,马化腾表示:“我们加大运用技术及专业经验,助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及公司进行内部协作及与外部用户联系,为实体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在河南洪灾期间,我们的云端效率办公解决方案‘腾讯文档’发挥协作编辑功能,在帮助救援人员与受灾民众信息对接上发挥重大作用。”

今年夏天,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水灾。如何助力政府和社会各界抗洪救灾,成为腾讯新战略升级以来的首次大考。

7月21日,腾讯宣布捐款1亿元驰援河南。与此同时,腾讯紧急调动产品、技术资源,推出“驰援河南”组合工具箱,一系列数字化产品在灾难救助中展现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腾讯文档是该次救灾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一份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在网络中流传,它将河南特大水灾中求救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信息在线不断整理、核实和更新。 

这份文档被“自发”更新了近300版,访问量超过650多万次,成为互联网产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自发共建救助”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文档产品团队针对“可编辑的人数已达上限”的情况进行了紧急扩容。

自4月宣布新一轮战略升级以来,可持续社会价值如何融入腾讯经营战略,一直是外界关注点。在河南救灾行动中,腾讯从资金投入、业务联动、技术输出三轮驱动,交出“社会价值融入业务发展”的答卷;而腾讯文档从一款办公软件成为一款抗灾“硬装备”,也反过来论证了社会价值对商业创新的驱动。 

实际上,在另一场已经持续一年半的“抗疫”之战中,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融合共振已不断得到印证。

以“武汉战疫”小程序为例,该健康码应用诞生于2020年2月8日,曾陪伴武汉经历过重大疫情考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健康码被赋予新的使命,并成为武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一码互联”项目的核心载体。

 “健康码”与 “文旅码”实现双向互通,游客入园时出示健康码,可同时完成健康码核验和入园门票核验,实现一秒入园。从“抗疫”到“智慧城市建设”,这一积极转变,无疑也是以社会价值驱动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此外,就在腾讯最新财报发出的同时,腾讯也发布了另一份公告表示:将继续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后,腾讯今天宣布再次增加500亿元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并深入结合自身的数字和科技能力,在诸如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提供持续助力。

在四个月内,腾讯已连续规划投入1000亿元资金。4月投入的首期500亿元资金“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更多着眼于基础科学、教育创新、碳中和、FEW(食物、能源与水)、养老科技和公益数字化等领域的前瞻性探索。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行业云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industrycloud/oS5PCnhgMMSlEbpW.html#comments Thu, 19 Aug 2021 17:29:00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