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www.xyschoolife.com/resWeb/images/common/lp_logo.png 雷峰网 //www.xyschoolife.com 2015 www.xyschoolif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zh_cn Thu, 24 Mar 2022 00:49:20 +0800 海心智惠完成数亿元B1轮融资,深耕肿瘤垂直领域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zKo78bbVfaj67Ge.html 雷峰网消息,2月17日,国内肿瘤诊疗领域智能服务平台、海心智惠宣布完成B1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本次融资由知名基金启明创投领投,禾沛投资跟投,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了解,本次融资所得将进一步加速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加大力度引入更多行业内资深人才,不断完善肿瘤智能服务业务线建设,从而拓展商业化和市场化路径。 

海心智惠创始人李颖赟表示:“海心将全面投入建设一支肿瘤临床全病程服务团队,深耕肿瘤各科室,携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除了自身产品及服务体系的高速迭代,也将开展肿瘤全病程管理过程中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年度周期内海心智惠完成的第二次融资。2020年底,海心智惠完成了总额达2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苇渡资本、建银国际和领承创投等知名产业资本。仅仅一年时间,海心智惠完成了两轮总计近4亿元的投资。

 肿瘤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被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难题”。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根据世卫组织数据,中国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是全球新发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周期正在快速变长,与癌共生,癌症“慢病化”趋势已逐渐形成共识。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尚未完全了解肿瘤的发病原理和机制,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

十年前肿瘤治疗以化疗为主,但今天临床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癌症早筛、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再到最新的CAR-T细胞治疗等,不胜枚举。

这样的快速技术革新给医务工作者带来更大的挑战——如何能紧跟国内外的学术前发展前沿,能精准掌握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准确地掌握最新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并且运用在最适合的患者身上?

 国内一直在努力尝试建立起更加现代化、规范化的诊疗服务体系,放眼全球,医疗机构对于加快实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尤为重视。

 CSCO AI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就是帮助医生实规范化治疗的最佳工具。一套完整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是指:患者通过APP上传各类医疗诊断资料后,AI自动生成诊疗建议报告并提交至高级别专家审核反馈,AI模型又能根据专家审核结果持续得到闭环训练。

透过知识图谱全面的知识体系,构建基于AI系统的肿瘤患者智能全病程管理平台,实现院外患者全病程管理,从而多方共赢——医院提高治疗总生存率,患者提高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制药企业也通过数据赋能和数字化平台结合,提高了对患者的支持能力,实现精准诊疗,精准康复支持。

目前,海心智惠已建成肿瘤智能全病程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将国内最新肿瘤诊疗规范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首创针对我国诊疗现状和特色的肿瘤智能全病程管理平台。

海心智惠的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CSCO AI、数字疗法、临床新药和内容运营四大板块。

CSCO AI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深度赋能和品牌背书全面提升肿瘤医生诊疗规范化水平;数字疗法以智能个案管理平台实现院外全程管理;临床新药业务为智能临床服务提供更高附加价值;内容运营则是打造为精准社群服务的全方位内容平台。 

通过符合最新CSCO指南的规范化诊疗决策、医患联动的治疗计划管理、精准翔实的智能患教服务、准确可靠的不良反应风险评估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异常状况应对处理,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包含诊疗、康复、教育及关爱的全病程一站式管理服务,为肿瘤诊疗管理注入新活力。

同时,海心构建以大数据和精准匹配为基础的肿瘤真实世界数据(RWD)服务体系,支撑临床医生科研,为医生和患者带来双重助力。

截至目前,海心携手CSCO,已跨越国内30多个省份自治区,服务于数万名医生,获益患者数已高达数十万。除了让肿瘤患者获益外,在助力医生成长和加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专科肿瘤诊疗能力建设方面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仅在2021年,海心智惠就先后获得杭州高新区(滨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企业、首届诊后疾病管理及数字疗法创新创业大赛冠军、2021世界创新奖——2021全球未来医疗科技创新企业TOP30等多项荣誉。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团体会员、官方指定唯一人工智能战略合作伙伴,依靠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的不断突破创新,海心智惠自成立以来备获认可,成立至今仅四年时间已完成四轮融资。

未来,海心智惠将致力通过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临床医生的肿瘤诊疗水平,让更多的患者从规范化诊疗和全病程管理中获益。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表示: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将成为临床治疗的一部分,而AI数字化赋能使得精细化管理触达所有患者成为可行,对临床治疗有着重大意义。海心起步于杭州市滨江区,目前专注于肿瘤学科,通过深度融合医学理解和技术研发,为行业提供了领先的产品和服务。

禾沛投资孙兵认为:癌症患者求医难,医生工作量太大不能详尽了解每位患者的情况和诉求,患者离院后无法得到更多的关心与指导,而药企新药研发因无法及时找到患者致使新药研发周期超长是我们肿瘤治疗的现状和痛点,更是令人心痛的事实。

苇渡资本合伙人王磊蕾表示: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四百多万,存量逾两千万,这组数字背后是无数煎熬的生命和痛苦的家庭。柳叶刀的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40.5%,美国、日本分别为67.7%,68.8%,这一现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至关重要,即肿瘤诊疗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的非均质化、以及患者的全病程管理的缺失。

探针资本合伙人杨丹宁认为:凭借先进的CSCO AI系统,海心智惠支持医生为肿瘤患者制定最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通过个案管理体系使得医生的服务能力完整覆盖院内及院外的治疗与康复,最大化患者治疗获益。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zKo78bbVfaj67Ge.html#comments Tue, 22 Feb 2022 10:07:00 +0800
智慧医院的需求直线增长,实体医院如何向互联网问路?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pfykRASO016CgaNB.html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发展正处于从“信息化”转向“智慧化”的关键节点,智慧医院建设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益,改善就医体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在引领新趋势方面,智慧医院可在临床专科发展、医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服务模式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在提升新效能方面,智慧管理系统在质量安全运营、设备耗材、财务资产、教学科研知识支撑体系等方面起到保障作用;在激活新动力方面,智慧管理可以助力人事管理薪酬分配工作;在建立评价体系方面,智慧医院各项指标未来可以量化并逐步纳入考核体系中。”

疫情期间,智慧医院的需求直线增长,缓解医疗服务压力应该向互联网“问路”实体医院和互联网医院的再融合会进一步加速,智慧医院会在疫情常态化的催化、以及医疗质量改善需求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由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科雷会展、智慧产业网联合主办 “2022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将于2022年3月5日 ,在上海召开。

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科雷会展

智慧产业网

行业合作(拟邀):

上海市医院协会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

北京市医院协会

浙江省医院协会

江苏省医院协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山西省医院协会

湖南省医院协会

协办单位:

雷锋网    医健AI掘金志

承办单位:

科雷会展

会议日程安排

3月4日(星期五):会议报到、展商布展

3月5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3月6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会议论坛安排

主论坛: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

分论坛:

1、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大会分论坛

2、智慧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分论坛

3、非公立医院智慧化建设分论坛

4、中医院智慧化建设分论坛

5、智慧医院人工智能分论坛

6、智慧医院医疗机器人分论坛

7、智慧医院物联网应用创新分论坛

8、智慧医院DRG收付费分论坛

9、智慧医院智慧后勤分论坛

10、智慧医院智慧护理分论坛

11、智慧医院智慧财务分论坛

12、智慧医院检验医学分论坛

13、智慧医院数据中心建设与高效运维分论坛

14、智慧医院智能医学装备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分论坛

15、智慧医院室内设计及家具配置分论坛

16、智慧医院节能建设及低碳改造分论坛

大会拟邀请嘉宾

国家及省市卫健委领导

宋 新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

郝晓柯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医学院检验医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首席科学家

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谢桦    上海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

刘晓强  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余勤    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刘小舟  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

张建    北京市医院协会会长

王小冬  上海市医院协会秘书长

李立新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

余勤    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梁立强  浙江省医院协会秘书长

徐长江  江苏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和平  山西省医院协会会长

李爱勤  湖南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俞建明  福建省卫生信息协会会长

刘宝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应亚珍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

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魏建军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建筑后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于广军  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

郑兴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法宪恩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陈伟平  无锡市人民医院院长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

雷光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陈仲强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

马骏     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

艾开兴  上海市肺科医院院长

潘常青  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

汤黎明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卢红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程蔚蔚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

王杰宁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葛明华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

钟海忠  长海医院院长

黄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

何强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文莉  武汉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孙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

安健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丁克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省医院副院长

郑杰    树兰医疗集团总裁

李力    爱尔眼科集团总裁

李蜀光  弘慈医疗集团总裁

项乃强  嘉会医疗首席医务官兼上海嘉会国际医院医疗院长

项耀钧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院长

沈旭东  上海永慈康复医院院长

翁思跃  上海全程玖玖健康门诊部品牌创始人、总经理 

刘益民  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许长松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向炎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总会计师

李登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总会计师

刘雅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总会计师

李雪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财务处处长

季花    江苏省肿瘤医院总会计师

张海斌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财务处处长

赵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中心主任

张琼瑶  福建省立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陆慧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科长 

刘新平  河北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

师庆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吴邦华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黄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冯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朱卫国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

张铁山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部主任

王忠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

董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高志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处长

陈强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何剑虎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信息科科长

左秀然  武汉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卫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陈宏立  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

洪建    安徽中科唐玖医院首席信息官

马旭    河北燕达医院信息科主任

张晓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中心主任

易应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

黄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陈航    陕西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

胡梅英  江西省儿童医院信息科科长

李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张弓    福建省肿瘤医院绩效办主任、信息科科长

林 辉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

张纪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俞刚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曹磊    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吴良明  南京鼓楼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陈秀娟  三明市医保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王怡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

莫春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案科科长

牛培勤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

谢俊明  浙江省中医院医保办主任

周章彦  三明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夏苏建  暨南大学医保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马路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主任

孙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保办主任

焦卫平  宣武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新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科主任兼DRG办公室主任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

应斌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教授

王培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

关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检验医学科主任

沈立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

娄加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

张绪超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中心实验室主任

顾兵   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明亮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

张国军 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

刘树业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

成守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奚慧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理部主任

王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韩斌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护理部主任

陈肖敏 浙江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岳丽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

金静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

沈美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

辛 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

顾则娟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陈雁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主任

唐蔚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后勤保障处处长

徐文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后勤保障部部长

王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后勤办主任  

温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后勤处处长

付磊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保障保卫部主任

郭成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务部部长

黄如春  江苏省人民医院总务处处长

段珀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基建总务部主任

杜 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后勤运行部部长

马书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保卫处处长

芦 铭   北京积水潭医院总务处处长

许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赵箐    中日友好医院医工处处长

陈玉俊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工程处主任

冯靖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工信息部主任

陈宏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设备科主任、教授

于靖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

钱学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林强    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主任、设备处处长

王文丁  江西省人民医院医疗器械处处长

温林    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部长

金伟    无锡市人民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仲辉    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

秦航    南京市第一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处处长

更多大会嘉宾持续更新中.............

参会人员

1、全国各省市、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卫健委领导;

2、全国各省市、各级医院协(学)会、医学会等机构代表;

3、公立医院院长、民营医院院长、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医院院长;

4、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医疗信息化相关管理人员;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医院临床、教学、科研、运营、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医疗信息化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医疗信息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5、全国各省市、各级医院分管信息化、后勤、总务、基建、护理、医务、设备、检验、医工、医保、绩效、质控、采购等负责人;

6、全国各省市医疗行业代理商、经销商、集成商、渠道商代表;

7、智慧医院建设相关的设计院、科研单位、工程单位、后勤服务单位、院内物流、物联网等单位代表及决策人;

8、供应商代表:智慧医疗、智慧检验、人工智能、5G、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医疗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等单位代表;

9、投资方代表:非直接建设医院领域地产机构、金融机构等代表;

10、媒体代表:大众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平台型媒体代表;

联系人:李老师18916841069雷峰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pfykRASO016CgaNB.html#comments Thu, 16 Dec 2021 14:06:00 +0800
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议程发布,30余位顶尖专家共话医院数字建设新时代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VGeW3l59Q1OM9Y7n.html 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在供给侧,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3D打印、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

在需求侧,科技不断改变患者对医疗的期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此背景下,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医院通过“智慧升级”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到。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建设热潮。

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效率的提升、质量的优化以及便捷的可及性。底层技术的变革,在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同时,也给产业和制度带来变革。源于技术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医疗制度变革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

基于人工智能、信息化、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是一场解析当下中国智慧医院建设现状探究我国智慧医院未来发展趋势、搭建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绝佳平台,大会组委会邀您10月相聚北京,共话智慧医院未来。

一、会议名称:

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

二、会议主题: 

数智驱动、重构智慧医疗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医院综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

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

联合主办:

智慧产业网

医信邦

医盟网

信息化联盟(医盟网)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药械网

承办单位: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首席合作媒体:

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

四、会议地点:

北京好特热温泉酒店

五、会议时间安排:

第一天(10月22日星期五):会议报到、展商布展

第二天(10月23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第三天(10月24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六、会议论坛内容安排:

一、主论坛:

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

二、分论坛:

1、智慧医院信息网络建设创新发展分论坛

2、智慧医院智慧护理分论坛

3、智慧医院智慧医保分论坛

4、智慧医院智能医学装备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分论坛

七、参会人员:

1、全国各省市、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卫健委领导;

2、全国各省市、各级医院协(学)会、医学会等机构代表;

3、公立医院院长、民营医院院长、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医院院长;

4、全国各省市、各级医院分管信息化、医务、护理、门诊、医保、药学、设备、绩效、质控、采购、后勤、总务、基建等负责人;

5、全国各省市医疗行业代理商、经销商、集成商、渠道商;

6、智慧医院建设相关的设计院、科研单位、工程单位、信息化软件供应商、后勤服务单位、院内物流、物联网等决策人;

7、建筑设计院、咨询机构、装修设计单位、托管机构等代表;

8、供应商单位代表:产品、材料、工程、方案、咨询、医疗设备、信息、物业、监理等单位代表

9、投资方代表:非直接建设医院领域地产机构、金融机构、基金等;

10、科研教学领域专家:医学专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等专家代表;

11、媒体:大众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平台型媒体;

八、大会拟邀请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九、大会组委会联系方式:

李老师:18916841069
邮箱:2314180965@qq.com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VGeW3l59Q1OM9Y7n.html#comments Thu, 14 Oct 2021 14:24:00 +0800
中放主委刘士远教授:影像学发展的五大趋势,如何助力「健康中国」?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y2lCl2YOViCFOfBG.html 近日,2021年医学人工智能大会(CMAI 2021)暨第一届“中国医学学术期刊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邀请了数十位顶尖医院的放射科主任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权威专家。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分会、国家卫健委全国卫生健康传承项目放射专业委员会、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主办,CMAI 组委会承办。 

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作为本次大会的支持单位,全程参与嘉宾的演讲内容与深度报道。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刘士远教授表示,医学影像学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满足巨大的需求,必须以患者为中心、以新兴技术为载体,全面的制度为保障,聚焦精准化、临床化、智能化、院前化和网络化这5个方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影像学在健康中国中的作用。 

以下为刘士远教授大会演讲的全部内容,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和整理。

刘士远: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好,我是刘士远。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经过了将近130年的发展,影像学的进步代表着医学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医学影像和医学诊断的格局。

从X射线到CT、磁共振、PET-CT、PET-MRI等融合成像手段,从物理成像到数字成像,从形态学成像到微观成像和分子成像,从单纯的“解剖显示”到现在的“功能成像”,影像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

中国从1911年开始引入x线设备,1951年就能够开始生产X线机,1983年开始了第一台颅脑CT的试制,1990年开始能够生产全身CT。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迅猛,联影、东软等民族品牌已经可以和国际友商在同一个产品、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水平上竞技,这是非常可喜的状态。

从技术方面来看,计算机的发展、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组学、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都对影像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维度、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推动,影像学科进入了一个发展快车道。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医疗影像市场发展非常迅猛,2017年中国的医疗影像市场平均水平已经占到了全球的17.4%,现在已经达到了20%多,近10年医疗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6.5%,尤其信息化的年增长率达到39%,这些都远远超过全球增速的1.0%。

当然,影像的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潜力,CT的配置率、磁共振的配置率、融合成像的配置率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医学影像市场的发展还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在市场需求方面,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全面脱贫,有两个持续增长的医疗需求,一个是老龄化严重,到2019年底,我国的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54亿,占到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8个亿,达到人口总数的30%。此外,根据一份2020年的中国慢病报告,慢病占全国死因的88%以上,目前全国确诊慢病的人数超过3亿多,而且发病率每年在以8.7%的速度上升。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要想实现这种转变,医疗行业面临的压力很大。影像诊断占临床诊断信息的70%左右,影像数据也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但很遗憾,影像科医生的增长率只有4%左右。因此,需求与增长的不平衡,迫切需要影像学快速发展、工作模式快速发展,医生队伍快速发展。而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最大的快速加速期,各种政策红利也支持了医学影像的发展,包括医疗大健康、分级诊疗、精准医疗、推动互联网医疗以及建立独立影像中心等等政策,都对医学影像科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基于以上五个方向的推动力,目前医学影像学正朝着智能化、精准化、临床化、院前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五个发展方向的作用就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体现影像的价值,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精准化

精准化是我国和美国在全球引领的一个医疗政策,因此,将来一定是询证医学与精准医疗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对病人诊疗效果的最大化、副作用的最小化,也是医疗的终极和长期目标。

设备发展非常迅速,总体是向着更加绿色、安全,更低低剂量和损伤,更高更清晰的分辨率,更快速便捷的成像,更丰富的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更直观的可视化以及更符合临床场景的的智能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以上变化都为精准医疗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因此说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影像的作用更加靠前、更加深入、更加多维、更加强大,也更加精准。

第一,在外科方面,由于三维结构的可视化、量化分析、功能分析、三维打印、虚拟成像以及手术模拟路径等等,使外科治疗计划更加精准、外科医生读片更简单、手术开刀成功率更高,当然这些也让患者的谈话更加方便,更加形象和省心。

第二,内科方面,由于精准医学的发展,基于形态学、定量学、功能学、组学和人工智能的评价,让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等三个层面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准。

例如,形态学上没有明显变化的,现在通过一些手段可以看出是否有效果,这是以往实现不了的目标。

第三,在放疗方面,通过精准医疗,精准勾画靶区,可以帮助实现实时、高速、精准、高效的放疗效果。

四,在预测层面,基于放射组学、定量影像学、深度学习等方法,可以精准的预测基因突变、良恶性、侵袭性、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等信息。

例如,现在比较常见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GN),到底随访还是手术,基于放射组学预测GGN的侵袭性、密度直方图的定量信息和放射组学的方法来研究,判断的敏感性达到93.3%。以上几点为外科医生决定是否手术,提供了足够可靠的依据,精准化为临床带来进步。

当然,提高精准诊疗的同时,影像科也有了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我们影像科医生的综合能力需要大幅度提高,不仅仅会读片、写报告,还要能够定量分析、可视化的重建、提供一些精准的预测方案和手术治疗的设计。

第二,可视化发展对影像科医生的读片、临床医生的依赖性降低,对于量化分析、可视化智能分析可能需要更专业的影像科医生才能够做到。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像科医生的读片能力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由于现在一些成像的要求、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我们的技术团队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我们的数据可能不一定只有影像科需要,临床医生对影像科数据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第五,越来越多的医生加入一些临床的多学科团队,在多学科团队当中如何定位?怎么发挥作用?值得我们大家深入的思考。

二、智能化

智能化发展周期很长,真正的快速发展时期是从2017年开始,经过将近四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近20个产品获得了NMPA的三类产品注册证。

随着产品注册证的增加,更多的产品能够进入临床,将来可以面向患者、技师、医生、管理、科教和区域联动等等的一些场景,还可以实现智能化诊断和治疗行为等,有了人工智能的融入,我们的工作场景必然会重构,工作模式和流程也会改变。

今年,我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了《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挑战》,提出了医学影像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必将向着产品多样化、垂直功能加深、多病种、软硬一体化、基于互联网+AI医疗资源下沉、诊疗闭环、平台化、一体化以及生态化等等多个方向。

同时,医学影像AI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产品、数据库、监管、商业、安全和医院等多个层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

前面诸多方面的挑战我在以前都讲过,现阶段较为现实的问题是这些拿到证的产品进入医院以后,医生面临着如何选择、如何使用、如何管理等新的挑战。想要发挥好这些产品的作用,需要打造一体化和全站式的平台以及营造一个生态的环境,使工作链条上、下游的产品都能够发挥作用,各种产品达到各方共赢的局面。

智能化也给影像科医生带来了许多的挑战。

首先,在研发的链条中,如何发挥医生的作用?因为AI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医疗设备,医生在各个环节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研发训练的作用,医生要积极参与其中。

我们未来的工作模式可能是AI+医生,怎么做到“AI+”?如何重新定位?如何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我们的价值提升在哪里?我们的价值又下降在哪里?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怎样和政府、企业、临床患者等等展开横向的合作,来让医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都需要我们大家去思考。

三、临床化

由于学科内涵的变化,病人的临床需求,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工智能等等的发展,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向临床化方向去发展,但这不仅仅体现在报告、治疗决策、手术治疗范围的评估、影像分析、疗效预测等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影像科医生走到门诊直接面向病人,参与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并且早就有独立介入的治疗单元,这些都是临床化的具体体现。

 

首先,影像科的专科门诊需求很大,包括疑难病例门诊、专病门诊、报告咨询门诊、检查咨询门诊、特需门诊等等。

医生如何体现影像检查、诊断和治疗决策中的价值,如何体现学科内不同专业差异与临床差异,还有不同地区的差异?

作为门诊产品思考的核心是,给病人和临床医生打造什么样的影像科服务产品,才能真正的使影像科医生临床化。

多学科的联合门诊,好多大医院逐渐开展,这大大推动了临床诊断的水平和诊断治疗的效率。

但是在MDT团队里面,作为医生如何打破信息窗口、打破“信息烟囱”以及整合各方面的诊断信息,最大程度的实现精准的诊断,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的课题。

影像引导治疗方面,包括影像引导下穿刺、CT引导介入手术以及术中的CT检查等等,这些都超越了单一的影像诊断,都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临床化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1.我们的技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临床相关的知识和临床处理的技术,不管从诊断层面还是介入层面,都需要补齐这个短板,来更好地体现我们作为临床医生的价值。

2.影像门诊的准确定位。

3.治疗措施如何安全的实施。

4.我们的病房如何和其他的临床病房一样,做到同质化的管理。

5.隋着临床化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设备和人员是否能够到位,怎样能够进一步的加强这些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网络化

网络化是未来的趋势,通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可以实现院内、院外业务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打造无边界医院,实现影像的互联互认,影像资源的下沉和帮扶。

第一,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可以提高我们临床工作的效率,减少病人的往返、场地和人员的使用,使患者被服务的获得感提升,医院的品牌价值提升。

第二,互联网一定会改变影像科的工作模式。

首先,我们医生可能会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一个掌上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工作。

其次,我们水平高的医生可以覆盖更多的区域和受众,让更多的医生受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通过互联网可以推进医联体内同质化的建设,加快分级诊疗的落地。

最后,在科研方面,可以让科研教学更加容易,尤其是大数据的研究,可以实现多中心的同步、数据上传和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心仪的好医生,缩短时间,费用下降。 

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影像科医生一是要改变理念,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网络和环境。

第二,我们要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技师的培训,这样在图像采集环节就能够保证图像的质量,便于互联网的共享。

第三,对于上、下游互联网影像的质控和标准的形成也是迫在眉睫。

第四,如何实现互联网利益的共享,实现共建共赢,这可能是互联网医疗是否能够长期生存最核心的部分。

最主要的是,现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很多,如何选择和整合,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五、院前化

习主席提出要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影像要主动从院内向院前院外延伸,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医疗。

院前化的前提是影像资源互认,但影像互认推行起来比较困难。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能不能做到质量一致,二是图像能不能实现数字化,这是实现互联共享的前提。

第一,通过互认共享,我们可以进行跨院预约检查服务,打通检前一公里和检后一公里,构建影像的服务闭环,让病人和下级医院有更好的获得感。

第二,要实现院前化,需要进行工作延伸、影像宣教、影像咨询的科普、检前评估以及检后的随访方面能够做更多的工作。这有助于患者对我们影像科的了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实现关口前移,就要发挥影像科在疾病预防和早筛早诊中的作用。

从已经发布的健康计划来看,在重大慢病的筛查过程当中,影像将是主要的工具,影像科将会大有作为。

现在基于互联网和5G可以促进医学影像应用院前化和医疗资源下沉。尤其是5G技术,疫情期间方舱CT的使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实现分层管理。

通过5G+车载CT,还实现了危重病人的院前诊断和急救,和我们影像直接相关的就是影像体检车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厂矿企业,来进行重大慢病的早筛、早诊。这对于提升国家的疾病防控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院前化给影像科带来的挑战有以下几方面。

1.要改变理念,由原来的被动健康,也就是病人不找我们,我们也不找病人,现在把它转变成主动健康,我们主动去寻找这些潜在的病人。

2.要积极投身于科普宣教工作,提升老百姓对重大慢病的知晓率。

3.要有计划的主导或者参加高质量重大慢病的早筛行动,借助互联网加上人工智能延伸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技术的发展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和民众。

在医学影像领域,技术的发展最先推动的是影像学,影像学的发展又推动了我们临床的发展。

 

影像学的发展有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前面提到的精准化、智能化、临床化、院前化和网络化,当然也远远不止这些,这些关键词也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互相支持、互相赋能、互相依存、融合发展,推动影像医学走向更高、更远、更强大的未来。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y2lCl2YOViCFOfBG.html#comments Wed, 13 Oct 2021 10:22:00 +0800
数字医疗企业“医道国际”拟于10月在美上市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Ry2qRvMpkjftescs.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对标美国最大数字医疗集团Teladoc的医道国际集团(Etao International Group)正欲以SPAC方式赴美上市,并计划在2021年10月左右完成合并上市。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医道国际就在华尔街频繁活动,先后与华尔街著名投行Chardan 、Evercore、Rothschild、Maxim等机构接触洽谈上市融资事宜,同时已聘请由前纽交所高管组成的Global Markets Advisory Group 担任特别资本顾问。

2021年9月8日,医道国际董事长,创始人刘文胜、总裁Lee Winter、董事Kenneth Liang、行政助理兼健康大使Ethan Bowne 和前纽交所亚太主席和特聘顾问Marc Lyeki前往纽交所,对有关上市事宜与纽交所高管进行沟通。

医道国际集团的核心商业模式简称“一个核心,一个基础,两轮驱动”。一个核心是数字医疗,一个基础是线下医疗,两轮驱动是人工智能医疗、互联网医疗。集团的核心业务资产包括数字医疗、线下医院和健康保险这三大板块业务和资产。

目前,医道集团的数字医疗板块包括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公司(智超医疗),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医道云),一家数字化慢病管理公司(糖护士),一家AI创新药研发公司(医道生科),一家云药房公司(医盟科技);线下医院主要涵盖数字牙科连锁(杭州六维)、医美连锁医院集团(乾虎医疗)、生殖连锁医院(贵阳天伦等)、几家综合医疗机构(包括孟州医院、雉州医院、康宁健康、正和医院等);健康保险板块主要以全联保险为核心,主要开展惠民保业务以及健康险和相关医保支付结算业务。

全球范围内,数字医疗行业正在加速发展。作为全球医疗水平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度,美国的数字医疗行业在近几年高歌猛进,诞生了诸多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大型数字医疗企业,包括Teladoc Health、American Well、Grand Rounds、MORE Health等等。

雷锋网了解到,国内2021年下半年,大健康赛道创业企业出现了扎堆上市潮。这其中包括三家与保险公司合作密切的独角兽企业:思派健康科技、圆心科技、镁信健康等,三家公司近一年时间融资已近100亿元,近日又发布IPO计划。

人口老龄化下,医药健康领域逐渐成为资本最青睐的创业赛道之一,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又大大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打通“医”“药”“险”三大板块,提供一揽子医药健康解决方案成为当下火热的模式。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Ry2qRvMpkjftescs.html#comments Sat, 11 Sep 2021 14:15:00 +0800
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延期至10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aMD58iv4taC0fmL.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主办方宣布,原定于8月14-15日举办的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暨展览会,因为国内疫情防控原因,将延期至2021年10月23-24日在北京举办。

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在供给侧,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3D打印、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

在需求侧,科技不断改变患者对医疗的期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此背景下,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医院通过“智慧升级”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建设热潮。

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效率的提升、质量的优化以及便捷的可及性。底层技术的变革,在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同时,也给产业和制度带来变革。源于技术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医疗制度变革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

基于人工智能、信息化、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8月13日-15日,以“数智驱动、重构智慧医疗”为主题的“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暨展览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将汇聚众多行业专家,力邀50多位权威嘉宾与领航企业,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政产学研用多方平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医院综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

联合主办:

智慧产业网

医盟网信息化联盟(医盟网)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

药械网

协办单位:

医信邦

承办单位: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首席合作媒体: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医健AI掘金志》

二、会议日程安排:

第一天(8月13日星期五):会议报到注册、展商布展

第二天(8月14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第三天(8月15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三、大会议题

1、探究“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未来智慧医院

2、后疫情时代,医院智慧化转型发展战略的关键与实践

3、“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

4、“AI”遇到“5G”的时代机遇

5、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6、互联网医院

7、物联网创新技术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8、“互联网+医疗”的新崛起之路

9、院前“智慧急救”为生命保驾护航

10、AI打造智慧医疗新场景

11、合理用药的意义

12、5G远程医疗“千里眼”与“千里手”的完美配合

13、“智慧病房”打造高效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住院的新模式

14、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创新?

15、智慧云医院+云医养+云诊所——未来智慧医疗

16、 “后疫情时代”应急医疗救援的思考

17、新形势下智慧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

18、数智赋能下的智慧妇幼

19、县域医共体智慧化建设

20、智慧医院网络安全

21、智慧医院-智慧医保

22、智慧医院-智慧后勤

23、智慧医院-智慧财务

24、智慧医院-智慧护理

25、智慧医院-智慧停车

26、智慧医院-智慧消防

27、智慧医院-智慧物流

四、参会人员:

1、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医疗信息化相关管理人员。

2、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医院临床、教学、科研、运营、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

3、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

4、医疗信息化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5、全国各级公立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妇幼保健院院长、全国各地区民营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医院分管信息化、医保、设备、护理、后勤、总务、药剂、质管、基建等负责人

6、从事医疗信息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7、全国各省区智慧医疗行业代理商、集成商、渠道商等;

8、投资方代表:非直接建设医院领域地产机构、金融机构等;

9、媒体:大众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平台型媒体。 

五、部分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宋 新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武一平  邯郸市中心医院院长;

李六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邢 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陈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关系办主任兼门诊部主任,副研究员;郭琳琳 首都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刘新平  河北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李 黎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张 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晓琴  北京地坛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陈海强  西苑医院信息与医药信息中心主任;何 萍(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 建(北京医院协会会长);刘 兵(天津市医院协会会长);

蔡文清( 河北省医院协会会长);余 勤(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李 佳(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雷光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赵春雷(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金昌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

陈仲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李亚军(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院长);

许建辉(天津市北辰医院院长);赵海平(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宋雯霞(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田凤石(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院长);

雷 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李永才(邢台市人民医院院长);

单保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党委书记);王杰宁(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葛明华(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王海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副院长);

王鹏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刘海涛(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刘学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董 军(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

黄 进(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副院长);薛万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数据中心主任);

刘敏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信息科主任);王 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力华(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陆慧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科长 );

师庆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冯 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朱卫国(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王 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袁 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易应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

张晓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中心主任);张仕侨(河北省儿童医院信息处处长);

易应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赵琨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基建项目组主任);

全 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铁山(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黄 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曹 健(北京胸科医院信息科主任);

林 辉(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张纪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卢清君(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赵 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中心主任);

林艺龙(药械网技术总裁、CTO);滑茂善(301医院财务科科长、高级会计师);

蒋 筠(天津市肿瘤医院总务处处长);许 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岳丽青(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凤勤(北京阜外医院设备处处长);

张璐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向炎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总会计师);

唐蔚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后勤保障处处长);张 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

雷锋网雷锋网

更多大会嘉宾持续更新中.............

联系人:李老师 微信 allen-9900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aMD58iv4taC0fmL.html#comments Sun, 25 Jul 2021 16:38:00 +0800
部分重磅嘉宾阵容曝光,专家8月齐聚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Xd4cK5CNU1bpDbs.html

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在供给侧,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3D打印、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

在需求侧,科技不断改变患者对医疗的期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此背景下,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医院通过“智慧升级”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建设热潮。

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效率的提升、质量的优化以及便捷的可及性。底层技术的变革,在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同时,也给产业和制度带来变革。源于技术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医疗制度变革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

基于人工智能、信息化、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8月13日-15日,以“数智驱动、重构智慧医疗”为主题的“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暨展览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将汇聚众多行业专家,力邀50多位权威嘉宾与领航企业,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政产学研用多方平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医院综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

联合主办:

智慧产业网

医盟网信息化联盟(医盟网)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

药械网

协办单位:

医信邦

承办单位: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首席合作媒体:

雷锋网

《医健AI掘金志》

二、会议日程安排:

第一天(8月13日星期五):会议报到注册、展商布展

第二天(8月14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第三天(8月15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三、大会议题

1、探究“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未来智慧医院

2、后疫情时代,医院智慧化转型发展战略的关键与实践

3、“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

4、“AI”遇到“5G”的时代机遇

5、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6、互联网医院

7、物联网创新技术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8、“互联网+医疗”的新崛起之路

9、院前“智慧急救”为生命保驾护航

10、AI打造智慧医疗新场景

11、合理用药的意义

12、5G远程医疗“千里眼”与“千里手”的完美配合

13、“智慧病房”打造高效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住院的新模式

14、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创新?

15、智慧云医院+云医养+云诊所——未来智慧医疗

16、 “后疫情时代”应急医疗救援的思考

17、新形势下智慧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

18、数智赋能下的智慧妇幼

19、县域医共体智慧化建设

20、智慧医院网络安全

21、智慧医院-智慧医保

22、智慧医院-智慧后勤

23、智慧医院-智慧财务

24、智慧医院-智慧护理

25、智慧医院-智慧停车

26、智慧医院-智慧消防

27、智慧医院-智慧物流

四、参会人员:

1、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人、医疗信息化相关管理人员。

2、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医院临床、教学、科研、运营、财务等专业技术人员。

3、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

4、医疗信息化相关行业学会、协会等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5、全国各级公立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妇幼保健院院长、全国各地区民营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医院分管信息化、医保、设备、护理、后勤、总务、药剂、质管、基建等负责人

6、从事医疗信息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7、全国各省区智慧医疗行业代理商、集成商、渠道商等;

8、投资方代表:非直接建设医院领域地产机构、金融机构等;

9、媒体:大众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平台型媒体。 

五、部分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宋 新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

嘉宾简介: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产业发展与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健康产业分会常委。

武一平  邯郸市中心医院院长

演讲题目:《互联网+卒中专科建设联盟探讨》

嘉宾简介邯郸市中心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品管圈联盟平衡积分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品质管理联盟QFD创新型品管圈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动力与代谢分会委员,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认知障碍全程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卒中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急诊急救学组组长,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邯郸市卒中学会会长,邯郸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邯郸市神经病学质量与控制中心主任,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经费100余万元。在国家级、省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撰学术著作10余部。

李六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

演讲题目:《医院建设中的感染防控思考》

嘉宾简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 处长,研究院,硕导。兼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华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业组成员《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副主编等职。

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医院感染管理学》等专著10余部。参加20余部国家有关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法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陈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关系办主任兼门诊部主任,副研究员

演讲提纲:《智慧医院搭建医患沟通新平台》

嘉宾简介: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药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医患和谐促进会会长,北京卫生法学会秘书长,北京医院协会社会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新平  河北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

演讲题目:《医院智慧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实际》

嘉宾简介:浙江大学生物医学仪器专业本科,北京交通大学MBA硕士,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医院运营管理研修班学习,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医院JCI评审专家。26年医院管理经验,熟悉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全面管理,着有《医学装备安全管理作业指导》一书。

对医院的医、护、药、人、财、物的管理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擅长医院的管理架构设计和精细化流程设计。并主持研发专业医疗器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医用耗材的全程可追溯和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2015年完成医院2016-2020年医院信息化顶层设计规划,主持核心医疗信息系统一体化项目实施,双活数据中心的建设。

李 黎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智慧医院建设实践》

嘉宾简介:从事IT管理工作20多年,对信息化规划,信息项目实施及信息运营及管理有实际经验。自2011年,组建并带领团队进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信息项目,从规划开始到开发、实施上线,历经四年,完成了国际医院5大领域214个子系统的建设,达到HIMMS7的水平,有力支持了国际医院的开业和运行。

国际医院开业后,结合医院管理创新模式,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及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信息支持和建设方面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工作。

张 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实践》

嘉宾简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信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健康委信息标准专家委员,兼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会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世界中联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财政部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完成各级科研课题二十多项,SCI影响因子5.83,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2006年及2010-2011两度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全国医院优秀信息主管。

刘晓琴  北京地坛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演讲题目:《支付制度改革形势下的DRG信息化管理》

嘉宾简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装备信息交叉与集成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卫生信息职工技术协会电子病历专委会专家委员,长期研究信息化项目管理,医疗信息系统应用,网络安全防范等,2020年疫情期间完成了医院HIS的整体升级。

郭琳琳 首都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儿童专科互联网医院建设实践》

嘉宾简介: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应用评估和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生信息职工技术协会数据治理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国家医院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建设、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建设及医院智慧服务建设等工作。

邢 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常态疫情防控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嘉宾简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联合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远程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医疗管理工作二十余年,专注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研究和医院的运营管理,引领探索公立医院对外合作模式,完成了医院以不同方式与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合作,具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

陈海强  西苑医院信息与医药信息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智慧医院建设的网络安全规划

嘉宾简介:多年从事互联网内容安全与网络安全科研与建设工作,多次参与国家重要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任务,在海量网络数据流式处理、自然语言与知识图谱技术、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独立或带领团队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张 建(北京医院协会会长);刘 兵(天津市医院协会会长);

蔡文清( 河北省医院协会会长);余 勤(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李 佳(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雷光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赵春雷(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金昌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

陈仲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李亚军(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院长);

许建辉(天津市北辰医院院长);赵海平(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宋雯霞(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院长);田凤石(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院长);

雷 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李永才(邢台市人民医院院长);

单保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党委书记);王杰宁(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

葛明华(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王海云(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副院长);

王鹏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刘海涛(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刘学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董 军(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

黄 进(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副院长);薛万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数据中心主任);

刘敏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信息科主任);王 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力华(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陆慧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科长 );

师庆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冯 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朱卫国(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王 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袁 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易应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

张晓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中心主任);张仕侨(河北省儿童医院信息处处长);

易应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信息处处长);赵琨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基建项目组主任);

全 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铁山(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黄 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曹 健(北京胸科医院信息科主任);

林 辉(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张纪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主任);

卢清君(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赵 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计算中心主任);

林艺龙(药械网技术总裁、CTO);滑茂善(301医院财务科科长、高级会计师);

蒋 筠(天津市肿瘤医院总务处处长);许 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岳丽青(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凤勤(北京阜外医院设备处处长);

张璐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向炎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总会计师);

唐蔚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后勤保障处处长);张 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

何 萍(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雷锋网雷锋网

更多大会嘉宾持续更新中.............

联系人:李老师 微信 allen-9900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Xd4cK5CNU1bpDbs.html#comments Wed, 23 Jun 2021 11:08:00 +0800
CB Insights:2020年,VC机构向美国心理健创企投资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7TRrG0gGGCyn79b3.html 编者按:本文译自Forbes,作者Katie Jennings。

过去几年,作为数字健康融资热潮的一部分,不少投资者开始涉足精神健康领域。

2019年,约有11%的美国成年人报告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到2020年12月这一比例飙升至42%。到2020年底,风险投资向心理健康相关初创公司投入了创纪录的15亿美元。

长期从事医疗行业投资的Lisa Suennen表示:“当疫情爆发时,出现了两周的停顿。然后一切都变得疯狂了。”

的确很疯狂。

在数字健康 IPO、SPAC交易和并购活动的推动下,美国现在有7家心理健康独角兽,而一年前只有两家。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2020年,心理健康创业资金是四年前投资者2.75亿美元的 5.5 倍。去年有124 笔交易,而2016年为 69 笔。

而这种趋势没有放缓的迹象,随着初创公司继续争夺疫情后的市场主导地位,2021年第一季度的资金将超过7.95亿美元。

Suennen说,“我希望人们现在对心理健康的兴趣是持久的。资金激增让我感到担忧,估值膨胀也是如此。鉴于潜在的基本面,其中一些估值是不合适的。这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所有的数字健康都是如此。”

当远程精神病学和专业药房公司Genoa Health在2018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出售给联合健康时,这股热潮就此埋下。

下一个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心理健康初创公司是2019年的Calm。

Lyra在2020年的融资中达到了独角兽的地位,Modern Health、BetterUp和Ginger也在2021年加入了这个俱乐部。

1月,Talkspace宣布计划通过SPAC交易上市,估值为14亿美元,该交易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完成。

4月,KKR 以未公开的价格收购了心理健康电子记录软件公司Therapy Brands的多数股权。

LifeStance Health Group是一家由投资公司TPG Capital支持的门诊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商,本月宣布计划以超过6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 

Venrock的合伙人Bob Kocher正在押注Lyra Health,这家公司是他于2015年与前Facebook首席财务官David Ebersman共同创立的。

“在美国医疗保健中,唯一未得到充分治疗的是精神卫生保健,”Kocher表示,从历史上看,精神卫生行业一直没有盈利。总部位于加州的Lyra在1月份的一轮融资中估值23亿美元,专门针对大型雇主,客户包括摩根士丹利、eBay 和基因泰克。

尽管联邦法律要求精神健康和身体疾病的赔偿率相同,许多有保险的人仍然面临障碍,从漫长的等待时间到拒绝索赔。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联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的数据,大约四分之一的美国人没有接触过网络治疗师。许多心理健康提供者选择在保险网络之外运营,因为报销率很低。鉴于覆盖面参差不齐,Kocher 和 Ebersman 假设雇主愿意为单独的心理健康福利支付费用,尤其是因为抑郁症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Kocher 说,“这是我合作过的唯一一家无需进行营销的公司。这说明大多数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进行治疗。” 

据估计,在新冠疫情之前,美国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和儿童中,有不到一半没有得到任何治疗。这是由于羞耻感、成本和获取途径问题的综合作用,加上心理健康提供者日益短缺。2016年,美国超过一半的县连一个精神病医生都没有。

这些初创公司采取不同的方法将用户与心理健康服务联系起来。一些公司,比如总部位于加州旧金山、市值20亿美元的Calm,没有医疗业务。Calm最初是一个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正念应用程序,带有引导式冥想和舒缓的配乐。该公司现在拥有一个向企业销售产品的企业部门,声称可以帮助用户减轻压力并改善睡眠。 

有的心理健康平台公司帮助用户直接与治疗师和其他提供者建立联系。

Lyra和位于旧金山的Modern Health只能通过雇主安排访问,而位于纽约的Talkspace和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BetterHelp拥有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站上填写问卷并安排约会。(两家公司都无法帮助处于危及生命的心理健康危机中的人,而是与国家预防自杀热线等资源联系起来)

几家风投支持的公司还聘请了“心理健康教练”。这些人无法诊断或治疗临床疾病,但应该帮助那些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中应对压力源的用户,以免他们陷入困境。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迫切需要改善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会,但资金的爆炸式增长和高昂的估值意味着消费者和临床医生只能在数百种选择中进行分类,而无法很好地判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只是炒作。

这些初创公司中有许多与研究机构合作发表研究,但没有人对市场进行过正面比较。还有人担心,对技术和虚拟护理的过度关注就像是“做无用功”——没有足够宽带接入的低收入或农村社区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全国范围内将继续存在供应商短缺和报销问题。

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的Nicole Martinez-Martin表示,“你不能只是在一个不公平的系统中放置一个工具,并期望它解决所有这些不公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大多数心理健康访问转移到网上,可能会丢失什么。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兼助理教授Jessi Gold一直在进行虚拟预约,但更喜欢亲自看病人。她说,有一种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提供者不进行体检,他们所需要的只是在屏幕上看到患者的脸才能有效。“情感和与人的联系、阅读人和诊断人的作用远不止是看他们的脸。”

Gold认识到,美国的精神卫生保健体系存在缺陷,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给脆弱的病人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但是,仅靠风险资本支持的科技初创公司并不能解决保险覆盖面薄弱、为处于困境的患者提供行政管理以及临床医生疲惫不堪的复杂泥潭。

她说:“从商业角度和需求角度来看,我都理解为什么(初创公司)现在对心理健康感兴趣。但真正利用心理健康需求,或者更糟的是,利用患者的需求,这种可能性让我感到害怕。”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7TRrG0gGGCyn79b3.html#comments Mon, 14 Jun 2021 10:34:00 +0800
安想智慧医疗的「立身法则」:“大平台+专科化”、“柔性制造”以及身后的平安生态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t7ZnzVd6t9jHq6ZI.html “我去过一家著名的肿瘤医院,他们的化疗点滴大厅有成百上千人同时在滴化疗药,我内心深受震撼。很多外地求医的人,住在医院附近的小旅馆里,大半夜还要来做放疗。治疗的痛苦叠加心理压力,再加上逼仄的居住环境,肿瘤患者真的很惨。”

亲眼见到癌症病人的艰难求医之路后,安想智慧医疗创始人兼CEO林林很受触动,决心为肿瘤患者做点什么。在2019年两会期间,这个想法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卫委主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不谋而合,从而开始了在肿瘤业务上的战略合作。 

作为一名在IT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的老兵,林林的一大代表作,是从2013年起主导推动与温附一的战略合作。

安想智慧医疗创始人兼CEO林林

当年,全国两万多业内人士都来参观温附一这套“以患者为中心”的院内体系——温附一开创了多个先河,在国内率先引入自助机挂号、打印报告。

当时,温附一陈肖鸣院长提出的一个鲜明口号是,“让信息多走路,让患者少走路”,还有“让药等人,不要人等药”。现在听来稀松平常的话,在当时却是十分先进的理念。

实际上,与雷锋网的这次对话,是林林在2019年以后第一次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医疗信息化的 “大平台+专科化”、“柔性制造”则是这次对话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关键点。

在新的公司形式(平安成为控股母公司)下、在新的医疗信息化建设需求下、在一个重新出发的自我认知下,林林对于未来的安想智慧医疗,显然有了更多的思考。 

“癌症本可以在基层治”

前段时间的张煜医生事件,在医疗圈内引起了沸沸扬扬的讨论和关注。对于癌症治疗中药物超适应症使用的争论,本质上是医疗指南规范和创新的尺度和边界问题。 

在对话开始前,林林对这个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的癌症治疗都应该进行规范,因为这是确定性流程下能拿到的现阶段最科学的结果。

不是每一个病人都是马进仓,绝大多数人停留在基层医院时,规范化癌症治疗应该如何保证?在林林的预想中,真正规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可以通过北上广中心医院的医生进行审核,基层医院更多承担的是执行的角色。

“如果治疗的过程可以规范化,那么放疗、化疗跟抽血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难度,都可以在基层做。真正有难度的是手术,这个应该上级医院来做。” 

但问题是,谁来帮上下级医院之间,搭建一条治疗规范的信息之路?

 2019年6月27日,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医卫委、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联合安想智慧医疗,共同推出了“中国结直肠癌肿瘤规范化诊疗平台”。在安想智慧医疗内部,该平台项目被定位为战略项目。

“因为这个项目打响了中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地的‘第一枪’,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具备很大的社会和公益价值。”林林介绍。 

安想智慧医疗选择从甘肃开始,逐步从西部地区向全国铺开,实现县级以上医院的全覆盖。林林认为,因为结直肠癌的症状并不典型,在初期很容易和其他的疾病相混淆,是最容易在基层出现漏诊和误诊的病种。而且,结直肠癌如果早期介入(一、二期)的五年生存率是90%以上,到了四期就急转直下,可能就只有10%左右了。从预防的角度来说,推广结直肠癌的规范化诊疗非常有必要。

这套平台的建设最初是由顾晋院长提出来,也是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最先用起来的。

据了解,平台会对接医院现有的业务信息系统,在不增加医生工作量的前提下,规范医生的病历信息录入,给予智能诊断供医生参考。医生确诊是结直肠癌后,即进入系统的“肿瘤规范化治疗”阶段,系统将指导医生何时应进行何种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然后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方案供医生分析。

如果遇到特殊患者,医生需要进行“不规范操作”时,系统只会提醒、警示,所有的决策最终都由医生决定,但是系统会将其记录,以供分析此决定是否合理。在林林看来,平台内置的指南细则,就相当于给基层医生的电脑配了一个“电子词典”。

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先行试点,并且试运行了一年多,今年筹备正式上线。接下来,甘肃和贵州这些县域庞多的省份将是安想布局的重点区域。而且,该平台面向基层不收费,未来通过医联体、医共体的形式去探索变现可能。

林林表示,安想的目标很纯粹,就是在肿瘤诊疗上把“圣经”变成“法律”,加强指南的“可执行性”。每三个月升级一次国家卫健委最新的肿瘤诊疗指南内容,让基层医院的医生用起来; 

其次,让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案得到中心医院专家的审核; 

最后,对于疑难杂症,打通“转上级医院治疗和转下级医院随访”的绿色通道。让基层医院拿到经过上级专家认证的规范化治疗中心的“认证”,让患者愿意在基层接受治疗。

柔性制造:像“造汽车”一样做专科系统

2013年,安想从联想内部孵化,2016年独立为联想旗下医疗领域战略性发展业务,全面布局医疗信息化行业,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成立研发中心。

2019年,安想获平安集团战略入股,正式接入平安科技生态布局,成为平安旗下专注提供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紧密型”成员。

目前,安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医疗信息化的个性与标准之争、集成平台与专科系统的进一步融合(结直肠癌肿瘤规范化诊疗平台就是其中一个专科系统)。

为什么要做这两件事?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疗信息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采用纯定制的方式,较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大型三甲医院而言,较多采用定制模式。

但是,由于开发团队众多,开发质量及服务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可能性;此外,这种模式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就好比每做一套衬衫都需要一个裁缝。

“这种模式会产生很多分公司、很多小团队、很多套代码,最后客户的体验和定制的效率都很难体现。因为满意度取决于当地团队:第一,技术水平是否可以;第二,客户服务意识是否好。团队技术水平好跟待遇有关系,医疗信息化厂商的待遇可能是所有信息化行业待遇较低的,这就造成了低层次的定制很多,人员素质鱼龙混杂的情况。”

另外一类则是纯标准化的方式,收集好医院的需求后进行版本的集中更新。这种模式的质量和服务具有高度标准化特征,成本也相对较低。这种方式对于医院的个性化需求响应较慢,甚至不会响应过于小众的需求。

但是,对于医院来说,半年以后再来实现一个需求肯定很难接受。

因此,这也是很多大医院对自己的信息化厂商不甚满意的原因——大医院的定制需求和厂商实现方面存在一个天然的“冲突”。

对此,安想提出了一种“柔性供应链”的概念:通过“柔性”方式来兼顾医院对于效率和定制的需求。用汽车的柔性制造来举例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大多数的部件是标准的,但是以柔性的方式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这样就可以兼顾效率和客户定制需求。

此前,林林表示,“安想智慧医疗系统产品70%的模块是通用的,30%是根据医院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尽管定制化会增加院方额外支出,但其对医生成本的控制及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我们希望,通过软件先进的系统融合架构技术,来快速定制医院系统。通过系统标准模式的积累,在软件开发融合架构的平台上实现从动态业务需求到系统标准模式组合的聚合。与此同时,程序代码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自动生成,从而实现高效的软件系统柔性生产,快速定制医院系统。”

安想要做的第二件事是,集成平台与专科系统的进一步融合。

安想的立身之本,是做医院的核心业务系统,例如HIS、LIS等医院信息化系统,是安想发展的基石。

为什么一开始不做专科化系统?

这是因为,所有专科化的系统都要与HIS对接。很多AI应用的产品在医院推行过程中会“受很大的气”,因为拿不到核心业务系统的接口,甚至需要交“接口费”。

所以,安想“一气之下”自己先去做了核心系统。有了核心系统,才能在后续的医院信息化过程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但是,林林也坦言,和行业其他厂商一样,这一块业务的发展进度并不会很快,因为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是新建院内系统,更多的是进行更新换代。

因此,专科化的道路,既有市场需求的引导,也是安想拓宽自身边界的必由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在前段时间的CHINC 2021大会上,安想陆续发布森睿智慧透析解决方案、医废管理解决方案、医院信息平台三大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原因。

透析的市场非常大:中国肾病人群1.3亿,仅22%应透析患者接受治疗,约3000万患者需慢性管理。安想的智慧透析解决方案,是由安想与费森尤斯医疗合资的医疗科技公司森睿软件推出,在2020年7月研发完成。

这套方案基于“大人物”的逻辑,可以打通透析设备与院内信息化系统:

“大”代表大数据,可将质量过程数据“一键上报”至质控中心;

“人”代表人工智能,也就是基于SOP业务流程结合人工智能向医护推送信息;

“物”则代表物联网,通过物联设备实现医护数据无缝传输。

据雷锋网了解,医废、透析产品发布后,安想希望能够覆盖200家以上的医院。在第四季度,透析解决方案就覆盖了12家医院,今年第一个月就再增加12家医院。   

为什么透析产品的速度能够这么快?

一个核心原因在于,血液透析技术列入了国家的等级评审,透析的子系统是等级评审必备的。所以,透析业务必须得上系统。

另外,透析科室是院内较大的科室,而费森尤斯医疗在透析科室里面的设备占有率很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推动了解决方案的落地。

“专科未来会越来越精,我们提出要做某个专科就要努力做到中国顶尖的水平。现在,我们在肾科已经是较高水平了,在专业性上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林林进一步补充道。

另一款医废管理解决方案,则涵盖了全流程监控监管平台、全流程业务信息化系统、全流程行为追溯软件系统,以及互联网套件。

从去年疫情到今年的两会,每个省都在出台医废的政策。2020年2月26日,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到2022年6月底前,实现每个县(市)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同时,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算,2023年医疗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7.37亿元,同时医废产生量将达到249.56万吨。到2025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将近120亿元。

但是,林林也表示,“安想医废解决方案是近两年才开始研发,借助联想软硬件一体化的研发体系来快速入局。”

晚入局不代表没机会。因为,目前我国医废领域布局的企业较少,暂未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

同时,这一解决方案也与平安的主营业务结合,加入了平安产品险和公众责任险,解决医院后勤处理难题,更有助于方案在医院内外部场景的落地。

专科化趋势下的“国产化”医院信息平台

专科化的路线是医院和厂商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走之路。在雷锋网走访CHINC期间,多家厂商的负责人也对这样的趋势深表认同。

其中,百度智慧医疗副总经理刘军伟就表示,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竞争日益激烈,涌现大量行业新星,其解决方案小而美,直击医院痛点,吸引医院驻足。

在雷锋网看来,安想上述专科化的路线,正是以信息化、智能化驱动,赋能医院智慧专科建设,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而随着专科的发展,医院的数据量不可避免会越来越大,医院的价值会越来越以数据为基础,也会更强调专科之间的共享。

这也是为什么安想要做医院信息平台的原因。

作为自主研发的代表作,补天集成引擎是安想医院信息平台的核心组件。在医院,各个厂商提供的系统基本各自为战,安想的补天集成引擎,就是为了连接各个系统,具有形成数据和应用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

对于安想来说,医院信息平台的一大核心要素就是数据安全。

林林说到,大多数医院信息平台嵌套的数据总线基本99%的都是购买国外的,比如美国或者新西兰的。为提前预防”卡脖子”的事情发生,防治数据泄露,安想的智慧医院信息平台是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安想希望从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的角度开始一场“巨变”。专科产生信息方便医生、患者,数据通过国产化平台充分耦合并服务于医疗科研及教学。

结语

成为平安控股子公司后,安想智慧医疗可以充分借用平台生态圈内的资源。比如,DRGs领域的望海康信、互联网医疗的平安好医生、医保信息化领域的平安医保科技,和各个生态圈成员单位之间,形成一个整体的联动效果。

前段时间,中国平安宣布并购方正集团,方正旗下的北大医疗资源和平安集团现有健康体系有望形成有效互补。目前,北大医疗集团旗下医疗机构床位数超过1万张,综合实力位居中国“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榜首。

在雷锋网看来,安想可以借助平安生态的线下实体医疗机构,进行业务的铺展,相关的解决方案均有了着力点。例如,深圳罗湖医共体的建设项目,借助平安的体系,安想得以充分参与进来。

林林对安想的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我更愿意去做一些中长期的事,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要去做。”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t7ZnzVd6t9jHq6ZI.html#comments Wed, 26 May 2021 15:40:00 +0800
医疗数字的“通病”,京东健康的“解药”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JgtyKeyZv2D5xOYQ.html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个时代,无疑当属数字化。  

雷锋网梳理了互联网医疗行业三大巨头的数字化布局,看它们如何在数字化时代里各显神通,为行业数字化添砖加瓦。 

今天是我们推出的第一篇案例——京东健康的数字化全布局。

“新兴技术的普及,正在逐渐变革医疗健康服务的新场景、新渠道和新模式“。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去年的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如此感慨道。

何为新兴技术?在当下,无疑就是备受企业推崇的数字化技术。 

某种程度上,数字化已经成为多数行业「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

医疗产业,也不例外。

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供需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当下的医疗系统。

一直以来,京东健康要做的就是打造一个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横向连接医药和健康品类品牌商和消费者,纵向连接医生和患者,从而缓解医疗行业的痛点。

在去年年底IPO之后,京东健康又提出要渠道下沉,扩大"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的覆盖场景与服务范围,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 

不知不觉间,京东健康的数字化布局已经悄然形成。

从2014年至今,其实京东健康一直在寻求改变。而今,在数字化这个大浪潮下,京东健康又将上演怎样的”推陈出新“?

新转变:痛点遍布,转型迫切

如果要深剖京东的数字化布局,就必须先了解医疗行业的痛点。 

医疗行业涉及链条环节众多,从药店到医院,从医生到患者,场景不同,用户需求不同,面临的痛点也不完全相同。

但雷锋网发现,一个共同的痛点是: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就线下药店来说,需要面对的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医药平台的竞争。数据显示,线上医药销售市场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这一数字是线下药店增速的7倍。 

但对于药店来说,数字化的趋势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毕竟线下药店还是市场绝对的主流,仅2019年的销售总额高达4196亿元,占整个药品市场23.37%,仅次于公立医院渠道。 

对于医药流通领域而言,则存在着行业集中度较低、供求关系不平衡,数字化水平不足等痛点。如当前医药零售分销网络比较分散、地域差异明显。

在基层医疗端,也是问题众多。基层医疗机构占据了全国卫生医疗机构的95%,村卫生室和诊所占到了全国总数的86%。

但受限于医疗资源的整体短缺与分布不均,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也相当明显,集中表现为”服务难“和基层药品短缺两大方面。

之所以会如此,一方面是基层医生的学历偏低、教育机会少,且中老年医生偏多,另一方面则是供应链服务能力不足,且药品采购渠道混乱。

对于更多的普通百姓来说,则存在着看病难等问题。尤其是糖尿病、肥胖等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更需要优质的医生资源,但往往存在着一号难求的现状。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从2014年起整体营收持续增长,2020年营收规模超过7万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8万亿元。 

一方面是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的痛点,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京东健康制定了“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的战略。 

为此,京东健康早早布局数字医疗,并对构建数字医疗新生态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从业务端进行两大划分:

一个是由自营业务、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组成的零售药房业务;

一个是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包含在线问诊、家庭医生、基因检测、疫苗预约、慢病管理等综合健康服务。

新渠道:市场下沉,服务基层

众所周知,京东健康拥有自营的京东大药房和第三方商家入驻平台。在线下,京东健康拥有自营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无人售药机等渠道。

目前,全渠道的布局已经覆盖200个城市。但京东健康并不满足于此,并发力以下沉市场为核心的场景服务,这就是通过数字化去拓展新渠道。 

雷锋网发现,京东健康的整体策略是将渠道下沉,扩大覆盖场景与服务范围,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水平。 

从整体上看,其整体布局:一,整合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师资源,依托互联网诊疗跨时空的特点,让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并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提升基层医师的资质等级;二,推进智能医生临床检测终端等智能硬件的布局,通过建设诊所SaaS系统联通基层信息,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将市场下沉到基层,京东健康在自身数字化服务能力上也进行了升级。 ”药京采“就是最具代表的服务之一。

通过”药京采“,京东健康可以提升传统渠道效率的新产品,为可为工业、商业、零售、消费者提供全新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其渠道已下沉到乡镇,未来或许还将继续下沉。 

同时,京东药京采推出药京通系统,为医药零售终端提供数字智能管理平台,实现零售终端上云,全面提升线下药店的运营效率。这样的市场下沉,解决了基层“采购品种不全、无法横向比价、采购周期长”等难题,在乡镇药房与工业、商业企业之间建立起“数字化桥梁”。

京东健康副总裁、京东健康药京采事业部总经理周新元就曾表示,药京采就是要通过为上游工业、商业企业提供营销、动销等服务,为下游医药零售终端提供药事服务、品类拓展、用户运营等解决方案,实现对全产业链用户的服务。 

因此,为了优化基层诊所场景医疗服务,提升药品的供应链运转效率,京东健康还推出了”诊京采“,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价格,让基层居民也能获得高质量的药事服务。

尤其是,针对当前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低的特点,京东健康推行了符合基层诊疗场景的SaaS系统,并用云端大脑连接传统基层医疗中存在的大量信息孤岛。 同时,京东健康帮助基层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用以提升医生对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打通互联网转诊服务,让顶级医疗资源能更便捷高效地服务基层群众。

新模式:依托优势,覆盖整体

除了在渠道上的优势,京东健康的另一大优势在供应链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4个药品仓库和超过300个非药品仓库。

就数字化而言,京东健康可以对医药供应链进行专业化、智能化的高效整合。比如,通过打通上游厂商、中游分销商、以及下游药房,京东健康能为用户提供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健康产品;供应商则可以借助京东健康的平台流量和分销优势,有效降低其市场营销费用和投入。

实际上,最近两年,京东健康早已将自己的业务领域,向供应链上下游拓展,除了帮助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能拓展自身的数字化布局。

雷锋网了解到,京东健康开放了自己在技术、大数据、资源等核心能力与优势,为政府、医院、药企在内的各方提供服务,成为一个第三方的供应链管理者,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 

同时,依托京东健康网络医疗体系的健全和获取的执照,以及京东集团领先的云技术,以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等方式,帮助实体医院提升运营效率。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将京东健康现在所有的技术和服务产品,打包成了一个在医院和药物销售领域的SaaS平台,交给医院或者医疗企业使用,进而拓展服务能力。

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京东健康则可以凭借数字化智能技术,帮助药企供应链进行数字化转型,提升药企的生产效率。 举例来看,京东健康去年与卫材中国、阿斯利康、辉瑞、诺华、百时美施贵宝(BMS)、赛诺菲、雅培等多家全球知名医药企业。

以此为基础,京东健康可以凭借自身的强大流量,为药企提供广泛的用户触达,同时,京东健康通过对平台海量用户的偏好分析,可以帮助供应商在研发和推广领域进行创新。

新场景:线上诊疗,形成闭环

在医疗健康行业,诊疗服务一直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数字化时代的诊疗服务,就不仅仅局限于线下。

在去年与诺辉健康的合作中,京东健康就说要以互联网医院为线上场景,切入在线问诊、复诊开放,充分发挥京东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优势,结合京东健康在线问诊、续方购药和送药上门的全链条服务,面向糖尿病、肥胖等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慢病管理闭环模式。

可以说,线上诊疗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一大新场景。同时,为了丰富场景的多功能性,京东健康还与医院进行互联网建设、进行数据科研平台的打造。

譬如,京东健康与天津市南开医院合作搭建“南开京东互联网医院”,是天津首批打通在线医保支付并推出“互联网+护理”项目的互联网医院样板;与河南中附一共建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京东互联网医院”,是河南省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特色就是技术加AI能力及中医优势。

此外,在诊疗服务端,京东健康一直致力于探索专病专科疾病服务模式创新,发力专科领域的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已开设包括心脏中心、耳鼻喉中心、中医院、呼吸中心等在内的十六大专科中心,并入驻近百位权威专家和名医,对于线上诊疗大有裨益。

对于个人消费用户来说,京东健康也提供了线上诊疗服务。

家庭医生产品”京东家医”,可以为用户及家庭提供7*24小时的健康咨询,不限次专科问诊、处方服务,顶级专家面诊等一系列服务。

“数据联通产品+ABC健康小程序体验”,则以医疗器械为载体实现数据回传,融合环境、用药等大数据,帮助医生实现远程患者管理,提升医生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诊疗端和用户端的协同,为线上诊疗服务的新场景数字化提供了必备基础设施,也形成了“双轮驱动”的模式,满足了用户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

这也意味着,用户购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滋补品,若有咨询需求,可以直接在线问诊;

线上问诊结束后,用户可以遵医嘱或按处方搜索、查找或购买相应的药品或医疗设备,同时智能监测设备还能够辅助医生,提供为用户开展慢病管理或健康管理的重要数据参考。

新营销:借力平台,精准洞察

伴随着京东健康平台的壮大,其功能性也越来越多。数字化营销,便得到了医药企业的青睐。

简单来看,京东健康的数字化营销服务,主要集中在三点:第一,通过创新全服务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升药品可及性、患者依从性;第二,通过专科化专业运营、品效一体化营销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购买、用药、复购全流程;第三,依托于平台资源和数智化供应链能力,持续落地新药上市、云DTP、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

对于药企来说,京东健康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医药品牌,开拓线上渠道、实现数字化运营的必选平台。 过去几年间,京东健康依托新模式、新场景、新渠道和大数据能力,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将其作为了新药首发与医药数字化营销的首选合作平台。

如今,京东健康已经与超过92%的全球TOP50跨国药企,及97%的中国TOP100药企展开合作。

 每年一届的“云上药交会”,就是药企最好的营销展示方式。

在今年的药交会上,京东健康云上药交会通过将“云上展览中心”升级为“数字营销平台”,要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品牌营销、供应链、场景、交易数据等全领域的专业服务。

而且,升级成为“数字营销平台”后,云上药交会能够助力参展企业实现全域精准营销,帮助展商和参展用户获取个性化的商品和交易信息,以及更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客户需求。

新医疗:数据驱动,精细管理

基于前边的“四新”,衍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即智慧医疗。京东健康的重点布局则主要是政府和医院。

对于政府,京东健康打造了“智慧健康城市”,构建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基础及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协同政府、医院和社区,科学高效开展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同时,京东健康还通过构建数据平台,并以其为支撑,构建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以互联网医疗为手段的智慧服务、以数据应用为驱动的精细化智慧管理。

就智慧医疗来说,就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构建医院医疗信息的全闭环。京东健康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业务标准化入手,逐步推动其决策智能化、科研常态化。 

比如,在唐山中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通过规范医疗行为、提供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着患者就医体验。

就智慧服务来说,就是以互联网医疗为手段的智慧服务,前边提到的线上诊疗、互联网服务等就包含在内,并逐步打通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场景医疗服务。

最后的精细化管理,就是数字化布局的重点所在。通过智慧化管理,可以在帮助科研的同时,反哺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比如,京东健康与天津南开医院开展治未病中心的大数据研发课题合作,聚焦院内数据化和智能化,用患者诊前、诊中、诊后的全周期数据,驱动临床专家精细化健康管理服务。同时,通过打造区域大数据医疗服务平台,地方政府实现院内、院外数据的统筹,提升区域医疗大数据效率。

结 语

如今,数字化正从各个环节重塑医疗行业。尤其是,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加,全社会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医药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这一转型关键期,谁能抓住先机,便可快速稳步发展。

对于已经掌握了供应链优势,并在互联网医药领域走出独特道路的京东健康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帮助现在非常分散的互联网医疗以及下沉市场的医疗体系,提供统一服务,这或许是未来京东健康可以逐渐引领行业的关键所在。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京东健康的数字化大多还是停留在在线诊疗、患者就医、医院管理、医药产品流通等场景当中,这其实也侧面说明医疗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也预示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当下,全球抗疫之战远未终结,医疗健康行业仍面临着未知的风险。就像辛利军所说:“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大潮正在影响整个行业,京东健康希望与合作伙伴携手,构建共生共赢的健康生态。”

对京东健康来说,未来的数字化之路仍需长时间探索。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JgtyKeyZv2D5xOYQ.html#comments Fri, 21 May 2021 11:12:00 +0800
这个副总裁前脚与雷军同台Are you ok,后脚就离职进军医疗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8jJlHrNWkxpdt76Y.html 雷锋网消息,5月18日,Facebook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部门副总裁Hugo Barra正式宣布离职。

Hugo Barra在Facebook共工作四年时间,负责Oculus、VR和AR开发团队。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他表示将在医疗技术领域寻找创业机会。

“我希望能够应用我在消费科技行业中学到的东西,帮助解决医疗行业中遇到的问题。”

Hugo Barra在Facebook表示:“在过去4年里,我参与过众多项目,与整个职业生涯相比,它们更加激动人心,更加充满挑战;我还遇到一些最聪明的人,真的很高兴。”

对于Hugo Barra的离开,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表示,Barra协助公司打造了下一代计算平台,围绕它建设完整生态系统,与他共事让我学到许多,对Barra接下来的产品充满期待。

据了解,在Facebook之前,Hugo Barra曾是谷歌Andorid产品管理团队副总裁,之后加入小米,担任小米全球副总裁。

在小米期间,Hugo Barra主要负责主导国际市场业务,带动小米大举进军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和新加坡等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更是成为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每年贡献 10 亿美元收入,Barra 称此般成绩远超印度历史上的任何公司。

林斌表示,小米去哪些海外国家、执行什么策略,除去必要的讨论,完全由Barra决定,而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多次高调地在公开场合介绍他,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虎哥”。

2017年1月,Hugo Barra因为环境和身体健康原因,离开了北京,回到硅谷加入Facebook,进入Oculus VR团队。

2019年,Hugo Barra成为AR及VR部门副总裁,帮助Facebook建立全球AR/VR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后来它变成了Facebook 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

今晚八点,AI新药研发云峰会来袭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8jJlHrNWkxpdt76Y.html#comments Tue, 18 May 2021 17:45:00 +0800
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即将开幕,百位重磅嘉宾共话智慧医院新生态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7Xb9ovuVdfQoKMp.html 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在供给侧,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3D打印、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新技术正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

在需求侧,科技不断改变患者对医疗的期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此背景下,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医院通过“智慧升级”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到。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等技术的涌现,新的变革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拉开了序幕,技术变革使医疗领域掀起了智慧医院建设热潮。

新技术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效率的提升、质量的优化以及便捷的可及性。底层技术的变革,在带来生产力飞跃的同时,也给产业和制度带来变革。源于技术发展的“自下而上”的医疗制度变革以破竹之势席卷全国。

基于人工智能、信息化、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8月13日-15日,以“数智驱动、重构智慧医疗”为主题的“2021中国(北方)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暨展览会”即将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将汇聚1500多位行业专家,力邀50多位权威嘉宾与领航企业,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政产学研用多方平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智慧产业网

医盟网信息化联盟(医盟网)

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

承办单位: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医院综合发展工作委员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

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

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

北京长庚智慧医院管理中心

首席合作媒体:

雷锋网

《医健AI掘金志》

二,往届回顾 

三、大会媒体:

腾讯网、凤凰网、今日头条、艾瑞网、搜狐、新浪、健康报、虎嗅网、中国医疗设备、和讯网、智慧产业网、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前瞻网、医盟网、健康界、动脉网、HC3i数字医疗网、医学猫、中国基层卫生网、中国医采网、大健康产业资讯、华夏医界网、丁香园、泽桥医生、医视屏、医阶、医学界、健康县域、亿欧大健康、贝壳社、掌上医讯、肽度、医疗科技网、Q医网、亿邦动力网、数邦客、中国健康咨询网、优年网、康强网、医药英才网、微诊网、药智网、科讯医疗网、药械网、医信通、好医工、大健康派、医信邦、物联网世界、药路通网

四、会议日程安排:

第一天(8月13日星期五):会议报到注册、展商布展

第二天(8月14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第三天(8月15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五、大会议题:

1、探究“十四五规划”背景下的未来智慧医院

2、后疫情时代,医院智慧化转型发展战略的关键与实践

3、“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

4、“AI”遇到“5G”的时代机遇

5、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及挑战

6、互联网医院

7、物联网创新技术助力智慧医院建设

8、“互联网+医疗”的新崛起之路

9、院前“智慧急救”为生命保驾护航

10、AI打造智慧医疗新场景

11、合理用药的意义

12、5G远程医疗“千里眼”与“千里手”的完美配合

13、“智慧病房”打造高效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住院的新模式

14、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建设如何创新?

15、智慧云医院+云医养+云诊所——未来智慧医疗

16、“后疫情时代”应急医疗救援的思考

17、新形势下智慧医院绩效管理的实施

18、数智赋能下的智慧妇幼

19、智慧医院-智慧后勤

20、智慧医院-智慧医保

21、智慧医院-智慧财务

22、智慧医院-智慧护理

23、智慧医院-智慧停车

24、智慧医院-智慧消防

25、智慧医院-智慧物流

26、县域医共体智慧化建设

27、智慧医院网络安全

 六、参会人员:

(一)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领导、卫健委领导;

(二)卫健委系统、医院协(学)会、地方协会、医学会等机构代表;

(三)全国各级公立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妇幼保健院院长、全国各地区民营医院院长、全国各级医院分管院办、信息化、后勤、设备、医保、护理、总务、基建、药剂、质管等负责人;

(四)智慧医院建设相关设计院、科研单位、工程商、信息化软件企业、后勤服务商、院内交通设计、院内物流、物联网等决策人;

(五)建筑设计院、咨询机构、装修设计单位等代表;

(六)全国各省区智慧医疗领域代理商、集成商、渠道商;

(七)供应商单位代表:产品、材料、工程、方案、咨询、医疗设备、信息、物业、监理等单位代表;

(八)投资方代表:非直接建设医院领域地产机构、金融机构等;

(九)科研教学领域专家:医学专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等专家;

(十)媒体:大众媒体、行业媒体、新兴平台型媒体。

七、部分拟邀请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国家卫健委领导

北京市卫健委领导

宋 新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

张 建  北京医院协会会长

刘 兵  天津市医院协会会长

蔡文清  河北省医院协会会长

余 勤  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何 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魏建军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建筑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 虹  北京市医疗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 勇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

李 佳  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

赵春雷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

金昌晓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

雷光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

陈仲强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

赵海平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

宋雯霞  山西省长治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马迎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

武一平  邯郸市中心医院院长

尚小明  唐山中心医院院长

雷 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

李永才  邢台市人民医院院长

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党委书记

刘海涛  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祁少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学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

赵 韡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

董 军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

黄 进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副院长

李庆丰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

张仁华  首都医科大会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总会计师、副院长

滑茂善  301医院财务科科长、高级会计师

王 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总会计师

萧 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总会计师

刘雅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总会计师

蒋 筠  天津市肿瘤医院总务处处长

吴欣娟  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

丁炎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

卢清君  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发展办主任

林 强  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主任、设备处处长

朱卫国  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

薛万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数据中心主任

许 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

岳丽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

孟钰麒  北京天坛医院设备物资管理部主任

全 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林 辉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

张凤勤  北京阜外医院设备处处长

王力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师庆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张璐璐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

赵 菁  中日友好医院医工处处长

冯 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张晓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所所长

向炎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总会计师

连万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李六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处长

袁 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唐蔚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后勤保障处处长

吴欣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

许利群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赵奇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建处处长兼崇礼院区副院长

张 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

黄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赵琨浩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基建项目组主任

张越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崔建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助理,北京医疗卫生行政后勤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亚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主任

吕 品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基建处主任

王 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更多大会嘉宾持续更新中.............

联系人:李老师 微信 allen-9900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7Xb9ovuVdfQoKMp.html#comments Fri, 14 May 2021 20:16:00 +0800
水滴昨晚上市 ,它真的是家网友捐出来的公司么?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MQUDc2HYdQzf5kyI.html 2016年初,在美团外卖的一次团建上,曾经的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上来就干了一瓶啤酒,随后突然把啤酒瓶重重摔在地上,抱住沈鹏开始哭起来。

五年前的这一幕,沈鹏一直都记得。对于离开美团,他解释为:“这段时间的经历,让自己有了尝试的信心”。

今天,沈鹏正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小目标,诞生出一家市值247亿人民币的新公司。

北京时间5月7日晚上9点半,国内首家健康险企业“水滴”,正式登陆纽交所敲钟,股票代码:“WDH”,发行价12美元,首次公开招股30000000美国存托股。

收盘成交价9.8美元,市值总额约38.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47亿人民币。

此次水滴公司基石投资者包括王慧文、博裕资本、厚朴资本,合计认购2.1亿美元。

其中,王慧文通过家族信托基金Kevin Sunny认购3000万美元,博裕资本认购1亿美元,厚朴资本认购8000万美元。

在敲钟现场,包括沈鹏、杨光、王慧文等嘉宾一同出席了敲钟仪式。

而水滴作为美团班底的创业公司,杨光和胡尧等嘉宾,还在现场喊出了美团上市时,王兴的那句“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雷锋网了解到,在此次IPO前,水滴共完成7轮,累计超过40亿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美团、IDG、高榕资本等机构。

在IPO后,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联合创始人杨光与胡尧的股权合计为24.4%,并拥有71.2%的投票权。

腾讯持股20.4%,博裕、高榕与瑞再则分别持股11%、6%与5.2%。

此次水滴公司股票分为AB股,同股不同权,只有创始团队持有B类普通股,每1股拥有9票的投票权。此次沈鹏所持有的股票便属于B类普通股。

据披露,IPO后沈鹏将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作为此次水滴上市的一个参考,两个月之前,被称为美版水滴的健康险独角兽企业“Oscar Health”,同样在纽交所完成上市。

开盘交易价为36美元,目前交易价为21美元,市值约为287亿人民币。

或许,两者将共同在美国资本市场,决胜出资本认可程度和企业规模的差异。

水滴的五年成长史

在上市环节的致辞中,沈鹏表示:“今天上市对于水滴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前一天,正好迎来了水滴创立的五周年纪念。”

五年之前,在沈鹏的带领下,九位年轻的前美团人走到了一起。

不同于“百度七剑客”或“阿里十八罗汉”,这九人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甚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不懂敲代码和开发,甚至第一个前端开发工程师还是会计出身。

当时的这位最年轻的创始成员自荐表示:“虽然自己学会计出身,但最近在跟男朋友学写代码,如果公司给她机会,她非常愿意加入。”

虽然初创团队并非科班出身,甚至其中绝大部分人还没明白将来做的事情是什么,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沈鹏这个人。

“扎实的创业经验,非常强的执行力,中正的价值观。”在水滴的上市致辞中,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曹巍也表达出了同样对沈鹏的认可看法。

在此背景下,水滴成立之初,就拿到5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IDG资本、腾讯、美团-大众点评、高榕资本、点亮基金、真格基金等多个明星资本共同注资。

沈鹏表示:“水滴刚成立的时候,很多投资人都频繁约他,希望上来就能拿到一部分份额。”

有了充足资金支撑,水滴在动作上也更加勇敢,成立的第一年,广告投放上3个月就花了1000万。

与此同时,水滴的用户量也突飞猛进:“水滴互助”上线100天,会员就突破100万,此后会员规模更是达到千万级别,超过了同时期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

但正值顺风的水滴,随即也开始迎来了持续缠身的公关事件。

彼时网络互助行业泥沙俱下,备受质疑。

2016年12月,《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发布,严肃整治问题平台。

《通知》发布后,网络互助迎来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冰河期”,也给还处在成长期的水滴公司带来了严重冲击。

回忆水滴的第一次挫折,沈鹏在一次采访中也被主持人张鹏调侃到,“水滴这几年发展很快,跑的这么快是不是把脚都摔骨折了。”

而另一方面,2017年A轮融资遇阻之后,水滴开始面临钱荒。

互助规模还不算大,水滴筹刚开始做,保险业务还没有出现,纵使手里攥着上千万客户,却无法变现,也没有任何收入。

当时的水滴,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增长已经不成问题,如何找到存活模式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其中,转机的出现正是保险业务,从这次上市招股书,我们可以发现,水滴营收的九成来自保险业务,在2020年就盈利30亿人民币。

但从互助经济到涉水保险,水滴这一步走的并不容易。

“刚开始涉水保险业,我们甚至参加行业会议的资格都没有,许多会议组织方认为我们不是保险公司,参加会议只能以观众名义进场”沈鹏表示。

这一阶段的水滴保险业务,只是逐渐发展成一位保险行业的搬运工,利用互联网平台流量为保险公司现成健康险、百万医疗险做引流。

但这对于致力创造出一家有价值的科技公司的沈鹏来说,仅打造出一个靠流量转化的保险中介平台来的远远不够。

依靠巨大的流量池和用户治病数据,水滴的商业模式很快进入第二阶段:成为一家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

为此,水滴开始面向用户的需求,利用互联网保险平台做传统健康险没做的事情。

2018年,水滴与当时百万医疗险的首创平台众安在线达成合作。利用渠道优势,率先在行业内推出按月缴费的新模式。

用户每个月只需支付几十块钱的范本和口号被其他险企争相模仿,并进一步降低了用户的购买门槛。

2019年,水滴保险商城联合太平财险推出百万医疗险,涵盖100种重大疾病,拓展国内特需医疗、海外恶性肿瘤医疗保障,质子重离子治疗最高赔付额达600万,根据平台中的用户保障需求和反馈,延伸了健康险保障的广度。

之后,水滴保险商城还联合太平财险,把原有百万医疗险跨城市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至80%,率先满足更多实际场景的保障需求。

打开流量入口后,水滴逐步和更多保险伙伴建立了合作和信任,同时帮别人铺路的同时,也就逐渐有能力左右这条路的方向。

2019年,水滴联合安心保险推出国内首款专门针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百万医疗险。

这个产品率先破除行业内的中老年歧视现状,填补2.49亿老年人险种的空白,推出之后就成为行业内的现象级产品。

在保险能力和商业化趋势日趋明朗之后,2019年6月,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正式发布了水滴开放平台1.0战略“流量+销售”,致力帮助更多险企在平台获取流量、打造场景。

随后的2020年,水滴保与62家保险公司达成了合作,向用户提供200款健康险和寿险产品。

水滴保的付费用户数达到了1920万,累计付费保单数量达到3070万张,一举进入了健康险行业的前两名。

同时,水滴又推出了开放平台2.0战略“渠道+数据+服务+系统”,描绘出了一家保险科技公司的成长路线和发展策略。

水滴下一站:中国版的联合健康

在上市后的问答环节,关于此次IPO的定义,沈鹏向媒体表示这可能是“水滴的新一轮比较大规模的融资,以及一次蜕变,放眼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水滴的目标是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来打造中国版联合健康。乃至到在2025年之前,把普惠健康险和大病筹款提升至新的水平。”

联合健康是美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核心业务分为健康保险业务板块(United Healthcare)和健康产业链板块(Optum)。

后者主要包括健康管理、健康信息技术服务以及药品管理等业务。

两个板块具有密切的呼应关系,健康险业务为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客户来源,后者则提升保险业务的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客户医疗行为的监控、为保险主业控制风险。

而创业五年的水滴,近乎做了同样的事情,从水滴互助到水滴筹,再到水滴保险商城的三级火箭模式,以及下一步大健康领域的开拓,都与联合健康的现有布局非常类似。

事实上,水滴从2020年获得D轮融资阶段之后,就已经在布局联合健康这一构想。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水滴公司陆续试水推出了“水滴健康”和“水滴好药付”等业务。

水滴健康旨在为健康体和带病体提供互联网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水滴好药付则主要为带病体提供保险创新支付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目前的水滴的合作伙伴,也已经不仅限于保险公司,同时也面向医院、药企、健康管理机构和药房逐渐开放,提供营销、运营、服务、数据等技术支持。

根据已披露数据显示,水滴目前已与全国3000多家医院、10余家药企、1400多家DTP药房达成合作,覆盖30个省超过200个地级市。

而根据此次招股书显示,在此次IPO募集资金之后,水滴将继续加强和扩大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险业务、研发。

对此,沈鹏表示:当今互联网医疗和健康险行业看似是百家争鸣,但其中像三线以下城市的广大人民群众,以及中青年互联网消费主力的需求却还没有得到满足。”

在这一方向上,水滴接下来的计划便是借助健康保险和筹业务上的用户积累和支付能力,以及在下沉方面累积经验,以健康险为入口,以互联网链接险+医+药,通过商业健康保险、大病筹款、健康医疗三位一体,打造自己独特的补充医疗体系。雷锋网雷锋网

结语

上市无疑是水滴的一个新篇章,纵览既往五年,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其每年都会遭遇很大的公关事件,小凤雅事件、员工和其他平台斗殴,诸如此类社会性话题,曾像旋涡一样裹挟着水滴,将其置于风暴的中心。

甚至在上市之前,也有更多观点在质疑水滴,靠讲公益故事的一家公司,凭什么撑起这么大市值。

而我们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以网络互助、网络众筹兴起的这波健康险创业风口,也已经度过六年的发展周期,与水滴类似的轻松集团、悟空保等企业,都已经纷纷完成了创业公司一轮的生命周期。

这次水滴的成功上市,对于整个健康险行业,发挥出的更多可能是代表作用,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相似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这就像杨光对水滴上市发出的最后宣言一样,“将证明科技公司在健康险行业会创造出怎样的机会。”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MQUDc2HYdQzf5kyI.html#comments Sat, 08 May 2021 14:48:00 +0800
圆心科技集团与基石药业达成合作 ,共同致力创新药的院外普及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b2PymtpsXWJap6RS.html 雷锋网消息,4月27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集团”)与基石药业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宣布将利用各自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合作,共同探索新互联网+医疗生态服务、及商业医疗保险、城市健康险等方向,致力于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创新支付体系,改善患者支付能力,提升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可及性。

在这次合作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双方将通过创新商保服务,为患者提供由基石药业今年3月获批的创新药物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

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是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选择性RET抑制剂。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则是中国首个获批的针对PDGFRA外显子18突变型GIST的精准治疗药物。

作为本次合作项目创新支付的执行方,圆心科技将围绕这些创新药建立一套完整的诊前、中、后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就医和用药场景的大数据分析,精确定位患者健康保障需求。

同时,圆心惠保也积累了丰富的患者真实世界理赔数据,可以集合各地市医保政策推出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加速构建医疗保障体系。

据雷锋网了解,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对于未纳入医保的创新药而言,院外互联网诊疗和商保支付,已经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按照当前发展趋势,随着抗肿瘤等药品可及性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慢病发病率和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像互联网医疗,以及DTP自营药房,已经成为创新零售业态中的新销售模式。

此外,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数字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患者就医用药支付场景正在发生结构性改变,用药场景也从院内转到院外、从线下移到线上。

为此,如何推行多元复合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结算管理机制,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商业医疗保险、城市险等创新支付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以药品需求出发,创新支付能够结合患者用药后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将大额医疗支出,量化为小额保险支出,降低患者用药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

与此同时为提高上市新药、特药的用户可及性,罕见病药品研发企业可能会进一步商业健康险、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支付结构,搭建起创新支付通道。

目前,圆心科技通过妙手互联网医院平台,已经逐渐打通院边药房与医生、患者、药品及保险之间的关联度,实现“医患药险”闭环。

用药场景方面,圆心药房凭借200多家院边及DTP自营药房实现全国80多个重点城市、370多家三甲医院战略覆盖,同时拥有超过300人的专业药师团队,已经覆盖药品达26000多种,构建了肿瘤、血液、皮肤、肝肾、风湿、心身、生殖及男科等科室的服务能力。

其中在服务的创新药、新特药有300多种,尤其以抗肿瘤药领域拥有较多的服务案例。通过药师用药指导及随访等病程管理服务,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此外,在支付场景方面,圆心惠保通过对患者治疗和用药数据解析,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更精准的保险保障服务,为患者解决高额特定药品支付问题,同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目前特药服务覆盖超过3000万人。

像圆心科技与基石药业的这种合作,未来可能将在将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进一步探索,建设更多层次医药支付保障体系。

据圆心科技透露,在合作达成之后,将在全国圆心药房布局创新药物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同时专业药师团队会为患者提供随访服务、用药指导,加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圆心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何涛表示:“在专业就医用药指导下,患者将得到更为优质的医药服务,同时圆心科技集团在全国拥有200多家院边药房和DTP自营药房,以及超过300名专业药师团队,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用药管理及随访服务。”

基石药业中国区总经理赵萍表示:“肿瘤患者在药品可及性、支付可及性、服务可及性、用药依从性等方面仍有大量需求尚未被满足。基石药业在持续完善和规模化商业运营团队的同时,致力于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共建创新药生态系统,为患者提供专业及可负担的医疗服务。我们期待本次合作为患者稳定的药品供给渠道和用药指导服务。”

关于圆心科技集团

圆心科技集团是国内就医、用药、支付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建立创新的诊疗路径,并将路径分为“就医、用药、支付”三大场景。

就医场景方面,妙手医生、妙手医库已拥有超过130万注册医生,日均访问量达1000万,圆心医疗科技更完成全国200多家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及运营;

支付场景方面,圆心惠保通过对患者治疗和用药数据的解析,与保险公司推出更精准、更优质的保险保障,为患者确实解决支付问题的同时,更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和药品服务,目前保险覆盖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

关于基石药业

基石药业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治疗及精准治疗药物,成立于2015年底。

基石药业已集结了一支在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以及商业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

公司以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为核心,建立了一条14种肿瘤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目前,已有两款药物在中国大陆获批上市。多款后期候选药物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或注册阶段。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b2PymtpsXWJap6RS.html#comments Wed, 28 Apr 2021 19:46:00 +0800
智慧医保正在经历哪些进化阶段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oxnO5Q7twzFxctp.html 雷锋网消息,近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平安医保科技提供会议支持的“智慧科技助力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研讨会在京举行,深入探讨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

今年2月19日,国务院发布我国首部医保监管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并将于5月1日起实施。

在本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对条例进行了解读,并从医保综合治理机制与游戏规则、DRG/DIP医院管理的三个场景、医保三位智能监督机制与医院管理规范化,以及现代医院管理发展趋势等方面,阐述了医保智能监控与综合治理迄今为止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发展趋势。

杨燕绥教授指出,我国医保付费经历了数量付费(FFS)阶段,以医院为中心;正在进入疾病诊断分组FFD付费阶段,以医生组为主中心;还将走向价值付费(FFV),以患者为中心。

对于目前住院服务医保支付使用的DRG和DIP两种支付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表示,这两种支付方式都是基于病例为基础的付费方式,各有特点。

DRG支付有助于提高技术效率,医院为获得合理的结余收益,会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不必要的服务;但DRG仍然和按项目付费一样鼓励医院收治更多的住院病例。

DIP支付往往与区域总额支出上限制相结合,看起来分组更为精细贴近临床实践,但要避免出现分数不断贬值的困境。

随后,平安医保科技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执行官杨伟栋则从技术的角度介绍,DIP和DRG的编码特性和打包额度支付都会来支付风险,且两种支付制度在监管方向的实际情况也颇为复杂。

因此,他认为,监管与支付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在新支付模式下应该对业务场景内涵进行扩充,过去住院病例强调的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三类监管场景,应在医保结算场景继续保留。

此外,基金监管参与者既需要立足于当下数据条件,也要对未来数据宽度增加做准备,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监管工具效能。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oxnO5Q7twzFxctp.html#comments Mon, 19 Apr 2021 16:17:00 +0800
杭州第一人民医院陈斌:120万访问流量互联网医院的最全建设心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5eEJIhfkBzcinB2.html 近日,2021年中国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为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智慧产业网。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进行了全程报道。

杭州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斌,发表了题为《智慧医院之互联网医院运营探讨》的演讲。

早在2019年1月,浙江就开始着手建设全省级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一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为该平台的首批入驻单位,杭州第一人民医院不仅设置了专门的互联网医院办公室,还将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做到了120万人次/年的访问量。

杭州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斌表示:在互联网医院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就是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体系和安全保障监管体系。

“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这种B toC模式得以充分推广,互联网+医疗,从发展的可选项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以下是陈斌主任演讲的全部内容,《医健AI掘金志》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和整理:

陈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互联网医院运营探讨方面的主题。

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诞生。今年3月5号,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并且对其加以规范。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之后,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保局就相继发出了多个互联网医院建设文件。

今年3月23号,三部委领导又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和医保支持线上线下结算的一致性情况。

互联网医院发展当中,最主要就是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撑体系和安全保障监管体系。

特别是2020年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这种B to C模式得以充分推广,互联网+医疗,从发展的可选项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模式主要以东南沿海省份为主,省市级医院次之,并逐步向地县市铺开。

到2020年底,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到900余家,并有2200多家医院加入了平台区域的统筹建设中,7000多家医院介入了省统筹区域平台

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收入达1000亿,据预测,2021年将会达到2000亿人民币以上水平。

伴随制度与政策的完善,互联网+医疗将势在必行。

在医保政策上,3月23日,国家医保局相关领导就“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有关情况明确表示,支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整体支付。

目前,互联网医疗业务形态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实体医院支撑;第二、企业支撑;第三、企业与实体共赢模式。

主要业务包括:从线上咨询和诊疗,到线下类似的医技检查、治疗,甚至和线下医院协同手术或住院支付预约。

目前,互联网医疗的三种业务模式分布情况如上,其中海南、宁夏这些地方主要是企业主导为主,北上广等地区都是以实体医院为支撑的主导形式。

从收益的情况来看,因为互联网诊疗运营模式的各种分化,导致各个收入段比例都完全不同。

但从2020年开始政策逐渐明朗,各种模式都大幅度发展提升,互联网+医疗的也得到爆发式增长。

目前,互联网医院业务主要涵盖慢病、常见病、多发病、住院病人的随访,以及医疗机构之间病人转诊和健康预约等类型。

此外,互联网+护理也是现在的热门应用,健康管理的全方位覆盖管理等都在互联网端得到极大提升和发展。

例如从微医、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企业的运营模式来看,还要很多模式可以挖掘发展和学习。

目前,互联网医院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在患者、医生以及医院或者是医联体之间的体现,患者等待就诊时间长,折返跑现象严重,就诊流程不合理导致医患矛盾较多。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解决患者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面对医疗资源紧缺,以及医疗资源调配不统一的问题现状,如何协调处理,也变得非常重要。

支付方式上,目前互联网+医疗已实现挂号、配药的在线支付、支付后的药物配送物流与商业物流一样,闭环输送到网上预留配送点。

但其它检验、检查、治疗,以及手术费用的线上支付方面,特别是互联网+居家护理治疗项目,以及护理耗材项目的支付规则上,还有待医保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化。

互联网医院的药品配送方式如今已经非常完善,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医院自己配送或者到医院窗口自取;第三方机构配送;患者凭处方到周边药店自购。

实体医疗机构主导的互联网医院诊疗模式,主要是从门诊排班,到医生根据时间段自行设定网上接诊等等。

但还存在激励机制,政策支持力度,以及程序便捷程度以及安全保障等几方面问题的约束。

从互联网医院双向转诊而言,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系统与网络端的对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上报转诊人次、具体来源、居住地址,还都是单纯的电子单据,没有完成闭环管理。

未来在互联网端,实现社区转诊医生开单之后,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转诊到上级在线医生端进行处理,再与线下技术进行对接,就能实现全流程的无缝转诊模式。

医改10年最主要的政策,就是双向转诊以及互联网+医疗落地。

这就要求互联网运营势必要进行医疗资源协同和一体化管理,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偏僻地方输送。

在医联体生态圈当中,最终目标是五位一体的管理,即整个区域医联体共同服务、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共同管理、共同发展。

互联网医疗如果能够做到五位一体的管理,互联网端的整体线上治疗就能真正实现,解决在线患者,社区医生,医院端,以及医生、专科医生管理的全方位服务。

但这其中,一定要让互联网运营具备配套的运营模式,成为有业务的实际运营方,在此之外的完善的物流管理、组织协调架构也必不可少。

在互联网区域医联体形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无间隙的医院预约和全方面的资源共享。

预约成功以后,开单医师和诊疗医生,以及患者都能收到相应信息,实现检查一体化。

在整个环节中,如果社区医生没有资质开CT或磁共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端的转诊,将患者相关信息转到上级有资质的开单的医生那里,再给患者与治疗医生发不同的预约开单成功信息,完成全闭环流程。

此外,各个医联体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预约医院床位,医生、社区医生也可以开单接诊与审核,然后转化成上级医院内有资质医生的住院单。

云胶片也可以在社区或医院拍片子之后,上传到专门平台,通过手机端或中央平台的PC端就对患者进行诊治,并将报告发送到云平台,以便及时传给患者端。

患者的报告都能通过手机验证码看到相关信息,社区医生也能通过授权查看,只要有网络和给予相应的权限,随时随地都能工作。

在互联网医院端,除了转诊以外,还有对外接诊服务,包括互联网+护理,例如有伤口护理,PICC植物道护理,以及围产期保健护理。

目前,我们已将各方窗口优势、最便捷整合到一体化的平台上,提供全流程便民服务及产品,包括智慧停车等。

在智慧服务建设以后,我们的智慧医院近一年访问用户已达到121万,今年还将大力推广全流程线上收费服务。

基于121万的访问量,发展线上真正交易的收费流量模式,已经让我们医院互联网诊疗成为新网红模式。

目前,在杭州,我们已经实现健康数据的共享,特别是区域影像转诊模式,许多省级医院也都纷纷加入区域影像平台,在区域生态圈内协作建设和发展。

这是医院加入杭州市城市大脑的实现图,截止2021年4月9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舒心就医和舒心就医最多付一次。

区域重复检查提醒,居民健康档案大约的每天真实数据在杭州市城市大脑的展示。

我们的数据在接入了城市大脑之后,政府领导以及卫健委领导随时可以在移动端切换看到医院各项数据和市民就医情况。

从今年开始,浙江进行数字化改革,医院作为成员单位之一,在配合平台数字化建设的同时,院内数据也同时进行整合。

我们将需要的大量数据准确实时地整合到数字化门户网站上,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精准挂号、健康报告掌上查”的医疗“最多跑一次”服务中,让患者让管理层可以随时动态监测,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现状。

另外,我们在智慧助老的行动中,实现了互联网+医疗的智慧建设,筑牢了对一老一少的智慧服务关注和建设,并获得了浙江省“2020年十佳信息化案例奖”。

接下来,在安全监管的保障和坚持开放共享情况下,互联网医院在便民接诊和医联体建设中,本着互建、开放、共享、和谐的理念,让互联网插上5G的翅膀。雷锋网雷锋网

我们也将坚持以“需求导向、数字赋能、舒心就医、一码知健”作为提升就医服务的新向导,以“合力攻坚、打通壁垒、互联互通”为目标,让数字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努力打造“医疗技术的新高地、信息通路的急速地、百姓就医的放心地,让群众舒心使用互联网+医疗,让杭州一院的信息化明天更美好!

拓展阅读:

国家卫健委:“互联网+医疗健康”逐步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医保这样定价...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5eEJIhfkBzcinB2.html#comments Thu, 15 Apr 2021 10:58:00 +0800
常德:帮老百姓看好医保「钱袋子」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S6uh5Ku9K1bjdvL.html 国家对于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决心,已经越来越明显。

近日,又一起医保骗保案件引起了舆论的讨论。据《潇湘晨报》报道,位于安徽省泗县的泗县百姓医院,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通过“免费体检”、“100元住院”等多种手段骗取医保基金总计210万余元,涉案人员从院长、副院长、科主任,到普通医生和护士,最终判刑达21人。

这样的集体骗保如今已成为人尽皆知的“秘闻”,看似荒诞,却暴露出医保基金监管审核的漏洞和支付制度的长期弊病,进而导致每个人的“救命钱”被一点点吸干。

2020年,国家医保局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检查了定点医药机构60余万家,处理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达40余万家,追回医保基金达223.1亿元。

面对医保基金的违规使用、骗保事件的层出不穷,建立医保联网监测、改变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共识。

支付方式改革,从源头扎紧医保基金钱袋子

事实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一直都是深化医保改革的头等大事。

自2018年“超级医保局”成立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已经相继开展了多轮打击骗保的专项治理活动。

在近期的两会中,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建议在刑法中增加“社保诈骗罪”,对骗取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诈骗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整肃不正之风。

然而,在医保基金治理的一整套流程中,相比后置监督和事后追溯,防范骗保最彻底的途径,还是从医保基金给付方式入手,从制度上形成医患制约关系,以现行热度最高的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例。

此前,各地医保局都是依据服务具体项目进行相应的付费,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对医院和医生的约束较小,让一些医疗机构有空子可钻。

而以按病种分值付费则完全不同,它是指通过疾病诊断分类,制定出每一种疾病的定额偿付标准,社保机构按照该标准与住院人次,向定点医疗机构支付住院费用。病人住一次院就产生一笔固定分值标准,避免了以前的过度用药、过度使用耗材和过度检验的行为此外还会缩短病人住院天数,对医院的医疗行为滥用产生制约作用。

2020年10月1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医保办发〔2020〕45号)》,提出用1-2年的时间,将统筹地区医保总额预算与点数法(DIP)相结合,探索以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进行医保支付。

2020年11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又再次印发《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宣布在福建厦门、山东东营、广东深圳、湖南常德等71个城市,正式展开以DIP为代表的医保结算体系试点。

与此同时,以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医保科技”)为代表的数据科技公司,也纷纷从医保改革支付端出发,打造与之匹配的DIP信息服务平台。

医保支付改革所面临的城市难题

作为医保支付变革的终极节点,实行DIP结算的最终效用是在各个城市医保业务中,将住院过程中的检验、检查、用药等诊疗行为约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这种想法的最后一公里落地并不容易,作为基于大数据的医保结算方式,DIP对于医保结算清单与医疗病案首页质量和标准化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此,各个试点城市,在DIP真正实施之前,首先就要满足三方面要求:第一,必须符合国家系列规范要求;第二,填写的信息完整,相关诊断、手术和操作代码等支付要素选择正确;第三,建立医保结算清单质量控制制度,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结算清单质控,提升质控效率。

但受制于数据标准化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割裂性,各个城市的医保数据标准都不统一、信息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碎片化严重。

而且除了数据的标准化,DIP实施对于医保信息化的底层能力要求也更高,特别是分值与点值计算都需要新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安信证券发布的医保信息化研报也表示,DIP制度背后是更精细化的医保管理要求。从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质控、医保控费、成本管理等更多工具软件与数据服务等多个环节确保DIP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这意味着医保局作为DIP政策的推进方和医保基金的监管方,在试点工作中,既需要牵头监管每个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在数据采集源进行更强有力的清洗治理,更要强调从技术角度出发,为新的医保结算方式配套准确的监管及高效的评价的信息化工具。

支付变革中的常德DIP方案

2020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被国家医疗保障局确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试点城市。入选之后,常德市积极开展前期筹备,成立常德市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领导小组,出台《常德市区域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实施方案》,制定DIP试点工作推进计划。

2021年2月,常德市医疗保障局与平安医保科技就DIP支付制度改革项目正式签约,此项目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启动DIP付费的国家试点城市项目。

该项目根据DIP的数据管理、支付制度设计、费用与质量的过程监管、持续评价四个关键信息化节点,设计并建设了数据管理、DIP支付管理、DIP智能监管、综合评价管理四个子系统。

其中,DIP智能监管子系统主要从新支付方式下医保基金与服务质量双控管理的需求出发,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关键临床共识等领先知识体系,实现医疗费用和服务规范等风险的自动识别。同时,支付风险模型的前台可视化管理等充分考虑业务应用过程不断不断精进管理的需求,实现模型主动学习与前台个性化配置的互补融合,保证地方管理的个性化需求在工具层面的高效响应。

而综合评价管理系统则主要从数据标准化角度出发,提供了评价指标管理、评价方案管理、评价结果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病种绩效评价等五大模块。通过指标体系,对支付方和供方的医疗能力质量进行双重综合评价,既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又满足了医改成果评价的相关政策落实。基于大数据的指标矩阵引擎与方案前台配置工具相辅相成,为医保局自主监管、创新管理、模拟分析提供工具化解决方案,帮助医保局实现实时动态的全方位、自主性评价分析。

据了解,常德市计划在2021年底前,实现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为主体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通过建立以病种为基本单元、以结果为导向的医保付费体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保基金支付效率,提高参保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雷锋网

另一方面,以平安医保科技为代表的智慧科技公司,也将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帮助更多地方医保局解决医保基金精益管理、服务质量与医疗费用双控平衡等支付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新的管理问题。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S6uh5Ku9K1bjdvL.html#comments Tue, 06 Apr 2021 10:50:00 +0800
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在沪召开,29场报告,透视产业未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2P964djaqG0yi2UR.html 新形势下,智慧医院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时代命题:

病房逐渐减少,诊断、诊疗的重心越来越大;医疗装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门诊、医技部分面积增长增长率远高病房;医院后期服务和医疗辅助面积增长迅速……

在5G、AI、物联网技术加持下,智慧医院建设涌现出了多个风口。

3月27日-28日,2021年中国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在上海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办单位为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智慧产业网。

在两天的分享议程中,各位嘉宾,以“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5G+AI下的智慧医院”、“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医院智慧物流”等多项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化讨论。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进行了全程报道。

大会开始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张亮,以及主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副会长丁凤深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其中张亮和丁凤深分别作了精彩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张亮

张亮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智慧医院的理念,并不应该是简单的技术堆积,应该是让智慧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通过共创和整合医疗资源的方式,让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智慧化转型。

他说到,“智慧不是简单的技术和概念推进,而是对需求和矛盾有充足的响应。”

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例,三地在智慧医疗建设过程中,并不仅限于通过新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更多是从发展角度,让医院和企业高度融合,共同制定未来智慧医院的解决方案。

张亮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是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良好开端。”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丁凤深

丁凤深副会长也在致辞中表示:“如今,智慧医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背后既有后疫情时代的内在发展诉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卫健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智慧医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

丁凤深副会长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更是对智慧医院的管理和推行标准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意见,让系统化、标准化的的智慧医院战略成为了可能。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

在两位嘉宾致辞后,大会正式进入到主论坛的演讲环节。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何萍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萍,首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的实践探索》的演讲。

过去一年,上海的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展迅速,2020年3月27日,正式下发《市级医院互联网医院工作指南》等文件,在医疗服务管理、药事管理、支付管理、信息安全、质量管理和运行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带领下,上海市属医院完成从0到1的突破,一年时间35家三甲医院成功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上海一共有36家三甲医院),全市范围内开设互联网医院50多家。

接下来,申康医院医院还将从服务质量出发,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的利用度。

何萍主任表示,“互联网医院改变了什么?它改变了就医模式,改变了医疗服务提供方式,改变了支付方式,改变了药品供应链,更为医院拓展了新的空间。”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魏建军

之后,大会迎来了第二位分享嘉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建筑后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建军,他发表了演讲《上海市级医院后勤绩效与运维评价思考》。

魏建军表示:上海医院后勤的智能化建设分为两部分:市级医院分平台和申康中心总平台。其中,市级医院分平台,在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覆盖上海35个院区中的27个。

其中,在2019年申康中心总平台建立之后,上海的智慧后勤又新建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为技术实现了业务服务的智能响应、智能应用与决策,达到了安全、精细的后勤管理目标。

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元

随后,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元,以《新一代外联业务中台之统一支付中台》为题,对智慧支付的中台解决方案做了介绍。

钱海元表示:“目前医院支付结算普遍存在账单孤岛、对账压力大;多院区、多银行,财务管理不统一;数据监管和结算质量有待提升的三大问题。”

为此,源启科技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主要以中台技术为依托,为医院结算构建了包括应用前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业务后台四个层面的外联业务中台架构,解决了全院统一支付、信息孤岛等结算难题,并实现了入帐、开户、收退、对账的智慧支付安全监督。

钱海元表示,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源启科技的方案让人工窗口收费效率提高50%以上,窗口排队降低60%,节约了50%以上的收费、退费、对账人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

第四位出场的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

近年来,于广军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目前还在承担国家863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于广军表示,智慧医院的“智慧”包含了全方位的自动信息采集(物联化IoT),及时有效的传输(互联网mHealth),智能的决策支持与处置(智能化AI),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他看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是智慧医院的重要标识,虽然现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离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是,未来人工智能应该成为智慧医院的发展重点。

于广军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医院应该在应用层面使其贯穿于服务、医疗和管理多个流程;在基础层面,为AI的普及提供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持;在管理层面,也应该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质量控制方面提供转变策略。

数字医信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马洁

随后,数字医信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马洁,发表了演讲《医网信掌上病历——打造移动时代的医生成长模式》。

马洁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医生对病历数据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病案,另外,也希望能够随时和同事之间分享和讨论病案里面的信息点。

作为卫健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陆的唯一技术提供方,数字医信目前已经依托电子签名技术,打造了医网信掌上病历产品,让医生在医院HIS之外就可以查看病历,更方便医生的学习和交流。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吕忠

第六位演讲的嘉宾,是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吕忠,他演讲的题目为《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

作为浙江省唯一县域综合三甲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在智能化的投入上也一直在加大力度,先后融入了云平台、虚拟化入院、自动孕妇检查、智能糖尿病监管等服务。

此外,他们还成为了国内首个无纸化审核医院。

吕忠表示:智慧医院建设,应该以“云平台”为骨骼,“微服务”为肌肉,建设“服务+数据”的平台联动体系,实现医疗服务的闭环支撑。

上海乐普云智科技政企项目大客户经理马鸿琨

吕忠院长演讲结束之后,上海乐普云智科技政企项目大客户经理马鸿琨,也以《5G+AI时代的智慧医院建设创新与发展》为题,对乐普的5G物联网心电中心和海南5G物联网项目做了介绍。

马鸿琨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心电网络已经进化至第三代,以AI+动态心电记录仪+院内的心电网络,开始逐步覆盖各个心电诊断场景,使大规模的心脏事件筛查、危急事件的紧急预警、可追溯的精细化报告成为了可能。

目前,依托5G+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乐普也研发出AI- ECG Platform心电中心解决方案,使心电图分析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至1分钟。

乐普在海南部署的基于5G物联网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也已经打造7家5G智慧医院示范医联体平台,实现全国首例全省基层医疗5G全覆盖,推动海南的“互联网+医疗”进入全国前列。

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杨晓东

随后,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专科发展分会会长杨晓东,发表了演讲《数字化医院之智慧后勤建设》。

杨晓东认为,智慧医院是数字化医院和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落实到后勤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后勤物资管理和能源管理两个方面。

以物资管理为例,医院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调配医院物资,实现更高效率的流转。

从2018年开始,上海儿童医院就已经引进第五代物流机器人,已相继实现口服药箱搭载、全流程运动、住院病区卸载等功能,这样的机器人运输,也使医院的物流人员从28个人减少到10个。

未来,上海儿童医院还计划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从物流运输到移动安防、乃至在住院病区、检验科、后勤等更多科室发挥作用。

除了物流机器人,杨晓东还介绍了智慧后勤建设中的综合能耗管理模块,其中包括一站式运维中心、中央空调群控系统、供电系统UPS物流监控、水循环在线双变控制四个模块。

上海儿童医院应用这些模块后,在门诊量提升9.9%的情况下,能耗反而下降12.1%,节省了186万元经费,成效非常显著。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赵海鹏

主论坛的最后一位嘉宾,是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兼任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副院长赵海鹏。

他有着超过20年的建设工程管理和研究经验,在上海同济医院的特需病房建设过程中,赵海鹏更是牵头建设了上海首个智慧病房的典型案例。

过去的智慧病房建设,一直存在缺乏全院架构的系统顶层设计、智慧应用硬件和系统的割裂和分散、没有统一的智慧病房建设指导等问题。

要想让病房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应该从顶层就开始强化系统集成和多部门协同,通过预先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让不同应用聚合,针对不同角色实现额外的智慧价值。

目前,上海同济医院打造的智慧病房,已经建成智慧床头终端、病房环境监控、护理辅助服务、智慧远程门诊等30多个子系统,协同实现了病房端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与智慧管理要求。

27日上午的主论坛结束后,下午的分论坛也分别围绕“人资体系建设”、“医院运营大脑”等多个热点议题进行主题演讲。

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莉莉

下午分享的第一位嘉宾是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莉莉,她率先以《能源科技创新助推医院绿色升级》为题,作为精彩的分享。

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

随后,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做了《医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的演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邱宏宇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第四届委员邱宏宇,他的演讲主题是《5G+AI下智慧医院建设的下一个风口》。

药械网技术总裁林艺龙

第四位演讲嘉宾是药械网技术总裁、CTO林艺龙,他的分享题目是《医疗集团大数据采购发展趋势》。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王炜

第五位演讲嘉宾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CDP集团董事长王炜,他分享的题目是《中国社会办医现代化管理下的数字化人资体系建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琪

第六位演讲嘉宾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琪,她分享题目是《夯实基础、提升智慧医院基石》

中电云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郭树礼

第七位演讲嘉宾是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郭树礼,他分享的主题是《医院运营大脑的应用与探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处长高志宏

第八位演讲嘉宾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处长,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高志宏,他以《信息化建设让医疗服务更加方便》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浙江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陈肖敏

第九位演讲嘉宾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陈肖敏,她分享的题目是《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保障核心制度落实》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强

大会第一天,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强,他的演讲主题是《以规范化结构化数据构建一体化医疗网络》。

第二天的分享中,10位嘉宾从“医院社区健康联动”、“DRG背景下的成本绩效管理”、“医保信息化”、“智慧医院的临床数据保护”等议题展开了介绍和经验分享。

上海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鲍勇

第二天大会的首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鲍勇教授,他长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医学专业研究工作,对医院和社区的智慧健康联动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演讲中,鲍勇分别以上海瑞金、上海新华、上海仁济、上海九院、上海六院、国妇婴、上海胸科医院为典型,对医院和社区健康的结合策略做了介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董亮

随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董亮,从智慧医院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的角度,做了分享。

董亮认为,智慧医院的建设应该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购置时间、不同报告类型设备的数据实行统一采集,完成临床诊疗过程的双向链接,从而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郑西川,他发表了题为《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临床数据保护策略探讨》的演讲。

郑西川表示:“目前,临床数据面临着脱敏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仅仅可以满足对值型、标签型、轨迹类型数据的清洗,无法做到临床数据的全覆盖,急需引进机器学习等新技术。”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智能穿戴设备研究所所长朱斌

随后,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智能穿戴设备研究所所长、中国医院后勤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斌,发表了演讲《后疫情时代,空间整体安全消毒技术为智慧医院保驾护航》。

朱斌表示:“应对突发性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在医院空间整体消毒中,WISE消毒理念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满足使用成本低、无死角(空气+物表)、消毒时间短等需求。”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牛培勤

第五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副院长牛培勤,她发表了题为《DRG+DIP下,医院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

牛培勤表示:“ 牛培勤表示:“病种付费的趋势下,公立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会越来越高。以DRG与DIP指标代表的意义、实际数据反映的管理问题为例,强调数据本身的重要性,医院要会从数据中发现管理、学科等某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者要会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待、分析、研究、利用数据,让数据真正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抓手。”

以DRG入组率为例,该指标的高低反映的是医院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病案管理水平,需要临床医生、编码员、信息、财务等多个质控环节的支持,并且还需要建议新的流程和监管机制。

浙江省中医院医保办主任谢俊明

随后,浙江省中医院医保办主任谢俊明,发表了演讲《基于DRG语境的智慧型符合临床路径构建》。

谢俊明表示:“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DRG将会改变医疗健康领域所有单位及个人的思维和系统,实现重构,另外或许也可以解决医疗领域某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保处处长丁海霞

第七位演讲嘉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医保处处长丁海霞,她对医保信息化过程中的医院端应用,进行了介绍。

从2017年开始,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已经上线了全省首个DRG管理系统,从病种、医疗组、全院的信息化维度,推动病种付费的落地。

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朝晖

随后,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朝晖,发表了题为《物联融合技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演讲。

陈朝晖表示:“目前多个医疗物联网都存在想用没得用、用了不好用、能用不好用等问题。”

在他的牵头下,浙江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设备的运行集成应用的全院级互联,满足了监控仪入网、设备动态调配、快速设备定位、M-IOT设备远程维护管理等多种医疗精细化管理需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胡亮

第九位演讲嘉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胡亮,他以《新建医院多元化物流系统的选择与智慧应用》为题,发表了演讲。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已经建立了全新的气动管道、箱式系统、物流机器人等多方式结合的医院物流系统,实现药房日均1300箱、检验科日均250箱、中心供应日均40箱的运送实力。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斌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国家卫健委智慧医疗专家组成员陈斌,她对互联网医院的运营进行了解析。

陈斌表示,“当前的互联网医院已经实现医患护药技的多机构、多地域的协同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实体医院壁垒,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每个患者的疾病就诊都可以体验到多点位服务。”

“未来,互联网医院这种开放、共享、互操作的方式,或将使依赖医疗服务向围绕人的健康管理,医疗干预相互协同的方式转变。”

两天时间、2段致辞、29场主题演讲,为我们分享了从互联网医院、物联融合、智慧医保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医院建设的所有前沿构想。

未来随着这些技术一步步的实现,对诊疗数字化环节的一步步打通,我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也将实现彻底的智慧化转型,为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带来更大的便捷和自动化体验。

后续,雷锋网将会持续输出各位专家的详细报告和独家对话,欢迎关注,敬请期待。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2P964djaqG0yi2UR.html#comments Sat, 03 Apr 2021 12:00:00 +0800
微医正式递交上市申请:「数字医疗」等来了「最好的时代」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3VysFlK7qJ0gS9s1.html

终于来了!

4月1号晚间,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消息在朋友圈传开后,看到最多的评价就是:“微医终于来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不是微医第一次被传出赴港股上市。

从2018年5月完成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估值达55亿美元后,微医几乎每年都会传出上市消息。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顶着“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的头衔,微医承载了很多人对于“数字医疗”的期待。

迄今为止,微医公开披露已完成6轮融资。据彭博社、路透社消息,截至2020年12月,微医估值近70亿美元,是国际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力的数字健康独角兽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的创建者,微医将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WVR)申请上市,IPO完成后将成为中国医疗及医药行业第一家以WVR申请上市的公司。

此前,能够用这个架构上市的,只有小米、快手、美团等一众互联网巨头。

从2010年以来,从挂号起步逐步向以互联网医院为基础的在线问诊等模式转型。今天,微医终于以一个更完整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

微医的几大核心指标

先看实际的经营状况。

招股书显示,微医2018-2020年收入分别约为2.5亿元、5亿元、18.3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168%。


其中2020年医疗服务收入7.06亿元,占比38.6%;健康维护服务收入11.25亿元,占比61.4%。

而在亏损方面,除去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和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等因素的影响,2018、2019、2020年,微医调整后净亏损分别为4.15亿、7.57亿、8.69亿。

看上去,亏损的趋势在不断扩大。实际上,亏损是互联网医疗企业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强如阿里健康,也是在5年之后的2020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才正式宣布扭亏为盈。

对于微医的“负债”问题,据专业人士表示,优先股在财报上分类为负债,通常公司上市之前估值涨的越多,公允价值带来的亏损就会越大,但是公允价值亏损并非真的亏损,是把投资人的增值算进去了。

所以,和通常意义实际的亏损不同,这类 “亏损”越大,说明公司的发展越好,价值提升越大。

而随着公司上市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该公允价值的损失在上市后将不复存在,因此通常作为调整事项。

再看具体的业务。

招股书显示,上面提到,微医的主要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维护服务等。

其中,医疗服务主要包括线上预约、线下首诊、病历获取、线上复诊、电子处方、配药服务以及通过公共医疗保险及商业健康保险结算医疗费用。

具体而言,用户可通过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中心、以及连接到微医平台的医院获取其医疗服务。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微医平台已连接了7800多家医院、27万余名注册医生,累计注册用户2.2亿,拥有27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7家可以通过医保直接结算,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

而微医采用按医疗服务收费的模式,根据用户在其平台上接受的医疗服务进行收费。

健康维护服务,则是会员式数字化慢性病管理服务和会员式健康管理服务。

对大医院而言,慢病患者巨大的复诊、开药压力对线下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甲医院,产生了较大的诊疗压力;同时药占比限制等医改政策的出台,令其缺乏足够高的动力和精力进行患者慢病管理服务;

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最大的问题是人员能力水平短板。慢病管理人员需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方法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知识。

但当前基层医疗机构严重缺乏这一类人员,特别对村级医疗机构而言。据统计,全国62.2万个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仅为38.1万人。

此外,社区与医院之间缺乏协同,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一是双向转诊制度尚不完善,二是未形成患者电子病历数据的互联互通,从而难以对慢性病进行上下级联动的规范防治和管理,未能形成合力。

因此,从这三点出发,微医依托区域互联网医院在地市构建互联网医联体,开展系统性的慢病管理服务。

同时,以区域互联网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形式,打通医保支付结算环节,凭借医保支付为抓手优化慢病用药供应链,应用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实施智能控费、节约医保资金、提升全市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率成为可能。

这也是微医亏损的一大原因:在地市构建互联网医联体、打通医保支付,都是非常“重运营”的事情,比较烧钱。

不过,这些提前布局的好处也比较多:

2019年5月,依托旗下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展了糖尿病管理项目,微医对7万名糖尿病患者开展了为期1年的专业血糖管理,标志性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达64.1%,远超49.4%的全国平均水平,大幅改善了患者的健康情况。

在山东泰安,微医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让慢病患者人均就诊时间从2-3小时下降到30分钟,次均用药费用下降12.7%,2020 年慢病医保支付费用相对2019年节约10%以上。

微医的数字医疗服务思路,在国际上也有同行者。

雷锋网了解到,2020年8月,全球在线健康服务龙头Teladoc以185亿美金收购了上市仅一年多的在线慢病管理平台Livongo,合并后的Teladoc/Livongo将拥有在线全科专科医生资源、问诊能力、以及多病种慢病管理能力,可以为服务方赋能,为支付方控费,为患者提高就诊效率与诊疗效果。

目前,Teladoc/Livongo市值已超过300亿美金。

微医的数字医疗服务与合并后的Teladoc/Livongo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涉及面更为广泛,包括挂号资源、慢病管理、云诊断、智能医保控费、流动医院等。

如果这些环节都能够做好,依靠中国的市场体量和用户群体,微医或许能超越Teladoc/Livongo。

医药电商VS医疗服务,这是一场持久战

从上文也可以看到,微医上市的主体中,还是聚焦在数字医疗服务。在港股医药电商市场占据主流的当下,这是一个“另类”。

此前,京东健康在港上市时,《医健AI掘金志》曾写到,尽管三家(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均拥有千亿市值,政策、市场一片向好。

但是无论是京东健康,还是阿里健康,其宣称的互联网医疗中,线上化程度最高的依旧是医药产品销售,二者的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84%。

京东健康营收近九成来自在线医药销售,在线医疗业务与数字营销服务相加之后的比重不超过5.6%。

数字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疗服务,终极目标是“健康维护“,是“因医而药”,注重确定成本下的健康结果,关注“效差”。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医生是主要决策人,服务评价的标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和质量,也就是常说的“价值医疗”。数字医疗服务在与医保、商保等支付方高度融合、深度打通以后,将有效降低获客成本。

医药电商服务终极目标还是“卖药”和健康消费类产品,医疗服务只是提高GMV的一项卖方工具,实际决策人是消费者自己,决策和评价标准是商品的价格。

该赛道对传统线上流量的需求更大,因此需要持续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获取用户流量;在产品标准化、无差异化的前提下,这意味着相应获客成本更高。目前看来该赛道缺乏明显催化剂,增长空间有限。

这也是微医上市主体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最为明显的区别。

沙利文数据显示,至2019年,中国消费品销售总额的25.8%通过线上分销,同年在线问诊市场仅占全国总问诊量的6%。但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健康服务数字化的步伐将大幅增速,预计2023年左右将正式成长为千亿市场。

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对医疗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迁移也有着类似的认知,其在近期报告中指出将有20%的美国门诊类医疗服务开支完成数字化迁移,预计市场规模达2500亿美金。

短期看医药电商,长期看医疗服务。只是,医疗服务这条路不好走,需要长期、持续地市场教育和观念改变。而这,往往是最难的一步。

或许是上市最好的时候

互联网医疗走到今天,有两个大问题一直伴随行业的成长:一个是需求、另一个是盈利。

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医疗企业相继开展在线问诊等服务,积累了大量C端客户群体,并培养了客户线上“寻医问药”的用户习惯,在减少接触、减轻线下门诊机构压力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国家接连出台重磅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将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更是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打通了关键一环。

招股书显示,微医2018-2020年收入分别约为2.5亿元、5亿元、18.3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168%。

这三年的收入增长,与国家从2018年以来的“互联网医疗”政策密切相关。

2018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支持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推进远程医疗服务,鼓励医联体通过互联网加速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共享。

2019年,《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0年11月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互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将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需求,提升长期用药患者就医购药便利性。

数十个法规的出台,不断在给互联网医疗松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全国有近600家互联网医院,而在2018年12月,这一数字还是100家。

再回到三年前。

2018年5月,微医完成由友邦保险、新创建集团领投的5亿美元战略融资,成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最大规模的Pre-IPO融资,微医的估值达到55亿美元。

2018年,微医完成5亿美元战略融资后,微医董事长廖杰远曾向雷锋网表示,不希望将微医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而是一个“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并认为接下来的趋势是科技驱动医疗。

“在医疗行业里面,流量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从根本来看要有供应能力,供应能力是这个行业唯一的核心价值。如果企业能够把这三方面(医、药、险)的供应能力建起来,营收和盈利能力一点都不难。”

三年以来,微医一直被传上市。但是,直到今天,或许才是它最好的时候。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3VysFlK7qJ0gS9s1.html#comments Fri, 02 Apr 2021 14:55:00 +0800
2021年智慧医院大会在沪召开,你能看到哪些智慧医院的未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Y6pCJ0cyj1URYhw0.html 3月28日,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正式迎来了第二天的进程,在前一日,各位嘉宾分享了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5G+AI下的智慧医院、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医院智慧物流等多个热点话题,引起了参会者的激烈讨论。

第二天的分享中,10位嘉宾从“医院社区健康联动”、“DRG背景下的成本绩效管理”、“医保信息化”、“智慧医院的临床数据保护”等议题展开了介绍和经验分享。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进行了全程报道。

第二天大会的首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鲍勇教授,他长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医学专业研究工作,对医院和社区的智慧健康联动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演讲中,鲍勇分别以上海瑞金、上海新华、上海仁济、上海九院、上海六院、国妇婴、上海胸科医院为典型,对医院和社区健康的结合策略做了介绍。

随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董亮,从智慧医院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的角度,做了分享。

董亮认为,智慧医院的建设应该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购置时间、不同报告类型设备的数据实行统一采集,完成临床诊疗过程的双向链接,从而提升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郑西川,他发表了题为《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临床数据保护策略探讨》的演讲。

郑西川表示:“目前,临床数据面临着脱敏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仅仅可以满足对值型、标签型、轨迹类型数据的清洗,无法做到临床数据的全覆盖,急需引进机器学习等新技术。”

随后,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智能穿戴设备研究所所长、中国医院后勤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朱斌,发表了演讲《后疫情时代,空间整体安全消毒技术为智慧医院保驾护航》。

朱斌表示:“应对突发性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在医院空间整体消毒中,WISE消毒理念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满足使用成本低、无死角(空气+物表)、消毒时间短等需求。”

第五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病案统计科主任、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副院长牛培勤,她发表了题为《DRG+DIP下,医院管理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的演讲。

牛培勤表示:“病种付费的趋势下,公立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会越来越高。以DRG与DIP指标代表的意义、实际数据反映的管理问题为例,强调数据本身的重要性,医院要会从数据中发现管理、学科等某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者要会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待、分析、研究、利用数据,让数据真正成为精细化管理的抓手。”

以DRG入组率为例,该指标的高低反映的是医院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病案管理水平,需要临床医生、编码员、信息、财务等多个质控环节的支持,并且还需要建议新的流程和监管机制。

随后,浙江省中医院医保办主任谢俊明,发表了演讲《基于DRG语境的智慧型符合临床路径构建》。

谢俊明表示:“不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DRG将会改变医疗健康领域所有单位及个人的思维和系统,实现重构,另外或许也可以解决医疗领域某些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七位演讲嘉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医保处处长丁海霞,她对医保信息化过程中的医院端应用,进行了介绍。

从2017年开始,江苏省人民医院就已经上线了全省首个DRG管理系统,从病种、医疗组、全院的信息化维度,推动病种付费的落地。

随后,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陈朝晖,发表了题为《物联融合技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演讲。

陈朝晖表示:“目前多个医疗物联网都存在想用没得用、用了不好用、能用不好用等问题。”

在他的牵头下,浙江省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设备的运行集成应用的全院级互联,满足了监控仪入网、设备动态调配、快速设备定位、M-IOT设备远程维护管理等多种医疗精细化管理需求。

第九位演讲嘉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胡亮,他以《新建医院多元化物流系统的选择与智慧应用》为题,发表了演讲。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已经建立了全新的气动管道、箱式系统、物流机器人等多方式结合的医院物流系统,实现药房日均1300箱、检验科日均250箱、中心供应日均40箱的运送实力。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国家卫健委智慧医疗专家组成员陈斌,她对互联网医院的运营进行了解析。

陈斌表示,“当前的互联网医院已经实现医患护药技的多机构、多地域的协同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实体医院壁垒,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每个患者的疾病就诊都可以体验到多点位服务。”

“未来,互联网医院这种开放、共享、互操作的方式,或将使依赖医疗服务向围绕人的健康管理,医疗干预相互协同的方式转变。”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Y6pCJ0cyj1URYhw0.html#comments Mon, 29 Mar 2021 20:25:00 +0800
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转思维、炼技术、重塑医院未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H0n1MbSUQgEYoKIX.html 新形势下,智慧医院建设面临着更多的时代命题:

病房逐渐减少,诊断、诊疗的重心越来越大;医疗装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门诊、医技部分面积增长增长率远高病房;医院后期服务和医疗辅助面积增长迅速……

在5G、AI、物联网技术加持下,智慧医院建设涌现出了多个风口。

3月27日,2021年中国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在上海盛大开幕。

本次大会,以“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5G+AI下的智慧医院”、“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医院智慧物流”等多项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化讨论。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进行了全程报道。

大会开始之后,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张亮,以及主办单位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丁凤深,分别作了精彩致辞。

张亮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智慧医院的理念,并不应该是简单的技术堆积,应该是让智慧的理念,贯穿整个医疗过程,通过共创和整合医疗资源的方式,让中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进行智慧化转型。

他说到,“智慧不是简单的技术和概念推进,而是对需求和矛盾有充足的响应。”

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例,三地在智慧医疗建设过程中,并不仅限于通过新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更多是从发展角度,让医院和企业高度融合,共同制定未来智慧医院的解决方案。

张亮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是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良好开端。”

丁凤深副会长也在致辞中表示:“如今,智慧医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背后既有后疫情时代的内在发展诉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卫健委等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智慧医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

丁凤深副会长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颁发的《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估,更是对智慧医院的管理和推行标准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意见,让系统化、标准化的的智慧医院战略成为了可能。

在两位嘉宾致辞后,大会正式进入到主论坛的演讲环节。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萍,首先发表了题为《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的实践探索》的演讲。

过去一年,上海的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展迅速,2020年3月27日,正式下发《市级医院互联网医院工作指南》等文件,在医疗服务管理、药事管理、支付管理、信息安全、质量管理和运行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在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带领下,上海市属医院完成从0到1的突破,一年时间35家三甲医院成功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上海一共有36家三甲医院),全市范围内开设互联网医院50多家。

接下来,申康医院医院还将从服务质量出发,进一步提升线上服务的利用度。

何萍主任表示,“互联网医院改变了什么?它改变了就医模式,改变了医疗服务提供方式,改变了支付方式,改变了药品供应链,更为医院拓展了新的空间。”

之后,大会迎来了第二位分享嘉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建筑后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建军,他发表了演讲《上海市级医院后勤绩效与运维评价思考》。

魏建军表示:上海医院后勤的智能化建设分为两部分:市级医院分平台和申康中心总平台。其中,市级医院分平台,在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覆盖上海35个院区中的27个。

其中,在2019年申康中心总平台建立之后,上海的智慧后勤又新建了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以信息化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终端为技术实现了业务服务的智能响应、智能应用与决策,达到了安全、精细的后勤管理目标。

随后,武汉源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海元,以《新一代外联业务中台之统一支付中台》为题,对智慧支付的中台解决方案做了介绍。

钱海元表示:“目前医院支付结算普遍存在账单孤岛、对账压力大;多院区、多银行,财务管理不统一;数据监管和结算质量有待提升的三大问题。”

为此,源启科技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主要以中台技术为依托,为医院结算构建了包括应用前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业务后台四个层面的外联业务中台架构,解决了全院统一支付、信息孤岛等结算难题,并实现了入帐、开户、收退、对账的智慧支付安全监督。

钱海元表示,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源启科技的方案让人工窗口收费效率提高50%以上,窗口排队降低60%,节约了50%以上的收费、退费、对账人力。

第四位出场的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

近年来,于广军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目前还在承担国家863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于广军表示,智慧医院的“智慧”包含了全方位的自动信息采集(物联化IoT),及时有效的传输(互联网mHealth),智能的决策支持与处置(智能化AI),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他看来,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是智慧医院的重要标识,虽然现在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离预期有较大差距。但是,未来人工智能应该成为智慧医院的发展重点。

于广军表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医院应该在应用层面使其贯穿于服务、医疗和管理多个流程;在基础层面,为AI的普及提供算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持;在管理层面,也应该在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质量控制方面提供转变策略。

随后,数字医信公司产品运营总监马洁,发表了演讲《医网信掌上病历——打造移动时代的医生成长模式》。

马洁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医生对病历数据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随时随地的查阅病案,另外,也希望能够随时和同事之间分享和讨论病案里面的信息点。

作为卫健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登陆的唯一技术提供方,数字医信目前已经依托电子签名技术,打造了医网信掌上病历产品,让医生在医院HIS之外就可以查看病历,更方便医生的学习和交流。

第六位演讲的嘉宾,是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吕忠,他演讲的题目为《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

作为浙江省唯一县域综合三甲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在智能化的投入上也一直在加大力度,先后融入了云平台、虚拟化入院、自动孕妇检查、智能糖尿病监管等服务。

此外,他们还成为了国内首个无纸化审核医院。

吕忠表示:智慧医院建设,应该以“云平台”为骨骼,“微服务”为肌肉,建设“服务+数据”的平台联动体系,实现医疗服务的闭环支撑。

吕忠院长演讲结束之后,上海乐普云智科技政企项目大客户经理马鸿琨,也以《5G+AI时代的智慧医院建设创新与发展》为题,对乐普的5G物联网心电中心和海南5G物联网项目做了介绍。

马鸿琨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心电网络已经进化至第三代,以AI+动态心电记录仪+院内的心电网络,开始逐步覆盖各个心电诊断场景,使大规模的心脏事件筛查、危急事件的紧急预警、可追溯的精细化报告成为了可能。

目前,依托5G+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乐普也研发出AI- ECG Platform心电中心解决方案,使心电图分析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至1分钟。

乐普在海南部署的基于5G物联网医疗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也已经打造7家5G智慧医院示范医联体平台,实现全国首例全省基层医疗5G全覆盖,推动海南的“互联网+医疗”进入全国前列。

随后,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专科发展分会会长杨晓东,发表了演讲《数字化医院之智慧后勤建设》。

杨晓东认为,智慧医院是数字化医院和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落实到后勤端,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后勤物资管理和能源管理两个方面。

以物资管理为例,医院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调配医院物资,实现更高效率的流转。

从2018年开始,上海儿童医院就已经引进第五代物流机器人,已相继实现口服药箱搭载、全流程运动、住院病区卸载等功能,这样的机器人运输,也使医院的物流人员从28个人减少到10个。

未来,上海儿童医院还计划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从物流运输到移动安防、乃至在住院病区、检验科、后勤等更多科室发挥作用。

除了物流机器人,杨晓东还介绍了智慧后勤建设中的综合能耗管理模块,其中包括一站式运维中心、中央空调群控系统、供电系统UPS物流监控、水循环在线双变控制四个模块。

上海儿童医院应用这些模块后,在门诊量提升9.9%的情况下,能耗反而下降12.1%,节省了186万元经费,成效非常显著。

主论坛的最后一位嘉宾,是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兼任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副院长赵海鹏。

他有着超过20年的建设工程管理和研究经验,在上海同济医院的特需病房建设过程中,赵海鹏更是牵头建设了上海首个智慧病房的典型案例。

过去的智慧病房建设,一直存在缺乏全院架构的系统顶层设计、智慧应用硬件和系统的割裂和分散、没有统一的智慧病房建设指导等问题。

要想让病房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应该从顶层就开始强化系统集成和多部门协同,通过预先的需求分析和架构,让不同应用聚合,针对不同角色实现额外的智慧价值。

目前,上海同济医院打造的智慧病房,已经建成智慧床头终端、病房环境监控、护理辅助服务、智慧远程门诊等30多个子系统,协同实现了病房端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与智慧管理要求。

27日上午的主论坛结束后,下午的分论坛也分别围绕“人资体系建设”、“医院运营大脑”等多个热点议题进行主题演讲。

下午分享的第一位嘉宾是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夏莉莉,她率先以《能源科技创新助推医院绿色升级》为题,作为精彩的分享。

随后,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集团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做了《医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的演讲。

第三位演讲嘉宾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第四届委员邱宏宇,他的演讲主题是《5G+AI下智慧医院建设的下一个风口》。

第四位演讲嘉宾是药械网技术总裁、CTO林艺龙,他的分享题目是《医疗集团大数据采购发展趋势》。

第五位演讲嘉宾是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CDP集团董事长王炜,他分享的题目是《中国社会办医现代化管理下的数字化人资体系建设》。

第六位演讲嘉宾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琪,她分享题目是《夯实基础、提升智慧医院基石》

第七位演讲嘉宾是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郭树礼,他分享的主题是《医院运营大脑的应用与探索》。

第八位演讲嘉宾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处长,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高志宏,他以《信息化建设让医疗服务更加方便》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第九位演讲嘉宾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杭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陈肖敏,她分享的题目是《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保障核心制度落实》

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陈强,他的演讲主题是《以规范化结构化数据构建一体化医疗网络》。

1天时间、2段致辞、19场主题演讲,本次大会的氛围被推向高潮。后续,雷锋网将会持续输出各位专家的详细报告和独家对话,欢迎关注,敬请期待。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H0n1MbSUQgEYoKIX.html#comments Sun, 28 Mar 2021 16:53:00 +0800
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获批,系北京市首家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SgdzhpvFqVXedwcm.html 雷锋网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北京市卫健委审核,成为北京市首家获批的互联网医院。

该医院可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目前开通了心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等19个科室,支持在院病例调阅、在线问诊,检查检验、处方开具等项目服务,北京市医保患者可在线进行互联网复诊费的脱卡直接支付。

2020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诊疗正式上线,当时可提供线上服务的科室仅有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两个月后,“线上诊疗”的科室扩展至19个。

同年9月24日,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诊疗药品配送服务上线。全国非医保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线上诊疗复诊开药后,可享受药品“点对点”配送到家服务。

根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实施互联网医院准入前,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与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实时监管。

根据现行有效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互联网医院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实体医疗机构独立申请自建;

二、实体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创建;

三、由第三方独立申请自建,具体类型需要在互联网医院命名中予以明确体现。

因此,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院为北京市协和医院独立申请,由该院主导建设和运营,直接进行线上医药服务。

北京市卫健委介绍,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全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

目前,监管平台已初步建成——具备接入互联网医院并进行实时监管的功能,已有8家试点医院接入监管平台并上传真实数据,实现了实时监管。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

国家卫健委3月23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曾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超过1100家互联网医院,共有77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起了预约诊疗制度,提供线上服务。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SgdzhpvFqVXedwcm.html#comments Sat, 27 Mar 2021 12:38:00 +0800
今年两会,官宣了几件医保信息化的大事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MoDVsNUBEwfwVES.html 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成立,伴随相关职能的调整转变,开始牵引各项医保业务迎来有力的信息化变革。

2019年,国家医保局宣布筹建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标准及信息平台,此后包括重庆、湖南、山东等各地医保局也都借力第三方力量,加速医保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步伐。

医保信息化建设作为医保改革的重要一环,拨开覆盖其表面的技术性面纱,它代表着利用标准化、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革新医疗保障治理,是改变每个人医疗保障体验的关键一步。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两会中,各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也带来了医保改革的相关提案,如:

  •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建立数据共享、医保支付结算等为一体智慧医疗联合体。

  • 淮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任千里:建议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对重大疾病在实施按病种付费。

  • 上海棋森投资董事长冯琪雅:建议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医保体系的数字化支付。

  • 遵义医大附属消化病医院院长庹必光:建议执行统一的国家医疗服务项目及医保政策。

  • 粤北人民医院主任饶文霖:建议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同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在医保改革中,将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显然,在已经完成药品医保谈判、DRGs医保付费等一系列举措之后,接下来的十四五,医保体系可能还将迎来新的深入改变。

而在这一系列去孤岛、高统筹、推集采、调目录的改革趋势下,又将对医保信息化的建设方向产生怎样的转变?

省级统筹:重塑医保信息化新棋局

在所有两会医保相关提案中,分量最重的就是省级统筹制度。

医保制度建立之初国家曾要求,各地医保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按照属地原则,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

在实际推行中,因为地区及城乡经济的发展差异,过去各地医保统筹方案都普遍停留在市级或县级单位。

这也造成各地医保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与地方行政和经济实力高度绑定,出现各市县支付的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以及定点目录完全不同的现象,每个地区都享受着差异巨大的医疗保障服务。

据北京人社局和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统计,因为各地医保报销比例及相关政策差异,相比发达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大多不到60%,在齐齐哈尔、大同等地区实际报销比例甚至不足10%。

此次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饶文霖也表示:“在地区级医保基金统筹背景下,发达地区因常住人口多,年轻劳动力多,医保统筹基金较为充裕;而欠发达地区老人、儿童较多,医保基金历年亏损,陷入人越走越穷,越穷医保越差的情况,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实际享受到的医保报销政策甚至远低于发达地区的年轻人。”

这种地区差异情况,显然脱离了医保调节收入差距以促进公平医疗的初衷。而医保基金的省级统筹将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

一方面,通过扩大资金池,可以有利于加强基金共济能力,推进各地医保标准的一致化,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消弭地区间差距。

另一方面,通过管理权限的上移,也可以从更高视角,构建医保控费的监管体系,对药品采购,最高限价实施动态调整。

籍于此,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对规划制定起到纲领性作用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标注,意味着省级统筹或将成为未来一年最大的医保动作,从医保信息化角度,该制度的推行也意味信息化平台顶层设计体系、抗风险逻辑及监管系统的彻底改变。

雷锋网了解到,作为医保信息化的“新人”,平安医保科技在2019年成功中标国家医保局信息化建设第七包后,接连拿下19个省平台项目,居市场领先位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与山东省医保局合作,上线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智能监管系统。

该系统建设之初,就将医保的省级监管作为主要目标,并结合山东医疗能力实际情况进行本地化设计。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建立和省级监管工作相匹配的信息系统和管控体系,以及设计省级对地市级的评价管理指标,完成了省医疗保障局与地方医保经办部门的联动,使山东医保基金管理实现了“全省一盘棋”的效果,在全国医保信息化改革中打造了特色的“齐鲁样板”。

医保数字化支付:信息工具加强支付杠杆

除了省级统筹,医保的数据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也是此次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发挥医保基金保障作用的关键环节,医保支付是各方利益博弈、资源配置与成本选择的核心机制,也被视作深入推动医改的重要“抓手”。

通过医保支付标准(价格)杠杆的变化,可以引导医疗服务供给方主动控制成本,遏制过度服务。

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作为直接购买方,我国的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引导作用都处于缺失状态。

2020年,仅在国家医保局的专项治理和飞行检查中,查处的违法违规医药机构就达39万家,追回的医保资金达223.1亿元,一些隐藏的漏损亦不在少数。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过去医保实行的“后付费”支付方式的监管能力过于弱势。

以应用最多的后付费方式——项目付费为例,付费方在医疗服务行为发生后按实际费用进行补偿。

这种方式通常都是医生点菜、医保买单、医院收钱且完全没有风险,增加项目还可获得更多收益,是过去几十年医疗支出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逐渐发生变革,从后付费转向预付制、从项目付费转向病种付费(DRGs/DIP),塑造服务提供方和付费方的风险平衡。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更是首次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升为医疗保障的四大关键机制改革之一。

在支付模式改革迫近的阶段,平安医保科技起依托在深圳、常州、青岛、聊城等多个试点地区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的多环节经验积累,打造了一套基于DRG/DIP的医院综合管理平台。

该平台依靠智能编码引擎、NLP和医学图谱等技术,构建了病案质控全闭环管理体系、可标化可对比的绩效评价体系。

以2020年启动的常州医保局DRG项目为例,经过8个月的模拟结算,常州市整体入组率从模拟支付开始初期的60%提升至93.8%,病案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平均住院日下降、费用效率增速放缓,医疗服务效率和能力得到提高,医保基金得到更合理的分配。

智慧医保: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赛道

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与历次两会指导的医改进程都息息相关。

在医院信息化进程中,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构筑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周期智能服务。

事实上医保信息化趋势也同样如此,医保监管的宏观决策逐步走向智能化时代,而智能化的核心则是利用AI、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充分梳理和挖掘。

具体执行则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打破医疗数据信息孤岛,汇聚医保业务数据,构建标准指标体系,以多终端可视化方式,帮助各级医保部门动态化掌握业务运行情况。

2、运用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医保信用评价模型,并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对医保信用业务自动化评价和精细化管理。

3、从知识、服务到科技,利用诚信监管系统,建立统一的线上协查平台和协查工作机制,记录和解决基金欺诈、基金滥用、医疗浪费等问题。

据悉,依托科技驱动、数据赋能、医疗生态、保险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经验积累,目前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医保科技正着力打造出“系统+服务+运营”的智慧医保一体化平台,并全面赋能包括国家医保局在内的各级医保局,助力其开展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支持。

伴随这次两会重点关注的省级统筹、医保支付改革等新趋势的落地实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提升医保基金风控、病案数据质控、信用评价模型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医保管理机构的科学决策管理与高效运营赋能,为百姓健康管理、看病就医助力,打造出更多的医保赋能“改革样板”,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结语

根据国家医保局统计,以药品集采、医保目录谈判、DRGs医保付费为首的新医改措施已节约费用超千亿元。

在医保基金总体规模逐渐平稳,社会老龄化,医疗费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未来的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可能还会在制度和技术创新上挖掘潜力。

与之对应,医保信息化建设也将在基金监管和支付方式改革上创造机会,延伸出更多医保控费、数据中台以及两核风控等精细化方案。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MoDVsNUBEwfwVES.html#comments Fri, 26 Mar 2021 16:23:00 +0800
卫健委「智慧医院」新政发布后,上海将有一次行业大动作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A6OBLvjtoA6o2hBF.html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提出“智慧医院”的概念:

一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比如电子病历系统建设;

二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比如解决患者就医时“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问题;

三是面向医院管理者的智慧管理,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雷锋网了解到,一周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在官网发布《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项评估标准将融合成一套标准。《通知》显示,该体系将医院管理业务划分为10大类角色,每一角色又细分出数项业务,共计33项,内容不可谓不明确。

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管理评估标准的发布,将为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指导,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在此大背景下,2021年中国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将于3月27-28日,在上海绿瘦酒店盛大召开。

作为本次大会的首席合作媒体,雷锋网《医健AI掘金志》全程参与报道,并与多位医院、协会、企业专家,进行独家对话。

关注公众号《医健AI掘金志》,获取最新、最全的原创深度报道。

本次大会将融合医疗健康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多项智慧医疗技术,针对医院管理、远程医疗、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后勤、智慧运维、智慧患者、智慧临床、物联网加持医院智慧化等议题进行经验分享和深化讨论。

组委会联系:李老师  电话:18916841069 / 微信:allen-9900 

大会议程

从顶层设计到细分场景,处处是机遇

智慧医院的建设,不是比拼新概念、黑科技的“空中楼阁”,而是每一个院内、院外环节的脚踏实地。

从智慧医院的顶层设计,到每个细节的完善,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根据调研信息,三级医院出于医院自身管理需求,前期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但中小医院前期投入较少,需要新采购部分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原有HIS、电子病历等系统进行升级,单个医院改造费用约为100-300万元。

而二级医院数目近万家,若只考虑二级医院的IT投入,市场空间约为100亿元-300亿元,若再考虑三级医院以及一级医院的投入,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新政给行业带来百亿量级增量市场,医疗IT行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

云、边、端,智慧医院的顶层设计

中软国际CIG

3月1日,华为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以华为云为基础,由中软国际CIG作为总集成商,统筹物联网、大数据、视频、融合通信、时空信息服务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现有应用全面实现数字化。

中软国际CIG在全场景智能医院的应用布局,主要在四个方面:

针对患者:打造全流程智能就医,全面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针对医护:打造智能工作站,智能辅助贯穿诊疗全过程;

针对医联体:打造互联网医院,推动便捷就医,提升基层水平;

针对医院管理者:实现全方位可视、可管、可控,助力精细化运营,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提高医护技患全员满意的高效运营管理。

本次大会,中软国际CIG智慧园区业务部总经理刘洪鹏生将以“医院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演讲。

中电云脑

中电云脑的三大能力包括医学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在此技术上,中电云脑推出了专科专病数据平台、驾驶舱辅助决策平台等一系列产品和方案。

以专科专病数据平台为例,在提供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专科、专病信息数据库等常规性功能的基础上,云脑的专科专病数据平台将上述三大能力融合嵌入,让医院、医生拥有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为临床、科研上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驾驶舱辅助决策平台,可以按照医院实际应用需求,建立各类应用主题,实现对医务、药品、财务能力、物资器械、运营情况等7大板块  296类指标的实时监测,为院领导提供及时正确的决策依据,也有利于提高监控管理的执行效率。

目前,中电云脑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等三甲医院就三个平台进行初步合作。

本次大会,中电云脑(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郭树礼将发表《医院运营大脑的应用与探索》的主题演讲。

垂直场景有大作为

医院电子病历

每日病历应接不暇,如何高效、准确地将自己需要的病历进行整合,形成一份可读性强,操作简单的患者档案,是每一个在职医生的迫切需求。

北京数字医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海淀区中关村核心产业区,是北京市国资公司投资的全资国有企业。

数字医网信全新推出的医网信掌上病历产品,集智能存储、病历整合、交流讨论等多功能为一体,能全方位实现医生存储和使用病历的需求。

目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华西第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昌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成为医网信掌上病历智慧病历体验者。

远程医疗

5G、视讯、AI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实现真正的智慧医疗,在医师、患者和病患家属之间搭建起一条条“生命视讯通道”。

此次大会上,音视频通信行业企业——亿联网络将展示远程诊断、多方会诊、手术示教、移动查房等视讯技术与未来医疗服务结合的方案。

至今,亿联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已经服务了诸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第一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中医院等多家国内顶尖医院。

医疗物联网

真趣大健康专注于提供医疗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截至2020年底,真趣大健康旗下的医位通TM物联网及智能导诊陪诊、特殊病患管理、医疗资产管理、母婴安全、工友管理、医护安全、急诊患者追踪系统等相关应用已入驻全国300多家医养机构,与十余家全国百强三甲医院达成合作,实现规模化应用。

智慧病区

候诊2小时,看病5分钟;住院时想见医生了解情况要等医生有空,或者担心做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了解自己情况……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医护患三者关系。

此次大会上,MAXHUB将推出一系列医疗解决方案,其中一些方案已经在全国多个医院实现了落地。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MAXHUB为华西医院提供了一套基于会议室、护士站、示教室、远程中心等多场景在内的系统化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还和华西医院自有VT系统进行兼容;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MAXHUB助力打造了智慧护士站、智慧病房、多学科联合会诊、智慧呼叫等在内的智能应用,打通医疗全场景。

医院装备数字化

医学装备是医院体系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医学装备的数字化建设,构建医学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成为智慧医院管理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次大会,赛摩工业互联网将推出系列解决方案,解决医疗机构从设备采购、验收入库、维修保养、计量巡检、质量控制、科室应用到设备报废评估等各业务环节实现数字化、可视化(比如设备定期巡查、科室之间借调、科室绩效核算);满足医院设备科、信息科、各业务科室、总务科及高层决策的日常管理需要,系统操作便捷,能快速上手使用。

智慧检验管理

作为消耗品,体外诊断试剂耗材供应商在实现智慧检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医改、新形势背景下体外诊断产业迎来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体外诊断流通企业却在传统供需模式上遇到了不少运营难题。如,订单处理效率低、过度依赖人工、资质文件管理粗放,财务核算不准确、票据遗漏,以及产品运输环境、冷链记录无法追踪等。

供应商要如何在满足“专业化”、“便携化”、“经济化”的前提下高效服务于医院?一款真正基于体外诊断领域行业经验和从业人员工作习惯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必不可少。

秸瑞科技推出的平台,通过各个模块功能,面向采购岗,为流通企业、试剂厂商、医院提供完整的进销存线上解决方案,帮助流通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集约化运营。

智慧财务管理

依托于外联业务中台的统一支付解决方案,以基于微服务技术的中台领先架构为抓手,源启科技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支付集成、对账、退费等业务服务,覆盖互联网+移动支付、医保支付与对账、自助终端支付、窗口支付、刷脸支付、诊间支付、病区结算支付等核心收费场景,是提升患者支付体验、辅助医院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目前,源启外联业务中台统一支付平台,已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医院进行了广泛部署,并打造了南京鼓楼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郑大一附院、重庆新桥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中南医院等多家行业标杆。

源启科技董事长钱海元,将在主论坛发表《新一代外联业务中台之统一支付平台》的主题演讲。

人力资源管理

大易云计算成立于2004年5月,是提供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在线招聘选拔解决方案供应商。大易云服务的产品包括云招聘管理、云笔试、云测评,历经多年技术沉淀,在多组织、多模式、跨地域、大批量招聘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业务实践,并形成校园招聘、人才推荐和雇主品牌三个解决方案。

而且,大易云计算只为合作伙伴提供OEM产品和技术支持,不直接对医院客户销售软件。截止目前,大易云已经累积服务客户700多家,华润、荣耀终端、兴业银行、德勤、万达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采用大易的智能云招聘服务。

智慧物流管理

中民智金科技公司是SPD院内物流运营商,是三方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金库管”系统是三方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自主研发,由中民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运营,集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管理为一体的新一代医用物资供应链智能管理系统。

“金库管”系统由WMS仓储管理、SCM供应链管理、SPD医院院内物流、手机APP点货下单及供采智能看板五大功能板块组成,主要解决医用耗材流通领域错综复杂的供应问题,同时也解决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杂乱、功能单一、数据无法共享、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智慧后勤管理

思玛特健康科技利用医院“私有云”平台,实现患者、职工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方案。既能让患者、职工互联网订餐(如微信、企业微信、钉钉),又能兼容医院院内特殊的管理要求,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分析指导,为智慧管理、服务提供多重依据。

此外,思玛特智慧食堂系统还与医院HIS实现患者信息、饮食医嘱对接,根据患者饮食医嘱,实现治疗饮食的菜谱营养分析、营养宣教、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管理,营养标签自动生成等。

智慧医院,箭在弦上

在政策的助力下,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将加快推进。

未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而且,落实一系列的考核内容,与我国当前对三级医院绩效考核的要求非常契合。

医院只需要对照考核细则,进行相应的智能化升级。这对于医院实现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这次卫健委的新政发布后,信号和需求更加明确,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厂商,会进一步投身智慧医院的建设大潮中。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A6OBLvjtoA6o2hBF.html#comments Tue, 23 Mar 2021 10:31:00 +0800
快手开卖「医疗器械」,百度上线「轻竹健康」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XKAt8rMQLs75GQkm.html 雷锋网消息,3月16日, 百度正式上线轻竹健康。

轻竹健康是一个一站式健康管理平台,集合了医疗资讯、测量提醒、血糖血压记录、健康课堂和商城等多项服务。

今年2月,百度关联公司便登记轻竹健康软件著作权。

目前,轻竹健康已在微信端上线轻竹管家小程序,以及苹果应用商店内上线轻竹健康医生版App。

据APP信息显示,“轻竹健康医生版”是轻竹健康医生端的工作平台,医生可查看患者信息,帮助医生高效专业地管理患者。

轻竹健康医生版界面

轻竹健康(医生版)APP的服务协议中写道,轻竹健康旨在建立大型健康咨询交流平台,方便广大用户与医生在平台上直接建立联系并进行沟通交流。

在咨询开始后,医生与用户间的咨询服务关系正式建立,医生可以根据咨询的情况获取相应的收益,百度将定期结算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条款中着重提到:(医生)不得在咨询服务中进行互联网诊疗活动、指导处方药使用、推销或销售药品,夸大或推荐未经现代临床医学证实疗效的诊疗办法、发布广告性质的宣传或言论等活动。

因此,轻竹健康的定位,仍然与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互联网问诊平台有所区别,施展空间有些受限。

百度健康,整装归来

2020年3月12日,百度健康的成立让外界纷纷猜测,百度或许是要模仿阿里、京东等公司,在大健康领域下注。

而百度方面向观察者网表示:百度健康只是将原有的“百科医典”和“问医生”等业务做整合,是一次单纯的工商变更行为。后续的发展需要等待进一步的公开。

目前百度健康依然归属于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没有新变化。

在2020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健康总经理、百度健康医典总经理杨明璐表示,“百度在健康领域的布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经受住了考验。从最初的健康知识与信息服务,拓展到为用户提供多元服务以及引入更多公立医院,提供从健康科普到就诊的一站式服务,持续发力的百度健康正在不断向外拓展服务业务版图。

“未来百度将聚合知名医院资源,构建问诊购药等健康服务闭环。”

因此,自2020年11月27日起,百度健康先后在BOSS直聘等平台上线多个全新岗位。

其中包括医生策略方向、就医决策方向的高级产品经理类,挂号方向、问诊方向、疫苗体检方向的产品经理类。

由于百度没有电子商务的业务,因此,像阿里健康或者京东健康那样,切入药品销售是难以做到的。

而且,百度切入线下医疗的难度也很大。主要还在于,成本非常高,和百度的优势并不匹配——百度的优势还是在医疗的信息连接上。

3月8日,百度健康与沧州市人民医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搭建“沧州市人民医院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

这是百度健康与公立医院共建的首家互联网医院。此前,百度健康已在海南、银川自建互联网医院服务。

据雷锋网了解,百度健康的布局分为五层:

第一层是知识服务,利用权威的科普内容,解决C端用户的医疗知识需求;

第二层是在线咨询服务。百度健康总经理杨明璐曾表示,“如果知识的获取是1对N,一条结果对应N次响应需求和N个用户,问诊需求则是一对一的,它更多是精细化、更私密、更个性化的需求满足。”

第三层是更偏商城的体验,当用户咨询了医生以后,想买药或者进行体检,百度健康会提供相应的消费医疗服务。

第四层是类似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这样的医院布局,实现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回到线下的闭环化服务体验。

最后一层则是慢病管理。通过百度搜索、百度地图、小度在家等工具,对长期慢病用户进行覆盖;另一方面,连接各个慢病垂类学科的医疗专家、医疗机构。

2020年7月,带有“慢病管理”性质的百度健康糖尿病中心就已经上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上,李彦宏的五项提案中就有一项专门提到了“智慧养老进社区”,鼓励更多智能设备进社区,拓展和深化智慧养老服务。

这件事情的核心目的,就在于通过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帮助老年人对健康医疗数据进行收集与跟踪,从而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有了就诊需求后,老人也可以利用搭载在智能设备中的适老化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享受到家医服务、慢病管理、紧急呼叫等综合服务。

就如杨明璐所说,百度健康将与更多地区的公立医院建立深度合作,打造区域互联网医院和特色专科型互联网医院,推进互联网医院普及。

并且,打通百度智能驾驶、小度智能设备等服务,提高医疗服务智能化和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

轻竹健康的推出,可以说是百度健康实现上述圈层服务的一个重要承载工具。

不止百度,还有快手

轻竹健康上线的前两天,也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入局了医疗器械,那就是快手。

雷锋网了解到,3月13日,快手全资控股公司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健康咨询服务、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入局医疗器械行业。

哪些是一类器械,哪些是二类器械?

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手术衣、手术帽、纱布、绷带等。

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例如心电图机、脑电图机、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医用小型制氧机等等。

这些医疗器械,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生产和审批经验。对快手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不存在太多政策上的阻力。

问题是,快手为什么要做医疗器械?

实际上,从去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健康,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争相入局的一大领域。

百度、腾讯、阿里、京东和字节这样的大厂,无疑不是借着这股东风,趁势而上。去年11月京东健康上市后,现在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3573亿港元。

互联网企业“半路出家”,投身医疗器械线上销售的逻辑是什么?

首先,有前景。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55亿元。自2014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发布,截至2020年底,共有99个创新医疗器械通过特别审批或审查程序获批上市,其中2020年共有26个。

疫情过后,国家开始重点扶持医疗行业,对常用的医疗设备的储备将会加大。

去年疫情期间的2月,比亚迪工业全资子公司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消毒液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比亚迪公司原本与医疗器械领域“毫无联系”,但疫情发生后,比亚迪迅速改建生产线,只用了三个月,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

其次,线上销售是目前的销售热门方式。

回想一下,疫情不能出门的情况下,人人必备的口罩是从哪些渠道购买?因此,用户的线上购买习惯进一步得到强化。

也正是这个原因,诸多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企业都玩起了“跨界”。

3月11日,国药控股官微发布信息显示,国药器械B2B电商平台正式发布。

电商平台作为国药器械共享网络服务生态的新链接,将共享国药器械体系内300多座城市的销售渠道、190余处物流中心和全国医工服务网络资源以及数字化能力,共同服务全国医疗机构与经销商。

电商平台是国药器械“十四五”数字化供应链战略的重要举措。

雷锋网了解到,在去年的国药器械生态大会上,国药器械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杨表示,“我们这个行业生态需要更多元素、需要更多角色,帮助它更加健康发展。”

“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是创新,二是科技,以创新驱动业务成长,用科技赋能业务、管理和战略。”

此外,去年的CMEF展会上,东软医疗尝试推出了一站式创新型医疗采购模式,线上商城可提供东软医疗产品、临床、资金、服务四大解决方,并实现了一站式在线咨询、下单、支付和服务,大大优化了采购流程。

比如,线上采购一款东软数字九能CT,仅需99.8万元。

快手可谓根正苗红的互联网公司,最核心的优势仍然是流量。

为了盘活这些流量,它需要涉足各个领域。各个领域的流量盘活之后,又可以反哺自身。

大同证券投资顾问陈剑认为:“短视频+直播带货”是现在最火爆的风口行业,这也在快手的主营业务上有非常好的展现,这是快手获得高估值的原因。

在需求的大背景下,快手遇上主动求变的医疗器械商们,可谓是“天作之合”。

医疗,永远要提着一根弦

时隔两天,两条互联网巨头的消息,不大也不小。

对于快手和百度健康来说,医疗都是没有理由舍弃的巨大市场。然而,市场很大,困难也不小。

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来自于线上流量,但绝大多数的医疗行为还是在线下来实现。

不管是上文提到用户健康管理还是医疗器械销售,其实都是为了给线下的医疗行为进行补充。

另外,质量问题仍是医疗行业的核心指标。

比如,医疗资讯是否能够杜绝“诱导性”、医疗器械是否有严格的质量把关,这些仍然是互联网企业布局医疗所面临的生死题。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XKAt8rMQLs75GQkm.html#comments Wed, 17 Mar 2021 10:23:00 +0800
50多位嘉宾阵容曝光!2021年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建设」的顶级峰会即将启幕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odzMNhkLlH3ZM1l.html 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的概念。在政策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将加快推进。

未来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实现,需要实现院内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医疗,不断提升院内医疗服务的质量、体验和效率;在院内智慧化升级的基础上,实现院间、区域间甚至省级的系统联动和数据共享,实现外延式的智慧医院构建,真正实现上下级医院协同的分级诊疗。

当前,我国正处于智慧医院建设的第一阶段,智慧医院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3月27—28日,以“智慧赋能·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的2021全国智慧医院建设大会将在上海盛大召开。将汇聚1500多位行业专家,力邀50多位权威嘉宾与领航企业,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资讯、解读最新产业政策、全面链接政产学研用多方平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医院综合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医院分会

协办单位: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医盟网信息化联盟(医盟网);北京华夏正元中医药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公共服务平台;智慧产业网;药械网;梅斯医学;医学猫;生物谷

行业合作:

上海市医院协会;浙江省医院协会;江苏省医院协会;陕西省医学会;甘肃省医院协会;山东省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

首席媒体合作:

雷锋网

承办单位: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二、会议日程安排:

第一天(3月26日星期五):会议报到注册、展商布展

第二天(3月27日星期六):开幕式、主、分论坛、展览参观

第三天(3月28日星期日):分论坛、展览参观

三、为何值得参加?

1、2021年中国首场聚焦智慧医院发展革新的行业峰会

2、了解当下全球智慧医疗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及中国市场趋势

3、更新中国市场关键智慧医院项目进展及现况下的机遇和挑战

4、介入综合性,有深度的行业探讨,以期获得效益的提高

5、学习新技术,分享项目信息,应对产业机遇及挑战

6、倾听行业权威人士的独到见解与分析

7、把握绝佳商务的机遇,结识行业主管

8、参与小组研讨,了解行业最新技术,最新战略变动,与行业精英共同实践获得经验

四、大会议题:

五、参会人员:

(一)各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负责人、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人员;

(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同志、信息化建设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临床、科研、教学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人员;

(四)从事医疗信息技术研发、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

(五)各级医院分管设备、总务、护理、后勤、基建领导;

(六)各级医院院办领导、分管智慧医院建设院长等领导;

(七)与智慧医院建设相关的设计院、科研单位、工程单位、材料供应商,后勤服务单位、院内交通设计、院内物流、物联网等单位负责人。

六、部分拟邀请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张亮

嘉宾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卫生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兼职: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与发展咨询专家、湖北省农村卫生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深化医改首席专家、湖北省公立医院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医学与社会》等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卫生政策与管理、健康整合、医院管理、医疗保障、农村卫生管理。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管理奖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奖7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出版学术著作及规划教材30多部。

宋新

嘉宾简介:

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产业发展与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健康产业分会常委

陈宏

嘉宾简介:

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创新节能技术促进中心主任、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委员、上海仲裁委仲裁员、上海市科委入库专家,“能源管理师”、“节能工程师”课程教材开发主要负责人,是上海市地方标准《节能改造服务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服务规范》等多项标准的主要编制人和多项节能减排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在节能减排、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科技管理、工程、合同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嘉宾演讲题目:助推医院绿色升级的实施路径

罗蒙

嘉宾简介:

罗蒙,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肝胆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医院分会会长,复旦大学医院后勤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中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研究会 常委,中华医学会普外科分会门高压学组 委员,上海医师学会普外科分会 委员,上海普外学会肝脏学组副组长,《绿色医院节能技术实用手册》主编,《医院后勤院长实用操作手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中国卫生资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上海胆道会诊中心特约专家。

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法国巴黎COCHIN医院普外科外籍住院医生。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加2本专著《围手术期呼吸治疗学》、《普外常规》、《施维锦胆道外科学》的编写,以第一承担人获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卫计委重点课题、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交大医学院科研基金多项,以第二、三、四承担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市科委项目2项,浦东新区、宝山区科委项目2项。作为第二完成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获得上海市医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

嘉宾演讲题目: 5G、AI下的智慧医院建设

于广军

嘉宾简介: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研究员,博导。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疗信息研究所所长,上海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妇幼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儿保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大数据质量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第四届医务青年管理十杰。2013 年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4 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 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8 年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获评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目前研究领域为儿童保健和医疗信息化。

近年来在儿保方面牵头开展了高危儿多学科合作的干预研究、多动症的医教结合研究项目。在信息化方面,承担了国家 863 课题《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示范》。2011 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2013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年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近期著作有《走进移动健康时代》、《健康医疗云》、《医疗大数据》、《儿童医生说》和《高危儿管理》。

嘉宾演讲题目:基于5R模式的智慧医院建设理论与实践

王炜

嘉宾简介: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卫生健康人才分会筹委会主任,CDP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创始人。

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计算机工程和统计学的双硕士,法国巴黎高商的Executive MBA学位。
曾任中国欧盟商会的人力资源论坛主席,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及特聘专家。
担任专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欧亚私募股权基金-A Capital的投委会理事,美国纽约大学NYU校董全球理事会董事,法国HEC巴黎高商全球荣誉校友兼HEC上海校友会会长,2005委员会常任理事,美国旧金山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等。

2008年获“中国品牌建设杰出人物奖”;2010年获得美国人力资源协会“全球经济促进大奖”; 
2011年在西班牙举行,由欧盟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组织的“全球-中国商业峰会”上获得“2011年度中国企业领袖大奖”;2018年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2019年在“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第十七届中国经济人物年会”被授予“新时代中国领军人物”奖。
纽约时间5月21日,王炜先生作为纽交所“开创性企业家媒体计划NYSE Slice”重点推出的首位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受邀接受纽交所副主席 Betty Liu的专访。

2020年被The Software Report评为亚洲最顶尖的25家科技软件CEO之一。

嘉宾演讲题目:中国社会办医现代化管理下的数字化人资体系建设

何萍

嘉宾简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现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工程与信息化部主任。20多年来长期从事上海医联工程和医院数字化的建设,实现38家市级医院间临床诊疗信息的共享,具有很强的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与区域医疗整体协调发展的融合能力。

目前担任国家卫生信息共享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学会理事长,中国健康物联网产业联盟会长,上海市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委会副主委,上海物联网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和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的编委等社会职务。

以课题负责人及主要研究员组织及参与4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研发工作,并在公开发行刊物共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健康医疗云》、《医疗大数据》等书籍。个人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一等奖、“上海智慧城市领军人物”、“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医务青年管理十杰”、“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全国优秀首席信息官”第二届“优秀信息安全官”等诸多荣誉。

嘉宾演讲题目:互联网医院与区域医疗的实践探索

鲍勇

嘉宾简介:

主要职务、研究方向、研究成果

上海交大健康传播发展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社区医学与健康管理研究所 所长 ,上海交大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院战略管理研究所 副所长 ,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双聘教授 ,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政策 与管理学系主任

长期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医学专业研究工作,全国知名医改政策研究 和健康管理专家;先后承担WHO、国自然基金委、国务院法制办、中组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各省市地方研究课题项目100多项;在国 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0余篇;担任主编出版论著近30部;先后多次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

国家、地方智库任职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应用示 范项目》课题子项目负责人,《健康家庭建设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起草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进深化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专家组成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上海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首席科学家、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首席科学家、专家组成员

主要学会、协会任职

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研究院中国医学健管联盟副理事长,全球健康联盟主席,中国社区健康联盟主席,中国健康传播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卫生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委、社区健康管理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常委、社区卫生学组组长,中国卫生健康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健康产业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服务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社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主要杂志社任职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副主编,《智慧健康》杂志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执行主编,《中华医院管理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等多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编委

嘉宾演讲题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医院社区智慧健康联动模式与发展

吕忠

嘉宾简介: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兼职教授,金华市人大代表,东阳市劳动模范,中国医院协会第一届医院后勤管理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医院院长,浙江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全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院协会后勤专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协会理事,浙江省医院协会县(市)医院管理分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卫生计生系统培训中心师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常务委员,专业组组长,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委员,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审稿专家。

嘉宾演讲题目:县域医院智慧能力建设创新与发展

俞晔

嘉宾简介:

副研究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构建“六梁六柱”医院全质量管理体系,是医院质量指数HQI、MQI等理念的奠基创始人之一。

拥有极高的业务能力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长期从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研究成果转化与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突出。

现任中日人工智能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全质量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智慧医院与人工智能应用标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省级医院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质量协会医疗与健康分会特聘专家顾问,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员,浙江省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用中心评审专家,《长三角医院联盟全质量管理评论》、《医院全质量管理通讯》期刊主编,《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期刊青年编委。

近年来荣获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科技管理奖项和奖励;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局级等重大项目、纵向横向课题研究30余项,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出版6本学术专著,发表SCI、EI、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拥有20余项知识产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

嘉宾演讲题目: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医院信息化探索

杨晓东

嘉宾简介:

杨晓东,男,心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儿童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成员。199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年进入上海市儿童医院工作。2005年至2006年公派留学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医科大学。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人文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普儿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专科医院发展分会会长(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建筑系统分会委员,中国医院装备协会物联网分会智慧供应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市级专科医院分会会长。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编委,《临床急诊杂志》特约编辑,《国际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卫生资源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审稿专家等职务。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SCI等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负责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多部专著的部分章节编写。

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1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课题、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应用研发项目课题、1项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面上项目课题、2项局级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局级以上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

相关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儿科学术会议交流并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地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嘉宾演讲题目:医院智慧病房的建设与思考-以上海市同济医院全科智慧病房建设实践为例

赵海鹏

嘉宾简介:

赵海鹏管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投资咨询工程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兼任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研究院副院长、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常委、标准委员会委员、智慧供应链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医院分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编委、上海市医院协会理事、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研究院智慧医院建设与运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市建筑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专家、上海投资咨询公司专家等。

1998年起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和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过60余项工程项目建设,多项获国家及上海市奖项。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11项,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嘉宾演讲题目:医保信息化助力医院医保管理提升

陈肖敏

嘉宾简介:

亚太国际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理事,中华护理学会理事、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六省一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护理学会手术室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康复科普组主委,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护理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护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委

《中华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编委,《护理与康复》杂志副主编。

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和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9项,计算机著作软件2项,编写书籍16本。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抗击新冠肺炎特别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2)、全国质量管理奖、全国“患者安全管理最佳贡献案例”等共计10余项。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全国创先先进个人等荣誉。

嘉宾演讲题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保障核心制度落实

郑西川

嘉宾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处 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信息科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IMA)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医疗信息专业委员会 常委,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 常务理事,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安全与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数字医疗与医疗信息化分会 常委,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委会 委员兼秘书。

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课题以及上海市信息化发展项目多项,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关注领域:医疗信息标准、临床电子病历以及医疗大数据应用。

嘉宾演讲题目:智慧医院下的病人临床数据保护策略探讨

魏建军

嘉宾简介:

魏建军,医学硕士,在读管理学博士,卫生事业管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医院基建后勤管理工作,现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投资建设部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建筑后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系统研究分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分会常委,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管理联盟主席。

第一作者发表管理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6部,主持编写上海市地方标准1项,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2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将1项,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医疗专委会价值案例银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获得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建设工程等先进个人4次,获得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嘉宾演讲题目:上海市级医院后勤绩效与运维评价思考

高志宏

嘉宾简介:

高志宏,高级工程师、软件工程硕士,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处处长,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浙江省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温州市医学会医院信息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

20多年来一直从事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实践和科研等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带领团队努力打造温附一智慧医疗平台,获得软件著作权144项,助力医院获得亚洲医院管理金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

嘉宾演讲题目:信息化建设让医疗服务更加方便

黄虹

嘉宾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亲自参与并主持了医院所有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近年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医院医疗新生态;基于医疗大数据治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及研究水平;发挥互联网优势服务患者和偏远地区医疗机构。让数字的力量成为医院管理的利器、患者便捷就医的助手、医护人员诊疗研究的帮手。

曾被授予复旦大学MSE教学顾问、2015年度全国优秀首席信息官、2015年度中国移动医疗产业最具创新力先锋人物奖、2016年度上海医院协会先进个人、2017年度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创新力人物(全国20名) 

嘉宾演讲题目:夯实基础,提升智慧医院基石

谢俊明

嘉宾简介:

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医院医保办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三级)、医保/物价办公室主任、国家卫计委健康管理师、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俞梦孙院士工作站专家委员、传统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学会现职

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慈善总会杰出“呐罕”奖获得者,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保险分会前任主委,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医保专委会质量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浙江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卫生经济评估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卫生经济研究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互联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嘉宾演讲题目:基于DRG语境的智慧型复合临床路径构建

丁海霞

嘉宾简历: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保处处长,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全科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医保知识定期考核委员会委员,江苏医院协会医院医保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医保研究会医院医保专委会委员,南京市医保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医院协会医院改革与医保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学会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卫生厅拔尖人才,江苏省强卫工程重点人才。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殊资助、江苏省博士后基金、江苏医保研究会课题等多项科研基金,获2012年江苏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4年江苏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SCI文章及中文核心期刊30多篇。

嘉宾演讲题目:医保信息化助力医院医保管理提升

王爱荣

嘉宾简介:

王爱荣,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绩效部副主任,高级统计师。主要从事医院绩效管理、医疗数据管理及医疗大数据分析利用等工作。

十多年医保大数据分析工作经验,为医保政策出台前的测算、政策出台后的运行评估、基金支付、医保监督等奠定数据测算及分析基础,构建相关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模型、开展相关医保分析。多年医院绩效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基于医疗大数据的医院绩效分析、院长绩效考核、医院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改革等相关工作。

嘉宾演讲题目:DRG支付背景下的成本绩效管理

陈强

嘉宾简介:

陈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务与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医学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医疗信息化工作26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医疗、电子病历、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等。2018年,首创设计的常州就诊一卡通、医疗一账通项目荣获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2019年带领团队,获得江苏省唯一一家智慧医疗大数据中心研究基地;带领团队以“智慧病历”项目,获得了中国数字健康医疗大会颁发的2019年中国智慧健康医疗创新成果奖,并获得2020年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医院信息化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典型案例”;带领团队以“智慧门诊”项目获得了2020第二届中国智慧健康医疗大会智慧健康医疗创新应用实践案例优选创新榜单。

2020年,参与起草了《江苏省智慧医院建设的指导意见》与《江苏省智慧医院建设纲领》,参与撰写了江苏省“医疗术语标准化专项定向申报指南”。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两项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市级课题,在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嘉宾演讲题目:以规范化结构化数据构建一体化医疗网络

胡亮

嘉宾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工程硕士,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工作20余年,担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智慧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工程与医院建筑学组副主任,全程参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的建设工作,拥有丰富的医院建设项目咨询、规划、工艺流程设计等实践经验。

嘉宾演讲题目:新建医院多元化物流系统的选择与智慧应用

董亮

嘉宾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统计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物联网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嘉宾演讲题目:智慧医院建设思考——重点和难点

陈朝晖

嘉宾简介:

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浙江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信息化分会智慧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医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30多年。参与并主持过多家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丰富的医疗信息化工作经验。

嘉宾演讲题目:物联融合技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林艺龙

嘉宾简介:

药械网技术总裁,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莆田市高层次第三类人才,莆田市创新创业大赛冠军

具有十几年的通信、医疗、互联网平台架构经历,拥有近百个的互联网项目建设管理经验

嘉宾演讲题目:医疗集团大数据采购发展趋势

陈 斌

嘉宾简介:

陈 斌 硕士 、 高级统计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办公室主任,国家卫健委智慧医疗专家组成员中国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疾病分类学组委员 、 国家级培训讲师

《疾病分类与代码》GB/T-143962016核心编制成员、维护组专家,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卫生信息学会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浙江医院协会信息管理委员会委员,浙江卫生信息学会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

嘉宾演讲题目:智慧医院之互联网医院运营探讨

牛培勤

嘉宾简介: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病案统计科主任,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 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学历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

国家医保局首批DIP专家库成员,上海市医保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编码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卫健委统计专家组、编码专家组专家成员,上海市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病历质控中心病历质控、病案首页质控专家组成员, 近五年承担临床及医政、病案管理课题10余项,近五年来发表中英文文章20余篇,参编《DRGs疾病与手术操作编码和报告指南》1部

临床背景出身,从事医政管理以及病案管理工作10年余,有丰富临床经验、医院管理、医务管理、病案管理、编码经验,对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DIP的运用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嘉宾演讲题目:DRG及DIP实施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和思考

(以下嘉宾正在确认中)

黄祖瑚 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

马伟杭 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

余勤   甘肃省医院协会会长

潘君才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秘书长

赵春雷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会会长

刘海涛 物联网首席科学家、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张治芬 杭州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

邵浙新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书记

黄 进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副院长

朱一俊 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顾一阳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 亮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主任

王忠民 江苏省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

董 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张纪阳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

冯 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刘敏超 解放军总医院信息科信息中心主任

岳丽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主任

葛茂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郑 涛  上海仁济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许 杰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T中心主任

吴 斌  宁波市第一医院信息科主任

赵 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潘伟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

鲍 瀛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信息管理处主任

俞 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林 辉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主任

周 敏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王 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建办公室主任

黄如春 江苏省人民医院总务处处长

宣君芳 杭州市妇产医院总务科科长

更多嘉宾更新中……

组委会联系:

李老师  电话:18916841069 / 微信:allen-9900 

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odzMNhkLlH3ZM1l.html#comments Wed, 10 Mar 2021 18:58:00 +0800
京东健康推出“罕见病关爱计划”,直面罕见病的三大难题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1MSDRXtfqP8eycJK.html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

根据《中国罕见病行业观察(2021)》报告中的数据,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有6000-8000种,包括大家熟知的“渐冻人”“瓷娃娃”“熊猫宝宝”等疾病种类。

而罕见病群体,主要存在确诊就医难、药品可及难、药品支付难三大问题。

2月27日,在2021年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京东健康发起“罕见病关爱计划”,通过连接社会各界力量,搭建“医、药、险、公益”一站式解决平台,发挥京东健康的平台和供应链优势,提供针对罕见病的药品和医疗服务。

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表示,对罕见病的重视,也是健康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仅仅是政府投入,没有社会参与,也是有主干,没有树叶,罕见病的防治和救助体系也很难建立起来。

他透露,“罕见病关爱计划”第一阶段将重点打造“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和“罕见病关爱基金”两项。

(京东健康、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罕见病相关行业组织的嘉宾代表,以及诺华、百济神州、北海康成、赛诺菲、辉瑞等京东健康合作药企代表,共同参加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上线仪式)

 提高罕见病药品可及性

罕见病是一个社会问题。从公共治理的角度来讲,(罕见病的治疗)涉及到保障每一位公民获得平等健康的权利,如何去倡导学界以及企业家界关注罕见病群体,如何突破公共卫生支付的困难,而且要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政府作为公共治理服务体系构建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据雷锋网了解,2018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以“发病率相对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可治性较强”为优先标准,收录了白化病、ALS、戈谢病、卡尔曼综合征、马凡综合征、法布雷病、血友病等121种疾病。

而121种罕见病治疗药物中,目前已在我国上市且有适应症的50余种药品中,已有40余种纳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然而,一个现实情况是,罕见病药品资源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患者在诊治后回原驻地,常常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

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兼战略与投资负责人金恩林表示,目前,大多数罕见病患者仍然无药可用,市场的失灵让药企很难有动力为少数患者去研发、生产和提供药品,以及让这些企业获利保持可持续发展,这是罕见病领域里特有的挑战。

而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医生可在线远程开具药品的复购处方,患者可以通过在线购药、送药上门的服务,更便捷地购买到所需药品。

金恩林介绍到,京东健康的罕见病关爱中心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全国无差别的药品供应,其次,是以加速确诊为目标的医疗服务,最后是1+N多方共付机制。

就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而言,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罕见病口服治疗药物中,几乎都可以在京东大药房买到,且很多新上市的特效药均在京东大药房进行全网独家首发。

为保证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京东大药房新增“自营冷链”药品配送能力,提供从仓储到配送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依托京东健康医药专用仓、覆盖全国的供应链网络以及京东物流的智能温度监控平台等信息系统,京东健康在最重要的质量和合规控制环节上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实现冷链药品的安全稳定和快速送达,提升更多罕见病用药可及性。

除了线上药品的全国无差别配送外,京东健康布局在12个省市的70多家院边店也将参与到罕见病药品的可及性服务当中。

其次,是诊疗服务。目前,京东健康与罕见病领域的专家共建专科中心以及多学科会诊中心。

金林恩还表示,京东健康将逐步形成罕见病的诊疗闭环,提供公众的罕见病意识,更早的考虑和触达诊疗资源,让确诊时间能够有效缩短。

此外,京东健康还会上线罕见病的诊疗地图,提供给具有罕见病潜在风险的患者,让他们尽早知道哪里能够看罕见病,哪里有专家。

最后,罕见病关爱中心还将提供疾病教育、诊后随访与咨询,掌握更多罕见病的知识,离开医院以后能够及时回访,减少一些出行和误工费用。

联合痛病挑战基金会,成立公益基金

医疗负担重,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极大困境。据2019中国罕见病患者综合社会调查(第一阶段调研结果)统计数据显示,罕见病患者平均每年自费治疗费用超过5万元,近15%的患者因为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而被迫停止治疗。

针对上述患者痛点,在“罕见病关爱计划”中,京东健康携手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成立了“罕见病关爱基金”。

据悉,《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内相关疾病的患者在国家卫健委认定的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后,即可在京东APP、京东健康APP等渠道提交援助申请,由病痛挑战基金会审核通过后,其按照科学治疗方案进行本病种治疗产生的医药费用可提交申请援助,审核通过后,患者可获得每年最多5万元的公益援助。

金恩林表示,作为一家企业,无论拿出多少钱,对于罕见病这个全球难题都是杯水车薪,但是至少表达了我们的诚意。

(京东健康携手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成立“罕见病关爱基金”)

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奕鸥表示:“‘1+N多方共付模式’是业内公认可行的罕见病支付保障体系,京东健康公益基金是线上多方共付模式的有益探索。保障体系的实现需要由政府主导,整合市场、社会等多方资源共同负担,搭建真正的多层次罕见病用药保障,缓解罕见病患者的治疗支付压力,提升药物可及性。”

发挥互联网医疗平台优势,让医患沟通更顺畅

雷锋网了解到,目前,全球已知罕见病已达到了6000~8000种之多,约有2.5亿~4.5亿人受其影响,预计中国的罕见病患者超过2000万,但仅有约5%的罕见病存在治疗方法,且大多都需要长期治疗。

在中国,由于罕见病患者来自全国各地,而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有能力诊断罕见病的临床医生屈指可数,异地就医、异地确诊及复诊会增加很多交通、住宿、误工等成本——统计数据表明,罕见病患者平均每年为了就医购药的异地出行和误工费用达1.7万元。

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在首批15种罕见病的专病频道内汇集了数十位罕见病领域专家,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多场景医疗服务,不仅可实现医生和患者高效互联,而且促进医生团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病情,及时给予罕见病患者医疗指导。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罕见病群体的需求从最基本的治疗需求、生理需求,日益向精神和社会层面的需求转化,如受教育、就业、社交等需求。

京东大药房罕见病关爱中心可以为罕见病患者提供交流平台:患者不仅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来自专业医师的权威指导、以及疾病科普知识和用药指导相关信息,还可分享自己的康复故事、就医心得,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对抗疾病、面对生活。

“未来京东健康将携手更多医药企业、公益机构、保险企业等共同探索罕见病保障政策落地的线上多方共付模式。”辛利军表示,“京东健康发起‘罕见病关爱计划’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罕见病患者面临的现实痛点,也希望能以此唤起社会各界对罕见病群体的关爱与援助。”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1MSDRXtfqP8eycJK.html#comments Sun, 28 Feb 2021 17:18:00 +0800
平安好医生的2020:营收增长35.5%、成立保险部,但盈利仍在路上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dKe2OZJ1yZhZzxLf.html

雷锋网消息,2月2日,平安好医生发布了2020年年报。

目前,国内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巨头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作为其中的一极,平安好医生在今年几个大方向的数据上,既有亮点,也有难点。

2020年全年营收68.7亿元,去年同期50.65亿元,同比增长35.5%;


全年毛利率达到27.2%,较2019年的毛利率23.1%提升了4.1个百分点;


全年净亏损9.485亿元,调整后净亏损达到5.158亿元。

亏损的数字值得注意。因为在2019年的财报中,平安好医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47亿元,经调整的净亏损为7亿。

虽然净亏损的绝对值有所减少,但是平安好医生依然面临盈利难的问题。

在去年2月平安好医生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平安好医生前CEO王涛还曾强调,希望到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现阶段看来,这个目标的实现仍然压力不小。

不过,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医疗的业务收入为15.655亿元,同比增长了82.4%。

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会员服务类产品(包括就医360、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及伴随在线问诊服务产生的电子处方购药等业务增长。

要知道,现阶段而言,在线医疗的变现仍然是个老大难,互联网医疗还是重度依赖于“医药电商”这块阵地。

平安好医生CEO方蔚豪表示:在线医疗占公司整体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同期的16.9%,上升到22.8%,同比提升5.9%。

此外,平安好医生还宣布已经成立保险事业部。

一系列变化,能否成为互联网医疗“断奶”医药电商、寻找新商业机会的一个起点?

互联网医疗的蜜月期能持续多久?

2020年的疫情,给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发展添了一把火。粗略统计一下,互联网医院领域总共出台56条政策。

这一年里,中国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国家各个部门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2020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就是为了大力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明确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的标准和指引。

同一个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允许网络渠道销售、展示处方药。

另一方面,在线下就诊渠道被阻断的时候,用户对于互联网诊疗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平安好医生的数据可以说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用户数达到3.73亿人,较2019年末增加5760万人,增长率为18.3%;

2020全年日均咨询量达到90.3万,较2019年上涨23.9%;

2020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7262万人和398万人,同比分别增长8.5%和34.1%。

麦肯锡年度医药报告中提到,三股力量推动中国医疗数字化转型:医生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患者转向在线平台、数字生态圈蓬勃发展。

80%的医生通过学术会议或线上渠道获取专业信息,130万名医生活跃在前三大在线教育平台上。卫健委医院在线渠道的访问量增加了17倍。

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有近900家互联网医院,而2019年同期的数据为269家。

不管是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还是用户层面,所有的文件和数据都在表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劲头丝毫不会减缓。

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医疗的这个“蜜月期”会一直持续下去,平安好医生也仍会保持很大的增长惯性。

差异化路线有了新变化

谁站在风口上,谁能率先起飞。

2018年5月4日,带着光环的平安好医生上市共发行1.6亿股。这次发售不仅规模大,而且极其火爆,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654倍,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

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中唯一入选的个股。平安好医生的成功登陆,让其他巨头趋之若鹜。

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首日便大涨55.85%。在此之前的11月25日,阿里健康发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财年中期业绩。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健康营收71.62亿元,同比增长74%。同期,阿里健康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2.79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760万元,公司经调整后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286.4%。

与阿里健康的业绩相比,平安好医生的战绩并不是很出色。

而扛起阿里健康高收入大旗的,主要是自营业务及医药电商平台业务。这是目前平安好医生落后的一大原因。

相比于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电商模式并不是平安好医生的专长,它也因此走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

一开始,平安好医生是以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在线咨询服务作为切入口,这是一个大的流量入口,配合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日常健康管理与医疗信息服务。

平安好医生的特点在于自建医生团队,采取较“重”的运营模式。

在最新的数据中,截至2020年底,平安好医生的自有医疗团队达到2247人,较2019年底增加838人。

但是,现在这个较“重”的运营模式也悄悄起了变化。

方蔚豪成为平安好医生CEO后,在2020年8月启动“全面战略升级”,推出子品牌“平安医家”,吸引外部医生入驻。

外部签约医生较2019年底的5381人快速增加到21116人,其中14714人来自三级医院。这种平台化的趋势,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在医疗核心资源建设上的思路更加趋同。

平安好医生,目前在自建和入驻这两端,如何保持平衡?

医保将成未来公司的重点投入

在致辞中,平安好医生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未来与医保结合的决心和投入。

医保作为中国公共医疗服务最大、最重要的支付系统,承载着中国每年近90亿人次的就医需求,这是互联网医疗最重要的精准流量来源。

平安好医生CEO方蔚豪表示,在2020年中启动的战略升级中,互联网医疗建设及接入各地医保支付是平安好医生渠道布局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平安好医生重点投入的业务之一。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已经与超过120家的线下医院达成互联网医院合作协议,其中已有50个互联网医院平台由平安好医生完成建设上线,在一省四城实现医保支付。

平安好医生表示,接下来的一年将加快全国各省市布局,以及与地方医保体系的对接。

同时,采取自建和共建两种方式进行互联网医院运营,以及与政府居民健康(慢病)管理结合,打造自营居民慢病管理模式;赋能线下医院诊前、诊中、诊后运营,并通过药品运营、院内服务、院外服务和专科运营扩大变现路径。

在上面所有的项目中,已经有5个项目打通并且接入了医保支付系统。

成立保险事业部,意欲何为?

医药、医疗和保险,是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三环。

2016年底开始,“平安好医生”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工作—从初期的在线问诊逐步走向“医到药”的闭环的结合,为此收购了药品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的牌照。

与此同时,平安好医生也继续扩大和药店的合作。

截止到2020年底,平安好医生的合作药店数量达到15.1万家,和超过4000个连锁药店品牌开展了合作。

而且,平安好医生还和合作药店推出“中心仓”的项目,提升同城药品配送服务的时效。目前,这个项目覆盖了全国51个城市。

这些与京东健康目前做的工作并无太大差异。

除了“医到药”,“医到险”也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板块:通过健康医疗的端到端布局,可以沉淀大量医疗数据,从而更精准定价健康险产品。

2017年,平安推了第一款为重疾险保单定制的会员医疗服务产品:就医360,收到保险客户和渠道的好评,会员续约率达到74%。

平安好医生CEO方蔚豪表示,目前与商业保险的合作,销售会员制产品是我们核心业务板块“在线医疗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2020年,平安好医生将这个产品进行了升级,增加了更多的会员权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好医生已经宣布成立保险事业部,从而推进与平安健康险的线上业务深度合作。

通过联合开发定制化的“医疗健康+保险服务”组合产品等方式,实现医疗健康与保险服务的相互赋能。

方蔚豪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成立保险事业部代表着服务更为完善,这个部门成立之后,我们会加深和平安健康险的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

“其实,公司的线上用户本身就有很多标签,我们希望可以为用户提供独有的、分人群、分病种的保险产品,让这些产品更贴合用户日常医疗的需求。”

其次,成立保险事业部可以让服务端延伸为更高频次,更多元化的服务;

第三,有了保险事业部之后,可以让保险客户的投保过程和线上服务过程融合。

集团,仍然是坚实靠山

作为平安医疗生态圈的一部分,平安好医生势必要与集团的其他业务进行联动。

而且,平安的资源很丰富,内部员工、各子公司、保险客户群都可以成为它的顾客。

雷锋网了解到,2019年年报也显示,在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中,向平安好医生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达15家,其中12家公司直接冠以“平安”的名头,前五名分别为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平安养老险。

这五大“平安系”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9.7%。

这个比例拿到今年再看,达到了32.5%,而最大客户占了平安好医生总收入约21.1%。从数据的变化来看,平安好医生依赖集团输血的程度在逐渐缩小,但是这个比例依旧很高。

2020年,平安好医生进行了战略的升级,主要聚焦在“渠道”、“服务”、“能力”三大方向上。

渠道端,发展个人用户、保险服务、企业服务、互联网医院四大流量渠道;


服务端,从专注在线医疗问诊和服务,延伸到更高频次更多元化的健康服务;


能力端,持续扩展自由医生团队,着重打造名医大咖和扩展外部医生网络。

服务端和能力端更好理解,企业客户是平安好医生在渠道端的一个独特优势。

这类服务类似于Teladoc的模式,企业购买服务给员工和高端客户,将贡献线上医疗的会员产品收入和消费医疗。

2020年,平安好医生四大业务中的核心业务在线医疗营收15.66亿元,同比增长82.4%。

除疫情等推动因素外,高增速还获益于“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企业客户网络”中的企业客户。截至2020年底,后者贡献了5.8亿元的销售额,占在线医疗业务营收的约三分之一。

依托于集团综合金融的企业客户网络,平安好医生可以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2020年中开始,平安好医生对医疗会员产品进行了升级迭代,覆盖面从企业用户延伸到了企业员工。

对于企业员工的服务,平安好医生计划从体检切入,通过定制化的在线医疗会员产品,将企业员工引流到线上健康管理平台。

截止到2020年底,平安好医生已经拓展超过1100家企业客户,销售金额达到5.8亿元人民币,这当中包括了众多的国企、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

在业绩线上发布会上,方蔚豪还表示,平安集团的客户池中约储备有400万家客户。据此,平安好医生还有百万数量级的企业客户增量空间。

盈利的现实问题

盈利,仍然是摆在平安好医生面前的头等大事。

据《新京报》的报道,针对盈利的问题,平安好医生首席财务官叶澜解释到,2019年以来,政策利好叠加疫情影响,我们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公司也希望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战略投入,虽然这会推迟公司的整体盈亏平衡点,但是总体来看,我们的整体盈利计划和业务计划发展是匹配的。

今年初,平安好医生将APP名称改为了“平安健康”,这似乎进一步印证了包括平安好医生在内的平安医疗生态圈之间的协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方蔚豪对此回应,更名是出于四重考虑:顺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把治病主题变成健康主题;顺应国人“平安健康”的心愿;健康包含了医疗前端的疾病预防和后端康复,承载了更多内容;便于和平安集团的医疗生态圈更多部门协同。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dKe2OZJ1yZhZzxLf.html#comments Thu, 04 Feb 2021 16:08:00 +0800
Google医疗的2020:始于图灵奖得主“怒怼:,终于”反垄断“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ZtgPb8225mqOvksy.html

在被疫情长期笼罩的2020年,医疗成为了全球资本与技术市场最关注的领域。

把“不作恶”作为公司行事原则的Google,也被业内寄予了将改变医疗科技旧貌的厚望。

在这其中,Google 2020年的医疗业务可圈可点,在多个方面展示出它不俗的技术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也饱受多方争议。

以下为HealthCare ITNews发布的Google医疗年度动作,雷锋网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译:

1月2日:Google Health与旗下DeepMind、Verily联合多个机构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深度学习钼靶影像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亮点是,与之前的模型相比,该模型有效减少了乳腺癌被错误识别或遗漏的情况,将乳腺癌检测的假阳性率降低了5.7%,假阴性率也降低了9.4%,并号称击败了6名放射科医生。

然而,成果发布后不久,图灵奖得主LeCun等多位专家便率先站出来,抨击其部分研究内容未引用NYU的论文,以及过于夸大宣传,争论持续了数日才消退。

1月8日:温德尔·华盛顿医生宣布加入Google旗下生命健康公司Verily,出任首席临床官。华盛顿曾分别担任国家健康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主任,以及路易斯安那州BCBS首席医疗官。

1月16日:Verily的招聘工作继续推进,聘请Deepak Ahuja作为首席财务官。 作为特斯拉的一名“老将”, Ahuja此前层于特斯拉工作近11年,他曾二度履职特斯拉,先是担任福特汽车公司财务主管,于2015年辞职,两年后又重回公司,帮助特斯拉成功上市。

1月22日:美国FDA批准了Verily的Study Watch智能手表上的心电图功能(ECG),使其成为又一款可做医疗用途的智能手表。FDA此次批准了Study Watch成为II类医疗设备的510(k)条款审查。不同于其为Apple Watch批准的非处方类使用许可,Study Watch仅能够在有医疗需求的情况下使用,属处方类医疗设备。Study Watch可在有处方的条件下,为有心脏健康问题的患者检测单通道心电图节律,并记录、储存、传输这些数据。

1月30日:谷歌云与麻省总医院、临床试验平台ProofPilot合作,为学术医疗中心和大学创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3月4日:多位参议员就南丁格尔计划(Project Nightingale),向美国第二大保险公司阿森松的CEO约瑟夫·伊姆皮西奇施压。南丁格尔计划于2018年开始,谷歌通过与阿森松合作,掌握用户个人健康资料,以期在庞大的医疗产业占据一席之地。参议员们列出了围绕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隐私数据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参议员们表示,这些问题在他们早先的调查中没有得到解决。

3月16日:Verily发布美国版“健康码”,通过问卷形式,让用户如实填写信息,测试自身是否可能感染上新冠病毒,进行“初步自我调查”,并在怀疑感染的情况下快速个人确诊或采取相应对策等。期间特朗普也为此感谢谷歌开发了这样的网站,帮助人们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4月6日:谷歌发布了一份基于智能手机数据收集而得出的《社区人员流动报告》。谷歌使用汇总的匿名数据,来显示某类地区的繁忙程度,以预测商业场所在何时最为拥挤。对于公共卫生专员来说,这种类型的数据收集,还可帮助其作出更加关键的 COVID-19 疫情防控政策。

4月21日:谷歌云医疗API正式发布,该服务可促进医疗保健应用程序和基于谷歌云的解决方案之间的数据交换。该API允许组织从一系列输入和系统中摄取和管理数据,然后通过使用保护隐私的AI和机器学习来分析数据。

谷歌云医疗API是一种可管理的、可扩展的环境,用于构建支持HIPAA合规性的临床和分析应用程序,并结合了许多数据丢失预防策略、身份管理和加密解决方案。客户可以选择存储数据的区域,并获得管理策略,使他们可以实施诸如最小特权原则之类的实践。并且由于API与Cloud Audit Logs的集成,他们可以跟踪影响其数据的所有操作。

5月20日:Google与苹果共同推出了其协作的接触追踪API,供新冠期间各国的卫生单位采用。系统主打的是匿名性,得病的人通知系统后,系统不会知道通知人的身份;而其他曾与得病的人近距离接触者(通过蓝牙记录),除了知道自己曾有过接触,应该进行隔离之外,身份也不会曝光。

6月26日:Google以3250万美金投资医疗保险公司Oscar Health,Oscar Health成立于2013年,目前估值17.5亿美金。其利用技术手段和数据让医保更加简单、直观和人性化,同时该公司也在推进一些新型医疗技术的研发。据悉,谷歌投资Oscar Health可能是为了助力一款能够监测血糖水平等身体参数的智能隐形眼镜的研发。

8月4日: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对谷歌收购Fitbit交易展开深入的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称,他们担心这笔交易会进一步强化谷歌在网络广告市场、智能硬件、数字健康等领域的优势。欧盟委员会表示,谷歌本来已经拥有海量的数据,用于提供个性化广告服务。而收购Fitbit后,将进一步增加谷歌的数据量。

8月25日:Verily成立了一家名为Coefficient的保险子公司,并且得到了瑞士再保险集团旗下的商业险部门的支持,与Verily的硬件、软件、数据,以及瑞士再保险公司解决方案的分销模式结合在一起。据悉,Coefficient将专注于止损型的保险业务,想要避免为员工的健康问题而付出超额代价的雇主们,将成为Coefficient的主要客户。

8月25日:谷歌云向远程医疗公司Amwell投资1亿美元以买入该公司的C类股。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谷歌云将成为Amwell的 "首选全球云平台合作伙伴"。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次交易意味着Amwell将把部分视频性能转移到谷歌云上。此外,两家公司还将联手开发新的远程医疗技术,尽管远程医疗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但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居家禁令,人们的兴趣和访问量急剧上升。

9月4日:一名法官驳回了针对谷歌和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集体数据隐私诉讼。据悉,2020年6月,芝加哥大学医疗中心和谷歌受到了团体起诉,声称该医疗中心将数十万份没有删除时间记录和医生笔记的患者记录发送给了谷歌。诉讼指出,谷歌获取的个人医疗信息是人们生活中最敏感、最私密的信息,其对个人隐私的损害程度远远超过了在典型黑客攻击所带来的损害。

9月8日:谷歌云被美国政府国防部选中,参与利用谷歌云的数字病理解决方案的试点项目。根据协议条款,谷歌云将向美国国防部设施部署其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启用显微镜AI产品,以帮助军方医生检测病人的癌症。

9月10日:谷歌向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抗击COVID-19的学术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发放了850多万美元的激励金。

9月30日:谷歌与多家技术、医疗保健和数字健康公司一起,加入了消费者技术协会牵头COVID-19健康联盟。该组织称,它们将很快发布一份白皮书,讲述政策和执行建议,以便最快速地部署新的卫生技术。

11月3日:Alphabet X公布最新的实验性项目Project Amber,将开发一脑波侦测结合AI分析的系统,以便提早侦测出忧郁症症状。

11月11日:谷歌云发布了两款人工智能工具,这两款工具旨在帮助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组织扫描和分析大量的非结构化文本,即医疗保健自然语言API和AutoML Entity Extraction for Healthcare。这两款产品中的第一款产品旨在从医疗记录笔记或其他数字文本中自动提取常见趋势或其他见解,第二款旨在降低医疗工作者进行AI文本数据分析的门槛。

12月1日:DeepMind宣布蛋白质折叠预测问题已被其攻破,此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Nature杂志封面,标题直接评论为:“它将改变一切!”李飞飞、马斯克等众多大佬纷纷点赞、转发。

12月17日:由于谷歌在使用用户健康数据方面作出让步,欧盟正式准谷歌以21亿美元收购健康追踪公司Fitbit交易。欧盟委员会称,谷歌作出的这些让步的有效期为10年,而且还可能再延长10年,这消除了欧盟对谷歌进军健康数据和设备领域的担忧。

根据承诺,谷歌将把Fitbit用户数据与用于广告的谷歌数据分开存储,不会将来自Fitbit和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数据用于谷歌广告。而且,用户可以决定是否将他们的健康数据存储在他们的谷歌或Fitbit账户中。

12月18日:Verily于当日正式融资7亿美元。据悉,新资金将用户扩大商业落地,推进包括外科手术、病理学和免疫学在内的几个生命科学项目。据了解,这已经是Verily的第三轮融资,2017年,它从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获得8亿美元外部资本。2019年1月,Verily在一轮由银湖(Silver Lake)牵头的融资中筹集了10亿美元。

12月23日:澳大利亚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拒绝接受谷歌做出的一项反垄断方案。此项方案旨在消除谷歌收购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的交易给市场竞争带来的影响。

此前,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ACCC)曾表达过对该笔交易的担忧,警告称这将让谷歌获得过多的用户数据,损害健康和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竞争。为此,谷歌提出了一项可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承诺,包括将以规定的方式对待其他可穿戴设备厂商,不会将用户健康数据用于广告,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允许竞争对手获得来自Fitbit的用户健康和运动数据。ACCC表示,包括美国司法部在内的其他反垄断监管部门尚未就这笔交易做出决定。该机构将继续开展调查,并将在2021年3月25日做出最后决定。

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ZtgPb8225mqOvksy.html#comments Sun, 03 Jan 2021 16:46:00 +0800
陶勇出席《新浪一年一讲》,人生的下一阶段是天下无盲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jJcg9DXOvvqMfO5.html 近日,以“向光而行,人生不妥协”为主题的新浪一年一讲活动在北京举行,眼科医生陶勇参加活动并分享了题为“心中有光,何惧未来”的演讲。

回顾2020年,陶勇讲述了其经历“生死关口”之后心态上的微妙改变,并围绕其求学、从业中的丰富经历,分享了其对眼疾治疗的探索,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我希望自己经历过生活的曲折、荣辱,依然能热爱生活,坦然告别青春,迎接苍老。”

以下为陶勇演讲全文,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和编辑:

年初那件事情发生之后,我感觉到了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很复杂。我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如果要形容一下这种感觉,那么,可以想像成:曾经指引我的那一束光,在我眼里、在我心里,在飘忽,忽明忽暗,几至湮灭,终又明亮。

1月20日那天,我遇袭之后,同事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感觉到切切实实的关怀和爱。医院领导也给了我安慰和鼓励,这让我很温暖。还有家人的陪伴,妻子始终在我身边,她给了我力量,还有我的女儿,她是那么可爱。

我是一个相对敏感的人,总能从人们的眼睛里读到一些东西。从家人、朋友、同事的眼晴里,除了关切和爱之外,我也感觉到了他们的一些担忧。

他们担忧什么?当然没有人和我直说。但越是这样,我越是会去想:

我还能像以前一样吗?我还能为医疗事业尽情贡献吗?我还能为患者提供帮助吗?在工作岗位上,我的力量还有多少?还有我的家人,我的双手还有多少力量为他们遮风挡雨?

特别是手术刚结束后的那段时间, 我躺在ICU里,意识慢慢恢复,我的头上缠满了纱布,身体被固定在床上,透过纱布缝隙,我看到自己的胳膊被套着石膏, 身体一动不能动,那个时候,我更灰暗,更恐慌。我完了,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一条网络留言是这样说的:医生救的人,反过来害医生,救人值不值?学医值不值?

这个问句轰击到了我的内心,我在无人的时候,在夜里睡不着的时候,也反复问着自己,值不值?特别是面对我的家人时,这种困惑就越发强烈。我本来有一双健康的手,可以为我女儿扎好看的头发;可以为我妻子做美味的羹汤;可以给我年迈的父母有力的搀扶。而现在,我还能不能做到这些?摧毁这一切的,是我的病人,而如果当初我没有选择学医,或许就不会遇上这种事情。我学医的意义何在?我的明天会怎样?受伤后的身体还能不能支撑我坚持下去? 

指引我的那束光在飘摇。矛盾、迷茫、关爱和鼓励,交织翻滚在一起,陪我度过了100多天的日子。

2020年5月13日,那天,我恢复了出诊。

医院微博发了一张我的照片,还配了一句话:真正的强大不是你征服了什么,而是你承受了什么,总有些人的强大超乎于常人的想象。

这是送给我的,越是不幸的人,越能感受到善良的珍贵,我被他们感动了。

我回到诊室,这个充满着病痛、难过和焦虑,但也同样生长着爱和希望的地方。

复诊那天,我本来只打算看10个病人的,但是忙着忙着,还是看了十五六个,大部分都是孩子。这些家长们和我说,盼了我很久。那些小孩见到我,好像也很激动,但是又尽量克制,保持着安静。估计家长知道我身体还没有康复,特别交代过,叫孩子不要闹腾之类的。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遇袭那天,我们医院有一位叫陈伟微的护士、和一位患者家属海田妈妈冒死救了我。医院为两人的见义勇为募捐了6000块钱,但她们俩却主动提出,把这6000块钱捐献出来,用来帮助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做不上手术的孩子。像陈伟微这样的年轻护士们,平时嘻嘻哈哈,其实内心都有一股侠气。

她们是天使,眼里有美丽的光。后来海田的妈妈也来看我。她的右手(这块),有个明显的伤疤,是那天被砍留下的,但她好像对自己的伤无所谓,只顾着关心我的康复是否顺利。还有我的同事杨硕,快递员小哥,还有那些默默关心支持我的人,他们是温暖的源泉,他们是光的能量。

我回到岗位上。开始接诊。

我注意到了自己心理的一些变化。往常如果有人走到我的身后,我可能会不太在意,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会害怕,我会特别警觉,低头赶紧回头看。包括在电梯里,我都不愿意身后站着人。

还有, 我的工作形式也有了变化,我做不了手术了。这个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这段时间我连生活都不方便,洗澡(这边)就不好洗了,毛巾也拧不干,穿衣服,左手的扣子就不好系,打领带,还有剪指甲,其实都需要别人来帮助,甚至包括吃饭都很困难,打字也没有原来方便。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做手术?。

想到这些,心里还是很难过的。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为了那些支持我的人,为了患者,为了我的家人,我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这一切。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我得自救。

首先,我从遇袭事件中走了出来,我放下了。因为我的人生还要继续阳光,还要继续有价值。如果从此我看世人都是恶人、做什么事都害怕、胆怯,那我才是真正的被害者。

如果我无法自救地沉陷在凶手的恶中,那我在本质上就成了和凶手一样的人。凶手因为狭隘和偏执,才会做出报复社会的行为,我不能被他的戾气所传染。尽管我肉体上受了伤,但是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还知道我将要做什么。

我回首了自己这20年的从业经历。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技的阶段。技是指练技术。这个阶段的特质是勤奋和坚持。你需要在别人睡觉的时候学习,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学习,在别人娱乐的时候才能休息。从医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手段。

第二个阶段是艺的阶段。你对很多技能已经了然于胸,于是你开始会创新性的提出一些东西,就在这个阶段提出了眼内液检测的方法,通过数字化测试,来帮助确定病因,并且通过成果转化,在全国推广。

艺的阶段,每一个治疗的病人,都像一件艺术品一样,这些艺术品体现出一种美,一种治疗的简约美,一种精准美。通过科学检测的方法,能让大家少走弯路,收到效果,你会感受到一种畅快淋漓的美。

这个阶段最难的,是要打破自己的惯性,大胆去创新,你才能够感受到震撼的美。

第三个阶段是理的阶段。理是指哲理、道理的理。通过从医,把每个人的故事和读过的书慢慢地串在一起,像一幕幕电影,你会从中体会平衡的道理。

很多道理在你脑海里会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很强大的自洽的逻辑体系。这样,你就不容易轻易被挫折、困难或者诱惑打败。找到了一个理,你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主义,自己的主义会形成职业信仰,你的内心就会强大。

现在,我并不希望我受伤这件事被太多人关注,在我的眼里,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在生死边缘挣扎,相比起来,我和他们并无二致。这件事真正的意义在于,我能为这些关注我的眼睛呈现什么样的价值。

做到这些,那么我做不了手术这件事,似乎也就没那么痛苦了。因为我能想通整件事情,不会在这个事情上悲观沮丧了,完了,这辈子完了,不会,因为我的自洽的逻辑体系是足够完整的,而且我本来就敢勇敢地打破了自己的惯性。

我会做更多开发性和创新性的东西,让技术普及,让更多的人受益。

科研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在我们现有的治疗手段还有限,不能解决盲人的视力问题的时候,让大家看到希望就很关键。

看到什么希望?看到他即使失明了,还能过上好的生活,还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还能自己养活自己,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让他们觉得,有朝一日科技高度发展了,还有机会能恢复他们失去的视力,这就是看到希望。只要怀揣希望,死去的意志就会在心里复活。

除了把光明引入患者的眼中,还要把希望带到他们的心中。而做科研就是重中之重。

我现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把眼内液检测的技术推广到了全国,提升诊疗效果,尽量降低失明的风险。未来还有更多的科技性产品,能够帮助一些低视力的人重新获得学习和阅读的能力,能让盲人感知空间距离和眼前障碍物的形状和大小。

未来的技术还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技术,外泌体技术,等等,我相信有朝一日一定能通过脑机接口实现人工视觉,到时候就能把光明引入到所有人的眼中。所以我觉得那个时候,大家心里有希望,眼睛有光明,这才能叫天下无盲。

前段时间,我有机会去了一次中国盲文图书馆和北京市盲校,这次经历让我非常感慨。一直以来,我们只关注患者的视力情况,却没有关注患者心里的希望。我觉得这是人文的缺失。

现在虽然科技很发达,医疗技术比原来先进,但也越来越把人割裂开来。人被分割成一个又一个器官,而忽略了人是一个整体,他有内心、有情感。

我原来认为视力跟幸福是等号,其实不是,很多时候,幸福就在于你对未来的生活还有没有指望,还有没有期盼。而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我觉得是麻木。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暂时的,我们不要、也不能被眼前这些东西给打败、击垮,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如果我们总是委屈、抱怨、吐槽,那我们的色彩就太灰暗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甘于平淡,但不能甘于平凡的溃败。我希望自己经历过生活的曲折、荣辱,依然能热爱生活,坦然告别青春,迎接苍老。希望你们也一样。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UjJcg9DXOvvqMfO5.html#comments Sun, 27 Dec 2020 15:10:00 +0800
微医又又又被传上市,数字医疗业务能撑起60亿美元的估值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0uiYZCuEQfPwgpLR.html 微医又又又被传上市了。

雷锋网消息,据彭博社报道,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于近日完成3.5亿美元融资,并计划推进其业务拆分后的数字医疗服务业务板块申请在港上市,分拆上市部分在最新一轮融资前估值超过60亿美元。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该公司将在2021年初,也即农历新年前后递交上市申请。

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医疗企业相继开展在线问诊等服务,积累了大量C端客户群体,并培养了客户线上“寻医问药”的用户习惯,在减少接触、减轻线下门诊机构压力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国家接连出台重磅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出台政策,将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更是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打通了关键一环。

公开信息显示,微医的核心业务覆盖医疗、医药、医检、健保等领域,截至今年10月,微医平台连接全国7600多家医院、25万余名医生,实名注册用户数超2.14亿。

自成立开始,微医就堪称一个融资机器。

2012年1月,创办三年的挂号网(微医集团前身)获得晨兴创投、风和资本2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2014年10月,由腾讯领投,复兴资本、晨兴创投、启明创投跟投,挂号网获得1.06亿美元B轮融资,刷新当年的互联网医疗融资纪录。

2015年9月,挂号网再次刷新互联网医疗融资纪录,获得国开金融、腾讯、复星医药共同投出的3.94亿美元C轮融资。

2015年12月,微医与浙江桐乡市政府合作创建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

2018年5月,微医完成由友邦保险、新创建集团领投的5亿美元战略融资,成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最大规模的Pre-IPO融资,微医的估值达到55亿美元。

在2018年的这轮融资之后,微医董事长廖杰远曾向雷锋网表示,不希望将微医定义为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而是一个“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并认为接下来的趋势是科技驱动医疗。

他表示,微医的内核就是“云+HMO”。未来微医将着力推进新型HMO(即“健康管理组织”)和“微医云”这两个板块的建设。

对微医来说,这一轮Pre-IPO融资更大的意义是引入两名重要的外部战略投资者,与友邦保险和新创建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2C的业务上,健康险是HMO的一个部分,微医跟友邦深度合作。在云部分,微医和腾讯深入合作,微医云和腾讯一起共建。

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互相协同构成了微医新型HMO。这个服务平台把医疗资源组织起来,把全科、专科的能力串起来,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建起来,从原来浅层的服务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HMO的服务:

一是医疗供应体系,签约家庭里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在该服务体系中完成;二是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三是支付杠杆,比如说大病,用户会获得高额的大病保障和赔付。

“在医疗行业里面,流量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从根本来看要有供应能力,供应能力是这个行业唯一的核心价值。如果企业能够把这三方面(医、药、险)的供应能力建起来,营收和盈利能力一点都不难。”

然而,2018年即准备赴港上市的微医,上市时间却“一推再推”。2018年,平安好医生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微医就有意于上市。

2019年年底,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表示,“微医已经做好准备IPO了。”并且还将以A+H的模式上市。

2020年6月9日,有消息称,微医拟以55亿美元估值在三季度赴港IPO。

上市的消息源源不断,但是正如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显示,互联网医疗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微医将数字医疗服务业务板块单独上市,此举是否真的能撑起一片巨大的“成长性”,还有待验证。

此前,京东健康在港上市时,雷锋网曾写到,尽管三家(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均拥有千亿市值,政策、市场一片向好。

但是无论是京东健康,还是阿里健康,其宣称的互联网医疗中,线上化程度最高的依旧是医药产品销售,二者的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84%。京东健康营收近九成来自在线医药销售,在线医疗业务与数字营销服务相加之后的比重不超过5.6%。

早在2015年时,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教授王杉就对“互联网+医疗服务”这种模式提出过质疑。他表示,任何一个单纯以医疗服务为赢利点的公司,都难以成功。医疗的回报通常需要超长周期,但投资人必然要考虑当期的投资回报率。

而据腾讯网的报道显示,微医将剥离其更敏感的处理个人病历的数据业务,以符合监管要求,计划其医疗健保咨询和制药电子商务业务上市。

后一项(制药电子商务业务)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已上市巨头的“核心业务”没有太大差异,而前者(医疗健保咨询)则是我们熟悉的互联网问诊等有前景,但是暂无“钱景”的业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2000多亿元增至2030年的4万亿元。9月17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BInsights公布了全球估值最高的10家数字健康公司,上榜的3家中国公司按排名依次是微医(WeDoctor)、水滴公司(WaterDrop)和依图科技(YITU)。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微医旗下拥有30家互联网医院,其中已有18家打通所在地的医保系统,为居民提供在线复诊、慢病管理、送药到家、医保在线支付等服务。

将拆分后的数字医疗服务业务上市,微医有多大胜算?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0uiYZCuEQfPwgpLR.html#comments Sat, 19 Dec 2020 16:19:00 +0800
京东健康3380亿上市,“互联网医疗”三巨头必有一战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62ecHfHBkTktBHzj.html

6岁的京东健康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6618,互联网医疗上市巨头正式迎来“第三极”。

截止今天收盘,京东健康市值达3439.79亿,阿里健康3215.52亿,平安好医生则是1049.77亿。从京东分拆上市后,背负“再造一个京东”目标的京东健康,将与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三家分立,在港股正式交战。

三家互联网医疗巨头,难免一战

上市敲钟,是许多企业梦寐以求的高光时刻。

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来看,各家的“优势项目”有类似,但不尽相同。这些类似的业务,则是日后主要的竞争点。

先从三家上市公司的成长轨迹看来,也是更有千秋。

在这三家里,阿里健康上市最早,方式是“借壳”。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21世纪进行总额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收购后者54.3%的股份。2014年10月21日,中信21世纪发布公告,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

当时,阿里健康的股价处于谷底,只有338亿港元。而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医疗概念成市场追捧热点,与如今的3000多亿市值相比,阿里健康增长了近10倍。

2015年4月,平安好医生App正式上线后便一路高歌猛进,仅用短短三年就超越了寻医问药、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微医等一众玩家,晋身互联网医疗第一股。

平安好医生是在2018年5月4日上市,共发行1.6亿股。这次发售不仅规模大,而且极其火爆,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654倍,冻结资金超3768亿港元。

2019年底,平安好医生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中唯一入选的个股。

京东健康,则是京东内部筹划多年的产物。刘强东此前曾说到,“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能再造一个京东”。

2011年,京东和九州通合资成立“京东好药师”,开始试水医药电商领域,2013年,京东收购了青岛安吉堂大药房上线京东医药城。

由于没有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资格,京东医药城起步时的主要商业模式是B2B+O2O,即依靠2014年上线的“药京采”提供医药批发。

也是在同一年,医疗健康业务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线开始运营,逐步探索出了 " 互联网+医疗健康 " 的京东模式。

据雷锋网了解,2017年,京东健康与泰州市合作建设现代化医疗健康产业园,并推出在线问诊服务,标志着京东健康从医药电商跨入互联网医疗阶段,正式开启了 " 医、药联动 " 闭环体系的商业模式。

再看具体的发展模式,任何一家公司都有独有的生长基因,这三家也难以摆脱“骨子里”的影响。

平安好医生是个很特殊的存在,电商模式并不是平安好医生的专长。

一开始,平安好医生是以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在线咨询服务作为切入口,这是一个大的流量入口,配合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日常健康管理与医疗信息服务。

2016年底开始,“平安好医生”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工作—从初期的在线问诊逐步走向“医到药”的闭环的结合,为此收购了药品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的牌照,同时也在申请互联网医院的牌照。

而作为平安医疗生态圈的一部分,平安好医生势必要与集团的其他业务进行联动。而且,平安的资源很丰富,内部员工、各子公司、保险客户群都可以成为它的顾客。

因此,除了上述提到的“医到药”,“医到险”也是平安好医生的核心板块:通过健康医疗的端到端布局,可以沉淀大量医疗数据,从而更精准定价健康险产品。

而且,平安好医生的特点在于自建医生团队,采取较“重”的运营模式。

平安好医生的2019年年报数据表明,2019年末其自有医疗团队人数为1409人,较2018年末增加213人。2020年上半年,其自有医疗团队人数达到1836人,较2019年底增加了427人。仅仅是上半年,其自有医疗团队增长人数便达到了2019年全年增长人数的两倍。

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9月20日,京东健康有171位自有医生和6.85万名外部医生。

外部医生利用业余时间接诊、接诊量小,自建的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问诊需求。从这点来看,平安好医生做的无可厚非。

但是,从现有的成绩来看,“保险”和“医生资源”背后所代表的医疗服务,并没有成为平安好医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变现的利器。

相反,医药电商仍然是互联网医疗目前的收入源泉,这也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能跑在前面的一大原因。

在今年11月发布的中期业绩里,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平台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 (GMV)超过554亿元,同比增长49.7%。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2.5亿,较半年前增加6000万。

此外,天猫医药平台已服务于超1.8万个商家,较半年前增加近4000家。

同期,医药自营业务也保持强劲增长,收入同比增长75.7%。其中,线上零售自营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1.7%。线上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半年前增加1700万。

也正在是今年,阿里健康正式实现扭亏为盈。

京东健康的业务与阿里健康大致相同,只有一些先发和后发的不同。

据公开数据显示,依托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已有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

京东健康平台上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京东健康第三方药品批发交易平台 " 药京采 " 下游采购商家超过17万。

目前来看,京东健康的O2O业务暂时领先,但在用户数量上,京东健康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年度活跃用户为7250万人,这点还与阿里健康有不小差距。

而且,就从上文提到的入驻医生资源来看,今年的京东健康动作频频,陆续与国内顶级的医疗专家团队合作,推出了老年群体健康平台、慢病管理系统、耳鼻喉互联网分级诊疗中心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不断扩大疾病问诊和精细管理的范畴。

今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了家庭医生服务“京东家医”,主打全科医生7x24在线问诊,以及48小时内专家团队在线会诊、以及48小时内专家团队在线会诊、全国三甲医院名医面诊预约等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CEO辛利军称,未来5年京东健康的家庭医生要服务5000万个家庭。

所以,即便几家巨头的切入点和优势不太一样。但是,日后的业务布局将会有更多交叉的地方,重点领域的“战斗”不可避免。

AI,撬动医疗服务优化的支点

抛开三家互联网企业的个性,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共性。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主要包含在线问诊、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这些都是AI可以在重点领域渗透和打造“用户体验”的重要节点。

3月31日,京东健康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联合申报的《基于药学知识图谱的处方审核与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课题正式立项公告,并获政府项目经费支持。

该课题的核心是“医保控费”,基于京东健康、北医三院于2019年合作打造的PharmCoo人工智能药学知识图谱,主要任务是搭建药学知识图谱以及研发处方前置审核与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而这个系统,则是面向了政府、医院、药店、患者等四大场景。

比如,在政府级应用领域,通过AI处方审核助力医保控费。目前,京东健康已与广西省北海市政府、河南省鹤壁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正在推进相关试点项目建设。其中,京东健康与两地基于PharmCoo合作搭建的区域处方审核流转平台正在落地过程中。

对于医生来说,PharmCoo的合理用药系统能在医生开方环节进行干预审核,在药师审方环节提供临床辅助决策,拦截不合理用药。

目前,京东健康旗下京东大药房已基于PharmCoo技术和成果支撑,AI药师与线下药师协同在线上为用户提供了更精准、安全的药事服务。

平安好医生的AI技术,更落在了辅诊环节,帮助医生提升问诊效率。

平安好医生的AI系统,涵盖3000种疾病的知识图谱,在6.7亿人次海量数据的持续训练下,覆盖整个就诊流程。

用户进行在线医疗咨询时,首先接待他(她)的是AI医生助理,AI医生助理根据用户描述的问题对其症状等数据进行收集并分析,将患者指引到最相关的科室或医生,并为真人医生诊断提供数据参考。

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AI系统帮助平台医生为11.1亿人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在今年的2020年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平安好医生还推出了一分钟诊所。

平安好医生研发的无人诊所,包含“智能药柜”和“独立问诊室”两个部分,结合AI辅助诊疗系统和医疗领域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快速问诊,大大提高了问诊效率。问诊结束后,用户还可以到旁边的“智能药柜”购药,简单快速地完成看病流程。

在一些具体的AI应用上,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有一些相似之处。

此前,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表示,要用互联网分级诊疗的方式来做好服务,实现“小病小医、大病大医”,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技术手段,这也是阿里健康着重在投入和计划投入的一些领域,包括AI、RWS等。

雷锋网了解到,今年双11,阿里健康在用药环节上线覆盖百万级别用药规则的安全用药AI。在天猫医药平台,患者提交用药需求,安全用药AI会在0.001秒内响应,根据用药规则来协助专业药师判断用药是否合理,实现双保险。

在药品流通环节,基于追溯码技术,阿里健康在今年双11推出首个网上买药保真机制,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支付宝扫码的方式追溯药品源头,同时获得保险保障,假一赔十。

智慧医疗服务的本质,是进一步完善C端用户的就医体验、帮助B端和G端用户实现降本增效。可以预见,AI技术将会进一步“内化”在三家巨头的业务中,进而渗透在医疗全流程的链路上。

“医药电商”仍是收入核心

互联网医疗,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迎来了又一春。

近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地级市2.4万余家医疗机构,55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可提供线上服务。

此外,今年以来,有关互联网医疗的政策不断发布,线上医疗医保问题,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闭环,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药物流通”,充分发挥在线医疗优势,支持和帮助医药电商发展。

尽管三家均拥有千亿市值,政策、市场一片向好。但是无论是京东健康,还是阿里健康,其宣称的互联网医疗中,线上化程度最高的依旧是医药产品销售,二者的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87%和84%。

从京东健康这次的上市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营收近九成来自在线医药销售,在线医疗业务与数字营销服务相加之后的比重不超过5.6%。

近期,北大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教授王杉在接受《财经》专访时曾表示,要做医疗产业,一定要有非医疗板块,来保证近期盈利,像保险办医、金融办医、地产办医。

两者之间正向循环:医疗服务拉动非医疗板块盈利,而后反哺医疗,这才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保险与医疗:因为有了医疗服务,保险公司的服务体系更完整,可以带动产品销售。

这还是反应了王杉院长在2015年时的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单纯以医疗服务为赢利点的公司,都难以成功。医疗的回报通常需要超长周期,但投资人必然要考虑当期的投资回报率。

京东健康招股书财报数据

就算是主打在线问诊的平安好医生,从近几年的收入结构中,其家庭医生服务和消费性医疗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医药电商收入占比大幅度的上升,平安好医生的健康商城在总营收的占比为55%。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一直以来,平安好医生就倡导3P理论(Patient、Provider、Payer),这和阿里健康的医、药、保、健战略(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有诸多重合之处。随着京东健康的加入,三家在医疗、医药、保险等多个维度的竞争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据雷锋网了解,截止12月8日收盘,京东健康市值达3439.79亿,阿里健康3215.52亿,平安好医生则是1049.77亿。

可以说,“三家分晋”的局面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型,而且每一极都占据着自己特有的一块领地。

短时间内,这个战局远远无法终了。就像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所说,“我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我们追逐梦想的机遇!"

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将会如何演化,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62ecHfHBkTktBHzj.html#comments Wed, 09 Dec 2020 10:53:00 +0800
京东健康赴港上市,总市值达3380亿港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vYVIZR14VPrWc7AL.html

雷锋网消息,12月8日,京东健康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6618。

据港交所公告披露,京东健康超额认购逾420倍,最终定价为70.58港元,为此前招股价区间上限。若行使超额配售权,京东健康此次IPO共募集资金近269亿港元。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的总收入在2020年前三季度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1%;截至2020年9月30日为止的十二个月,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为8000万,相比2017年这一数字接近翻倍。

如今,京东健康已是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京东打造的第三大战略级独立业务。

而京东健康走到今天,整整花了6年时间。

2014年,医疗健康业务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线开始运营,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京东模式。

2017年,京东健康与泰州市合作建设现代化医疗健康产业园,并推出在线问诊服务,标志着京东健康从医药电商跨入互联网医疗阶段,正式开启了独创的“医、药联动”闭环体系的商业模式。

据公开数据显示,依托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已有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

京东健康平台上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京东健康第三方药品批发交易平台“药京采”目前下游采购商家超过17万。

目前,京东健康正在通过打通上游厂商、中游分销商,以及下游药房获得供应链规模效应:

一方面,规模效应带来更强的采购和议价能力,京东健康凭借这些能力为用户提供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健康产品;

另一方面,供应商可以借助京东健康平台流量和分销优势,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和投入。京东健康凭借自身流量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用户触达。

同时京东健康通过对平台海量用户的偏好分析,帮助供应商在研发和推广领域进行创新。 

雷锋网了解到,近几个月,京东健康的动作频繁,分别与药企、医疗器械商、医疗协会进行合作,已开设包括心脏中心、耳鼻喉中心、中医院、呼吸中心等在内的十六大专科中心,并入驻近百位权威专家和顶级名医,如韩德民院士、胡大一教授、高思华教授、林江涛教授等。

而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京东健康推出京东家医,直接加入平安好医生、石榴云医、好大夫在线等已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竞争。

辛利军在上市仪式中表示,“我要特别感谢刘强东先生,正是他的战略格局和超前眼光,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好、更踏实;也非常感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了创新友好的营商环境。我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了我们追逐梦想的机遇!”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vYVIZR14VPrWc7AL.html#comments Tue, 08 Dec 2020 11:40:00 +0800
阿里健康中期业绩扭亏为盈,利润净额暴涨286.4%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P7kv0Nxdfoe3zmzQ.html 雷锋网消息,11月25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中期业绩公告,自2020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间,阿里健康实现收入71.62亿元,毛利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0%和80.3%。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利润额2.79亿元,经调整后利润净额达到4.36亿元,同比增长286.4%。

阿里健康表示,2021财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医药自营业务及医药电商平台业务的快速成长;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为集团加大在处方药及慢病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医药新字基建等长期业务的投入和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健康运营的天猫医药平台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 (GMV)超过554亿元,同比增长49.7%。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2.5亿,较半年前增加6000万。

此外,天猫医药平台已服务于超1.8万个商家,较半年前增加近4000家。

同期,医药自营业务也保持强劲增长,收入同比增长75.7%。其中,线上零售自营非处方药(OTC)和处方药收入占医药自营业务收入的61.7%。线上自营店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6500万,较半年前增加1700万。

此外,阿里健康将互联网医疗业务与消费医疗业务及其他业务整合为医疗健康服务业务。

疫情客观上极大地推升了在线医疗的需求。面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据雷锋网了解,今年9月,阿里健康APP改名为“医鹿”APP“医鹿”聚焦医疗内容搜索、问诊咨询、挂号、疫苗预约、体检预约、药品闪送等服务。

阿里健康通过“医鹿”APP+支付宝提供线上线下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打造互联网分级诊疗业务体系,并为来自淘宝、天猫、支付宝、“医鹿”APP、夸克搜索等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截止报告期末,与阿里健康签约提供在线健康服务的主任、副主任及主治医师超过39000人,较半年前增加近10000人。

在今天上午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阿里健康CEO朱顺炎表示,“医鹿”选择强化医疗搜索,下一步发展目标就是让有寻医问药需求的用户在医鹿上“一搜就有结果,一看就能懂”,做好医疗内容的严谨性和通俗易懂。

此外,阿里健康在数字基建领域的布局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11月,由阿里健康、熙牛医疗携手浙大一院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上线,这是全国首个基于云架构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同时,熙牛医疗在浙江省天台县正式上线智慧云医共体。

作为药品流通行业的数字基础建设工具,“码上放心”业务开始在医疗器械等领域提供追溯服务。在新药研发领域,追溯码业务也取得了临床试验领域的应用突破。、

截止11月26日收盘,阿里健康股价上涨7.61%。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P7kv0Nxdfoe3zmzQ.html#comments Thu, 26 Nov 2020 18:38:00 +0800
直播预告丨众安互联网医院负责人黄佩佩:「医+药+险」的未来深水区在哪?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586jAZQ38ZN5e7eJ.html 2020年,“互联网+”医疗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咨询量增速十分明显。实体医院诊疗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比同期增长20多倍,整体市场规模可能增长至2000亿元左右。

政策方向上,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在供需双方和政策的共同驱动下,互联网+医疗正在逐步进化,从互联网网络文诊,到复诊开药,再到医保、商保支付,以及现在的诊疗线上、线下一体化,正在一步步实现产业生态闭环,使得部分场景下的“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模式初步落地。

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持续布局大健康生态,并在2019年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最近正式推出了“众安医管家”服务。

如何以互联网医院为依托,链接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大健康新业态?如何打通“互联网保险+医疗健康”形成线上医疗新闭环?

11月25日(周三)晚上八点,雷锋网邀请到众安互联网医院负责人黄佩佩,以「众安互联网医院——做一亿人的医管家」为题,为我们解读众安保险的“医+药+险”互联网医疗创新模式和具体落地逻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586jAZQ38ZN5e7eJ.html#comments Mon, 23 Nov 2020 19:03:00 +0800
京东健康赴港IPO获批,上半年收入88亿元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0nVQume4ifPG9hxc.html 雷锋网消息,据腾讯科技、科创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根据联交所网站查询,京东健康已经上传聆讯后资料集,可见已获准赴港上市。

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10月29日,在2020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健康CEO辛利军透露,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日均问诊量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

目前,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达到7250万,平台入驻医生超过6.5万名。

疫情的催生下,以“京东健康”为代表的国内线上诊疗平台的业务不断增长。

据公开数据显示,依托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已有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

京东健康平台上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京东健康第三方药品批发交易平台“药京采”目前下游采购商家超过17万。

目前,京东健康正在通过打通上游厂商、中游分销商,以及下游药房获得供应链规模效应:

一方面,规模效应带来更强的采购和议价能力,京东健康凭借这些能力为用户提供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健康产品;

另一方面,供应商可以借助京东健康平台流量和分销优势,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和投入。京东健康凭借自身流量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用户触达。

同时京东健康通过对平台海量用户的偏好分析,帮助供应商在研发和推广领域进行创新。 

近几个月,京东健康的动作频繁,分别与药企、医疗器械商、医疗协会进行合作,并陆续推出了老年群体健康平台、慢病管理系统、耳鼻喉互联网分级诊疗中心等多个场景的解决方案。

而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京东健康推出京东家医,直接加入平安好医生、石榴云医、好大夫在线等已有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竞争。

对此,京东健康CEO辛利军也明确表态,希望瞄准京东4亿用户,为每个京东用户家庭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他给京东家医定下的5年目标是服务5000万个家庭。

据雷锋网了解,2019年底,京东健康A轮融资后,估值就有100亿元人民币。8月17日,京东健康宣布获得来自高瓴资本超过8.3亿美元的投资。同月,京东健康获胡润榜单“全球最年轻独角兽”,估值增长至400亿。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0nVQume4ifPG9hxc.html#comments Mon, 16 Nov 2020 10:22:00 +0800
东华医为发布三大智慧互联解决方案,致力于医疗数据的全局治理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gkNMnQElNcylX5xa.html

2020年11月7日,东华医为2020大健康IT新基建论坛在北京召开,以“孪生·智慧·赋能”为主题,聚焦讨论数据治理、数字孪生、医院大脑、城市医疗大脑等行业热点话题。

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翟立新,清华大学万科公卫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鹏远,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院长张国君,InterSystems亚太区总经理 Luciano Brustia(卢侠亮),华为云中国区医疗行业总监王巍,腾讯智慧医疗总经理张国栋以及东华软件董事长薛向东,东华医为CEO韩士斌、等共同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东华医为董事长兼CEO韩士斌在开场演讲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医疗创新的步伐,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医疗IT系统应用中的一些短板,缺乏顶层设计、业务不协同、信息孤岛、要的数据看不到等等。实质是由于业务线没有在同一个系统、IT系统之间缺乏逻辑设计,以及在IT系统中缺失对各类生产资料、数据的全局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造成。”

在20周年大会上,东华医为曾经提出了HCP(医院信息系统即医院综合业务运营平台 ) ,通过对医院数据全局治理,解决数据颗粒度不够细、信息孤岛,数据不准确、业务不闭环、不可控等信息化问题。

在此次论坛上,东华医为正式发布了面向医院的HOS(Hospital Operating System,医院综合业务操作系统)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智慧城市的CMOS(City Medical Operating System,城市智慧医疗综合业务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同时还发布了基于医疗场景通信、认证、许可的医呼通(医院临床医护即时通信系统,Hospital medical staff instant communication system)解决方案。

相比2019年发布的HCP,HOS和CMOS可以根据医院、城市医疗的业务需求来匹配和调度底层资源,通过感知与度量标识业务与资源属性,学习与训练模型业务进行支撑。

HOS通过应用数字孪生的概念,对现实医院元素1:1对应表达,利用AI中台+数据中台驱动医院业务工作,把工作任务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和间接表达,从而将节点串接成流程,和人、财、物资源进行匹配。

HOS还可以在数据流上,联合更多友商和甲方,通过年服务方式进行SaaS模式部署,针对某一个阶段管理目标进行共同研发。这点特别适合医疗机器人、医疗AI等近年进入医院科室的新数字化系统。

CMOS主要是对城市全域医疗资源进行全局表达,汇聚、治理数据资源,形成标准化数据资产,通过AI算法构建融合中台,聚合医疗泛在的系统应用,形成城市级医疗数据闭环体系。

这种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构建全域数据化底座,融合弹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建设;

第二,打造一体化融合引擎,基于融合平台适配城市数据供给以及高阶需求,面向互联统一身份认证,身份融合平台,构建一体化能力枢纽;

第三,升级城市服务、治理、协同、监管、决策、科研等六方面能力,连接政府、民众和医疗机构。

医呼通是为临床医护人员服务,提供便携、信息交互与即时通信的工具。将语音识别与网络通信相结合,实现智能化语音控制,提高临床诊治与护理的沟通,将智能硬件与鉴权认证相结合。

利用NFC与CA认证技术,医呼通可以实现业务系统和门禁系统的身份复用与认证;将移动通信与信息系统相结合。

在实现数据互联,业务互联体系之后,东华医为还正式宣布构建了“东华医为生态联盟”,共同制定并开放数据接口标准,定义泛在IT系统间的互操作性规则,为医院和城市提供完整、全场景和协同的解决方案。

腾讯医疗、深圳北科瑞声、北京正元安服、北京天智航医疗、北京推想科技、英特尔中国、华为、InterSystems、绿盟科技、浪潮商用机器、神州网信、联想、深信服、北京荣威众邦、星辰天合、北京志凌海纳、北京凌云雀科技、星环信息科技、上海热璞网络共19家东华医为合作伙伴加入了联盟。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gkNMnQElNcylX5xa.html#comments Wed, 11 Nov 2020 18:28:00 +0800
布局互联网医疗专科,平安好医生互联网眼科中心成立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xZIr0ItJN5jLyXL.html

2020年11月8日,“平安好医生互联网眼科中心”暨“互联网眼科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这是平安好医生旗下的首个互联网医疗专科中心。

互联网眼科中心邀请全国各地近五十名知名眼科专家成立“平安好医生互联网眼科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王宁利教授成为首届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主任孙兴怀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许迅教授等9名全国眼科专家成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体48位专委参与讨论制订互联网医疗在眼科各个专病领域的诊疗服务标准化指南及医疗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中心未来还将汇聚全国超过300位外部合作的眼科专家团队,合作建设医疗健康联合体模式,与超过1000家眼科及眼视光机构共同打造平安好医生线下眼健康服务网络。

此外,眼科中心还将利用便携式医疗器械监测数据,运用智能转诊、分诊连接线下眼科医疗机构,打通线上医保商保支付,辅以药品物流配送,连接线下眼科、眼视光诊所、眼镜店等眼健康服务机构。

雷锋网了解到,王宁利教授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7年,完成手术约2万例,现任国家眼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亚太眼科学会的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曾三次被英国《The Ophthalmologists》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名眼科医师。

王宁利教授表示:“平安好医生互联网眼科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打通的模式,能协助全国的眼科机构以及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完善我国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眼科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平安好医生临时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表示:“平安好医生注重医生生态的打造。将在学术、收入、品牌、能力、效率上给医生赋能,起到医患沟通桥梁的作用。”

据平安好医生透露,继眼科之后,还将陆续上线一系列专科平台,满足患者专科就诊的需求。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lxZIr0ItJN5jLyXL.html#comments Tue, 10 Nov 2020 18:29:00 +0800
电子健康卡:一张二维码背后的「战疫往事」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DUgmNCo2qupRXXRz.html

“请出示一下健康码。”

回想一下,从疫情爆发以来,每一个人出门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除了口罩,或许还有一样东西——健康码。

可以说,健康码是2020年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明”,绝对会入选年度热词。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候,超市、商场、地铁、高铁...一切室内的公共场所,健康码成为每个人唯一的出行凭证。

不要以为健康码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原型一直就存在,那就是3年前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行的电子健康卡。

然而,由于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不强,电子健康卡推行的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所幸的是,疫情防控的力度不断强化了防疫健康码的使用黏性,这反而给了电子健康卡一个绝佳的推广机遇。

数秒内生成的一张健康码,本质上就是一场医疗信息化的集体练兵。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今天,各地卫生信息主管部门也不断探索,进一步挖掘了电子健康卡的多种潜能。

借此机会,我们希望梳理一下两个问题:

一、电子健康卡(码)在全国一些代表性省份有哪些建设经验?

二、疫情过后,健康码如何摆脱特殊的“战时”状态,实现更多常态化的应用?

一场医疗信息化的“年度话题”

推行电子健康卡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它会成为每个人与外界交流的“刚需”,这种戏剧性的经历就好像疫情期间的在线会议软件。

电子健康卡,脱胎于 “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的总体框架下,该框架可以简述为“46312”。

“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

“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

“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

“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截止到2019年,已有90.6%的省份制定了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处长、健康卡应用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存库表示,在电子健康卡建设上,从规划司到统计信息中心都是高度重视。从2015年开始,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就在规划如何将实体卡电子化、虚拟化。

为此,统计信息中心还跟中国银联、中国电信等各路企业探讨合作方案,直到最后选定了电子健康二维码这一形式。

2017年12月,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和江苏省卫健委联合举行了全国电子健康卡首发式,电子健康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经过3年的筹备期,2018年12月份,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的通知。

2019年1月,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与微信、支付宝等进行合作,开始全面推动电子健康卡的普及与应用。

电子健康卡的核心在于,建设以居民健康跨域主索引为核心的居民健康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这个核心,电子健康卡主要提供两项服务:卫生健康行业身份验证服务以及居民健康信息调阅索引服务。

做成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打通数据,加强与公安、民政、医保、金融等部门协调,着力打破行业壁垒与业务分割,增强电子健康卡在金融服务、医疗救助、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功能应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以电子健康卡为基础的健康通行系统架构

据雷锋网了解,目前,全国13个省份的地市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各省统计的发卡总量为5.69亿张,全国人口覆盖率为42%,12个省份的总发卡数超过1000万。

如果单看数字,5亿多张的发卡总量和42%的全国人口覆盖率似乎有些偏高,后面我们会分析这个数字背后的原因。

总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这一盘谋划已久的棋局,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在疫情的催化下,电子健康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并成为本年度的一个“现象级”话题。

湖南与山东:两个标杆案例

9月,2020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海南召开。

全国各地的信息科主任共处一室,参加了一场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的研讨会。这场研讨会的级别颇高,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的多位领导出席。

各地电子健康卡的特色性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和山东两省被作为典型案例,在这次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分享。

湖南省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工作开始于两年前。

2018年,湖南全员人口健康信息跨域主索引平台开始建设,以人口库为基础,将分散在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区域的碎片化健康信息,按照时间、类型进行组织和管理。

2019年,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卡管平台启动,实现群众在医疗健康领域“一卡通”,将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保管的医疗健康信息逐步“还档于民”,引导个人和家庭开展健康管理。

截止到2019年底,湖南省电子健康卡建卡人数1500万,用卡人数超过230万人,用卡次数超过1200万人次。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微信公众号注册人数超160万,对接了全省超过158家医疗机构。而在疫情之后,湖南全省发放电子健康卡超过了7500万人,覆盖了全部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籍人口。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以健康卡为载体,2天内湖南健康码应用就开发完成,供个人、企业查询疫情防控风险等级。

这一张不断刷新的电子健康二维码,背后需要打通的是多个信息堵点。

首先,健康通行码由湖南省通信管理局牵头整合,与省疾控中心专家确定人员信息分类提示标准及大数据分析算法,生成三色健康通行码信息。

其次,由湖南省卫健委信息中心,将健康通行码信息与电子健康卡整合生成,用于疫情防控与医疗健康服务。

3月17日,湖南省发布通知,先后与海南省、上海市、福建省、山东省、吉林省实现了升级对接——健康通行码跨省互认,不仅打通了省内的数据壁垒,更是和其他省市实现了数据共享。

回头来看,为什么湖南省的电子健康卡能够做起来?

湖南省卫健委信息统计中心主任、健康卡应用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钟卫军认为,疫情是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在于湖南省近年来信息化理念的转变,完成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

现在,湖南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门诊、住院信息都汇集到省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如此。而这些数据都与电子健康卡进行直接打通。

坦率来说,疫情初期,电子健康卡的建设思路并不是很清晰,难度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迅速普及电子健康卡。是先发卡还是医院先用,成为当时湖南省卫健委信息中心考虑最多的两个问题。

钟卫军向雷锋网表示,“我们保持了定力,没有就疫情防控单独做一个防疫健康码,而是依托已有的电子健康卡微信平台,来加载高中低风险提示信息。”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大大缩短疫情健康码的开发时间——24小时之内,湖南省就依托电子健康卡,及时推出了疫情防控的健康码。

山东省的做法则有些不一样。

山东省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处副处长李磊表示,在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是一个独立开发的功能,因此和电子健康卡的数据也是分开的。

李磊表示,虽然大量应用了国家电子健康卡的成熟服务和架构,但健康通行码从研发到上线用时7天。

为什么会单独开发健康通行码这一功能?李磊解释到,更多是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希望将居民的健康信息握在主管部门手中。

因此,山东省卫健委信息中心自己牵头开发,将数据存储在省政务云,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外流的风险。

开发完成后,为了保证健康通行码系统的抗压能力和高并发能力,山东省卫健委信息中心调配了硬件资源,从最初的6台服务器增加到目前300台服务器。

截至到现在,山东省的电子健康通行码有7次大的模块变动,进行了189次的迭代升级。

目前,山东省通过微信渠道发卡占总发卡量的80%,700万单日用卡次数,总用卡次数为6亿。而电子健康码则是累计发放9898万张,亮“码”应用总数为68.74亿次,每分钟亮“码”的次数峰值高达24.5万次。

李磊表示,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反而是电子健康码促进了电子健康卡的发放。

疫情的重压下,既往的一些阻力都迎刃而解。

趁着健康通行码的普及,山东省卫健委进一步完善了“最难”建设的四级卫生信息平台。“此前,公安部门会有一些顾虑。因此,我们四大资源库中的人口库信息不准确、不全面,这一直是我们的痛点。”

在这次疫情期间,山东省所有申领健康码的人员信息全部填充到全员人口库中,公安部也开放了核申的接口,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山东省还有比较出彩的一点在于,实现了电子健康卡和社保卡的互认融合。以社保卡、健康卡“互认融合、全省通用”为总目标,省卫建委、省人社厅通过平台信息交互,实现签发、卡认证等功能的关联调用。

例如,通过后台数据共享,实现电子社保卡和电子健康卡挂号、诊断、检查检验、取药和医疗费用结算等服务的全流程应用。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因为电子健康卡和社保卡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卫健委和人社部。

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就写到:积极推动电子健康卡(码)与电子医保卡(码)、电子银行卡(支付二维码)的“多卡(码)合一”集成应用,并结合探索区域共享网络支付平台建设,支撑基本医保、商业健康险及金融支付等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方便群众就医。

在此前动脉网的一篇报道中,兰州军区总医院信息科副主任曹彤曾表示:“单纯从技术和流程的角度来看,病人无论是用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或是类似的卡片,单用一张卡完全可以走通诊疗缴费的环节。但目前来看,电子健康卡与社保卡在国内绝大部分地区还尚打通。如果假以时日两者能打通,那对电子健康卡的应用绝对是极大地推进。但目前而言,两者只能并行存在。”

因此,从实现“多码融合”的角度来看,山东省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

“搞信息化,就像统一六国”

诚然,防疫健康码在疫情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战时状态”下的医疗信息化产物。此前,曾有观点表示,疫情结束后,防疫健康码的寿命也将到头。

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来说, 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个人敏感信息使用、保存、传输都有着限制,例如个人信息存储时间最小化原则,以及最小必要原则。居民的数据储存在省级云平台上,是否面临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等问题?

此外,就例如上文提到的,山东省为了满足健康码的高并发量,将6台服务器增加到了300台服务器。疫情之后,还需不要这么多服务器?运维成本也是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疫健康码的“防疫”属性势必会有所减弱,但是防疫码的底座——电子健康卡,将会有更多的施展空间。

实际上,后疫情时代的电子健康卡,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总入口,有机地融合一系列便民惠民的医疗健康服务应用。

钟卫军向雷锋网说到,目前,健康码、健康通、健康证、健康档、健康分、健康券、健康付、健康险等涉及到医疗健康八个方面的内容,全部加载、整合在湖南省的电子健康卡上。

坐拥7800万发卡用户,拥有多个应用场景,让电子健康平台反而成为了湖南省最大的移动应用平台。这就有点类似于微信支付里的“九宫格”,拥有一个海量的C端入口后,可以开发和承接大部分的日常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表示,我们搞信息化,上面附带的功能越强大,大家就越会用,也就越好用。

毛群安认为,首先,电子健康卡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需要政府来组织投入;其次,电子健康卡又具有很强烈的互联网属性。在政府投入组织的基础之上,会有大量的社会资源进入、这就属于“政府搭台、社会唱戏”。

为此,湖南省的电子健康卡也关联了核酸检测预约、健康体检预约、互联网医院入口、线上问诊,公益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此外,湖南省政府APP、湖南当地的智慧城市APP也在寻求对接,让所有的政务、便民服务,通过健康卡进行关联。

钟卫军也说到,“信息化一定要统一,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非常弱小的时候是统一不了六国的。搞信息化也是一样,湖南是最先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省份,但是要把县、市的医院平台整合起来,省级的平台必须足够强大,资源足够丰富。”

电子健康卡的入口能力,也对落实分级诊疗大有益处。

分级诊疗难以落地的原因,在于医疗资源的流动性不强,而体现在信息化领域,就是信息资源的流动性不强。电子健康卡的出现,则是为了破除信息孤岛和信息化能力不强的短板。

“我认为,分级诊疗不是B端主导、不是医院主导,一定是老百姓自己主导的。”

在钟卫军的这个思路下,湖南省电子健康卡衍生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家庭式的健康管理。

腾讯电子健康卡业务负责人吴一凡曾向雷锋网表示,健康卡团队本身的定位是to G、to B再to C,帮助政府和医院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健康服务,让用户通过这张卡管理自己以及家庭的健康。

吴一凡坦言,如果说微信渠道电子健康卡在过去的一年里从一千万迅速增长到两亿,主要是源自于疫情期间用户对于安全出行和非接触就医的需求;那么疫情常态化下的电子健康卡的持续发展,家庭健康管理将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一家健康之主”,那么电子健康卡将会借助亲情带动一种新的健康社交模式,“我们开展电子健康业务的目的在于,让用户在自己或者帮助家人就医或者健康管理过程中能“习惯性”地想起电子健康卡,成为用户离不开的卡。”

要让健康卡成为用户的使用习惯,需要让用户有足够的自驱力,腾讯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近期推出三大助手,包括:家庭健康助手、公卫服务助手和智能档案助手,通过家庭亲情和服务体验双轮驱动。

同时引入健康券、健康分的体系,把用户健康行为转化为一些健康激励,助力提升居民对于电子健康卡的获得感。而这样的尝试,效果也是显而易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湖南省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频次提升了8倍,用户的留存率达到了85%。

而吴一凡的想法与钟卫军不谋而合。

在钟卫军的设想中,要真正借助电子健康卡,实现分级诊疗,最终需要实现一种“社交医疗”:比如一位用户的父亲生活在农村。他可以在电子健康卡的平台上购买服务,例如付500元让村医陪同父亲去县医院进行检查。而这一次行为会给用户进行积分。

“腾讯微信里有走路的排名,以后我们也有健康孝心的排名。社交和传统的医疗结合,将会推动医疗场景创新模式的诞生。”

山东省也基于电子健康卡,搭建了一个省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

李磊在会上透露,电子健康卡的一个目标是要实现医疗的全流程服务,其规划是:

以“健康山东”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中心,逐步取代全省所有医院的APP和公众号,每个医院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仅保留宣传功用,不再提供服务的功能。利用微信的渠道优势,对“健康山东”这个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赋能。

在健康通行码使用次数逐渐变少的情况,如何保持健康服务的活跃度,前提是需要将健康档案“活起来”,让电子健康卡上的数据流动起来,串联其他的应用场景。

例如,山东省卫健委信息中心和机场、地铁站等部门开展合作,实现登地铁查码就可以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的电子健康卡与该省的教育系统进行了融合应用。

为了做好2020年夏季高考、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等疫情防控工作,山东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合作,通过电子健康通行码核验,筛查出红码16人,黄码149人,建立了考生风险状态信息共享机制,为考试组织方提供考生实时健康码风险等级数据支撑。

李磊表示,“我们要对各类医院APP、公众号要业务整合、统一管理,避免新形式下的互联网‘烟囱与孤岛’,让便民的服务更落地。”

电子健康卡的六个未来

可以说,围绕电子健康卡,以湖南省和山东省为代表的一些省市的探索,给电子健康卡提供了一个充分的施展空间。

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副处长、健康卡应用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存库,也在闭门会上谈及了电子健康卡(码)未来的6大规划体系。

首先,电子健康卡要搭建一个居民健康身份统一认证服务的体系。

这是电子健康卡的核心价值所在。让电子健康卡成为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连接所有居民和所有医疗服务机构,成为业务活动的基础。

第二个体系,是基于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便民服务体系。

在认证服务的基础之上附加便民服务,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支持、健康服务的政策,为医疗机构提供便捷的应用和流程的优化,为基层医疗进行赋能,为跨部门的协同提供统一的标识和认证。

第三,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医疗费用统一支付体系。

今年8月,健康报发表一篇文章《电子健康卡将成“三医联动”入口》。如何与医保、医药实现联动?

其中的关键环节在于统一的身份认证工作,进一步推动多码(电子健康码、医保电子凭证、金融支付码)融合,打通后端部门的数据流、业务流,让居民手上呈现的“不是三个码,就只是一个码”。

第四,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健康金融协同惠民服务体系。

金融支付是社会的基础服务,而支付的基础首先是识别,而居民实名又是识别的基础。如果在电子健康卡上做好实名工作,健康与支付就能够实现更好的衔接。

王存库表示,“人民银行为什么愿意跟健康通行码合作,就是基于统一标识的能力,可以根据电子健康卡来认定医疗费用,这个事情我们后期会跟他们进行合作。”

目前,浙江省也创新了金融服务的模式,已经可以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在医院里没有了付款这一环节。

第五、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服务体系。

通过电子健康卡的授权服务功能,实现区域诊疗信息共享,给居民推送自己的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信息。目前,厦门所有医院开的检验、检查,可以实现区域影像共享互认,患者可通过市民健康系统下载图片。

第六、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健康账户应用服务体系。

电子健康卡是一个基础中心,是一个处在最中间的锚。基于居民最基础的身份信息,可以衔接不同的健康服务,例如慢病管理服务、孕产期服务、退伍军人关怀。通过这一系列的服务,会将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电子病历数据、基因组学数据沉淀下来,进一步指导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环境。

王存库在最后的总结陈词中表示,经过2018年、2019年,电子健康卡取得了很大进展,无论是从应用广度还是深度,在全国各地都形成了非常好的模式,是未来大有可为的方式。当然,实现从“健康中国”到“健康中国人”,先期基础性的工作仍然要继续完善,需要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好。”

因此,回过头来看,电子健康码的推行,本质上就是一场医疗信息化的破局和集体练兵。而且,这不是任何一个“兵种”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卫健委、公安部门、通信部门、疾控中心等协同作战,才是这次“防疫战役”的根本保证。

而这种协同的思路,需要延续下去。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DUgmNCo2qupRXXRz.html#comments Tue, 03 Nov 2020 10:45:00 +0800
辛利军: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76%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xvsWMTZf7bZvpEVi.html

雷锋网消息,10月29日,以“光合·共生”为主题的2020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办。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大会上透露,2020年上半年日均问诊量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6倍;目前京东健康的年活跃用户达到7250万,平台入驻医生超过6.5万名。

据公开数据显示,依托京东集团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已有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目前京东健康平台上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京东健康第三方药品批发交易平台“药京采”目前下游采购商家超过17万。

辛利军表示:医疗健康行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新兴技术的普及,医疗健康服务的场景、渠道和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目前,京东健康正在通过打通上游厂商、中游分销商,以及下游药房获得供应链规模效应:

一方面,规模效应带来更强的采购和议价能力,京东健康凭借这些能力为用户提供品类丰富、价格实惠的健康产品;

另一方面,供应商可以借助京东健康平台流量和分销优势,降低市场营销费用和投入。京东健康凭借自身流量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广泛用户触达,同时京东健康通过对平台海量用户的偏好分析,帮助供应商在研发和推广领域进行创新。 

雷峰网了解到,会上,京东健康还在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京东健康11.11家庭关爱计划”。该计划结合京东家医、京东家庭小药箱,以及家用医疗器械、家庭保健养生、全家体检和疫苗等产品和服务,为广大用户送上“家庭关爱大礼包”。

后者将围绕“家庭药箱、家庭保健、家庭体检、家庭营养、家庭养生、全科医生”6大标签,为每个标签选取不同单品,同时设置优惠券,组成券包。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xvsWMTZf7bZvpEVi.html#comments Fri, 30 Oct 2020 18:15:00 +0800
轻松集团这6年,磨砺、沉淀、新战略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BviarkxcezNDaOQ.html 雷锋网消息,9月21日,轻松集团6周年庆“只为用户而生”健康保障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李明阳主任,叮当快药CEO俞雷等嘉宾均到达现场

大会开场,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杨胤发表致辞,回顾了轻松集团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坚守,她表示,为健康事业殚精竭虑,轻松集团乐在其中。

 轻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杨胤

6周年的新起点上,全新启动轻松集团x轻松保严选“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计划”、中联朵尔互联网肝病中心、慢病管理联盟2.0三大健康保障战略

大会还宣布将联合阳光保险集团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启动“粉红阳光·轻松爱-关爱女性公益计划”,呼吁社会关注女性健康。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国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事前保障。轻松集团于9月1日上线全国首款省级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惠桂保”,以46元起获取最高200万保额达到了超高的性价比。

“惠桂保”是由轻松集团与国富人寿为广西人民联合定制的惠民保险产品,不仅参保门槛低、保障范围广,还不限年龄、不限职业,无等待期,并引入了大病筹款机制帮助贫困参保人。

在“惠桂保”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轻松集团正式公布“轻松集团x轻松保严选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计划”把定制型普惠保险带入更多城市,更好地服务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同时,轻松集团x轻松保“严选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计划”的发布也是为下沉保险市场保险开垦提供了一个样本。

 轻松集团CEO张科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国民在线医疗需求激增。9月,轻松集团联合中联肝健康促进中心共同打造“中联朵尔互联网肝病中心”,携手全国顶尖肝病专家、医生为3亿肝病患者提供在线诊疗、处方开具、在线取药等健康服务。

在成立6周年之际,为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大势,轻松集团正式将“中联朵尔互联网肝病中心”提升至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中联朵尔互联网肝病中心,以AI、大数据等互联网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业务模式和数字运营能力为驱动,探索互联网+医疗,将集肝病医学研究、肝病医疗网络服务、肝病长期健康管理于一体,是轻松集团在互联网健康领域的又一布局。

下一步轻松集团将以肝病为切入点,升级迭代、扩大病种范围,为更多慢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慢病管理服务。

 轻松集团联席CEO钟诚

发布慢病管理联盟2.0,铸造慢病管理闭环

近年来,由于新增病例年轻化趋势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慢病群体越发庞大。为提升慢病人群健康管理水平,轻松集团于2019年携手健康产业众惠相互、丁香园、中康资讯、美年大健康成立全球首个慢病管理联盟,通过整合健康保障平台、健康资讯、保险公司、健康体检机构资源优势,为慢病用户构建一体化干预及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升级慢病管理生态,轻松集团在6周年庆典上发布全球首个“慢病管理联盟2.0”,并引入线上医药服务先进企业叮当快药,与众惠相互、丁香园、中康资讯、美年大健康共同构成慢病管理闭环。

在“慢病管理联盟2.0”战略下,轻松集团进一步链接线上线下药店等健康领域资源,对患者进行用药提醒、不良习惯排查、复诊通知或线上复诊等,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慢病管理服务。

在轻松集团x轻松保严选“一城一保•百城普惠健康保障计划”、中联朵尔互联网肝病中心、慢病管理联盟2.0三大全新战略的基础上,轻松集团将持续提供慢病管理、用药服务、保险保障的全链条健康管理服务。

在最后的合作伙伴颁奖环节,轻松集特别设置了4合作伙伴奖项:

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获得“年度最佳合作伙伴”;复星联合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摘取“年度最佳服务商”称号;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等4家伙伴荣膺“年度最受客户欢迎奖”;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被授予“年度最佳产品创新奖”。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CBviarkxcezNDaOQ.html#comments Tue, 22 Sep 2020 11:03:00 +0800
银川出台互联网诊疗新规,发展同时监管要跟上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QRNMnh0y9SCEr7CD.html 雷锋网消息,8月20日,银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银川市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这是全国首个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

此次《规范》主要从医院和医师行为规范、病历规范、药事服务、医疗质量管理以及数据安全5个方面对互联网诊疗进行了规定。

银川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飞在20日举办的线上政策解读会上表示,《规范》在全国率先对线上医生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对违规医师如何处理也有明确要求。

作为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示范基地,银川市从2018开始,已经先后与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丁香园、北大医信、医联等20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签约成立互联网医院,堪称互联网医疗的半壁江山。在今年线上诊疗大火之后,百度、搜狗等多家新企业又先后布局互联网医院版块。

好大夫在线 CEO王航曾对雷锋网表示:“银川互联网医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做重资产的投入,而是致力于盘活现有的医疗资源,互联网的真正魅力在于链接一切。”

所以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银川一直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

今年互联网医疗大火之后,互联网医疗相比过去出现很多新的重要变化。互联网医疗帮助实体医院进行在线初筛和分诊,缓解实体医院就医压力,避免物理空间的交叉感染;帮助慢性病用户实现在线管理,复诊购药。

此外随着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政策的颁布,行业内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机构纷纷开设了大量互联网诊疗服务。

以京东为例,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已经相继开设心脏中心、耳鼻喉中心、中医院等在内的十四大专科中心,和家医管理平台。

马晓飞表示:“互联网医疗发展非常快,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会有当初没有想到的问题出现,此次《规范》也是为了与时俱进解决这些新问题。《规范》对第三方平台的影响可能更大,公立医院开始互联网业务,更多借鉴线下相对成熟的各种规范、标准和体系,相对来说,问题不多”。

相比之下,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属于新生事物,过去没有相应的标准流程、规范,或者说过去的流程规范过于宏观,“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规范起草之初到现在,出发点主要是解决这些互联网医院近几年内出现的问题”。马晓飞具体说道。

具体来看,《规范》率先对线上医生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禁止人工智能完全替代医生,账号仅限于医师本人使用,禁止先购药再补方,禁止医院删除不良评论等。

此外,针对药事服务,《规范》明确规定,互联网医院应建立处方审核制度及相关流程、建立高危药品目录和相应特殊的管理制度、设置“药事委员会”、建立药品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制度。同时,对线上药品回扣、药品销量统计行为予以明令禁止。

针对医院和医师行为,《规范》明确对医师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流程及有关要求予以明确,特别是对互联网诊疗“线上线下一致”原则进行了强化。

针对病历规范,《规范》明确要求互联网医院建立必要的互联网诊疗电子病历系统,建立相适应的病历管理制度,设立医务部门负责病历质量管理。并且,对互联网诊疗病历的基本内容和病历系统运行条件进行了规定。

针对医疗质量管理,《规范》明确互联网医院应建立互联网诊疗活动质量监督和投诉反馈制度,并要求互联网医院应该对违反《规范》的医师予以告知、约谈、警告、暂停接诊权限、永久关闭医师账户等惩罚措施。同时提出,如遇医患纠纷无法协商处理时,通过设立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互联网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来解决。

针对数据安全,《规范》互联网医院应当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保密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得非法买卖、泄露患者信息。同时,互联网医院要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并向相关监管部门开放数据。

针对监管,《规范》明确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管责任。银川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定期对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服务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督导,并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雷锋网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QRNMnh0y9SCEr7CD.html#comments Sun, 23 Aug 2020 14:47:00 +0800
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公布,华西医院再次蝉联第一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76P78swRIqaQSN2x.html 雷锋网消息,8月21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现场解读并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与《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报告》。与去年相比,两份报告本次都没有囊括军队医学院校。

在对科技量值评价进行解读时,王辰表示,评价应当对科研单位起到方向导引作用,尽管评价体系不尽完美,但在不断完善。

王辰特别强调,评价机构还设立了常态化学术不端监测机制,对各类论文撤稿、项目科研不端通报、负面同行评议等进行常态化监测,对学术不端论文和科研项目,实施五倍减分处理。

2019年度中国医院STEM覆盖了全国1633家医院和31个综合学科,综合排名前10位的医院分别是: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4.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STEM涵盖了全国107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不包括军队医学院校),综合排名前10位的医学院校分别是:

  1. 北京协和医学院

  2. 北京大学医学部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4.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5. 首都医科大学

  6. 中山大学(医学学科)

  7. 浙江大学(医学学科)

  8.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9. 南京医科大学

  1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据悉,中国医学科学院2014年开始进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在此基础上,该院于2018年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设置,提出“科技量值”(STEM)这一科技评估概念,自2019年开始对中国医学院校的科技能力进行年度评价,着力研究形成具有广泛公信力的医院和医学院校科技评价体系,为国家和区域内医学科技发展、学科建设与资源配置提供重要依据。雷锋网

2019年度STEM评价注重标志性成果质量,进一步区分并提高“高质量论文”权重。在医院STEM评价中,重点关注高被引科学家和高被引学者等体现国际影响力的直接指标,删除部分人才类间接指标;注重临床研究,建设并使用中国临床指南数据库和被国际权威指南引用的论文数据库作为评价依据。

在医学院校STEM评价中,坚持科教协同,继续纳入高校特色教育教学指标;凸显医学学科特色,纳入临床研究项目、国际权威指南论文引用、标准和指南等体现医学学科特色的指标;聚焦医学院校综合科研实力,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唯职称”“唯学历”等评价弊端。以科研诚信为导向,开展常态化学术不端监测并在评价中给予高权重体现;力求数据准确,建立三级数据监督与管理机制。雷锋网

附2019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名部分详情表: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76P78swRIqaQSN2x.html#comments Fri, 21 Aug 2020 17:39:00 +0800
平安好医生发布年中财报,在线医疗收入增长106.8%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Ta3lq3SNo2iLHQtz.html 雷锋网消息,8月20日,平安好医生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上半年毛利8.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亿元,增长67.1%;净亏损2.14亿元,上年同期为2.73亿元,同比下跌22.1%。

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到3.46亿,同比增长5690万人,月活跃用户数(MAU)为6730万,同比增长7.3%,月付费用户数(MPU)为300万,同比增长32.3%。

雷锋网了解到,平安好医生的业务主要分为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互动四大板块。

  1. 在线医疗主要为用户提供涵盖7×24在线咨询、转诊、挂号以及在线购药等医疗服务,并以自有医疗团队为核心提供多元化会员服务产品;

  2. 消费型医疗为个人及企业用户提供涵盖体检、医美以及基因检测等服务;

  3. 健康商城为用户提供覆盖非处方药、保健品以及运动健身等品类的商品;

  4. 健康管理互动通过提供广告获取收入。

财报中显示,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健康商城板块营收15.09亿元,同比增长3.7%,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4.9%;消费型医疗板块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2.2%;健康管理互动板块营收1.07亿元,同比增长14.6%;在线医疗板块增速最快,营收6.9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6.8%。

2020年上半年,无疑是平安好医生最激荡的半年。

在业务用户量上,2020年初,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超过去9倍;在to B端,累计为超过500家企业客户提供包括一对一在线问诊、线下医院门诊挂号协助、陪诊等服务。

在合作医疗机构上,随着互联网医院和医保新政的颁布,截至8月中旬,平安好医生与各地线下医院签约的互联网医院项目中,已经有14个项目投入运营,并打通了湖北、东莞和银川的医保支付系统;2019年底签约的福州市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也已经于2020年7月中旬投入运营。

在市值变化上,平安好医生股价从2019年12月31日的56.85港元,到现在整整翻了一倍,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大关。

5月,平安好医生又经历了高层“地震”,一手创立平安好医生的王涛被免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首席产品官吴宗逊、首席技术官王齐、首席运营官白雪在内的核心管理层几乎全部换下;换帅方蔚豪出任执行董事、临时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作为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平安好医生在经历过高增长和大换血之后,2020年下半年,又将如何?雷锋网

]]>
互联网医疗 //www.xyschoolife.com/category/hulianwangyiliao/Ta3lq3SNo2iLHQtz.html#comments Fri, 21 Aug 2020 11:01:00 +0800